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幸福感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感进行了综合性的文献综述。
本文将综述幸福感研究的最新进展,涵盖了幸福感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幸福感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程度的评价。
要研究幸福感,首先需要准确定义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通常包括积极情感、满足感和目标达成感等方面的心理体验。
根据这些定义,研究者们发展了各种测量幸福感的工具,例如主观幸福感问卷、积极情感量表等等。
这些测量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
在个体特征方面,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体因素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例如,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幸福,结婚的人比未婚的人更具有幸福感。
此外,人格特质也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如乐观、自尊、内外控等。
社会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持体系和教育水平等都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幸福感越高。
此外,社会支持体系、人际关系以及工作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文化背景也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幸福感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体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东方文化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因此,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和评价方式也各不相同。
幸福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具有生活满意度和质量。
同时,幸福感也能够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从社会带来的角度来看,幸福感水平较高的社会通常更加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社会关系更加和睦。
因此,提高幸福感不仅对个体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述评,以期对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影响因素、测量工具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国内学者在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影响因素分析、测量方法的改进以及提升策略的探索等。
我们也将关注这些研究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述评,我们期望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为推动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二、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测量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体验。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Die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定义上,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的主观评价和内心体验。
它不仅关注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意度,还包括他们在心理、社会、精神层面的感受。
具体来说,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而情感平衡则是指个体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测量上,主观幸福感的评估通常依赖于问卷调查法。
其中,最常用的量表是Diener等人开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简称SWLS)。
该量表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评估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
还有一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情感平衡,如《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简称PANAS)。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幸福感是一个个体对于自身生活从各种层面上的评价和感受。
主观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
主观幸福感成为学术研究的对像,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个整体评价,包括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如个人成就感、人际关系、健康、收入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如何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 1950 年代,在那个时代,精神医学家认为幸福只是一种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主观幸福感的状态下的表现。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学界逐渐从幸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入手,梳理了大量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
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也日趋丰富。
目前较为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幸福感量表”和“流程体验量表”两种。
其中,“幸福感量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它包括正向情绪、满意度、意义感、自主感、哲学自我等方面的测量。
“流程体验量表”则聚焦于具体的生活体验,可帮助采集与幸福感相关的精细数据,包括情感、行动、认知等各个方面的体验。
在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方面,学界目前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受人际关系、健康、经济收入、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人们的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幸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健康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正向情绪和幸福感。
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一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对于维持行居安乐的生活质量有必要的保证。
除此之外,文化、教育水平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不尽相同。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中,人们之所以会感到幸福和不幸的原因也不同。
教育水平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从而提升自我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发展
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发展当谈论到经济发展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国家的GDP、财富和物质繁荣,然而,这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除了物质层面的繁荣之外,主观幸福感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首先,可以说经济发展为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基础条件。
经济的繁荣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物质需求,例如足够的食物、住房和医疗保障。
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可以减少人们的物质困扰,从而为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保障。
此外,经济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例如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教育条件的改善。
这些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地位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增加人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主观幸福感。
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主观幸福感的全部。
物质财富的积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个人的幸福感。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也需要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和情感需求。
例如,无论物质条件如何,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感到孤独、焦虑或缺乏成就感,那么他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依然不高。
