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合集下载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到提升。
2.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3.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容易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工业革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5.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反馈,强调工业革命多维度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的环节,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测试学生对工业革命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通过简答题、论述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比较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场景和社会变革,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如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变革等,让学生具体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对于难点的突破: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以工业革命时期的某个工厂或企业为例,分析其生产组织形式、劳动者待遇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十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十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

1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三维目标(1)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2)思考世界市场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现象与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2、背景:(为什么说,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工业革命条件)重点问答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经济方面:圈地运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为工业革命提供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对外方面(资本):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获得原材料和海外市场技术:工场手工业发达,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专门化,工人技术熟练,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条件。

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改进。

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必要性: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理解小知识圈地运动:15世纪开始,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需求旺盛,土地所有者赶走农民,圈地养羊。

无地农民被迫离开土地,为生存进城打工,成为靠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得发展。

工场:指手工操作工厂:指机器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840左右)开始于棉纺织业,先后出现了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近代工厂开端)、骡机、水力织布机2、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有利:动力大;解决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1785年,进一步改良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重点问答2蒸汽机意义:是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生产技术史上一次飞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梳理工业革命的历史脉络,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3.强调工业革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1.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主要发明创造以及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2.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过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影响。
3.理解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及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4.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启示,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章节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其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工业革命有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高中阶段对工业革命的认识需要更深入、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
2.制作一份关于工业革命时期重要发明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展示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3.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启示的短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并提出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启示。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4.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撰写分析报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知道工业革命时期各国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认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具备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在工业革命这一专题上,学生可能对其背景、过程及影响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2.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等,并了解这些发明创造如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如城市化、人口迁移、劳动力结构变化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比较分析法,将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化进行对比,强化学生对工业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以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工业革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我们会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变革?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环保、科技创新等,提高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4.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5.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影片等,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2.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3.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影响。
4.学会运用辩证法,全面评估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5.学会运用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使学生能够总结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2.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工业革命吗?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意义。
3.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工业革命,了解它如何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授工业革命的定义、原因、过程和影响。
2.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第10课。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为中心,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两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自我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工业革命的视频片段,如蒸汽机工作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演示、史料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visual literacy(视觉素养),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境体验、探究讨论、对比分析、启发思考”为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首先,我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原因,如科技发明、市场需求、资本积累等,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阶段,我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提醒学生:“同学们,请你们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小论文。可以选取一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增强他们的历史代入感。这种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问题导向: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影响。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8.课后拓展,提升认知: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观看纪录片等,拓展知识视野,提升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9.评价反馈,促进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的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技进步的敬仰和追求。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特别是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公平正义感。
4.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5.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在工业革命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与竞争。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强调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3.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指导。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如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概念、近代科技发展的初步认识等。然而,对工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在学科关联性方面,学生需要将已学的经济、政治、科技等知识综合运用,分析工业革命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学情特点: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革命的重大意义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教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关注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等。
最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发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落后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使其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尊重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4.多元教学手段,提高效果:运用案例分析、史料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工业革命,提高教学效果。
5.对比分析,拓展视野:将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与主要工业国家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挑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6.知识迁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的三个主要发明,并简述其意义。
2.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等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
3.论述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课后作业,巩固提高: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1.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片面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工业革命。
3.学生在探讨工业革命对世界各地影响时,可能受到已有认知的限制,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工业革命发展状况。
4.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追求。
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学习工业革命时期优秀人物的拼搏、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的定义、起因、发展过程以及主要发明创造,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科技发明,如蒸汽机、纺织机械、铁路等,并了解这些发明如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人阶级的崛起、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等。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起因、发展过程及主要发明创造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个发明或创新,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每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针对工业革命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分析文章,要求有深度、有见地,体现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
7.请学生观看与工业革命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等,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观后感,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4.分析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双面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工业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等。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形成小组讨论成果。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
本案例注重教学反思和评价,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学生互评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这种关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发展。
5.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将历史学科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这种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工业革命背后的原因、动力和影响。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共享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互补不足的过程中,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4.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学会运用文献、图片等资料研究工业革命的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工业革命的规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工业革命的深层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工业家、劳动者、政府官员等,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
4.结合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设计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环节,巩固学生对工业革命重点知识的掌握,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工业革命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工厂、城市等场景,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
2.作业提交前,请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字迹清晰。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
4.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劳动人民的责任感,认识到劳动者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问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工业革命,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历史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历史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后习题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

这一举措( )A.有效提升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B.开创了英国重视发明的传统C.有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D.表明当时英国发明风气盛行,可知英国国王授予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爵位,提高了发明家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激发发明者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D 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1750年左右,自耕农消灭了。

这些现象反映了(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B.圈地运动的迅猛发展C.代议制政体不断完善D.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封建关系的冲击,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排除A项;圈地运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3.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课题研究的统计表。

由此可知( )A.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分工C.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D.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可知纯科学研究、海上运输、采矿、军事技术项目的数量明显领先,此时英国正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活动,反映出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故C项符合题意;纺织工业项目课题研究数量少并不能说明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而只是不符合此时的社会需求,并且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新兴的棉纺织业,A项不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

