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b23b73ee06eff9aef807bd.png)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B.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D.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德海姆D.杜威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柯尔伯格B.班杜拉C.凯兴斯泰纳D.洛克4.现代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童年期(6、7岁一11、12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适应性B.两义性C.协调性D.动荡性6.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B.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D.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7.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1A.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B.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D.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德育原则是(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B.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D.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语言说理法”主要包括( )A.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B.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阅读指导法C.讲解法、示范法、陶冶法、讨论法D.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11.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会、团队会B.生产劳动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12.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B.自觉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C.他律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3.属于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A.指令性B.封闭性C.被动选择性D.寓教于养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2C.主体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15.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从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发展阶段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A.相对性B.一致性C.继承性D.滞后性16.德育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发展,集中体现的是德育的( )A.继承性B.相对独立性C.平衡性D.一致性17.“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体现了学校德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18.反映品德测评标准程度之间的关系,是品德测评的单位标准,是指( )A.权系数B.标号C.标度D.效度19.对品德问题学生给予更多关爱,体现的班集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D.协调一致、互相配合20.关于班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班集体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力量和手段B.班集体是自发形成的C.班集体的灵魂是班主任D.班集体教育中不提倡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品德比较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e44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6.png)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德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总结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过程的组织、德育评价的标准等。
3. 德育原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实施德育原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因素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要注重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简单地以成绩评价为唯一标准。
4.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制定和德育评价的标准;其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最后,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影响?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总结。
德育原理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贯彻德育原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德育原理,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024年春4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春4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98c2e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2.png)
2024年春4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题1、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A)人文主义(B)集体主义(C)功利主义(D)个人主义2、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
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3、乘坐车船飞机时,应该做文明乘客;到剧院看演出时,应该做文明观众;到商店购物时,应该做文明顾客;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做文明读者;在公园游玩时,应该做文明游客;在网上发声时,应该做文明网民。
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A)家庭美德的要求(B)社会公德的要求(C)职业道德的要求(D)生态文明的要求4、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把理想变为现实,最根本的是要()(A)付诸行动(B)坚定信念(C)提升境界(D)展望未来5、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这集中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原则中【】(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要求(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6、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A)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体现(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7、法律的公布是指将已经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
在我国,有权公布法律的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6df8325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6.png)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知识能力B. 道德品质C. 艺术修养D. 体育技能2.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A. 课堂教学B. 家庭影响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的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
德育原理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道德品质2. 答案:D. 所有选项3. 答案:C. 个人主义教育二、简答题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公民打下基础。
2. 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德育、智育和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智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育则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
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智育可以为德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德育则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知识。
德育与体育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而德育则可以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三、论述题1.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的方法:- 确立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
- 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使之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 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增强德育的实践性。
