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随着 新 的 建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G B 5 0 0 1 1 -2 0 0 1 ) 的颁 布 与 实 施 , 新 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中较 旧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G  ̄1 1 -8 9 ) 的 主要 改 进 点 及 新 规 范对 各 类 结 构 抗震 设 计 所带 来 的实 际 影 响倍 受关 注 ; 在G B 5 0 0 1 1 —2 0 O 1 规范 的 执 行 过 程中, 发现G B 5 0 0 1 1 —2 o 0 l 规 范 中 仍存 在 一 些值 得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 题 ; 在建 筑 结 构抗 震 设 计 的实 践 中 , 由 于设 计 人员 对 规 范 的理 解 和 掌握 尺 度 上 , 以及 因地 因人 在结 构选 型 、 布置 以及 计算 方法 上相 互 差异 较 多而 对 设计 产 生 较多 的争 议 , 抗 震设 计 方法值 得 深入 的研 究 。
( 八) 建 筑结 构平 面 布置 的规 则 性和 对称 性
、
建 筑结构 抗震 设计 的主 要 内容与 要点
建筑 的 平 、 立 面 布置 应 符 合抗 震 理 念 设 计原 则 , 宜 采用 规 则 的建 筑 结 构 设 计 方案 , 不应 采用 十 分不 规则 的设 计 方案 。 建 筑结 构抗 震设 计 规 范规定 , 对
或平面、 竖向都不规则 的建筑结构, 应采用空间结 ( 一)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 的场地 , 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 的地段 , 不应 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 对 凹 凸不 规则 或 楼 板局 部 不 连 贯 时 , 应 采 用 符合 楼 板平 面 内的 在危险地段建造甲、 乙、 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 , 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 构计 算 模 型 ; 对 薄弱 部 位应 乘 以 内力增 大 系 数 , 应 按 规 范 求, 当无 法 避开 时 , 应 采取 有 效 措施 , 这 就 考 虑 了地 震 因场 地 条 件 间 接 引起 结 实 际刚 度强 度 变 化 的计 算模 型 ; 的有关规定分析弹塑性变形 ,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强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构 破 坏的 原 因, 诸如 地基 土 的不 均匀 沉 陷 、 地震 引起 的 地表 错动 与地 裂 。 【 二) 建 筑 的平 立面 布 置应 符合 概 念 设计 的 要求 , 不 应采 用 严重 不 规 则 的 三、 产 生这些 问题 的原 因及 解决 方法 方案。不规则的建筑, 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 并 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 参考外国规 ( 一) 问题 产 生 的原 因 范, 使 我 们 的设计 更 加完 善合 理 。 上述 这 些 问题 的原 因是 多 方 面的 , 有认 识 方 面 的 原 因 ( 如 杭 州 虽属 六 度 ( 三) 结构材料选择与结构体系的确定应符合抗震结构的要求 。 采用哪一 地震 区 , 但 在新 规 范 ( G B J 1 1 — 8 9 ) 未 颁 布前 是 不抗 震 设 防 的 , 故存 在 着麻 痹 思 种结构材料, 什么样的结构体系, 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综合确定。 想) , 有计 划 经济 向市 场 经济 转化 过 程 中出现 的原 因 , 有设 计 人 员忽 视 了抗 震 ( 四) 尽可 能设 置 多 道抗 震 防线 。 地震 有 一定 的 持续 时 间, 而且 可 能多 次 概念 设 计方 面 的原 因( 未能 从 整体 、 全 局上 把 握好 ) , 有法 律 建设 方 面 的原 因 往复作用, 根据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的分析, 我们知道地震的往复作用使结构 ( 在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方面缺乏国家政府法律依据 , 特别是处罚方面) , 有工 遭 到严 重破 坏 , 而最 后倒 塌则 是 结构 因破 坏而 丧 失 了承受 重力 荷 载 的能力 。 程抗 震 设 计会 审方 面 的 原 因 ( 缺 乏 系 统 过 程 抗 震设 计 审 查 ) , 还有 设 计 人 员 ( 五) 具 有 合理 的 刚度和 承 载力 分布 以及 与之 匹 配 的延性 。 提 高结 构 的抗 的水 平 ( 有 的设 计人 员从 大 学到 工作 单 位都 未 系统 学 习过 抗 震设 计 规 范 ) 和 侧 移 刚度, 往 往是 以提高 工程 造价 及 降低 结构 延性 指标 为 代价 的 。 其 他 原 因等 。 ( 六)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 二) 抗 震设 计 对策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是相关技术人员们通过对大量的建筑地震震害实例 二、 抗震 设计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进行研究、 分析、 归纳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 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至关 重 要的也 是非 常必要 的 , 因而 , 有 关部 门应 当高度重 视建 筑结 构的抗震 设计 。 ( 一) 建 筑抗 震场 地 的选择 为 了有效 提 高建 筑结 构 的抗 震 能力 , 需 从 以下 三方 面 着手 : 施 工条 件 相 同的 情况 下 , 施 工场 地 的 工程 地 质 条件 不 同 , 建 筑物 在 地 震 1 . 要合理恰当地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保证支柱 、 粱和墙的 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 , 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 首先要选择 从而形成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呈 好建筑场地 , 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 , 降低地震灾害。 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 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使塑 性屈 服尽量 发生在 墙的 底部 , 而连 粱适宜 在梁 端塑性 屈 服 , 还 崩塌、 滑移 、 地裂或地陷的场地 , 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 , 此类不利地段 弯 剪性破 坏 , 有 足够 的变形 能力 。在墙段 充分 发挥抗 震作 用之 前 , 按照“ 强墙 弱梁 ” 的原 则 强 不经 处 理 , 不 宜建 造 甲 、 乙、 丙 类建 筑 。 化墙肢的承载力 , 避免墙肢的剪切性破坏 , 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 二) 结 构 的平 面布 置 。 2 . 要 按照抗 震等 级对 墙 、 柱 和梁 节点采 取相 对应 的抗震 构造 措施 , 确保 建 外 形不 规 则 、 不 对称 、 凹 凸 变化 尺 度 大 、 形 心 质 心偏 心 大 , 同一 结 构 单元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及其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及其分析摘要:近年来地震频发,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抗震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师要运用好抗震计算分析,并且要更加重视结构概念设计,使得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就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为中心,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抗震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抗震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因此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关注这一点。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方法,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此,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确保结构构件具有必要的性能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结构构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和延性等性能。
