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三数学中考函数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538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 0 1 2 3 4 5 y/cm1010.51111.51212.5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C .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 cmD .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 时,弹簧长度为13.5 cm2.若矩形的面积为125,则矩形的长y 关于宽x(x >0)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 =125xB .y =512xC .y =12x 5D .y =5x 123.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向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 ℎ 与时间 t 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4.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D.5.若代数式√x−1x−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2B.x≥1C.x≠2D.x≥1且x≠26.等腰三角形ABC中,AB=CB=5,AC=8,P为AC边上一动点,PQ⊥AC,PQ与△ABC的腰交于点Q,连结CQ,设AP为x,△CPQ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7.若直线y=kx上每一点都能在直线y=−6x上找到关于x轴对称的点,则它的解析式是()A.y=6x B.y=16x C.y=−6x D.y=−1 6x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9.函数y=√2−x+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1 C.x⩾2D.x⩾2且x≠−110.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作为y是x的函数的图象的是()A.B.C.D.11.如图,小磊老师从甲地去往10千米的乙地,开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之后由于道路维修,速度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过了维修道路后又变为原来的速度到达乙地.设小磊老师行驶的时间为x(分钟),行驶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小磊老师从甲地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是()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12.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AB>A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 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几种说法:①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②轿车与货车相遇时,货车恰好从甲地出发了3. 9小时;③若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则轿车从乙地出发317小时再次与货车相遇;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填写序号)15.某商城为促进同一款衣服的销量,当同一个人购买件数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超过的件数,每件打8折,现任意挑选5个顾客的消费情况制定表格,其中x表示购买件数,y表示消费金额,根据表格数据请写出一个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x(件)23456y(元)10015020024028016.函数y=2√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7.甲、乙两个车间接到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从开始加工到完成这项任务共用了9天.其间,乙车间在加工2天后停止加工,引入新设备后继续加工,直到与甲车间同时完成这项任务为止,设甲、乙两个车间各自加工零件总数y(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由工厂统计数据可知,甲车间与乙车间加工零件总数之差z(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1)图中m的值是;(2)第天时,甲、乙两个车间加工零件总数相同.18.如图,△O的半径为5,点P在△O上,点A在△O内,且PA=3,过点A作AP的垂线交△O于点B,C.设PB= x ,PC=y,则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三、综合题19.某旅客携带xkg的行李乘飞机,登机前,旅客可选择托运或快递行李,托运费y1(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下表列出了快递费y2(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行李的重量xkg快递费不超过1kg10元超过1kg但不超过5kg的部分3元/kg超过5kg但不超过15kg的部分5元/kg(1)如果旅客选择单托运,求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多少kg?(2)如果旅客选择快递,当1<x≤15时,直接写出快递费y2(元)与行李的重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客携带25kg的行李,设托运mkg行李(10≤m<24,m为正整数),剩下的行李选择快递,当m为何值时,总费用y的值最小?并求出其最小值是多少元?20.小明一家利用元旦三天驾车到某景点旅游.小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36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汽车行驶小时后加油,中途加油升;(2)求加油前邮箱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耗油量速度不变,加油站距景点300km,车速为80km/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21.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萝卜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萝卜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降价前他每千克萝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2)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萝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萝卜?22.某景区今年对门票价格进行动态管理.节假日期间,10人以下(包括10人)不打折,10人以上超过10人的部分打折;非节假日期间全部打折.设游客为x人,非节假日门票费用y1(元)及节假日门票费用y2(元)与游客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不打折的门票价格;(2)求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导游小王5月2日(五一假日)带A旅游团,5月8日(非节假日)带B旅游团到该景区旅游,两团共计50人,两次共付门票费用3040元,求A、B两个旅游团各多少人?(温馨提示:节假日的折扣与非节假日的折扣不同)23.在“世界读书日”这周的周末,小张同学上午8时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看书,看完书后直接回到了家里,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s(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多少米?锻炼身体用了多少分钟?在图书馆看了多少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多少分钟?(2)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多少米?(3)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4.甲、乙两车早上从A城车站出发匀速前往B城车站,在整个行程中,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A,B两城之间距离是多少?(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乙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甲车?(4)从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城车站这一时间段,在何时间点两车相距40km?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8 14.【答案】①②③15.【答案】{y =50x(0≤x ≤4)y =40x +40(x >4)16.【答案】x >1 17.【答案】(1)770(2)818.【答案】y =30x19.【答案】(1)解:设托运费y 1(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kx+b将(30,300)、(50,900)代入y 1=kx+b , {30k +b =30050k +b =900 ,解得: {k =30b =−600 ∴托运费y 1(元)与行李质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30x ﹣600. 当y 1=30x ﹣600=0时,x =20.答: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20kg . (2)解:根据题意得:当0<x≤1时,y 2=10; 当1<x≤5时,y 2=10+3(x ﹣1)=3x+7;当5<x≤15时,y 2=10+3×(5﹣1)+5(x ﹣5)=5x ﹣3.综上所述:快递费y 2(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 {10(0<x ≤1)3x +7(1<x ≤5)5x −3(5<x ≤15) .(3)解:当10≤m <20时,5<25﹣m≤15∴y =y 1+y 2=0+5×(25﹣m)﹣3=﹣5m+122. ∵10≤m <20 ∴22<y≤72;当20≤m <24时,1<25﹣m≤5∴y =y 1+y 2=30m ﹣600+3×(25﹣m)+7=27m ﹣518. ∵20≤m <24 ∴22≤y <130.综上可知:当m =20时,总费用y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22.答:当托运20kg 、快递5kg 行李时,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22元.20.【答案】(1)3;24(2)解:设直线解析式为Q=kt+b ,把(0,36)和(3,6)代入得: {3k +b =6b =36解得 {k =−10b =36 ∴Q=-10t+36,(0≤t≤3);(3)解:根据题意,每小时耗油量为10升 ∵加油站到景点用时间为:300÷80=3.75(小时) ∴需要的油量为:3.75×10=37.5升>30升 故不够用.21.【答案】(1)解:设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k 元则农民手中钱y 与所售萝卜千克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5 ∵当x=30时,y=20 ∴20=30k+5 解得k=0.5.答: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0.5元. (2)解:(26-20)÷0.4=15 15+30=45kg.所以一共带了45kg 萝卜.22.【答案】(1)解: 800÷10=80 (元 / 人)答:不打折的门票价格是80元 / 人; (2)解:设 y 1=10k 解得: k =48 ∴y 1=48x当0⩽x⩽10时,设y2=80x 当x>10时,设y2=mx+b则{10m+b=80020m+b=1440解得:m=64∴y2=64x+160∴y2={80x(0⩽x⩽10)64x+160(x>10);(3)解:设A旅游团x人,则B旅游团(50−x)人若0⩽x⩽10,则80x+48(50−x)=3040解得:x=20,与x⩽10不相符若x>10,则64x+160+48(50−x)=3040解得:x=30,与x>10相符,50−30=20(人)答:A旅游团30人,B旅游团20人.23.【答案】(1)解:观察图象得: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小张同学8:10到达公园,9:10离开公园∴小张同学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小张同学9:30到达图书馆,11:40离开图书馆∴小张同学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小张同学11:40离开图书馆,12时回到家∴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2)解:∵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距离500米,用时10分钟∴小张同学从家到公园的速度为500÷10=50(米/分)∵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着书∴小张同学从公园到图书馆的速度为50米/分∵小张同学9:10离开公园,9:30到达图书馆∴公园离图书馆的距离为:50×20=10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的距离为:1000+500=15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1500米;(3)解:∵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到家的距离为1500米,即1.5千米,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即时13小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1.5÷13=4.5千米/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4.5千米/时.24.【答案】(1)解:由图象可知A 、B 两城之间距离是300千米;(2)解: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 3005=6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 3003=100(千米/小时)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小时和100千米/小时;(3)解:设乙车出发x 小时追上甲车由题意:60(x+1)=100x解得:x =1.5∴乙车出发1.5小时追上甲车;(4)解:设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 城车站这一段时间内,甲车与乙车相距40千米时甲车行驶了m 小时①当甲车在乙车前时得:60m ﹣100(m ﹣1)=40解得:m =1.5此时是上午6:30;②当甲车在乙车后面时100(m ﹣1)﹣60m =40解得:m =3.5此时是上午8:30;③当乙车到达B 城后300﹣60m =40解得:m = 133此时是上午9:20.∴分别在上午6:30,8:30,9:20这三个时间点两车相距40千米.。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求函数表达式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题 含答案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求函数表达式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42bd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0.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求函数表达式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题1.在函数y =1x +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2.函数y =x 3-x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x ≠3B .x ≠0C .x ≠3且x ≠0D .x <33. 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将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 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 毫升的水,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A .y =0.05xB .y =5xC .y =100xD .y =0.05x +1004. 某工程队承建一条长30 km 的乡村公路,预计工期为120天,若每天修建公路的长度保持不变,则还未完成的公路长度y(km)与施工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 =30-14xB .y =30+14xC .y =30-4xD .y =14x5. 