- 强化师德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此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应根据实际考试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复习。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0bdc1ebe23482fb5da4c12.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A.揭示德育一般规律B.描述德育一般经验C.分析德育与生产力的关系D.探讨德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班杜拉D.杜威3.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A.爱国主义教育B.劳动教育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4.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B.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5.关于品德发展基本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素质对个体的品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B.品德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年龄越大,品德也越完善C.社会精神文化与品德的形成、发展无关D.社会生活条件影响品德发展的现实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6.关于班主任对班集体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班主任就是班级“家长”,在班级中具有绝对权威B.班主任的强制是班级纪律的根本保证C.班主任以其人格魅力来影响班风的形成D.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7.关于德育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德育原则的制定B.商品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德育目标的确定C.社会生产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民主和法纪观念使现代德育方法更具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特性D.德育是推动现代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8.少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A.从他性B.协调性C.动荡性D.成熟性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德育起源于()A.家庭和谐的需要B.阶级斗争的需要C.社会生活的需要D.民族发展的需要10.品德“三维结构说”的主要思想是()A.品德包括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等方面B.品德包括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等要素C.品德包括品德认识能力、品德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能力等方面D.品德是由品德内容、形式和能力三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11.个体品德发展的大体顺序或轨迹是()A.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B.法纪品质→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C.政治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世界观D.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世界观12.不属于...自我品德修养过程特点的是()A.自觉性B.内省性C.涵育性D.封闭性13.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A.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意义B.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C.激发爱国主义的意志D.做一个爱国的人14.操行评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A.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长善救失、不断上进的方法B.对学生品德作出比较评价,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方法C.对学生不良品德作出否定评价,以使其克服和改正的方法D.对学生优良品德作出肯定评价,以使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方法15.关于班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所有学生都必须服从班主任的领导B.班集体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凝聚力的一个班的学生群体C.任课教师与班风形成没有关系D.班集体对学生品德形成没有直接影响16.在家庭德育中,违背..德育原理要求的是()A.建立感情融洽、生活和谐的家庭人际氛围B.对孩子严格要求,必要时辅以体罚C.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发展D.加强修养,以身作则17.关于数学教师德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好数学,不应将德育内容纳入数学课堂教学中B.数学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品德形成没有关系C.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数学教学特点,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D.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决定是否进行课堂德育1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社会发展与德育之间的矛盾C.德育和智育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9.关于品德测评的描述,正确的是()A.品德测评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教育作用B.品德测评是要推测品德内部的观念动机,因此是不可能的C.品德测评可以定性,但不能定量D.品德测评是对品德发展状况的评定,因此没有必要对其设定方向20.相对评定又称为()A.到达度评定B.比较评定C.个体内差评定D.群体内差评定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课外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126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a.png)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技能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审美情趣答案:C2.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校园文化答案:A3.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形成习惯答案:C4.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德服人D. 以理服人答案:C5. 德育的实施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以上都是答案:D6. 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播者B. 道德的示范者C. 情感的引导者D. 以上都是答案:D7. 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以上都是答案:D8. 德育教育的实施原则包括()。
A. 针对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连贯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9. 德育教育中,学生的角色是()。
A. 知识的接受者B. 道德的实践者C. 情感的体验者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德育教育的实施环境包括()。
A. 学校环境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答案:ABCD2. 德育教育的实施原则包括()。
A. 针对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连贯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D3. 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法治教育答案:ABCD4. 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包括()。
A. 知识的传播者B. 道德的示范者C. 情感的引导者D. 行为的规范者答案:ABCD5. 德育教育的实施环境包括()。
A. 学校环境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网络环境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4月全国德育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德育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69ef6c102de2bd960588d8.png)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A.苏霍姆林斯基B.蒙台梭利C.赞可夫D.裴斯泰洛齐2.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3.关于家庭德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家庭德育要求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表率B.家庭德育是计划性、系统性很强的德育C.家庭德育要求寓教于养,养教结合D.家庭德育要求寓理于情,情理结合4.关于德育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B.德育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而不必与个性相联系C.德育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是共性的具体化D.德育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就是指个体德育与集体德育相统一5.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A.情感品质B.意志品质C.思想品质D.宗教品质6.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情境性B.协调性C.动荡性D.成熟性7.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C.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8.德育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通过直接影响生产资料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B.通过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C.通过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D.通过对生产中人的影响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9.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1A.确定德育目标B.制订德育计划C.组织开展德育活动D.检查和总结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A.