宋代爱情词之文献综述
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
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其中以宋词的创作尤为出色。
宋词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其中,爱情题材是宋词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宋词中丰富多样的爱情主题,我们可以深入感受到古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
一、爱情的纯美与浪漫在宋代的词坛上,有一类爱情题材的词作追求着纯美和浪漫。
词人借助宋词的短小精悍,对于爱情的表达更加凝练深入。
如苏轼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通过描绘雾气弥漫的天空,词人将内心的愁绪与对爱人的思念相结合,使得爱情之美更加深刻。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同时,一些爱情题材的宋词中还蕴含着浪漫主义的情感。
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落花时节又逢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晏殊用写意手法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迷人的情调。
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起承转合中展现出了恰到好处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爱情的悲壮与苦楚除了纯美与浪漫,一些宋词中也蕴含着爱情的悲壮与苦楚。
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对爱情的痛苦和无奈的描绘,让人对于爱情的珍贵与无奈有了更深的体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中写道:“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将自己的爱情比喻成黄河入海的壮丽景象,通过铸文抒怀,表达了对于爱情悲壮与苦楚的思考。
在爱情题材的宋词中,应该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我们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
无论纯美与浪漫,还是悲壮与苦楚,宋词中的爱情表达都是深沉而内敛的。
通过这些优美的词句,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现代爱情的启示。
总结起来,通过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思考和探索。
无论是纯美与浪漫还是悲壮与苦楚,这些爱情的表达方式都是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
关于苏轼词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苏轼词的文献综述范文# 苏轼词文献综述。
一、引言。
苏轼,那可是咱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超级巨星,他的词就像一个个宝藏,从古至今吸引着无数人去挖掘。
写这个关于苏轼词的文献综述,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苏轼词派对里当导游,带大家看看各路学者是怎么解读这位大文豪的词作的。
二、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 (一)豪放风格。
# (二)婉约风格。
可别以为苏轼只会豪放,他的婉约词也是一绝呢。
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词写得是真感人,把对亡妻的思念写得细腻入微。
学者们研究发现,苏轼的婉约词和传统婉约词还是有区别的。
传统婉约词大多是写男女之间的哀怨情思,比较单一。
而苏轼的婉约词,虽然也有情感的细腻表达,但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他可能在思念妻子的时候,也会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有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
而且他用词很巧妙,没有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砌,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能把那种深沉的情感传达出来,就像一把小锤子,轻轻一敲,就敲到了读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三)旷达风格。
旷达是苏轼词中很独特的一种风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就是典型的旷达。
学者们说这种旷达其实是苏轼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对人生的一种超脱态度。
他能够在风雨中潇洒前行,不被外界的困境所左右。
有的学者把这种旷达和他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认为苏轼受到了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懂得放下,懂得顺应自然。
他的旷达风格也给后人带来了很多启示,就像一盏明灯,告诉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愁眉苦脸,要学会像苏轼那样乐观豁达。
三、苏轼词的艺术手法。
# (一)用典。
# (二)意象运用。
意象在苏轼词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像“月”这个意象,他就经常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里的“月”就代表着美好的祝愿。
学者们发现,苏轼笔下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他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情感需求,赋予意象不同的含义。
有时候“月”是孤独的象征,有时候又是团圆的象征。
他通过巧妙地运用意象,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世界里。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中国词史》对南宋数位女性词人都有关注,其中以李清照为重点。
将李清照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来研究。
他认为,前期词表现闺中生活的词揭示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表现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也带有时代感伤的情怀。
同时指出,这些词与封建礼教不无抵触,因而受到同时代封建卫道士的诋毁。
后期词书写的愁恨包含深刻的社会内容,感伤国破家亡的不幸。
在艺术成就上,他认为李清照“为自我写心,表达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并且“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陶尔夫和刘敬从李清照经历的时代巨变、生活坎坷和精神磨难出发,持“蚌病成珠”的观点,认为后期词中“广泛地展示了那整个时代的苦难在词人心中留下的印痕”,赋出生命与时代的悲哀。
他们把李清照的词按内容分为感伤时世、悲今悼昔、咏物自伤三类,并认为词中坦荡率直的精神与《上邪》、“敦煌曲子词”的某些民歌极相似。
另外,还分析李清照的词学观点,认为“易安体”的精妙在于词学观念、审美体验、女性意识和艺术手段四个方面,从《打马图经自序》看出其词包含的专精精神来之不易,是生命投入的结晶。
吴熊和也集中关注李清照后期词,认为她既保持了南唐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她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词的时代性和李清照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地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了充实和改造”,因此在两宋词人中独树一帜,这也是李清照对宋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突出李清照词的意境之妙。
如她的伤别之作与柳永的“词语尘下”的赋别作品迥异,具有高雅的林下风范。
葛晓音认为李清照的闺情词风格含蓄秀婉、深挚清隽。
同时结合其人生轨迹,认为其所见的政治沧桑和世态炎凉对前期词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加上伤春伤别的情绪,使其多愁善感的才思情致早现。