图中的圆点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 为第n 层(n 为正整数)圆点的个数,则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y =4n -4B .y =4nC .y =4n +4D .y =n 2 6. 函数12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7. 如图,△ABC 的边BC 的长是8,BC 边上的高AD ′是4,点D 在BC 上运动,设BD 长为x ,请写出△ACD 的面积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8. A ,B 两地相距20 km ,小李步行从A 地到B 地,若设他的速度为每小时5 km ,他与B 地的距离为y km ,步行的时间为x 小时,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9. 如图,用边长60 cm 的正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水箱,先在四个角分别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翻转90°角,再焊接而成,如果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 ,水箱的容积是y cm 3,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0. 某自行车存车处在星期日存车4 000辆,其中变速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30元,普通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20元,若普通车存车数为x ,存车总收入y(元)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1. 求下列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 =x 2+5;(2)y =x -2x +4;(3)-x ;(4)y =1x 2+2.12.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6,M为DC边上一个动点,M点不与D,C点重合,CM=x.(1)试写出△ADM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取多少时,△ADM面积为64?13. 李大爷要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园,菜园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用篱笆围成的另外三边总长度恰好为24米,要围成的菜园是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设BC边的长为x米,AB边的长为y米,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S.(1)分别求出y,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4. 高空的气温与距地面的高度有关,某地地面气温为24℃,且已知离地面距离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 ℃.(1)写出该地空中气温T(℃)与高度h(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距地面3 km处的气温T;(3)求气温为-6 ℃处距地面的高度h.15. 某剧院的观众席的座位为扇形,且按下列方式设置:(1)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2)写出座位数y与排数x之间的关系式;(3)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某一排可能有90个座位吗?说说你的理由.16. 如图,在Rt△ABC中,已知∠ACB=90°,BC=4 cm,AC=9 cm,点D在射线CA上从点C出发向点A方向运动(点D不与点A重合),且点D运动的速度为2 cm/s,现设运动时间为x(s)时,对应的△ABD 的面积为y(cm2).(1)填写下表:时间x(s) … 2 4 6 … 面积y(cm 2)……(2)请写出y 与x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①直接指出出现△ABD 为等腰三角形的次数有______次,当第一次出现△ABD 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用所学知识描述此时点D 所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交点处; ②求当x 为何值时,△ABD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14.参考答案:1---5 CABAB 6. x ≠327. y =-2x +168. y =20-5x 0≤x ≤4 9. y =(60-2x)2·x 0<x<30 10. y =1 200-0.1x 0≤x ≤4 000 11. (1) 解:x ≠-4. (2) 解:x 是任意实数. (3) 解:x ≥0. (4) 解:x 是任意实数 12. 解:(1) y =128-8x. (2) 0<x<16. (3) x =8.13. 解:(1) y =-12x +12,S =-12x 2+12x.(2) 0<x<24.14. 解:(1)∵离地面距离每升高1 km ,气温下降6 ℃,∴该地空中气温T(℃)与高度h(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T =24-6h.(2)当h =3时,T =24-6×3=6(℃).(3)当T =-6℃时,-6=24-6h ,解得h =5,答:距地面的高度h 为5 km.15. 解:(1)由图表中数据可得,当x 每增加1时,y 增加3. (2)由题意可得,y =50+3(x -1)=3x +47.(3)某一排不可能有90个座位,理由:由题意可得:y =3x +47=90,解得x =433.x 不是整数,故某一排不可能有90个座位. 16. (1) 10 2 6(2) ①当点D 在线段AC 上时(不包括A 点),y =12AD ·BC =12(9-2x)×4=-4x +18;②当点D 在CA 的延长线时,y =12AD ·BC =12(2x -9)×4=4x -18.综合①②,得y =⎩⎪⎨⎪⎧-4x +18(0≤x<92)4x -18(x>92).(3) ① AB 的垂直平分线 AC②△ABC 的面积=12AC ×BC =12×9×4=18,令y =184,即184=-4x +18,或者184=4x -18,解得x =278或x =458.∴当x =278或x =458时,△ABD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14.。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d82f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2.png)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函数32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且2x ≠C .2x ≠D .3x >-且2x ≠2.如图,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0ax y b kx y -+=⎧⎨-=⎩的解是( )A .42x y =-⎧⎨=-⎩B .42x y =⎧⎨=⎩C .24x y =-⎧⎨=-⎩D .24x y =⎧⎨=⎩3.若反比例函数1k y x-=,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B .1k <C .1k >-D .1k <-4.将抛物线()2321y x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A .()2341y x =-- B .()2343y x =-+ C .233y x =+D .231y x =-5.抛物线213y x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分别是( )A .向上,x 轴B .向上,y 轴C .向下,x 轴D .向下,y 轴 6.二次函数y =x 2+6x +4的对称轴是( ) A .x =6B .x =﹣6C .x =﹣3D .x =47.下列y 关于x 的函数中,一次函数为( ) A .()2y a x b =-+B .()211y k x =++C .2y x=D .221y x =+8.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23y x =+平行,且与y 轴的交点为(0,2),则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23y x =+B .22y x =+C .23y x =-+D .22y x =-+9.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顶点为(2,4),有以下结论:①当a >0时,b 2-4ac >0;②当a >0时,ax 2+bx +c≥4;③若点(-2,m ),(3,n )在抛物线上,则m <n ;④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一根为-1,则另一根为5.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C (x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上,且x 1<x 2<0<x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2>y 1>y 3 B .y 3>y 2>y 1 C .y 1>y 2>y 3 D .y 3>y 1>y 211.已知y =kx +b ,当x =2时,y =-2;当x =3时,y =0.则( )A .k =2,b =-6B .k =-6,b =2C .k =-2,b =6D .k =-2,b =-612.抛物线y =﹣2(x ﹣3)2﹣4的顶点坐标是( )A .(﹣3,4)B .(﹣3,﹣4)C .(3,﹣4)D .(3,4)13.将一次函数23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2y x = B .26y x =- C .53y x =- D .3y x =-- 14.二次函数22(3)1y x =-+-的顶点坐标是( )A .(31), B .(13)-, C .(3,1)-D .(3,1)--15.已知A (﹣11,3y ),B (﹣21,2y ),C (1,y 3)是一次函数y =b ﹣3x 的图象上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 A .y 3<y 1<y 2B .y 3<y 2<y 1C .y 1<y 2<y 3D .y 2<y 1<y 3二、填空题16.一次函数(27)2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7.将直线21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18.已知点(2,)A m 在一次函数53y x =+的图象上,则m 的值是__.19.已知一次函数(1)2y m x m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0.若函数y =(m ﹣2)x +|m |﹣2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抛物线y =ax 2+3x +c 经过A (﹣1,0),B (4,0)两点,并且与y 轴交于点C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直线BC 的解析式为 ;(3)若点M 是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的点,且横坐标为t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点N ,设MN 的长为h ,求h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h 的最大值;(4)在x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B ,C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2.如图,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M 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 +PC 的值最小时,求PA +PC 长;(3)已知点N (0,﹣1),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M 、N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M 相似?若存在;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x m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求非负整数m 的值. 24.已知抛物线y =12x 2﹣x ﹣32与x 轴交于点A ,点B (点A 在点B 左侧). (1)求点A ,点B 的坐标;(2)用配方法求该抛物线的顶点C 的坐标,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O 、点C 、点P 为顶点的三角形构成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已知抛物线222y x mx m =--.(1)求证:对任意实数m ,抛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 (2)若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A ,求m 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B 2.A3.A 4.A 5.B 6.C 7.B 8.B 9.D 10.A 11.A 12.C 13.A 14.D 15.A 二、填空题16.72k < 17.243y x =-+18.1319.2m >20.-2三、解答题21.(1)234y x x =-++ (2)4y x =-+(3)h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404h t t t =-+<<,h 的最大值为4(4)在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4,0P -或()4P -,使以B ,C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把A (﹣1,0),B (4,0)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2)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C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点()2,34M t t t -++,点(),4N t t -+,从而得到24MN t t =-+,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4)分三种情况:当PC =BC 时,当PB =BC 时,当PC =PB 时,即可求解. (1)解:∵抛物线y =ax 2+3x +c 经过A (﹣1,0),B (4,0)两点,∴3016340a c a c -+=⎧⎨+⨯+=⎩, 解得:14a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4y x x =-++; (2)解:当0x =时,4y =, ∴点()0,4C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 把点B (4,0),()0,4C 代入得:404k b b +=⎧⎨=⎩, 解得:14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4y x =-+; (3) 解:如图,∵点M 是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的点,且横坐标为t ,∴点()2,34M t t t -++,∵MN ⊥x 轴, ∴点(),4N t t -+,∴()()223444MN t t t t t =-++--+=-+,∴()()2242404h t t t t =-+=--+<<, ∴当2t =时,h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4; (4)解:在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P ,使以B ,C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当PC =BC 时, ∵OC ⊥BP , ∴OP =OB ,∵点B (4,0),点P 在x 轴的负半轴上, ∴点()4,0P -; 当PB =BC 时, ∵B (4,0),()0,4C , ∴OC =4,OB =4,∴BP BC ==∴4OP BP OB =-=, ∵点P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4P -;当PC =PB 时,点P 位于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OB =OC =4,∴点O 位于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此时点P 与点O 重合,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在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4,0P -或()4P -,使以B ,C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y =﹣x 2+2x +3(2)PA +PC 的长为(3)存在,点Q 的坐标为()0,2或10,3⎛⎫- ⎪⎝⎭,理由见解析【解析】 【分析】(1)当x =0时,y =3,可得C (0,3).再设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x ﹣3)(a ≠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连接PA 、PB 、PC ,根据轴对称性可得PA =PB .