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编码—野外数据采集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全站仪碎部测量流程(共9张PPT)
![全站仪碎部测量流程(共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fc5b3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1.png)
②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 统进行作业。
③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 ④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 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4)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 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 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陕临西时铁 测路站工点程的职测业量技是术根学据院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
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 最表后1 全对站采仪集测的图数的据最应大进测行距检长查度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 全(站4)仪全测站图仪方测法图与,技可术按要图求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
其(所1)得全到站的仪坐测标图数的据仪同器样安被置保及存测在站文检件核中,。应符合下列要求: ③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
7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5)临时测站点的测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有些碎部点用已有的控制点无法测到,这时需临 时增加一个测站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导线点。临时测站点的测量是根据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 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其所得到的坐标 数据同样被保存在文件中。为提高临时测站点的测量精度,可以通过重复观测取平均值或者对向观 测等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③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 ④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 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4)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 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 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陕临西时铁 测路站工点程的职测业量技是术根学据院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
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 5。 最表后1 全对站采仪集测的图数的据最应大进测行距检长查度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 全(站4)仪全测站图仪方测法图与,技可术按要图求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
其(所1)得全到站的仪坐测标图数的据仪同器样安被置保及存测在站文检件核中,。应符合下列要求: ③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
7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5)临时测站点的测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有些碎部点用已有的控制点无法测到,这时需临 时增加一个测站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导线点。临时测站点的测量是根据前述的碎部点测量中的 前视测量方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其所得到的坐标 数据同样被保存在文件中。为提高临时测站点的测量精度,可以通过重复观测取平均值或者对向观 测等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测量碎部点坐标实用PPT文档
![测量碎部点坐标实用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79033d531126edb6e1a107a.png)
铁③路依采 比点集例中的,心平点行结的双坐线合标地。物,地如道物路、分沟渠布等,情采集况其一,边特灵征点活,丈利量其用宽度这或采些集对方边一法点位,坐标处。 理具有相同形状或对称性的地形、
所以,与传统测图方法不同的是,数字化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是在棱镜处进行的,测点记录人员(绘草图人员)不仅要熟悉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 ,还要能做出清晰、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
图形编辑功能,因而在野外采集数据中记录员应指导立镜员正确的选择地物的特征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成果精度,是以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地形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来衡量的。
所以,与传统测图方法不同的是,数字化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是在棱镜处进行的,测点记录人员(绘草图人员)不仅要熟悉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 ,还要能做出清晰、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 ②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阳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可不在野外实地采集,可利用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相关功能绘制。
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还要能做出清晰、
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以确保成果质量。
测量碎部点坐标
和传统方法一样,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也是采集测区的地形、地物的特征点,也就是正确描述地形、地物所必须的定位点。 ①任何依比例的矩形形状地物,只要测出一条边上的两个角点,量出其宽度或测出三个角点的点位,并可在内业由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完成矩形形状地物的绘制。 ②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阳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可不在野外实地采集,可利用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相关功能绘制。
依铁比路例 采成不集平中图行心的点软地的物坐件,标如。河具流等有,须移采集动两侧、边线旋特征转点。、缩放、复制、镜像、直角转弯、隔点正交、闭合等多种
所以,与传统测图方法不同的是,数字化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是在棱镜处进行的,测点记录人员(绘草图人员)不仅要熟悉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 ,还要能做出清晰、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
图形编辑功能,因而在野外采集数据中记录员应指导立镜员正确的选择地物的特征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成果精度,是以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地形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来衡量的。
所以,与传统测图方法不同的是,数字化测图工作实际上主要是在棱镜处进行的,测点记录人员(绘草图人员)不仅要熟悉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 ,还要能做出清晰、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 ②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阳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可不在野外实地采集,可利用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相关功能绘制。
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迅速地确定特征点采集的位置,还要能做出清晰、
明了的关系及属性记录。以确保成果质量。
测量碎部点坐标
和传统方法一样,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也是采集测区的地形、地物的特征点,也就是正确描述地形、地物所必须的定位点。 ①任何依比例的矩形形状地物,只要测出一条边上的两个角点,量出其宽度或测出三个角点的点位,并可在内业由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完成矩形形状地物的绘制。 ②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阳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可不在野外实地采集,可利用计算机编辑成图软件相关功能绘制。
依铁比路例 采成不集平中图行心的点软地的物坐件,标如。河具流等有,须移采集动两侧、边线旋特征转点。、缩放、复制、镜像、直角转弯、隔点正交、闭合等多种
《全野外数字测》PPT课件
![《全野外数字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315c80312b3169a551a4c3.png)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依据与基本原则:
(1)主要依据
上级下达的技术文件或合同书;
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测量技术规范
(2)基本原则
先整体后局部,顾及发展、满足要求、注重社会及经济 效益;
考虑测区实际情况、技术人员配备、设备; 广泛收集、分析、利用已有测绘成果和资料; 采用新技术、采用合适成图软件,提高效益; 根据实际,灵活处理
(4)开始测量。
13
6.4 碎部测量
➢采用全站仪的方法,如何开始测量?