因此,精神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质量也是决定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此外,主观幸福感还受到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幸福的定义有所不同,有些人更重视家庭和人际关系,而有些人则更注重事业和金钱。
在社会中,积极的社会关系、信任和公平感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社会关系和支持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一,而社交媒体和科技的普及则给了人们更多机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增加了幸福感。
另一方面,主观幸福感同样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有研究表明,幸福感高的人往往更具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幸福的员工更有动力和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够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高幸福感的人更能从困境中快速恢复,更具有抗压能力,这对于一个公司和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幸福感也可以视为经济繁荣和创造力的重要驱动力。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它反映了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和积极情感的体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
由于主观幸福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提升策略的实效性等。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综述,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通过回顾和总结相关文献,本文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推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时,本文也期望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一文中,我们首先需要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重要性进行探讨。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心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价,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两个方面。
认知评价主要是指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各个方面满意程度的整体评价情感反应则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往往具有更积极的心态,更能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主观幸福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自我成长。
主观幸福感还与大学生的社交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情绪体验,是人们对自己整体生活感到满意或高兴的心理状态。
主观幸福感被认为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和健康。
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呈现出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幸福感与健康、人际关系、工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一、定义主观幸福感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快乐感受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许等主观感受。
主观幸福感不同于客观指标,比如收入、职业地位等,它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体验。
主观幸福感通常被测量为对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评价。
主观幸福感也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整体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良好情绪状态的综合表征。
二、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内心价值观和认知方式等都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研究发现,积极乐观、善于情绪调节和自我肯定的人更容易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质量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2. 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财富积累、住房条件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物质条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一定程度上的物质条件提升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是当物质条件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会递减,甚至消失。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社会文化氛围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会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社会紧张、不安全的环境则会抑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4. 文化因素文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主观幸福感国外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国外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国外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以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属于热点话题。
通过对国外文献进行梳理和理论的回忆,了解影响民众主观幸福感的诸多因素,对提高我国国民幸福感指数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幸福;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2021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对于基层民众“你幸福吗?〞的调查采访使“幸福〞两个字成为了普通中国人关注的热门词汇。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幸福是一个“每个人都知道其含义,但却无人能够精确定义〞的问题。
从西方国家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评价,这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都企图解决的问题。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一直被人们视为可以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在研究早期,研究者们并没有获得相关的数据资料来支持这一假设。
直到Blanchflower和他的团队第一次提出U型观点,即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呈U型分布;这一观点也被韩国研究者Hayo在对东欧地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
婚姻生活同年龄一样,也被人们视为可以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探索,结果也显得并不一致。
比方,Stutzer的研究发现,那些认为自己比拟幸福的个体更愿意选择和伴侣结婚。
然而在Haring和Hidore看来,婚姻虽然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但影响并不显著。
在他们的实证研究中,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14,且只有2%左右的解释率。
社会经济变量在主观幸福感研究早期,学者们认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Bradburn认为,积极情感较多的往往是收入较高的群体,消极情感较多的往往是收入较低的群体;Campbell 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经济开展水平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那些收入较高的个体幸福指数明显高于收入较低的个体。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研究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趋势。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评价,其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此以来,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心理实验和神经科学技术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个体对幸福感的主观评价,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从而评估个体的幸福感水平。
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个体的生理健康、经济收入、社会关系、教育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与较好的生理健康状况、更高的经济收入、稳定的婚姻关系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等正相关。
人们在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经验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人们往往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关注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个体对于同一事件的评价因人而异,而不仅仅取决于事件本身。
