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情况
建议
行政部门
规范医疗服务机构网络注册与维护工作。 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组织领导,组织辖区的传染 病报告督导检查,统筹规划和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建设 。
疾控机构
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业务指导水平,加强信息系统 网络直报用户和账户安全管理。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议 医疗机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薄弱环节 医疗服务机构网络维护工作有待完善
全省在册3191家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系统标准编 码登记和维护率为76.59%(2444/3191)。其中,深 圳市的5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为纳入网络系统标准 编码登记和维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疾病防控工作的网底机构,进行 网络系统标准编码登记和维护不仅仅是为传染病报告 提供便利,同时,也是整个疾病信息管理网络的需要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
,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95%”的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法定传染病 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
控函„2015‟648号)要求。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方案 2015年8月~9月,组织对珠海、中山、江门、韶关 、清远、广州等6个地市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 管理现状的现场调查。 对21个地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登记和维护情况 开展了核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薄弱环节 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路径亟待理顺
部分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缺乏传染病查询、统计、 提醒报告和实验室结果反馈等基本功能; 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检验和影像部门的阳性结果登记 制度,和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 疾病诊断例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不够规范; 个别医疗机构为规避患者工作单位的填写,患者的职 业多填写散居儿童和不详,乙肝、丙肝报卡未填写急 、慢性,或者出现其他病种填写急、慢性的情况; 个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的内容没有及时更 新,仍沿用5年前的课件,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培 训课时短,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15)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 胡凯红:2004年原卫生部曾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的有关状况,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今天很高兴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报告的有关情况,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先生。
首先请王主任作介绍。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大家都知道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逐年增长,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疾病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年间我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近年来监测、调查的最新数据,结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人口基础数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办法,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经国内外权威机构多方的论证,保证了报告的科学性。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 172 kcal,蛋白质摄入量为65 g,脂肪摄入量为80 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 g,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2015年第2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总结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第二季度医务科继续推行鼓励不良事件呈报,无责呈报机制,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相关制度的学习及对相关表格的修订等措施鼓励医师主动上报。
减少或者杜绝瞒报不良事件现象发现。
2015年第二季度共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4例,主要以Ⅵ、Ⅷ级为主,未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事件。
其中4月4例,5月2例,6月8例。
一、第二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统计如下:二、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第二季度我院医务科共接到医疗不良事件14起,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严格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
如放射科无签名嘱事件。
2、医务人员沟通、医患沟通不好。
超声科、外科、内一科报的患者不满意事件,均能发现部分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沟通、医患沟通不好,未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3、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特别是检验科的病人信息写错事件,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负责,导致了一些原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4、医护巡视病房不到位。
如外科的输液不良反应事件,是典型的医护人员巡视病房不到位。
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护士职责,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对年龄较大的,特别是重病人、老年病人加强巡视病房及其家属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医患双方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好应对准备。
2、加强责任心,要求每位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对待自己的工作。
宜城市中医医院2015年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
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
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17.2%,比2002过去1030%。
11.9%,比 6.4%,比200220122012144.3/1068/10,非吸烟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护士现状
中国护士现状----年轻化、离职率高近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成果发布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报告指出,由于护理工作高负荷、高风险,压力大,报酬低,福利待遇差,价值难以体现等,我国护士离职现象较为突出,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大量流失。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卫生改革与发展绿皮书)分为3个年度连续出版,已出版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是绿皮书第一辑,本次成果发布是绿皮书的第二辑,2016年将发布第三辑。
本次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护士当前总体情况如下。
1总人数超300万,但仍不足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我国注册护士人数已达到300.4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20.然而,这一数字距离国际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数达25人以上。
2人员结构不合理,趋于年轻化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护士人员结构不合理,配置不均衡。
护士年轻化趋势日益严重,2014年医院35岁以上注册护士占比仅为39.7%,比2010年下降6.7%;工作10年以上的占比仅47.2%,与2010年比较,整体更年轻、工作年限更短。