但其中《渔家傲》别标奇格,展现雄奇阔大的精神境界,以汉赋方式构思小令,在北宋词中极罕见。
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它的影响力
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它的影响力简介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体裁之一,而其中探讨爱情主题的词作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的爱情观,并分析其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宋词中的爱情观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也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宋词以其优美动人、含蓄细腻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宋词中,爱情主题常常被描绘为纯真、忠贞、悲欢离合等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体验。
爱情观特点一:纯洁与无私宋词中经常表现出纯洁无暇的爱情观。
男女之间互献真心、真挚关怀,在感情交流中表现出了一种难得一见的无私精神。
这种纯洁与无私的爱情观体现了社会伦理道德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价值。
爱情观特点二:忠诚与贞节宋词中还强调了爱情的忠诚和贞节。
男女双方在相爱的同时,对于即使遭遇到困境或者外界诱惑,也能保持对彼此的执着与坚守。
这种忠诚和贞节体现了尊重婚姻关系的重要意义。
爱情观特点三:悲欢离合与相濡以沫宋词中常常描绘出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而在面对困难时,男女主人公更是表现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精神。
这种殷切的态度体现了珍视感情,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态度。
宋词中爱情观对后世的影响宋词中所描绘的爱情观朴素而真挚,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文人学士和读者们。
其影响远超于当时文学创作领域,还渗透到社会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方面。
影响一:启示传统文化价值观宋代爱情观强调纯洁、无私之爱,对于后来婚姻观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爱情观启示了人们对感情关系的认识,强调忠诚、贞节等价值观。
影响二:丰富文学创作宋词中那种细腻的描写方式和深沉的情感体验被后世文学吸收并发展。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爱情主题成为了文人墨客重要的表达对象,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影响三:塑造社会公德形象宋代爱情观也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着影响。
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相互珍视、互助合作的形象,传递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精神,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
总结宋词中的爱情观纯洁无暇、忠贞贞节,并强调珍视感情以及相互扶持。
《唐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
唐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
介绍
•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其中广泛涉及了各种主题,其中之一便是爱情。
•包含了大量关于爱情的描写,通过对这些词作品进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唐宋时期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观念。
爱情观念与价值观
•在唐宋时期,爱情被看作是维系夫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元素。
•婚姻观念强调家族、门第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有关纯粹个人感情的创新思想。
客观事实与现实感受
•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爱情诗人,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或对他人真实故事的描写来表达他们对于爱情的体验和见解。
•此类词作中常包含了个体对于生活、爱情的无奈、苦难以及独特见解。
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唐宋词中,有多种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爱情主题。
•从忧郁、自怨自艾到充满欢乐和舒适的表达方式都可以在这些词作中找到。
爱情主题演变及影响
•唐宋时期的爱情主题在之后的文学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唐宋词中关于爱情的描写和观念,后来的文人学者多有借鉴和继承。
结论
•唐宋词无论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还是对于抽象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爱情都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
•所以,通过研究唐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对待和理解爱情的态度,也为我们当下对待和理解爱情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
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引言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爱情主题。
宋词以其精巧的文字表达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宋词中的爱情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当时社会和个体生活之影响。
一、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类型1.深情款款:描述深沉浓郁、纯真真挚的爱情。
2.痴情执着:展现忠贞不移、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守望。
3.痛苦无奈:揭示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或遭遇困难而引发的爱情痛苦。
4.感伤怀旧:通过回忆与思念,表达对往昔恋人或流逝时光之伤感。
二、爱情主题在宋词中的表现形式1.描写自然景物: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浪漫唯美、柔美富有想象力的氛围,以突出爱情主题的表达。
2.借物抒怀:运用象征意义的物象来寄托情感,如花、月、春等,增强诗词表现力。
3.表现细腻情愫:使用细腻而婉转的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4.叙述故事情节: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来展示爱情经历和命运转折。
三、宋词中爱情主题对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1.彰显文化风貌: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浪漫爱情追求的普遍心态,展示了宋代文人以及普通民众对于人性与爱情的关注。
2.塑造审美观念:宋词中细腻而独特的描写方式塑造了一种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观,在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形成独特文学流派:宋词中闪烁着纵横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这些作品集合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流派。
4.心灵共鸣与情感宣泄:宋词中的爱情主题通过精准而真实的描写,引起读者共情和共鸣,给人们提供了情感宣泄和心灵寄托的渠道。
