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
钢桁梁顶推法施工步骤
钢桁梁顶推法施工步骤(3D图)
转自筑龙/blog-6520862-4415086.html
为了保证钢梁架设时营业线的运输安全,及钢梁架设时不会侵入限界,架设时将钢梁从原位向远离既有线外侧平移7米后搭设膺架进行拼装,拼装时采用125吨的履带吊,根据最大杆件重量20.19t,确定大臂控制在30米内,履带吊中心距离既有线中心为37.29米,即可以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
钢桁梁拼装完成后,采用4台600吨的千斤顶,将钢梁顶起,然后安装聚四氟乙烯滑板,采用“液压自锁顶推千斤顶”进行钢梁的顶推横移。
移梁结构布置如下图:
其中拼梁点距离钢桁梁中心线7m,保证了钢梁架设过程中,吊车大臂投影在既有线路肩以外,保证了施工安全。
具体步骤以下分布阐述。
第一步:提前在钢梁两端铺设好横移轨道,架梁时的端支撑点的结构如图所示,待钢梁安装完成后,安放千斤顶,千斤顶底部加垫20mm厚钢板,千斤顶位置正好放在E0节点的中心位置,并在两侧安放保护墩,起顶开始。
第二步:撤除钢梁下部的枕木跺,安装滑板,每个点1个。
放置位置为顶梁点下部,开始第一次落梁。
第三步:落梁完成后,加固滑板与梁体的连接,撤掉千斤顶,顶推设备就位,顶推设备共两套,加固顶推设备与梁、滑板间的连接,准备顶推。
第四步:启动油泵开始顶推,两台设备保持相等行程进行顶推,行进过程中保证滑板不偏离钢轨。
同时安装支座。
待钢梁基本就位后,调整钢梁位置。
准备落梁。
第五步:钢梁就位后,拆除顶推器,放置千斤顶。
并在墩前放置枕木跺,保护钢梁。
以上中空部分根据千斤顶的高度进行调整,并采用加劲肋工字钢垫实。
支座锚固采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进行。
钢桁梁同步顶推施工工法
钢桁梁同步顶推施工工法1 工法概述本工法所述为矮塔部分斜拉连续大跨度钢桁结合梁,采用无竖杆的三角形桁式。
钢桁梁结构图采用门式吊机在边孔支架平台上拼装钢桁梁,钢桁梁前端设置导梁,前方墩顶利用大吨位千斤顶进行多点同步顶推,使拼装完成的钢桁梁在支架平台上的滑道上向前滑行。
如此循环直至全部钢桁梁顶推到位。
本工法适用于大跨度钢桁梁桥的施工。
2 一般要求2.1 技术管理2.1.1施工前要完成设计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和专项技术措施的审核、审批。
2.1.2 对所用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
2.1.3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2.1.4 收集钢桁梁加工厂的组拼记录,包括钢桁梁轮廓尺寸、栓孔重合率、组拼冲钉直径、钢桁梁节段编号及重量。
2.1.5收集滑道摩擦面出厂时的摩擦系数试验资料并进行现场滑道摩擦系数复验。
2.1.6电动扳手校定、高强螺栓扭矩系数、预拉力损失、施拧扭矩、紧扣检查扭矩、温度与湿度对扭矩系数的影响、板面滑动摩擦系数复验等资料。
2.1.7关键工序进行书面会签或联签。
2.1.8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技术分析总结。
2.2 作业人员2.2.1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2.2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无妨碍施工的病症,严禁酒后作业。
2.2.3 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明确施工任务和职责,掌握操作要求,熟悉安全措施。
2.2.4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作业时应服从统一指挥,相互协调,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2.5作业人员要统一着装整齐,佩戴胸卡。
2.3 设备材料2.3.1施工机械应性能良好,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机械正常使用。
2.3.2 主要施工机具应定机定人,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接班时,必须对机具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2.3.3 冬季施工应按要求对施工机械、管路采取防冻保护。
2.3.4 进场材料要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
材料和施工机具应按规定分类存放,标识清楚,防止损伤、污染。
钢桁梁顶推施工横向纠偏技术
2021.11科学技术创新估算法、经验法,这样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计算偏差甚至错误的出现。
例如图6为一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原理图,市政给水管在a 点的变频调速泵入口处的压力为0.15MPa ,水头损失i ab =2.5kPa/m ,i bc =2.0kPa/m ,i bd =1.2kPa/m ,管长L ab =20m ,L bc =40m ,L bd =50m ,且管段bc 和管段bd 所连接卫生器具的类型和数量全部一样,试计算找出最不利配水点。
如图所示,管段ac 和管段ad 的阀门、卫生器具类型和数量完全一致,故说明这两段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是相同的,所以仅计算各自对应的沿程水头损失即可,大者即为最不利配水点。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图省事,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会挑选管道线路最长的那一段为最不利管段,则此管段的末端一定是最不利配水点。
上图中管线最长者为管段ad ,因此认为d 点是所求最不利配水点。
为了验证经验法是否正确,下面按照计算法进行计算验证:给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1)[3]计算:h=i ·L (1)式中h-沿程水头损失,kPa/m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L-管道长度,m 。
