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物流分析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深水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集疏运系统管理的研究和提高上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战略环境,从集疏运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港口集疏运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重要性及港口集疏运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宁波—舟山港;集疏运;港口物流管理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31 宁波—舟山港发展概述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的东部沿海中间位置,背靠浙江省及长江中上游核心腹地,处在长江经济带与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的“T”型交汇点,内外辐射便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是我国的天然深水良港。
自2006年1月两港合并以来宁波—舟山港在港口地位、港口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获得了快速提升,2015年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89亿吨,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如表1所示。
2016年1-6月,宁波—舟山港总共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为4.58亿吨,同比增长0.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79.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8%,增幅居全球四大集装箱港口首位。
2 集疏运体系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贸易联系密切、迅速发展,商品进出口量急剧增加的大环境下,港口物流之所以能得到较快发展,是因为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港口物流的全程运输包括海上运输,港口装卸和内地运输(集疏运)三个环节,其中港口与内地各种交通方式的分工合作、相互衔接,形成了港口集疏运体系。
港口集疏运体系由水运、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管道及相应的站场组成,为货物全程运输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衔接场所,是港口经济能力传输的动脉,是港口与广大腹地相互联系的通道,是港口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
集疏运体系强调集、输、运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间的协调运作,需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实现整体的灵活性、连续性和高效性。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SWOT分析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SWOT分析宁波一舟山港自港口一体化以来,港口资源整合、规划发展正如火如入荼地进行。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宁波一舟山港物流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提出宁波一舟山港物流发展的若干战略。
标签:宁波一舟山港;物流发展SWOT1SWOT分析法简介SWOT分析法是常用的战略分析法,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判断所面临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来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
2宁波一舟山港物流发展的劣势(Weakness)2.1码头能力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宁波一舟山港的基础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能力紧张的矛盾有较大缓解,但由于腹地经济发展迅速,港口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能力总量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
2.2港口岸线利用粗放由于宁波港域以大陆岸线为主,舟山港域以岛屿岸线为主,原宁波港和舟山港开发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岸线利用粗放星现不同的特征,宁波港域港口岸线功能混杂、分工不清,舟山港域港口岸线利用分散。
2.3港口发展水平与岸线资源分布不平衡原宁波港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具有滚动发展的能力,但可供发展的港口岸线和后方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原舟山港的岸线资源丰富。
但发展受到岛屿自然条件的限制,随着外界环境日益改善,集装箱运输和临港工业的发展迫切。
2.4港口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宁波一舟山港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突出,但与宁波、舟山两市的经济关联度小。
宁波一舟山港对宁波的临港工业发展的支撑功能和依托作用比较明显,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舟山市的临港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与两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尚未形成合理规模;现代港口物流业和信息港的建设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不高,发展较好的北仑地区物流受到土地资源制约,其它很多港口物流园区尚处于规划阶段,真正发挥作用尚需时日;港口商贸、仓储功能拓展不够,以港兴市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增强。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浙江是港航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宁波- 舟山港既是浙江的主要港口,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
不管是在货物吞吐量,还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宁波舟山港都是遥遥领先的。
宁波- 舟山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且航程均在1 000 海里以内。
全港规划线总长427.6km,其中深水岸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135.6km。
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 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宁波- 舟山港港口码头,这里聚集了很多码头,给宁波- 舟山港在发展港口物流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因此,分析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对整个港口物流的发展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对港口物流理论进行研究,从综合竞争力角度揭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关于港口物流的理论研究1、港口物流的定义与内涵Klin(1995)认为港口作为最基本的运输结点,连接着物流网络中的海运和陆上作业,其核心业务是安排货物在各运输方式之间或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转换,只有具备储存、集散货、制造和贸易这四大功能时,港口才可以从运输结点转变或提升为物流结点。
Khalid Bichou和RichardGray(2004)认为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提供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对现代港口物流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应该体现出物流质的规定性。