发展报告主编、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方鹏骞认为,由于护理职业成熟期较晚,护士队伍年轻化必会带来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态度不够坚定、离职倾向增强等一些管理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
3男护士占比低,有待提高护理人员性别结构上,女性仍然占据绝对优势,2014年我国男性注册护士占1.9%,女性注册护士占98.1%。
据美国男护士协会预测2020年美国男护士比例将达到20%,而目前德国男护士的比例已经达到30%。
4城乡差距明显,农村更缺护士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2014年各地区城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远多于农村,城市为4.30,农村为1.31,城市为农村的3倍多;其中中部农村地区的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最低,仅为1.13。
5离职率高,待遇有待提升发展报告还指出,由于护理工作高负荷、高风险,压力大,报酬低,福利待遇差,价值难以体现等,护士离职现象较为突出,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大量流失。
我国医院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
精心整理我国医院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我国医院行业发展前景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推动深化医改向纵深发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打造健康中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与市场、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
《规划纲要》明确了5个方面的具体任务。
(OECD)国家人均GDP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明确了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设备购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对社会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时,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个体诊所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等。
四是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防治结合,我国医院未来发展方向(一)分工精细与多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技术结构日益形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医院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的专科分科越来越细,发展了一些新的专科,并形成了各科的特色。
如急救医学、临床遗传学、老年医学、社会医学等,这对疾病作细致地观察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医院诊断的对象是人,而人是由各种组织器官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整体性要求各个专科间必须相互配合、协同防治,才能对整体的人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在客观上要求医院要构建成新型的医疗技术结构,即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趋向整体化,实行多种综合,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各种诊治中心,如癌症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等。
(二)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是现代医院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对临床医学的渗透,促使了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研究的结合,要求医务人员要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用于诊断和治疗。
FTA 报告
关于我国医疗市场的调查报告教授 :朴雨学科:经营学科姓名:马依南学号:2012314628科目名称:中日韩间经济合作和FTA 目录我国的医疗行业大体概况既开放现状治病难与吃药贵—暴利医疗行业出国治疗的好处外国合资医院在我国结论我国的医疗行业大体概况自从邓小平向西方打开我国大门以来,我国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从赤贫一路走到如今在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方面有望与美国一争长短的地位,任何目睹此过程的人都看到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但是,我国一个领域的增长却在过去三十年一直是不成功的: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至今仍问题重重,扭曲的激励机制与政策在很多时候都与合理的公共卫生政策背道而驰。
与同样在八、九十年代开展经济自由化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医疗成果的提升大体落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同一时期的表现。
出于对医疗卫生系统中诸多问题与不公平现象的敏感,我国领导人一直在着力实现医疗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2009年,中央政府推出大规模医疗刺激计划,其中包括扩展医疗保险计划,将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到全国97%以上的人口。
后来推出的“十二五”计划中也囊括了多项重大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新增15万全科医生,新建2,000家县级医院,2.9万家乡镇医院,以及对5,000家现有医院与诊所进行升级改造。
这些目标都值得肯定,,就算全部实现这些目标,其医疗卫生系统也仍存在诸多缺陷。
这驱使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额外的改革,每一项都旨在吸引外资进入其医疗保健部门。
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2011年末,我国政府宣布将允许成立外商独资医院。
在宣布对外国直接投资准入范围的修改之后,我国卫生部随即宣布,到2015年要实现全国医院体系中20%的就诊病例由私营医疗机构接诊的目标。
考虑到目前这个数字只有8%,20%可以说是个相当高的目标。
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我国相信通过放宽FDI准入能使20%的目标成为可能,因为外商因此会更愿意在我国拓展医疗卫生接待能力;然而,很多业内观察人士与投资者都开始疑惑,我国现在放宽限制是不是太晚了。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现在跟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医药行业分析报告1、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C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9%。
2015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医药行业受大趋势影响,增速随之降低。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1%,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2%,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
中国医药产业布局整体趋于优化,但增速趋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产业迭代升级等趋势的推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2、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在医药行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抗肿瘤药物。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
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6.79%,癌症死亡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7.50%。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有了质与量的飞跃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有了质与量的飞跃
从被称为医改元年的1985 年,到2009 年出台新医改方案,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30 余年。
40 年前,一些老百姓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经过了40 年的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
大改善,医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也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
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增多、居
民整体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医疗服务方向由治疗疾病为主正加快
转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健康支