(1)设站:即设置测站,输入测站点点名和坐标(可调用作 业中录入或已测存的点,也可手工输入点号、坐标)、编码(无码作 业无需输入)、量取并输入仪器高;
(2)定向:即后视点定向,方法一:坐标定向:输入后视点 点名和坐标(可调用作业中录入或已测存的点,也可以手工输入), 注意:后视定向只输入x,y坐标即可。方法二:方位角定向:输入测 站点指向后视点方位角。瞄准后视点后定向(徕卡称“记录”,南方 称“设置”,只须瞄准点标记中心即可,无需瞄准棱镜);
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
设传计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
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
设传计统方机式械。按键结
构层图:
按
PCBA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 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
开关 键
类型,尽量选择平头 类的按键,以防按键 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
键设计间隙建议留
6.2 图根控制测量
fh容 0.05 D2 (D为平距)
10
6.2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任务布置
(1)技术设计; (2)埋石标点(选控制点、点之记); (3)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4)导线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5)控制测量内业成果整理
(1)主要依据
上级下达的技术文件或合同书;
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测量技术规范
(2)基本原则
先整体后局部,顾及发展、满足要求、注重社会及经济 效益;
考虑测区实际情况、技术人员配备、设备; 广泛收集、分析、利用已有测绘成果和资料; 采用新技术、采用合适成图软件,提高效益; 根据实际,灵活处理
(4)开始测量。
13
6.4 碎部测量
➢采用全站仪的方法,如何开始测量?
(1)设站:即设置测站,输入测站点点名和坐标(可调用作 业中录入或已测存的点,也可手工输入点号、坐标)、编码(无码作 业无需输入)、量取并输入仪器高;
(2)定向:即后视点定向,方法一:坐标定向:输入后视点 点名和坐标(可调用作业中录入或已测存的点,也可以手工输入), 注意:后视定向只输入x,y坐标即可。方法二:方位角定向:输入测 站点指向后视点方位角。瞄准后视点后定向(徕卡称“记录”,南方 称“设置”,只须瞄准点标记中心即可,无需瞄准棱镜);
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
设传计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
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
设传计统方机式械。按键结
构层图:
按
PCBA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 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
开关 键
类型,尽量选择平头 类的按键,以防按键 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
键设计间隙建议留
6.2 图根控制测量
fh容 0.05 D2 (D为平距)
10
6.2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任务布置
(1)技术设计; (2)埋石标点(选控制点、点之记); (3)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4)导线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5)控制测量内业成果整理
第7章 碎部测量
![第7章 碎部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43aab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b.png)
植被测绘
植被是地面各类植物的总称,如森林、果园、耕 地、苗圃等。
植被的测绘主要是各种植被的边界,以地类界点 绘出面积轮廓,并在其范围内配制相应的符号。对 耕地的测绘,还应区别是旱田还是水田等。如地类 界与道路、河流等重合时,则可不绘出地类界,但 与高压线、境界重合时,地类界应移位绘出。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3 地物测绘
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也 即其碎部点)准确地测绘到图上。连接这些特 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图象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凡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就应将其水平投影位置 的几何形状测绘到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 表示到图上,边界内再充填绘入相应的地物符号。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边界重合或冲突的处理
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 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 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 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 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独立地物测绘