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品。
Gordon (2005)认为传统的港口物流主要是提供装卸、仓储、转运服务,而现代的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分析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分析作者:訾颖来源:《中国水运》2011年第12期本文阐述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组合:利益营销策略;联合营销策略;理解营销策略;联络营销策略。
依据汉语拼音,简称4L营销策略。
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港口已基本蜕变为货物集散地。
也就是说港口物流是货流,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合,它涵盖了多种物流方式,体现了多种服务功能。
港口和物流密不可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港口依物流而生,物流依港口而长。
宁波—舟山港就是我国东海岸升起的一颗灿烂的港口明星,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舟山港概况宁波简称甬,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
宁波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
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之一。
宁波-舟山港名称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原“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
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发展港口物流具有较强的优势。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由体现第一代港口基本特征的运输、转运、储存等主要功能,发展为以提供分拨、配送等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为主要功能的第二代港口。
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港口都在向第三代港口发展。
第三代港口是涵盖报关、加工、包装、库存管理、配送、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管理,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良好的港口物流服务是与物流营销紧密联系的。
舟山市港口物流发展研究
物流舟山市发展港口物流业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机遇港口是连接海陆运输的枢纽,是海运、内陆运输、通信、商务贸易和沿海工业的汇集点,也是沿海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当需要对货物进行运输、仓储、加工、分拨、包装、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物流增值服务时,选择在港口这一货物集散点进行,最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港口经济的发展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社会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据测算,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每降低0.1个百分点,仅浙江省就可以减少物流总费用21亿元。
当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在全力争取将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龙头就是发展港口物流。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宁波-舟山港200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跃居全世界各个海港之首。
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吞吐量和增长速度均居全球海港之首。
在当前的形式下,依托水运这一良好的运输方式,按照浙江省的规划,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以浙北和温台地区为两翼,大力发展港口物流,通过港口这一水上门户,全力打造船舶工业、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临港重化工业、机械工业、大宗货物加工业,一方面可以带动临港工业和城市发展,促进陆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舟山市港口的水水中转优势。
舟山市港口物流业现状分析舟山的港口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2006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就已经突破4亿吨,在全国排列第二位,仅次于上海港。
根据港口实际,舟山市致力于发展四大海进江物流基地,油品中转基地、矿砂中转基地、煤炭中转配送基地、综合物资中转基地将陆续建成。
海运业作为舟山传统的服务业,充分利用舟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优势,除行业总量不断扩张、运力规模持续增长外,还出现了运力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经营理念更新、经营能力提高等诸多亮点。
从舟山到长江沿线城市,可以采用三种运输方式:江海直达方式,海船-江船转运方式,陆运方式。
宁波舟山港物流分析
宁波舟山港物流分析(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2012/3/9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一、现状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 220km ;大陆岸线长 1547km ,岛屿岸线长 3203km 。
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
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主要分布在宁波穿山半岛南北两侧,以及舟山的定海本岛、金塘、六横、衢山等诸岛。
港口所在区域属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自然环境具有以下特征:(一)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二)潮差大,潮流强,深水岸线的滩槽长期稳定。
(三)泥沙来源丰富,含沙量高。
(四)台风多,波浪大,风暴潮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二、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优势(一)良好的港口区位优势。
从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明显。
宁波舟山以及长江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宁波舟山港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尤其是这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为其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持。
现有的临港工业体系和沿港工业经济带也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二)优越的港口经济条件。
宁波舟山港又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深水港资源,具备开发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港几年来迅速发展的吞吐量,充分说明了其港口发展的优越条件,使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以及能源中转港的功能日以展现。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SWOT分析
在建的舟山市连岛工程将对 舟 山区域经济 和舟 山港域 发展带来深远影 响 。舟 山市 与上 海 、 宁波 和杭 州及更广 泛
地区融为一体 , 济交 往 更加 便 利 , 资 环境 得到 极大 改 经 投
善 。 舟 山 港域 以 水 水 中 转 为 主 的 货 物 运 输 结 构 将 得 到 改
然 条件 的限制 , 随着外界环境 日益改善 。 集装 箱运输 和临港
工 业 的发 进 一 步 拓 展 .