管段ab 的沿程水头损失管段bc 的沿程水头损失管段bd 的沿程水头损失管段ab 为公共管道,那么显然h ab +h bc >h ab +h bd ,管段ac 为最不利管段,故c 点为最不利配水点。
造成设计人员经验法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管段bc 和管段bd 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是有差别的,这证明这两段管道的管材是不同的,或是相同管材的使用时间有着较大差别,导致管道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不一样。
仅仅简单认为管段长度长的那条管道水头损失一定大就草草下了结论,这样在下一步计算变频调速泵扬程时会偏小,进而造成c 点的水压不足,给用户用水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程度上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笔者对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计算过程中的一些计算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实例分析和总结归纳,希望能为工程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钢桁梁拖拉(顶推)架设施工标准工艺
钢桁梁拖拉(顶推)架设施⼯标准⼯艺钢桁梁拖拉(顶推)架设施⼯标准⼯艺7.1.1⼯艺概述拖拉(顶推)法就是以千⽄顶为动⼒,借助钢导梁导向,在带有摩擦副(可选⽤聚四氟⼄烯板和不锈钢板)的滑道上,纵向或横向推进梁体⾄设计要求的位置。
在拖拉(顶推)施⼯过程中,拖拉(顶推)控制系统采⽤“主控单元-总线通讯-现场控制单元”的多台计算机结构全程监控施⼯精度,保证钢梁拖拉(顶推)的质量。
拖拉(顶推)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型桥梁施⼯⼯艺。
拖拉(顶推)施⼯⽅法适⽤于当桥梁跨越深⾕,不可间断运输线(铁路、公路、河道);难以拆迁的建筑物(地下设施、古迹等);对施⼯噪⾳⼲扰及公害有严格限制的地区,其它有特殊要求⽽⽀架法、悬臂拼装法、膺架法等施⼯⽅法不可能满⾜其要求时。
7.1.2作业内容钢梁拼装设置⽀架,在⽀架上拼装钢桁梁。
⼤跨度钢梁前端设置导梁,在前⽅墩顶施以牵引⼒(顶推⼒),使得钢桁梁向前⽅墩移动,完成钢桁梁架设。
7.1.3质量标准及检验⽅法《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铁路桥涵⼯程施⼯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速铁路桥涵⼯程施⼯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7.1.4⼯艺流程图7.1.5⼯艺步骤及质量控制⼀、安装拼装⽀架钢桁梁拼装⽀架应符合规范要求。
基础⼀般可采⽤扩⼤基础或钢管桩基础,⽀架结构可采⽤管桩结构。
基桩应进⾏预压,并在施⼯过程中加强测量监控。
拼装⽀架包含⽀架和滑道系统,⽀架结构应有⾜够的强度和刚度。
⽀架的纵向长度应满⾜⼀轮顶推钢桁梁的长度。
⽀架顶⾯除承受竖直荷载外还承受顶推时的⽔平⼒,应设纵横向联接系及分配结构。
⽀架顶作业⾯,千⽄顶、保险⽀垛、垫块、滑块等设备较多,应规划布置并设安全防护。
拼装⽀架安装可参考钢桁梁⽀架法施⼯,这⾥不再赘述。
⼆、拼装钢桁梁,导梁,安装拖拉(顶推)设备1.钢桁梁拼装可参考钢桁梁⽀架法施⼯,这⾥不再赘述。
2.前导梁钢桁梁导梁多使⽤现成板梁或桁梁,或⽤常备式杆件组拼成平⾏弦式、三⾓式及阶梯式析梁。
钢桁梁顶推施工方法
钢桁梁顶推施工方法我折腾了好久钢桁梁顶推施工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这事儿可不容易啊。
最开始的时候,我真是瞎摸索。
就想着把钢桁梁给推过去呗。
可是我第一次尝试的时候,那叫一个乱啊。
我都没搞清楚顶推的力应该怎么施加才合适。
我就随便弄了几个顶推装置,然后就想直接推。
结果呢,钢桁梁就纹丝不动,白白浪费了好多工时和精力。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然后我就开始做功课,研究别人都是怎么做的。
了解到这个顶推施工得有合适的滑道系统,这就好比是火车的铁轨一样重要。
滑道得特别顺滑,阻力小,钢桁梁才能顺利往前推。
我开始按照要求做滑道,但是又遇到新问题了,滑道的铺设平整度很难达到理想状态,我铺的滑道不是这儿高一点就是那儿低一点,导致后续顶推的时候钢桁梁老是走偏。
我当时就想,哎呀,这细节可太重要了。
后来啊,我狠狠心把滑道重新调整,每一米都仔细检查,这才算是把滑道整得差不多了。
再说到这个顶推装置的布置,可不能随便乱摆。
之前我乱摆的时候,推起来力就不均匀,就像人走路两条腿用力不一样肯定会歪一样,钢桁梁也是,力不均匀就会出现安全隐患。
还有顶推力也不是越大越好,这个得慢慢摸索。
我试过特别大的力,以为这样就能推得快,但那样就会对钢桁梁结构本身产生破坏。
具体多大的力合适,这个还得根据钢桁梁的重量、长度还有滑道的摩擦系数之类的计算和试验。
像每次增加一定的力,然后观察钢桁梁的反应,要是发现有点变形或者振动不正常,那就就得把力降下来。
再说说监测,这个可太重要了。
在顶推过程中,得时刻盯着钢桁梁的位置、姿态还有结构的受力情况。
我当时就请了几个专人,每隔几分钟就去检查一下那些监测的仪器,就像医生每隔一会儿就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一样,一旦发现有点不对劲,就得马上停下来调整。
不过我还不确定是不是有些监测点设置得不合理,感觉有些情况可能没有及时发现,这也是以后得改进的地方。
总之啊,这钢桁梁顶推施工方法不好掌握,但只要一点点摸索,把各个环节都认真对待,还是能顺利干好的。
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
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摘要:新建铁路或公路桥梁跨越既有营业线铁路时,为最大限度减轻对营业线安全的影响,同时也减少铁路运营对施工的干扰,加快施工进度,采用顶推施工为近年来常用的施工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建津山外绕铁路跨越大秦铁路双线的1-125m钢桁梁的顶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新建津山外绕铁路(天津至秦皇岛)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该铁路汤河特大桥在28#-29#墩之间采用1-125m钢桁梁跨越大秦铁路双线,交角35.5°,设计最小净高为9.92m(梁底至轨面顶)。