独立地物对于用图时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有着重 要作用,应着重表示。独立地物应准确测定其位置。 凡图上独立地物轮廓大于符号尺寸的,应依比例尺 符号测绘;小于符号尺寸的,依非比例符号表示。 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的位置,在现行图式上均有 相应的规定。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2 工作草图
工作草图是内业绘图的依据,尤其是采用测记法 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草图是绘图的必需品,是 成果图质量的保证。
植被是地面各类植物的总称,如森林、果园、耕 地、苗圃等。
植被的测绘主要是各种植被的边界,以地类界点 绘出面积轮廓,并在其范围内配制相应的符号。对 耕地的测绘,还应区别是旱田还是水田等。如地类 界与道路、河流等重合时,则可不绘出地类界,但 与高压线、境界重合时,地类界应移位绘出。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3 地物测绘
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也 即其碎部点)准确地测绘到图上。连接这些特 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图象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凡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就应将其水平投影位置 的几何形状测绘到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 表示到图上,边界内再充填绘入相应的地物符号。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边界重合或冲突的处理
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 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 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 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 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独立地物测绘
独立地物对于用图时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有着重 要作用,应着重表示。独立地物应准确测定其位置。 凡图上独立地物轮廓大于符号尺寸的,应依比例尺 符号测绘;小于符号尺寸的,依非比例符号表示。 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的位置,在现行图式上均有 相应的规定。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2 工作草图
工作草图是内业绘图的依据,尤其是采用测记法 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草图是绘图的必需品,是 成果图质量的保证。
《数字测图的外业》PPT课件
![《数字测图的外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f97f99804d2b160a4ec09d.png)
3. 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廊、凉台等) 和房屋轮廓线的交点不实际测量,而是按垂 线法计算出交点的坐标。
精选PPT
35
4. 依比例的双线地物,如道路、沟渠和河流等,测 定两侧边线特征点的坐标。铁路测定中心线上点 的坐标。
5. 圆状地物应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的三点坐标。 较小的也可测定对径方向的两个点的坐标。
④ 提高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天线高度。
精选PPT
31
⑤ 摸清仪器的特性、能否达到仪器的标称精度、 在各种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和作业半径。
⑥ 每天工作时观测的第一个点必须是已知控制 点,以检核RTK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⑦ GPS信号失锁时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即静 止观测几分钟),等到重新锁定卫星时再进 行碎部点观测,为了确保安全可靠最好回到 一参考点上进行校核。
精选PPT
26
3. GPS定位技术
(1)测前准备 (2)外业实施 (3)数据处理
精选PPT
27
RTK图根控制测量
基 本 思 想
精选PPT
28
RTK一般作业流程
(1)收集资料 (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 (3)基准点的安置和测定
① 应有正确的已知坐标 ② 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视野开阔 ③ 周围不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及没 有其他干扰源,以防数据链的丢失
精选ppt23精选ppt24edm三角高程测量精选ppt25精选ppt26精选ppt27精选ppt28rtkrtk精选ppt291收集资料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3基准点的安置和测定应有正确的已知坐标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视野开阔周围不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及没有其他干扰源以防数据链的丢失rtkrtk精选ppt30gpsrtk流动站观测按快速静态测量模式进行将gps流动站安置在待测点静止地进行观测
精选PPT
35
4. 依比例的双线地物,如道路、沟渠和河流等,测 定两侧边线特征点的坐标。铁路测定中心线上点 的坐标。
5. 圆状地物应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的三点坐标。 较小的也可测定对径方向的两个点的坐标。