具体而言,个体的价值观、心理特质和认知偏差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评价。
乐观的人更倾向于对事件做出积极评价,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研究还发现主观幸福感对于个体的社会行为和决策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高主观幸福感的人更加乐于助人,更有社会责任感。
主观幸福感还对个体的决策和风险倾向产生影响。
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更加理性和谨慎的决策倾向相关。
最近的研究还探讨了主观幸福感的神经基础。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脑内多个区域的活动有关,包括前额叶皮层、纹状体、杏仁核和海马等。
这些脑区参与了个体对于情绪状态和奖赏的感受和体验。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幸福感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促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幸福感的测量方法和提高幸福感的干预策略等,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幸福需求。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基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理论和测量角度【摘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涉及到的理论,并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和对象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后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概念理论测量一、引言今年全国的两会,“幸福感”成为蹿升最快的热词之一。
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都反复强调,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都意识到了提升居民社会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是一种满足。
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
而在学术界西方对于主观幸福感(SWB )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 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
而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 对实证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
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等开始介入到相关领域对幸福进行了新的界定,认为幸福更多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并在具体的研究中提出了“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
在心理学领域,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具有个人评价的主观性,认知评价及情感评价的全面性以及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特点[1] 。
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资料
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资料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吃饱喝足就是幸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富起来了,基尼系数下降,人们幸福的来源以及表现已经迥然不同。
本文根据前人研究讨论幸福感是什么、有哪些表现方面以及影响因素。
一、幸福感概述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主观幸福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
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幸福感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心理很多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质量、价值观念、传统习惯、民族文化、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二、幸福感表现方面幸福感体现在经济不断繁荣,收入不断提高,房价受到控制,科技不断进步,出行愈加方便,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谐稳定,政治权利充分体现等各个方面。
三、影响因素(一)内部因素1、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心理学将人际交往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也称为人际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的人往往比身体不健康的人开朗乐观。
3心理状况:这里的心理状况指个人气质类型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稳定外向的被试幸福感分数最高,而不稳定内向的被试幸福感分数最低。
(二)外部因素1、人口因素:中国曾是封建帝制国家,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思想控制数百年,在中国人潜意识里有“重男亲女”看法,所以,在中国女性受到一定歧视,幸福感较低。
老年人岁月迟暮,心中担忧死亡,所以幸福感与儿童青年也不一样。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幸福感的关注日益增加。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概念,代表着个体对生活满意度和主观感受的评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主观幸福感,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是从个体层面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内心的满意度和感受;二是从社会层面进行研究,探讨社会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三是从文化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差异。
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中,有很多研究关注个人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被认为与幸福感存在相关性。
研究发现,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感到幸福。
年龄方面的研究表明,年轻人和年长人群在幸福感上存在差异,年轻人更容易感到幸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感逐渐下降。
婚姻状况也被认为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已婚人群的幸福感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在社会层面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关注社会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其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
在文化层面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差异。
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幸福感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观。
东方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个人实现。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差异。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如何准确测量主观幸福感,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标准的测量方法。
二是幸福感的解释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从个体、社会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年15期(5月)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同于以往。
对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与整理。
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内涵随着其研究的深入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多以传统的社会统计调查方法为主。
以整个社会的大的发展背景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为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城市化;心理杨新国等(2014)研究了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两两关系显著,且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张西超,胡倩等(2014)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压力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黄永明、何凌云等(2013)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评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受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影响显著,空气污染显著降低了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刘霞等(2013)构建了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将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划分为个体幸福感和群体幸福感,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周春燕,郭永玉等(2013)研究了家庭社会阶层的不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刘兴华、徐慰等(2013)发现正念信念能有效提升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李晓巍、刘艳等(2013)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对象,考察了亲子关系、师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
