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I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三维数值模拟

合集下载

汽油机进气道的三维CFD分析

汽油机进气道的三维CFD分析

(3)
∆P 为进气压降 2.2 无因次涡流比 Ω
Ω= nD n
(7)
式中 S h 为能量方程的源项, h 为气体的比 焓, h = c ⋅ T +
; 式中, nD 为风速仪转速(单位 min-1) n 为假想发动机转速(单位 min-1) ;
1 2 ui 2
(4)
n=
状态方程,
30m ρVh
ρ=
p RT
1
2
3
4 5.2 6
升程(mm)
7
8
9 10.3
图 6 不同升程流量系数变化趋势
3.6 横截面涡流分布 对于双进气道四气门汽油机,在稳流 气道模拟过程,发现所有气门升程下叶片 风速仪转速均不超过 100r/min ,涡流比小 于 0.1,而且在模拟过程中数值和方向都不 稳定,这也说明气缸内没有形成大尺度涡 流运动,这是由于双进气道结构的对称布 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气流的运动特性,使绕
(5)
式中,Vh 为发动机气缸排量
式中 R 为气体常数, T 为气体温度 1.3.2 湍流模型 常用的湍流模型有亚网格尺度模型、 单方程模型、 k − ε 双方程(湍流动能和耗 散率方程) 模型、 雷诺应力模型和RNG k − ε
3 不同气门升程的流动特性分析
对双进气门不同升程的 CFD 分析,主 要工作在于计算气道-缸内的三维流动, 分析气门之间的干涉情况,以及气道-缸
c)气门升程 6mm d)气门升程 8mm 图 4 湍流动能分布
3.4 双气门流线干涉 图 5 所示为不同升程下两进气门周围 的流场分布,在中央交汇区域流线分布密 集,气体流动虽然会影响到进气流量的大 小,阻碍气流直接流向气缸,但是会增大 排气门一侧的流量,以至气流在干涉作用

带EGR的小型PFI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

带EGR的小型PFI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

带EGR的小型PFI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带EGR的小型PFI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引言:氧燃烧特性是研究内燃机性能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富氧燃烧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小型PFI汽油机的富氧燃烧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1. 研究背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稀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工程领域对内燃机的研发和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发动机优化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物的生成。

而PFI(端喷雾油射射口喷雾器)系统是小型汽油机常用的喷油系统之一,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适应性强等优点。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小型PFI汽油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富氧燃烧技术,旨在通过仿真研究探索其燃烧特性及性能优化方向。

2. 模型建立与验证首先,根据小型PFI汽油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

模型涵盖了缸内燃烧、燃油喷射、气缸压力等关键参数。

然后,通过与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确认。

3. 带EGR的富氧燃烧仿真研究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带EGR(废气再循环)的富氧燃烧仿真研究。

通过调节废气再循环比例、氧气含量等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燃烧特性表现。

4. 结果与讨论仿真结果显示,在富氧燃烧条件下,PFI汽油机的燃烧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废气再循环对氧燃烧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适当增加废气再循环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物的生成。

然而,当废气再循环比例过大时,会对燃烧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寻求最优废气再循环比例是进一步改进PFI汽油机的关键问题。

5. 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带EGR的小型PFI汽油机的富氧燃烧特性仿真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富氧燃烧条件下,PFI汽油机的燃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EGR技术对其燃烧特性有较大影响。

然而,对于最优EGR的选择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验证,更加深入地研究富氧燃烧技术在小型PFI汽油机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其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D=B:r0一一)
(2)
可以通过给出分布参数q和喷雾的SMD就可以计
试验发动机的三维模型导出生成的移动网格
如图1所示,哞=局采j{I六面体阿格,近壁区域采JH 非结构化阿格贴体,网格尺度为2mm,在进排气f J 与气门座区域进行局部细化,斟保证网格质量。为
算出液滴初始粒径的Rosin-ILammler分布。破碎模 型采用Wave模型”…,该模型基于液体与气体界面
of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A 3-dimensional moving mesh with intake and exhaust ports used for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engine WaS established.The spray and combustion models we托validated via visualization in a combustion bomb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a GDI engine respectively.The processes of the intake.spray,mixture formation and combustion of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pray,Mixture

Forma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for
BAI
GDI Engine
Yunlong,WANG Zhi,SHUAI
S埘in,WANG Jianxin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分析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分析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分析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是现代汽车引擎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混合气形成过程是引擎工作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数值分析。

在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中,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中,与进气空气混合并燃烧。

混合气形成的过程涉及到燃油喷射、空气流动、涡流运动等复杂的物理过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过程,从而优化引擎设计并提高其性能。

数值模拟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求解模型,并用计算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方程。

