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按流动性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 1. M0=流通中现金 2. M1=M0+活期存款
3. M2=M1+定期+储蓄+,外币+证券保证金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10月起,将以下2类存款纳入M2统计范围 : 1.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2. 住房公积金存款
34
黄金总量与全球经济扩张的矛盾
35
内外均衡的协调与冲突
36
(四)信用货币制度
1. 定义: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本位币是国家强制流通 的价值符号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制度。
2. 人民币制度
①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 人民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③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人行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④ 中国境内禁止金、银及外币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 ⑤ 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
第2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5大职能 (一)价值尺度: 定义:表现和测量商品的价值。 思考:若无货币,对价值比较将产生什么影响?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思考:若无货币,对交易将产生什么影响?
7
(三)支付手段 定义: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思考:该职能与流通手段有何区别?
23
四、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一)银本位制 1.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 2.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我国正式 实行银本位,1935年又废止了银本位制。 3.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未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24
(二) 金银复本位制
1. 定义: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 种类: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概念:金银鋳币按国家规定的比价流通的复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2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 果。 货币形式的变化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等。 电子货币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9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 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一 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二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三)黄金准备制度 三 黄金准备制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典型的足值货币——贵金属
本质:(1)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 世界
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2.代用货币
即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且承诺可随时 兑现为金属货币的一种纸质符号。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 过渡性的货币型态。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法定货 币)。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 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 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信用货 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 币形态,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 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基本的计价通 货。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 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铸造的铸币,其面值与市场金属价值一致。
➢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只是流通中的商 品价值符号,货币当局要尽力保证本位币 代表的价值是稳定的。
第二节 货币制度
➢ 特点:
1. 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毁的规定。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二)确定货币单位 ➢ 货币制度要明确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
例如,英国的本位币单位为“镑”,镑以 下为“便士”、“先令”等;我国人民币 的单位为“元”,元以下为“角”、 “分”。 ➢ 货币单位又被称为价格标准,是货币标示 商品价格的基准。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及流通。 1.本位币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支付手段
作用:
积极的: ○ 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 ○ 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 利用。
消极的: ○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金银复本位 制
双本位制
○ 金币和银币按照国家规定 的固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 换
“格雷欣法则”:
○ 劣币驱逐良币
金银复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都规定为本位货 币,并有国家规定的固定兑 换比例,但是金币可以自由 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 (跛行本位制实际上使银币成为 事实上的辅币)
金本位制
货 币 金 融 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了解货币的起源 38% 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
40% 深入理解货币的职能
学习要点:
68% 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
展 第 货 货 问
币币题
的的: 发起 展源 过与
一
程什
Hale Waihona Puke 是么 怎有 样关 的?节
?
货 币 的 起 源 与 发
(一)货 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含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 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
→
贮 购 度 调 作 本 用 管 方 金 发 为 付 目
藏 买 下 节 用 , 途 式 属 展 预 作 的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融学(货币银⾏学)重点笔记¥第⼀部分⾦融学第⼀章货币和货币制度⼀、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时,发挥流通⼿段职能.3、⽀付⼿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付时发挥⽀付⼿段职能。
4、贮藏⼿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们当作独⽴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付⼿段、购买⼿段和转移财富的⼿段、⼆、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付能⼒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国的基本通货,⼀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的货币,指⽆论⽀付数额有多⼤,⽆论属于何种性质的⽀付,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次⽀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西⽅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为基础的⾦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种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挂钩,确定1盎司黄⾦等于35美元的官⽅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现金货币;2、存款货币;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货币金融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Biblioteka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 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国定说 (二)商品交易说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 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演变的必然结果
3. 货币与流动性 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买、 “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买、支付 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 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均可逻辑地引申出此 判断。 判断。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4.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交换不到货币, 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交换不到货币,故货币也被 称为“社会的选票” 称为“社会的选票”。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价 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五、世界货币职能
在国与国之间充当一般支付手段、 在国与国之间充当一般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 富的手段 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以脱去“本国制服” 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以脱去“本国制服”而以贵金 属本身的价值发挥作用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 ,货币职能的发挥以身着国别的 制服——“硬货币”为必要条件 硬货币” 制服 硬货币
四、支付手段职能
