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2框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治
![八年级政治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2框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治](https://img.taocdn.com/s3/m/59fb9ee955270722182ef7f8.png)
材料(cáiliào)一:隐私被曝光后……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材料(cáiliào) 二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
共立电信诈骗(zhàpiàn)案件59 万起,同比上升32.5%, 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 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 立电信诈骗(zhàpiàn)案件35.5 万起,同比上升36.4%, 造成损失114.2亿元。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情景剧:
《周到的外卖(wài 服 mài) 务》
根据剧情回答(huídá):外卖店掌握了马 先生的哪些私人信息?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学会尊重他人(tārén)隐私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一、为什么要尊重他人(tārén)的隐私?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看视频、阅读(yuèdú)材料,回答问题:
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二、怎样(zěnyàng)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1、阅读课本84页第一段小字材料(cáiliào),思考 回答下列问题:
(1)法院判处廉某当面赔礼道歉、赔偿 (péicháng)精神损害的理由是什么?
(2)杜尊某重夫他妇人的隐做法私告,诉首我先们表,当现隐在私不权蓄被 侵意害打时,听正和确刺的探做别法是人什的么秘?密。
公民的隐私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隐私权。 个人的隐私不得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能够隐瞒和包庇 犯罪。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私 学一、怎样(zěnyàng) 会尊重他人隐私?
1、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 的秘密。
尊
2、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https://img.taocdn.com/s3/m/c0f4fb6d6c175f0e7cd137f0.png)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课题17、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授课模式小组合作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能自觉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知识:理解稳私和隐私权;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
(3)能力: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自觉依法维权,具备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公民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法律关注的问题,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难点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并转化为自觉维权的行为教学准备板书设计一、公民隐私受法律保护所谓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隐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收入情况、电话号码、健康状况等。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生活。
私人空间: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
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二、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流程:(一)人人有隐私阅读材料,感受隐私::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学习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新的内容。
先请同学们看两则情景:情景一:明明和是好朋友,明明将自己的日记给晓晓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晓晓却公开晓晓日记的内容。
明明对晓晓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情景二:李海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军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李海的QQ聊天记录,并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李海很难堪。
感悟交流: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隐私被泄漏的经历,也可以说说其他人的经历,通过交流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总结:这里涉及到隐私问题。
其实人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17课第一框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f69c13581b6bd97f19ea32.png)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能自觉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自觉依法维权,具备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稳私和隐私权;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点: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教学难点: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师:这里涉及到隐私问题。
其实人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7课第一框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新授:想一想:除了视频中提到的电话外,你认为还有哪些东西属于个人隐私?小结: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状况、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等。
私人领域:住宅、书包、行李等。
师:那到底什么是隐私,隐私的含义是什么呢?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讨论:很多人认为,我不想把私事告诉别人是怕丢面子,怕别人笑话,所以认为“隐私就是丑事”。
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PPT出示)请你来判断小结:隐私的重要性小小交流会:明星等公众人物要不要有隐私?师:人人都有隐私(PPT出示)唇枪舌剑思考:报社应不应该公开明星的私生活?该报纸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何种权利?师:那么,什么又是隐私权呢?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小小探究台:1、在以往生活中,你遇到过自己隐私权被侵犯的事情吗?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小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①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②偷看他人日记、私拆他人信件、刺探他人秘密;•③传播他人隐私;•④非法利用他人信息。
第十七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复习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第十七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复习教案(苏教版初二下)](https://img.taocdn.com/s3/m/0d91077a240c844768eaee9b.png)
第十七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复习教案(苏教版初二下)拓展分析1.法律爱护公民隐私。
(1)隐私是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隐秘。
隐私权指的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承诺不得将其公布的权益。
公民的隐私权属于公民人身权益的一种,受法律爱护,受到他人的尊重。
(2)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同意的人权理念和准那么。
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差不多权益。
家是私人一辈子活的领地,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益和自由的象征。
警察执行公务进入住宅,第一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遵循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必定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隐秘受法律爱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隐秘。
2.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个人自由和隐私是相互尊重的重要内容,社会越是文明,人们对隐私权越是尊重。
尊重他人隐私,第一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不人的隐秘,其次表现在当你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隐秘,不经本人承诺,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
(2)术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个不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情形以及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针对性,采纳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咨询学生交往情形等,尽管可能出于善意,但也是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表现。
(3)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公民必须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因此任何一种权益都要受到相应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隐私权。
当一个人的隐私涉及到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爱护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爱护自己的隐私。
(1)个人的姓名等一系列属于个人的信息资料,受法律的爱护。
未经本人承诺,任何商业机构、个人都不得向不人透露,否那么便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赶忙停止其侵权行为,假如造成经济缺失的,还能够要求经济赔偿。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隐私素材 苏教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隐私素材 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05c5fed5172ded630b1cb644.png)
①情境中父母、老师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 隐私权,虽然他们主要是出于善意,担心未成 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处理 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烦恼,但这属于违法行为, 我们应加以反对和制止。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 法律特殊保护,家长、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 隐私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二框 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二框 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https://img.taocdn.com/s3/m/c29a82aa4b35eefdc8d333df.png)
④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法院对其进行了公开审理。
⑤妈妈刚要到取款机前取钱,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输密码,琳琳马上拉住妈妈的手说……。
小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维护隐私上,我们提得最多的一些词是“尊重、信用、责任”,总之,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去偷听、刺探、窥视他人的隐私。
(2)依法维护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方式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给怎么办呢?