④ 提高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天线高度。
精选PPT
31
⑤ 摸清仪器的特性、能否达到仪器的标称精度、 在各种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和作业半径。
⑥ 每天工作时观测的第一个点必须是已知控制 点,以检核RTK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⑦ GPS信号失锁时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即静 止观测几分钟),等到重新锁定卫星时再进 行碎部点观测,为了确保安全可靠最好回到 一参考点上进行校核。
精选PPT
26
3. GPS定位技术
(1)测前准备 (2)外业实施 (3)数据处理
精选PPT
27
RTK图根控制测量
基 本 思 想
精选PPT
28
RTK一般作业流程
(1)收集资料 (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 (3)基准点的安置和测定
① 应有正确的已知坐标 ② 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视野开阔 ③ 周围不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及没 有其他干扰源,以防数据链的丢失
精选ppt23精选ppt24edm三角高程测量精选ppt25精选ppt26精选ppt27精选ppt28rtkrtk精选ppt291收集资料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3基准点的安置和测定应有正确的已知坐标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视野开阔周围不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及没有其他干扰源以防数据链的丢失rtkrtk精选ppt30gpsrtk流动站观测按快速静态测量模式进行将gps流动站安置在待测点静止地进行观测
《碎部测量》PPT课件
![《碎部测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ee6c3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1.png)
●测站A安置全站仪,后视B;
后视B
● A、B坐标和高程以及测站
数据预置于全站仪内。
9.4 电子全站 仪数字化测图
●测点P放置棱镜,对P点
进行坐标测量,全站仪
中 自动记录P点的三维坐
国 地
标
(测点代码须输入),
质 逐点观测。
大
学●将全站仪内数据文件输
信 工
入计算机,经测图软件 处理、编辑成数字化地
学 形图。
1. 测定地貌特征点 2. 连接地性线 3. 求等高线通过点 4. 连接等高线
梁新美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内插等高线通过点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信 工 学 院
2022/2/17
梁新美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h=2m
A点高程:21.2m,B点高程:27.6m
中 d0=48mm
国
地
质
大 学
h1 h0
信 工
d1 d0
900
中
国 地
800
质
大
学
信
700
工 学
800
院 2022/2/17
900
梁新美
1000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3、 展绘控制点
将图幅内所有控制点展
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
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点
中 国
号及高程。最后用比例
地 质
尺量出各招邻控制点之
大 间的距离,与相应的实
学
地距离比较,其差值不
信 工
应超过图上0.3mm。
◆人工编辑
梁新美
显示屏 软盘 打印机 绘图仪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9.2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碎部测量,编码—野外数据采集
![碎部测量,编码—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ebf3c8e419e8b8f67c1cb980.png)
X i X A DAi cos i cos AB Yi YA DAi cos i sin AB
i AB Ai
3. 直角点计算法(微导线中的隔一点)
在测站上可以测定房角点A,B,D,但直角点C却无法测定, 而且BC和CD的长度也不易直接量取,此时可以用式计算直 角点的坐标。
(2)当偏心点位于目标点B 的左或右边时, 偏心点至目标点的方向和偏心点至测站点Z 的方向应成直角。
,当偏心点位于左侧时,取“+”,位于右侧时,取“—”。
注:当偏心距较大时,直角必须用直角棱镜设定。
4.角度偏心法
欲测定目标点B,由于B点无法 到达或B点无法立镜,将棱镜安 臵在离仪器到目标B相同水平距 离的另一个合适的目标点Bi上进 行测量,先测定至棱镜的距离 (DZB =DZBi),然后转动望远镜照 准待测目标点B,读取水平角LB, 则测得B点坐标为:
3.直线内插法
已知A,B两点,欲测定AB直线上1,2,3,…,i各点,可分别量 取相邻点间的距离DA1,D12,D23等,从而求出各内插点的坐标。 DAi= DA1+ D12+ D23+…+Di-1,i
4.微导线法
(1)定向微导线 已知A,B两点,欲求1,2,3…,i各点,可分别量取各 边边长D1,D2,…,Di即可依次推出各点坐标:
1.直角坐标法(正交法)
正交法使用钢尺丈量距离,配以直 角棱镜作业。如图,已知A,B两点, 欲测碎部点i(1,2,3…),则以AB 为轴线,自碎部点i向轴线作垂线(由 直角棱镜定垂足)。假设以A为原点 ,只要量测得到原点A至垂足di的距 离ai和垂线的长度bi,就可求得碎部 点i的位臵,即
第四章 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PPT课件
![第四章 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819aca27284b73f3425065.png)