1、概念: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 概念: 职能。 职能。 类型: 2、类型: 与商品交换直接有联系:如预付、 1)与商品交换直接有联系:如预付、赊销等 与商品交换脱钩: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 2)与商品交换脱钩: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捐赠等 特点: 3、特点: 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3)危机性最大 债务链、 危机性最大: 3)危机性最大:债务链、央行货币的超量发行等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PPT课件
1.5.2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 国际货币制度内容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2)安排汇率制度 (3)选择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 演变历程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1.5.3区域性货币制度
■定义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 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 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 定义
所谓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 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 执行的职能。
■ 产生的前提条件
商业信用
■ 范围
(1)大宗交易(主要场所) (2)财政收支、银行信贷 (3)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 特点
(1)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3)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可能性
■ 货币与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 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由变现的便利程 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1.2 货币的职能
现代经济中,货币一般被认为具有四个职能:价 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2.1价值尺度
■ 定义
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 小的工具。
■ 优点
(1)可以避免容易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2)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 (3)实收实支,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 (4)支票经收款人收讫以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1.3.5电子货币
■ 定义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 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 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发展阶段商品货币阶段纯实物形态、金属货币形态信用货币阶段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二、总结1.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克服内部矛盾而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普遍等价物。
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阶段。
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存款货币,主要以银行票据、汇票和支票的形式存在。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范围一、货币的本质货币商品论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实际商品货币名目论没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人赋予其执行某种经济职能的名目符号(1)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为具有一般等价性的特殊商品。
(二)本质特征:1、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2、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二、货币的范围——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一般包括现金、存款货币和一般的信用工具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和支付手段,可以随时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具有最强的货币性或流动性。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计价单位——表现和衡量商品或劳务价值量大小实现方式:通过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作为计价单位的货币特点:①拥有或代表价值②有货币单位③观念上的货币【价标】二、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①现实的货币(需要拿出去)②货币符号③稳定的购买力④普遍接受三、支付手段——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商品性支付:延期支付、预付货款等非商品性支付:工资、租金、借贷等①现实货币转账手段②用于商品流通③还用于其他经济行为四、价值储藏①社会财富的代表②高安全性③高流动性④稳定的价值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类型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根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二、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制度的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3、规定货币的种类——主币(元)、辅币(角分)【主币——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4、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流通程序——金属货币的铸造【自由铸造、限制铸造】、纸币的发行【分散发行、集中发行】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下,发行纸币以黄金或其它的金属货币作为准备】【不兑现的纸币发行准备制度,以一个国家全社会的有效商品作为前提】7、规定货币对外关系•货币制度最初是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开始的。
金融学概论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 一、货币的起源 •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用劳动价值论科学地阐明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币产生的 客观必然性。 其主要观点是: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随着商品和商品 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货 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协商或法律规定 的结果;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 (1)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
币形式的演化; • (2) 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 • (3) 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
作用; • (4) 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
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 容与特点。
价值尺度
•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
念上的或想像的 。 •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流通手段
• 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便执行流通手 段职能。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M)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 品数量(Q);②商品价格(P);③货币的流通速度(V)。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关系:M=PQ/V
银本位制
•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 在银本位制下,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可以自由铸造,
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其名义价值与实际 含有的白银价值是一致的。辅币和其他货币为有限法偿,但 它们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马克思通过考察(C)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
A.商品B.商品交换C.商品经济内在矛盾D.物物交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时,其价值形式属于(B)。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3.—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〇A.货币价值形式B. —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B. —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的发展按照其采用的币材和币值的决定机制大体可以归纳为(A)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A.商品货币B.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柄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C)。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 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B)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周转性B.流动性C.稳定性D.还原性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我国的狭义货币M l包括流通中现金和(A)。
A.单位活期存款B.储蓄存款C.企业定期存款D.商业票据.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价值储藏D.支付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
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价值储藏D.支付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及货币制度
3. 金汇兑本位制 没有金币铸造和兑换 流通货币:纸币、银行券 本币 外汇 黄金
纸币本位制
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纸币及其特点 纸币是不兑现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纸币与黄金准备相分离。 纸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分离。 纸币价值由其购买力决定。 纸币制度下,国家对经济的操纵加强。
?
?