(3)依法维护隐私权——其他的保护方法
(4)能够自觉地尊重合维护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三、联系生活
成绩一定需要排名吗?
2、依法维护隐私权
情景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教材)
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委屈、痛苦?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
②你希望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1)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还有哪些表现?
①你认为教室里应不应该安装监视器?
②对于在银行和超市安装监视器的现象,你怎么看?
(3)保护个人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面还可以怎样做?
老师引导:下面让我们聚焦一下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旧的矛盾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又为隐私权的保护增添了新的矛盾和难度。
材料:新型手机与隐私权保护
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除基本通话、短信、呼叫转移等功能外,摄像功能和定位功能更成为手机新的时尚亮点。手机的这些功能,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侵害。
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fc7a71abb0717fd5360cdc8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 私。对未成年人的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 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 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 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 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 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正是烦心事的困扰,加上转学后学习不适应, 第一次阶段考试很不理想,我魂不守舍,引起妈 妈的怀疑。一天她发现我电脑中的日志和微博, 担心我有早恋,于是看了起来……我一气之下就 与妈妈发起火。妈妈气极了,我心里也很不 爽……
探究: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妈妈的做法进行评价。 2、你认为小郁应该如何消除母女间的隔阂?
1、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 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 或传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 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
4、公民的私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 或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 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 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 传输、处理、利用。 7、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档案资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 范围。 9、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 个人的情况。 10、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 不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小郁的微博(一)
我初二转学到这所学校,一切都是那么 陌生,但能在新环境中学习、生活真幸运! 近来我觉得好烦:一些同学们总爱打听我家 的住址、父母职业、QQ号码等,我不愿意对 不熟悉的人说这些,可这几天他们好象在背 后议论我:在原来学校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 丑事?是不是父母离婚了? ……
第十七课 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第十七课 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2174e42a3968011ca300915b.png)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1. 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属于哪种权利?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
2. 保护公民隐私权有何意义?对个人:有利于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对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3. 我国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家是私人生活的领地,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私、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4. 执法人员进入民宅有怎样的程序?警察执行公务,一定要按照法定程序。
进入民宅,首先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遵循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必然要求。
5.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如何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7-2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1. 为什么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公民之间相互尊重,是现代社会所应当遵循的起码文明规则。
尊重个人自由和隐私权是相互尊重的重要内容。
社会越文明,人们对隐私权越是尊重。
2. 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的隐私?①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②尊重别人的隐私还表现在,当你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
③老师和家长也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 当遇到父母或老师翻看学生的日记时,该如何处理?⑴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配合他们的教育;⑵积极、真诚地与父母老师交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3框 保护自己的隐私 网络保护自己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3框 保护自己的隐私 网络保护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3ec9ad06376baf1ffc4fad41.png)
个人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网络用户在申 请上网开户、个人主页、免费邮箱以及申请服 务商提供的其他服务时,服务商往往要求用户 登录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工作单位等 身份和健康状况,服务者得以合法地获得用户 的这些个人隐私,服务者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个 人的这些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包括信用卡、电子 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和密码、交易帐号 和密码等使用的各种信用卡、帐号均属个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一框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第一框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https://img.taocdn.com/s3/m/fde0d0ba27d3240c8547ef70.png)
江苏省新沂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新沂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新沂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第课时课题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隐私和隐私权。
2、认识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并能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重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难点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教法案例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人人有隐私情景感悟材料一:荣荣和晓晓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晓晓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晓晓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
荣荣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气愤.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
问题探讨;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教师小结:这里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那么,什么学生举例发言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情境创设:1、:“每个人的家庭就是自己的一座城堡.”家是私人生活的领地,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0c748deeba1aa8114531d981.png)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金坛市水北中学闻丽娟“我每天都看他父母的微博,对 这娃太熟了”。
这一事件犹如投下 重磅炸弹,激起了网络社交潜在危机 全民讨论。
为了证明微博晒私人信息 的危险性,知名网友“和菜头” “现 身说法”,通过一个妈妈的700多条 微惮,获得了居住地址、工作单位、 孩子真实姓名、生日以及家庭基本状 况等信息。
更“可怕”的是,通过微 博上发布的照片,他准确定位了孩子 每周固定要去玩的地方。