其中,关键是燃油喷射和空气流动的模拟,需要考虑燃油喷嘴的流场、燃油雾化和燃油蒸发、空气进口和出口的边界条件等因素。

燃油喷嘴是混合气形成的核心之一,其喷雾效果直接影响混合气的质量和均匀度。

数值模拟中,可以采用体积网格法或表面网格法来建立喷嘴的几何模型,并结合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燃油在喷嘴内的流动和雾化过程。

喷嘴的设计参数包括喷孔直径、喷孔角度、喷射速度等,可以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优化。

燃油雾化和蒸发过程是燃油喷射后混合气形成的关键环节。

数值模拟中,需要考虑燃油液相和气相的传热和传质过程,以及燃油粒子的运动和碰撞。

通常采用离散相方法和连续相方法相结合的模拟方法,比较精细地模拟燃油雾化和蒸发过程。

空气流动对混合气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数值模拟中,需考虑进口和出口处的边界条件、缸内气流的流向和速度分布、涡流运动等。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等,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得到气流场的分布和特性。

最终,数值模拟可以得出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细节和特性,对引擎性能的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数值模拟还节省了大量的试验时间和成本,可以根据不同工况和设计参数进行仿真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除了考虑燃油喷射和空气流动之外,数值模拟还应该考虑燃烧过程。

汽油机GPF再生特性数值模拟

汽油机GPF再生特性数值模拟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2,2021汽油机G P F再生特性数值模拟唐竞1,许恩永1,王特2,邢孔钊2,李佳隆2,黄豪中2(1.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2.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530004)摘要:利用A V L-Fire软件建立汽油机微粒捕集器(GPF)三维计算模型。

该模型考虑微粒滤饼层压降、灰分滤饼层压降、微粒深层压降和壁面层压降等压降损失,以及微粒再生化学反应。

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的G PF压降基本吻合。

基于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排气温度对G PF再生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提高排气温度,微粒沉积量曲线变陡,微粒再生速度增加,再生持续时间缩短。

关键词:汽油机微粒捕集器;G PF再生;数值模拟;排气温度;微粒沉积中图分类号:TK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5X(2021 )02-0024-0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更严格的汽车排放 法规即将实施,颗粒物排放需要进一步降低。

传统进 气道喷射汽油机因其良好的油气混合,颗粒排放物 较少。

然而,同柴油机一样,汽油机缸内直喷后,存在 混合时间缩短和燃油碰壁等现象,使燃油与空气混 合不均,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就产生颗粒物排放'汽油微粒过滤器(GPF)作为一种有效的后处理装置,可 以有效地控制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微粒排放同样,G PF工作时也会出现因颗粒的沉积逐渐增加排气阻 力而恶化汽油机性能的问题,因此,GPF需要再生。

颗粒捕集器的再生技术可分为热再生(主动再生)和 催化再生(被动再生)。

国内外学者对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性能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Sarli等人 选择单孔通道模型对催化连续再生汽油颗粒过滤器 (CGPF)中的颗粒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结 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活性的增加,颗粒燃烧由缓慢燃 烧转变为强烈燃烧。