财富= 现金=货币
工资 钞票 存款 债券 金银 珠宝 家电 房产 古董 ……
货币与收入和财富是有 区别的。
定义:在商品和劳务支 付或债务偿还时,为大 家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的产生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有4个生产者分别生产了4种物品:
苹果园主
苹果
香蕉种植者
香蕉
小麦生产者
小麦
玉米种植者
玉米
贮藏手段
定义: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以价值的独立形态存在或作为财富的 一般代表。
特点 现实货币 足值/币值稳定
功能:自动调节货币流通—“蓄水池” 财富贮藏形式的比较—贮藏货币的好处
贮藏费用:无或很低 购买力损失:小 流动性:最强
支付手段
定义:延期或未来支付的工具或凭证,实现价值单方面转移。 特点:
发行现代货币是廉价掠夺 本国或他国资源的有效手 段,是控制和影响本国或 他国经济的根本途径。
阅读材料:世界上最早的信用卡
最早的信用卡是美国人于 1915 年发明的。当时一些汽油公司、旅行社、 娱乐业、饭店和百货公司为了招引顾客,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了信用卡, 持卡人可凭卡购买该公司及其附属机构的货物和劳务,无须支付现金。 当时,这样的信用卡没有第三者银行参加,它只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信用 工具。后来银行插手其间,使之变为一种银行信贷形式。电子计算机出 现及应用以来,使快速而准确的记账、结算成为可能,并使信用卡在西 方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支付方式,有“一卡在身, 通行世界”之说。
金融学 第一章
金融学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初识货币外汇:对于中国居民,相对于人名币,一切外国的货币统称为外汇(foreign exchange,ex-change):对于任意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本国的货币,也罢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汇。
外汇就是货币,只不过是“外国”的货币。
货币流通: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收支过程,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演变过程: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2、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公认的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的大致线索:实物货币(自然物)-金属货币(金银同铜)-纸币-支票货币-电子货币实物货币缺点:1、质量不一、不易分割 2、体积笨重、携带不便3、容易磨损、变质、不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 4、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包括称量货币和铸币)缺点:1、交易中使用不方便、且容易磨损 2、供给量有限优点:1、价值较高 2、易于分割 3、易于保存 4、便于携带纸币(国家强制赋予的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
纸币可分为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缺点:1、容易被偷窃 2、交易量大,运送费用昂贵支票:支票本省不是货币,支票存款才是货币。
信用支票:不兑现纸币(国家信用),辅币、支票货币(银行信用),是指以发行者的信用作为保证。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流通和支付手段:购买和支付手段3、贮藏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4、世界货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反之,则相反;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的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的表现为价格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要求同时进行)的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和货币符号支付手段(延期付款)的特点:1、赊买赊卖(扩大时空范围)2、买卖关系-信用关系(有潜在的可能性就是资金断裂)大宗交易的交易手段贮藏手段:1、金属货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紧缩(自发调节) 2、信用货币:易出现通货膨胀/紧缩第五节货币界说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越便利或交易成本越小,流动性越强,反之,则相反。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 1 ) 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切商品价值的材料。通过货币 “标价”,表明各个商品含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但货币不 能表现自身价值。
( 2 ) 货币具有同其他—切商品直接交换的权力,其地位 是独特的。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 一般购买力的代表。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
思考:美国的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分别是什么?中国的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货币种类的确定主要是确定主币和辅币名称,以及主币与辅 币的进制关系等。
主币又叫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 唯一合法的货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日常零星 交易和找零之用。它通过法律形式与主币建立起固定的兑换比例。
货币单位名称最初是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名称相一 致,后来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名称逐渐分离,有的保持原名, 内容发生变化,有的则完全摆脱原名。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币值的确定。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就是规定每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 名称。几个国家同用一个货币单位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即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2.货币通过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 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 动的主要因素有:价值、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法定货币制 度下表现为纸币发行量)、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是观念的 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金融学1-4章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1、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2、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3、价值形式的变迁推动商品交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二、货币形式的发展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信用货币:(传统的银行券、纸币;现代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无论那种形式的货币都有以下特点1、作为符号,被用来表示和象征价值2、都是负债货币,是发行者对持有者的负债3、具有强制性三、货币的本质(一)货币具备的主要特征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2、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即货币形式唯一性和统计方式统一3、货币的一般使用价值突出而特殊使用价值弱化4、货币是价值的外在尺度5、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二)货币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1、反映商品依照社会需求按比例生产的关系2、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3、反映着私有制或多种经济所有制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作用一、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特点:①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②必须是十足的货币;③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④要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2、流通手段职能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③具有一定的货币危险性3、贮藏手段职能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必须是十足的货币;③质上的无限性和量上的有限性4、支付手段职能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③出现货币危机额可能性大5、世界货币职能二、货币的作用1、货币作为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维持推动力,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2、作为价值的衡量器,成为计价、统计、核算、预测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工具3、作为交换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因而使社会总供给迅速扩大4、作为社会分配工具,服务于工资分配、利息分配、财政分配等5、货币是市场机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第三节货币的计量一、货币数量的界定1、狭义的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2、广义的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3、狭义与广义的划分标准: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 =C+DM =M +D +DM =M +DM =M +LM 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 表示活期存款;D 表示存款储蓄存款;D 表示定期存款;D 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根本依据是流动性流动性概念的上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对商品的购买力不同2、不同流动性的货币自我派生能力不同3、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对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不同4、对不同流动性的货币,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度和控制方式都不相同(四)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控制重点确定原则: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五)我国货币层次划分M =流通中现金M =M +活期存款M =M +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2、本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3、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4、黄金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本行本位制 金属货币本位制金银复合本位制 双本位制 货币 制度 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信用货币本位制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根源社会根源:私有制;社会经济根源: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1、私有制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的可行性条件 2、资金余缺的存在是信用产生的必要性条件 (二)发展过程1、高利贷信用2、借贷资本信用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最基本的:借贷双方(放贷者:债权人;借贷者:债务人) 金融市场:融资者、筹资者现代信用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当事人:信用中介 2、信用的标的物一般为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和实务资金现代信用围绕货币资金展开(标的):货币或货币性的金融资产 3、信用条件主要是关于期限长短和利息高低的条件 4、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特征1、信用标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2、价值的有偿运动3、特殊的运动过程4、风险性四、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 ①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②促进规模效应形成 ③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新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分类1、信用过程:直接、间接信用2、地域:国内、国际信用3、源头:内源、外源融资4、信用主体:商业、国家、银行信用 一、商业信用(属于典型的直接信用) 优点:1、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2、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3、调剂了商品市场4、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5、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缺点:1、很大的局限性,如规模上、期限上、方向上、资金形态上和范围上的局限性2、分散性和盲目性,对货币流通影响大而货币管理者对其控制力度较弱3、容易导致投机性 二、银行信用 优点: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因而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三、国家信用 国债合理指标:1、国债负担率:公认警戒线60%,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2、国债偿债率:国际警戒线10%,发达国家低于此线3、国债依存度:国际警戒线30%,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 四、消费信用:卖方、买方信用 五、租赁信用1、主要:经营、融资租赁2、直接、转、回租、杠杆租赁 六、证券信用 七、民间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分类1、权益性工具、债权性工具2、直接信用工具、间接信用工具3、无限可接受工具、有限可接受工具4、长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5、固定收益工具、非固定收益工具6、基础性工具和衍生性工具 二、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三、典型信用工具 (一)货币市场工具1、票据①商业本票: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②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③支票:同城资金结算④银行汇票:异地资金结算⑤信用证: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承诺付款的凭证⑥信用卡:支付工具2、国库券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4、货币市场基金单位(二)资本市场工具1、股票A股:(沪深)人民币计价结算、只允许境内居民买卖B股:(沪深)以人民币、美元、港元结算、只允许境外居民买卖H股: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N股:内地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2、长期债券3、债券投资基金单位4、外汇凭证5、金融衍生工具四、证券行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计价公式理论流通价格=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固定利率债券的公式P = ∑股票定价公式股价=第四节信用经济一、信用与经济发展1、信用媒介理论2、信用创造理论3、非常信用理论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二、信用与经济周期(一)信用的顺周期特征(二)信用的增信与放大作用(三)经济周期理论(四)相机抉择与逆风向调解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第一节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一、利息理论(一)西方对利息来源的认识1、货币报酬论2、资本租金论3、风险补偿论4、产业利润学说5、资本生产力论6、节欲论7、时差论8、等待与资本收益说9、人性不耐理论10、灵活性偏好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表面上来源于利润,反映为资金的价格,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剩余劳动的方式二、收益资本化理论1、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式2、收益资本化(隐含了两个市场规律)三、利息的计算1、会计期间假定2、单利与复利单利:S=P(1+r×n)复利:S=P(1+r)收益:C=P×rP本金、r利率、N期限、C收益、P本金、72定律:年利率x%,经72/x年后本利翻翻如:年利率3%,经过72/3=24年后,本利翻翻第二节利率与利率体系一、利率分类1、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分别适用百分号、千分号、万分号时间换算:长期变短期除以360、30、12等进制;短期变长期乘以相应进制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r=i+p物价变动时:r=(1+i)(i+p)-1r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p物价变动率通货膨胀保值贴补制度:名义利率+保值贴补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不利于防范利率风险4、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5、存款利率、贷款利率6、优惠利率、处罚利率7、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二、复利的运用1、现值理论S=P(1+r)S终值、P现值、r利率、n期限2、投资项目评估3、考察利率期限结构三、利率体系(一)利率品种结构1、中央银行利率2、商业银行利率3、市场利率(二)利率传导机制中央r→商业r→市场r第三节利率理论一、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1、社会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供求状况3、货币供求状况4、期限与风险5、通货膨胀程度6、经济周期的影响7、政策因素8、传统和国际因素9、银行成本与经营策略二、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投资储蓄理论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3、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4、新古典综合学派的IS-LM模型三、利率风险结构理论1、信用风险因素2、流动性因素3、税收等间接成本因素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第四节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一、年金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一)年金公式1、普通年金2、永续年金3、永续增长年金4、延期支付年金(二)根据年金公式进行单一资产定价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长期债券的定价模型P =P 债券理论流通价格、C定期支付的利息、t利息支付期数、r市场贴现率、M债券面额、n债券未到期限2、普通股的红利贴现模型P =即P =P 股票理论流通价格、D 、D ...