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常见疾病》幻灯片
; 治疗:镇痛、固定胸廓、防治并发症。
• 气胸: 表现:胸闷、胸痛等; 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
六、腹外疝:
•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
•
表现:腹股沟区突出的肿块,站立、行走、咳嗽时出现,平卧时回
纳;
•
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头痛,平卧时不能回纳;
•
绞窄性疝:较严重,可出现肠坏死穿孔;
•
治疗:手术治疗:
窝组织;
•
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有全身病
症〔畏寒、发热、休克等〕;
•
治疗:早期:50%硫酸镁、金黄散、鱼石脂外
敷;
•
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
•
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 丹毒: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
•
好发部位:下肢与面部;
•
表现:起初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病
症;
•
局部皮肤红疹、隆起,烧灼样疼痛;
• 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
•
表现:甲沟皮下红肿、疼痛,白色脓点,有
波动感;
•
治疗:鱼石脂、金黄散外敷;
•
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拔甲;
•
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二、肿瘤:
• 皮肤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
• 基内幕胞癌:皮肤肿块、色素沉着、质硬,破溃者边缘鼠咬状;
• 鳞状细胞癌:皮肤溃疡经久不愈癌变,菜花状,边缘不规那么, 易出血;
• 治疗:手术切除,放疗。
• 痣:皮肤色素斑块;治疗:手术切除。
• 黑色素瘤:高度恶性,易扩散、转移;治疗:局部扩大切除。
• 脂肪瘤: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质软,分叶状,无压痛;
•
好发于四肢、躯干;
• 气胸: 表现:胸闷、胸痛等; 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
六、腹外疝:
•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
•
表现:腹股沟区突出的肿块,站立、行走、咳嗽时出现,平卧时回
纳;
•
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头痛,平卧时不能回纳;
•
绞窄性疝:较严重,可出现肠坏死穿孔;
•
治疗:手术治疗:
窝组织;
•
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有全身病
症〔畏寒、发热、休克等〕;
•
治疗:早期:50%硫酸镁、金黄散、鱼石脂外
敷;
•
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
•
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 丹毒: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
•
好发部位:下肢与面部;
•
表现:起初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病
症;
•
局部皮肤红疹、隆起,烧灼样疼痛;
• 甲沟炎: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
•
表现:甲沟皮下红肿、疼痛,白色脓点,有
波动感;
•
治疗:鱼石脂、金黄散外敷;
•
脓肿形成时:脓肿切开引流、拔甲;
•
抗菌治疗:青霉素、头孢等。
二、肿瘤:
• 皮肤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
• 基内幕胞癌:皮肤肿块、色素沉着、质硬,破溃者边缘鼠咬状;
• 鳞状细胞癌:皮肤溃疡经久不愈癌变,菜花状,边缘不规那么, 易出血;
• 治疗:手术切除,放疗。
• 痣:皮肤色素斑块;治疗:手术切除。
• 黑色素瘤:高度恶性,易扩散、转移;治疗:局部扩大切除。
• 脂肪瘤: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质软,分叶状,无压痛;
•
好发于四肢、躯干;
普外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处理措施
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 染、引流、器官支持等,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
05 围手术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围手术期评估及准备
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手术准备
包括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签署、备皮、备血、 抗生素使用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乳腺纤维瘤
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 上皮的混合性瘤,多为良 性。
乳腺癌
乳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 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胃肠疾病
胃溃疡
胃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等自身 消化而形成的深层黏膜损伤。
胃癌
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较高。
肠梗阻
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由多种原因 引起,如炎症、肿瘤、套叠等。
肝胆疾病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 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B超等, 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性质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个体化治疗原则
综合性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运用手术、药物、理疗等多种治疗手 段,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
肝硬化
胆囊内形成的结石,可引起胆囊炎、 胆管炎等并发症。
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 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肝癌
肝脏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 期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
03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持续时间、缓
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 染、引流、器官支持等,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
05 围手术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围手术期评估及准备
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手术准备
包括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签署、备皮、备血、 抗生素使用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乳腺纤维瘤
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 上皮的混合性瘤,多为良 性。
乳腺癌
乳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 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胃肠疾病
胃溃疡
胃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等自身 消化而形成的深层黏膜损伤。
胃癌
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较高。
肠梗阻
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由多种原因 引起,如炎症、肿瘤、套叠等。
肝胆疾病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 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B超等, 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性质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个体化治疗原则
综合性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运用手术、药物、理疗等多种治疗手 段,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
肝硬化
胆囊内形成的结石,可引起胆囊炎、 胆管炎等并发症。
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 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肝癌
肝脏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 期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
03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持续时间、缓
《普外科常用药》课件
道反应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02 抗生素类药品
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 和应用领域,可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菌谱和应用领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 基糖苷类等。
常用麻醉药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适应症
适用于外科手术、诊断性检查、牙科治 疗等需要全身麻醉的场合。
VS
使用方法
根据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麻醉药及给药途径,如吸入、静 脉注射等。