善 , 其 对 推 动集 装箱 运 输 和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至 关重 要 。 尤 3 3 建 港 条 件 得 天独 厚 . 宁 波 一舟 山海 域 在 西 侧 形 成 大 陆 海 岸 线 为 主 , 侧 舟 东
摘 要 : 波 一 舟 山港 自港 口一 体 化 以 来 , 口 资 源 整 合 、 划 发 展 正 如 火如 荼 地 进 行 。 运 用 S 宁 港 规 WOT 分 析 法 , 宁 波 对
一
舟 山港 物 流 发 展 的 内外 部 环 境 扣 竞 争 优 劣 势进 行 研 究 , 出 宁波 一 舟 山港 物 流 发 展 的 若 干 战略 。 提
现 代 商 贸 工业 M o enB s e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s n r
20 09年 第 9 期
宁 波 一 舟 山 港 物 流 发 展 S OT 分 析 W
龚文勇
( 东南 大 学 经 管 学 院 系统 工程 研 究 所 , 苏 南 京 20 9 ) 江 1 0 6
滞后于经济发展 , 力总量不 足的矛盾仍然存在 。 能
2 2 港 口 岸线 利用 粗 放 .
O
3 2 所 在 区域 是 重 要 的 交 通枢 纽 .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分析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分析摘要: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货运量排名也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它始终不是国际中心大港。
使港口物流向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将成为宁波舟山港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
正文:1宁波舟山港介绍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海域岸线总长4750公里,用于规划港口深水岸线384。
9公里。
2006年1月1日原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
港口条件非常优越,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诸岛屿,是港口的天然屏障。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物资运输量也大幅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宁波、舟山两港已成为浙江省港口的两大支柱,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港是长三角除上海港外惟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而2005年截至12月19日,集装箱吞吐量又突破了500万标准箱,且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第一;舟山港凭借其深水岸线优势,则已跻身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由一个地方小港迅速发展成为华东沿海重要的区域性港口。
1.1港口优势(1)腹地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
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口南翼,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及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等辽阔腹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宁波舟山海域在西侧形成大陆海岸线为主,东侧舟山群岛形成天然掩护,整个海域内口门众多,港池宽阔、深水近岸,航道纵横,岸滩未定,淤积轻微,锚泊水域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和航道资源。
(3)便捷的交通网络。
公路方面有杭州湾环线高速、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等连接各地;铁路上更是有萧甬铁路,甬台温铁路和沪杭甬客运专线;航空上有宁波栎社机场和舟山山普陀。
保证了货物的较快集散,又为进一步延伸港口物流提供了必要的集疏运条件。
舟山现代化港口物流的swot分析
舟山现代化港口物流的SWOT分析舟山现代化港口物流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以发展舟山现代港口物流为中心,结合世界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及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舟山港口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风险,提出舟山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的对策和具体实施措施,以实现舟山港口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将舟山港建设成为集国际航运、物流、区域性航运、港口型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发展口岸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港口。
关键词:舟山现代化港口物流 SWOT战略分析舟山港口物流水平目前仍处于简单的中转储运发展阶段,主要提供装卸、运输、仓储等服务,尚不能提供加工、配送、贸易、信息、咨询、金融等一体化、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因此迫切需要向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综合商贸型港口物流转型,在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等传统港口功能的基础上,深化加工、配送、贸易等功能,拓展金融、信息、保税等功能,延伸物流产业链,构建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一、舟山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一)舟山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舟山位于我国长江、钱塘江以及甬江的入海口,是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重要位置,是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是我国深入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前沿地区,也是我国扩大开放、通联世界的战略门户。
2.拥有广阔的岸线优势。
舟山市拥有岸线2440多公里,深水岸线54处,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线总长约280公里,船舶避风和锚地条件良好,其中水深大于15米、可建10-2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岸线约200公里,更有水深大于20米的岸线近110公里。
港域内航路总计99条,基本上双向通航,可通航15万吨级船舶航道13条,通航30万吨级船舶航道3条。
锚地50处,锚泊作业水域面积达390平方公里,可锚泊10万吨级船舶锚地有20个,锚泊30万吨级船舶锚地有5个,目前已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317个,到2011年的实际货物吞吐量达2.61亿吨。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方照琪来源:《物流科技》2009年第05期摘要: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宁波舟山港具有的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物流有着现实的意义。
文章根据宁波舟山港口物流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港口物流;一体化;舟山港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Port is the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Port Ningbo and Zhoushan have gerographic advantages and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wo ports, the autho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integration; port Zhoushan舟山港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处,港地不冻少淤、掩护条件好,是长江三角洲及其流域内港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北部海域的舟山市境内,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南北航线和长江水系的交汇处,背靠上海、杭州、宁波,面临东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国道329线横贯舟山岛,并有汽车轮渡与大陆和朱家尖岛相连。
港口北距上海为135海里,西抵宁波34海里,已开辟客运航线22条:货运航线南至海南三亚、湛江、香港,北到大连、丹东,进长江通航至芜湖、武汉等地。