持,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相关健康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显示,逾八成居民15 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就医。
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改善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85 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卫生部1984 年8 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
动。
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
放权让利的改革促
进了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加,医院数量增多。
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
改革开放40年,医卫进步十大成果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进入40周年,40年间,我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同样进步明显。
40年前,老百姓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经过40年的努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大改善,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40年沧桑巨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健康中国”之路越行越稳、越走越远。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邱婷婷年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夯实了中国人日益长寿和健康的基础,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1.预期寿命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9.9/10万,婴儿死亡率从1981年的34.7‰下降到2016年的7.5‰。
从总体水平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些地区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衡量寿命和生命质量还有一个指标,即健康预期寿命。
健康预期寿命是指个体生命质量好或较好,能健康生存的时间;但在生命后期,很多人的生命质量并不高,如患各种疾病,需要每天服药维持生存,甚至残疾或失能,需要人照料,在这种状态下的生存就是病态预期寿命。
2016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8.5岁,比中国高2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为68.5岁,比中国低0.2岁。
2.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与经济、收入、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更与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2017年5月,《柳叶刀》公布了全球195个国家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简称医疗质量指数)排名。
医疗质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0~100分来打分,分数高低取决于32种可防可治疾病的治愈率与死亡率,如癌症、心脏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特别策划40病等。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为“十三五"健康中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
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7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4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3102个(由于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见表1).医院中,公立医院13069个,民营医院14518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12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36个),二级医院7494个,一级医院8757个,未定级医院9213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 张床位以下医院16542个,100—199张医院4073个,200—499张医院3912个,500—799张医院156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49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1个,乡镇卫生院36817个,诊所和医务室195290个,村卫生室640536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7503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78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9个、县(区、县级市)级2803个.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505个,另有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卫生监督职责。
(二)床位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1.5万张,其中:医院533.1万张(占76。
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
4万张(占20.2%)。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为“十三五”健康中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
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7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4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3102个(由于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3069个,民营医院14518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123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36个),二级医院7494个,一级医院8757个,未定级医院9213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 张床位以下医院16542个,100-199张医院4073个,200-499张医院3912个,500-799张医院156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49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1个,乡镇卫生院36817个,诊所和医务室195290个,村卫生室640536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7503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78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9个、县(区、县级市)级2803个。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505个,另有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卫生监督职责。
(二)床位数。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1.5万张,其中:医院533.1万张(占7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4万张(占20.2%)。
分级诊疗的文件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 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 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 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 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 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 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 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 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城市大医院慢性病医保用药目录的对接,调
02
整医疗服务分级收费价格,总额预付,病种、
按服务单元、按患者数量等预付方式取代按
项目的后付方式;将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
革结合,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相互
衔接。进一步提高医保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
医的报销比例,其次是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
等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就医报销比例,引导慢