“一步测量法”的步骤归结为:先在已知坐标的控 制点上设测站,在该测站上测出下一导线点(图根 点)的坐标,然后再施测本测站的碎部点坐标,并 可实时展点绘图。搬到下一测站,其坐标已知,测 出下一导线点的坐标,再次测本站碎部点……。
3)增设测站点是在控制点或图根点上,采用极坐 标法、支导线法、自由设站法等方法测定测站点的 坐标和高程。 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 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中误差不应 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6。
标、编码及连接信息,显示屏上实时展绘碎部点并连接成图。 3)搬到下一测站,其坐标已知,后视前一导线点,测得水平角及前
视天顶距、斜距和觇标高,测出下一导线点的坐标。紧接着进行 本站的碎部测量,测本站碎部点的坐标,并根据测站点的坐标, 算得各碎部点坐标,实时展绘碎部点成图。同理,依次测得各导 线点和碎部点坐标。 4)待导线测完,计算闭合差并平差,再从新改算各碎部点的坐标。
第二节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数字测图最基本的工作,它是依据国家有关规 定(规程)及数字图的用途、用户的要求、本单位的仪器设 备状况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在测图开 始前,应编写技术设计书,拟订作业计划,以保证测量工 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 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当通过方向测量或方向和距离测量(包括用方向和距离连 测两个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时,设站点坐标计算分以下 几步骤进行: 1)设站点近似坐标的计算 2)权的确定 3)设站点平差坐标的计算 4)精度评定
2)一步测量法 实质: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测量方法 步骤 1)先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设测站,在该测站上先测出下一导线点 (图根点)的坐标。 2)仪器不动,然后再施测本测站的碎部点的坐标,根据碎部点的坐
数测-第二讲 碎部测量-79页精选文档
![数测-第二讲 碎部测量-79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ccf5c4de87101f69e3195d0.png)
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地面数字测图。
依据采集数据的手段不同,分为:
地面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全站仪测量模式: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 据自动传输到内存、电子手簿、掌上电脑或便携机内记录, 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自动生成数字地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绘 制地形图。 ➢镜站遥控测图模式 ➢GPS测量模式: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字测图:
数字摄影测图: 对于大面积的测图,通常可采用航测方法或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通过解析立体测图仪或数字摄影测量系 统得到数字地形图。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合测图。
绘制直角坐标格网 展绘控制点
一)、图纸准备
图纸选用:绘图纸(聚脂薄膜0.1毫米厚 )
二)、绘制坐标格网
规格:10cm× 10cm 精度:0.1毫米,
0.2毫米, 0.3毫米
1、对角线法
2、坐标格网尺法
3、绘图仪法 4、格网检查与注记
三)、展绘控制点:按(X Y H)
地形图的内容 ➢ 数学要素:如比例尺、坐标系、高程系等; ➢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 注记和整饰要素
1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特征点(碎部点) ➢地物特征点:轮廓点和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方向和坡度变化点
2. 照准立于碎部点上的标尺,读取水平角,再读取经纬 仪的下、上、中三丝读数,最后读取竖盘读数;
采用视距测量方法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及高差, 并算出碎部点的高程。
4 用个圆量角器和直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图解展绘至 图纸上,并注记该点高程值。
5. 重复2-4步骤,测给其它碎部点。 仪器搬至其它控制点上后,应复测上一测站所测的若干碎部 点,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在新测站上开始测绘。
依据采集数据的手段不同,分为:
地面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全站仪测量模式: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 据自动传输到内存、电子手簿、掌上电脑或便携机内记录, 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自动生成数字地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绘 制地形图。 ➢镜站遥控测图模式 ➢GPS测量模式: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字测图:
数字摄影测图: 对于大面积的测图,通常可采用航测方法或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通过解析立体测图仪或数字摄影测量系 统得到数字地形图。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合测图。