结论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爱情主题以其表现形式多样、深入人心而闻名。
宋词中通过自然景物、借物抒怀、细腻情愫以及叙述故事情节等方式来展示爱情之美。
这些作品不仅塑造了当时社会审美观念,也为后世文学艺术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满足人们内心世界需求,产生力量和治愈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宋词中的爱情主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找到灵感和启示。
宋词中的爱情描写
宋词中的爱情描写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以其优美的音韵、深刻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而闻名于世。
在众多的宋词中,爱情题材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刻思考和真挚情感的流露。
本文将以宋词中的爱情描写为主题,从婉约、抒情、思念等不同侧面探讨宋词中对爱情的表达。
一、婉约浪漫的爱情描写在宋词中,婉约浪漫的爱情描写常常以美景、花鸟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抒情的笔触,塑造出一种静谧而典雅的爱情意境。
例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通过描绘夜色中的残月、江边的柳树以及美人的离别泪水,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眷恋之情,与自然景物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爱情图景。
二、深情款款的爱情描写宋词中的深情款款的爱情描写往往以对爱人的深深眷恋与情感的表达为主线展开,在情感的力量下流露出真挚的爱情。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通过对昨夜雨中失眠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运用“海棠依旧”这一比喻手法,将美好的回忆与爱人的依恋相融合,使整个描写充满了深情的温度。
三、思念萦绕的爱情描写在宋词中,思念常常成为表达爱情的主题之一,通过描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思念的萦绕,展现出对于爱人的深情思念与不舍之情。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通过描绘失散后的思念之情和听到玉笛声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于故园的怀恋之情,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综上所述,宋词中的爱情描写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触动了世人的心灵。
通过婉约浪漫、深情款款和思念萦绕等不同的描写手法,宋词生动地展现了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读者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沉浸在作者对于爱情的深情表达中。
宋代词人的爱情观点探讨
宋代词人的爱情观点探讨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擅长表达爱情之情感的一段时期。
宋代词人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各自独特的爱情观点。
本文将对宋代词人的爱情观点进行探讨。
爱情观点一:读音节奏与韵律之美在宋代,许多词人关注和追求词的音乐性以及声韵之美。
他们通过使用富有韵律感、押韵严谨的语言来表达爱情之美。
例如,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道:“青天不老,盈盈一水间。
”通过运用平仄对仗、押韵等手法,他创造出了一种优美动听的音乐效果。
爱情观点二:执着与忠贞宋代词人们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
无论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还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们都展现了对于真挚爱情的认同和坚守。
他们在作品中诉说着自己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
爱情观点三:世间纷扰与离别思乡宋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这种环境影响了许多词人的爱情观点。
许多作品描绘了世间纷扰和生命无常所带来的伤感和离别之苦,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等等。
这些作品通过深情而悲怆地描绘离别之痛,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于纷乱世界中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爱情观点四:女性形象与卓越才华在宋代词人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常被赋予高贵、聪明、美丽和卓越才华。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她以自己英勇坚韧又柔婉多情的形象成为了后世女性追随学习的楷模。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赞美和尊重,并表达了词人们对于理想爱情中女性所应具备的品质的追求。
结论宋代词人以他们独特的创作手法与观点,为我们揭示了不同视角下的爱情之美。
他们通过技巧和才华,在极具音乐感和韵律感的语言中,表达了关于爱情的深刻思索与追求。
他们以真情实感、丰富多样的形象展现了爱情的众多面貌,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受到宋代词人对爱情观点的独特表达。
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及其变迁
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及其变迁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被誉为诗词鼎盛之时。
在诗词创作中,爱情成为一种常见且深受推崇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的爱情主题以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变迁。
宋代爱情主题的特点•细腻而含蓄: 宋代爱情主题常以微妙而细腻的描述方式表达,避免过于直白和露骨。
•趋向于忧伤和离别: 与唐代相比,宋代爱情主题更加偏向忧伤和离别,反映了社会背景下封建礼教对个体幸福所带来的压抑和限制。
前期宋代(北宋):礼教与才子佳人在北宋时期,那些具有高尚文化修养、才华出众的男子与身世高贵、美貌出众的女子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才子佳人。
•赞美女子美貌: 李清照《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表达了对佳人美貌的赞美之情。
•忧伤离别的描写: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将爱情与离别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心灵的忧伤。
中期宋代(南宋):缠绵悱恻与动情自由在南宋时期,士人开始在创作中表达个体感受和真实情感,并对传统礼教提出了一定的质疑。
•倾诉内心深处的悲喜: 杨万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只可惜、一截愁脸向云楼。
十五还隐书省窗藳,为她立下敲山后”,将对恋人深深地思念之情表露无遗。
•主动追求爱情: 范成大《青玉案·对雪》中写道:“擀儿何事到天涯,牵衣犹是妬蛾眉。
中国无限风光在,只怕朝云暮雨时。
”表达了男子倾慕女子的主动追求之情。
后期宋代:社会浮躁与爱情消解后期宋代的文学创作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并逐渐缺乏真挚的爱情表达。
•爱情消逝: 温庭筠《夏日山中》中写道:“黄州好山空锁垒,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不见五陵豪杰墓。
” 在描述美景之余流露出对过去时光和爱人离别的追忆。
•世态炎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心事青青偷纸笔,荷花扇底坐来频。
这瑶琴暗断肠弦,想倚天庐饷姜姬”。
浅谈宋词中的爱情
浅谈宋词中的爱情摘要:宋词中所抒之情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
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婚姻恋爱情况。
