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谈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名人谈读书( 5)

姜丕之谈读书

哲学家姜丕之( 1920年 7月—1993年 10月)认

为, 读书不仅要弄懂,而且要弄通,这就要学会读书, 特别是对难读懂的着作,更要在懂和通

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道理,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读书与思

考结合 起来。会不会读书,善不善于读书,关键就在这里。 一般说来,会读书的人,能抓住要害,能深解其意, 能融会贯

通,能作出卓见的发挥。古今中外许多学问 家、思想家的读书笔记都充分显示了这些特点。做学 问,一定要学会读书 精力要集

写文章没有什么窍门,既要有可写的内容,还要 有一定的

文字能力。一般说来,要力求做到三有:有 气魄,即站得高;有见解,即有思想分量;有特色,

下功夫。孔 。 ”这话

o

中。就是不要分散精力,要把精力用到 主要目

标或课题上来。用军事术语来说,要学会集中 使用兵力。人的知识和兴趣是多方面的,需要和爱好 也是多方面的 , 这就更要集中精力搞自己的主要目标 或课题, 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或成就不大。 只有善于集 力,才能掌握主动,从而保证主要目标或课题的

中精 实现。

即不一般化。

周云波谈读书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经济学博士周云波认 为 , 读书要用好时间的“边角废料

天一月一年累积下来,总量可能不亚

枕上、厕上、 马上),实质上就是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抓好

学习。

心里装着学习,就一定有办法找到时间。毛泽东 一生酷爱

读书学习,即使每次外出开会视察,也总是 让随行人员带上 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 就可以挤进去

的 够做时间主人的

人,经营管理一些零碎时间也就不在 话下。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女作家艾 丽丝•门罗说:“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 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 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 总能找到时间。”

时间的“边角废料”,往往与一些干扰或诱惑紧密 相连。

” 。一些“边角废 料”

看起来不起眼,倘若有效累积起来,却是人生中 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无论干什么事,总会有那么三五 分钟的空闲,

于一次短期培训。古人提倡的“

箱箱的书。他说过: “忙,就要挤,

。”一个能

在车上,大家都在说笑,到底参加与否;在会场,大家都在议论,到底聆听与否;在家里,家人都

在娱乐,到底加入与否一一这里不是性格是否合群的 问题,而是考验一个人的勇气、毅力和精神。当然, 在一些零碎时间学习,自然有别于大块时间。大块时 间可以啃大部头,深入、系统、持续地学习一些高深 的理论和知识。而"边角废料"较为零散,更适合零 打碎敲。比如,一次读一个章节,一次学一篇短文, 一次写一个段落,等等。通过一点一点地逐步消化吸 收,进而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

郭沫若谈读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曾将研究工 作比如登

山探险,披荆斩棘者纵尽全功,拾级登临者 仍须自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知勤劳,焉能享 受。

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有两种, 一种是

普通读,一种是细读。好的书要细读细看。古 人说“《文选》烂,秀才 了,要考秀

才也就有一半 促使才

能的发展,

“用进废退”的原则

支配。齐白石拿起笔来在纸上点 几点,就能美妙地画出栩栩如生的、在空中飞着的小 鸟,或是在水中游着的小虾,看来这似乎是奇迹,实 际上是他的熟练。熟则生巧,使他的手和神经细胞长 期受到训练,有着最完善、最迅速的反应,能够得心 应手,着手成春。

半”。把《文选》这部书读烂 :可靠了。勤学苦练看来还能 般说来, 生理上的任何组织都受

我们要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进化,要有科学的头脑、科学的方法与吃苦的精神。我们要把一切真实的史料搜集起来。若是没有材料而谈社会史,简直是笑话。大抵在研究读书上,我的方法是:(一)直探本源不受前人的约束;(二)搜罗一切资料尽可能使无遗憾;(三)对于资料毫不容情地、毫不惜力地加以清算,必须彻底,绝不放松。这样去读书,我相信研究是会有成绩的。

赵光贤谈读书

历史学家赵光贤(1910—2003)曾说过,在古史研究中,我很欣赏《论语•子罕》中所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学者治学,贵在心得,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行,有见解又要它不转化为蔽,怎么办?这就需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在古史研究中,赵光贤很欣赏荀子的名言:“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对于这两句话,杨公式的解释是:“信可信者,疑可疑者,意虽不同,皆归于信也。” 最后的“信”字是“真实”的意思。相信可信者与怀疑其可疑者并举,虽有疑、信之不同,但最终都达到求真的同一目的。在古史研究中怎样贯彻这种“信信”、

“疑疑”的精神呢?我的回答是:

据,决不标新立异,以惊世骇俗 须

疑可疑的,这就与盲目泥古者不同;明确可疑者之 不信,也是为了对真实的确信,这又与盲目疑古

者不 同。而疑信皆取决于切实证据,这就是史学的求真精 神。

赵光贤在古史研究中还很欣赏《荀子•解蔽》,认 为治史都

大患在于蔽。我在自己的作品中及居常与人 论学中,常常反对以某种主观愿望或意志强加于历史, 或曲解历史以达到一己之目的。在中国过去的统治者 们所修的史书中,这一类的问题就多得很。如果用荀 子的话来说,这一类的“蔽”,可以说是

“欲为蔽,

为蔽”

常常难免于

有所蔽,只要有任何一点先入为主的影响 或偏见,就很容易看不清事情的全面。如果用荀子的 话来说,这一类的“蔽”,可以说是“始为蔽,终为蔽, 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

蔽”。一个人在一方面 的长处有时却成为蔽,使他看不到事情的其他方面。 荀子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 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就是这 一类的问题。我强调史学家要力求解蔽,也就是力求 避免对历史的曲解或误解,以存历史之真。 “信必有证,疑必有 。”为了信其实的,必

般皆有力者所为。不仅如此,一般史学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