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B.对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C.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关系D.协调学校和社会的关系11.德育工作者的仪表风度、工作作风、思想情操、人格品行都是德育工作者劳动的重要手段,这突出体现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A.长期性特点B.主体性特点C.广延性特点D.连续性特点12.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A.养教结合B.广泛性C.隐形性D.有组织性13.与常模参考性检测相联系的品德评定是( )A.绝对评定B.相对评定C.个体内差评定D.全面评定14.品德测评的核心部分是( )A.标号B.说明达到品德测评指标的程度C.标度D.权系数15.自我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有( )A.自觉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B.他律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6.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促进社会的发展B.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C.改善物质生活条件D.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17.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A.讨论法B.谈话法C.陶冶法D.讲解法18.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课外活动B.各科教学C.团队活动D.校会晨会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突出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20.关于德育目标与德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2B.德育目标可以为德育活动指明方向C.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全过程D.德育目标影响德育内容的选择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1.如何理解现代德育是一种发展性德育?22.人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a52cdf804d2b160a4ec00b.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A.情感品质B.意志品质C.道德品质D.行为品质2.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自觉纪律教育B.道德教育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3.德育方法是( )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4.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5.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C.幼儿期D.青年初期6.不属于...学校主要德育管理人员的是( )A.大队辅导员B.班主任C.年级组长D.任课教师7.不符合...中小学德育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要求的是( )A.从学校及其德育管理的整体出发B.必须实行二级制结构系统形式C.坚持效率原则D.从实际出发8.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B.讨论法C.陶冶法D.讲解法9.客观存在的德育规律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正确反映被称为( )A.德育原理B.德育实践经验C.德育目标D.德育方针10.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德育具有阶级性B.原始德育具有融合性C.原始德育的内容简单D.原始德育的手段简单11.人们区分不同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数值叫( )A.标度B.权集合C.标号D.权系数12.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品德行为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修养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示范陶冶法13.社会意识中制约影响德育根本观点和方法的是( )A.哲学B.政治思想C.文学艺术D.法律14.关于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德育方针政策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而德育原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B.德育方针政策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而德育原理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C.德育方针政策和德育原理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D.德育方针政策和德育原理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15.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16.不属于...社会德育主要特点的是( )A.广泛性B.复杂性C.自主选择性D.显形性17.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8.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提高品德认识B.陶冶品德情感C.激发品德发展的动机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19.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0.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C.运用D.系统化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1f2cab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c.png)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A. 思想B. 道德C. 法律D. 政治答案:B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答案:C3.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4.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审美能力D. 身体素质答案:B5.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A. 以人为本B. 以德为先C. 以智为重D. 以体为本答案:B6. 德育的实施方法包括()。
A. 讲授B. 讨论C. 活动D. 所有选项答案:D7. 德育的实施主体包括()。
A. 教师B. 家长C. 学生D. 所有选项答案:D8. 德育的实施环境包括()。
A. 学校B. 家庭C. 社会D. 所有选项答案:D9. 德育的评价方式包括()。
A. 考试B. 观察C. 访谈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德育的实施过程包括()。
A. 教育B. 引导C. 激励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功能包括()。
A. 塑造人格B. 培养习惯C. 传授知识D. 激发兴趣答案:A、B2.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个人主义教育答案:A、B、C3. 德育的实施策略包括()。
A. 正面引导B. 反面警示C. 榜样示范D. 情境模拟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2. 德育的实施只需要教师参与。
()答案:错误3.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答案:正确4. 德育的评价方式仅限于考试。
()答案:错误5. 德育的实施过程是单向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德育的重要性。
2020年0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0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e2d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b.png)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A、培养劳动者B、培养接班人C、立德树人D、培养建设者2、在实践中,德育主要采取的是大德育概念,但其核心内涵是指(B)A、培育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实践活动B、培育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C、培育受教育者政治品质的实践活动D、培育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实践活动3、德育目的问题指的是(B)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4、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是(C)A、古猿向人类进化的需要B、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C、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心理状况5、古代学校德育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A)A、培养勇者、培养智者、培养从者B、培养智者、培养勇者、培养从者C、培养从者、培养勇者、培养智者D、培养勇者、培养从者、培养智者6、德育目的为德育提供总的指导思想或宗旨,规定德育的方向,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的(B)A、规范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7、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即(B)A、《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B、《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C、《中小学德育大纲》D、《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8、学校德育有中教师的育人角色包括教师在德育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B)A、身份期待B、角色期待C、功能期待D、价值期待9、“三水平六阶段”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D)A、马斯洛B、弗洛伊德C、皮亚杰D、科尔伯格10、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组织形式是(A)A、德育学科课程B、德育活动课程C、德育隐性课程D、德育直接课程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在于(D)A、学校的德育影响和社会一般影响之间的矛盾B、学校的德育影响和家庭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学生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德育目标所要求的理想状态之间的矛盾12、对学生正确的认识与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的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是(B)A、引导B、奖励C、惩罚D、示范13、德育活动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C)A、自主性B、主动性C、创造性D、生成性14、通过品德评价,可以科学地鉴别学生品德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供依据。