关键词:宋词爱情词宋代女性思念地位一、前言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宋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是很卑下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宋代著作中及诗歌里可以看出宋代妇女是相当有地位的。
“胭脂虎”、“河东吼”等怕老婆的故事都出自宋代。
当然厉害的女子毕竟是极少数。
本文尝试从宋词中的爱情词来探讨宋代女子的爱情状况。
二、宋词中的爱情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而其中所抒之情又以男女恋情为主。
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
造成词长于言情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产生词的社会土壤是歌舞享乐,填词的具体场合是宫廷深院、青楼教坊,写词的目的是娱宾遣心,唱词者的身份是歌舞女子。
男女交往的频繁,使得情词便在歌宴酒席中感发出来;另一个方面,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是都市里的酒楼瓦舍大量增加,市民生活的提高,男女观、爱情观也发生了转变,所以人们都渴望大胆而真挚的爱情。
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所以,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
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夫妻间的爱情词。
a)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自古才子爱佳人。
很多恃才傲物的才子在政治上往往郁郁不得志,于是他们便放浪形骸,浪迹于歌楼妓馆之间,出入于花街柳巷之地,以填词作曲为能事。
爱情词中以此类为最多其中杰出代表就是柳永,因其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惹恼了仁宗皇帝,所以仁宗皇帝罢黜了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中国词史上就有了一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柳永《凤栖梧》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宋代的词与爱情文化
宋代的词与爱情文化宋代是我国文化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其中,以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更是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艺术,成为了宋代爱情文化的一大特色。
宋词是指以词牌名为篇名的短篇抒情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在宋代,词作为文学艺术的代表之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成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主流和社会精神的代表。
宋词具有语言简练、表达深刻、情感真挚、艺术性强等特点。
其题材广泛,无论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还是对生活琐事的描绘,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与思考。
而在宋代词人的作品之中,爱情题材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在当时,人们重视个人感情的表达和自我意识的展示,也反映在了当时的文学艺术中。
宋代的爱情文化极为丰富多彩,从对婚姻、家庭、性情的探讨,到对女性、才子佳人的赞颂,再到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感悟和抒发,都在宋词中得到了表达。
首先,宋代爱情文化对婚姻、家庭、性情的探讨是相当深入的。
宋代词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题材,从而把词的内容情感变得十分新颖或刻画得非常深刻。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词以“元夕”为背景,描述了两个相爱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直到一年之后的元夜才得以相见。
通过描写的明媚和欢愉,以及从中般出的离别和相思,抒发了辛弃疾在宋朝壁垒森严的婚姻和伦理观念下的情感观照。
其次,宋词还赞美了那些才子佳人们的绝世容颜、可爱性情。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较低,尤其是地位低微、家庭贫穷的女性,她们不得不面对结婚、生育等一系列不可抗力问题。
而才子佳人则是一个反叛、解放的象征,他们的爱情相对轻松而自由,为社会中被压抑的情感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空间。
王安石曾写道:“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这首《卜算子》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佳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倔强不屈的性格和不可替代的美貌,使才子为她所倾倒,激发出他们深情的爱情。
宋元词人的爱情文化与叙事形式演变
宋元词人的爱情文化与叙事形式演变导言中国文化中的爱情在宋元时期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发展,这体现在宋元词人的作品中。
这些词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形式,描绘了当时的爱情文化,并展示了其演变。
本文将介绍宋元词人的爱情文化以及他们在叙事形式上的演变。
H1:宋元时期的爱情文化宋元时期的爱情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的观念逐渐丰富和深化,人们开始重视个体间的情感交流和感情表达。
这种转变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H2:爱情观念的变革宋元时期的爱情观念相较于以前的时代有了明显的改变。
在过去的时期,婚姻往往是由家族和社会安排的,个人的感情和选择权很少被考虑。
然而,在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爱情,婚姻的选择也更多地依靠个人的意愿。
H2: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宋元时期,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以前的时代,女性往往被视为婚姻的交易工具,注重的是她们的身份和家庭背景。
然而,在宋元时期,女性开始被看作是具有情感的个体,她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H1:爱情叙事的演变宋元词人在叙事形式上的变革也是一种反映。
他们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法和形式,将爱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H2:词的兴起和发展宋代以后,"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
词是一种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的文学形式,其中许多作品涉及到爱情主题。
词的出现将叙事的形式从长篇诗歌转变为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更加适合表达爱情的情感和细腻。
H2:爱情的描写手法宋元词人在描写爱情时使用了多种手法和表达方式,以表现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情感变化。
他们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对立和对比来表达爱情的甜蜜和痛苦。
H3:比喻的使用宋元词人善于使用比喻来表达爱情的深度和复杂性。
比如,他们经常使用花朵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和纯洁,使用月亮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浪漫和信任。
这些比喻使得爱情的描写更加鲜活和生动。
宋代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分析
宋代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分析1. 引言1.1 概述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被誉为词作的黄金时期。