主桁构造为无竖杆三角桁,主桁全长126.6m,重2550t,计算跨度125m;桁高13.0m;桁梁纵向共有10个节间,节间长12.5m;主桁中心距10.6m;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结构。
二、总体施工方案本钢桁梁采取工厂制作、现场拼装、要点顶推就位的施工方案,总顶程157.2m,顶推从大里程秦皇岛向小里程天津方向(即从29#墩向28#墩方向)进行。
钢桁梁施工场地位于四线并行地段(依次为秦东铁路上行线-大秦铁路双线-秦东铁路下行线),由于小里程方向受秦东铁路上行线位置限制,因此只能利用大秦铁路下行线和秦东铁路下行线之间汤河特大桥29#-34#墩空间作为拼装场地,根据场地条件钢桁梁分二次拼装完毕,先在29#到34#墩之间拼装钢梁8个节间共102.9m,第一次顶推50m后,再进行二次拼装钢桁梁剩余2节,最后要点继续顶推,顶推就位后落梁。
详见“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示意图”。
三、施工方法和工艺1、顶推场地布置及临时墩设置本次顶推施工所需支撑墩由天津方向—秦皇岛方向,依次为:28#组合墩—A临时墩—B临时墩—C临时墩—D临时墩—29#~34#组合墩。
28#、29#~34#支撑墩采用永久墩与钢管柱通过横向连接连接形成整体组合墩型式;D支撑墩采用钢管柱型式,与29#永久墩通过纵向连接一同承受顶推时水平力;B临时墩采用钢筋混凝土14 m×1m矩形截面结构,承受顶推水平力;A、C临时墩采用钢筋混凝土1.5 m×1.5m矩形截面结构,仅在顶推间隙承受竖向力,不承受顶推时水平力。
大跨度钢桁梁浮托顶推施工技术
大跨度钢桁梁浮托顶推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4-26T07:45:11.0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3期作者:王勇[导读] 大跨度钢桁梁跨越河道时通常采用支架顶推的方法,但因地质条件差承载力弱、钢桁梁荷载较大,河道有通航要求无法设置临时支墩等条件下通常采用浮拖顶推法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摘要:大跨度钢桁梁跨越河道时通常采用支架顶推的方法,但因地质条件差承载力弱、钢桁梁荷载较大,河道有通航要求无法设置临时支墩等条件下通常采用浮拖顶推法。
本文以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跨烧香河特大桥为背景,介绍了大跨度钢桁梁浮托顶推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今后类似浮拖顶推施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钢桁梁;浮托顶推;施工;技术引言本项目为新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工程烧香河特大桥1-96m钢桁梁施工,烧香河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8+927.195~DK12+726.36,全长3799.165m。
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S242省道烧香河大桥向南约440m处,桥梁横跨烧香河。
一、工程概况烧香河特大桥于第69孔采用跨径96m单线下承式有砟桥面钢桁梁跨越烧香河,线路与河流右前角成86°夹角。
烧香河河面宽约98.6m,水流方向从左向右,两侧河堤外为田地,地势平坦。
桥位处烧香河规划为Ⅲ级航道,通航要求:70×7.5m(净宽×净高)。
烧香河特大桥在68#、69#主墩位置横跨烧香河,桥跨采用(1-96m)简支钢桁梁,主桁部分重量591.4吨,桥面系重221.4t,联结系重46.1t,附属结构重15t,高强度螺栓重43.3t,钢梁全重约917.2t。
钢梁全长为97.8米,计算跨度为96m。
(二)水上浮运支托系统支架沿横桥向分为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在支架底部设底梁,底梁沿顺桥向布置,采用双拼工字钢(立柱下设三拼工字钢),共设6组,每根长12m。
津秦客运专线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设计
交
通
科
技
Trn p ra in S in e & Te h oo y a s o tto ce c c n lg
S ra . 4 e il No 2 7 N o 4 A u 201 . g. 1
津 秦 客 运 专 线 1 5m 钢桁 梁 顶 推 施 工 设 计 2
2 1 年 第 4期 01
姚 发 海 : 秦 客 运 专 线 1 5m 钢 桁 梁顶 推 施 工 设 计 津 2
2 9
静 摩 擦 系 数 按 最 不 利 因 素 取 0 I 则 摩 擦 力 为 .,
2 0 0 i 2 5 0 k 50 × . 一 0 N。 顶 推 千 斤 顶 采 用 2 台
接触作 用 引起 的应力 集 中 。
梁体 向前 移 动 的条件 :
Hi > ,N l
式 中 : 为 各顶 推千斤 顶 的 顶推 力 ; 为 各支 点 HI N
支反 力 ; i , 为各 支点顶 推 静摩 擦 系数 。
收 稿 E期 ;0 10-3 t 2 1 -32
本 桥 顶推 钢 桁 梁 + 导 梁 总 重 为 2 0 N, 50 0 k
故设 计 时采 用 钢 管柱 作 为 临 时支 墩 , 管柱 支 承 钢 在 承 台上 , 滑道 梁不 与墩 顶 接触 , 留有 足够 的变 且 形 空间 , 图 1中 的临 时支 墩 C、 E。为 消 除顶 见 D、 推过 程 中产 生 的水 平 力 对 钢 管 柱 承 载 力 的影 响 ,
的 Z D 型水平 千斤 顶及 其 自动 牵引 顶推 传 力索 , L 通 过主 控 台的集 中控 制 , 拼装 好 的梁 段 在 滑 道 将 梁 上连 续 向前 推 进 , 至梁 顶 推 到 位 , 直 然后 起 梁 、
公路桥梁钢桁架梁顶推施工技术应用
公路桥梁钢桁架梁顶推施工技术应用摘要:某大型社区新建工程,由于场地面积限制,附近有多个居民楼,其交通网络繁琐,施工方案无法灵活选择。