从而得到PA +PC =PC +PB .进而得到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PC +AP 有最小值.即可求解;(3)先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得点()1,0M ,再由点N (0,﹣1),B (3,0),C (0,3).可得2,45,45MN BC BM CBM MNO ===∠=︒∠=︒,可得∠CBM =∠MNO ,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1)解:把x =0代入得:y =3, ∴C (0,3).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x ﹣3)(a ≠0), 将点C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3=﹣3a ,解得:a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x -3)=﹣x 2+2x +3. (2)解:如图,连接PA 、PB 、PC ,∵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点P 在直线l 上, ∴PA =PB . ∴PA +PC =PC +PB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PC +AP 有最小值. ∵OC =3,OB =3, ∴BC =32∴PA +PC 的最小值=32 (3)解:存在,理由: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ba=1. ∵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M 点. ∴点()1,0M ,∵点N (0,﹣1),B (3,0),C (0,3). ∴OM =ON =1,OB =OC =3,∴2,32,2,45,45MN BC BM CBM MNO ===∠=︒∠=︒, ∴∠CBM =∠MNO ,当点Q 在点N 下方时,∠MNQ =135°,不符合题意, ∴点Q 在点N 上方,设点Q 的坐标为(0,n ).则QN =n +1, ∵以M 、N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M 相似, ∴∠QMN =∠CMB 或∠MQN =∠CMB , 当1Q MN CMB ∠=∠时,1Q MNCMB ,如图(2),∴1Q N MNBC BM=, ∴12232n +=,解得:2n =, ∴点()10,2Q ;当2MQ N CMB ∠=∠时,2MQ NCMB ,如图(3),∴2Q N MN MB BC=, ∴12232n +=13n =-,∴点210,3Q ⎛⎫-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0,2或10,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23.0或1或2或3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 =x 2-2x +m -2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根据Δ≥0列出m 的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解:∵二次函数y =x 2-2x +m -2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 ∴Δ=4-4(m -2)≥0, ∴m ≤3, ∵m 为非负整数, ∴m =0或1或2或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函数y =x 2-2x +m -2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列出m 的不等式,此题难度不大. 24.(1)A (-1,0),B (3,0)(2)点C 的坐标为(1,-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点P 的坐标为(1,2),2),(1,2)或3(1,)4-【解析】 【分析】(1)把0y =代入到21322y x x =--得,213022x x --=,解得13x =,21x =-,又因为点A 在点B 的左侧,即可得; (2)21322y x x =--配方得21(1)22y x =--,即可得点C 的坐标为(1,-2),根据点A ,B ,C 的坐标得4AB =,AC ,BC =AC =BC ,又因为2224+=,所以222AC BC AB +=,即可得90ACB ∠=︒,从而得出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当点P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时,OC =OP ,OCP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得点P 的坐标(1,2),当CO CP =时,CP =,即可得点P 的坐标为2)或(1,2),当OP CP =时,点P 在OC 的垂直平分线上,设点(1,)P a ,点P 交x 轴于点D ,在Rt ODP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1a a +=+,解得34a =-,即可得点P 的坐标为3(1,)4-,综上,即可得. (1)解:把0y =代入到21322y x x =--得, 213022x x --= 2230x x --= (3)(1)0x x -+=解得13x =,21x =-, ∵点A 在点B 的左侧,∴A (-1,0),B (3,0). (2) 解:21322y x x =-- =21(3)2x x -- =21(1)22x x -+- =21(1)22x --∴点C 的坐标为(1,-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 (-1,0),B (3,0),C (1,-2), ∴3(1)4AB =--=,22(11)(02)8AC =----=, 22(31)(02)8BC =---=,∴AC =BC , ∵222(8)(8)4+=, ∴222AC BC AB +=, ∴90ACB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解:当点P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时,OC =OP ,OCP △为等腰三角形, ∴点P 的坐标为(1,2);当CO CP =时,22(10)(20)5CP =-+-=, ∴点P 的坐标为(1,52)-或(1,52)--;当OP CP =时,点P 在OC 的垂直平分线上,设点(1,)P a , 如图所示,点P 交x 轴于点D ,在Rt ODP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1a a +=+,22441a a a ++=+34a =- ∴点P 的坐标为3(1,)4-;综上,点P 的坐标为(1,2),2),(1,2)或3(1,)4-.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1)见解析(2)122,1m m =-=【解析】【分析】(1)令0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 (2)令1x =,0y =,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m 的值(1)令0y =,则有2220x mx m --=222890m m m ∆=+=≥即,对于任意实数方程2220x mx m --=总有两个实数根,∴对任意实数m ,抛物线与x 轴总有交点.(2)解:∵抛物线222y x mx m =--与x 轴交于1,0A ,∴202m m =--解得122,1m m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问题,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b6f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2.png)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1.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x+3=4的解为 x=1,则直线 y=(m−2)x−3一定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关于x的方程mx+3=4的解为x=1.∴m+3=4.∴m=1.∴直线y=(m−2)x−3为直线y=−x−3.∴直线y=(m−2)x−3一定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如图,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则直线AB解析式是().A. y=−2x−3B. y=−2x−6C. y=−2x+3D. y=−2x+6答案:D.解析:∵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直线AB经过点(a,6−2a).∵直线AB与直线y=−2x平行.∴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b1.把(a,6−2a)代入函数解析式得:6−2a=−2a+b1.则b1=6.∴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6.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平移变换.3.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答案:x>23.解析:∵函数y=2x过点A(m,3).∴2m=3.解得:m=23.∴A(32,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4.若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答案:{x=2y=1.解析:因为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所以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x=2y=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A,另一个一次函数y=kx+b与y轴交于B,两条直线交于C,C点的纵坐标是1,且S△ABC=5,求k、b的值.答案:(2,1).解析:由题意知C(2,1).过C作CD⊥y轴,CD=2.·AB·CD=5.S△ABC=12∴AB=5.∴B(0,2)或(0,−8).x+2.当B(0,2)时,y=−12x−8.当B(0,−8)时,y=−92考点:函数——一次函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6.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求关于x的不等式a(x−1)−b>0的解集.答案:x<−1.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2a=−b.b=−2.a∵a(x−1)−b>0.∴a(x−1)>b.∵a<0..∴x−1<ba∴x<−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7.如果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点、B点,点M在x轴上,并且使以点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有().A. 3个B. 4个C. 5个D. 7个答案:B.解析:一次函数y=−x+1中令x=0,解得y=1.令y=0,解得x=1.∴A(1,0),B(0,1),即OA=OB=1.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分四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当BM1=BA时,由BO⊥AM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O为M1A的中点,此时M1(−1,0).当AB=AM2时,由AB=√2,得到OM2=AM2−OA=√2−1,此时M2(1−√2,0).当BA=AM3时,由AB=√2,得到AM3=√2,则OM3=OA+AM3=1+√2,此时M3(1+√2,0).当M4A=M4B时,此时M4与原点重合,此时M4(0,0).综上,这样的M点有4个.故选B.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结合.8.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时间(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2√3.解析:由图②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cm,BC=2cm.过点B作BE⊥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BE=CF,BC=EF=2cm.∵∠A=60°.∴BE=ABsin60°=2×√3=√3.2AE=ABcos60°=2×1=1.2∴1×AD×BE=3√3.2×AD×√3=3√3.即12解得AD=6cm.∴DF=AD−AE−EF=6−1−2=3.在Rt△CDF中,CD=√CF2+DF2=√√32+32=2√3.所以,动点P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2+2+2√3=4+2√3.∵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3)÷1=4+2√3(秒).故答案为:4+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四边形——梯形.的图像上,OA长为2且∠1=60°。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f7bf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c.png)
初三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 一个抛物线答案:A2. 函数y=2x+3的斜率是多少?A. 2B. 3C. -2D. -3答案:A3. 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那么这个点一定在函数的:A. 定义域内B. 值域内C. 函数图象上D. 函数图象外答案:C4. 函数y=x^2的反函数是:A. y=√xB. y=x^2C. y=1/xD. y=-x^2答案:A5. 函数y=1/x的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6. 函数y=3x-2的零点是多少?A. 0.5B. 1C. 2D. 3答案:B7. 函数y=2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 (0, 1)B. (0, 2)C. (1, 0)D. (1, 2)答案:A8. 函数y=x^2-4x+3的最大值是多少?A. -1B. 0C. 1D. 3答案:B9. 函数y=|x|的图象是:A. 一条直线B. 一个V形C. 一个W形D. 一个倒V形答案:B10. 如果函数y=f(x)是奇函数,那么f(-x)等于:A. f(x)B. -f(x)C. xD. -x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函数y=3x+5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
答案:(-5/3, 0)12. 函数y=x^2-6x+9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013. 函数y=1/x的图象在x=2处的斜率是________。
答案:1/414. 函数y=x^3-3x^2+3x-1的零点是________。
答案:115. 函数y=2x^2-4x+1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答案:(1, -1)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6. 已知函数y=2x^2-4x+3,求该函数的顶点坐标。
答案:顶点坐标为(1, 1)。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三章《函数》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三章《函数》综合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630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9.png)