黄嘉文等(2013)发现对于不同时空下的个体而言,教育程度提高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正面效应。
余勇、田金霞(2013)研究了骑乘者休闲摄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幸福感划分为乐趣享受、人际和谐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满足程度和情感体验。
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主观幸福感概念的演变和定义,明确了研究范围和边界。
接着,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出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
国内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了文化、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个人特质、心理健康、生活事件等因素的作用。
文章还将对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和共性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异同。
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将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的片面性等,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旨在为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二、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反应。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解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基础。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呈现出层次性。
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也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强调个体的积极情绪、意义和投入在主观幸福感中的作用。
在社会学领域,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探究引言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心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的主观评判。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关注着人们的福祉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经济学探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经济学理论和实证探究都着眼于揭示和诠释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探究,以期深度理解主观幸福感对经济进步的影响。
一、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亚当·斯密。
他在《国富论》中提到,“富有才是幸福的源泉”,但他同时也强调了财宝无法带来无限幸福。
这一理论奠定了财宝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干系基础。
随着经济学的进步,许多学者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更详尽的主观幸福感理论。
1.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收入水平被认为是决定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依据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探究,收入对于个体的满足感有着重要影响。
但是,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非线性干系,贫困和富有都可能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看,过高的收入可能带来过多的社会比较和心理压力,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
2.就业和工作满足度经济学家对就业和工作满足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干系也进行了深度探究。
就业不仅提供了收入,还能够满足个体对社会认同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经济学理论认为,就业稳定、工作环境良好和薪资合理的工作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着乐观的影响。
3.社会干系和人际交往社会干系和人际交往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学家发现,强大的社会干系网络可以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良好的婚姻干系、家庭和睦以及友人、邻居的支持和援助,都能够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二、主观幸福感的实证探究除经济学理论外,实证探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了解。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深度探究了主观幸福感与经济进步、社会政策等之间的干系。
1.经济进步与主观幸福感经济进步被认为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张文燕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1.引言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
”长期以来,传统的心理学以“消极”为主导的模式,专注“治疗”和修复损伤,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走向及极心理学模式的一个标志,“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心理学理念的发展,研究人类的积极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宗教都曾将幸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称其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由“不幸模式或疾病模式向幸福模式或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1]。
Dier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幸福感早期研究假设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认为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
在第二阶段以Dier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形成机制。
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幸福感基于快乐论和现实论又分为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 well-being)。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具有个人评价的主观性,认知评价及情感评价的全面性以及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特点。
主观幸福感可以是对生活满意感等方面所作的概括性评定或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特定评定;既涉及人的主观幸福感及主观不适感,又包含从极度绝望等消极状态到幸福完美等积极状态。
1.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最多的为学生群体及教师群体,也有对城乡居民、社区老人及病残群体及医生护士等群体的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或量表等手段收集数据;研究涉及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情感因素、认知方式、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人口统计学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生活事件、健康状况等因素的研究。
总体来讲国内在该领域研究中调查研究居多,干预研究相对较少;横断研究居多,纵贯研究相对较少,没能注重提出中国化的主观幸福感理论。
2.国外主观幸福感理论发展近五十年来,西方在主观幸福感领域研究较为深入,创建了许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有些理论也遭到质疑与修正。
幸福感稳定论定值理论、动态平衡理论、适应理论都体现了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想。
定值理论认为人的主观幸福感由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或某些生物学因素所决定,个体幸福感水平在成年后基本不会变化,具有恒定的点值;动态平衡理论认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幸福感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最终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适应理论认为个体适应生活事件后,重新生成新的幸福感或不幸感标准,幸福感处于动态的平衡。
该理论因不能解释生活事件引起的幸福感长期性改变及某些类型人幸福感水平的易变性等问题而受到质疑与批评。
认知比较论目标取向论、社会比较论都包含通过现实状况与自定标准间的认知判断与比较,产生幸福或不幸感,笔者都将其归于判断比较论。
