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0章 胚胎学绪论
胚胎学总论
D. 绒毛间隙的子体血中
33.细胞滋养层大部分消失是在( )
A. 第13周
B. 第14周
C. 第15周
D. 第l6周
34.羊水过多是指羊水多于( )
A. 1000毫升
B. 1500毫升
C. 2000毫升
D. 2500毫升
35.精子获能是在( )
B.外胚层尾侧正中线
C.内胚层头侧正中线
D.内胚层尾侧正中线
10.脊索是来自( )
A.体节
B.体蒂
C.原条
D.原结
11.正常妊娠至分娩时的羊水量是( )
A.2000-2500ml
B.1500-2000ml
C. 放射冠
D. 卵泡膜细胞
E.平滑肌细胞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的分裂称卵裂。
2.卵裂是_______的__________。
3.前置胎盘是植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所致。
4.________________将来发育形成二胚层胚盘。
10.平滑绒毛膜与______________相接。
11.人胚胎在子宫中发育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可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精子的获能过程是______________内的分泌物溶解精子头部表面的糖蛋白,使精子___________能释放_____________,精子即可穿过卵子周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___。
17.植入又称____________,约在受精后___________起始,___________完成,通常是植入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处。
组织学与胚胎学20
Diagram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3-D Pie Chart
Text1 Text6
Text2 Text5
Text3 Text4
(三)中静脉
直径在2-9mm; 内膜薄,内弹性
膜不明显; 中膜薄,环形平
滑肌分布稀疏; 外膜比中膜厚,
了解心瓣膜的结构与心传导系的细胞类型和 结构特点。
二、血管壁微细结构的共同特点
中膜
外膜
内膜
内皮
内膜 内皮下层
中膜 平滑肌
结缔组织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中膜
外膜
内膜
(一)内膜
1、内皮(光镜结构LM)
细胞长梭形,与血管的长轴平行;表面光滑, 便于血液流动,核椭圆形位于中央。
细胞薄,核所在部位略厚。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
1、内皮细胞 2、周细胞 3、基膜
内皮细胞:管壁由1-3个内皮细胞围成。
内皮细胞
周细胞(pericyte)
扁平而有突起,位于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 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被基膜包裹;
功能:增殖、分化。
基膜 周细胞
基膜
内皮细胞基底面着落在基膜上; 基膜在有周细胞的地方分为两层包绕周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绪论
28% 流产; 25% 所生子女1岁内死亡; 25%所生子女有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2020/3/24
3) 化学性致畸因子 化学物质: 铅、砷、镉、汞,苯类、有机磷
农药、亚硝基化合物等.
药物: 反应停 (缺肢、短肢),
2020/3/24
氨基蝶呤 (无脑畸形, 脑积水, 唇裂) 链霉素 (先天性耳聋)
3.1 定义: 出生时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 (出生缺陷)。
研究先天性畸形的原因、形成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 防的科学称畸形学。
3.2 Causes
1) 遗传因素 (25%) 2) 环境因素 (致畸因子) (10%)
3) 遗 传 因 素 与 环 境 因 素 的 相 互 作 用 (65%)
2020/3/24
3.2.1 遗传因素 1) 染色体数目变化 常染色体 – 21三体 (先天愚型): 特殊
组织学 与胚胎学
教学课件
2020/3/2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人体胚胎学
绪论
2020/3/24
宋天保
第20章 绪论
1. 什么是胚胎学? 研究:
• 正常发育
2020/3/24
孪生(双胞胎)
2020/3/24
三胞胎
2020/3/24
•先天性畸形
2020/3/24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在母体子宫内正 常发育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同时也 研究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及其预防。
2) 不同器官有不同致畸敏感期, 与其发生 和分化的时期一致。
2020/3/24
3) 不同致畸因子的致畸敏感期不同。 如风疹病毒:
怀孕后1月感染,畸形率为50%; 怀孕后2月感染,畸形率为22%; 怀孕后3月感染,畸形率为7%;
胚胎学(完整版)
胚胎学(完整版)下篇胚胎学第20章胚胎学绪论一、胚胎学的内容和意义胚胎学(embryology)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人胚胎在母体子宫中的发育经历38周(约266天),可分为两个时期:①从受精卵形成到第8周末为胚期(embryonic peri-od)Q在此期,受精卵由单个细胞经过迅速而复杂的增殖分化,历经胚(embryo)的不同阶段,发育为各器官、系统与外形都初具雏形的胎儿(fetus)。
此时只有3cm 长,堪称“袖珍人”。
②从第9周至出生为胎期(fetal period)。
此期内胎儿逐渐长大,各器官、系统继续发育,多数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