结构构件需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底层柱、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对于可能会造成构件相对薄弱的部位,需要采取从事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则最好不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
(二)尽量多的设置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需要有多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合而成,并且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例如框剪结构就是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者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的。
由于在一次地震之后将会伴随着多次余震的出现,如果在结构设计时只有一道防线,那么在建筑遭到第一次破坏之后再遭余震,就会因为损伤积累导致建筑物坍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该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和外部冗余度,在设计中需要有意识的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这样能够使结构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摘要: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多震地带的地理环境促使建筑行业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高层建筑相较于普通建筑层数多,结构和设计尤为复杂,如果遭遇地震,损失将非常巨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本文笔者从高层建筑的抗震角度出发,阐述现在高层建筑在抗震方面设计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建筑问题;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层也越来越高。
如果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构造不合理,将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更要注重抗震的设计。
由于我国处于多震地带,所以一旦遭遇突发性、威力大的地震,对于人类的生命安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等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所以在高层建筑中,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1.建筑物的整体高度问题我国高层建筑有相关规定,在一定结构形式下高层建筑有相适应的高度。
这是出于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抗震能力考虑。
但我国现在许多小区楼房、商厦、行政楼越来越高,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摩天大楼”,并且由于我国现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固定的空间对不断增多的人口而言,人均占地面积在逐渐减小,这就导致很多高楼都超过了我国高层建筑的限制高度。
在地震的发生和作用下,超过高度限制的建筑物其抗震能力就会下降,高楼倒塌的同时会破坏周围抗震能力较好的建筑物,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我国高层建筑在高度的选取上,要做好一定的结构设计,优先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再考虑高度以及其它影响因素,使高楼建筑尽可能做到安全第一。
2.高层建筑地基选取的问题有许多建筑商人在高层建筑的地基选择问题上,只考虑到该地是否处于繁华路段和空间是否较大,地形、地貌方面的问题考虑较少。
其实对高层建筑而言,建筑的地基应该选择较为广阔和平缓的地带,土质需要密度均匀、较为坚硬,并且尽量远离河岸,建筑物不应跨两类或者多类土壤,尽量避开不利于建筑的地形,比如,土壤断层处、山崖边、凹陷的地势等。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曾祥吉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曾祥吉摘要: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是衡量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作业中,如何确保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质量和建筑结构安全性,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策略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重要性1.1抗震设计原则为了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更具科学性,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设计方案,则需要了解相关的设计原则。
具体包括:(1)轻度地震不能发生损坏;(2)中度地震损坏能够修复;(3)重度地震建筑物不能坍塌。
实践中通过对这些不同设计原则要求的充分考虑,可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建筑物安全使用要求,避免其结构稳定性、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
1.2抗震设计重要性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使抗震设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应对其设计重要性有所了解。
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抗震设计的充分考虑,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及应用质量,并使其结构应用中有着良好的刚度、延性等,满足稳定性方面的要求;(2)抗震设计工作的及时开展及作用发挥,也能使建筑应用更具安全性,为其结构科学设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因此,在完成建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与之相关的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分析2.1抗震设计概念混淆在设计抗震结构时,必须要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为目标,尽可能的降低地震引起的损失。
要想实现建筑结构的良好抗震,只进行抗震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要是想充分确保建筑体的抗震能力,还需要增强关键位置的抗震设计。
另外,还应当设计可以削减地震作用力的薄弱环节,从而尽量减缓地震发生的进度。
2.2抗震设计验证不完善对抗震设计进行检验,也是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一项重要策略,主要有下述三种检验方式:①在地震发生后,对建筑完好情况进行检验;②使用抗震模型来开展模拟检测;③研究分析地震对建筑带来的危害。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作为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建筑结构设计的挑战。