词作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深刻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为宋代文人表达爱情之美和对婚姻制度的思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宋代词中的爱情观和婚姻制度,探讨该时期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以及社会背景下婚姻制度的地位和演变过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
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宋代词中所体现的爱情观和婚姻制度;第三部分详细探讨了宋代词中表达爱情观的主题选择、态度和价值观,并剖析了这些因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了宋代社会中婚姻制度的地位、结婚习俗,以及家族关系和女性地位变迁对于婚姻制度的影响;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并得出相关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词中的爱情观和婚姻制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宋代社会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认知和看法,并考察这些观念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宋代社会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以及背后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并从中汲取启示,为当代社会对待爱情和婚姻问题提供借鉴。
2. 宋代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分析2.1 爱情观在宋代词中,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爱情观。
首先是忠贞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强调夫妻之间的忠诚和坚贞。
许多宋代词作家都表达了对于婚姻关系的珍视和承诺,强调夫妻应该相互扶持、白首偕老。
其次是宿命爱情观,这种爱情观认为感情的发展受到命运安排的限制,使人们对于缘分有着深刻的思考。
宋代词中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和比喻如柳絮飘落、花开花落等,暗示了人生短暂而无法掌控的特点。
还存在一种浪漫主义爱情观,在宋代词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浪漫主义爱情观将恋爱看作一种美好而神秘的体验,强调心灵之间的契合与共鸣。
这一爱情观往往以自然景物、音乐舞蹈等来表达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
2.2 婚姻制度宋代的婚姻制度有其特定的规范和要求。
宋词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完整版
宋词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宋词中的爱情词浅论文献综述中文摘要: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三座瑰丽宝库。
她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千古传唱,至今仍然使我们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爱情词在宋词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她所蕴涵的那种婉约绮丽、温柔典雅的情和美不知感动的多少人,千百年来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为之陶醉。
本文就从对爱情词研究的不同的角度进行综述。
关键词:宋词爱情研究综述一、引言宋词是古代文学史上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在古代文学的苑囿里,她是一块芳香绚丽的园圃。
爱情是宋词千古不变的主题,爱情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学。
她和美浑融蕴藉,她深微隐幽,意味隽永,美到极点,又豪放到极致。
宋词的兴盛,始于宋仁宗时期。
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人先后自南入北,开创了以汴京为中心的宋词新局面。
柳永浮沉下潦,张先历仕州郡,晏殊、欧阳修则是名公巨卿,他们不但政治地位不同,词风也彼此各异。
然而宋词的兴盛,正是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群体,合力共振的结果,众妙齐奏,汇为巨响。
历朝历代对宋词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有关宋词的理论层出不穷,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从多种不同的参考文献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在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形成最后的论文。
在此主要多所参考的文献进行简单的综述。
二、正文宋分南北,词至而北宋始极其盛,词至南宋而始极其工。
由此可以看出南北宋在词的发展上有着鲜明的区别。
徐中玉先生在他的名作《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介绍了北宋词的发展和南宋词的发展。
在这两章中,徐中玉先生从晚唐五代的词风对北宋初期词坛的影响谈起,至南宋末期词人为词所做的努力止,把两个时期的词进行对比,书中孩提到一些着名文人的词学理论,如北宋苏轼的诗化理论,李清照《词论》中词“别是一家“之说,南宋张炎《词源》的雅化理论和沈义父《乐府指迷》的作法技巧理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宋词中的爱情
宋词中的爱情宋词中的爱情唐诗以豪迈著称,宋词以缠绵见长。
词这种诗歌形式,起源于隋唐五代。
当时被称为“曲子”或“曲子词”,是依照乐曲的节拍采用长短句,主要用于应歌,本是随同隋唐燕乐的流行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它主要通过声乐传播,这就需要得到社会各阶层包括中下层的热烈回应,方能广为传唱,风靡一时。
我想这就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差不多少,必须有无数歌迷为之捧场,否则一首歌是怎样也红不起来的。
宋词的兴起也正是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摹美景抒柔情,甚至于书写壮志指点江山,柔则柔到极处,豪则豪到顶点,丽则丽到极致,有雅有俗,雅俗共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词在宋代空前兴盛起来,成为独步宋代文坛的文艺形式。
而宋词或婉约,或豪放,或慷慨,或低徊,无不张显着个性,无不注入深深的个人情感。
我想词比诗更能感人的地方也正因为在词中加入了更多的感情因素。
情往往是藏在文字中的最能打动人的东西,好比是一首词的灵魂。
宋词中有很多名篇都是描写的爱情话题,这也正是因为以情动人的原因。
爱情是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作品的主要题材,是经久不衰的内容。
宋词里的爱情很少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精彩片断,往往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给人们留下更多空白,可以让人们通过自己的想像去补充。
每一首成功的爱情词都有自身的出众之处,这就如一朵朵娇美的花儿,虽说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但都很漂亮,各有特点。
宋词的大花园中何其繁茂,争奇斗艳的名葩就不计其数。
读宋词时,总是沉浸于其中留连忘返,那字里行间透出的芬芳往往萦绕于心,久久不肯散去。
这里我随意采撷一朵,就是寇准的《踏莎行?春色将阑》。
原词是这样的: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首词应该更象电影中的一个场景,画面描绘非常到位,既有全方位的场景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景物刻画,不但画面清晰,声音描摹形象,而且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好一幅仕女倚楼相思图!在暮春时节的一个烟雨濛濛的日子里,女主人百无聊赖,满腹心事找不到人倾诉,独自倚楼伤怀。
宋代词人的爱情观与文学表现