麻醉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使用麻醉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低血 压、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注意事项
在使用麻醉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和用药史,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给药速度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常用抗生素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总结词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详细描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包括肺炎、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使用 时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普外科常用药》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普外科常用药概述 • 抗生素类药品 • 解热镇痛药 • 麻醉药与麻醉辅助药 • 其他常用药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普外科常用药概述
普外科常用药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02 抗生素类药品
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 和应用领域,可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菌谱和应用领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 基糖苷类等。
常用麻醉药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适应症
适用于外科手术、诊断性检查、牙科治 疗等需要全身麻醉的场合。
VS
使用方法
根据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麻醉药及给药途径,如吸入、静 脉注射等。
麻醉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使用麻醉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低血 压、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注意事项
在使用麻醉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 况和用药史,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给药速度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常用抗生素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总结词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详细描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包括肺炎、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使用 时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普外科常用药》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普外科常用药概述 • 抗生素类药品 • 解热镇痛药 • 麻醉药与麻醉辅助药 • 其他常用药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普外科常用药概述
普外科常用药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手术常用药物的应用与观察PPT课件
手术常用药物的应用与观察
1
背景
在药物的充分保护下,某些手术的术后感 染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
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不但会导致细菌耐 药性的不断增强,而且也会增加药物不良 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会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
手术常见药物分类
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
3
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的选择标准
17
氟尿嘧啶
腹腔内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g/m2。 本品不可用作鞘内注射。 除有意识地单用本品较小剂量作放射增敏剂外,一 般不宜和放射治疗同用。 有下列情况慎用本品:肝功能明显异常;周围血 白细胞计数低于3500、血小板低于5万者;感染、 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 明显胃肠道梗阻;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 衡失调者。
18
19
主要耳毒性,少发生肾毒性。偶见过敏反应、胃 肠道反应、血象改变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与肌松药同用时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 全身应用合并鞘内注射时可引起腿部抽搐、皮疹、 发热和全身痉挛等。 过敏者禁用,妊娠、失水、重症肌无力、帕金森 病、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8
大环内酯类
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 ,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 注射 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皮疹、搔痒等。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 2.0mg/ml。
14
术中抗生素的追加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 > 1500 mL) ,可手术中给予第2 剂。 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 ~ 2 h,血 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 盖手术全过程。因此,必要时还可用第3 次。 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 ~ 8 h的头孢曲松, 则无须追加剂量。
1
背景
在药物的充分保护下,某些手术的术后感 染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
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不但会导致细菌耐 药性的不断增强,而且也会增加药物不良 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会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
手术常见药物分类
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
3
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的选择标准
17
氟尿嘧啶
腹腔内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g/m2。 本品不可用作鞘内注射。 除有意识地单用本品较小剂量作放射增敏剂外,一 般不宜和放射治疗同用。 有下列情况慎用本品:肝功能明显异常;周围血 白细胞计数低于3500、血小板低于5万者;感染、 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 明显胃肠道梗阻;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 衡失调者。
18
19
主要耳毒性,少发生肾毒性。偶见过敏反应、胃 肠道反应、血象改变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与肌松药同用时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 全身应用合并鞘内注射时可引起腿部抽搐、皮疹、 发热和全身痉挛等。 过敏者禁用,妊娠、失水、重症肌无力、帕金森 病、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8
大环内酯类
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 ,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 注射 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皮疹、搔痒等。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 2.0mg/ml。
14
术中抗生素的追加
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 > 1500 mL) ,可手术中给予第2 剂。 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 ~ 2 h,血 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 盖手术全过程。因此,必要时还可用第3 次。 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 ~ 8 h的头孢曲松, 则无须追加剂量。
普外科常用药物 PPT
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高血 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等症。亦可用 于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
用于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症的治疗,提高病人细胞免疫 功能和抗感染能力
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 回流障碍性疾病
本品为辅助用药,用于急性、慢性活动型肝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脑损伤、心肌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抗肿瘤辅助用药
静脉滴速过快有降压作用,可引起胸闷、全身灼热感,停药或减慢滴速 可恢复正常水平。
感谢您的聆听!