一、基础设计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基础设计问题包括地基不坚实、沉降过大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遵循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基础类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合理选择适应地质条件的基础类型,比如扩展基础、桩基础等。
2.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面积、减小基础的应力等方式,来增加基础的承载力。
3.进行地基处理:通过改良地基的方式,如振动加固、土体填充等,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梁柱设计问题梁柱作为承载整个结构的重要构件,其设计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和失效。
以下是常见的梁柱设计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1.梁柱配筋不合理:在梁柱的配筋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受力区域的应变和应力分布,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梁柱尺寸设计不当:在设计梁柱的尺寸时,应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的审美要求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3.纵横向承载力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合理考虑梁柱的纵向与横向承载力,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楼层结构设计问题楼层结构是建筑物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其设计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的楼层结构设计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1.楼板设计不合理:楼板设计应满足预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挠度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楼板材料、增加楼板厚度等方式,可以解决楼板设计中的问题。
2.楼层高度设计问题:根据楼层用途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楼层高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楼梯与走廊设计:楼梯和走廊在楼层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通行便利性等因素。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术人员对抗震技术标 准不够熟悉 , 许多地 区也没有及时编制适 合 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间形状 的设计 。在建筑体 型的设计 中 , 应 当地实际情况 的抗 震 构造 节点 图集 和 标准 , 便 于施工 质量 控 不 尽可 能地使平 面和空 间的形 状简 洁 、 规则 , 在平 面形状上 , 矩形 、 制, 加上抗震设 防综合管理制度不健全 、 措施不到位 , 抗震主管部 圆形 、 方形 等对抗震来 说 , 是较好 的体型。尽可 能少 做外 凸和 都 门与招标 投标 和质 量管 理等部 门之 间的协调 、 配合 不够 密切 , 致 内凹的体型 , 尽量避免 不对称 的侧翼 和过长 的侧翼 , 在体 型布置
使抗震设防在设计 审查 , 工方案 核查 , 施 施工 质量 的检查验 收等 上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 比较均 匀地分布 , 避免产生 因体 型不 方面 的管理时有脱节 , 留有漏洞 。 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 称而 引起建筑 物在抗 震时发 生扭转反 应 。在建 筑设计 中 , 了建 筑立面美 观和艺术 上的创 意, 为 复杂 的 建筑抗震的实践表 明 , 个地 震 区建 筑物 , 一 如果没 有 良好 的 建筑体 型是难 以避免的 , 但是 , 在设计时一定要把建筑艺术 、 建筑 建筑总体布置方案 , 靠结 构抗震 计算 和抗震 的构造措 施 , 单 在较 使用功能 同结构抗震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 。 强烈的地震作用下 , 是难 以取得 建筑抗 震 的较 好效果 , 至减 2 3 抗震设 防措施 要 贯 穿于工程 建设的 全过程 仍 甚 . 轻 不 了建 筑 物 的 震 害 程 度 。 要使建筑 工程真 正达到能够减轻 以至避免地震灾害 , 必须把 抗震 防灾工作 自场址选择 、 设计 、 施工 、 量监 督和竣工验收贯穿 质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 下降 、 施工 队伍 管理水 平 、 技术 素质 的下 始终 。在抗震设计中 , 定要严 格按 “ 阶段” 一 二 的设计 步骤 和“ 三 降给建筑物 的抗震设防 留下隐患 , 工企业 的领导者 中还有不少 个水准 ” 施 的设 防 目标进行设计 , 不得马虎 。此外 , 在施工 的各个环 人存在重效益 、 轻质量 的观念 , 自身质量 意识差 , 监理部 门需要旁 节上要全面贯彻抗震 规范要 求 , 充分体 现抗震设 计意图 , 建筑 使 站监理 的工序不能做 到现场 旁站检 查 、 监督 , 施工 人员违 反操作 物防御 地震 的能力得 到保障 , 而减 轻地 震灾害给人 民生命 财产 从 1 3 施 工 、 理 方 面 的 问题 . 监
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我 国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 据 家 标 准 “ 筑 抗 震 设 防 分 类标 建 准 GB 2 0 3的规 定 ,我 国建 筑抗 震设 防 5 2 分 类和 设 防标 准如 下 。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 能的重要性分为 甲
类 、 乙类 、丙 类 、 r类 四 个抗 震设 防 类 别 。 甲类 建筑 应属 于重 大建筑 I : 程和 地震 时可 能 发 生严重 次生 灾害 的建筑 ,乙类 建筑应 属 于 地震 时 使用功 能 不能 中断 或需 尽快恢 复 的建 筑 ,丙 类 建 筑 应 属 于除 甲 , 乙 , 丁 类以 外 的 般 建 筑 , r类 建 筑 应 于抗 震 次 要 建 筑 。各抗 震 设防 类 别建 筑 的 抗震 设 防标 准 , 应 符 合 下 列具 体 要 求 。 ( ) 类 建筑 ,地震作 用应高于 本地 区抗 1 震 设防 烈度 的要 求 ,其值 应按批 准的 地震 安 全性评 价结 果确 定 ;抗震措 施 , 当抗 震设 防 烈度为 6 ~8度时 ,应符 合本地 区抗震 设防 烈 度提高 一 度的要 求 ,当为 9度时 ,应符合 比 9度 抗震 设防 更 高的 要求 。 () 2 乙类建筑 ,地震 作用应 符台本地 区抗 震 设防 烈 度的 要 求 ;抗 震 措 施 ,一 般 情 况 下, 当抗 震 设防 烈度 为 6~8度时 ,应符 合 本地 区抗 震设 防烈度 提高 一度 的要 求 ,当为 9 度时 ,应符合 比 9度抗震设 防更高的要 求 ; 地基 基础 的抗震 措施 ,应符合 有关规 定 。对 较 小的 乙类建 筑 ,当其结 构 改用抗 震性 能较 好 的结构 类 时 ,应 允许仍按 本地 区抗 震设 防 烈度 的 要求 采取 抗 震措 施 。 ( ) 类建筑 ,地震作 用和抗震 措施均 应 3丙 箭台 本地 区抗 震 设防 烈 度的 要 求 。
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重分 布 , 果 使 板 跨 中 内力 增 大 、 全 度 降 低 ; 结 安 另外 还 有 一 个 施 工 因 素 , 座 上 的上 层 钢 筋 , 施 工 过 程 中 由 于浇 筑 混 凝 土 的倾 支 在 压 、操 作 人员 的 践 踏等 原因 造 成 不 同 程 度 的下 沉 ,使 内力 臂减 小 , 从 而 降低 板 的 支座 内力 ,而 抵 抗 正 弯矩 的下 层 钢 筋 容 易保 证 , 果使 板 支 座 部 分 安 全度 提 高 , 对 而 言跨 中安 全 度 降低 , 结 相 所 以在 实 际设 计 中 ,边 跨 板 跨 中 配 筋 宜 按照 边 跨 铰 接 计算 结果
是由于结构弹塑性分析 的复杂性,在如何进行计算和如何 设定