为防止人行、运河航道中断,我们对钢桁架桥使用了顶推滑移就位施工技术,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桥梁现场整体拼装顶推滑移就位1引言钢结构桥梁技术逐步在完善,由于场地比较狭小,附近又遍布各种居民楼,交通拥堵,不能自由地调整施工方案。
为防止人行、运河航道被迫地中断,本工程还使用了顶推滑移施工技术。
河东侧面挨着居民区,以高楼为主,并未留出充足的拼装场地,河西侧南面则是靠近医院,其航道南北双向桥梁仅仅和河面相隔2m,不适合安装大型浮吊或是水中吊装设备。
为此,本工程将方案更改为:工厂节段制作+现场拼装+整体顶推法。
2适用范围钢桁架桥比较适用于运河航道,而航道还有桥梁双侧分布众多的人口,大型浮吊甚至水中吊装设备都是不太适用的。
3工艺原理本工程中的全部构件,均是以汽车分段的方式运送到现场,完成拼装,借助滑道梁或是梁布置,对胎架进行拼装。
主桥钢桁架均是选择分段式拼装,先将整个钢桁架予以分段,工厂制成后将其输送到现场,开始逐段拼装,顺序:以河岸为中心,先岸边,而后才是离岸的位置。
顶推滑移就位时,可以将原拼装支架当做这里的顶推支架。
为确保顶推滑移能够在纵向上保持平稳,我们需要在钢桁梁悬臂1/3的位置建立水中支架,沿着桥向分别布置3排,两排选择钢管桩基础,设置于河道,还有一排则改为钢筋混凝土,安排在岸边。
为能够给顶推施工施加一定的反力,2个桥墩处还需选择双拼400x400H型钢,单独假设反力支撑,以便将滑道梁上释放的反力自然地传送至桥墩上。
此时,滑块需要和钢桁梁下弦之间牢固地焊接。
当钢梁滑移时,滑块和滑道梁二者的接触面也要铺设一块 1.2cm四氟板。
为避免桁梁意外地出现横向偏移,最好在滑块上也要安装一块限位钢板。
钢绞线应当从滑道梁里面的间隙自由穿过,并在大里程方向上拉开一个千斤顶,在小里程上安装一个张拉牛腿。
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 (2)
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人类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的兴建越来越普遍,其中钢桥梁属于一种高,大,长等多种建筑特性齐全,形象美观的特殊建筑。
然而钢桥梁的兴建却是一项非常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技术先进、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方法,来维护钢桥梁的建造质量。
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和先进的桁架梁拼装施工方法。
在建造钢桥梁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进行吊装施工,不仅构造简单,而且效率高,在建筑安全和效率的共同保障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工法特点1.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省去了兴建大型建筑所需的巨型起重设备,可大大降低兴建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2.简单易操作:该工法具有操作简单,构造简单的特点,相比传统的钢桥梁拼装施工方法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力,减少了人工疲劳和错误操作的可能性。
3.施工安全稳定:施工机具的空间与重量限制,使得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4.施工适应性强: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适应性较强,能够广泛应用于近1.5公里以上的桥梁构造、路面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
三、适应范围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大型桥梁,《高速公路赤水大桥》、《昆明一环外高速公路太白引桥》等完美案例均得到了证实。
同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当施工现场有电线铁塔等无法拆除的建筑物时,钢桁梁高位拼装顶推施工工法也会显露无遗。
适应性强,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的兴建。
四、工艺原理顶推法在施工中,需要将钢桁架不断抵靠式拼装至一定长度后,从一侧推出,继续拼装推出的桁架段。
由于每次抵靠后的拼装是固定的,并能够保证拼接的精度,因此施工进度较为稳定,任何模块不会造成短缺影响。
五、施工工艺:1.测量校验:首先需要进行实地测量,对于高度、宽度、长度和夹角等多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校验,比较施工设计图纸。
钢桁桥梁施工技术
钢桁桥梁施工技术钢桁桥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中的重要结构形式。
它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通过精确的力学计算和结构设计,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桥梁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桁桥梁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前准备、安装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等环节。
一、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勘察,确定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承载能力。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清理场地、修建临时设施等。
二、安装施工钢桁桥梁的安装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步骤包括:1、钢桁梁的制作和运输: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内制作钢桁梁,并在运输过程中确保其不受损伤。
