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二(必修1)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编教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编教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编教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复习目标:1、根本分类方法,能够对物质组成进行分类。

2、掌握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的概念,能够进行辨析。

根底知识:一、粒子的根本概念1、核素、元素、同位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核素总称为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原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②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等)和分子的根本粒子。

③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④原子的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来的。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说。

目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

原子元素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最小根本微粒为原子区别概念微观概念,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改变,而电子层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宏观概念,化学反响中元素种类不改变分类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分根据质子数分应用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含义既有种类含义又有数量含义只有种类含义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核素同位素互称总称①离子的种类: 离子⎩⎨⎧阳离子:Li+、Na+、NH +4 阴离子:F-、NO -3 、 SO 2-4 ②离子的生成途径:离子的产生⎩⎨⎧原子分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电解质的电离③存在离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NaCl 、CaC2、C17H35COONa ;电解质溶液中:盐酸、稀硫酸等;金属晶体中:钠、铁、铜等。

【注意】在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均是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是参加化学反响的根本单元,是化学研究的微观对象。

4、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导学案归纳与整理(共1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回顾梳理,进一步巩固化学反应及物质分类方法,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熟练掌握用分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模型。

2.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小结,进一步掌握常见分散系的组成特点、鉴别方法、分离提纯等,巩固胶体分散系的特性。

3.通过分析书写、归纳小结,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巩固其通性,熟练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及常见离子的检验等。

4.通过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熟练掌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建立“守恒”思想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思维模型。

【复习重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应用。

【学习难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自主学习】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

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钠⑨碳酸钙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 混合物2 电解质,但熔化状态下并不导电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4 非电解质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 混合物②稀硫酸,⑤空气2 电解质、但熔化状态下并不导电③HCl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⑨CaCO34 非电解质④NH3,⑥CO2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①铜,②稀硫酸,解质,但本身能导电⑦金属汞【解析】10种物质中稀H2SO4和空气属于混合物,HCl溶于水电离出H+和Cl-,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HCl属于电解质。

CaCO3是难溶性电解质。

而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它们本身发生了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分别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H2CO3和NH3·H2O,故它们属于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单元复习二【章节知识网络】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交叉分类法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对分散系分类二、离子反应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章节巩固与提高】一、选择题1.(2012·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考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胶体:雾、银氨溶液、蛋白质溶液B.非电解质:己烷、乙酸乙酯、淀粉C.糖类: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D.同系物: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2-3、SO2-4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从左至右)正确的是( ) A .氯化钡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 B .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C .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D .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3.(2012·潍坊模拟)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移动C.都有丁达尔效应D.都比较稳定4.(2012·黄冈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 B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KOH 浓溶液共热:432NH OH NH H O ====↑+-++C .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323Fe 8H 2NO ====3Fe 2NO 4H O ↑+-+++++ D .KI 溶液与H 2SO 4酸化的H 2O 2溶液混合:22222I H O 2H ====2H O I -++++5.(2012·枣庄模拟)下列变化中起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元素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在400 ℃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 B .工业上用稀硫酸和氧气与单质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C .工业上用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D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6.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 2++2S 2O 2-3+O 2+x OH -===Fe 3O 4+S 4O 2-6+2H 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 mol Fe 3O 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 mol B .Fe 2+和S 2O 2-3都是还原剂C .1 mol Fe 2+被氧化时,被Fe 2+还原的O 2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D .x =4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四种离子,在其中加入稀硫酸后它们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重点聚焦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

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复习学案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复习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总结)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和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把物质分散在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特征: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⑴电解质: ,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⑶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学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案二

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学案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案二

学案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配平及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的学习,增强科学的态度、探索精神,提高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在Ⅱ卷计算及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情分析】命题点五年考情分析解读氧化还原反应规律2017·课标全国Ⅱ,T82016·课标全国Ⅰ,T8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是课标卷每年的必考内容,但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分散在选择题的某个选项或非选择题的某些设问中,选择题往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或化学计算相结合,非选择题则可能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及工艺流程题相结合,分值一般占4~6分;从考查的内容上看。

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相关计算的考查,尤其是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近几年来更是常考不衰,随着新课标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提高,这种趋势将会有增无减。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 2017·课标全国Ⅰ,T27(6) 2017·课标全国Ⅲ,T28(2) 2016·课标全国Ⅱ,T28(2)氧化还原反应定量计算2017·课标全国Ⅱ,T26(4) 2015·课标全国Ⅱ,T28(3)1.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价态规律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第2课时)●从容说课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是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辩证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辩证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有关物质的相互关系。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能简单运用。

2.初步学习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培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从老子这段话中,我们读到了什么?生1:事物是辩证统一的。

生2: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生3:很像我们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还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等。