每期支付的红利、r市场贴现率二、市场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1、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2、自主决策的微观经济主体3、充分传播的市场经济信息4、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强化基准利率和其他利率的自主决定性2、协调好利率市场化与利率管理体制的关系3、转换市场利率4、增加利率档次5、建设金融市场和微观金融基础第四章外汇和汇率第一节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二)分类:自由外汇、记账外汇自由外汇特征: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付性二、汇率及其标价法(一)定义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以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二)标价法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1、基本汇率、套算汇率2、官方汇率、市场汇率3、买入汇率、卖出汇率4、同业汇率、商业汇率5、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6、即期汇率、远期汇率7、名义汇率、实际汇率第二节汇率的变化与影响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2、通货膨胀3、利率水平4、经济增长率5、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①微观: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②宏观:影响贸易收支差额,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汇率↓,则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外币价格↓,出口利润↑或/和利润↑;同时,进口商品或劳务的本币价格↑,进口量↓。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的特点与作用:
(1)货币的支付手段只能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买卖双方关系发展成复杂的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买卖的先后)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在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 断的可能性
1-26
练习:
1、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质是__________
2、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____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
4、货币发挥()职能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分期付款购房
B 饭馆就餐付款
C 缴纳房租、水电费 D 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7
1.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15
1.关于货币的含义
• 1.2货币的本质
• A.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 价物,即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 B.货币债务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 权,持有货币者成为债权人,发行货币者成为债务人。货币作为一 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21
特点 -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的“名”: – 货币单位的“值”:
• 以上内容第五节讲述
1-22
2.货币的职能
2.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的起源:(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2、交换发展说(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类型(一)实物货币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二)金属货币: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优点:(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2、信用货币的形式(1)纸币(银行券):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由银行券到纸币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
(不兑现的银行券)纸币的优点和缺点:(2)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五)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通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储存和转移的货币资金。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的起源 什么是货币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
•一、货币形态的演进 • 和发展
•附:早期货币——贝 •附:中国的货币文化
•足值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1.足值货币 又可称之为商品货币或实物货币,货币额定价值和它
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2)银行券的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
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各家商业银行都可
凭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其前提是必须保证随时 可按面额兑付金币、银币。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3.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
典型意义上的世界货币是原始的金银条块。而在黄 金退出历史舞台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由于可 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乐于接受 ,就替代黄金来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
•
货币职能
(六)货币诸职能的相互关系
1.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2. 只有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统一时,一种商品才能成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 一般来说,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确 定的。
➢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资产本来价值不受损失的前提 下,将资产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流动性越 强的金融资产,其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M0、M1和M2。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 M0(现钞),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流 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 业单位的备用金。 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 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 M1(狭义货币), M1由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构成。由于活期存款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 手段。 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有着最广泛而直 接的影响,因而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 M2(广义货币), 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 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但由于
它们在经过一定手续之后,能够较容易的转化为现实 的货币,进而加大流通中的货币量,故称之为亚货币 或近似货币。
准货币一般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 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 等。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二、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职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
货币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
小的的职能。 价格标准,即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