2、桥墩和支座的安装:在桥墩上安装支座,确保支座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钢桁梁的安装:将钢桁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装,然后使用起重设备将其安装在桥墩和支座上。
4、固定和焊接:在钢桁梁安装完成后,进行固定和焊接工作,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质量检测与验收在钢桁桥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1、外观检测:检查桥梁的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的损伤或变形。
2、几何尺寸检测:测量桥梁的几何尺寸,包括跨度、宽度、高度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结构性能检测:通过试验和计算,检测桥梁的结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刚度等。
4、验收评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评审,对桥梁的整体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四、结语钢桁桥梁施工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前准备、精确细致的安装施工以及严格规范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可以确保钢桁桥梁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安全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钢桁桥梁施工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铁路桥梁钢桁梁各种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一、概述铁路桥梁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桁梁则是铁路桥梁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2)
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一、前言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工法,它以其高效、安全、质量可控等特点,为桥梁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工法。
二、工法特点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高效:采用预制构件进行分节段顶推,减少施工现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安全:分节段顶推施工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质量可控:采用分节段顶推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精确控制,保证桥梁施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4. 节约材料:该工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适应范围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跨度的钢桁梁施工,尤其适用于大跨度、特长桥梁的建设。
四、工艺原理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分段设计,使用预制构件进行顶推,并在合龙时采取无应力技术,确保整体桥梁拼缝的精度和稳定性。
该工法将工程实际需要与工法技术措施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施工方案。
五、施工工艺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可以分为预制段制作、分段顶推和整体无应力合龙三个阶段。
1. 钢桁梁的预制段制作:将整体钢桁梁划分为若干个预制段,通过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预制段的制作。
2. 分段顶推:在预制段制作完成后,通过顶推机械设备将预制段逐段顶推至桥墩上。
3. 整体无应力合龙:待全部预制段顶推至桥墩上后,进行整体无应力合龙工艺,使用螺栓等连接件将各个预制段连接为整体。
六、劳动组织钢桁梁分节段顶推、整体无应力合龙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应根据工艺特点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包括设立合理的施工团队、明确工作职责、有效协同作业等。
大跨度钢桁架桥梁整体顶推施工工法
大跨度钢桁架桥梁整体顶推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桁架桥梁整体顶推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钢桁架桥梁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形式,其施工工艺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整体顶推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钢桥梁的建设中。
本文将介绍大跨度钢桁架桥梁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施工效率高、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施工工序简单、安全可靠等。