胚期质变剧烈,胎期量变显著。
因此,胚期是研究和学习的重点。
个体出生后,许多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远未发育完善,还要经历相当长时期的继续发育和生长方逆成熟,然后维持一段时期,继而衰老死亡。
出生后的这一过程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研究出生前和出生后生命全过程的科学则称为人体发育学(devel-opment of human )胚胎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1.描述胚胎学(descriptiveembryology) 主要应用组织学和解剖学的方法(如光镜、电镜技术)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演变过程,包括外形的演变、从原始器官到永久性器官的演变、系统的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是胚胎学的基础内容。
2.比较胚胎学(comparative embryology) 以比较不同种系动物(包括人类)的胚胎发育为研究内容,为探讨生物进化过程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依据,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胚的发育。
3.实验胚胎学(experimentalembryology) 对胚胎或体外培养的胚胎组织给予化学或物理因素刺激,或施加显微手术,观察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旨在研究胚胎发育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
4.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标本观察 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
组织学的实验,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显微镜 观察切片标本。学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是为进一步 学习病理组织改变打基础的,要认真观察各种微 细结构及其比邻关系。
⑶ 涂片:将游离的细胞直接涂在玻片上染色,
如血液涂片。
⑷ 铺片:将疏松结缔组织、肠系膜等撕成薄
片,铺在载玻片上。
⑸ 磨片:将骨、牙等硬组织切割成片后再磨成
薄片。
3. 其它常用特殊染色法
⑴ 镀银染色:如将神经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硝酸银 溶液中,可将神经元染成棕黑色或棕黄色。
若将网状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氢氧胺银溶液中, 再经5%甲醛液还原,能将网状纤维染成黑色,胶原纤 维呈褐色。
(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阳电荷, 能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胞质中的核糖体染成紫 兰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阴电荷, 能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染成红色。
※何谓嗜碱性和嗜酸性? 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
图10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模式图
⑶呈色情况与
观察: ① 常用的荧
光素是异硫氰酸荧 光素发出黄绿色荧 光,四甲基异硫 氰酸罗丹明发出橙 红色荧光。 (见图1—4)
②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它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DAB) 和H2O2。HRP能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物。
图: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弹性蛋白mRNA,胞质呈综黄色。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
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第二章细胞第三章上皮组织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
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
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地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缝隙连接:又叫通讯连接。
呈斑状,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
相邻颗粒对接,小管相通。
缝隙连接的功能是传递化学信息。
连接复合体: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出现,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
PAS反应呈阳性。
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和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具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浆细胞:形态: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偏位,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电镜——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