E等人w研究了不同排气参数下 压降的变化规律。

495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改进及其进气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495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改进及其进气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cl o u e n h x ei na eut a i l al d a mp td a d t ee p r c me tl s l b s al tle .Th e ut a es o d t a h q ii f h — r s c y i ers l h v h we h tt el ud t o ei s i y t m
浩, 冯仁 华 , 邓帮林
408 ) 10 2
( 南 大 学 机 械 与 汽 车 工 程学 院 , 南 长 沙 湖 湖
要 : 4 5汽油机 的进 气道和 燃烧 室进行 了改进 , 用流体 分析 软件 F R 对改进 对 9 运 IE
前 后 的进 气 系统进行 了较 为全 面的模 拟 计算 , 获得 了其 内部 流场 的详 细状 况 , 并做 了对 比分
析. 实测 了改进后 不 同 气门升程 下的进 气流量 , 与模 拟 计 算值进 行 比较 , 并 计算 和 实验 结 果 基 本 吻合 . 结果 表 明改进后 的 4 5汽油机 进 气 系统有 更好 的流动 特性 , 验证 了三 维数值模 9 也
拟 的正确 性 . .
关键 词 : 汽油机 ; 气 系统 ; 烧 室 ; 进 燃 数值模 拟
中图分类 号 : K 1 . T 41 3
文献标 识码 : A
I r v me to 9 s l e En i e I t k s e mp o e n f4 5 Ga oi g n n a e Sy t m n a d 3 Nu rc lSi lto o n a e Pr c s n D me ia mu a in f r I t k o e s
Vo . 5, . 1 3 No 3
M a .2 0 0 8 r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
ENT s fwa e i v l i gt e sr t r fr cr ulto o . ha a t rsiso e ic l to lw n t m ia ot r . n o v n h tucu eo e ic ai nz ne c r c e itc fr cr u a in fo a d ao z .
3 : 袋 ≯ 必 j 《 《 《j
0 簟i ≥ 簿 j |0
; 、 簧 每、 w | 蠢 《 潞 ≮ 孽 。 一 麓
灞 壤 满 看 豢 ≥数
瑗;
0叠 ≯ t
瓞 誊霸麟 莲 豢 囊 赛
垮l ≮
Num e i a i u a i n o heTh e -Di e i na nr a tv n r c lS m l to ft r e m nso l No e c i e a d Re c i e Fl w n a LO Em iso m bu t r M o l a tv o i W s i n Co s o de
g n a r —e gn o uso e i n wh c k st e e s i n l v lo o l tntNOx v r o Th e —d — y i e o n i e c mb trd sg , i h ma e h miso e e fp lu a e yl w. r e i
E T N 软件 , 对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 采用 L P P 燃烧技术) 进行 三维两相数值模 拟计 算分析 。 研究 了模 型燃烧室 的流场
结 构 、 量 分 配 、 流 特 性 、 化 特 性 和 燃 烧 性 能 , 对 N 放 进 行 了预 测 。 结果 表 明 , 型 燃 烧 室 流 场 中 存 在 与 流 回 雾 并 O排 模 T P 燃 烧 室 相 似 的 三个 涡结 构 , 量 分 配 与试 验 吻合 良好 , 化 特性 良好 并 具 有 较 好 的温 度 场 和 低 的 N 放 。 AS 流 雾 O排 关 键 词 : P ; 烧 室 ; 值 模 拟 ; 染 排 放 L P燃 数 污 中 图分 类 号 : 2 51+ V 3 .l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2 2 (0 2 0 — 0 8 0 17 — 6 0 2 11 2 0 2 — 5

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汽车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而燃烧过程是发动机能量转化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科学家们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和优化。

燃烧过程在汽车发动机中可以概括为燃油的喷射、气缸内的混合、点火和燃烧四个主要阶段。

在传统的汽油机中,燃油通过喷油装置喷射进入气缸内部,然后与气缸内的空气混合。

当混合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和压力后,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使得燃烧得以进行。

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作用,从而驱动发动机的运转。

数值模拟技术在研究发动机燃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比传统实验研究方法,数值模拟可以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和更全面的数据。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燃烧过程,并为优化设计发动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数值模拟时,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发动机的几何模型。

这一步是基于发动机的实际结构和设计参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模。

然后,根据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

目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有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等。

在进行数值模拟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描述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

这需要考虑到燃油喷射的细节、气缸内空气流动、燃烧产生的热释放等多个因素。

为了准确模拟发动机燃烧过程,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算法,并且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支持。

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提供发动机燃烧过程的详细数据。

例如,它可以揭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压力、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发动机的性能、燃烧效率和排放水平。

同时,数值模拟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并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案。

关于数值模拟在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的应用,有很多经典的研究成果。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喷射器的喷油特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发现改变喷雾粒径和喷射角度可以明显改善燃烧效率。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谭文政;冯立岩;张春焕;田江平;隆武强;李骏;李金成;宫艳峰【期刊名称】《内燃机学报》【年(卷),期】2011(029)003【摘要】用三维CFD数值模拟软件对一台均质充量缸内直喷汽油机全负荷工况时的进气、压缩和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内及气缸内的工质运动状态,研究了缸内滚流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两种喷油定时所对应的燃油喷雾、混合气形成过程.结果显示,在现有条件下喷油开始时刻为420°CA所对应的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混合气形成质量好于喷油开始时刻为390°CA的情况,更利于着火和火焰传播.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混合气质量,改进了燃烧室设计方案,并对新方案的混合气形成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新燃烧室方案的燃料蒸发速度更快,混合气均匀性更好.【总页数】8页(P221-228)【作者】谭文政;冯立岩;张春焕;田江平;隆武强;李骏;李金成;宫艳峰【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011;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011;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吉林,长春,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11【相关文献】1.气体燃料船用主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J], 冯立岩;田江平;翟君;隆武强2.内燃机工作过程三维两相反应流数值模拟 [J], 刘永丰;张文平;明平剑;倪大明;国杰3.GDI发动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J], 冯帅;刘勇;金仁翰4.缸内直喷汽油机喷油及燃烧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J], 冯帅;刘勇;张骞;王志勋5.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J], 白云龙;王志;帅石金;王建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FI汽油机油气混合过程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PFI汽油机油气混合过程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PFI汽油机油气混合过程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王晓瑜;陈国华
【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35)6
【摘要】以KIVA程序作为三维瞬态模拟软件,对进气道喷油式汽油机(PFI汽油机)采用闭阀喷射模式在3500r/min全负荷工况以及800 r/min怠速工况下单个工作循环内的油气混合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表明两工况有着相似的燃油蒸气浓度分布状况,并且点火前时刻两工况下缸内的混合气浓度分布都比较均匀,空燃比的变化范围不大.计算还表明,800 r/min怠速工况下的燃油蒸发状况明显劣于3500
r/min全负荷工况,该工况下气道内不仅存在附壁油膜,而且部分油膜不能在本循环完全蒸发,致使点火时刻缸内的燃油蒸气浓度明显低于3500 r/min工况下的燃油蒸气浓度.
【总页数】4页(P92-95)
【关键词】进气道喷油式汽油机;油气混合;闭阀喷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作者】王晓瑜;陈国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1
【相关文献】
1.可变涡流对直喷汽油机进气流动和油气混合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尹丛勃;张振东;郭辉;程强
2.汽油机缸内直喷混合过程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J], 王立新;刘斐;魏明锐;文华;李程;王海良;周昌祁
3.汽油机进气压缩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J], 陆金华;牛彩云;李延深;廖礼平
4.电喷汽油机瞬态加速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项里程;帅石金;王建昕
5.缸内直喷汽油机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J], 白云龙;王志;帅石金;王建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