202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三章《函数》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已知a+b>0,ab>0,则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A.(a,b)B.(-a,b)C.(-a,-b)D.(a,-b)(第1题图)(第7题图)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且x≠3B.x≥2C.x≠3D.x>2且x≠33.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2,m)和B (n,4)两点,则m,n间的关系一定是()A.mn=-8B.mn=8C.m=-2n D.m=-n4.一名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A.y=10x+30B.y=40xC.y=10+30x D.y=20x5.已知二次函数y=x2-x+m-1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5B.m≥2C.m<5D.m>2 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2与二次函数y=x2+a的图象可能是()7.如图,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横坐标为-2,则关于x的不等式-x+m>nx+4n>0的整数解为()A.-1B.-5C.-4D.-38.二次函数y=x2-(12-k)x+12,当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值应取()A.12B.11C.10D.99.定义一个新的运算:a b=则运算x2的最小值为()A.-3B.-2C.2D.310.如图,Rt△ABC的直角边BC在x轴正半轴上,斜边AC上的中线BD反向延长线交y轴负半轴于E,双曲线y=(x>0)的图象经过点A,若△BCE的面积为6,则k等于()A.3B.6C.12D.24(第10题图)(第11题图)11.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B.顶点坐标是(1,-3)C.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0),(-1,0)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如图中的图①、②、③所示,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②=③(第12题图)13.已知点A是直线y=2x与双曲线y=(m为常数)一支的交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且OB=2,则m的值为()A.-7B.-8C.8D.7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若直线y=-x+b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2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A.b>2B.-2<b<2C.b>2或b<-2D.b<-2。
九年级函数专题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函数专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013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九年级函数专题试卷及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函数中,哪个是正比例函数?A. y = 2x + 3B. y = 3x 2C. y = x^2 + 1D. y = 1/x2. 如果函数y = kx + b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k和b的关系是?A. k = 0, b ≠ 0B. k ≠ 0, b = 0C. k = 0, b = 0D. k ≠ 0, b ≠ 03. 下列函数中,哪个是反比例函数?A. y = 2/xB. y = x^2C. y = 3x + 1D. y = 1/x^24. 如果函数y = 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k的值是?A. k = 0B. k > 0C. k < 0D. k ≠ 05. 下列函数中,哪个是一次函数?A. y = x^2B. y = 2/xC. y = 3x + 1D. y = 1/x^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3.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4.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5. 函数y = kx + b是一次函数当且仅当b = 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函数y = 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k的值是______。
2. 如果函数y = kx + b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b的值是______。
3.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______。
4.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______。
5.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 请简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3. 请简述一次函数的定义。
4. 请简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5. 请简述函数图像的斜率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函数y = 2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当x = 3时,y的值是多少?2. 如果函数y = 3/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当x = 2时,y的值是多少?3. 如果函数y = kx + b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当x = 1时,y的值是多少?4. 如果函数y = x^2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那么当x = 2时,y的值是多少?5. 如果函数y = 1/x^2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当x = 3时,y的值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有什么不同。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76b2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b.png)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点A (1,y 1),B (2,y 2)在抛物线y =(x +1)2+2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22y y >> B .212y y >> C .122y y >>D .212y y >>2.抛物线y =14(x ﹣6)2+3的顶点坐标是( )A .(6,﹣3)B .(6,3)C .(﹣6,3)D .(﹣6,﹣3) 3.抛物线y =2(x -1)2-3的顶点坐标是( ) A .()1,3-- B .()1,3- C .()1,3- D .()1,3 4.一次函数y =-2x +5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A .一B .二C .三D .四 5.将函数y =2x 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下列各点在平移后的图象上的是( ) A .()1,5 B .()0,4 C .()1,3- D .()2,3- 6.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的负半轴上,则点P 坐标为( )A .()4,0-B .()0,4C .()0,3-D .()1,0 7.直线7y x =--一定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上的是-( )A .(21),B .233⎛⎫⎪⎝⎭, C .(21)--, D .(12)-,9.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直线()0y kx b k =+≠上,当12x x <时,12y y >,且0kb <,则直线()0y kx b k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0.下列一次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 .y =x ﹣3 B .y =1﹣x C .y =2x D .y =3x +2 11.下列二次函数中,对称轴是直线1x =的是( )A .21y x =+B .()221y x =+C .()21y x =-+D .()231y x =--12.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二、四象限13.如图,△ABC 中,点B ,C 是x 轴上的点,且A (3,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作△ABC 的位似图形△A ′B ′C ′,且△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是1:2,则点A ′的坐标是( )A .(﹣6,﹣4)B .(﹣1.5,﹣1)C .(1.5,1)或(﹣1.5,﹣1)D .(6,4)或(﹣6,﹣4)14.已知点P (a ,a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A .B .C .D .15.要得到抛物线()2321y x =-++可以将抛物线232y x =-+( ) A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D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二、填空题16.已知点(),P m n 在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上,则n m -=______.17.已知某函数图像过点(-1,1),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18.将一次函数123=+y x 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AB ,则平移后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19.将抛物线22(3)y x m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恰好经过点(2,3),则m 值是 __.20.若抛物线y =x 2+bx +经过点A (0,5),B (4,5),则其对称轴是直线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抛物线y =-(x -m )2+1与x 轴的交点为A ,B (B 在A 的右边),与y 轴的交点为C .(1)写出m =1时与抛物线有关的三个正确结论.(2)当点B 在原点的右边,点C 在原点的下方时,是否存在△BOC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你提出两个对任意的m 值都能成立的正确命题.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1,A x y ,()22,B x y 在抛物线()2210y ax ax a =-+>上,其中12x x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122x x a +=-,比较1y 与2y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43y ax x =+-图象的顶点是A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 .点B 的坐标是()1,0.(1)求A ,C 两点的坐标,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0y >时x 的取值范围;(2)将图象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E ,F 两点,若6EF =,求m 的值.24.一抛物线以()1,9-为顶点,且经过x 轴上一点()4,0-,求该抛物线解析式及抛物线与y 轴交点坐标.25.已知抛物线y =(x ﹣1)2+k 与y 轴相交于点A (0,﹣3),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的横坐标为2,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B 6.A 7.A 8.D 9.C 10.B 11.D 12.A 13.D 14.C 15.D 二、填空题 16.117.y =-x (答案不唯一) 18.y =13x +719.-3020.2x = 三、解答题21.(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0,0),(2,0),抛物线开口向下 (2)存在,2(3)无论m 为何值,函数的始终有最大值1;无论m 为何值,函数始终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解析】 【分析】(1)当m =1时,y =-(x -1)2+1,根据()2y a x h k =-+的性质写出三个结论即可; (2)求得C (0,1-m 2),根据点B 在原点的右边,点C 在原点的下方,可得m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m =m 2-1,解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2y a x h k =-+的性质,可知无论m 为何值,函数的始终有最大值1;无论m为何值,函数始终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解:当m =1时,y =-(x -1)2+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 令0y =,-(x -1)2+1=0, 解得120,2x x ==,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0,0),(2,0), 抛物线开口向下; (2)存在,理由如下: 令x =0,则y =1-m 2, ∴C (0,1-m 2),令y =0,则x =1+m 或x =m -1, ∴B (1+m ,0),∵点B 在原点的右边,点C 在原点的下方, ∴1+m >0,1-m 2<0, ∴m >1,∵△BOC 为等腰三角形, ∴1+m =m 2-1,解得m =2或m =-1(舍), ∴m =2; (3)无论m 为何值,函数始终有最大值1;无论m 为何值,函数始终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2y a x h k =-+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问题,掌握()2y a x h k =-+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直线1x = (2)12y y >,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将解析式整理成顶点式,直接写出对称轴;(2)方法一:利用作差法,将12y y -表示出来,再进行判断正负,据此判断大小即可;方法二:判断12,y y 距离对称轴的大小,根据函数增减性判断. (1)解:∵()222111y ax ax a x a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2)方法一:()()221211222121y y ax ax ax ax -=-+--+,()()22122122ax ax ax ax =-+-,()()12122a x x x x =-+-, ()212a x x =--,∵0a >,12x x <, ∴120y y ->, 即12y y >,方法二:∵0a >,122x x a +=-, ∴122x x +<, ∴1212x x +<, 又∵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1x =,开口向上,且12x x <, ∴1211x x ->-, ∴12y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中系数的运用,以及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基础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3.(1)(2,1)A ,(3,0)C ,当0y >时,13x <<. (2)8m = 【解析】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 ,再求出点C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m =-+-+,设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1(E x ,0),2(F x ,0)两点,则124x x +=,123x x m =-,由12|6|x x -=可得出答案.(1)解:把(1,0)B 代入243y ax x =+-,得043a =+-,解得1a =-,2243(2)1y x x x ∴=-+-=--+,)1(2,A ∴,对称轴为直线2x =,B ,C 关于2x =对称,(3,0)C ∴,∴当0y >时,13x <<.(2)解:抛物线向上平移m 个单位,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m =-+-+,设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1(E x ,0),2(F x ,0)两点,则124x x +=,123x x m =-,12||6x x ∴-=,212()36x x ∴-=,21212()436x x x x ∴+-=,164(3)36m ∴-⨯-=,8m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化为顶点式. 24.y =﹣x 2-2x +8;抛物线与y 轴交点为()0,8 【解析】 【分析】知道顶点和抛物线上一点,可以用抛物线的顶点式求答; 【详解】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y a x h k =-+,依题意1h =-,9k =,将()4,0-代入()219y a x =++中,得099a =+,解得1a =-,∴抛物线解析式为()219y x =-++,即y =﹣x 2-2x +8; 令0x =,则8y =,∴抛物线与y 轴交点为()0,8.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知道顶点坐标的时候,利用顶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十分方便. 25.(1)223y x x =-- (2)3 【解析】 【分析】(1)把点A (0,﹣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2)根据抛物线()214y x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可得点P 和点A (0,﹣3)关于直线1x =对称,从而得到点的纵坐标为-3,即可求解.