宁波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宁波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内容提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港口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企业挖掘利润的主要源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的港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宁波港物流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结合宁波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宁波港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一、港口物流概念及其发展趋势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目前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国际化、多功能化、系统化、标准化等。
1、国际化。
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使港口的国际贸易节点的作用更加突出。
多数大的港口主要从事国际物流服务,如配送中心对进口商品从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到送交消费者手中实现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接受订货、代收取资金等。
2、多功能化。
港口物流发展到集约阶段,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物流中心,提供仓储、运输、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多功能化提高了港口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产销分工专业化,将过去商品经由运输、仓储、批发到零售点的多层次的流通途径,简化为由港口集成服务到用户的门到门服务模式,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系统化。
港口物流向生产和消费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由原本仓储、运输的单一功能扩展为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子系统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形成物流大系统,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分析与策略研讨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分析与策略研讨在某种程度上,研究港口发展策略能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港口经济圈、内河复兴计划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对于港口城市宁波以及舟山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良好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宁波、舟山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提高宁波、舟山这两个城市的竞争力,相比其他城市在竞争上会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物流的发展和兴起给港口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长期以来,宁波作为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依靠港口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开发港口能够振兴宁波这个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
近些年,宁波特别是舟山经济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可以看出,研究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
1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历史宁波舟山港,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朝开始称为宁波港,它地处甬江下游,濒临杭州湾和东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风盛行,经济地不仅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大港和深水良港,是中国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锚港口。
《乾道四明志》这样评述明州港的航海地位和地理位置:“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东出定海,有蛟门虎蹲天设之险,亦东南之要会也”。
2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宁波舟山港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同样显著,拥有丰富的天然深水港资源。
2017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中,杭州以GDP总量*****.16亿元排名第十位,宁波以GDP总量9846.94亿元排名第十五位,腹地经济相比中国内陆地区优势明显,港口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
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存和运输的地方,宁波舟山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负责运输长江经济带近乎全部的油品中转量、接近半数的铁矿石。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摘要港口物流是近百年来被各学者频频提及的热点话题,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港口的发展问题对于经济水平的增长影响越来越大。
而经济实力又作为综合国力最重要的体现,进而使得港口物流发展备受关注。
从最初对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到初步建立港口研究的体系,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
而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战略,进一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宁波舟山港作为国内仅次于上海港的港口,它的港口现状包括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的港口体系研究都有着不一般的参考价值,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研究分析。
因此,对宁波舟山港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整合分析,并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提出提高物流竞争力的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基于此,本文运用物流管理相关理论对该课题展开探究。
本文第一部分对港口物流以及因子分析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对重点介绍的因子分析进行详细的概念、步骤叙述。
第二部分,从两大方面来介绍宁波舟山港的现状,分别是优势和劣势,优势又分为宁波舟山港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劣势则为宁波舟山港存在的问题,包括集装箱吞吐量有待提高,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不高和高端服务业落后的问题。
第三部分,选取泊位总数、货物吞吐量、港口所在城市GDP总额等9个指标;选取天津港、上海港、深圳港等十个港口。
在评价物流竞争力时,建立在因子分析之上,得出当前宁波舟山港存在港口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发展空间不够大,发展潜能挖掘不够的问题。