1.1 计算网格 利用AVL-FIRE的FAME Engine Plus模块生成从
进气门开到排气门开启时刻的六面体动网格。本文 计算过程是进气、压缩和做功冲程,没有计算排气 冲程。进气过程网格数70-127万,压缩做功过程网 格数在45万左右。计算网格如图2所示,其中左图为 进气冲程中下止点时刻,网格数为75.4万;右图为压 缩冲程中下止点后60 ºCA时刻,网格数为46.5万。
缸内流场的理想分布对混合气的形成和在燃烧 过程中对加速火焰传播速度、降低爆燃和循环变动 等都十分有利。
2.2 喷雾过程与混合气形成分析 喷雾过程是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的核心过程之 一,对燃油雾化、蒸发和混合气的形成以及燃烧过 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速高负荷工况在进气行 程开始喷油,选用较大的喷油提前角。高转速时, 缸内的气流运动较为强烈,能加速缸内燃油液滴的
2.1 流动分析 汽油机缸内气体流动影响着火以及火焰传播速 度,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通过分析进气过程和缸内流场的变化可以为汽油机 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发动机缸内流场的合理分布 有利于促进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和火花塞附近混合气 的着火能力,有助于加快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燃烧 持续期。 文中的速度场均以速度矢量图表达。由于进排 气道及缸内各区域的气流运动速度大小相差很大, 为表达清晰起见,除局部放大图以外,其他速度矢 量图中的矢量长度均一化,而以颜色表达速度的大 小。
排气道
进气道
图3为通过气门轴线的纵截面截图(如图1中1所 指)从上到下依次为369ºCA(排气门未关)、370ºCA 和372ºCA时刻。369ºCA进气门升程0.17mm,排气门 升程0.11mm,此时刻进排气门升程较小,370ºCA排 气门关闭。在369ºCA时刻由于缸内压力比排气道压 力低,排气倒流,是该阶段决定缸内流场的主要因 素;而缸内压力比进气道压力大,由于压差的作用, 气体从缸内向进气道内倒流,气道内流速不高。随 着活塞下行,进气道压力逐渐高于缸内压力,从 372ºCA开始气流运动方向转为正常,从进气道向缸 内流动。

数值模拟技术的实际应用—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的实际应用—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issue tha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urrent 3-D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ing technique cannot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 because of over-simplified geologic model, a 3-D dynamic geologic model us多相达西流法( multi-phase Darcy flow) [1,3-6]。 其中,流线模拟法适用于二维构造面上的油气运聚模 拟,仅能模拟构造型油气藏的运聚;侵入逾渗法主要 用于模拟油气运聚路径,既可在二维空间也可在三维
818
石油勘探与开发・综合研究
Vol. 42
No.6
格、四面体网格等;有限体积法适用于规则或不规则 中心网格,如矩形网格、 PEBI 网格(垂直正交网格) 等。各种算法及相应的网格建模技术各有优缺点。随 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油气勘探的发展,对三维地质模 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模中较简单且较常用的矩形网 格已很难满足复杂地区的建模需要。 由于 PEBI 网格建 模技术更加灵活,因此适用范围也更宽。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在国内 外已开展了许多研究。2001 年,冯勇等 研究了 PEBI 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相结合的方法,但应用效果不明显; 2003 年,石广仁等 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 2009 年, Hantschelh T 和 Kauerauf A I[1]对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 的研究;IBM 公司 Watson 实验室 [4]提出了一种三维控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汽车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是发动机性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对该过程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排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燃烧过程的观测和测试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数值模拟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较好地反映燃烧过程的本质和特征。