目标取向理论认为人有不同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痛苦与幸福源自目标达成程度与设定目标间的比较:若向着实现自己期望、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方向进展,人们会有幸福感,否则痛苦;当外界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利于人的自我实现时,人会幸福;当问题或困难阻止目标实现时,人会痛苦。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的乐观程度的评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主观幸福感对于个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综述。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是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基础。
一些经典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包括满意度生活面试(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测量量表等。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基于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的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例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文本数据或使用移动设备的感知数据等。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个体特征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等。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和更高的幸福感;年龄在幸福感中起着非线性的作用,中年人的幸福感相对较低,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与幸福感正相关。
除了个体特征,社会环境也对主观幸福感起着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社会关系质量等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有些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个人成就,而有些文化则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关系,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还开始探索主观幸福感背后的生物基础。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中某些区域的激活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颞叶前部(anterior temporal lobe)的激活与幸福感呈正相关。
遗传学研究也发现,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的调节。
主观幸福感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观幸福感往往是个体主观评价的结果,因此结果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幸福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会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跨文化研究和长期研究对于全面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非常重要。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
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目录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三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六、 (4)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
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 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
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和感受,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观幸福感成为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分析研究现状、优缺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主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具体包括心理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等;社会学领域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等;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等。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逐渐增强。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主观幸福感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大规模的样本调查,了解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一定的变量,观察和比较实验前后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变化;案例研究法则是对个案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通过对不同群体(如老年人、大学生、残疾人等)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者通过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相关变量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主观幸福感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研究者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优点: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问卷调查、实验和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有利于从多角度深入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丰富,为深入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多个不同群体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拓展研究的普适性和文化特异性。
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成果,目的在于总结经济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发展线索和成果,为中国幸福感的研究奠定基础。
文章重点讨论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效用和偏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以及偏好对幸福感的影响,并总结了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幸福感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收入偏好自从1974年Easterlin对美国的跨期收入变化与主观幸福感变化之间关系论述的文章发表以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大量出现,并大致沿着两条主线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转向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综合研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第二条线索是研究偏好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与差异。
主要探讨偏好如何影响幸福或者影响幸福感的偏好如何形成。
国内已经存在一些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但大都是从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来介绍幸福感。
因此,系统总结与评述幸福经济学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收入、失业与主观幸福感1、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标准的消费理论认为,越多的选择意味着越高的生活质量,消费者通过选择行为来最大化其自身福利,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福利与更强的幸福感。
但是,大量数据统计研究表明虽然在某一时点幸福感与收入成正比,但从时间序列来看幸福感与收入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收入增长没有带来幸福感的显著上升(Easterlin,2001)。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这种弱的关系表现在他们之间相对的系数以及系数的拟合度比较低(Rojas,2005),新古典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不能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对此,部分经济学家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角度进行了解释。
Easterlin(1995,2001)和Senik(2004)等学者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理论。
该假说认为,收入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建立在个人的预期和比较变化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成果,目的在于总结经济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发展线索和成果,为中国幸福感的研究奠定基础。