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医院的诊疗人次从 2014 年的 29.72 亿人次上升到了 2015 年的 30.84亿人次,基层医疗机构却从 43.64 亿人次下降到了 43.42 亿人次。在占总诊疗服务的比例上, 医院从 2008 年的 36.3%上升到 2015 年的 40%,而基医疗机构 却从 60.5%下降到 56.4%。从 2016 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医院的 门诊量上升了 6.1%,基层疗机构却下降了 0.9%。 顾晋通过调研 发现,以前在三甲医院门诊中,半数以上病人是慢性病患者,其 中有一部分患者病情稳定,需开药维持常规治疗。因此,向大会 建议,以慢性病防治为突破口,改变群众就医观念,建立科学有 序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化解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和群众 “看病难”的这对矛盾。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一、2014年工作回顾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三、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的改革。
开放也是改革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四、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突破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拓宽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广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创新效率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立国之道,惟在富民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
如图,2015年到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12207亿元增长到2019年16330亿元。
图表1:2015-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亿元)二、化学药品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细分市场2019年在医药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化学药品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细分市场,化学药品市场规模为8190亿元,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50.15%;中药市场规模为5020亿元,市场份额为30.74%;生物制造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市场份额为19.11%。
图表2: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细分市场规模三、医疗机构成为医药市场主要销售渠道中国医药市场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和初级医疗保健提供者(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乡镇诊所及村级诊所),二是药店。
2019年医疗机构销售规模为12755亿元,占比近80%;药店销售额为3576亿元,占比为21.9%。
图表3: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销售结构(亿元,%)四、未来几年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医药市场容量越来越大,规模将以14%-17%速度增长。
随着医药需求和医疗保健体系健全,我国将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2021年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3.5万亿元;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超过5.3万亿元。
图表4:2021-2025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预测(亿元)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相关医药产品的需求逐步扩大。
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速。
2015年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0日在抚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张和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2014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提升之年。
一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狠抓发展升级,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036.77亿元,增长9.8%,首跨千亿元大关。
财政总收入150.07亿元,增长1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38亿元,增长1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5.2亿元,增长11.7%。
固定资产投资957.25亿元,增长2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5亿元,增长11.7%。
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增长13.4%,外贸出口15.39亿美元,增长2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410元,增长11%。
――“三大战役”持续升温,发展升级态势更为强劲。
工业经济加速崛起。
工业实现税收41.8亿元、增长28.9%,高於财政收入增幅14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增幅全省第一。
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90个,实际进资34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2个,实际进资273亿元。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户,总数达到900户。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增长12.7%,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到49.94平方公里。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县县财政收入过6亿元,南丰、黎川、崇仁和抚州高新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东乡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
抚州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崇仁变电设备和金溪香料获批省重点产业集群,临川抚北工业园区获批省级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广昌、宜黄工业园区汽配产业加速聚集。
南城、崇仁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获省政府批复。
乐安工业园区列入省级工业园区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比例从 59������ 1% 下降到 57������ 4% , 而医院相
疗人次一直占多数, 但是在发展趋势上, 却是医院的上升速度更快㊂ 而且 2014 年,
同比提高 3������ 0% ㊂ 其中医院 12������ 15 亿人次, 同比提高 5������ 4% ; 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 17������ 95 亿人次, 同比提高 1������ 6% ; 其他机构 1������ 01 亿人次㊂ 同期, 全国医疗卫 比提高 5������ 7%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600������ 8 万人, 同比降低 3������ 7% ㊂ 医院病床使 降低 0������ 6 个百分点, 乡镇卫生院为 62������ 1% , 同比降低 4������ 7 个百分点㊂① 生机构出院人数为 8363������ 2 万人, 同比提高 3������ 4% ㊂ 其中医院 6392������ 4 万人, 同 用率为 87������ 9% , 同比降低 3������ 0 个百分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 57������ 3% , 同比
发展的若干意见 “ ) , 如果单看民办医疗机构本身的话, 其医疗资源一直保
示, 以医院为例, 跟公立医院相比, 民营医院服务量的所占比例依然很小, 医疗机构整体而言 ( 包括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总诊疗人次数所占比 重从 2010 年的 23������ 1% 下降到 2014 年的 22������ 1% , 出院人数所占比重从 2010 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重都在下降㊂ 年的 6������ 2% 上升到 2014 年的 9������ 9% ㊂ 其中民营医院所占比重都在上升, 而非 其病床使用率更是远远低于公立医院, 过去的四年都没有太大起色㊂ 就非公
生育统计提要“ ㊂
本文数据如无特殊说明, 均来自历年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以及 ‘2015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
084
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卫生总费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个人的医疗负担是否降低, 所谓 药养医 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破除以