功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考的可能性不大)分子筛:是由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空隙的网状结构。
小于空隙的水、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可防止细菌蔓延。
第五章软骨和骨骨单位:位于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结构域,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为长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以中央管为轴心,10-20层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环绕;内含组织液、血管和神经,并有骨小管相互通连等。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组织学与胚胎学》胚胎学总论(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胚胎学总论(整理)胚胎学总论(红色的是要名词解释的,黑体字是复习提纲中划出的重点)受精:定义:精子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条件:1,发育正常并已获能的精子精子获能:精子通过子宫和输卵管的时候,精子头外表面覆盖的一层来自精液能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被去除,使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2,发育正常的卵子 3,在限定的时间相遇(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 24 小时内;卵子:排卵 12-24 消失)4,精子浓度不小于 400 万个 5,生殖管道通畅 6,激素水平部位:输卵管壶腹部过程:1 顶体反应:获能的精子接触到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后,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从而可径直接触透明带;接触到透明带的精子与精子受体 ZP3 结合,释放顶体酶,在透明带溶蚀出一条孔道,使精子头部可接触到卵子。
精子头侧面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精子核与细胞质入卵 2 透明带反应:1 / 10:精子与卵子细胞膜融合,精卵结合后,卵子浅层胞质内的皮质颗粒立即释放,透明带结构变化(精子受体 ZP3 分子变性,无法再与精子结合),阻止其他精子穿越透明带。
保证了正常的单精受精。
3 在精子入卵的同时,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排除第二极体。
精子核雄原核,卵子核雌原核。
两核在细胞中部靠拢,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意义:1.精子卵子的结合,恢复了细胞的二倍体核型;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结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曾发生的染色体联合和片段的交换,使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新个体既维持了双亲的遗传特点,又具有与亲代不完全相同的性状。
2.受精决定新个体的遗传性别。
XY:男,XX:女 3.精子入卵,使原本相对静止的卵子转入旺盛的能量代谢和生化合成,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启动了胚胎发育的进程。
组胚教学大纲(8年制,第7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
4、高尔基复合体—细胞的加工厂
• 光镜下:网状或小泡状,又称内网器。
• 电镜下:复合体,即扁平囊泡、小泡、
大泡。其中扁平囊泡是主体
高尔基复合体
• 粗面内质网合成的“外销性”蛋白质进入内 质网腔后,在管腔盲端以为小泡,并融入 扁平囊。蛋白质在扁平囊中经过浓缩、加 工及包装形成颗粒状分泌物质,再移至扁
附着核糖体:合成“外销性”输出蛋白质,如抗体、激素等。
注:单个存在的核糖体称单核糖体,不参与蛋白质合成。
•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为多聚核糖体
3、内质网—多功能的膜性小管系统
• 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扁囊状或小管状结构。与核膜和质膜相连续,在
细胞质中纵横交错,互相沟通连接成网。
粗面内质网(有核糖体附着)—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第三节 细胞增殖—分裂方式
四、细胞周期的生理意义
• 分裂间期:合成DNA,复制两套遗传信息,为进入 分裂期做准备。
• 分裂期:保证遗传的稳定性。
01
膜内外物质转运的载体
作为受体,特异性结合激素、
02
神经递质、抗原及一些药物
作为酶,具有催化作用
嵌入蛋 白功能
03 04
作为具有个体特异性的抗原
05
能量的转换器
3、膜糖
• 含量较少,存在形式糖脂和糖蛋白。
(二)细胞膜的功能
A 维持细胞的完整性 B 选择性的进行物质交换 C 构成细胞屏障 D 构成细胞支架
(二)细胞器
1、线粒体——细胞的供能站
构成: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及内外两
个腔构成,呈杆状、线状或颗粒状。
线粒体嵴—部分内膜向内褶叠形成
板状或管状结构—特征性结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第3章结缔组织第4章软骨和骨第5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第6章肌组织第7章神经组织第9章循环系统第10章免疫系统第11章皮肤第12章内分泌系统第13章消化管第14章消化腺第15章呼吸系统第16章泌尿系统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20章胚胎学总论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 HE染色:利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方法。