(1)解:∵抛物线y =(x ﹣1)2+k 与y 轴相交于点A (0,﹣3), ∴()2301k -=-+, 解得:4k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423y x x x =--=--; (2)解:∵抛物线()214y x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点P 和点A (0,﹣3)关于直线1x =对称, ∴点的纵坐标为-3,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函数值,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f6b99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74.png)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C.【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答案】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CD面积为()A.4B.4C.8D.8【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是7时,直线经过D,在移动距离是8时经过B,则AB=8-4=4,当直线经过D点,设交AB与N,则DN=2,作DM⊥AB于点M.∵y=-x与x轴形成的角是45°,又∵AB∥x轴,∴∠DNM=45°,∴DM=DN•sin45°=2×=2,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B•DM=4×2=8.故选C.【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2,3)为顶点任作一直角∠PAQ,使其两边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P、Q,连接PQ,过点A作AH⊥PQ于点H,设点P的横坐标为x,AH的长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应用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求解: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x=0,y=2.故可排除选项C;如图2,当点Q与点O重合时, y=3.故可排除选项A;如图3,当x=2时,∵AH⊥PQ,∴,即,故可排除选项B.故选D.【考点】1.动态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勾股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户4.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的应用.6.函数y=+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x-1≥0解得:x≥1.故选B.【考点】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 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A.点M B.点N C.点P D.点Q【解析】D.应用排他法分析求解: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M,AM最小,与图2不符,可排除A.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N,由于AN=BM,即甲虫从A到B时是对称的,与图2不符,可排除B.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P,由于甲虫从A到OP与圆弧的交点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减小;甲虫从OP与圆弧的交点到A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增大,即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只有两个趋势,与图2不符,可排除C.故选D.【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排他法的应用.9.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当0<t≤10时,D.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EF=8。
初三数学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函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bb8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1.png)
初三数学函数练习题及答案1. 已知函数 y = 2x + 3,求当 x 为 4 时的函数值。
解答:将 x = 4 代入函数中,得到 y = 2(4) + 3 = 11,所以当 x 为 4 时,函数值为 11。
2. 求函数 y = 3x - 1 的解析式。
解答: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3x - 1,其中 3 是函数的斜率,-1 是y 轴的截距。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3x - 1。
3. 已知函数 y = 4x + 2,求当 y = 14 时的 x 的值。
解答:将 y = 14 代入函数中,得到 14 = 4x + 2,然后移项得到 4x = 14 - 2,即 4x = 12。
最后除以 4 得到 x = 3,所以当 y = 14 时,x 的值为3。
4. 求函数 y = 2x^2 - 3x + 1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说明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解答:首先,可以通过计算函数的导数来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对函数 y = 2x^2 - 3x + 1 求导得到 y' = 4x - 3。
令 y' = 0,解得 x = 3/4。
将x = 3/4 代入原函数,得到 y = 2(3/4)^2 - 3(3/4) + 1 = 7/8。
所以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为 7/8,由于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正数,所以该值为最小值。
5. 求函数 y = x^3 - 2x^2 + 3x 的零点。
解答:函数的零点即为使 y = 0 的 x 值。
将 y = 0 代入函数中,得到x^3 - 2x^2 + 3x = 0。
通过因式分解,可得到 x(x - 1)(x - 3) = 0。
因此,函数的零点为 x = 0, x = 1, x = 3。
6. 求函数 y = log2(x) 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答:对于函数 y = log2(x),由于对数函数的定义需满足 x > 0,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0。
而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实数集,所以函数 y= log2(x) 的值域为实数集。
2023年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d4c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9.png)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函数基础知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知识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总结1. 函数的概念: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
2.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使函数表示有意义。
①分母不能为0。
②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
③幂的底数和指数不能同时为0。
(2)满足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
3. 函数值:函数值是指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取某个值时,函数与之对应唯一确定的值。
专项练习题1、(2022•黄石)函数y =113−++x 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且x ≠1 B .x >﹣3且x ≠1C .x >﹣3D .x ≥﹣3且x ≠1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函数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0,且x ﹣1≠0,解得:x >﹣3且x ≠1.故选:B .2、(2022•丹东)在函数y =x 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C .x ≥3且x ≠0D .x ≥﹣3且x ≠0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为0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 +3≥0且x ≠0,解得:x ≥﹣3且x ≠0,故选:D .3、(2022•牡丹江)函数y =2−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2C .x ≤2D .x ≥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a ≥0),可得x ﹣2≥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 x ﹣2≥0,∴x ≥2,故选:D .4、(2022•恩施州)函数y =31−+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C .x ≥﹣1且x ≠3D .x ≥﹣1 【分析】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x ≥﹣1且x ≠3.故选:C .5、(2022•连云港)函数y =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0C .x ≤0D .x ≤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x ﹣1≥0,∴x ≥1.故选:A .6、(2022•黑龙江)函数31−−=x x 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且x ≠3 B .x ≥1C .x ≠3D .x >1且x ≠3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 ﹣1≥0且x ﹣3≠0,解得x ≥1且x ≠3.故选:A .7、(2022•无锡)函数y =x −4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4B .x <4C .x ≥4D .x ≤4【分析】因为当函数用二次根式表达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4﹣x ≥0,可求x 的范围.【解答】解:4﹣x ≥0,解得x ≤4,故选:D .8、(2022•安顺)要使函数y =1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2x ﹣1≥0,解得:x ≥,故答案为:x ≥.9、(2022•哈尔滨)在函数y =35+x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根据分母不能为0,可得5x +3≠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5x +3≠0,∴x ≠﹣,故答案为:x ≠﹣.10、(2022•巴中)函数y =3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 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 ﹣3>0,解得:x >3.故答案为:x >3.x −4。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244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b.png)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专项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如图所示,抛物线L: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5,且与x轴的左交点为(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C(9,0);②b+c>-10;③y的最大值为-16a;④若该抛物线与直线y=8有公共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 1 2.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2.若y+3与x-2成正比例,则y是x的()A.正比例函数B.不存在函数关系C.一次函数D.以上都有可能3.关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当x<0时,则y<0B.当x>0时,则y>0C.图象必经过点(0,1)D.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4.关于一次函数y=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C.与y轴交于(0,2)D.与x轴交于(2,0)5.点P(3,y1)、Q (4,y2)是二次函数y=x2−4x+5的图象上两点,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6.快、慢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都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按原速度原方向匀速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休息半小时后,再以另一速度原路匀速返回甲地(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慢车到达甲地以后即停在甲地等待快车.如图所示为快、慢两车间的距离y (千米)与快车的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下列说法:①两车在途中相遇时都停留了1小时;②快车从甲地去乙地时每小时比慢车多行驶40km;③快车从乙地返回甲地的速度为120km/h;④当慢车到达甲地的时候,快车与甲地的距离为400km.其中正确的有()A.4B.3C.2D.17.如图,动点A在抛物线y=−x2+2x+3(0≤x≤3)上运动,直线l经过点(0,6),且与y轴垂直,过点A做AC⊥ l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另一对角线BD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A.2≤BD≤3B.3≤BD≤6C.1≤BD≤6D.2≤BD≤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y=−2x的图像交于A,B两点,过A作y轴的垂线,交函数y=3x的图像于点C,连接BC,则ΔABC的面积为()A.2B.3C.5D.69.如图是抛物线y1=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是A,对称轴是直线x=1,且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4,0);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mx+n(m≠0).下列结论:①2a+b=0;②abc>0;③方程ax2+bx+c=mx+n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1,0);⑤当1<x<4时,则则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⑤C.①④D.①④⑤10.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A.B.C.D.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ΔA1A2A3,ΔA3A4A5,ΔA5A6A7,…都是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依次为2,4,6,…,其中点A1的坐标为(2,0),点A2的坐标为(1,−√3),点A3的坐标为(0,0),点A4的坐标为(2,2√3),…,按此规律排下去,则点A2020的坐标为()A.(1,−1009√3)B.(1,−1010√3)C.(2,1009√3)D.(2,1010√3)12.如图,二次函数y=-x2+bx+c 图象上有三点A(-1,y1 )、B(1,y2) 、C(2,y3),则y1,y2,y3大小关系为()A.y1<y3<y2B.y3<y1<y2C.y1<y2<y3D.y2<y1<y3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13.点P(1,1)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后恰好位于双曲线y=k x上,则k=.14.将二次函数y=−x2+3的图像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15.