燃烧过程的基本概念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主要指的是混合气在缸内燃烧所发生的过程。

混合气是由空气和燃料组成的,其比例称为混合气的空燃比。

空气是燃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化剂,而燃料则是燃烧所需要的能量来源。

在理想情况下,混合气可以经过压缩后在缸内点火自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使活塞向下运动,从而驱动车辆前进。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燃烧过程往往不是理想的,存在诸多复杂因素,如流动、湍流、化学反应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和传递。

因此需要进行数值模拟,来对实际燃烧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数学方法,旨在通过模拟燃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来预测燃烧过程的性能和行为。

数值模拟的关键就在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描述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数学模型是通过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实现的,主要包括传质、传热、化学反应、流动运动、湍流等方面。

具体来说,数值模拟着重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质量传递、能量传递和动量传递。

其中,质量传递可以通过计算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例得到,能量传递可以由燃烧中释放的热能和热传递过程得出,而动量传递则包括混合气在缸内的流动和活塞的运动等。

数值模拟的具体实现数值模拟的实现需要依靠计算机软件,其中最常用的软件有:Fluent、Star-CD、Fire等,在这些软件中都内置了燃烧模型,可以实现燃烧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具体而言,数值模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对发动机的几何形状和运动状态进行建模,建立相应的网格模型,设定燃烧过程中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

汽油机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

汽油机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

汽油机工作特性的数值模拟一、引言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通过燃烧混合气体来产生动力。

在现代机械工业中,汽油机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能量源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汽油机的工作特性,研究人员常常使用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其工作原理,本文将探讨汽油机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二、汽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进气、压缩、点火、燃烧和排气五个阶段。

经过进气道,来自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与油箱中的汽油一起进入汽油机,然后被压缩。

当气体达到压缩点时,点火系统将火花插入燃烧室中点燃混合气,随后燃烧产生高热能气体并驱动活塞上移,最终将废气排出燃烧室,完成动力输出。

三、汽油机的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科学模拟方法。

在汽油机数值模拟中,主要使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来模拟流体和气体的动力学性质,其中流体和气体的动力学性质包括:温度、压力、密度和速度等。

CFD方法中最基本的是连续介质模型,它认为泡沫塑料、金属和草坪等自然界中的物质是连续体中的均匀分布的点。

当进行研究时,这些点被分割为较小的单元,然后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形状,因此被形成的形状的数量和复杂度可以是无限的。

四、汽油机数值模拟的应用1.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汽油机数值模拟方法的使用可以优化混合气的流动,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这种技术使发动机更加节能、环保,并降低了尾气排放。

2.预测燃烧室参数使用数值模拟可以帮助分析燃烧室内的压力和温度分布、径流、稳定性等各种参数,更好地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表现。

3.改善发动机传热效率汽油机数值模拟还可以通过优化车用气体引入、混合涡流组织和排气口位置等方式来改善发动机传热效率。

五、结论汽油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汽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汽油机工作原理,优化发动机性能和操作效率,同时促进环境保护。

因此,汽油机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汽车工业的进步。

PFI汽油机的进气道和燃烧室优化

PFI汽油机的进气道和燃烧室优化

本文基于通用解析流体软件 star-cd 对一四缸汽油机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优化,分析了 不同进气道和燃烧室方案的缸内气流运动,研究了气道和燃烧室的匹配。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四缸四冲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为了满足新一代油耗和排放法规,
对原机进行性能优化。图 1 为该发动机原机的 CAD 模型,发动机参数如表 1 所示。
(3)三个燃烧室方案,滚流比以无挤气方案表现最优;湍流在进气阶段主要受进气道 结构影响,三个方案一样,压缩阶段无挤气方案的湍流最强而且湍流场中心更靠近火花塞。 因此,三个方案中无挤气燃烧室方案与低滚流气道匹配最合理。
参考文献
[1] 周龙保, 刘忠长, 高忠英, 等. 内燃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8 [2] John B Heywoo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 [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y. 1988
表 2 计算边界温度(单位:K)
参数名称
参数值
图 2 计算网格模型
进气道壁面温度
303
排气道壁面温度
700
气缸内壁温度
450
汽缸盖表面温度
560
活塞表面温度
560
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进出口的边界条件由 GT-power 一维循环数值模拟给出,进口为动态流量边界,出口为
STAR 2013 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
在汽油机开发过程中,通过气道与燃烧室的合理匹配来组织合适的缸内气体流动,可以 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从而满足开发目标。因此由于进气道结构改变,需要重新评估进气道与 燃烧室的匹配,并根据气道结构给出新的燃烧室方案,寻找与低滚流气道匹配的燃烧室方案。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分析