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4. 原位杂交技术:利用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针)与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待测DNA或RNA互补配对,结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待测核酸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
5.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部分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常呈嗜酸性。
6.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细胞核、核糖体等常呈嗜碱性。
第2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镜下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为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等处。
3. 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4.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状,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分布由6个亚单位并合组成的连接小体,相邻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及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1.精子的发生、成熟: 2.卵细胞的成熟: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二)受精(fertilization) 1、定义:
指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 受精卵的过程。 2、地点:一般在输卵管壶腹部。
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是指将取出卵细胞和精子在母体外受精并发育到 早期胚胎阶段;
–然后移植入母体子宫内,任其继续发育直到诞生; –国际上把这种形式的体外发生叫做体外受精—胚
胎移植。由此诞生的婴儿常规的叫做“试管婴 儿”。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二、受精后第一周的变化: (一)卵裂(cleavage): 1、定义:受精卵的早期分裂。
胚胎学
Embryology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第一部分:胚胎学绪论
Part One:
Embryological Introduction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一、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定义:
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从受精 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 科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受精卵在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并 沿着输卵管 向着子宫腔方向运动。到 第4天,胚泡也进入子宫腔, 继续运 动,到5-6天,极端滋养层外的透明带消失, 暴露的极端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的上皮相接,植入 开始。
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
(三)意义:
1、理论意义: 能帮助人们用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生命 个体的发生和发育。
2、实践意义: (1)能更深地理解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
遗传学等学科中的某些内容。 (2)产科医生只有掌握胚胎学知识,才能对孕
【课件-组织学与胚胎学】_20.胚胎学总论_
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 Embryology 胚胎学总论G e n e r a l Embryology概述人体胚胎发生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胚前 期、胚期和胎期。