最后一部分,就上述的问题提出相应提高竞争力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港口物流,物流竞争力,宁波舟山港,因子分析法Analysis 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mpetitiveness ofNingbo Zhoushan PortAbstractPort logistics is a hot topic frequently mentioned by scholars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reason why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s tha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s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 level. As the most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economic strengt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receive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to the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the port research system, using a variety of scientific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ort logistics. The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rategy is formulat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Ningbo Zhoushan port is second only to Shanghai port in China. Its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domestic port system research, and can even be used as a typical example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and analyze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relevant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explore the topic.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efines and expounds the port logistics and factor analysis theory, and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steps of factor analysis in detail.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from two aspec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dvantages are divided into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The disadvantages a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including the container throughput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level of the port is not high and the high-end service industry is backward. In the third part, nin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including the total number of berths, cargo throughput and GDP of the port city; Ten ports including Tianjin port, Shanghai port and Shenzhen port are selected. In the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Ningbo Zhoushan port, such as insuffici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space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last part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Ningbo Zhoushan Port, Factor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3)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5)(一)港口物流 (5)(二)因子分析理论 (5)三、宁波舟山港的物流现状 (8)(一)宁波舟山港的硬实力 (8)(二)宁波舟山港的软实力 (8)(三)宁波舟山港存在的问题 (9)四、宁波舟山港物流竞争力评价分析 (10)(一)评价指标选取 (10)(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10)(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11)五、提升宁波舟山港物流竞争力的对策 (16)(一)内强 (16)(二)转型 (16)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1)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近百年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
舟山港口物流swot分析
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87基于SWOT分析舟山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来家珺 赵婷婷 许洁利 葛亚琦 杜倩莹 申屠喆敏 叶冠成 浙江财经大学 310018摘要: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对舟山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发展问题从加强金融支持、规划港口布局、延伸物流产业链、建设信息网络、人才培养、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绿色物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舟山;港口物流;SWOT分析;发展战略一、舟山发展港口物流业的SWOT分析1、优势分析(1)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
舟山是长江、钱塘江和甬江三江的入海口,处在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
向东面向太平洋,促进长江流域走向世界,北靠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目前舟山已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集疏运网络,海上客运通达各大港口城市,陆上已接入全省高速公路网,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等多条航线。
另外,舟山海岛众多,将无人岛开发成物流基地是一个重要方向。
舟山深水岸线众多,港域宽阔,水深浪小,少淤不冻,是建设深水泊位的理想港区,能满足第七代集装箱船的通行和靠泊。
综合建港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建设国际海运枢纽和江海联运中转港口。
舟山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岸线资源,加大投资,推进大码头、大港口的建设。
(2)软硬件优势。
硬件方面,舟山拥有100多个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
而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的重大决策,为舟山发展港口物流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并将其写入十二五规划中。
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其物流文化也在不断向绿色物流转变。
(3)后发优势。
相对于上海、宁波等地,舟山港口物流产业起步较晚,能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能够在海港开发、物流控制体系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节省投资,能向其他地区学习并引进其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避免其他地区在开发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宁波_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分析与对策研讨_蒋立炯
(责编:吕尚)
— 255 —
●现代物流
《经济师》2010 年第 3 期
拥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深水港资源,具备开发 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宁波—舟山港近几年 来吞吐量迅速发展:2007 年,我国沿海港口货 物吞吐量在 1000 万吨以上的沿海港口有 36 个;宁波—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 4.73 亿吨,居 世界第三、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 943.1 万 标准箱,居全国第四位;2008 年宁波─舟山港 货物吞吐量跻身全球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 量跨入全球十大集箱港口之列;宁波—舟山港 还是我国内地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 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84 个。这点充 分说明了其港口发展的优越条件,使宁波—舟 山港作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以及能源中 转港的功能日益显现。