均质缸内直喷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分析
中均质 模 式 和分层 模 式之 间 的均 质 稀燃 模 式 , 常 通
平 为 背景 , 轮增压 汽 油直 喷发 动 机 结合 催 化转 换 涡
器 或 可变气 门正时 系统 , 一个 非 常有 针 对性 和可 是
这是 几个 循环 的过 渡模 式 , 由于 篇幅有 限 , 文不做 本 讨论 。
主题词 : 汽油 机
缸 内直喷
混合气 形成
数值分 析
中 图分 类号 : 4 41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0 3 0 (0 0 1 一 0 1 0 U 6 .7 A 1 0 — 7 3 2 1 ) l0 0 — 6
Nu e ia i ul to fFue i t r r a i n i o o e o m rc lS m a i n o lM x u eFo m to n H m g ne us
W al g i e l u d d GDIEn i e - gn
P n Z a g Xin 2 Z n i l g e g Yu h n a g e gJ ni n ( - e p i o r an S se s C i aT c n c lC n e , . h n z o i est ; . i a F 1 D l h we t i y t m — h n e h ia e tr 2 Z e g h u Un v r i 3 Chn AW o p C r o ai n R&D P r y Gr u op 决方案 。 按 照混合 气 的特性不 同Ⅲ 图 1 , ( )在整 个 汽油 直 喷 发动 机 ( aoie i c ii t n G I工 作 特性 图 G sl r tne i , D ) n d e co
mo e h mo e o ue xur r o g ne usf lmi t e.

汽油机进气压缩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汽油机进气压缩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汽油机进气压缩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陆金华;牛彩云;李延深;廖礼平
【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利用fluent对某型汽油机的进气压缩过程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型汽油机的双气门进气道布置使得涡流很弱,而滚流很强.滚流能量全靠进气过程壁面和活塞对气流的阻挡形成,而凹顶活塞能够很好地保留滚流能量.
【总页数】4页(P85-87,93)
【作者】陆金华;牛彩云;李延深;廖礼平
【作者单位】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12
【相关文献】
1.双切向进气道柴油机进气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 [J], 杨靖;陈浩;崔东晓;李志丰
2.柴油机进气-压缩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J], 胡云萍;李秋霞
3.495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改进及其进气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J], 杨靖;李志丰;陈浩;冯仁华;邓帮林
4.柴油机进气和压缩过程气体流动三维瞬态模拟 [J], 谭泽飞;王鑫鑫
5.进气道喷水对汽油机燃烧特性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J], 林长林;张小矛;徐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马存祥;邓远灏;徐华胜;钟世林【摘要】贫油预混预蒸发(LPP)技术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可实现很低的NO2排放。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采用LPP燃烧技术)进行三维两相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研究了模型燃烧室的流场结构、流量分配、回流特性、雾化特性和燃烧性能,并对NO2排放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模型燃烧室流场中存在与TAPS燃烧室相似的三个涡结构,流量分配与试验吻合良好,雾化特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温度场和低的NO2排放。

%The 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 (LPP) technology is the most promising low emission technolo- gy in aero-engine combustor design, which makes the emission level of pollutant NOx very low. Three-di- mensional non-reactive and reactive flow in a LPP model combustor was studied numerically by using FLU- ENT software, involving the structure of recirculation zone, characteristics of recirculation flow and atomiza- tion, performances of combustion and NOx emission foreca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circulation zone had three vortexes as the same as TAPS combustor, mass-flow distribution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performances of atomization and combustion were fine, and the emission level of pollutant NOx was low.【期刊名称】《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6页(P28-32,58)【关键词】LPP;燃烧室;数值模拟;污染排放【作者】马存祥;邓远灏;徐华胜;钟世林【作者单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35.11为达到发动机低污染排放目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技术[1],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燃气轮机[2],实现了很低的NOx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比较相同喷射方向的OVI和CVI两种 喷油时刻。OVI由于缸内进气量较大,缸内整体 相对较稀。但是缸内混合气并不均匀,气缸壁面 和排气阀侧壁面存在局部浓区。其中,排气阀下 缸壁油膜是未燃HC的主要来源。而CVI则在进 气阀下面形成浓区,对排放性能的影响相对排气 阀侧的浓区要小一些。综合上面的比较,动力性 和发动机瞬态响应是OVI方案较好,而冷起动排 放则是CVI方案较好。
哈尔滨。2006年9月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89