具体 要 求 的 问题 上 , 国 的做 法 也 有 所不 同 。 各 我 国现 行 抗 震 规 范 ( B 0 2 — 0 1要 求 高 层 建 筑 的 抗 震 G 5 0 1 20 ) 计 算 主 要 是在 多遇 地 震作 用下 ( 小震) 按 反 应谱 理 论计 算 地 震作 , 用 , 弹性 方法 计算 内力及 位移 , 用 极限 状态 方法 设 计构 件 。 用 并 对 于 重 要建 筑 或 有特 殊 要 求 时 , 用 时程 分 析 法 补 充 计 算 , 进 行 要 并
计 , 构弹 塑 性 分析 将 成 为 抗震 设计 的一 个 必 要 的 组成 部 分 , 结 但
按 我 国 现行 高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程 (G 3 20 ) J J— 0 2 规
定, 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 钢筋混凝土 高层建筑都 有一个适宜的高度 。 这个 高度是我国 目前建筑科研水平、 经济发
展 水 平 和施 工 技 术 水 平 下 , 为稳 妥 的 , 是 与 目前 整 个 土 建 规 较 也 范 体 系相 协 调 的 。 实 际上 , 可 已有 许 多 混凝 土 结 构 高层 建 筑 的 高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接着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引言:建筑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建筑工程呈现出阶梯式快速发展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保证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才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
设计人员应做好全面的设计,在设计中重视抗震设计,将抗震设计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建筑可能发生的地震危害,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效果,从而发挥结构的作用,减少地震产生的危害。
结构抗震赋予了建筑抗震性能。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分析1.1简化原则建筑结构设计的简单程度能够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通常来说,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受到这种结构形式在力传导方面优势性的影响,表现出的抗震性能也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实践中,需要切实参考建筑物现实情况,对抗震结构模型实施简化处理,促使结构构件传力途径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推动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增强的效果。
1.2整体性原则抗震结构设计所面向的是整个建筑物,而并非为建筑物内的某一部分。
所以,在实际的抗震结构设计期间,即便相关设计人员针对其中某一重点部位进行优化设计,也要在此过程中落实对局部构件与整体结构之间关系性的考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考虑局部构件优化处理后会引发的建筑物整体结构变化情况,避免集中应力问题的发生,促使整个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有所提高。
1.3规则性原则设计建筑物抗震结构时,需要尽可能保证沿竖向均匀布置建筑造型与结构,规避承载能力、刚度、传力路径等突然发生变化的现象出现;尽可能保证平面内不同结构实现均匀布局,规避结构刚度与质量之间“偏心”现象的出现。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2.1考量构件的性能要求对于不同构件的刚度、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要求落实全面性、综合性考量,并确保在实际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能够对上述要求进行切实满足,保证所有构件均能够达到预设的抗震标准要求与等级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密集度增加,建筑结构抗震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抗震结构设计尤为重要。
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以及抗震设计中的创新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指设计及构造建筑结构时,要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影响,从而使建筑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作用的研究:抗震设计首先要充分了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规律和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的频谱分析和地震动力学模拟,确定地震作用的烈度和频率,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2. 结构性能的评定:抗震设计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通过结构动力学分析和非线性计算,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制,为合理设计提供基础。
3. 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地震作用和结构性能评定,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参数,包括结构体系、材料选用、构造技术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4. 抗震措施的采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如加固设计、消能设计、减震设计等,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标准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方法和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抗震设计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标准:3. 国家标准:在抗震设计中,还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
4. 抗震设防烈度:在抗震设计中,还要根据地震烈度以及地震动特性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以此为基础设计结构的抗震能力。
三、抗震设计中的创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中也涌现出许多创新技术,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抗震设计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相对较低,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
2. 设计方法不合理: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有些设计者在计算和考虑地震作用
时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法,将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视为普通住宅,没有充分考虑到高层建
筑特有的抗震需求。
3. 结构刚性差: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自重较大,
容易产生较大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而且结构的刚性相对较差,抗震能力较弱。
4. 非线性效应忽视: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存在非线性效应的问题,即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方式是非线性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很多设计
者忽视了这一点。
对策如下:
2.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对地