思考: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何感 想?3、微博侵权案材料:2012年1月2日,某家居股 份有限公司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 上发布了一条微博,标题为“陈某曾 涉嫌伙同诈骗380万? ”该条微博 链接的天涯、凯迪社区的地址显示内 容却为:“日前,涉嫌诈骗巨额钱财 并有私刻公章嫌疑的刘某被北京市 公安局刑事立案。
”这条看似平淡无 奇的转发微博却引发了一场风波。
提问:上面新闻显示侵犯了刘某上 面权利?学生举手谈感 想学生看漫画、新 闻并讨论回答 (1) 讨论微博 应不应该在个 人隐私上做文 章? (2) 讨论微博 这一文章是否 构成侵权?(3) 学生对类 似事件进行讨 论交流。
让学生明口保 护隐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分析案 例,使学生初 步认识隐私权 及为什么要保 护公民的隐私 权。
通过讨论,使 学生明确公民 的住宅不受侵 犯,行使搜查 权要严格依法 进行。
通过讨论,使 学生明确法律 保护公民的通 信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金坛市第三中学徐俊方一.教学分析K教材分析《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是苏教版思想品徳教材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十七课的第一框题。
这一框题是本课的导入点。
本框内容着重解决的是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本框题为解决如何维护隐私以及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计划做了铺垫,是本课教学的依据和基础。
2、学情分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私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43df23356bd97f192379e900.png)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胡丽红一、教学导入:视频观看:社会纵横——《谁动了我的隐私》师:像视频中一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个人信息就被泄露出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
为此,国家也制定了如《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从而保护公民的隐私不被泄露。
二、讲授新课1、隐私及隐私权活动一:蓉蓉的故事(一):蓉蓉刚转入一个新班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的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
由于彼此不熟悉,蓉蓉没有回答。
有的同学边说蓉蓉不诚信、不坦诚。
蓉蓉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
如果你是蓉蓉,你会怎么讲清道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想知道的内容是属于蓉蓉的隐私,蓉蓉有权不告诉同学们,这不是不诚信、不坦诚的表现。
拓展延伸:(1)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隐私?教师:生活中,我们的私人信息;(如:收入情况、电话号码、健康状况等)2、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生活);3、私人空间(如: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
(2)比较两种情况,哪一种属于隐私?①公民有属于自己的不愿被别人知道的秘密,如自己的家庭状况等。
②贩卖毒品的人不愿告诉公安机关自己藏匿毒品的地方。
教师:呈现隐私的含义,特别强调个人隐私是与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活动二:蓉蓉故事(二)蓉蓉与同学苹果在网上聊天时,无疑中透露了自己得过肝炎,不料苹果却四处散布,蓉蓉很痛苦。
她想找苹果谈谈。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苹果的行为侵犯的蓉蓉的隐私权。
公民的隐私权手法律保护,收到别人的尊重。
因此,作为苹果,应该真诚地向蓉蓉表达歉意。
教师:多媒体呈现隐私权的含义以及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但遗憾的恩师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隐私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隐私法》进一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显得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金坛市水北中学闻丽娟
1、发挥你的想象:他(她)可能在干什么?
2、假如被窥视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
金坛市第三中学徐俊方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是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十七课的第一框题。
这一框题是本课的导入点。
本框内容着重解决的是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本框题为解决如何维护隐私以及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计划做了铺垫,是本课教学的依据和基础。
2、学情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私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产生了社会生活群体化与个体生活独立化的冲突。
在这种冲突下,要求法律保护个人的私生活不受干涉的权利,成为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指标。
八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在生活中也对自身的私密空间得到尊重的呼吁也越来越高,因此,让学生了解隐私权,懂得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就尤为重要。
3、教学分析
在本框题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善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以案说法,以例说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讨论、合作学习、情境分析等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培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2、能力:
提高学生利用法律为依据实现自身权利得到尊重的能力。
3、知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了解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2、教学难点:
面对隐私能妥善处理
四、教学过程
第2框《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教学设计
金坛市第三中学徐俊方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是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十七课的第二框题。
第一框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为此处做了铺垫,“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是本课的切入点。
本框内容着重解决的是人为什么要和如何去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问题,所以本框内容在本课教学中和以后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对于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引发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
他们好奇心大、自我为主,随意揭露他人的隐私;乱闯、乱翻、乱看、乱问等侵犯隐私的行为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
加强对中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并遵循公共准则,在这个公开化的社会环境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3、教学分析
在本框题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善于将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以案说法,以例说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讨论、合作学习、情境分析等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为人处世要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行动。
2、能力:
提高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知识:
了解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懂得尊重隐私不等于包庇犯罪。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
2、教学难点:
如何在社会各方面尊重他人隐私权
四、教学过程
第3框保护自己的隐私
金坛市白塔中学杨飞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当代社会,随着交通、通信及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循的公共准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及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
本框是这一课的重点内容,第一框学生知道了法律保护我们的隐私,第二框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会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隐私被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学会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更容易贴近八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说出经历和实际以及生活感受,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应当得到尊重。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弄清事实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学会与父母、老师、朋友沟通和交流,获得成长所需的经验和支持,从而维护自己的隐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隐私权给与保护
(2)能判别侵害隐私权的主要表现;掌握一些维护隐私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层层设疑、归纳揭示、阅读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
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