体中蒸发。因此,气相流是一种两单元系统,即 蒸汽和无凝结气体.但每种单元可以由不同成分
混合气组成。引入当地表面热流量寸|和蒸发质量
通量k,依据液滴表面均匀一致性假设,质量通
量控制方程可以表示为:
盟:O盖
dt
’吼
于是,液滴的能量方程可以表示为:
【2】Jiro Senda,Masanori Obnishi,Tomohashi Tskahashi. Effect of Fuel Properties on First Cycle Fuel Delivery in a SI Engine.SAE,1999—0l一0798.1999,
[3】C.Brehm,J.H.Whitelaw.Air and Fuel
计算整个循环,0"CA到720"CA。在计算的 初始20"CA和气门间隙较小的进气上止点处前后 15"CA采用0.1"CA的时间步长,其他时刻则选 择0.5"CA的时间步长。计算机(CPU 3.6 Onz) 求解一个工况约耗时72小时。
3喷油时刻的影响
为了研究喷油时刻的影响,分别模拟进气门 关时喷油(CVI)和进气门开时喷油(OVI)两种 不同的喷油时刻条件。其中,CVI时设置在压缩 上止点时喷油,OVI设置在进气上止点喷油,如 图5所示。喷射方向均是指向气阀背面中心 处。
190
宣读论文
寸为2 mm,在局部如气门间隙处,网格细化至 0.25mm,见图3a。
将计算的基本条件设置列于表2。
工作 条件 边界 条件
初始 条件
喷嘴 设置
表2模型中基本条件的设置
发动机转速 配气相位
进气道入口 其他边界 流体
1500 r/min
气阀升程曲线 压力边界(图4)
温度边界 空气
气道内初始温度 缸内初始温度 压力 密度 燃油
∥:一f监±驯堡 L 1一c『 J印
从式中可以看出.蒸发速率受浓度梯度 (0c/ay),温度(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参数c.和 D1,)以及湍流扩散过程(湍流扩散系数Df)的影 响。
为了验证油膜蒸发模型,采用定容燃烧弹内 的压力测量试验M。将压力测量曲线与模拟曲线 相比较。从压力测量曲线可以看出,在喷油的瞬 间,燃烧弹内的压力突降,然后随着汽油的慢慢 蒸发,压力慢慢升高,逐渐稳定在一个更高的压 力值。可以看出,试验曲线与理论预测的变化趋 势一致,而最终的压力上升幅度与理论预测的319 Pa也符台的很好。
燃空当量比分布
从图8可以看出: 1)N向、c向和F向的对比代表了喷射方向 远近的影响。从进气门结束时的气阀平面和中间 平面来看,N向时缸内整体较为均匀,在活塞顶 面稍浓;C向时缸内当量比分布不均匀,浓区主 要集中在气缸中下部,另外排气阀下的壁面上还 会形成局部极浓的区域;而F向时更加不均匀, 浓区收缩在气缸的底部中间,浓区核心依然在底 部壁面,比N向时左移,面积进一步扩大。综合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浓区都会分布在底部壁面, 燃油喷射得越远,在气流的运动下,当量比分布 越不均匀,浓区位置越偏左,浓区面积也会越大。 比较这三种喷射方向,N向时由于当量比分布相 对均匀,较为理想。 2)I向、C向和O向的对比代表了喷射方向 里外的影响。分析进气门结束时气阀平面和中间 平面的当量比分布,可以看出,I向时整体缸内偏 稀,在底面和右侧壁面形成小面积的较浓区域, 摄浓的位置出现在靠近排气阀的壁面上,这对控 制排放不利。O向时前面已有分析,在底部中间 和排气阀下侧形成当量比大于2的浓区。而O向 时整体相对均匀,没有形成当量比大于1的浓区, 是比较理想的喷射方向。无论是I向,还是O向, 在喷雾达到气阀时,气阀已经开启,喷雾主要通 过气阀开启缝隙进入缸内,二次破碎对其混合气 形成起了有利的作用,使得两者的当量比分布都 比C向直接射向气阀要好。
时阿艟 图2压力模拟曲线与测量曲线的比较
2三维建模 基于一台实际四气门PFI汽油机的进气道进
行三维建模。由于排气过程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仅将进气道和气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IRE软件 生成整个混合气形成过程的三维动网格,如图3 所示。移动网格规模达35.4万,全局网格单元尺
(b) 图3带进气道的移动网格 (B)气阀间隙处的网格局部细化;(b)进气一气缸网格
近年来,国外在PFI汽油机混合气形成 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喷油时刻.喷射方 向,燃油物性等影响囚索的研究上ll】。研究手 段往往采用可视化口J,三维数值模拟p1,或两者 相结合的方法[41。而国内在汽油机进气道喷 射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将主要对喷油时 刻对混合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 究。
(d) 图6 OVl和CVI两种喷油时刻的燃空当量比
(a)100℃^:(b)353"CA(c)500"CA (d)575"CA(气缸中心平面)
哈尔滨.2006年9月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91
从图6(a)一(d)的两种喷油时刻方案的比 较中可以看出:
(1)对进气门开时喷射的混合气形成过程, 由于喷射方向指向气阀中心,喷雾主要碰到阀背 和阀杆上,也有部分喷雾碰到两进气道叉口处的 壁面上。在这些位置近壁区域,由于碰壁的飞溅 和蒸发作用,迅速形成浓混合气。随着进气流的 卷带,大量液滴直接进入缸内,碰在排气阀侧的 气缸壁面和活塞顶面。并形成油膜。而缸内这些 位置的油膜,正是未燃Hc排放的重要来源。
(2)进气门关时喷射。喷雾也是指向气阀中 心。首先在气阀背面和阀杆形成油膜。经过缓慢 蒸发,在气道喉口内形成大量浓混合气。进气阀 刚开启,缸内即充满浓混合气,局部当量比达到 了30以上。浓混合气团一边逐渐变稀,一边随气 流移动。先移到缸内排气侧,后运动到活塞顶, 然后又向上运动,达到进气阀附近。到了进气结 束时刻,气阀下形成局部浓区,整体比较均匀, 大部分区域当量比在1左右。
%%鲁=L訾+。
从气流到液滴表面的对流热通量Q为:
口=口^(L—L)
其中口是通过液滴周围膜(没有传质)的对流传 热系数,4是液滴表面积。
Dukowiez蒸发模型,认为液滴是在无凝结气
作者简介;汪淼(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汽油机喷雾碰壁及混合气形成。 E-maih wangzhi@mail.tsinghua.edu.cn
188
宣读论文
PFI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三维数值模拟
汪淼,王志,帅石金,王建昕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进气道喷射(PFI)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对动力性、经济性和冷起动排放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验证油 膜蒸发模型和喷雾蒸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际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流动和喷雾模型,对混合气形成过程进 行三维模拟,并对喷油时刻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门关时喷油(CVI)方案比进气门开时喷油(OVI) 方案缸内混合气浓度更均匀,对降低冷起动未燃HC排放有利。OVl方案喷向近外45。方向可以获得较均匀 的混合气;CVI方案中喷向气道壁比喷向气阀背更有利于形成均匀混合气,并可以提高进气量。研究工作为 深入了解PFI汽油机喷雾碰壁过程,优化其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进气道喷射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混合气形成;数值模拟
mdcpd鲁=∞“扫
喷雾蒸发模型采用单液滴蒸发试验15]的试验 来验证。计算时采用建立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喷 嘴出口的异辛烷粒子直径蕊=0.216lllm,出口速度 为u=6.77 m/s,环境压力0.3 MPa,环境温度为
373K。