相比传统的大跨度钢桥梁施工工艺,整体顶推施工工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三、适应范围整体顶推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钢桁架桥梁的建设,特别是那些需要满足快速修复、临时交通疏导等特殊要求的工程。
该工法可以适应各种地形和环境条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的大跨度桥梁。
四、工艺原理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施工推进机构将整体桥梁结构从一侧顶推到预定位置,同时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结构力学分析和推力计算,用以保证推力的平衡和结构的稳定。
五、施工工艺整体顶推施工工法分为准备工作、支承架设置、预应力张拉、顶推施工、支承梁拆除等阶段。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图纸进行准备工作。
然后,安装支承架,进行预应力张拉。
随后,采用顶推机构进行整体顶推施工,保持推力平衡。
最后,拆除支承梁,完成整体顶推施工。
六、劳动组织整体顶推施工工法所需的劳动组织主要包括:工程部、设备部、安全部、质量部等。
通过合理组织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整体顶推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顶推机构、支承架、张拉设备、起重机械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需求。
八、质量控制整体顶推施工工法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前的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施工后的质量评估等环节。
铁路钢桁梁施工技术措施
铁路钢桁梁施工技术措施尽早安排具备相应资质的并经监理和建设单位认可的生产厂家,根据钢梁的拼装顺序组织生产。
钢梁杆件进场堆放时,要将弦杆、斜杆、竖杆、横梁及联结系分类堆放,如果是多层堆码,则最多不超过3层,各层之间设置垫木,垫木的间距为杆件长的1/5(两端)和3/5(中间处),以防止杆件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
另外尚需加支撑并通过连接角钢将各杆件彼此联结牢固。
对于杆件制造时超出允许公差和由于中转运输和装卸引起变形的杆件,均按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矫正或返工重做。
把配件预先拼装在主要杆件上,尽量减少桥上的拼装工作,加快钢梁悬拼速度是预拼的主要目的,通过预拼还可保证拼装质量,减少高空作业和提高施工安全度。
预拼场计划设置弦杆预拼台座4处,纵梁、横梁、斜杆、竖杆预拼台座2处,平联、横联(门架)预拼台2处。
单元组件预拼完成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后,经技术人员签字认可后可以出场发送。
支座安装前,在支承垫石上划好每个支座的十字线并测出顶面高程,对支座地脚螺栓的预留孔的孔径、深度、垂直度进行检查并清除干净,采用专用灌浆料灌浆。
钢桁梁拖拉过程中,跟班观测检查施工临时荷载及其位置、钢梁中线、拱度等数据并调整,将其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对所有施工用的仪器和仪表,必须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高强度螺栓到货后,及时对其扭矩系数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者要退回工厂。
拧紧的高强度螺栓,会因应力松驰及接头钢钣受拉产生横向收缩变形等原因而造成其预拉力的损失。
为了补偿这种损失,安装高强度螺栓时的施工预拉力应比设计预拉力大10%。
每班操作前和操作后,必须对使用的定扭矩扳手进行扭矩校正。
操作后检查发现扳手扭矩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则对该工班使用该扳手终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部用检查扳手按松扣回扣法检查,欠拧的要补拧,超拧的要更换重拧。
根据结构自重、施工荷载、温度变化、支座位移、高程,计算出各节段杆件的受力大小、位移,并在施工中通过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修正。
浅谈钢桁梁拼装及顶推施工工艺
浅谈钢桁梁拼装及顶推施工工艺摘要:钢桁梁结构是中国大跨桥常常使用的上部构造形式,主要通过膺架法、滑块顶推法等方法完成浇筑操作,但鉴于钢桁梁下弦柱节间部分已无法承担竖向压力,通过自主设计并制作的辅助构件,在确保下桁架构件节点受到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了钢桁梁步履式顶推浇筑。
本文对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做出了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大跨径钢桁梁及长距离顶推设计技术的空白,并带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字:钢桁梁设计;顶推系统安装;关键技术;引言:钢桁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的建造,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
钢桥梁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建造出多种类型,其种类也比其他金属材料更多。
它们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梁式、拱式和组合式等。
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穿越各种障碍,可以在工厂中生产,运输方便,安装速度快,结构易于维护和更新。
1工程概况余姚江特大桥起于庄桥站南端,沿丽江西路北端延伸,跨越余姚江,最终抵达江南岸。
新建桥将建在余姚江大桥以上,距离原有的杭深上行线路约二十五米处,是为横跨余姚江所建。