普外科常用药物
1.抗生素 青霉素:氨苄西林、美洛西林钠、哌拉西林舒钠、
阿莫西林 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钠、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
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 哌酮舒巴坦钠 β -内先胺类:亚安培南(泰能)美罗培南、氨曲南
需要皮试
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依替米星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返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 特别是用于溃疡伴出血、呕吐 或不能进食以及顽固性溃疡和 急性胰腺炎。还可用于预防大 手术或严重外伤引起的应激性 溃疡。
氨溴索
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 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 部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 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支 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
复方氨基酸
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 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 需要的患者。亦用于改善手术 后病人的营养状况
克林维
本品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 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 患者
替பைடு நூலகம்氟
①消化系癌:对胃癌、结肠癌、 直肠癌、胰腺癌有一定疗效。 ②对乳腺癌和肝癌亦有效。
普外科常用药物的PPT课件
护肝类药:硫普罗宁
适应症: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2.脂肪肝,酒
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3.降低放化疗的不良 反应,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4.用于早期老年 性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0.2g/次,1次/日
配制方法1: 临用前每0.1g注射用硫普罗宁先用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 (pH=8.5)2m1溶解,再扩容至5%~l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按常规静脉滴注。配制方 法2:临用前溶于 5%~l0%的GS或NS250~500ml中,按常规 静脉滴注。 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肝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者、 孕妇及哺乳妇女、儿童、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及对本品过敏者 禁用。 9
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状态;严重肝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减少剂量和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应 用本药时,血清肌酐及转氨酶可轻度升高容易干扰诊断,治疗后期可恢 复到原来水平。
7
护肝类药:还原型谷胱甘肽钠
适应症:用于酒精及某些药物(化疗药、抗肿瘤药,抗结核
药、精神抑郁药、抗抑郁药、扑热息痛)导致的中毒的辅助 治疗。用于酒精、病毒、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的肝损伤 的辅助治疗;用于电离射线所致治疗性损伤的辅助治疗,用 于各种低氧血症的辅助治疗。
GS中,本品溶解后静脉滴注时间应在20一30分钟或更长。禁止用其他其 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
注意事项 :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
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 肾功能受损者不须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者需要酌情减量,治疗胃溃疡 时应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6
护胃类药:雷尼替丁
适应症:通过抑酸来护胃,同奥西康
普外科药品管理ppt课件
一天
人血白蛋白
作用: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等 用法:静脉输液,一次10-30g,一天1次 不良反应:寒战、发热、皮疹等
乌拉地尔
作用:降压 用法:静脉泵入,100ug/min起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低血压反应等
吗啡注射液
作用:强效镇痛 用法: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次310mg,prn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 制等
洛贝林
作用:兴奋呼吸中枢 用法: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一次3mg,prn 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
等
盐酸肾上腺素
作用:兴奋心脏,增加心肌收缩力及收缩速度, 用于心脏复苏 用法:静脉注射,一次1mg prn 不良反应:胸痛、心律失常为较少见的反应
阿托品
作用: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 用法:静脉注射,一次1mg,prn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
哌替啶注 射液
作用:强效镇痛 用法:肌肉注射,一次60-100mg,prn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
作用:中等镇痛药 用法:肌肉注射,一次100mg,prn 不良反应:恶心、眩晕等
尼可刹米
作用:兴奋呼吸中枢 用法: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一次0.375g,prn 不良反应:少见。
生长抑素
作用:可以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用法:静脉泵入,一次3-6mg,泵速52.5ml/h
不良反应:眩晕、耳鸣、脸红、出血等
10%氯化钾注射液
作用:补钾,维持电解质平衡 用法:静脉滴注,每日补钾量为3~
4.5g 不良反应: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胰岛素注射液
作用:控制血糖 用法:皮下或静脉输液,依据血糖调节 不良反应:低血糖
作用:有扩张支气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 用法:静脉注射,1次0.25-0.5g,1日1-2次 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心悸、恶心和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st-antibiotic era)
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提要
➢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 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问题 ➢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规范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问题
1. 使用无指征或指征不强 2. 不注意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 3. 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局部使用、联合使用 4. 习惯于“传统”处方 5. 品种的选择问题 6. 给药方案问题 7. 忽视配伍禁忌和药物的交互作用 8. 商业因素及其他
作用较水杨酸类、丙酸类强,但易致消化道损伤。 昔布类: 塞来昔布等(选择性NSAIDs)。抗炎、
解热、镇痛作用与水杨酸类、丙酸类NSAIDs 相当,但 胃肠道、神经、肝和肾等不良反应较前四类药物更少 见。
围术期疼痛药物选择 随时评估,随时调整方案!