4.它被誉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其创新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创新驱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其使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突飞猛进。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抓住特定时空联系,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及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工业革命对生产、生活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1851年第一次世博会上英国建造的“水晶宫”的图片。

教师讲述:为什么叫它水晶宫呢,其实是因为它是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

当时英国为了展示自己工业革命的成果,就举办了这一次的世博会,而这一届世博会上展示的许多发明,也的确让世界感到震撼。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举行呢?学生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教师讲述:对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工业革命,学习一下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生活动:阅读课程标准。

教师活动:指出本课所要掌握的内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解释工业革命的概念及时空定位: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过渡到资本主义工厂的重大飞跃。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它给以下几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生产方式方面,由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带领我们进入机器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由手工工场过渡到机器工厂,带我们进入到工厂时代。

生产动力方面呢,是由人力、畜力过渡到到蒸汽力、电力带我们进入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再来看一下它大体的发生时间段,本节课我们要讲到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是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掌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这些技术革新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分析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评价工业革命对环境、劳工、城市化等方面的正面贡献与负面影响。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剖析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
(二)教学设想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交通等,及其对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影响。
3.了解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的扩散过程及其在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设想活动:小论文撰写,要求学生结合当前社会问题,探讨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6.设计课后拓展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开展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设想活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博物馆或遗址。
7.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小论文撰写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书籍,如《工业文明的世界》、《英国工业革命》等,提升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系列关于工业革命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问答题: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什么?”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
3.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小论述,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3.案例导入:介绍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如詹姆斯·瓦特、卡尔·本茨等,以及他们的发明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倡导诚信、敬业、团结互助的价值观,让学生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优秀品质,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工业革命的氛围。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以工业革命为背景,探讨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产生敬意和兴趣。
2.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进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主要发明创造及影响。
2.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提高学生对工业革命历史地位的认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的小论文,内容涵盖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主要发明创造、历史影响等方面。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设计相关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实践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合作中的困难,提高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其巩固和深化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对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系统讲解,重点阐述工业革命的关键事件、发明和创新。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3.结合实例,深入剖析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3.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检验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工业革命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对历史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培养其对创新和变革的积极态度。
3.通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氛围。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热爱和尊重。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第10 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结合教材及史料,解释工业革命。

2.抓住特定时空联系,用史料重现工业革命的过程及成就。

3.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工业革命对生产、生活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原因和成就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一)背景材料公元1世纪左右,古希腊数学家希罗就意识到了蒸汽的力量。

而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蒸汽动力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1606年,意大利工程师詹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制造了一台利用蒸汽从一个密闭容器内抽水的装置。

约在中国康熙十七至十八年(1678-1679),到中国传教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他曾试制出一台蒸汽动力模型车。

1705年,英国纽可门制成了可以应用与矿井的蒸汽机。

思考:为什么是瓦特蒸汽机才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呢?阅读课文,归纳英国首发工业革命的条件?1.可能性(1)政治保障: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经济因素:①劳动力: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②资金: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③技术: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概览·明要求【时空坐标】【单元特征】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问题导引1.工业革命的含义及其最早在英国开展的原因。

(历史解释)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史料实证)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成就和特点。

(史料实证)4.工业革命的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基础必备·探新知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含义: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__机器生产__的重大飞跃。

2.原因(1)英国“光荣革命”后,__国内政局__稳定,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2)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__自由劳动力__和国内市场。

【特别提示】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1)进步性①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

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

②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了产量。

③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加之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大增加。

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⑤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2)局限性: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而政府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

从这个角度来说,圈地运动是一场“羊吃人”的运动。

(3)英国通过__殖民扩张__,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4)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__技术改革__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5)17 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生产技术进步为__工业革命__奠定了基础。

(6)随着国内外__市场__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成就①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从18 世纪30 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__珍妮纺纱机__、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②工厂出现。

1771 年,__阿克莱特__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特别提示】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后者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③1782 年,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 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__主要标志__,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④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19 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⑤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

19 世纪中叶,英国的__机器制造业__也实现了机械化。

(2)扩展:从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中期,__工业革命__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9 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__资本主义__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__自然科学__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就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__电力技术__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__第二次工业革命__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③__化学工业__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__铁路运输__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①由于__科学技术__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思考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1:19世纪后半期,工业企业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极大推动作用,开始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促进生产,纷纷资助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__美国__与德国最为突出。

思考2: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提示2:(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国家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以重工业为重点。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其中中小企业占多数,生产组织规模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__生产力__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__管理方式__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__垄断组织__。

【概念阐释】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阶级结构①工业革命造成社会__阶级结构__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__政治权利__,他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

③__工人阶级__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④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__中间阶层__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①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__城市__,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②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__生活__有所改善。

③休闲娱乐和群众性__体育运动__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④__女性__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⑤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2.消极影响(1)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__贫富分化__加剧、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 世纪末20 世纪初,__资本主义__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特别提示】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

一是在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压迫、奴役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二是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传播到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毁了相对落后的社会体制。

史料探究·释疑难主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进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一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

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

……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提示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

史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探究2:根据史料二,分析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

提示2: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因为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史料三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

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研究3: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

”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提示3: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

【拓展】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的原因(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市场: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4)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5)技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6)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

2.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方面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