宋代词人的爱情观与文学表现概述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宋代词人深刻而独特的爱情观念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体的生活和创作,也对后世诗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宋代词人的爱情观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表现。
1. 宋代爱情观1.1 社会背景1.1.1 家族礼教观念家族和社会道德规范对于宋代人们的爱情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伦理道德、贞节忠孝等传统价值观念对于个人爱情选择和行为具有重要约束力。
1.1.2 文人士大夫阶层意识形态士大夫阶层拥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强调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反映在他们对待爱情问题上。
1.2 灵感来源1.2.1 文人对古代文学的传承与推崇宋词中融入了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如《诗经》、《楚辞》等。
这些作品中蕴含的爱情观念为宋代词人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1.2.2 儒家思想对爱情观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对于个人爱情追求产生重要影响。
婚姻、夫妻之间亲密关系等问题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塑造。
2. 宋代词人对爱情的表现2.1 爱情面貌描写2.1.1 纯真、淡雅和内敛特质宋代词人常常通过细腻而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感受,注重描写心灵层面和微妙情感。
2.1.2 自然景色与心境交融许多宋代词作品中将自然景色与主体情感相结合,运用典型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视角下的爱情体验。
2.2 爱情观念与态度2.2.1 爱情的理想化与超越通过将爱情抬高到理想境界,宋代词人展现了对于纯粹、真挚爱情的向往,并尝试超越凡俗尘世的桎梏和束缚。
2.2.2 家庭与外界压力之间的矛盾家族礼教和社会压力使得道德规范成为约束个人爱情选择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词人在作品中常常传达出这种矛盾。
结论通过对宋代词人的爱情观与文学表现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是深入而细腻的。
他们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纯真、淡雅爱情追求和超越凡俗生活的渴求。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儒家思想以及古代文学传统对于他们个体爱情选择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的爱情词
宋代的爱情词——浅析(宽泛:总体看待+具体分析)总体看待宋代的爱情词一、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委婉曲折、含蓄蕴藉四、用一颗欣赏的心灵去品读自古以来,描写爱情的名句数不胜数,众人皆知的那句唯美浪漫的“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唐代歌谣中抒发相恋无奈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还有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生死分别;“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决心与气魄;“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苦闷……太多太多的句子,因为背后的爱情故事而变得圣神伟大,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因为如此唯美的句子而而变得脍炙人口,,宋代的爱情词便不例外。
男女情爱,离别相思,是宋人婉约词的基本题材。
这类作品,因成于封建文人之手,往往被今人视为士大夫阶层风流闲逸生活和腐朽没落感情的反映,而轻易予以否定或者贬低。
(宋代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在那时被看成是与自然规律一样天经地义的,摧残人性的「理」和顺应人性的「情」,本是互相对立的东西。
在理学肆虐的情况下,人性便受到压抑。
敢于抒写人的真实情感的词人,至少比一面伪善地高谈「道」、「理」,一面却大张声色之好的达官贵人,要胜过一筹)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古代那些人总是闲着没事情做,尽写些这样的东西,无病呻吟,或者无聊之极。
所以,他们会觉得他们庸俗,是的,也许他们有时候的确有些庸俗,但是文学作品却不能被认定为庸俗,如果说爱情是庸俗的,那么我们也不能否定生活其实也是庸俗的,否定爱情诗词美的人,他也一定是否定了生活这种东西,但是不管怎么样,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是无辜的,爱情也是无辜的,它可以无关于作者的背景,无关于背后真实的故事,无关于风花雪月,它仅仅只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词,尤其是那些写得很美的爱情词,它是一种美,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今天,我们讲宋代的爱情词,并不是要宣扬爱情至上,无条件地讴歌所有涉及男女情爱的作品。
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美好的爱情词,就像一条明澈清润的溪流,潺潺流淌在整个宋代文学的长河中,宛如一位清丽如歌的女子,以绝美动人的姿态,始终带着温婉浅淡的微笑,步履轻盈地翩跹于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卓尔不群,美而不傲。
宋词中的爱情表达与婉约美学
宋词中的爱情表达与婉约美学引言爱情一直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词被誉为最能表达爱情的诗歌形式之一。
宋词以其婉约细腻的表达方式,深情而真挚地描绘了爱情的复杂性和美丽。
与此同时,婉约美学作为宋词的独特风格,更是为爱情表达增添了一份特殊的韵味。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的爱情表达与婉约美学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词作分析,展示其独特之美。
婉约美学的概述婉约美学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它强调细腻、柔美、含蓄和含义的多重解释。
这种审美追求跟爱情表达的需要合二为一,形成了独特的宋词风格。
婉约美学的核心思想是“缠绵”,即通过描写细腻而具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出爱情的复杂性和美丽。
爱情表达中的婉约美学手法1. 比喻与修辞宋词中经常使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爱情。
比如,词人常常以花草、月亮、风等自然景象为喻,借助其美丽、温柔或多变的特点来描绘爱情的感觉。
通过这种方式,词人巧妙地将思绪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使情感更加鲜活生动。
2. 借景抒情宋词中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爱情的内涵。
当词人触景生情时,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融合,从而产生出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使爱情的表达更具意境和深度。
3. 对白与形象对比对白是宋词爱情表达中的一种常见手法。
通过对白,词人可以展示出爱情中的对话和互动,从而表现出情感的交流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性。
同时,通过设置形象对比,如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性格等方面的对比,词人更加生动地刻画出爱情的冲突和矛盾。
具体词作分析1. 《蝶恋花·亭上谢》•作者:李清照•内容:词人通过描绘亭上花谢的景象,化用蝶恋花的形象,来表达词人对逝去爱情的留恋之情。
通过修辞的手法,将花谢与爱情相对应,使其成为一个富有情感和情思的意象。
2. 《长相思·一重山》•作者:杨洪基•内容:词人通过描绘山川的壮丽景色和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丹青论文团队原创作品】--论宋词中的爱情
