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综合)
整理:耿建峰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一、区域类型:均质区功能区
二.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植被)
人文环境:社会(人口、聚落)、经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文化二、英国和日本的比较
1.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2.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影响因素:受影响,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受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既、、
。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
3.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 西南青藏高原25%
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
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
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
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
湖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
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
原
东南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
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类活动
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
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
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深刻微弱
经济文化发达落后
地带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
开放的门户,基础
设施最好,城市
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
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国际化
能源、原材料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江
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
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
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
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
发展
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
负承东启西的作
用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
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
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
势
山西煤炭外运不
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东北森林过
度砍伐;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
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
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
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
区
有70%的国境线,利于
沿边贸易;能源、矿产、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
南水利资源充足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土地
荒漠化严重,西南
交通困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
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
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
的基础和能力
协调加强东部与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教版教材:区域差异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
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
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阶段特点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
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
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
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
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矛盾加剧
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按时间先后出现的三种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⑴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⑵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态持续发展。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⑶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二.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