震作用进行全面的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加强结构刚性:应该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的结构刚性,采用更为牢固和刚性的材
料和结构形式,提高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准不完善、设计方法不合理、结构刚性差、非线性效应忽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制定和技术研究,提高抗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的分析 董西霞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的分析董西霞摘要: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为了应对突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先后对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遵循的主要原则进行阐述,而后就当前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希望可以给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在抗震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引言建筑工程在城市的建设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施工项目,因此需要保证工程的结构稳定与施工质量。
在进行工程前期设计时,需要重视结构设计质量。
尤其是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设计应用,因为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在设计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高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抗震性能会有一定难度。
在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还要以设计为出发点,如果抗震性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质量。
因此,需要提高设计单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质量,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应用效果。
1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地震现象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逐渐重视起来,特别是深受地震灾害的区域,建筑均采用防震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是一种危害十分巨大的自然灾害,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局部集中,其采用巧妙的布局与结构,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也与普通建筑存在较大差异,这样的建筑对抵抗地震这类自然灾害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并不处于地震多发区域,但其仍存在地震的可能性,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大大地保证建筑的强度与韧性。
而且,这种设计给人们的心理上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使得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出现的问题2.1抗震设计验证不完善对抗震设计进行检验,也是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一项重要策略,主要有下述三种检验方式:①在地震发生后,对建筑完好情况进行检验;②使用抗震模型来开展模拟检测;③研究分析地震对建筑带来的危害。
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
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桌前,我开始梳理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和改良方案。
这个问题困扰了建筑行业很多年,也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
那么,咱们就从这个点切入,聊聊抗震设计的那点事儿。
得说说现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看到工人们正在搭建一栋大楼。
当时我就发现,这栋楼的基础部分抗震设计存在很大的隐患。
问题一:抗震设防标准不够明确。
有时候,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地震的预测和评估不够准确,导致抗震等级设定不当。
这样一来,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的损毁程度就会加重。
再来说说问题二:结构体系单一。
现在的建筑结构体系,大多数都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这些结构体系在地震中的表现并不理想。
单一的体系容易在地震中产生共振,导致建筑物损坏。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地震的报道,一栋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在地震中几乎完全坍塌,让人触目惊心。
问题三:建筑材料性能不稳定。
建筑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然而,有些建筑材料在地震中的表现并不稳定,容易导致建筑物在地震中损毁。
比如,有些混凝土在地震中容易产生裂缝,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改良方案。
方案一: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对地震的预测和评估进行更准确的分析,确保抗震等级的设定符合实际需求。
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抗震设计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栋建筑都能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方案二:采用多种结构体系。
在设计建筑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结构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等。
这样可以在地震中分散共振点,降低建筑物的损坏程度。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某座城市在地震中,采用多种结构体系的建筑损毁程度明显低于单一结构体系的建筑。
方案三:优化建筑材料。
在建筑过程中,要选择性能稳定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同时,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抗震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第1篇: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1.1不够重视建筑抗震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地震,这些地震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造成该损失的大部分原因是我国已有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
另外,还有一些建筑的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不够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导致设计方案中的抗震计内容被忽视,这种情况在一些改建,扩建工程中尤为普遍,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就会留下致命的隐患。