文章重点讨论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效用和偏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以及偏好对幸福感的影响,并总结了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幸福感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收入偏好
自从1974年Easterlin对美国的跨期收入变化与主观幸福感变化之间关系论述的文章发表以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大量出现,并大致沿着两条主线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转向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综合研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第二条线索是研究偏好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与差异。
主要探讨偏好如何影响幸福或者影响幸福感的偏好如何形成。
国内已经存在一些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综述,但大都是从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来介绍幸福感。
因此,系统总结与评述幸福经济学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收入、失业与主观幸福感
1、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标准的消费理论认为,越多的选择意味着越高的生活质量,消费者通过选择行为来最大化其自身福利,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福利与更强的幸福感。
但是,大量数据统计研究表明虽然在某一时点幸福感与收入成正比,但从时间序列来看幸福感与收入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收入增长没有带来幸福感的显著上升(Easterlin,2001)。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这种弱的关系表现在他们之间相对的系数以及系数的拟合度比较低(Rojas,2005),新古典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不能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对此,部分经济学家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角度进行了解释。
Easterlin(1995,2001)和Senik(2004)等学者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理论。
该假说认为,收入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建立在个人的预期和比较变化上。
假如一个人收入增加的同时,其他人的收入也增加,那么绝对收入的增加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甚微。
罗楚亮(2005)利用我国的数据研究表明,收入预期对城市与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
Frank(2005)提出了炫耀性消费陷阱假说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拥有炫耀性商品时,他的心理得到满足,幸福感比较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商品,该商品作为炫耀性商品的功能将逐渐丧失,炫耀性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正效应也逐渐消失这样。
这就迫使人们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能为其带来为更高收入的活动中以获取新的炫耀性商品,而对能给他们带来更高幸福感的活动(例如休闲)往往分配较少的资源。
社会的依赖性可能导致人们追逐更多的炫耀性商品,而较少的追逐非炫耀性商品。
因此,使得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缺乏强相关联
系的关键因素是收入分配而不是收入本身。
Michalos(1985)提出渴望收入假说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其渴望得到的收入有关,渴望收入完全被满足的人将比被不完全满足的人更幸福。
渴望收入并不完全外生于收入,当收入增加时渴望收入也随之增加。
因此,幸福并不必然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之间也不存在强相关关系(Stutzer,2004)。
最新研究表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Kingdon(2007)认为,收入对不同收入水平阶层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
在收入较低时绝对收入与幸福感强相关,但当收入较高时两者的关系将弱化。
Veenhoven (2006)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研究表明,在过去50年,富裕国家公民的主观幸福感稍有增加,而贫穷落后国家公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大幅增加。
Veenhoven(2006)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对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弱相关性作了解释。
主观幸福感的上限值是有限的,因此它的变化范围很小。
若想观察到主观幸福感在短时期内的波动需要一定量的时间序列数据。
由于大部分可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仅有几十年,这就导致实证研究往往得出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缺乏相关性的结论。
不同研究者在测度主观幸福感时所使用的调查问题和调查方法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样,即使有限的数据也可能受到测度主观幸福感方法上的限制。
2、失业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个人或社会的效用是失业的减函数,其理由是失业减少了社会财富以及个体的可支配收入,降低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从而带来个体效用的下降。
心理学认为由失业所引起的焦虑、自卑、消极心理会使个体陷于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不能自拔,从而会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clark(1994)通过用死亡率、自杀和犯罪率以及离婚率等作为个体幸福感的替代变量,得出了失业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强的直接负相关性的结论。
Winkelman(1997)利用德国数据证明,失业对个人主观幸福感有非常大的负效应,并且失业的非经济成本远大于失业的经济成本。
学术界普遍认为收入和失业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但是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并没有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结论。
经济学和心理学关于失业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原因之争依然存在。
二、效用、偏好与主观幸福感
十八和十九世纪英国的效用论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定义的效用水平等同于幸福感,现代经济学定义效用水平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偏好,基数效用被作为一种过时的、无用的甚至是无意义的工具被抛弃。
这一处理使现代福利经济学在分析社会选择或生活评价等领域时,不可避免带有局限性。
对效用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以需要与偏好的分析为基点。
人们渴望得到的基本需要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偏好通常是不同的。
一般方法是从分析实际偏好开始到信息完备的偏好,最后用幸福感来代替偏好。
Harsanyi(1997)则认为,由于存在认识或信息的不完备和虚假的偏好,使实际偏好在分析幸福感中的作用被降低。
同样,由于一些内生的或已经形成的非理想的倾向(例如轻视未来的福利、最
大化自身的生理适应性而不是福利),也应该降低信息完备条件下偏好在分析幸福感中的作用。
由于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具有非完美性以及个体的非完全理性和对其他人福利的关心,偏好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差异。
Clark(2003)试图将幸福感纳入福利经济学的框架。
他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而将偏好、消费、收入与幸福感联系起来。
同时,他也从偏好形成与扭曲的角度解释偏好对幸福感变化的影响与作用。
有学者从其他角度来研究偏好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Castronova(2004)运用人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成果证明目前惯用的效用函数参数演化选择经济学模型的假设不具有说服力。
Choudhary(2007)同样认为,偏好影响家庭进行社会比较和形成消费习惯以及影响劳动供给选择,社会成员对再分配的偏好同样会对幸福感产生影响。
三、未来研究方向
政府都希望能提高社会的幸福感,那么如何去评价政府为了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所推行政策的绩效呢?如何进一步推动幸福感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主观幸福感。
1、测度指标的进展。
主观幸福感研究一直以个体为分析对象,主要进行个体之间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为了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大多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以及为了评价政府提高大多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政策绩效,经济学家试图建立宏观的主观幸福感数据,这些数据就像衡量国家财富的GDP一样,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能进行比较,进而能为政府机构提供更好的参照标准。
如果政府的目标是为大多数公民创造更多幸福,那么平均幸福感则是很好的一个指标;如果目标是度量持久的幸福感,则可以用幸福生活年数指数;如果目标是为了缩小公民之间的不平等,那么则用不公平的幸福感的标准差作为度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