《经济师》2010 年第 3 期
●现代物流
宁 波—舟 山 港 港 口 物 流 发 展 分 析 与 对 策 研 讨
●蒋立炯
摘 要:作为位居全国第二的宁波—舟山 港,其港口物流发展具有区位、资源、集疏运网 络和信息化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 原因,也存在港口腹地过小等多种发展瓶颈,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信息共享和基 础建设等方面的缺憾。文章认为,宁波—舟山 港港口物流发展前景很好,因此,必须从口岸 建设、区港联动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好相 应的工作。
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港口物流绩效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港口物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港口是交易枢纽中一大重要的组成,对全球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效用。
故而,实施港口物流绩效评价并保证其具备科学性,是港口实施综合实力的全面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此,本文基于物流绩效的视角,选取宁波港口物流为研究对象。
较为全面的剖析了宁波港口现状,发展条件,结合实际制定优化策略,以期对宁波港口物流进一步提升发展有所借鉴。
首先,基于理论视角,针对港口物流绩效评价展开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法的阐述,与此同时对港口关联的不同因素加以全面探析,分别是物流资源利用、物流经济水平及社会贡献度,进一步细分了集装箱吞吐量,泊位利用效率等二十一个指标。
遵循港口物流绩效指标原则,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
进而,根据模型对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准确地得到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物流绩效并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分析结果,提出问题。
最后,结合宁波港口物流实际,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宁波港口物流绩效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港口物流;物流绩效AbstractIn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ort logistic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Port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ng hubs and have played a very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global economy. Therefore, implementing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nsuring that it is scientific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port to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its comprehensive strength.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selects Ningbo Port Logist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Ningbo por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Ningbo port logistics for reference.First, based 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explanation of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ort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namely the utilization of logistics resources, the economic level of logistics,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contribution. Twenty-one indicators such as container throughput and berth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re subdivide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odel.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Ningbo Port Area) is carried out, and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of Ningbo Zhoushan Port (Ningbo Port Area) is obtained and evaluated more accurately, and questions are rais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ingbo port logistics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ingbo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Key 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ingbo - Zhoushan Port (Ningbo Port Area); Port logistics; Logistics performance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2)1.3研究内容 (2)2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3)2.1港口物流概述 (3)2.2 港口物流绩效概述 (3)2.3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5)2.4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宁波舟山港(宁波海域)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6)3.1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6)3.2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解析 (6)3.2.1港口物流经济绩效指标 (6)3.2.2港口物流资源绩效指标 (7)4实证研究 (11)4.1宁波-舟山港(宁波海域)简介 (11)4.2宁波港物流绩效评价 (11)4.2.1样本选择 (11)4.2.2宁波-舟山港(宁波海域)绩效的主成分分析 (12)4.3模型结果分析 (17)4.4宁波舟山港(宁波海域)存在的问题 (18)4.4.1物流信息技术不足 (18)4.4.2 泊位利用率低 (18)4.4.3硬件设施薄弱 (18)4.5 提升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物流绩效的措施 (18)4.5.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19)4.5.2暂停扩大企业规模 (19)4.5.3 加快港口信息网络化建设 (19)5 结论 (20)5.1结论 (20)5.2创新点 (20)5.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附录: (25)1 绪论1.1 研究背景自1990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和流通过程,而是逐渐形成了许多更加专业和细化的新领域,独立引领新经济产业,成为中国新兴产业之一和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
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
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摘要:现代港口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是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纽带。
为了使货物能更快更便捷的运输到各个港口,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尤为关键。