因此,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抗震规范的条款,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来选择恰当的抗震级别和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
必须考虑怎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验证问题为了检验建筑抗震结构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目前可采用三种验证手段:第一进行建筑抗震模型试验;第二对建筑地震反应监测;第三对建筑震害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验是实践的一种近似体现。
与航天工程、机械工程领域相比,由于建筑结构体型庞大,几乎不可能完成足尺建筑结构的抗震加载试验,因此通常采用建筑抗震模型结构试验。
近几年,国际上陆续举办多次不同类型建筑抗震结构的盲测试验,以检验现有的各种抗震设计计算模型的模拟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软件甚至采用同一软件所模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结果相互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说明我们目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此外,由于在已有的建筑安装监测设备数量很少或甚至没有,而地震灾害又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这也大大降低了利用地震反应监测检验抗震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1.3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意识问题现在不少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专业设计能力,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留下一定的抗震安全隐患。
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地震是自然界极具破坏性的力量,一次次的地震灾害使得人们越发重视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抗震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当前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一、抗震设计的原则抗震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避震和抵抗两方面。
避震是指通过设计和安装避震装置,让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减小受力,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抵抗是指通过加固结构、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使得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原有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两个原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
1. 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混合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承受地震作用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有足够的抵抗能力。
2. 加固结构对于已有的建筑物,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以通过加固结构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加固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钢结构加固、碳纤维加固等方法,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设计抗震支撑系统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可以设置抗震支撑系统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常见的抗震支撑系统包括剪力墙、支撑结构等,通过这些支撑系统的设置可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4. 合理选用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进行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
高强度、韧性好的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
5. 设置减震装置减震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可以减小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减震装置包括摩擦减震装置、粘弹性减震装置等,通过这些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低,一旦发生强烈等级的地震,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国内外工程界愈来愈重视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但相关技术人员们还未充分认识地震破坏建筑物的原因和过程,因此要设计出精确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就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自己浅薄的几点看法,力图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一、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一)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要选择好建筑场地,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降低地震灾害。
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如微风化、中等风化的基岩,密实的砂土层和不含水的粘土层都属于有利的场地。
宜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非岩质陡坡、高耸孤立的山丘、边坡边缘和河岸等状态明显不均匀地段。
当无法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分别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来加强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沉陷,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刚度;当建筑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新近填土、软弱粘性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当估计地震时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加固桩基、地基的措施以及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崩塌、滑移、地裂或地陷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此类不利地段不经处理,不宜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二)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是建筑结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结构抗震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标准过低。
很多地方仍然采用过时的抗震设计标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修订。