如图,已知A1(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21的坐标为.16.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使它的图象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开口向下,②与y轴的交点是(0,1),你写出的函数表达式是.17.若点P(n,1),Q(n+6,3)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请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18.在−3,−2,−1,4,5五个数中随机选一个数作为一次函数y=kx−3中k的值,则一次函数y=kx−3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概率是.三、综合题(共6题;共67分)19.3−√(−3)2+|√3−2|(1)计算:(−1)2021+√16+√−27(2)如图所示的是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1,2),实验室的位置是(2,3).①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宿舍楼和大门的位置.②已知办公楼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3,1),在①中所画的图中标出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20.汽车出发1小时后油箱里有油40L,继续行驶若干小时后,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加油时间忽略不计).图象表示出发1小时后,油箱中剩余测量(y)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1)汽车行驶h后加油,中途加油L;(2)求加油前油箱剩余量y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若加油前后汽车都以80km/h匀速行驶,则汽车加油后最多能行驶多远?21.凤凰单丛(枞)茶,是潮汕的名茶,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潮汕人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鸭屎香等多种.清明采茶季后,某茶叶店准备购买通天香和鸭屎香两种单丛茶进行销售,已知若购买4千克通天香单丛和3千克鸭屎香单丛需要2500元,购买2千克通天香单丛和5千克鸭屎香单丛需要2300元.(1)求通天香、鸭屎香两种茶叶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2)茶叶专卖店计划购买通天香、鸭屎香两种单丛茶共80千克,总费用不多于26000元,并且要求通天香茶叶数量不能低于10千克,那么应如何安排购买方案才能使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应为多少元?22.为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某学校计划到甲、乙两个体育专卖店购买一批新的体育用品,两个商店的优惠活动如下:甲:所有商品按原价8.5折出售;乙:一次购买商品总额不超过300元的按原价付费,超过300元的部分打7折.设需要购买体育用品的原价总额为x元,去甲商店购买实付y甲元,去乙商店购买实付y乙元,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求y甲,y乙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两图象交于点A,求点A坐标;(3)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去哪个体育专卖店购买体育用品更合算.23.直线y=kx+b经过A(0,-3))和B(-3,0)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图象,并根据图象说明不等式kx+b<0的解集.24.“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下面的函数图象表示“龟兔再次赛跑”时,则乌龟所走路程y1(米)和兔子所走的路程y2(米)分别与乌龟从起点出发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是米,兔子比乌龟晚走了分钟,乌龟在途中休息了分钟,“龟兔再次赛跑”获胜的是.(2)分别求出乌龟在途中休息前和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1关于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乌龟和兔子在距离起点米处相遇.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114.【答案】y =−x 2−2 15.【答案】(506,﹣505)16.【答案】y =−x 2+x +1 (不唯一) 17.【答案】y =13x 18.【答案】3519.【答案】(1)解:原式=−1+4−3−3+2−√3=−1−√3(2)解:①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食堂(−4,4),宿舍楼(-5,1),大门(1,−1) ②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如图所示.20.【答案】(1)4;35(2)解: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t+b 把(1,40)和(4,10)代入得{k +b =404k +b =10解得 {k =−10b =50∴加油前油箱剩余油量y 与行驶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y =﹣10t+50(3)解:由图象知,汽车加油前行驶了3小时,则用油40﹣10=30(L ) ∴汽车行驶1小时耗油量为 303=10(L/h )加油后邮箱中剩余油量45L ,可以行驶 4510 ×80=360(km ).∴汽车加油后最多能行驶360km .21.【答案】(1)解:设通天香茶叶每千克为x 元,鸭屎香茶叶每千克为y 元,根据题意,得{4x +3y =25002x +5y =2300解得{x =400y =300∴通天香茶叶每千克为400元,鸭屎香茶叶每千克为300元.(2)解:设购买通天香茶叶m 千克,鸭屎香茶叶(80-m )千克,总费用w 元 根据题意,得400m +300(80−m)≤26000 解得m ≤20 ∵m ≥10∴m 的取值范围是:10≤m ≤20总费用w =400m +300(80−m)=100m +24000 ∵100>0∴w 随着m 的增大而增大∴当m =10时,则w 最少,w 最少=1000+24000=25000(元)∴通天香茶叶购进10千克,鸭屎香茶叶购进70千克,总费用最少为25000元.22.【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y 甲=0.85x ;乙商店:当0≤x≤300时,则y 乙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x ; 当x >300时,则y 乙=300+(x-300)×0.7=0.7x+90 由上可得,y 乙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乙={x(0≤x ≤300)0.7x +90(x >300)(2)解:由{y 甲=0.85xy 乙=0.7x +90,解得{x =600y 乙=510点A 的坐标为(600,510);(3)解:由点A 的意义,当买的体育商品标价为600元时,则甲、乙商店优惠后所需费用相同,都是510元 结合图象可知当x <600时,则选择甲商店更合算; 当x=600时,则两家商店所需费用相同; 当x >600时,则选择乙商店更合算.23.【答案】(1)解:将A(0,−3),B(−3,0)代入y =kx +b 得{b =−3−3k +b =0解得:k =−1,b =−3∴y =−x −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 (2)解:作图如下:由图象可知:直线从左往右逐渐下降,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x =−3时∴kx +b <0的解集为:x >−3.24.【答案】(1)1000;40;10;兔子(2)解:设乌龟在途中休息前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kx ∴600=30k ,解得k =20∴乌龟在途中休息前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20x (0≤x≤30) 设乌龟在途中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 1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1=k′x+b∴{40k ′+b =60060k ′+b =1000,解得{k ′=20b =−200∴乌龟在途中休息后所走的路程y1关于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0x﹣200(40≤x≤60);(3)750第11页共11。
2024年数学九年级上册函数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数学九年级上册函数基础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4fe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e.png)
2024年数学九年级上册函数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不是正比例函数?A. y = 2xB. y = 3x + 1C. y = 5x 2D. y = 4x2. 已知函数y = (2x + 3)²,则该函数的对称轴是:A. x = 3/2B. x = 3/2C. y = 3D. x = 03.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函数在x轴右侧是递增的?A. y = x²B. y = x²C. y = 2xD. y = 2x4. 若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A. k > 0, b > 0B. k < 0, b > 0C. k > 0, b < 0D. k < 0, b < 05. 已知一次函数y = 3x 1,当x = 2时,y的值为:A. 5B. 6C. 7D. 86. 下列哪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A. y = x²B. y = 1/xC. y = 2x + 3D. y = 3x² 2x7. 已知函数y = (1/2)x + 3,当x = 4时,y的值为:A. 5B. 6C. 7D. 88. 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3),则b 的值为:A. 3B. 3C. 0D. 19. 已知反比例函数y = 6/x,当x = 2时,y的值为:A. 3B. 4C. 5D. 610. 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是一个经过原点的直线?A. y = x²B. y = 2xC. y = 1/xD. y = 3x² 2x二、判断题: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个经过原点的直线。
()3. 一次函数y = kx + b中,k为斜率,b为截距。
()4. 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相交。
()5. 一次函数y = 2x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dfe5eccbff121dd3683b0.png)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B=60°,BC=2cm,动点E从点A出发沿AB 向点B运动,动点F从点D出发,沿折线D﹣C﹣B运动,两点的速度均为1cm/s,到达终点均停止运动,设AE的长为x,△AEF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图象大致为()A.B.C.D.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C出发,沿射线BC向右运动,且速度相同,过点Q作QH⊥BD,垂足为H,连接PH,设点P运动的距离为x (0<x≤2),△BPH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A.B.C.D.3.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多边形的边以A→D→E→F→G→B的路线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 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为()A.B.C.D.4.小亮饭后散步,从家中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分钟的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中,下列图形中表示小亮离家的时间与离家的距离之间关系的是()A.B.C.D.5.如图①,动点P从正六边形的A点出发,沿A→F→E→D→C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C,图②是点P运动时,△ACP的面积y(cm2)随着时间x(s)的变化的关系图象,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2cm B.cm C.1cm D.3cm6.如图①,在▱ABCD中,∠B=12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A运动至点A 停止,如图②是点P运动时,△P AB的面积y(cm2)随点P运动的路程x(cm)变化的关系图象,则图②中H点的横坐标为()A.12B.14C.16D.7.如图所示的是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千米/时)与时间(分)之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是因变量,速度是自变量B.汽车在1~3分钟时,匀速运动C.汽车最快的速度是30千米/时D.汽车在3~8分钟静止不动8.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D.在折返跑过程中(不包括起跑和终点),小林与小苏相遇3次9.小聪步行去上学,5分钟走了总路程的,估计步行不能准时到校,于是他改乘出租车赶往学校,他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总路程为1,出租车匀速行驶),则他到校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分钟.A.16B.18C.20D.2410.如图1,动点K从△ABC的顶点A出发,沿AB﹣BC匀速运动到点C停止.在动点K 运动过程中,线段AK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点Q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若△ABC的面积是5,则图2中a的值为()A.B.5C.7D.3二.填空题11.小亮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所行路程y(m)与时间x(mi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仍与去时上坡,下坡的速度分别相同,则小亮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min.12.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2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 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cm,△P AB的面积为ycm2,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则图②中H点的横坐标为.13.如图1,点O为正六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机器人置于该正六边形的某顶点处,小宇操作机器人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图1中给出的线段路径上运行,他将机器人运行的时间设为t秒,机器人到点A的距离设为y,得到的函数图象如图2.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可以得到下列推断:①机器人一定经过点D;②机器人一定经过点E;③当t=3时,机器人一定位于点O;④存在符合图2的运行路线,使机器人能够恰好经过六边形的全部6个顶点;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14.在课本的阅读与思考中,科学家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这个函数模型来测算岩石的年,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半衰的现象.请思考下面的问题:一个皮球从16m高处下落,第一次落地后反弹起8m,第二次落地后反弹起4m,以后每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都减半.试写出表示反弹高度h(单位:m)与落地次数n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皮球第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m?15.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明和小欢两人打算匀速从教室跑到600米外的操场参加入场式,出发时小明发现鞋带松了,停下来系鞋带,小欢继续跑往操场,小明系好鞋带后立即沿同一路线开始追赶小欢小明在途中追上小欢后继续前行,小明到达操场时入场式还没有开始,于是小明站在操场等待,小欢继续前往操场.