绘制直角坐标格网 展绘控制点
一)、图纸准备
图纸选用:绘图纸(聚脂薄膜0.1毫米厚 )
二)、绘制坐标格网
规格:10cm× 10cm 精度:0.1毫米,
0.2毫米, 0.3毫米
1、对角线法
2、坐标格网尺法
3、绘图仪法 4、格网检查与注记
三)、展绘控制点:按(X Y H)
地形图的内容 ➢ 数学要素:如比例尺、坐标系、高程系等; ➢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 注记和整饰要素
1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特征点(碎部点) ➢地物特征点:轮廓点和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方向和坡度变化点
2. 照准立于碎部点上的标尺,读取水平角,再读取经纬 仪的下、上、中三丝读数,最后读取竖盘读数;
采用视距测量方法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及高差, 并算出碎部点的高程。
4 用个圆量角器和直尺,按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图解展绘至 图纸上,并注记该点高程值。
5. 重复2-4步骤,测给其它碎部点。 仪器搬至其它控制点上后,应复测上一测站所测的若干碎部 点,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在新测站上开始测绘。
碎部测量编码野外数据采集
![碎部测量编码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636d77d7647d27284a7351e0.png)
Di ai2 bi2
arc c osDA 2B D12 D22 2DAB • D1
arc c osDA 2B D22 D12 2DAB • D2
碎部点A,B,欲测碎部点P,那 么可分别量取P至A,B点的距离 D1,D2,再根据戎格公式即可 求得XP、YP 。
Xi
XAcotXBcotYA cotcot
两条平行曲线,平行曲线一边点1、2、3、4…和与1点间距为R的另一 曲线上的点1′,求另一边线对应点2′、3′、4′…的坐标。
〔1〕 对于直线局部,其坐标公式:
Xi' XBDi •coasi Yi' YBDi •sinai
〔2〕 对于曲线局部,其坐标公式:
Di XA2iYA2i
一轴对称他物,测出1,2,3…,7和A点后,再测出A点的 对称点B,即可分别求出各对称点1′,2′,3′…,7′的 坐标。
XYBBYXZZ((D DZZBBii dd))scionsZZBBii
注意:偏心法 对高程无效
欲测定B点,但B点不能立标尺或反光镜,可先用极坐 标法测定偏心点Bi〔水平角读数为Li,水平距离为 SZBi〕,再丈量偏心点Bi到目标点B的距离△Si,即可 求出目标点B的坐标。
〔1〕当偏心点位于目标前方或前方
〔1〕定向微导线
A,B两点,欲求1,2,3…,i各点,可分别量取各边边 长D1,D2,…,Di即可依次推出各点坐标:
i i2,i1900
式中
(当脚标等于-1时,为A;当脚标等于0时,为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ccos
a2
S2 2aS
b2
arccos
b2
S2 2bS
a2
当i为左折点时,取“-”,右折点时取“+”。
arc c osDA 2B D12 D22 2DAB • D1
arc c osDA 2B D22 D12 2DAB • D2
碎部点A,B,欲测碎部点P,那 么可分别量取P至A,B点的距离 D1,D2,再根据戎格公式即可 求得XP、YP 。
Xi
XAcotXBcotYA cotcot
两条平行曲线,平行曲线一边点1、2、3、4…和与1点间距为R的另一 曲线上的点1′,求另一边线对应点2′、3′、4′…的坐标。
〔1〕 对于直线局部,其坐标公式:
Xi' XBDi •coasi Yi' YBDi •sinai
〔2〕 对于曲线局部,其坐标公式:
Di XA2iYA2i
一轴对称他物,测出1,2,3…,7和A点后,再测出A点的 对称点B,即可分别求出各对称点1′,2′,3′…,7′的 坐标。
XYBBYXZZ((D DZZBBii dd))scionsZZBBii
注意:偏心法 对高程无效
欲测定B点,但B点不能立标尺或反光镜,可先用极坐 标法测定偏心点Bi〔水平角读数为Li,水平距离为 SZBi〕,再丈量偏心点Bi到目标点B的距离△Si,即可 求出目标点B的坐标。
〔1〕当偏心点位于目标前方或前方
〔1〕定向微导线
A,B两点,欲求1,2,3…,i各点,可分别量取各边边 长D1,D2,…,Di即可依次推出各点坐标:
i i2,i1900
式中
(当脚标等于-1时,为A;当脚标等于0时,为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rccos
a2
S2 2aS
b2
arccos
b2
S2 2bS
a2
当i为左折点时,取“-”,右折点时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各点编码具有唯一性,计算机易识别与处理,但外业直接编
码输入困难。
8
四、简编码方案
简编码是在野外作业时仅输入简单的提示性编码,经内 业简码识别后,自动转换为程序内部码。
南方CASS测图系统的有码作业模式,是一个有代表性的 简码输入方案。
CASS系统的野外操作码(也称为简码或简编码)可区分 为类别码、关系码和独立符号码3种,每种只有1 ~ 3位字 符组成。其形式简单、规律性强,易记忆,并能同时采 集测点的地物要素和拓扑关系,能够适应多人跑尺(镜)、 交叉观测不同地物等复杂情况。
……
380201
围墙
300000
居民地及设施
380403
凉台
5
地形编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符合国标图式分类,符合地形图绘图规则; ➢ 简练,便于操作和记忆,比较符合测量员的习惯; ➢ 便于计算机处理; ➢ 便于GIS等软件的使用。
目前,国内开发的测图软件已经有很多,一般都是根据 各自的需要、作业习惯、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等设计 自己的数据编码方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标准。数据编码 从结构和输入有全要素编码、简编码等。
6
三、全要素编码方案
全要素编码通常是由若干个十进制数组成。其中每一 位数字都按层次分,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CASS数字测图系统全编码