:㈣

T㈦ 图I蒸发速率的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1.2油膜蒸发模型
油膜的蒸发模型,假设油膜总是处于平衡状 态,即物理和热力学性质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没 有过热液体模型。在油膜表面采用饱和条件。蒸 发从机理上可以用Fick的扩散定律来描述。
2004,V01.126:635-644.
1模型设置与验证
为了进行基于进气道动网格的数值计算,准确 模拟实际发动机进气过程中的混合气形成,必须
验证其中的喷雾相关模型。主要包括蒸发模型、 破碎模型、粒子碰撞聚合模型、喷雾碰壁模型、 油膜蒸发模型、油膜剥离模型和湍流扩散模型等。 模型设置见表1。
模型类型 液滴蒸发 液滴破碎 粒子碰撞聚合 喷雾碰壁
表1模型设置 模型选择
Dukowicz模型 TAB模型 Schmidt模型 Mundo Sommerfeld模型
下文节选了液滴蒸发模型和油膜蒸发模型的 试验验证。
1.1液滴蒸发模型
依据液滴温度均匀一致性的假设.液滴温度 的变化率由能量平衡方程确定,即导入液滴的能 量,或者用来加热液滴,或者用来提供热量进行 蒸发。
常规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中燃油喷射压力 只有250~300 kPa,很难实现燃油的快速雾化和 蒸发,同时伴随着进气管内壁或进气门阀背的 碰壁现象。由于壁面温度比较低,无法传给燃 油液滴足够的热量蒸发,所以碰壁后燃油液滴 会在壁面上形成油膜。而且,较低壁温下油膜 蒸发缓慢,只有部分进入本次循环,大部分会 积累到接下来的多个循环中。尤其冷起动工况, 低压喷雾雾化和壁面油膜的流动,使得燃烧室 内的混合气并不均匀,在燃烧室表面和缝隙处 会残存高浓度的HC,造成大量未燃HC的排出。 排放法规测试结果表明,70%以上的HC排放来 白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因此为了降低各种工况下 的Hc排放以满足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必须对进 气道喷射的喷雾和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的研 究。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take Port of a SI Engine. SAE,1999—01一1491,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