这导致了很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无法承受地震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尽快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标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布局不合理。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柱网间距过大、梁柱结构布置不合理等,导致了结构的刚度不均,抗震能力较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通过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减小柱网间距,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第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
设计师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了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有误,从而出现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交流,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传达和理解,提高施工质量和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包括设计标准过低、结构布局不合理、结构材料质量差和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等方面。
通过积极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合理设计结构布局、提高结构材料的质量和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摘要:目前,建筑业发展下建筑工程结构面临诸多挑战,抗震设计对建筑结构质量安全有直接影响,为降低这方面困扰还需要加强抗震设计。
文章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与抗震设计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工程结构;结构设计;抗震问题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变得越发紧张,而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形式逐渐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
但是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高较高,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建筑结构中融入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并且在展开抗震设计期间,所能够涉及到的领域及因素相对众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抗震设计的难度。
1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破坏力强的自然灾害,其往往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部分情况下还会引起其他灾害性事故。
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发性强的地震往往不能被有效预测,依靠现下技术手段,只能在地震到来前几十秒监测到,难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自古以来,人们对地震就心存畏惧,为预测地震、减少损失,古人曾多次尝试,但仍然无法对地震进行精准预测,由于地震发生时间较短,人们往往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只能通过强化建筑结构方式,减少经济损失,为人们创造生存条件。
第二,破坏性较强,是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之一,通常主要表现在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两个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建筑物抗震等级,是根据破坏程度划分的,主要有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以及倒塌五个等级,抗震设防要求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中震可修,要求建筑施工必须达到。
第三,社会影响深远。
大规模地震会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且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进而影响经济状况,人们身心也会受到重创。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在高层混凝土建筑中,对于抗震防线而言,设计人员在不同的工程环节中需要进行不同的工程设计与资源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9-07-30T10:44:24.4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 1.芦凯鹏 2.甄慧君
[导读] 地震具有超强的破坏力,属于难以精确化预测的地质灾害,会对广大民众人身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1.河南省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2.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102600
摘要:地震具有超强的破坏力,属于难以精确化预测的地质灾害,会对广大民众人身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所以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强化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以及多项影响要素限制,我国在抗震结构设计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当前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文章结合案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拟定应对策略,提升抗震结构设计成效。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要求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而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因为我国有广阔的领土面积,很多地区属于高发地震带,对该地区的建筑开展抗震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出现地震灾害的情况越发普遍,给建筑结构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近些年,地震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如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玉树地震等,几十万人永远失去了生命,给人们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乡一体化越来越深入,高层建筑已经成了非常常见的建筑物,如果发生地震,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基于这一情况,对抗震设计加强重视,已经成了设计建筑结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随着地震的破坏力越来越大,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地震预测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受到科技的限制,对于地震的预测技术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无法提前做好防护工作。