CASS数字测图系统编码统一为6位数字,其规则:
“1(或2、3)+图式序号+顺序号+次类号”
其中3~9章的内容第一位数字为1,10~12章的内容第一位数字为2,
对于地籍测量的内容第一位数字为3;
图式序号指GB/T 7929-1995版中符号的章节号;
顺序号为此类符号顺序号,从零开始;
次类号指同一图式章节号中不同图式符号,从零开始。
7
如:185101,185102
对于有辅助符号位的编码,在其骨架线编码后加“-顺序号”,如围墙辅 助符号位的边线编码为144301-1,围墙辅助符号位的短线编码为144301-2。
9
1.类别码
按一定的规律设计的,不需要特别记忆。有1~3位,第 一位是英文字母,大小写等价,后面是范围为0~99的数字。
10
2.关系码
连接关系码的符号及含义
符号 + n+ np np
+A$ -A$
含义 本点与上一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进行 本点与下一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相反方向进行 本点与上n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进行 本点与下n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相反方向进行 本点与上一点所在地物平行 本点与上n点所在地物平行 断点标识符,本点与上点连 断点标识符,本点与下点连
地形码是表示地形图要素的代码。 信息码是表示某一地形要素测点与测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规范》(CJJ100-2004)代码位 数规定是6位十进制数字码。
× × ×× ××
大类 中类 小类 子类
图1 碎部点编码规则
表1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部分代码
要求:最后测定的一个点必须与第一个点重合,以检验仪器 是否变动,重合误差应小于图根点精度。
14
“一步测量法”
对于小面积或局部区域,有些数据采集软件有“一步测 量法”功能,即图根控制与碎步测量通视进行,不需要段 杜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15
二、仪器器材、资料准备
仪器器材:全站仪、对讲机、充电器、备用电池、通讯电缆、
(2)连接关系码
地物代码
(3)面状地物填充码
数字测图系统内的数据编码一般在 6 ~ 11 位,有的全部用数字表
示,有的用数字、字符混合表示。编码设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外业
数据采集的难易、效率和质量。
3
二、国家标准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 (GB/T14912—2005)规定,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总形式为: 地形码十信息码。
1
第五章 野外数据采集
§5.1 数据编码 §5.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5.3 碎部点测算原理与方法 §5.4 测记法野外数据采集 §5.5 数据通讯
2
§5.1 数据编码
一、数据编码的概念
数据编码:按一定规则构成用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 接关系等信息的符号串。
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
(1)地物要素编码
反光棱镜、皮尺、草图、工作底图。
控制成果
技术资料
注意:绘制草图采取现场绘制,也可以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底图
可以用旧地形图、晒蓝图或航片放大影像图。 在数据采集之前,最好提前将测区的全部已知成果输入电子手簿、
全站仪或便携机,以方便调用。若采用简码作业或者电子平板测图, 可省去绘制草图。
16
三、测区划分
“作业区”划分:一般以道路、河流、沟渠、 山脊等明显线状地物为界线,将测区划分为若干 个作业区。对于地籍测量来说,一般以街坊为单 位划分作业区。
分区的原则:各区之间的数据(地物)尽可能地 独立(不相关)。
17
四、人员配备
1.草图法 测站观测员(兼记录员)1人,镜站跑尺员1~2人,领尺
(绘草图)员1~2人; 领尺员负责画草图或记录碎部点属性,内业绘图一般由
11
3.独立符号码
对于只有一个定位点的独立地物,用A××表示。
12
§5.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控制测量、仪器器材与资料 准备、测区划分、人员配备等。
一 、图根控制测量
1. 图根控制点(包括已知高级点)的个数 实际应用中,一般以500m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通 视条件好的地方,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视困难的地方,图 根点可密些。
13
2. 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采用传统的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图、从整体 到局部的作业方法,也可以采用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一步测 量法”。但对于大面积高等级控制测量,仍遵循传统的测量原则。实际工 作中图根点的加密通常采用“辐射法”。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上,用极坐标测量 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方式,一次测定周围几个图根点,点 位精度可在1cm以内。
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100000
定位基础
310000
居民地
110000
测量控制点
310100
城镇、村庄
110101
大地原点
310300
普通房屋
……
……
310500
高层房屋
110103
图根点
310600
棚房
110202
水准点
311002
地下窑洞
110300 卫星定位控制点
340503
邮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