4月全国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65dbf2ccbff121dc36839c.png)
15.关于“人的品德”的论述,正确的是(A •人的品德是主观自生的B •人的品德是先天神定的C .人的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的D •人的品德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6.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 •德育的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全国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A .马卡连柯 B .洛克C .杜威D .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 A •社会主义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传统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为了(A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B •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C .继承劳动人民的德育思想D .建立资本主义的现代德育体系4.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品德发生 、发展的顺序,每一年龄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 同的、稳定的,这说明人的品德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 稳定性C .阶段性D . 均衡性 A .协调性B . 动荡性C .适应性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两义性B .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D .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8.德育目标的客观性是指(A .德育目标的存在形式是客观的B .德育目标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C.德育目标的内容和产生是客观的 D •德育目标不反映人的主观愿望9.不同社会的德育目标是不同的,这说明德育目标具有(A •历史继承性B .阶级性C.社会历史性 D .民族性10.关于“德育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德育内容没有差异B .阶级社会的德育内容具有阶级性C.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可以有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D .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的德育内容不同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B •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二者没有区别C •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D •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德性发展过程12.关于“德育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方式的总和B.德育方法是受教育者受教修德方式的总和C.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规律可言D •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需依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而定13.评议说理法的方式主要有(A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B .讲解法、谈话法、调查法C.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 D .讲解法、阅读指导法、陶冶法14.德育形式主要是指(A .德育实施途径B .德育实施方法C.德育实施手段 D •德育实施目标15.要做好班集体工作,首先必须(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 .选择培养班干部2C.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D •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3420.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 必须反对“一言堂”和“家长制” 作风,这说明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坚持 ( B .科学性原则 D .民主性原则21. 德育的内涵。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bb585c10a6f524ccbf8590.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A.揭示德育规律B.总结德育方法C.探讨德育现象D.研究德育功能2.提出儿童道德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教育家是()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3.关于品德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品德结构是由单维度、单水平、单序列的因素构成B.品德结构一旦形成就不再变化C.品德结构是由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等维度形成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整体D.品德结构是由品德的形式所决定的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宗教教育C.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D.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5.关于现代德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现代德育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德育B.现代德育是促进人精神解放的德育C.现代德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德育D.现代德育是提倡个性自由的发展性德育6.学校德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情境性B.协调性1C.动荡性D.成熟性8.品德属于()A.集体现象B.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D.民族现象9.衡量个体品德形成发展水平最客观的标志是()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10.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巴班斯基C.赞可夫D.马卡连柯11.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通常称作为()A.德育形式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途径12.德育方法是()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3.直观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德育方法是()A.语言说理法B.形象感染法C.品德评价法D.品德修养法14.不属于...社会德育主要特点的是()A.广泛性B.复杂性C.自主选择性D.显形性15.道德品质发展的一般顺序是()A.从情境性道德到协调性道德到论理性道德B.从情境性道德到论理性道德到协调性道德C.从协调性道德到情境性道德到论理性道德D.从论理性道德到协调性道德到情境性道德16.对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符合德育原理做法的是()A.在成人的陪同下,可以向未成年人开放B.对网站内容筛选后,可以向未成年人开放C.应学校要求,可以向未成年人开放2D.任何情况下不得向未成年人开放17.关于品德修养自觉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品德修养自觉性与个体品德认识水平和自我尊严感没有关系B.一般说来,个体思想道德水平与觉悟程序愈高,其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就愈强C.品德修养自觉性不能调节支配感情活动D.品德修养自觉性可以影响人的感情,但不能支配人的行为18.品德测评应实事求是,符合实际,切忌主观臆断和搀杂个人私念。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20daf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b.png)
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A. 政治影响B. 思想影响C. 道德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C2. 自考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专业技能B. 道德品质C. 创新能力D. 社交技巧答案:B3.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 领导与被领导B. 主导与从属C. 相互尊重、平等对待D. 单向传授答案:C4. 自考德育的实施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理论联系实际B. 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C. 单一性原则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答案:C5. 自考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理论教育B. 思想道德教育C. 法律常识教育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自考德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E. 文化功能答案:A B D E7. 自考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校园文化D. 网络教育E. 家庭教育答案:A B C D8. 自考德育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包括()。