新大桥总长958.780m,孔跨形式为:(2×32m+2×24m+1×22.75m)简支梁+(33m+48m+33m)连续梁+(1×22.75m+4×32m)简支梁+(80m+128m+80m)钢桁梁+(2×24m+6×32m)简支梁。
主桥用80m+128m+80m简支钢桁板横跨余姚江,后经研究曲弦桁用钢材重量略大,但因为施工、安装较简便,故考虑为直弦桁梁方式。
2钢桁梁施工方案2.1方案综述顶推钢桁梁至规定高度位置时,在纵横梁下部落梁部位安装落梁千斤顶,并清除了临时的横杆,将连续梁改为三跨简支钢桁梁。
拆卸滑道板,安装落梁垫片,然后开始落梁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每次落梁的高度都应该是五厘米。
在使用同侧千斤顶时,起顶和落顶工作应保持同步,并在两端交叉进行。
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
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发表时间:2019-07-26T11:01:00.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刘志波[导读] 摘要:本文以中铁十四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3标项目承建的跨引江济汉特大桥(1-96m)钢桁梁为背景,介绍了跨河道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弥补了国内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的空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摘要:本文以中铁十四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3标项目承建的跨引江济汉特大桥(1-96m)钢桁梁为背景,介绍了跨河道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弥补了国内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的空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蒙华铁路;大跨径钢桁梁;长距离顶推;关键技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ong-distance top of the long-span steel truss girder across the river channel with the cross-river Jiangjihan Bridge (1-96m) steel truss girder constructed by the MHTJ-23 project of the Menghua Railway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Push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analyzing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making up for the blank of long-distance thrusting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large-span steel truss girder, resulting in hug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menghua railway; long span steel truss; long distance push; key technology;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1 前言钢桁梁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地被采用在公路桥、铁路桥的跨路、跨渠施工中,是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
摘要:新建铁路或公路桥梁跨越既有营业线铁路时,为最大限度减轻对营业线安全的影响,同时也减少铁路运营对施工的干扰,加快施工进度,采用顶推施工为近年来常用的施工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建津山外绕铁路跨越大秦铁路双线的1-125m钢桁梁的顶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建津山外绕铁路(天津至秦皇岛)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该铁路汤河特大桥在28#-29#墩之间采用1-125m钢桁梁跨越大秦铁路双线,交角35.5°,设计最小净高为9.92m(梁底至轨面顶)。
主桁构造为无竖杆三角桁,主桁全长126.6m,重2550t,计算跨度125m;桁高13.0m;桁梁纵向共有10个节间,节间长12.5m;主桁中心距10.6m;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整体桥面结构。
二、总体施工方案
本钢桁梁采取工厂制作、现场拼装、要点顶推就位的施工方案,总顶程157.2m,顶推从大里程秦皇岛向小里程天津方向(即从29#墩向28#墩方向)进行。
钢桁梁施工场地位于四线并行地段(依次为秦东铁路上行线-大秦铁路双线-秦东铁路下行线),由于小里程方向受秦东铁路上行线位置限制,因此只能利用大秦铁路下行线和秦东铁路下行线之间汤河特大桥29#-34#墩空间作为拼装场地,根据场地条件钢桁梁分二次拼装完毕,先在29#到34#墩之间拼装
钢梁8个节间共102.9m,第一次顶推50m后,再进行二次拼装钢桁梁剩余2节,最后要点继续顶推,顶推就位后落梁。
详见“125m钢桁梁顶推施工示意图”。
三、施工方法和工艺
1、顶推场地布置及临时墩设置
本次顶推施工所需支撑墩由天津方向—秦皇岛方向,依次为:28#组合墩—a临时墩—b临时墩—c临时墩—d临时墩—29#~34#组合墩。
28#、29#~34#支撑墩采用永久墩与钢管柱通过横向连接连接形成整体组合墩型式;d支撑墩采用钢管柱型式,与29#永久墩通过纵向连接一同承受顶推时水平力;b临时墩采用钢筋混凝土14 m×1m 矩形截面结构,承受顶推水平力;a、c临时墩采用钢筋混凝土1.5 m×1.5m矩形截面结构,仅在顶推间隙承受竖向力,不承受顶推时水平力。