师:(微笑)同学们谈得很好,联系我们的学习,谈得也很自然、深刻。

[板书]复习课(二)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师:同学们请看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建立过程,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相互关系。

生拿出纸、笔归纳、整理;教师巡视,了解、掌握学生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归纳、总结情况)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还原性)得失氧化合价电子转移得氧升高失电子电子对偏离氧化反应氧化剂(氧化性)失氧降低得电子电子对偏向还原反应特殊普遍实质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具体情况,多展示一些同学的总结,并分别给出评价,鼓励同学,同时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

让同学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团结互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单元 章末复习教案 精品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单元 章末复习教案 精品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知识与技能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解决离子共存问题。

3.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专题知识复习,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知识点,体会分类学习在物质和化学变化规律中的重要性,树立分类观,感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难点离子共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引入】截至上节课,我们已经把第二章的内容全部学完了。

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投影】本章复习导向(1)物质的分类及胶体的性质(2)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3)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辨析(4)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讲述】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投影]本章知识梳理强酸:弱酸:强碱:NaOH、B a(O H)2弱碱:NH3·H2O 、Fe(OH)3二、溶液、浊液、胶体的区别与联系三、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正盐:Na 2CO 3酸式盐:NaHCO 3碱式盐:C u 2(O H)2CO 3金属单质:K 、Na 、Mg 、Al 、Fe 、Cu 非金属单质:O 2、N 2、C(1)物质的分类及胶体的性质1.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豆浆B.牛奶C.蔗糖溶液D.烟、云、雾2.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4.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电泳B.电解C.凝聚D.渗析(2)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1.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但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2.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 ,所以NH4Cl是盐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32-+2H+=H2O+CO2↑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3H2↑C、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2H+=H2O+CO2↑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OH-=H2O4.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B.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C.Cu(OH)2和稀H2SO4反应D.CO2通入NaOH溶液中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A. Na+、Ag+、CO32-、Cl-B. K+、Ba2+、SO42-、Cl-C. Na+、K+、CO32-、Cl-D. Na+、K+、Cl-、SO42—6.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Mg2+、Ca2+、HCO3-、CI-B. Na+、CO32―、Cl-、SO42-C. K+、Fe2+、SO42-、Br-D. Fe2+、Ca2+、Cl-、NO3-【点拨】离子共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难电离、易挥发等物质尔不能共存。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分散系 胶体复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及各种分散系的特点。

2、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基础知识: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nm ~100nm 之间2、胶体的分类气溶胶——雾、云、烟 按分散剂状态分 液溶胶——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 胶体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按分散质分 粒子胶体—分散质微粒是很多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分散质微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3、胶体的重要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光通过胶体时所产生的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而形成的,溶液无此现象,故可用此法区别溶液和溶胶。

②布朗运动:胶体粒子所作的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运动。

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的体现。

③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工业生产中可利用电泳现象来分离提纯物质。

3色;而As 2S 3胶体微粒向阳极移动,使阳极附近颜色加深,呈深金黄色。

④胶体的聚沉:一定条件下,使胶体粒子凝结而产生沉淀。

胶体聚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a.加入电解质b.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c.加热。

如:制皂工业生产中的盐析,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等等。

⑤渗析:依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把溶胶中的离子、分子与胶粒分离开来的方法。

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4、胶体的制备方法Fe(OH)3溶胶的制备,利用的就是FeCl3的水解反应:+∆++−→−+H OH Fe O H Fe 3)(3323例题精讲:【例1】(2010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 2SO 4B .Agl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答案〗C【例2】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析出固体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答案〗C课后练习: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答案〗D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的物质如胶水、果冻类的才能称为胶体〖答案〗C3.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答案〗B4.(2009·广东高考)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答案〗B5.(14分)(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用此溶液做以下实验:(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也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此实验可以区别.(5)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此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6)已知明矾能净水,理由是. 〖答案〗(1)Fe2O3+6H+===2Fe3++3H2O(2)Fe3++3OH-===Fe(OH)3↓(3)红褐(4)乙溶液和胶体(5)首先得到红褐色沉淀,最终又得到棕黄色溶液Fe(OH)3+3H+===Fe3++3H2O(6)明矾溶于水后,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而使之聚沉第二章化学反应及其变化第二课时电解质概念辨析复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等概念辨析。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64页精美word)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64页精美word)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后两种分类初中没有涉及过,因而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习方法指导1、理解掌握一种化学研究方法—分类法,并使之贯穿于化学学习。

2、通过实验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胶体的性质,强化由实验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3、学习两种新的化学反应分类法,是化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4、利用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考命题趋势1、分类法的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2、对于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③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精品导学案附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精品导学案附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精品导学案附◇章节复习◇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班级姓名学号◇课前预习◇ 一.知识构建. 1.物质的分类(1)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胶体的性质及与溶液的关系分散系分类分散质直径分散质微粒主要特征实例鉴别―――――――― 2.物质的化学变化(1)对化学变化的分类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2)离子反应①电解质及非电解质,例:。