-生殖细胞成熟、受精、卵裂-胚泡形成与植入-胚层形成与分化-胎膜与胎盘胚胎龄的推算月经龄:孕妇末次月经日 ~ 胎儿娩出日 = 280天受精龄:受精日 ~ 胎儿娩出日 = 266天- 月经龄推算方法:末次月经年份+1,月份-3,日+7【例】 末次月经首日:2003年8月12日2003年+1 = 2004年8月-3 = 5月12日+7 = 19日出生日:2004年5月19日精子(sperm )卵子(ovum )来 源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 )发 育名称部位名称部位1精原细胞胚胎、生后睾丸卵原细胞胚胎卵巢2初级精母细胞生后睾丸形态形成 – 64天初级卵母细胞生后卵巢3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排卵前4精子细胞卵子输卵管 (受精时)5精子排卵后12-24小时内退化6精子附 睾生理成熟(6-10天)7精子女性生殖管道精子获能一、生殖细胞和受精(一)生殖细胞(germ cell )生殖细胞(精子、卵子)生长发育一览表排 卵 机 制孕 激 素 分 泌 增多颗粒细胞合成 前列腺素卵泡壁基部及侧面的平滑肌收缩触发排卵有关酶 的形成与释放使卵泡壁溶解破裂使卵 巢合 成多 种酶促使成熟卵泡 顶部组织的胶 原纤维间起黏 合作用的蛋白多糖变性使卵 泡壁 张力 减低引 起 排 卵-LH 排 卵 前脑 垂 体 分 泌 的升 高(二)受精(fertilization)定义: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部位: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条件:男性:一次可射出3-5亿个精子,其中有300 - 500个最强壮的精子能通过鞭毛运动抵达输卵管壶腹部 女性:能够正常排卵;输卵管通畅分期:受精的过程分三个期1.获能精子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使部分精子可接触到透明带 (pellucid zone)。
组织学与胚胎学 名词解释
组织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HE染色法:又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或粉红色。
PAS反应:又名过碘酸希夫反应。
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
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与无色的品红硫酸复合物(即希夫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第二章上皮组织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间含有与其平行的长杆状线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第三章结缔组织分子筛:由氨基聚糖与蛋白质共价键结合而成的聚合体。
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
小于微孔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等可通过;而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则被阻挡。
趋化性:当受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等物质刺激后,细胞伸出伪足,沿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朝浓度高的部分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部位。
这种特性称趋化性。
第四章血液血象:血象是检查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及血红蛋白数量的总称。
网织红细胞:新生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从骨髓进入血液。
细胞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其数量代表骨髓的造血功能。
溶血: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称溶血。
第五章软骨和骨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心软骨细胞越成熟,体积渐大,圆形或椭圆形,成群分布(多为2~6个聚集)它们由同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称为同源细胞群。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第20章 胚胎学绪论
胚胎学主要分支学科
• 5.分子胚胎学(molecular embryology):应用分子生物学探索胚胎 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时-空规律、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途径 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因素。
• 6.畸形学(teratology):研究胚胎发育异常和先天性畸形发生 的原因、机理和预防措施。胚胎发生过程复杂而精细,任何 遗传或环境的异常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其正常发生发育,进 而出现先世纪末期,德国胚胎学家斯佩曼 (Spemann)因发现了 胚胎的发育规律并提出了 “胚胎诱导学说”而获得了 193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其后著名的学说有:细胞分化决定、胚区定位、胚胎场与 梯度等。
• 有些学者还研究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细胞内化学物质 的变化及其与胚胎形态演变的关系,由此形成化学胚胎 学。
• 19世纪中期(1855年),德国学者雷马克 (Remnark) 提出了 胚胎发育的“三胚层学说”,标志着描述胚胎学的开端。
• 1859年,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将胚胎学与进化论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其观点与贝尔定律惊人的相似。
• 19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穆勒 (Muller)和海尔克(Haeckel) 提出“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重演”的学说,简称 “重演论 ”。重演结构存在一段时间后即退化凋亡。如人胚曾一度出 现尾芽、鳃器等结构,但成体并无尾和鳃形成。
• 2.胎期(fetal period) 从第9周至38周胎儿出生。胎期 内胎儿(fetus)逐渐长大,各器官﹑系统继续发育并成 熟,多数器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