全部支撑墩均采用钻孔桩和承台基础。
2、导梁设置
根据上述临时支撑墩布置,在顶推过程中梁体前端最大悬臂48m,为确保在整个顶推过程中钢桁梁的抗倾覆安全性,经检算必须设置前导梁。
本次施工采用45m长钢桁架导梁,采用八七梁组拼,前导梁与主梁采用定做的钢构连接,主梁上下弦杆工厂加工时预留导梁连接的螺栓孔。
考虑到导梁自身挠度以及在顶推最大悬臂时导梁前端挠度,在导梁拼装时导梁前端向上翘起4cm并在导梁前端下缘1
米范围设置10%斜坡,以保证顶推过程中导梁顺利支上临时支墩。
设置前导梁后并根据各支撑墩的布置在顶推过程中最不利位置抗
倾覆系数为21.8。
3、反力墩及顶推后锚设置
顶推反力点设置在29#组合墩上,29#墩顶提前设置反力架,必须提前对29#墩进行受力检算(特别是对安装反力架处墩身受压检算)。
梁尾设有2个后锚,拉锚器为组焊件,采用高强螺栓安装在端横梁上。
4、滑道布置
滑道系统分为上滑道、下滑道和滑板。
上滑道采用长2m×宽0.9m钢箱结构(与钢桁梁下弦杆宽度一致),设置于钢桁梁下弦杆连接节点位置并与钢桁梁下弦杆栓接。
由于钢桁梁下弦杆留有预拱度(预拱度值按设计要求为恒载+1/2活载产生的挠度),钢箱结构高度按各个节点对应预拱度值设置(钢箱高度跨中最大,两侧各个节点按二次抛物线依次降低)形成钢桁梁底预拱度。
滑板上表面为四氟板,下表面为橡胶板,橡胶板与下滑道密贴。
顶推过程中滑板上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硅油,以减少四氟板与上滑道钢箱结构间摩擦系数。
下滑道采用钢箱梁结构,在28#组合墩、b临时墩顶设下滑道,在d临时墩和29#~34#组合墩上方设通长下滑道,下滑道上设滑块限
位设施,保证滑块宽度为40cm。
下滑道钢箱梁在钢桁梁拼装和顶推过程中承受钢桁梁的自重,必须对下滑道在钢桁梁拼装和顶推过程中各种受力工况进行检算,保证下滑道钢箱梁的刚度和挠度满足要求。
5、钢桁梁拼装
钢梁主桁节点采用整体节点形式,上、下弦杆在节点外拼接;斜腹杆采用对接形式与整体节点拼接,其腹板接头板焊于节点板上,上、下弦杆及斜腹杆均采用全截面拼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整体桥面结构,桥面板与主桁下弦杆伸出的上水平板对焊;上平纵联采用交叉式的腹杆体系,横撑及斜杆与平联节点板为对接形式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拼装顺序为主桁下弦—纵横梁—腹杆—上平联,在拼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并调整钢箱梁在平面及立面上的位置,并用千斤顶及时调整梁特别是下弦杆的拱度曲线,使其偏差不得超过设计拱度的8%,两主桁编号相同的对应节点的拱度偏差的在端节点处不得超过桥
宽的1‰,在中间节点不得超过桥宽的1/500。
钢桁梁拼装采用搭设满堂红支架作为作业平台、安装通长下滑道作为承重体系,并在拼装下弦杆前提前安装节点处上滑道钢箱。
6、横向限位装置安装
为防止钢梁在顶推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偏斜,在28#组合墩、b临时墩、30#~33#组合墩上安装导向装置,限制梁的横向移动。
横向限位装置由限位后背、限位千斤顶及滑块组成,限位后背提前预埋在
墩顶。
横向纠偏工作需在梁顶推过程中进行,如果偏移量过大则需要停止顶推进行纠偏,横向偏移量在10mm以内可以继续顶推。
7、顶推施工
顶推重量为3000t(含前导梁和上滑道钢箱重量),经计算顶推摩擦力h=k×g×f+g×i =1.2×3000×0.08=288t(k为安全系数,取1.2;g为顶推总重;f为滑道摩擦系数,一般f=0.08;i为顶推纵坡,i=0)。
牵引动力选用qdcl2000连续顶推系统,全套系统包括:2台
qdcl2000连续顶推千斤顶、2台4ybz190顶推泵站、1台qk-8主控台及联接系统的高压油管、控制电缆、设备至电源的电源电缆。
动力安全储备系数为:2×200/288=1.4。
牵引索由两束、每束15根强度等级为1860mpa7φ5m钢绞线组成。
通过梁尾预埋的后锚与钢梁连接,锚具采用ovm15-15型。
牵引索允许抗拉力546.8t,其安全系数546.8/288=1.89。
在试顶完成后,顶推过程速度控制在8m/h左右,按照太原铁路局的要求,在顶推过程中需要跨越大秦铁路时必须进行封锁要点,并要求在点外时间施工暂停时前导梁不得在线路上方形成悬臂结构,本次顶推步骤如下:
第一步:封闭大秦下行线。
钢梁顶推24m,耗时180分钟,顶推后导梁前端位于c1、c2临时墩,导梁处于大秦下行线正上方。
第二步:封闭大秦下行线。
钢梁顶推23m,耗时180分钟,顶推后
导梁位于b1、b2临时墩,主梁前端越过d临时墩,开始进入大秦下行线上方。
第三步:拼装钢桁梁剩余2节。
第四步:利用列车间隔顶推11.278m,耗时100分钟,顶推后导梁即将离开b临时支墩。
第五步:封闭大秦上行线。
钢梁顶推22m,耗时180分钟,顶推后导梁跨越大秦上行线,架上a1、a2临时墩。
第六步:封闭大秦上行线,顶推23m,计划耗时180分钟,顶推后导梁达到28#组合墩。
第七步:钢梁顶推50.922m,耗时7小时,顶推后钢桁梁达到桥位(可不封闭线路,利用列车间隙作业)。
第八步:拆除前导梁、下滑道钢箱梁、上滑道钢箱,落梁就位。
落梁分三次完成,每次要点180分钟。
8、落梁施工
在顶推就位后,落梁利用8台800吨千斤顶在28#墩与29#墩之间交替下落,每次下落不超过10厘米直至落至设计标高,最后锚固支座。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1、由于大秦铁路为电气化铁路,因此必须在梁体顶推跨越线路接触网前对接触网导线及承力索进行绝缘处理并进行临时接地处理,否则不得进入接触网带电部分2m范围内;同时在整个顶推过程中必须有铁路设备单位人员监护。
2、由于顶推方案设计由施工单位负责,必须提前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按各种工况进行受力检算尤其对下滑道钢箱梁受力、各支撑墩受力、前导梁和梁体挠度、抗倾覆系数。
3、在顶推过程中要随时观测悬臂端挠度变化,如超出检算结果,立即停止顶推作业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4、在顶推前必须提前预备落梁千斤顶,以防止在顶推过程中滑块脱落或挤被出造成梁底直接与下滑道接触导致后续滑块无法喂入时,利用落梁千斤顶顶起梁体继续喂入滑块。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