(一)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
从历年各类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上看, 如图 1 所示, 尽管基层医疗机构的诊
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能力较弱, 不能满足医疗需要, 而且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 解决问题的基础是通过 这包括: 建立 强基层
问题主要是因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医院,
都过分重视医疗, 同质化严重, 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无法满足㊂ 因此,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 , 由各级政府承担全部筹资责任, 向所
转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模式,
94������ 2 63������ 2
93������ 5 63������ 4
92������ 8 63������ 1
(二)卫生费用情况
2014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 35378������ 8 亿元 , 比 2013 年增长 11������ 7% ; 人均
087
社会蓝皮书
卫生总费用 2586������ 5 元 ; 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是 5������ 56% , 跟 2013 年持 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是 29������ 9% , 从 2012 年开始这一比例几乎没有变
5 月份的统计数据, 因此所反映的情况多为 2013
总体来看, 这期间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继续加大, 在卫生资源方面, 无论
2014 年政策改革的结果㊂
是各类医疗卫生机构㊁ 医院床位数, 还是卫生技术人员数, 都依然呈现上涨
趋势; 而总的门诊人次数和入院人数也都在上升㊂ 这说明医疗服务资源进一 上代表了 看病贵㊁ 看病难
有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 尤其是向老年人㊁ 慢性病患者㊁ 孕产妇㊁ 儿童㊁ 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以适应中国人口结 构和疾病谱的变化; 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 主要通过 线 收支两条 的方式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的基本收入, 并使其 家庭医生
将工作重心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尤其 强调全科医生的培养, 并逐步试点建立 基础上, 落实 分级诊疗 制度, 尽量使患者
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 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 逐步提高, 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
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30% 以下, 看病难㊁ 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㊂
本合理㊂ 然而七年后的今天, 从实践情况来看, 改革并不尽如人意, 五 将结合 2014
历年来, 各级医院的服务量情况也反映出类似的趋势㊂ 如图 3 所示, 三
图 3㊀ 历年各级医院诊疗人次数
级文件支持
再看按经济类型分的医院服务情况㊂ 新医改以来, 中央出台了一些重量 社会办医 ( 如 2013 年国务院出台的 ‘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
086
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持着快速增长㊂ 相比 2013 年, 2014 年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增长了 10������ 9% , 但 是低于 2013 年 15������ 6% 的增幅; 2014 年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了 16% , 也 低于 2013 年 19% 的增幅; 2014 年非公医疗机构人员数增长了 6������ 2% , 但低 于 2013 年的 7������ 3% ㊂
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㊂
之前, 但是 2011
一 新医改愿景回顾
这次新医改在改革规划中定位于健康本位, 对整个卫生体系进行系统设
∗ 房莉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㊂
082
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计㊂ 改革明确了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看病贵㊁ 看病难
报告中, 这一目标得到强调, 进一步明确为 向 ㊂ 改革是由日益严重的 标之一是解决 看病贵
首诊在基层 , 使基层医疗
制度; 在能力提高的
083
社会蓝皮书
机构扮演
健康守门人
满为患的局面, 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㊂ 定的近期阶段性目标是, 到 2015 年, 国务院 ‘ 十二五
的角色, 从而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缓解大医院人
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中确 基本医����� 6
2015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㊀ 房莉杰∗
摘 要:㊀ 通过回顾过去五年的数据趋势, 本文发现, 尽管医改的目标和 方向都值得肯定, 其实现逻辑也基本合理, 然而从实践情况来 看, 和 十二五 看病难 规划和医改目标不仅没有实现, 而且在某些方 看病贵 处方 , 即 的两项改革思路上, 均开错了基本 和 基本药物制度 面甚至存在倒退㊂ 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之初在缓解 基层医疗机构改革
从根本上说, 医改的上述目标和方向都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现逻辑也基 十二 规划和医改目标不仅没有实现, 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倒退㊂ 以下 2015 年的政策进展以及医疗卫生数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㊂
二 201 4 ~201 5年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情况
本报告使用的数据①绝大多数是 2014 年的统计数据以及少数 2015 年1
图 4㊀ 历年卫生费用情况
2 所示㊂ 从表 2 可以看出, 2011 年以来, 政府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 2011 年中高收入国家卫生总费用占 GDP 比例的平均值是 5������ 8% ①, 政府卫生 入国家的平均水平㊂ 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是 56������ 62% , 也就是说, 中国的情况已接近中高收
2������ 53
2������ 87
3������ 25
8724������ 00 800
1047
9707������ 00
11331������ 00 1396
12315������ 00 1692
13415������ 00 1960
90������ 0 59������ 0
92������ 0 62������ 3
步增长, 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㊂ 但是这两方面的增长在多大程度 分析一下两方面的数据: 一是针对 看病难 问题, 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 和鼓励 社会办医
问题的缓解呢? 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 强基层
情况是怎样的, 尤其是中央政府特别强调的 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推进? 二是针对
①
看病贵
问题, 卫生费用情况如何,
图 1㊀ 历年各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
①
数据来源: 卫生部网站, 2015 年 1
5 月医疗卫生服务统计月报㊂
085
社会蓝皮书
图 2㊀ 历年各类医疗机构入院人数
级医院的增长最为迅速, 二级医院次之, 一级医院原有服务量就不高, 医改 以来更是没有变化㊂ 此外, 从医院医师的工作负担来看, 2014 年, 三级医 是 7������ 2 人次和 2������ 7 日, 一级医院是 6������ 5 人次和 1������ 9 日㊂ 院医师日均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分别是 8������ 4 人次和 2������ 8 日, 二级医院
然而, 尽管非公医疗机构的各项资源绝对值在持续增加, 但是如表 1 所
表 1㊀ 历年按经济类型分的医疗机构服务情况
年份 诊疗人次数( 亿人次)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入院人数( 万人)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病床使用率( % )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㊀ ㊀ 2010 18������ 74 1������ 66 2011 20������ 53 2������ 06 2012 22������ 89 2013 24������ 55 2014 26������ 47
是目前改革陷入困 处方 不 重
境的基础性原因㊂ 从 2015 年改革进展看, 这两个问题已被认 识到, 且被予以充分重视㊂ 但是如果这两张 开 , 依然不能扭转改革无效的趋势㊂ 关键词:㊀ 分级诊疗㊀ 全科医生㊀ 药品价格改革㊀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