以苦为美——宋代爱情词的一个特点引言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爱情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爱情为表现主题的亦不在少数,这一点在宋词中有着尤为突出的表现。
所谓“诗言志”,“词缘情”,又所谓的“词为艳科”——此处所谓的“情”,多指男女之情;而所谓的“艳”,也多指男女艳情。
可以说,宋词中所抒之情多为男女恋情,从这些爱情词可以看出,宋代的男女爱情意识空前活跃,表现出的对爱情的向往也十分热切,大有值得考察之处。
但大体而言,宋代的爱情词中,欢愉之辞少,而愁苦之辞多,绝大部分以诉说悲情为主。
这种“以悲为美”的表现形态可以具体细分分为离别之苦、怨情之苦、丧偶之苦、相思之苦等几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离别之苦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最理想的爱情莫过于“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事实上,爱情故事中最让人动情、最能够生发出诗意的恰恰是离别。
而在这方面,柳永一首《雨霖铃》唤起了多少痴男怨女们的离别悲苦之情: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以“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杨柳”等为意象,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了浓重的离情别绪。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女子没有嚎啕大哭,仅仅是泪眼相望,把离别时的不舍与女子的隐忍写的细致入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描写出秋后傍晚时分,长亭外情人之间离别的凄凉与急促,上阕着重描绘了离别后相思的凄婉悲楚的情状。
下片中悲惋的吟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情人相聚之日,每逢两成好景,倍感欢愉。
“此去”二字与上阕中“念去去”遥相呼应,“今年”与“今宵”对应,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体现了词中严密的结构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爱情词之文献综述叶艳春东海科技学院中文系,浙江舟山,316000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过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歌精品。
宋词与爱情相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演绎了一首首回肠荡气、淋漓精致的千古爱情绝唱。
那里有忠贞不渝的爱恋,有生死相隔、刻骨铭心的爱恋,有离别时不舍得情感,有离别后魂牵梦萦的相思,有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恨。
近几年来,现代一些作家也对宋代的爱情诗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可是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
一、婚恋题材情诗对于诗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的产生。
其中以《宋代民俗诗研究》(吴邦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书认为,宋代出现了更适合于表达婚恋题材的新型问题词的繁荣推动了婚恋诗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大量情诗的出现。
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宋代出现了许多的女性作家,她们源于自己的真切感受,故而更加容易写出一些缠绵动人的情诗,例如朱淑真的《观燕》:“深闺寂寞带斜晖,又是黄昏半掩扉。
燕子不知人意思,檐前故作一双飞。
”一个充满才情的少女,情窦初开,檐前的燕子引起了寂寞少女无限的美好遐想,少女的纯真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以敏感直白的方式充分展露出来。
对于这个背景,大连学院人文学院的舒红霞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为《执着与背叛: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这样写道:“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主要体现在她们对于女性作为“人”的本质需要的执著追求,具体说是对婚姻中爱情的追求,对封建伦理角色之外的女性个人价值的追求:即接受教育与进行文艺创造、关怀现实与参与社会活动等个人生存空间的努力开掘。
这种追求是人性觉醒之表现,也是对礼教规范的传统女性角色之背叛。
”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大胆向前,她们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将对于爱情的追求表现地一览无余。
焦晓云和尹增宝也曾阐述过宋代爱情词繁荣的原因:“一般说来,诗长于抒情,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更是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
而其中所抒之情又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
造成词长于言情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产生词的社会土壤是歌舞享乐,填词的具体场合是宫廷深院、青楼教坊,写词的目的是娱宾遣兴,唱词者的身份是歌舞女子,男女交往的频繁,使得情词便在歌宴酒席中感发出来。
另一方面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是都市里的酒楼、瓦舍大量增加,市民生活的提高,男女观、爱情观也发生了转变,所以人们都渴望大胆而真挚的爱情。
[1]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2]所以,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
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夫妻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
”产生爱情诗,北京师范大学的谢琰发表过一篇名为《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本文以乐府体、艳体、杂体三类爱情诗为主要线索,完整地描述了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并尝试对其时代根源作出阐释。
通过梳理,笔者以为,晚唐爱情诗重表象、重心理,浓墨重彩地描写情人;而北宋爱情诗则轻描淡写地叙述轶事,并且把情思都托付给了爱情词。
爱情诗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士人的官僚化,而直接原因则是诗词分工的定型。
”谢思炜在《唐宋诗学论集》中表示:“词源于民间,情词更是民间词的本色,这种本色被文人词承继下来。
民间情词当然不是描述某个具体作者的爱情经历,而是描写不属于个别人的世俗生活中的普遍的爱情和爱情故事。
文人词既然从仿作民间词开始,因而正如在文人诗中存在着模仿民间诗的叙事型作品与源自个人言志抒情需要的自传性作品两个传统一样,在文人词中也存在着模仿民间词的泛抒情或叙事型与个人抒情或带有自传因素的情词两个传统,北宋大部分文人情词仍属于前一个传统。
”谢思炜的这段话为我们点明了宋代情诗的内容。
他还表示:“宋代情词由泛抒情变为自传性抒情,男性主人公便不可避免地要开始在词中表露自己的感情,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要表现自己对女子的爱慕思念。
”这也就表明了宋代大量产生情词的另一个原因。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舒红霞在《大连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宋代之前爱情诗及其文化背景》,《诗经》最早摄取了先民自然纯朴的爱情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已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屈原以大自然为背景,描绘了人、神之间超越现实的爱情幻想。
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感情真挚,风格鲜明,文人爱情诗,侧重女性体貌、服饰描写,注重辞藻与声律。
唐代爱情诗汲取民间情歌营养,走向生活化、世俗化和经典化,晚唐爱情诗笼罩着浓郁的感伤色彩。
爱情诗至宋代被新兴词体取代而渐趋衰微。
宋初强调锤炼字句,重视形式华美,北宋后受词体影响而转趋婉丽典雅。