设小明和小欢两人相距s(米),小欢行走的时间为t(分钟),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明和小欢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分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三.解答题16.王教授和他的孙子小强星期天一起去爬山,来到山脚下,小强让爷爷先上山,然后追赶爷爷,如图所示,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小强开始爬山时开始计时),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爷爷比小强先上了多少米?山顶离山脚多少米?(2)谁先爬上山顶?小强爬上山顶用了多少分钟?(3)图中两条线段的交点表示什么意思?这时小强爬山用时多少?离山脚多少米?17.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请说明理由;(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第二个来回需多少时间?18.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航班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顺利返航,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下表给出了距离地面高度与所在位置的温度之间的大致关系.根据下表,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上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若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y表示表示温度,则y与h的之间的关系式是:;当距离地面高度5千米时,所在位置的温度为:℃.如图是当日飞机下降过程中海拔高度与玻璃爆裂后立即返回地面所用时间关系图.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3)返回途中飞机再2千米高空水平大约盘旋了几分钟?(4)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高空的温度是多少?19.如图1,在△ABC中,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线段A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E,连接BE.若已知BC=8cm,设B,D两点间的距离为xcm,A,D两点间的距离为y1cm,B,E两点距离为y2cm.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完整.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的几组对应值.(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与x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如图2),解决问题:①当E在线段BC上时,BD的长约为cm;②当△BDE为等腰三角形时,BD的长x约为cm.20.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5千米的图书馆看书,途中小凡从路边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如图反应了他们俩人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l1和l2中,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2)谁先出发,先出发了分钟;(3)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分钟;(4)当t=分钟时,小凡与小光在去学校的路上相遇;(5)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千米/小时?(不包括中间停留的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B=60°,BC=2cm,∴AD=DC=DB=2,∠CDB=60°∵EF两点的速度均为1cm/s∴当0≤x≤2时,y=当2≤x≤4时,y=由图象可知A正确故选:A.2.解:过点H作HE⊥BC,垂足为E.∵BD是正方形的对角线∴∠DBC=45°∵QH⊥BD∴△B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Q•HE=BH•HQ∴HE=∴△BPH的面积S=BP•HE=x=∴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二次函数,且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因此,选项中只有A选项符合条件.故选:A.3.解:当点P在线段AD上时,面积是逐渐增大的,当点P在线段DE上时,面积是定值不变,当点P在线段EF上时,面积是逐渐减小的,当点P在线段FG上时,面积是定值不变,当点P在线段GB上时,面积是逐渐减小的,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解:依题意,0﹣20分钟散步,离家路程增加到900米,20﹣30分钟看报,离家路程不变,30﹣45分钟返回家,离家路程减少为0米.故选:D.5.解:如图,连接BE,AE,CE,BE交AC于点G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BE⊥AC,易证△ABC≌△CDE≌△AFE(SAS)∴△ACE为等边三角形,GE为AC边上的高线∵动点P从正六边形的A点出发,沿A→F→E→D→C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E时△ACP的面积y取最大值设AG=CG=a(cm),则AC=AE=CE=2a(cm),GE=a(cm)∴2a×a÷2=(cm)∴a2=3∴a=(cm)或a=﹣(舍)∵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ABG=×120°=60°∴在Rt△ABG中,=sin60°∴=∴AB=2(cm)∴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故选:A.6.解:图②显示,当BC=4时,y=6,即y=×AB×BC sin60°=AB×4×=6,解得:AB=6,点H的横坐标为:BC+CD+AD=4+4+6=14,故选:B.7.解:速度是因变量,时间是自变量,故选项A不合题意;汽车在1~3分钟时,速度在增加,故选项B不合题意;汽车最快速度是30千米/时,故选项C符合题意;汽车在3~8分钟,匀速运动,故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8.解: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先后到达终点,小林先到达终点,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图象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所以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由函数图象可知: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折返跑过程中(不包括起跑和终点),小林与小苏相遇3次,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解:小聪步行的速度为:÷5=,改乘出租车后的速度为:(﹣)÷(7﹣5)=,小聪到校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的时间=﹣5﹣=20(分钟),故选:C.10.解:由图象的曲线部分看出直线部分表示K点在AB上,且AB=a,曲线开始AK=a,结束时AK=a,所以AB=AC.当AK⊥BC时,在曲线部分AK最小为5.所以BC×5=5,解得BC=2.所以AB==.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由图可得,去校时,上坡路的距离为3600米,所用时间为18分,∴上坡速度=3600÷18=200(米/分),下坡路的距离是9600﹣36=6000米,所用时间为30﹣18=12(分),∴下坡速度=6000÷12=500(米/分);∵去学校时的上坡回家时变为下坡、去学校时的下坡回家时变为上坡,∴小亮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6000÷200+3600÷500=30+7.2=37.2(分钟).故答案为:37.212.解:由图象可知,当x=4时,点P到达C点,此时△P AB的面积为6,∵∠B=120°,BC=4,∴×2×AB=6,解得AB=6,H点表示点P到达A时运动的路程为4+6+4=14,故答案为:14.13.解:由图象可知,机器人距离点A1个单位长度,可能在F或B点,则正六边形边长为1;①所有点中,只有点D到A距离为2个单位,故①正确;②因为机器人可能在F点或B点出发,当从B出发时,不经过点E,故②错误.③观察图象t在3﹣4之间时,图象具有对称性则可知,机器人在OB或OF上,则当t=3时,机器人距离点A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机器人一定位于点O,故③正确;④由②知,机器人不经过点E,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14.解:表示反弹高度h(单位:m)与落地次数n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h=(n为正整数).=,2n=16×8=27,n=7.故皮球第7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m.故答案为:h=(n为正整数),7.15.解:由题意小欢的速度为40米/分钟,小明的速度为80米/分钟,设小明在途中追上小欢后需要x分钟两人相距80米,则有:80x﹣40x=80,∴x=2,此时小欢一共走了40×(2+2)=160(米),(600﹣160﹣80)÷40=9(分).即小明和小欢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9分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1)由图可知,爷爷比小强先上了100米,当小强爬了10分钟,爬了300米∴小强的速度300÷10=30米/分,∴山高30×15=450米;(2)小强先到山顶,小强爬了15分钟;(3)图中两条线段的交点表示小强和爷爷相遇的时候,这时小强爬山用时10分钟,离山脚300米.17.解:(1)h是t的函数是两个变量、每一个时间t的确定值,高度h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故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①当t=0.7s时,h=0.5m,它的意义是:秋千摆动0.7s时,设地面的高度为0.5m.②从图象看前两个来回用时2.8,后面两个来回用时5.4﹣2.8=2.6,再后面两个来回用时7.8﹣5.4=2.4,为均匀减小,故第一个来回应该是1.5s,第二个来回2.6s.18.解:(1)根据函数的定义:距离地面高度是自变量,所在位置的温度是因变量,故答案为:距离地面高度,所在位置的温度;(2)由题意得:y=20﹣6h,当x=5时,y=﹣10,故答案为:y=20﹣6h,﹣10;(3)从图象上看,h=2时,持续的时间为2分钟,即返回途中飞机在2千米高空水平大约盘旋了2分钟;(4)h=2时,y=20﹣12=8,即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高空的温度是8度.19.解:(1)当x=0时,a=AD=7.03≈7.0,b=3.0;(2)描绘后表格如下图:(3)①当E在线段BC上时,即:x=y1+y2,从图象可以看出,当x=6时,y1+y2=6,故答案为6;②当BE=DE时,即:y1=y2,此时x=7.5或0,故x=7.5;当BE=BD时,即:y2=x,在图上画出直线y=x,此时x≈3;当DE=BE时,即:y1=x,从上图可以看出x≈4.1;故答案为:3或4.1或7.5.20.解:(1)由图可得,l1和l2中,l1描述小凡的运动过程,故答案为:l1;(2)由图可得,小凡先出发,先出发了10分钟,故答案为:小凡,10;(3)由图可得,小光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60﹣50=10(分钟),故答案为:小光,10;(4)小光的速度为:5÷(50﹣10)=千米/分钟,小光所走的路程为3千米时,用的时间为:3÷=24(分钟),∴当t=10+24=34(分钟)时,小凡与小光在去学校的路上相遇,故答案为:34;(5)小凡的速度为:=10(千米/小时),小光的速度为:=7.5(千米/小时),即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千米/小时、7.5千米/小时.。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739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e.png)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1,将正方形ABCD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边在x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L:y=x−3沿x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平移的时间为t(秒),m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a的值为()A.7B.9C.12D.132.弹簧挂物体会伸长,测得弹簧长度y(cm)(最长为20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01234…y/cm88.599.510…A.x与y都是变量,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B.所挂物体质量为6kg时,弹簧长度为11cmC.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5xD.挂30kg物体时,弹簧长度一定比原长增加15cm3.甲、乙、丙、丁四个人步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按平均速度计算.走得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在CD上,∠AEB=90°,点P从点A出发,沿A→E→B的路径匀速运动到点B停止,作PQ∠CD于点Q,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Q长为y,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当x=6时,PQ的值是()A.2B.95C.65D.15.将水匀速滴进如图所示的容器时,能符合题意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6.函数y= √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7.在函数y=√x+2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2且x≠0C.x≥-2且x≠0D.x≠0.8.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9.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鸭的质量/千克0.51 1.52 2.53 3.54烤制时间/分406080100120140160180 A.140B.138C.148D.1601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1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的是().A.y=1√x−1B.y=√x−1C.y=1√x−1D.y=1√1−x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枣庄某学校利用周未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二、填空题13.一棵树现在高60cm,每个月长高2cm,x月之后这棵树的高度为hcm,则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1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距A地300千米的C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千米.15.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函数y= √2x+1x−21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被平行四边形ABCD截得的线段EF的长度y与平移的距离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8.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货车从甲地以60km/ℎ的速度匀速前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停止在货车出发的同时,另一辆轿车从乙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甲地,到达甲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y(km)与货车出发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DE−EF所示.其中点C的坐标是(0,360),点D的坐标是(2,0),则点E的坐标是.三、综合题19.我国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部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1).图2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直线l1与直线l2中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与B比较,速度快;(3)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S1=k1t+b1与S2=k2t+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并直接写出两个具体表达式(4)15分钟内B能否追上A?