A. 知、情、意、行的统一B.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E.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答案:A B D E三、简答题9. 简述自考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自考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理论联系实际,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2)严格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既强调规范性也注重个性化发展;(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通过正面激励和必要约束引导学生;(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10. 阐述自考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考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塑造个人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促进个人社会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和要求;(3)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4)增强个人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75ce916c175f0e7dd1377d.png)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德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现代德育包括()A.原始社会德育和奴隶社会德育B.奴隶社会德育和封建社会德育C.封建社会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D.资本主义德育和社会主义德育3.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总条件、总背景的是()A.自然环境B.社会大环境C.教育环境D.家庭环境4.品德发展需要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间的矛盾不是..()A.品德发展的外因B.品德发展的内因C.品德发展的动力D.品德发展的主要矛盾5.少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动荡性B.情境性C.适应性D.成熟性6.文明上网教育成为当前的德育内容,说明()A.商品经济对德育内容的影响B.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的影响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内容的影响D.人际关系对德育内容的影响7.公司招聘时除看重技术能力也注重人品说明()A.公司是以人为本的B.品德对公司效益有重要作用C.品德可以直接提高公司收益D.品德好坏决定人的技术能力8.将德育实施前后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评定是()A.绝对评定B.相对评定C.内差评定D.操行评定19.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A.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B.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D.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1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价值观教育C.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D.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11.影响德育方法性质和特点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是()A.社会文化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哲学世界观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12.注重培养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是()A.语言说理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训练法D.品德评价法13.下列关于学校德育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青团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B.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C.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D.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14.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集体是()A.班委会B.班集体C.少先队D.学生社团15.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B.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外烁性D.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实践性16.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A.杜威B.班杜拉C.柯尔伯格D.斯金纳17.在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结构中,道德品质占45%,该数值是指()A.权系数B.标号2C.标度D.标准18.利用美国“911”事件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体现的家庭教育特点是()A.寓教于养、养教结合特点B.寓理于情、情理结合特点C.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特点D.遇事则喻、“寓物则诲”特点1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的矛盾B.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C.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之间的矛盾D.教师的道德要求和学生的现实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0.创造条件让师生积极参与管理,体现的学校德育管理原则是()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1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
9.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任务的矛盾
D.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抓好日常班级管理B.树立良好班风
C.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要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2.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德育原则依据德育规律制定B.德育原则决定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指导德育规律D.德育原则就是德育规律
13.不属于
...学校德育管理原则的是()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专制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14.当受教育者通过受教修德达到了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意味着()
2
A.德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B.德育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新的阶段的开始
C.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消失
D.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转化成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5.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A.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B.惩罚服从水平、好孩子水平、普遍伦理水平
C.惩罚服从水平、快乐水平、普遍伦理水平
D.相对的快乐主义水平、惩罚服从水平、好孩子水平
16.“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
B.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
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17.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A.德育只能通过课堂教学进行
B.教学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C.学校德育和课堂教学是同一过程
D.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班会,班会也属于教学活动
18.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做法欠妥
..的是()
A.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漠视其不足
B.积极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帮助后进生
C.热爱关心后进生,以爱感化他们
D.要从后进生学习成绩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19.学校德育区别于社会德育的显著特点是()
A.通过活动进行德育
B.通过生产劳动进行德育
C.通过共青团、少先队进行德育
D.通过教学进行德育
20.儿童品德发展呈现动荡性特征的时期是()
3
A.幼儿期(3岁—7岁) B.童年期(6、7岁—11、12岁)
C.少年期(11、12岁—14、15岁) D.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德育规律的涵义及特点。
22.班集体的德育作用。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25.品德修养的涵义及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说明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27.试论述品德测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请结合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下列教育案例成功的原因。
陈强是个有名的“皮大王”,几乎每天不是打人就是骂人。
为了帮助他,班主任可谓动足了脑筋。
一次,恰逢学校组织“茶礼”活动,主题是“无我茶会”。
要求每个学生自带一套茶具,包括一个托盘、一只瓶子和四个杯子,瓶子里放有各人自备的茶水。
四人一组相互交换品尝,并要有礼貌地道声“谢谢”。
作为“特邀嘉宾”,刘老师故意坐在陈强旁边,等敬茶的音乐响起时,陈强就向刘老师敬茶了。
“刘老师,请喝一杯茶。
”刘老师微笑着说:“谢谢,今天你真有礼貌。
”从未听过表扬的陈强先是一愣,然后红着脸低声说:“不用谢。
”品完茶后,刘老师也双手敬茶给陈强:“请喝一杯茶。
”陈强接过茶的手有点慌乱,但还是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刘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说:“不客气,你可以做得很好。
”并暗示其他同学和他敬茶。
第二天,刘老师经过操场,看到一群学生在玩捉迷藏,一个学生不小心撞到了陈强,恼怒的陈强举起拳头就要打下去,但是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收回了举起的手。
看到这个情景,刘老师欣慰地笑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