二、悼亡题材情诗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骆新泉在2009年01期刊中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亦关风与月——宋代男性词人悼亡词的三种情感指向》,当中写道:“两宋男性词人的悼亡词充满了生者对死者的深切悼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但在深悲巨痛的笼罩下,因悼亡对象的不同而导致了男性词人情感指向的不同:悼念亡妻,庄重严肃,多写勤劳贤惠恩爱,不涉美色歌舞诗赋;悼念亡妾,亦庄亦“色”,时涉美色歌舞诗赋,间写恩爱勤劳贤惠;悼念亡妓,声色并重,既写美色歌舞诗赋,又涉阳台“云雨”情事。
”这表明悼念词作为情诗的一种,是在这里面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的。
而且感情更加地深刻。
周丽云、韩晓云在《南昌高专学报》发表的《那一场宋朝的人鬼情未了——再读东坡词《江城子》兼议悼亡诗与词》中说:“另类爱情诗———悼亡诗,强烈的孤独和思念,让生者释放出平淡生活中不轻易流露的感情,真挚而刻骨铭心,因此也特别感人。
悼亡诗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元稹等人的诗作,它们更多的是因接触到死亡而震撼;另一类是特殊的爱情诗,苏轼和纳兰性德的诗作属于此列,他们的词深沉、隽永,犹如一坛生命的醇酒,年代愈久,滋味愈浓。
”在《宋代悼亡词论》中:在漫长的中国文学长河中,不时会有悼亡文学作品出现。
在宋代之前已有大量的悼亡诗。
历史发展到宋朝,词体大盛,悼亡体裁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式样——悼亡词。
宋代悼亡词只有四十首,而且两宋悼亡词的分布并不均匀;宋代悼亡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主要是赞美妻子的贤良淑德和通过怀念亡妻,表达词人的身世之感;宋代悼亡词还开创了悼亡词的抒情模式和艺术特色,对后世悼亡词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相思题材情诗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
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近”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
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份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宋代女性的自身价值实现与下层女性词的人文解读——宋词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文化审视之三》,其中这样写道:“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嬗变所引起的宋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对妇女的生活及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宋代女子词人的嘱词作,于题材选择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有爱情的婚姻及男女真情的追求与执著,以至成为酒楼妓馆的流行歌曲。
歌妓演唱之目的虽是娱客遣兴,但却具有社会教化和规劝从善的功能。
因为中国宗法制的礼教制度文化,究竟以保证家庭和睦为宗旨,让飘泊在外的男主人经常牵挂家中守望的妻室,既是人们情感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信念与理想。
所以宋词大部分艳情题材,均众口一辞地重复着思妇念远和游子伤离的缠绵愁情。
宋代不少妓女,也常常以她们惊人的举动和感人的诗词,表现出惊世骇俗的女性魅力和崇高的人性价值观念。
”这向我们很好地说明了在宋代情诗的发展是有很大原因的。
对于林逋《相思令》,王方俊在《唐宋词赏析》中评价道: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
四、闺怨题材情诗河南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黄丽峰的《宋代女性的闺怨词的词学贡献》中:“宋代婉约词题材、内容的私人化特征,决定了其中女性自抒其情的闺怨词对以“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词总体成就的超越。
这使宋代的女词人以集体群像的创作形态,为宋代的词学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王昕也曾写道:“宋代词作中的爱情词,动人心魄的总是那份割舍不掉的思念之愁。
愁或因离别相思而生,或因思念而生。
不论是多愁善感的女子,抑或是豪情壮志的男子,用“愁”来解相思之苦时,选取的角度都不尽相同。
”“出自于歌舞筵席之间的宋词,爱情词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爱情词中动人心魄的是那份割舍不掉的思念之愁。
这“愁”或是情人间不得不离别的痛苦,对意中人思而不得的怅惘。
这些述思妇之苦,述恋人之痴,描写少女之多情的愁词,道出了“无情不似多情苦”之苦闷,道出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忠贞。
”在郑本东的《浅论宋代闺怨诗的等待心理》中写到:“宋代的闺怨诗以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状态为主,深情幽怨、含蓄蕴藉是其“等待”心理的主要特征,也是宋诗歌独具审美魅力且历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抒情主人公——怨女思妇的低贱地位、无奈处境、美好愿望、不幸命运则是形成闺怨诗“幽怨美”的深层原因。
”李清照的闺怨词《如梦令》经过多年还是有很多人评价,《宋代文人们的大忧小乐》,它以宋朝著名文人的著名诗词为创作蓝本,通过对他们的的经典诗词的深入了解,探寻他们在两宋背景下坎坷多舛的命途及各自不同的世界,引领人们共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文采,多彩的情怀和强大的使命感。
注释:1:《宋代民俗诗研究》,吴邦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执着与背叛: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舒红霞,《大连大学学报》 2003年01期 3:《从宋代爱情词看宋代女子的爱情》,焦晓云、尹增宝4:《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谢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5:《唐宋诗学论集》,谢思炜著,商务印书馆6:《论宋代之前爱情诗及其文化背景》,舒红霞,《大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7:《亦关风与月——宋代男性词人悼亡词的三种情感指向》,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骆新泉,《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8:《那一场宋朝的人鬼情未了——再读东坡词《江城子》兼议悼亡诗与词》,周丽云、韩晓云,《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6期9:《宋代悼亡词论》(1) 宋代悼亡词中的惯用意象当代小说(下半月) 2009/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宋代悼亡词简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 论宋代悼亡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 论宋代悼亡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艺概.词曲概》,刘熙载11:《宋代女性的自身价值实现与下层女性词的人文解读——宋词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文化审视之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2:王方俊《唐宋词赏析》13:《宋代女性的闺怨词的词学贡献》,黄丽峰,《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14:《宋代爱情词中的愁苦》,王昕,《科技信息》2009年32期15:沙溪中学,郑本东《浅论宋代闺怨诗的等待心理》16:《宋代文人们的大忧小乐》[1]花志红.宋代爱情词与文人心态[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5, (6)[2]王国维.人间词话 (零四四) [M].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99分点比较详细,但内容不够丰富全面,理论性内容可以再增加,使论点更加充实,修改后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