为什么?(5)当A逃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为什么?20.为迎接元旦,某食品加工厂计划用三天时间生产某种糕点600斤,其库存量稳定增加,从第四天开始停止生产,进行销售,每天销售150斤,图中的折线OAB表示该糕点的库存量y(斤)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B点坐标为,线段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2)在食品销售期间,某超市提前预定当天这种糕点150斤的销量,并搭配活动将这批糕点分甲乙两种方式售卖,甲种方式每斤8元,乙种方式每斤12元,同时为了保证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求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21.已知y是x 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0,下表是y与x 的几组对应值.x···123579···y··· 1.98 3.95 2.63 1.58 1.130.88···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22.沙沙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 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沙沙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沙沙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4)本次上学途中,沙沙一共行驶了多少米?23.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求“科学梦”的热情.小明在周末从家骑自行车到晋中市科技馆探索科技的奥秘,他骑行了一段时间后,在某路口等待红绿灯,待绿灯亮起后继续向科技馆方向骑行,在快到科技馆时突然发现钥匙不见了,于是他着急地原路返回,在刚刚等红绿灯的路口处找到了钥匙,使继续前往科技馆.小明离科技馆的距离(m)与离家的时间(min)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晋中市科技馆的距离是m;(2)小明等待红绿灯所用的时间为min;(3)图中点C表示的意义是;(4)小明在整个途中,哪个时间段骑车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m/min.(5)小明在整个途中,共行驶了m.参考答案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h=60+2x 14.【答案】100 15.【答案】时间 16.【答案】x≥﹣12且x≠217.【答案】12 18.【答案】(3,180) 19.【答案】(1)直线l 1(2)B(3)由题意可得k 1、k 2的实际意义是分别表示快艇B 的速度和可疑船只的速度 S 1=0.5t ,S 2=0.2t+5; (4)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理由:当t =15时,S 2=0.2×15+5=8,S 1=0.5×15=7.5 ∵8>7.5∴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 ; (5)B 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 理由:当S 2=12时,12=0.2t+5,得t =35 当t =35时,S 1=0.5×35=17.5∵17.5>12∴B能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20.【答案】(1)(7,0);y=-150x+1050(2)解:设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是y元,甲种方式售卖x斤,则乙种方式售卖(150−x)斤根据题意得:y=8x+12(150−x)=−4x+1800∵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x≥150−x∴x≥75而−4<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75时,y最大为−4×75+1800=1500答: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是1500元.21.【答案】(1)解:如下图:(2)2(2.1到1.8之间都正确);该函数有最大值(其他符合题意性质都可以).22.【答案】(1)解: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解:根据图象,12≤x≤14时,直线最陡故沙沙在12分钟到14分钟最快,最快的速度是1500−60014−12=450米/分(3)解:根据题意,沙沙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12-8=4故沙沙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4)解:读图可得:沙沙共行驶了1200+600+900=2700米.23.【答案】(1)解:∵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都有一个唯一的ℎ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
历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历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7b4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历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圆的周长公式?A. C = πrB. C = 2πrC. C = πdD. C = 2πd答案:B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答案:A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以下哪个函数是一次函数?A. y = x^2B. y = 2x + 3C. y = \frac{1}{x}D. y = x^3 - 2x答案:B5.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答案:C6.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0?A. 2x + 3 - (2x + 3)B. 4x^2 - 4x^2C. 5x - 5x + 1D. 3x^2 - 2x + 1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 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B. 如果a > b,那么ac > bc(c > 0)C. 如果a > b,那么a/c > b/c(c > 0)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那么顶角的度数是多少?A. 40°B. 70°C. 80°D. 100°答案:A9. 以下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不规则多边形答案:B10.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负数?A. (-2)^3B. (-2)^2C. (-2)^1D. (-2)^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512.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81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2,那么第5项是________。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dae7d7cd184254a35352b.png)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 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面数kyx=(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0MPN 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答案】A2.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362+-=xxy的图形与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的图形没有交点?A. x=50 B. x=-50 C. y=50 D. y=-50【答案】D3. 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A.4米B.3米 C.2米 D.1米【答案】D4. 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要间距0.4m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m(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A .50mB .100mC .160mD .200m【答案】C5. 一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 (米)和飞行时间t (秒)满足下列函数关系式:61t 5h 2+--=)(,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A .1米B .5米C .6米D .7米【答案】C二、填空题 1. 出售某种手工艺品,若每个获利x 元,一天可售出(8-x )个,则当x=________元时,一天出售该种手工艺品的总利润y 最大.【答案】42. 如图,已知函数x y 3-=与bx ax y +=2(a>0,b>0)的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 的方程bx ax +2x 3+=0的解为【答案】-3三、解答题1. 如图,某广场设计的一建筑物造型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O 落在水平面上,对称轴是水平线O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一象限内的点是………………………………………………( )
(A )(-5,-3) (B )(-5,3) (C )(5,-3) (D )(5,3)
【提示】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正数.【答案】D .
2.点P (-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4) (B )(-3,-4) (C )(-4,3) (D )(3,-4)
【提示】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答案】D .
3.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Q (-a ,b -4)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提示】由题意得a >0,b <0,故-a <0,b -4<0.【答案】C .
4.函数y =x -2+3
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3 (C )x <2且x ≠3 (D )x ≤2且x ≠3
【提示】由2-x ≥0且x -3≠0,得x ≤2.
【答案】A .
【点评】注意:D 的错误是因为x ≤2时x 已不可能为3.
5.设y =y 1+y 2,且y 1与x 2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 (A )正比例函数 (B )一次函数 (C )二次函数 (D )反比例函数
【提示】设y 1=k 1x 2(k 1≠0),y 2=x k 1
2
=k 2x (k 2≠0),则y =k 1x 2+k 2x (k 1≠0,k 2≠0).
【答案】C .
6.若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一定也在此图象上的点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n ,-m )
【提示】由已知得k =-mn ,故C 中坐标合题意.
【答案】C .
7.二次函数式y =x 2-2 x +3配方后,结果正确的是………………………………( )
(A )y =(x +1)2-2 (B )y =(x -1)2+2
(C )y =(x +2)2+3 (D )y =(x -1)2+4
【提示】y =x 2-2 x +3=x 2-2 x +1+2=(x -1)2+2.
【答案】B .
8.若二次函数y =2 x 2-2 mx +2 m 2-2的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则m 的值是( )
(A )0 (B )±1 (C )±2 (D )±
2 【提示】由题意知∆ =0,即4 m 2-8 m 2+8=0,故m =±
2.
【答案】D .
【点评】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表明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此时 ∆ =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9.函数y =3)1(0
--x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提示】由题意,得x -1≠0,x -3≠0.
【答案】x ≠1,且x ≠3.
【点评】注意零指数的底数不为0以及结论中的“且”字.
10.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提示】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x k ,则k =-2. 【答案】y =-x
2. 11.当m =_________时,函数(m 2-m )m m x -22是一次函数.
【提示】2 m 2-m =1,解得m 1=-21,m 2=1(舍去). 【答案】m =-2
1. 【点评】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2 m 2-m =1,且m 2-m ≠0.
12.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0),当x =1时,y =3;当x =0时,y =2.则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函数不经过第_____象限,y 随x 增大而________.
【提示】设一次函数为y =kx +b ,把已知值代入求出k ,b .
【答案】y =x +2,四,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与解析式的求法.
13.二次函数y =-x 2+mx +2的最大值是4
9,则常数m =_________. 【提示】可应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纵坐标.
【答案】±1.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最大(小)值的求法.本题还可用配方法求解.
14.如果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的顶点是(-2,4),且过点(-3,0),则a 为_____________.
【提示】用顶点式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答案】-4.
15.若直线y =3 x +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4,则b =_________.
【提示】直线与y 轴交点坐标为(0,b ),与x 轴交点坐标为(-
3b ,0),故 24=21·|b |·|-3b |.
【答案】±12.
【点评】根据直线与x 轴、y 轴交点坐标的求法.求面积时对含b 的式子要加绝对值符号.
(三)解答题
16.(6分)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在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
图象.
【解】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
∵ 图象过(1,-2),
∴ -2=k .
∴ 函数解析式为y =-2 x .
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17.(8分)按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图象经过A (0,1),B (1,3),C (-1,1);
(2)图象经过(3,1),且当x =2时有最大值为3.
【答案】(1)y =x 2+x +1;(2)y =-2 x 2+8 x -5.
【点评】要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中隐含顶点坐标为(2,3).
18.(8分)已知二次函数y =2 x 2-4 x -6.
(1)求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画出草图.
(2)求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与y 轴的交点坐标.
(3)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x 为何值时y ≥0? 【解】(1)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顶点坐标为(1,-8);
(2)与x 轴交于(-1,0),(3,0)两点,与y 轴交于(0,-6);
(3)当x >1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