胚胎学主要分支学科
• 1.描述胚胎学 (descriptive embryology) :应用组织学和解剖 学的方法描述胚胎发育。
胚胎分期
• 1. 胚期(embryonic period) 从受精第1天至第8周末。由受 精卵发育成为各器官﹑系统及外形都初具雏形的 “袖珍 儿”(图20-2)。
第20章 胚胎学总论讲义
第20章胚胎学总论学习要点胚胎学概念,研究内容和分期生殖细胞和受精卵裂、胚泡和植入二胚层和三胚层三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胎盘和胎膜双胎先天性畸形胚胎学(embryology) 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发生机制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器官与系统的发生、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以及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等。
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是研究人类胚胎发生发育的全过程及其机制。
人胚胎发育时间指从受精到分娩,约38周(约266天),分为两个时期①胚期:从受精至第8周末。
②胎期:自第九周至出生。
此外,从26周至出生后4周的新生儿发育阶段称围生期。
胚胎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分支:描述胚胎学、比较胚胎学、实验胚胎学、化学胚胎学、分子胚胎学、畸形学、生殖工程学。
对于医学生来说,只有学习胚胎学,才能真正完整地了解人的外形、内部各系统、器官、细胞是如何发生演化的;才能更好地学习医学课程。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一) 生殖细胞(germ cell)又称配子(gamete),包括精子和卵子,均只有23个染色体,为单倍体细胞。
受精后恢复了二倍体细胞。
1.精子:是在睾丸的生精小管内产生的。
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
精子染色体组型为23,X或 23,Y。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约2周并获得运动能力。
在女性生殖管道内获得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
精子可存活1~3天,受精能力只维持20小时左右。
2.卵子:由卵巢内的卵泡产生。
青春期开始,每月从卵巢内排出一个卵子。
经历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后,初级卵母细胞于排卵前36~48小时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并相继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并停留于分裂中期。
次级卵母细胞在与精子结合时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而达到成熟。
次级卵母细胞如不与精子结合,只能维持24小时。
(二) 受精(fertilization)受精是成熟获能后的精子与发育正常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绪论
3
二、组织胚胎学研究技术
问题 观察对象太小 观察对象无色,无反差 观察对象生化成分不同 观察对象是活体
解决方法 放大 显微镜 染色(HE染色) 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培养
编辑ppt
4
1、一般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 LM)技术 HE染色: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
碱性染料
酸性染料
将嗜碱性物质(本 身酸性)染成蓝色
细胞核中的DNA、 RNA细胞质中的RNA
将嗜酸性物质(本 身碱性)染成红色
细胞质、膜性结构 (线粒体、溶酶体、 滑面内质网)
编辑ppt
5
涂片
编辑ppt
7
2、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 EM)技术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观察组织或细胞表面的立体结构
编辑ppt
8
3、 细胞化学
过碘酸 Schiff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简称 PAS反应,是确定组织或细胞中有无多糖存在的一种方法。
原理:
多糖 PA
氧化
Schiff
醛
试剂
紫红色沉淀
编辑ppt
10
4、免疫细胞(组织)化学
利用抗原(antigen, Ag),抗体(antibody)特异 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的一种方法。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和系统人体问题解决方法观察对象太小放大显微镜观察对象无色无反差染色he染色观察对象生化成分不同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对象是活体培养二组织胚胎学研究技术1一般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elm技术he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内
(一)受精的过程分为三期 1.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
带的过程 精子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卵泡细胞 精子与精子受体 ZP3 结合,释放顶体酶,在透明 带形成孔道
2.精卵细胞融合: 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 体;精子细胞核进入卵母细胞 雄原核、雌原核形成并融合,受精卵形成;