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值的含金量。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具有观念性的
特点,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
货币职能
•
第二节 货币制度
➢ 特点: 1. 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毁的规定。
即无论国家还是私人,都可将其持有的 货币金属送铸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 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铸造成本位币。 2. 本位币“无限法偿”的规定。
即,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还是其他 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多少,债权人和受 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 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 本身没有十足的内在价值,也不能与足值货币按某 种平价相兑换。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 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 强制流通。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3.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现金和存款。 1.现金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钞货币,主要流转于银行体 系之外,流动性强,能立即形成购买力。但是,其本身 没有收益性,而且还会因物价上涨而贬值。 2.存款货币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1)活期存款可以直接用于转账结算,发挥货币流通 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其流动性略次于现金。 (2)定期存款是一种潜在购买力,因为它只有转化成 活期存款或被提取现金后才成为现实的购买力,故又被 称为“潜在货币”,其流动性低于活期存款。
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
典型的足值货币——贵金属 本质:(1)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世界 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2.代用货币
即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且承诺可随时兑现 为金属货币的一种纸质符号。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 性的货币型态。 典型代用货币——银行券 特征:(1)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 因此,所谓的“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支 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的总和。
•
货币职能
(五)世界货币 ➢ 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以 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 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资本和一般财富转移的手段 ,用于投资、对外援助、战争赔款等。
➢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够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 与劳务的价值量,但是却不能表现货币自身的 价值大小。
➢ 能够表现货币自身价值的是——货币购买力, 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 劳务的数量之和。
➢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趋势与综合物价指数的变动 成反比,货币购买力指数是综合物价指数的倒 数。
•
货币职能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3.信用货币 特征:
(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 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 ,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法定货币) 。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 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 要手段。
➢ 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交换次数称之 为货币流通速度。
➢ 如果一定时期内商品数量不变,货币的流通 速度与所需货币量成反比关系。
•
货币职能
(三)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储存未来的购买力,是
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贮藏。 货币相对于其他具有价值贮藏手段的资产,其具有 完全的流动性。因而为避免或降低缺乏流动性时可 能带来的损失,人们总会选择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但是,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价值会受到通货膨胀的 影响。
人们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关心的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 而是能否换回自己需要的与卖出的商品同等价值的物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可以是不足值的,也可以是无内在价值的 价值符号。
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流通手段产生了纸币和现代意义上的 电子货币。
•
货币职能
➢ 货币依附于商品存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 有多少商品需要交换就需要多少货币。
•
货币职能
金属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下货币贮藏的作用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量 的作用;
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关键在 于纸币能否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
货币职能
(四)支付手段 ➢ 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
,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 在商品赊销和延期支付的情况下,买卖行为完成后 要经过若干时间,购买者才向销售者支付货币。在 这之前,卖者成了债权人,而买者则成了债务人,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支付, 以清偿债务,结束信用交易行为。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就 出现了由M1向M2转移的趋势。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广义货币M2 = M1 + 准货币
• 狭义货币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现钞M0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四、货币结构
➢ 三个层次的货币量之比形成货币结构。 ➢ 货币结构,即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包含着流动性较低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马克思关于货币定义的启示: 1. 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它必然会在历史发
展的长河中趋于消亡; 2. 货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发产物,也不
是任何人为的主观力量所能消除的,它只能是自 然消亡; 3. 货币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范畴,它不能在一国范 围内人为地废除; 4. 货币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 的产物,只要这一矛盾没有消除,货币就不会退 出历史舞台。
为货币,它才成为价值的独立体现物,进而发挥贮藏 手段的职能。 3. 支付手段的出现又是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 段为前提(货币在支付前必须首先对商品标价;商品 的信用交易形式则完全建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 卖交易形式发展的基础上;同样,货币贮藏产生于买 卖链条的中断,进而才导致债权、债务关系的发展) 。 4. 货币只有在各国国内已发挥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之后,才能突破国界,成为 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财富的一般 转移手段,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
第二节 货币制度
➢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 和货币流通结构及组织形式。
•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规定货币币材
➢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不同的金属 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了不同的货币本位。如金本位 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等。
(二)流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