这就需要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加强重视,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倒塌的时间为人们的逃生提供时间,已经成了现在建设的重点内容。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融入抗震设计,不但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也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寿命和质量。
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比较强,就可以有效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此外,在开展抗震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建筑的实际用途及位置充分了解,确保设计的抗震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图1所示为设计的汤加社保局办公大楼,结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为钢结构屋架,具有非常强大的抗震性能。
2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2.1抗震设计验证不全面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开展各项检验措施对提升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可以应用不同的检验方式,比如地震发生之后结合建筑受损程度进行检验。
构建抗震模型进行动态化模拟试验。
建筑自身结构组成庞大,要想对其进行抗震试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前可以借助结构模型进行试验,通过模型能够大致判断当建筑受到地震影响之后会发生何种的反应。
但是当前各类试验预测技术应用不全面,对抗震设计实际成效验证会产生较大限制性。
2.2建筑结构合理性有待提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情况对建筑物整体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在诸多建筑项目结构设计中,大多数设计人员均能对抗震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影响要素限制,设计出的结构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会导致资源大量浪费,也未能获取有效的抗震效果。
强化抗震设计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设计目标,需要对建筑物地理要素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建筑设计方案,提升建筑物基本抗震性能。
3改善对策
3.1明确建筑结构设计准则
首先,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规范与设计原则,结合设计经验与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建筑结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规范、标准的设计。
其次,在结合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建筑场地进行勘察、分析、整理和选择,即设计人员尽可能选择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场所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避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危害地段作为建筑场地,并有效保障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此外,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应保障建筑结构的多级化抗
震模式,实现建筑主体对地震的全面位防范,避免不同等级地震对人们带来的危害。
3.2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空间结构设计
首先,在建筑结构平面设计工程中,其抗震结构设计应注重建筑结构均衡性、稳定性以及对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地震能量的消耗能力等的设计,保障建筑平面的可塑性、密度与硬度,保障建筑结构对地震冲击的强抵抗性。
其次,在建筑结构立体空间设计中,应保障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和简洁性。
对建筑墙体进行抗震检测,保障结构部件与非结构部件的质量、硬度、刚度的协调稳定性,提升其整体抵抗性,使建筑各结构之间构成整体传递性,实现建筑物在受地震冲击的情况下,其建筑结构包括底层、墙体、顶层等结构间能量的转换与抵消,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
与此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工程中,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建筑部件易出现受损的现象,从而使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下降。
对此,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建筑结构赘余度的设计,从而保障当建筑结构部分结构或部件受损失,其余建筑结构对建筑整体承载能力的支撑,实现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强化。
3.3建筑构件的选择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时,建筑结构部件的选择与连接也是不可忽略的设计要点。
这就需要在工作人员在抗震设计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计算与设计,尽可能选用质量优且先进的建筑材料进行装饰。
在装饰过程中保障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能动性,从而避免因连接质量问题而导致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下降。
例如,在建筑工程设计构成中,对内隔墙以及玻璃幕墙的设计,则要有效保障其连接处的稳定性,用以避免地震中“玻璃雨”现象的产生。
3.4应用多元化防震措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除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基础性抗震设计外,也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建筑结构性能与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防震措施,进行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抗震设计,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对地震的多重防震性。
例如,针对建筑顶端结构设计时,可采用“夹层橡胶隔震”、“混合隔震”、“基底滑移隔震”等抗震技术进行基础设计。
与此同时,在基于基础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辅助型防震技术进行进一步抗震设计,从而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由此可见,应用多元化防震措施,是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化建筑领域设计与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难以进行提前预测,所以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要不断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地域地震破坏力的能力。
相关设计人员要从安全稳定角度出发,对建筑场地地质结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拟定抗震等级标准,合理选取结构材料,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提升建筑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102.
[2]曹永圣.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21):60.
[3]王霞.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