宁波—舟山本身水陆交通便捷,集疏条件优越。
本文对于宁波—舟山港联运的现状条件做了一些分析,并且指出对于宁波—舟山港所遇到的新形势及自身所需加强和改变的地方。
将宁波—舟山港建造形成具有高速公铁、铁路、和江海航运、水运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的一个港口。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联运现状分析一、宁波—舟山港的位置和现状宁波—舟山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它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
全港规划线总长427.7km,其中深水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l35.6km。
宁波—舟山港以浙江省为依托。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拥有海岸线66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333公里,建港条件十分优越。
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并且与浙江的温州港、台州港、嘉兴港相呼应。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物资运输量也大幅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宁波、舟山两港已成为浙江省港口的两大支柱,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港是长三角除上海港外惟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而今年截至12月19日,集装箱吞吐量又突破了500万标准箱,且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第一。
统计快报显示,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位居全球海港吞吐量首位,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0.5亿吨,增幅10%,增长速度全球首位。
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统计,宁波—舟山港2009年完成的5.7亿吨货物吞吐量占全省全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的8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亿吨,占全省海港的9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TEU),占全省海港的94%,略低于2008年水平,这表明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量自2008年后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大关后,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与沿海同类港口相比,其下降幅度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成员姓名学号1 付永霞200911212 徐莎莎200913103 吴延玲200913064 凌楠20091198 2012/3/9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一、现状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 220km ;大陆岸线长 1547km ,岛屿岸线长 3203km 。
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
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主要分布在宁波穿山半岛南北两侧,以及舟山的定海本岛、金塘、六横、衢山等诸岛。
港口所在区域属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自然环境具有以下特征:(一)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二)潮差大,潮流强,深水岸线的滩槽长期稳定。
(三)泥沙来源丰富,含沙量高。
(四)台风多,波浪大,风暴潮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二、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优势(一)良好的港口区位优势。
从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明显。
宁波舟山以及长江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宁波舟山港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尤其是这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为其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持。
现有的临港工业体系和沿港工业经济带也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二)优越的港口经济条件。
宁波舟山港又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深水港资源,具备开发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港几年来迅速发展的吞吐量,充分说明了其港口发展的优越条件,使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以及能源中转港的功能日以展现。
(三)较便捷的集疏运网络。
港口完善和便捷的技术运网络,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联系周边腹地、沟通国内外港口,保证各类物流集散的必要条件。
宁波舟山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港口构建集疏运网络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现有的公路、铁路、水路与杭州湾跨海大桥、京杭运河延长段和东社国际机场等交通节点公共构造了宁波舟山港较为畅通的集疏运网络,既可保证货物的较快集散,又为进一步延伸港口物流链提供了必要、便捷的集疏运条件。
(四)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是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个技术支撑条件。
宁波口岸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处在国内港口的前列,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率的通关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口岸通关环境。
此外,宁波、舟山有着较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骨干网络。
目前,宁波电子口岸平台已初具规模,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区、港口等物流枢纽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宁波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业主宁波博特国际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的组(五)较强的港口资源整合优势。
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可促使港口资源优势的优化利用,有利于港口航道、深水岸线等有形资源以及经营管理、信息共享等无形资源的整合,必将优化港口资源的配置,从而有力的支持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为港口物流其他部门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延展空间。
此外,宁波港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可用于开发利用舟山港的丰富深水岸线资源,在带动舟山港的升级和增强宁波港的发展后劲的同时,也必将促进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三、宁波舟山港物流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宁波舟山港定位国家对宁波舟山港的总体定位是“与以苏州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一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两翼的集装箱干线港”。
《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指出,浙江港口应以接轨上海,构筑“长三角”区域大交通为契机,以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为龙头,着力打造“三大基地”。
宁波市和舟山市对宁波舟山港的定位是“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目标是跻身世界三大港口之列”。
以上三种定位是在不同的层次对宁波舟山港的定位认识,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任何一个定位都没有解决港口特色问题。