第20章 胚胎学绪论 General Embryology
精、卵膜接触
精子进入卵子的刹那间
一、胚胎学内容 1.胚胎学定义: 研究从受精 卵发育为新 生个体的过程 及其发育 机理的科学
2.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 精、胚胎发育、胚胎与 母体关系、先天 性畸形等
3. 胚胎发育时间以及分期 胚胎发育(38周,266天) (1). 胚期: 受精-第8周末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脊索
脊索出现 口咽膜、泄殖腔膜出现
2020/10/23
第18天胚盘 3(9 示脊索形成)
第3周小结(主要变化)
①出现中胚层,三胚层胚盘形成 ②中轴结构建立 ③口咽膜和泄殖腔膜形成 胚外中胚层的变化
三、胚层分化和胚体外形建立 (第4~8周) (一)三胚层的分化
1、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系统、皮肤表皮等
约在第五周出 齐,共约42~44 对。
间介中胚层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侧中胚层
侧中胚层的分化
体壁中胚层 胚内体腔 脏壁中胚层
胚内体腔 胚外体腔
3、内胚层的分化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内胚层构成卵黄囊的顶, 在胚盘向腹侧的卷褶变化下,内胚层被卷成原始消 化管。
矢状面
横断面
A
B
卵黄囊
前肠 中肠
后肠
⑤蜕膜发应:子宫内膜改称蜕膜:基蜕膜,壁蜕 膜和包蜕膜
(二) 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发生(第3周)
原条:第三周初,上胚层细胞增殖、迁移,形 成一条纵向的细胞索,称原条。
下胚层 上胚层
原条
原条 上胚层
下胚层
中 胚 层 形 成
35
内胚层的形成
上胚层
原条
内胚层
三胚层胚盘
当内胚层和中胚层形成后,上胚层改名为外胚层。
精子低于500万/ml,或畸形精子 超过20%,几乎不能受精。
(三)受精的意义
①诞生了新的个体 ②恢复了二倍体特性 ③激活了卵的代谢 ④决定了遗传性别
第二节 人胚早期的发生
4细胞 2细胞
• 二、胚泡桑的椹形胚成和植入
胚泡
卵裂 受精
排卵
一、卵裂、胚泡形成和植入 (一)卵裂及胚泡形成 卵裂:为受精卵的有丝 分裂,子细胞称卵裂球 桑椹胚:第3 天,含12 ~16个细胞 胚泡:第4 天形成,约 含100个细胞滋养层、 内细胞群、胚泡腔透明 带溶解、消失
外胚层的早期分化及神经管形成
神经管形成
前神经孔 后神经孔
无脑畸形
未闭合
脊髓裂
神经嵴 神经管
神经沟
2、中胚层的分化
中胚层的分部: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侧中胚层
①轴旁中胚层
脊索两旁,第20天开始横裂为左 右成对的体节,体节所在部位形成 局部隆起。
前神经孔
体节 somite
体节
脊髓
体节
头端向尾端生 成,每天三对。
原始消化管: ① 两端封闭(口咽膜、泄殖腔膜); ② 中部腹侧与卵黄囊相通; ③ 从头端到尾端依次分为前、中、后肠三段; ④ 分化为消化管与呼吸道的上皮、消化腺等。
(二)胚体外形的建立
胚体外形的总体变化过程: 平盘胚
原因:
各部分生 长速度不同
中快于边
外快于内
纵快于横
次级精 母细胞 精子 细胞
精子
(23,X) (23,Y)
初级卵母细胞 (46,XX)
次级卵母细胞 (23,X)
成熟卵细胞 (23,X)
极体
二、受精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人受精卵相差显微镜图 (示雄、雌原核)
精子的运送、受精部位 & 时间
精子的运送:主要靠尾 部的摆动,另靠子宫壁 肌肉收缩。 部位:大多在输卵管的壶
3.单精入卵
透明带反应-卵子释放皮质颗粒酶,使透明带变性, 确保单精受精
(二)受精的条件
①配子发育成熟 ②生殖管道通畅 ③精卵适时相遇 ④精子有质有量 ⑤激素水平正常
精子、卵子正常发育,精子获能 (体内自然获能,体外可通过人 工授精方法获能。
许多计划生育措施即针对此条件。
精、卵排出后,只有一天左右的 存活时间。
→
~第2周受精卵发育为二胚层胚盘
第8周末,胚(embryo)发育 为具有各器官系统的原基初具雏 形的胎儿(fetus)此两期质变剧烈
(2)胎期:第9 周-出生, 胎儿生长,各系统继 续发育并出现功能活动
第21章 胚胎发生总论
福建中医药大学 组胚教研室 朱燕珍
第一节 生殖细胞与受精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 • 男性生殖细胞:精子 • 女性生殖细胞:卵子
胚胎与子宫蜕膜的关系
3、植入部位
卵巢
子宫
输卵管
肠系膜 输卵管峡部 输卵管 壶腹部
输卵管伞端
肠
输卵管子宫部
子宫
卵巢
子宫 颈管 内口
上:异位植入 右下:前置胎盘
二、 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2周)
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epiblast) 柱状细胞 下胚层(hypoblast) 立方形细胞
㈠ 精子的发生、成熟和获能
1、精子发生:睾丸 2、精子成熟:附睾 3、精子获能:女性生殖道
精子在穿越女性生殖管道 的过程中,获得了释放顶 体酶、穿越放射冠和透明 带的能力,因而能使卵子 受精,该现象称获能
㈡ 卵子的发生和排卵
生殖细胞的发生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46,XY)
滋养层 胚泡腔
内细胞群
滋养层: 一层扁平的细胞,构成胚泡壁
胚
泡 胚泡腔: 胚泡中央的空隙
内细胞群: 滋养层内面一侧的一群细胞
(二)植入 植入(着床):胚泡包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植 入 过 程
植入过程动态演示
蜕膜反应: 子宫内膜(由
分泌期进入妊 娠期)→蜕 膜; 基质细 胞→蜕膜细胞 基蜕膜、包蜕 膜、壁蜕膜
上胚层 下胚层
二胚层胚盘及其相关结构的发生
子宫蜕膜 上胚层 下胚层
胚外中胚层 子宫上皮
子宫腺
羊膜腔 卵黄囊 细胞滋养层 合体滋养层
初级干绒毛
胚外中胚层 脏层
胚外中胚层 壁层
子宫腺 滋养层陷窝 体蒂 卵黄囊
胚外体腔
2020/10/23
31
第2周小结(主要变化)
①完成植入 ②二胚层胚盘形成 ③羊膜腔和卵黄囊出现 ④滋养层分化为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