主要内容
❖ 外科麻醉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营养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其他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用药的临床经验分析
临床常用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药,但不具备抗炎作用
➢单独应用对轻至中度疼痛有效
➢与其他镇痛药物联用发挥镇痛相加或协同效应。
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
镇痛+抗炎
NSAIDs(除对乙酰氨基酚)
镇痛
阿片类药物
1. 徐建国等,《疼痛药物治疗学》,2007:132-133 2. 孙燕等,《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教材》,2004:28-29
非选择性NSAIDs镇痛 并消除外周炎症、水肿
阿片类药物与阿片 受体结合产生镇痛 作用
外周神经元 外周伤害感受器
损伤
1 Gottschalk A et al. Reg Anesth Pain Med. 2006; 31(1):6-13.
外科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提要
➢ 术后镇痛的现状 ➢ 外科疼痛管理理论进展 ➢ 外科镇痛的药物选择
主要内容
❖ 外科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营养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其他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外科用药的临床案例分析
外科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提要
❖ 外科镇痛的现状 ❖ 围术期疼痛管理理论进展 ❖ 外科镇痛药物的选择
术后疼痛现状并不乐观
不同程度术后疼痛患者所占百分比(%)
82%的患者在手术后至出院后2周存在术后疼痛 100% 这些患者中的86%为中到极重度疼痛
82% 80%
86%
60% 47%40%Fra bibliotek20%
13%
21%
18%
0%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极重度疼痛 所有疼痛
Jeffrey L. Apfelbaum,et al. Anesth Analg 2003;97:534-40
抗G+球菌 抗G-杆菌 酶稳定性
《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药物处方集》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1985年,默沙东公司的亚胺培南 (泰能)上市——最后的王牌
泰能、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卡泊 芬净等等王牌不断涌现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 随着时间的流逝,抗菌药物似乎变 得不再那么强大
❖ 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 ❖ 出现新的感染或已控制感染“死灰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1961年,意大利科学家发现头孢菌素, 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相继出现 1975年,以罗氏芬为代表的三代头孢问世 1993年,施贵宝公司的四代头孢马斯平上市 随着三代、四代头孢广泛应用 MRSA、ESBLs等耐药菌显著增多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克肟 头孢曲松 头孢唑肟 第四代头孢菌素
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
Pakin FM and Kehlet H Anesthesiology 2000
外科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提要
❖ 外科镇痛的现状 ❖ 围术期疼痛管理理论进展 ❖ 外科镇痛药物的选择
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
选择性NSAIDs抑制COX-2表达
疼痛
降低术后痛觉超敏
传入
调制 背角
脊根神经节
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提要
➢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 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问题 ➢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爵士 发现青霉素 ,开启了抗生素时代 1944年,美国新泽西大学分离出链霉素, 有效治愈了流传千年的结核病 1948年,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四环 素出现了 ,并广泛用于家畜饲养 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
复燃”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2010年,《 Lancet》发表一篇论文 ,发 现携带有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
又称: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基因
2011年肆虐欧洲的肠出血性大 肠杆菌 (EHEC)
抗菌药物的前世今生
❖
信号和警示
“抗生素时代”(1941-1975)已经结束!
多重耐药预示我们进入了“后抗生素时代”!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问题
❖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是外科滥用抗生素中最 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
❖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持续用药甚至用至拆线 也无法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不当—原因分析
选药不当 给药方法不当 给药间隔不当 未根据肝肾功能调整 监测方法不当
选药不当
抗菌药物选择除覆盖病原菌外,还应根据药物药 代动力学性质合理选药 例如:胆道感染选药除覆盖G-及厌氧菌外,宜选 择经胆汁排泄药物,例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不宜选择经肾脏排泄药物,例如:头孢他啶。
NSAIDs药物
➢多数兼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不影响肠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胃肠道损害、肝肾功能损害、影响凝血功能
临床常用口服NSAIDs药物 (索米痛、美洛昔康、布洛芬等)
《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药物处方集》
临床常用镇痛药物
NSAIDs药物
根据NSAIDs 的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5 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二氟尼柳等。 乙酸类: 双氯芬酸等。 丙酸类: 布洛芬、酮洛芬等。 昔康类: 美洛昔康等。此类药物的抗炎和镇痛
临床常用镇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
➢ 有确实可靠的镇痛效果,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 应用于腹部手术围术期镇痛易引起肠麻痹,影响肠功能恢复; ➢ 手术创伤可引起痛觉敏化,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加剧痛觉敏化。
临床常用阿片类药物(吗啡、哌替啶、曲马多)
《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药物处方集》
临床常用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