(二)保税监管及贸易便利化保税区是我国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作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其功能定位主要是加工贸易、保税仓储以及国际贸易。
保税区的最大优势是政策的优惠,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CEPA的实施,特别是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崛起,保税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同时保税区现行的功能定位、监管模式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无法完全满足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同步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解决保税监管区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配合港口的发展。
贸易便利化指对防碍贸易的行政管理措施和手续进行简化。
它是一个国家和城市贸易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效率又较大影响。
贸易便利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现有赖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单证流的协调配合。
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对贸易便利化产生影响。
但贸易便利化的重点是海关和跨境制度,核心是海关便利化。
宁波和舟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对港口竞争不利。
(三)一体化之后临港工业群的布局几年前,由于只在各自的行政区划内做文章,宁波、舟山出现了部分项目重复建设。
一体化之后两地政府在整合港口资源,优化稀缺深水岸线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由于临港工业群的建设涉及到地方的招商引资,对地方财政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整体的布局需要协调。
不稳定的工业布局,对物流体系的建立不利。
四、建设思路探索(一)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定位:成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
宁波舟山港应成为上海港的有力补充,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集装箱干线港,实行“错位发展、合作互补”战略定位。
上海港的发展离不开宁波港,两港之间存在合作的基础,合则两利。
同时,两港的竞争亦不可避免,认识竞争中的主从地位,发展自身特色,优势互补才能保证竞争的公平和合作的长久。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中国未来的发展对港口的需求仅仅靠现在的港口仍不能满足,从这个角度分析,宁波港和上海港都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两港有在发展中磨合机会。
从目前情况看,因为上海港具有国家政策、区位、经济、综合服务与班轮航线等方面的优势,其龙头地位不可动摇。
在这个基本认识下,宁波舟山港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拓展港口腹地,提高腹地管理水平。
目前宁波舟山港的直接腹地主要为宁波、台州和温州三市所辖的经济带和舟山、绍兴、金华、丽水和杭州等市,间接经济腹地为铁路浙赣线所覆盖的鄱阳湖平原经济区和洞庭湖平原经济区,这些经济区也是上海的腹地。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生成量主要来自直接腹地,管理的重点也在这些地区。
随着长三角地区港口的迅速扩张,腹地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腹地越广箱量生成越稳定,所以,加强腹地建设和管理是当前的重点。
第二、认清自身优势、建设特色中转港。
上海港目前货物的中转量只有5%,而按照国际标准,国际航运中心的中转量需要达到40%,其中转量的提高需要取得相关港口的支持。
大小洋山港建成后上海港的水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天气的原因使得洋山港年实际作业天数时间为280天左右,而宁波舟山港的实际作业天数为350天。
此外,上海港的规模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周边港口的支持必不可少。
迫于港口的自然条件,上海港未来势必将集中经营高附加值的集装箱业务,以保证其服务质量。
宁波舟山港应根据自身优势保持集装箱吞吐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建设特色中转港,加快发展上海港没有能力作的铁矿石、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依据宁波及舟山目前临港工业群的基础优势,打造煤炭、矿石、石油和粮食等大宗战略物资的储备中转基地,打造能源、修造船、重化工、钢铁厂等临港工业基地和适应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物流基地。
(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的整合及贸易便利化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管是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原则,但目前的监管实际上是一线和二线差别不大。
就一线而言,企业所需物资从境外进入保税区时,要求必须在区域信息化系统中做好物料信息的备案及通关申请,之后完成报关手续进区。
即使是在港区联动的模式下,保税区国际中转的货物也要两次报关,除了不需要许可证和不征收关税以外,手续的繁琐成都与进出口基本一致。
随着保税区的发展,出口加工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工企业通常采用“零库存”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与其配套,目前保税仓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对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进行整合,统一政策法规和监管办法,提高“三区”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国际物流园区的物流效率,促进港口的发展。
目前,三个特殊区域的整合和贸易便利化的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尽快实现“一线自由进出”首先可以在物流园区内实现“一线放开”,采用电子手段进行备案管理,完成相应物流量的统计,货物备案后可自由进出境,逐渐取消纸面单证作业,以抽查、数据对比核查等方式保证监管有效性,同时提高通关效率。
以后可以逐步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企业较为复杂的区域逐步探索“一线放开”的方法。
2、特殊区域物流一体化将三种特殊区域之间的物流流转视为同一区内的流转,减少通关环节,提高通关效率,解决企业之间物资流转不便的难题。
可以通过区域间海关联网办公的方法进行监管,物资转入转出企业在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区域间流转产品的基本信息备案,当货物实际发生流转时,通过网络平台分别向主管地海关申报具体数量、金额,相关海关在网上审批,卡口可以根据网上备案信息核对放行,运输由海关监管车辆完成,如此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同时也不会影响监管效果。
3、贸易便利化措施宁波关区目前的进口和出口货物当天放行率分别为65%和99%,上海黄浦海关2006年1-6月的同项指标分别为81.62%和96.55% ,其中陆运进口货物当天放行率99.63%,陆运出口货物当天放行率为99.97%,由此可以看出,宁波的通关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今后的重点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子通关改革,逐步实现全程无纸化。
二是完善H2000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海关通关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在宁波舟山一体化的新形势下,需要尽快将舟山出口加工区纳入整体建设范畴,配合港口的发展。
(三)宁波、舟山临港工业布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从港口资源方面无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果在产业分工布局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势必造成物流的不合理状态,影响港口优势的发挥。
根据两市的“十一五”规划,临港工业的规划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宁波临港大工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高的临港制造业,即石化产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造纸业、修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