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物质类型的的关系:。

②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

③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注意守衡法的应用)④离子共存问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氧化还原反应①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②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③ 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

二.学情调查1.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

① 空气② 金刚石③ 生石灰④ 无水酒精⑤ 稀硫酸⑥ 干冰⑦ 铜片⑧ 高锰酸钾⑨ 双氧水⑩ 纯碱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豆浆 B. 牛奶 C. 蔗糖溶液 D. 氢氧化铁胶体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是() A.Cu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盐酸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uCl2+2NaOH=Cu(OH)2↓+2NaCl B.2H2O2 2H2O+O2↑C. CaO+H2O=Ca(OH)2 D.CaCO3CaO+CO2↑6.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溶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8.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 B.Zn→ Zn2+ C.H2→H2O D.CuO→Cu9.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CO32-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Na+.K+.SO42-.Cl?10.下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A.5Cl2+I2+6H2O=10HCl+2HIO3 B.MnO2+4HClMnCl2+Cl2↑+H2OC.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D.2HClO2HCl+O2↑11.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2Na+2H2O=2NaOH+H2↑B. Na2O=2NaOHC. H2O◇课堂互动◇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涉及强酸.强碱和盐(包括难溶性盐)的离子方程式及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2(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2(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2OC、NaCLOD、FeSO42、“和平使命---2007”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使用的战机上有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蒙皮,可以灵敏地“感知”各种主动式探测信号,自主调节表面电磁波或光波特性,“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技术中,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是溶液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的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可逆反应D、置换反应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B、1:4C、3:4D、3:27、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6种离子。

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的是A、Cu2+、H+、SO42-B、Na+、OH-、CO32-C、CO32-、OH-、SO42-D、Na+、H+、SO42-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有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的参加。

【期末优选】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单元复习(教案2)(单元复习系列二)

【期末优选】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单元复习(教案2)(单元复习系列二)

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一、物质的分类():Na、Mg、Al单质():S、O、N()氧化物: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物:纯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净含氧酸:HNO3、H2SO4等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酸:酸按强弱分()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盐:NaHCO3()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包括: 和2、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 和 。

分散质粒子直径 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 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胶体的制备:FeCl 3+3H 2O (沸)= 3)(OH Fe ( )+3HCl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① 丁达尔效应:是一种 现象。

用于 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渗析:提纯胶体。

③ :盐卤点豆腐、肥皂的制取分离 、明矾、342)(SO Fe 溶液净水、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④ :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三、离子反应1、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电离时生成的 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 和 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HSO 4、NaHCO 3小结]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4.知道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一.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法: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标准”进行分组。

注意:①一般把事物之间的点作为划归同一类的“标准”。

②“标准”不是唯一的。

(2)分类方法①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例:将A组中物质与B组中物质分类用短线连起来A组B组K2SO4 钾盐CaCl2无氧酸盐KNO3含氧酸盐Ca(NO3)2 硝酸盐KCl 钙盐②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前者称为分散质,后者称为分散剂。

(2)分类①若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标准进行分类共有种分散系.②若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分散剂为液体)时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

原因是。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

问题:①胶体同其他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

②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反应式为。

其颜色是。

二.离子反应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在能的。

酸、碱、盐是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必顺是化合物。

因而金属不是电解质。

CuSO4是电解质,不能说CuSO4溶液是电解质。

②化合物(填“一定”或“不一定”)全是电解质,例如(举二例)。

③电解质一定是自身电离出离子,防止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

(2)电离:电解质离解成的过程。

NaCl溶于水后,在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

例: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NO3;Ba(OH)2.Al2(SO4)3;NaHSO4.注意:①正确写出离子符号;②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思考:①根据电解质电离的知识给酸、碱、盐进行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复习二【章节知识网络】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交叉分类法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对分散系分类二、离子反应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章节巩固与提高】一、选择题1.(2012·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考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胶体:雾、银氨溶液、蛋白质溶液B.非电解质:己烷、乙酸乙酯、淀粉C.糖类: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D.同系物: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2-3、SO2-4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从左至右)正确的是( )A .氯化钡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B .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C .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D .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3.(2012·潍坊模拟)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移动C.都有丁达尔效应D.都比较稳定4.(2012·黄冈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B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KOH 浓溶液共热:432NH OH NH H O ====↑+-++ C .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323Fe 8H 2NO ====3Fe 2NO 4H O ↑+-+++++ D .KI 溶液与H 2SO 4酸化的H 2O 2溶液混合:22222I H O 2H ====2H O I -++++5.(2012·枣庄模拟)下列变化中起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元素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在400 ℃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 B .工业上用稀硫酸和氧气与单质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C .工业上用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D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6.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 2++2S 2O 2-3+O 2+x OH -===Fe 3O 4+S 4O 2-6+2H 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 mol Fe 3O 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 mol B .Fe 2+和S 2O 2-3都是还原剂C .1 mol Fe 2+被氧化时,被Fe 2+还原的O 2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D .x =4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四种离子,在其中加入稀硫酸后它们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这四种离子可能是( )B.Al 3+、Mg 2+、Br -、Cl -C.NH 4+、NO 3-、Fe 2+、SO 42-D.K +、Ba 2+、NO 3-、OH -8.(2012·日照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 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 3是电解质B.标准状况下,6.72L 二NO 2气体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3C.向水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2H ++CI -+C1O-D.加入铝片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a +、NO 3-、NH 4+、SO 42-9.(2012·泰州模拟)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溶液中:2244K Fe MnO SO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34Fe NH Cl SCN ++--、、、C.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 2SiO 3的溶液中:22333Na CO SO NO +---、、、D.在含有大量3HCO -的溶液中2K Na AlO Br ++--:、、、 10.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 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2C .+6D .+711.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 +和OH -)Na +、NH 4+、SO 42-、CO 32-、NO 3-。

取200mL 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二等份做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 2溶液,得固体2.33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 该溶液中一定含Na +,且c(Na +)≥0.1 mol/L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 3- D.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 4+、SO 42-、CO 32-、NO 3-12某溶液中含有0.005 mol FeBr 2及其他物质,向该溶液中通入134.4 mL 标准状况下的Cl 2,溶液中只有FeBr 2与Cl 2反应,则通入氯气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Fe 2+、Fe 3+、Br -、NO 3- B.Fe 2+、H +、NO 3-、K +D.Fe2+、Br-、NO3-、Cl-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r3+>Fe2+>SO2B.氧化性Cr2O72->SO2>Fe3+C.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14.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B.NO-3C.Fe3+D.Fe2+1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水B.食盐水C.豆浆D.小苏打水16.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 + 28HNO3 ==== 9Fe(NO3)x+ NO↑ + 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B.反应中每还原0.2 mol氧化剂,就有0.6 mol电子转移C.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D.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17.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

当在(CH3COO)2Pb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2Pb+H2S===PbS↓+2CH3COOHB.Pb2++H2S===PbS↓+2H+C.Pb2++2CH3COO-+H2S===PbS↓+2CH3COOHD.Pb2++2CH3COO-+2H++S2-===PbS↓+2CH3COOH18.(2012·嘉兴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量SO2通入Ba(NO3)2溶液中:3SO2+2NO3-+3 Ba2++2H2O=3 BaSO4↓+2NO+4H+B.铝铵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Al 3++2SO 42-+2Ba 2++4OH -=AlO 2-+2BaSO 4↓+2H 2OC .H 2O 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 4溶液: 2 MnO 4-+5 H 2O 2+6H +=2Mn 2++5O 2↑+8H 2OD .少量NaHSO 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 ++SO 42-+Ba 2++2OH -=BaSO 4↓+2H 2O19、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 3+NO N 2+H 2O(未配平)。

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2∶3B.3∶2C.4∶5D.5∶620. 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3224263FeI FeCl FeI Cl +=+B.2222I FeCl FeI Cl +=+C .O H Cl CoCl HCl O Co 22232326+↑+=+ D.223222I Fe I Fe +=++-+ 二、非选择题21.有A 、B 、C 三种可溶性正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按A 、B 、C 的顺序),将等物质的量的A 、B 、C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 3+、K +、SO 2-4、NO -3、Cl -五种离子。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检验,三种正盐中还含有下列选项中的一种离子,该离子是_____。

A .Na +B .Mg 2+C .Cu 2+D .Ag +(2)三种正盐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不需要加入任何试剂就能将上述三种正盐溶液区分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A 、B 、C 三种正盐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 3+、SO 2-4、NO -3、K +四种离子且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3∶4,则A 、B 、C 三种正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2.(2012·浦东模拟)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H 2S +4H 2O -8e -===SO 2-4+10H +②2IO -3+12H ++10e -===I 2+6H 2O(1)反应①中H 2S 作_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_反应。

(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 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________ g 碘。

(3)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

a .氧化性:K 2SO 4>KIO 3 b .酸性:HIO 3>H 2SO 4 c .还原性:H 2S>I 2d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23.(16分)(2012·苏州模拟)已知氧化性KMnO 4>HNO 3,Bi 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 族,+3价较稳定,KBiO 3溶液为无色。

取一定量的Mn(NO 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KBiO 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②继续滴加适量H 2O 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 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 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KMnO 4、KBiO 3、H 2O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