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 Ch in ee LA B A T M a n
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廖金华,李建黎 (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
摘要: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紧密的 联系 � 本文总结了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至今为止应用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各种充 电技术及其特点� 关键字:铅酸蓄电池;慢脉冲;快速充电;智能充电 中图分类号: T M 9 1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0847( 2010) 03- 04
� � A eie o fch a gin g e ch n o l o gie f o l e a d -a cid ba eie
LIA O Jin -h a ,LI Jia n -l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1 73 1)
� 值,一般重复 3 5 次结束 � 该方法比恒流 充电更 谨慎,能降低板栅腐蚀和析气作用,然而与真正的 恒压充电一样,有充电不足的危险,特别是随着电
图 1 V RLA 电池在不同充电条件下循环与容量曲线
池的老化更为严重�
20 10 No . 3 V ol . 47 133
蓄电池 Ch in ee LA B A T M a n
严重缩短电池的寿命 �为此,使用一种较为完善的 蓄电池充电方法,在同等条件下能使蓄电池具有更 长的循环寿命� 3 铅酸蓄电池充电的技术 3. 1 传统的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一般分为恒流充电和恒压充 电两种� 恒流充电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维持在恒 定值的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迅速充电但很容 易造成充电过度;恒压充电是在充电过程中,充电 电压保持恒定,一般控制在相等或略低于蓄电池内 产生氢气的电压水平,该方法极少产生过充电,但 很容易引起充电不足 � 因此,一种有效的 V RLA 电池的充电方法 是 恒流和恒压两种充电方式的结合� 该结合方法可以 分为两种形式 [1]:第一种称为末期阶段恒流的限流 恒压充电,简称 IUI� 如图 2 所示,该充电方法第 一阶段为限流恒压,第二阶段是末期阶段,末期电 压有两种控制方式:一是用较高电压限制的限流恒 压充电;二是对末期恒流阶段不限制电压� 该方法 结合了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的优点,但主要问题是
图 3 单 格电池 用 2. 45 V 触发 阶段 和纯粹 的恒 流末 阶段 ( 不限电压 ) 的多阶段恒流限压充电 ( 假恒流 )
电压变电流波浪式正负零脉冲间歇快速充电能在较 短时间内充入更多电量,提高蓄电池的接受能力, 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充电方法�
其次,浮充电法是一种连续长时间的恒压充电 方法,目的是确保蓄电池及单体电池被完全充电, 同时充电电流不会缩短蓄电池的寿命,主要应用于 备用电源 (UP S )� 涓流充电是使蓄电池保持在近 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也称 "维护充 电" � 用该方法充电时间长,因此很少单独使用, 而是和其它充电方式结合使用� 3. 2 快速充电方法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 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使蓄 电池正 ,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快速充电技 术[14-15]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快速充电采用高输 入电流限制,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有一定损害� 一种较为传统的快速充电方法是脉冲电流充电 法,其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周期不变而减小振 幅,另一种则是振幅不变而减小周期�其最终目的是 随着充电终止的临近,每个脉冲传递一个递减的输入 电量到蓄电池,以减小过充电量和析气�在脉冲关闭 期间,可以设置为完全停止充电,放电或两种的结合 方式,目的是为了在此期间消除或减小极化作用的影 响,同时使电池有时间发生热量消散和溶液扩散,提 高充电效率,并且允许用较高的末期电流充电� 图 4 为张磊[5]等人提出的应用于 V RLA 电池的脉冲电流快
� � � � A � b � ac � � :Th e � pef � � � o � m a n ce ofba e h a a cl o e co n a c i h i ch a gin g m eh o d ece p h eb a e i� � � � e l f al i f � a� c� o � .T h i pa pe m m a i e h e f ac o a f f e c in g h e pef o m a n ce o f l e a d -a cid b a eie,a n d � � � � � � � eie � � he � � a� io � � po p l a ch a gin g e ch n ol o gie f o l e a d-a cid ba eie o f a a nd h e i ch a a c ei ic . � � Ke o d : l e a d -a cid b a e; l o p le ;f a ch a ge ;in e l l ige n ch a ge 1 前言 随 着 科学 技术 的 发展 , 铅酸 蓄 电池 尤 其是 V RLA 电池的制造工艺 ,结构不断改进,性能不断 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电动车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应用的迅猛发展� 蓄电池较 长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充电方 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再好的蓄电池在不恰当的充 电方式下,很容易出现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 循环 使用寿命缩短等严重问题�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对蓄电池充电技术提出了高安全性 ,高可靠 性及高效率等需求,使得蓄电池充电技术面临更高 的挑战 � 2 影响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因素 传统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主要有 [1]:正 极板膨胀 ,失水 ,酸分层 ,充电不足,这些缺陷都 被几种方法分别解决了:使用 Pb -Sb 合金 增加正 极板的蠕变强度;加水;延长充电时间或有意析气 搅动硫酸溶液;定期对蓄电池完全充电以维持电池 容量 � 正极板容易受到腐蚀是铅酸蓄电池性能低下的 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衰退过程的速度受到板 栅组 成, 合金微结构 ,极板电位, 电解液组成及温度的 影响 � 近年来,在用 Pb -Sn 合金代替 Pb -C a 合金 并广泛应用于 V RLA 电池的同时,用 Pb -Ca -Sn 合 金作为 V RLA 电池正极板材料进一步减弱了 正极 板的腐蚀作用� 包有富 [2]在研究 A G M 隔板饱和度对 V RLA 电
图 4 脉冲快速充电电曲线 134 2010 N o. 3 V ol .47
传统的充电方法无法遵循特定电池的固有充电
充电与测试 � � � � � � � . b a e ch n . co m
wenku.baidu.com
接受率,不能针对不同工作需要做出不同的工作模 式进行切换,充电周期长,极板损害大,能量损失 多,因此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智能充电方法 [16-17]的 应用研究� 智能充电方法在充电过程中实时地采集 电池单体的电压 ,电流,温度, 压力等信号,应用 智能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理论 [18]等进行优化控制, 使充电尽可能按照特定电池的最大充电接受能力进 行,实现对多种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型号电池的智 能充电 � 同时,智能充电技术可以设置系统自诊 断 ,故障定位和实时处理及人机对话窗口等功能� 智能充电方法使充电电流始终与可接受充电电流保 持良好的匹配关系,使充电过程始终在最佳状态下 进行,因而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方法� 与此同时,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电池 容量 �一种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12] ( SV R )的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 V RLA 电池容量的预测,预 测误差在 8 % 以内,比国内现有蓄电池容量快速测 试仪器的测试精度高 �铅酸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受到 温度, 循环次数 ,使用时间 ,放电深度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因此很难准确地进行在线快速测量� 当前 的蓄电池容量预测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蓄 电池内部工作原理,找到蓄电池外部参数与容量之 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基于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建 模,有时也称智能算法 �文献 [13]总结了当前国内外 蓄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容量预测 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多种智能算法和新理论相结合的 手段来进行容量预测 � 由前述可知,智能型充电方法虽然在充电效率
收稿日期:2009 -11-09
池循 环寿 命的 影响 中提 出 :隔 板饱 和 度过 高 的
132 2010 N o. 3 V ol .47
充电与测试 � � � � � � � . b a e ch n . co m
V RLA 电池,循环寿命较短,充电效率较差,这主 要是由于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充电不足� 隔板饱和 度的变化对 V RLA 电池 的放电性能和充电效果也 具有 影响, 对于采 用 P b-C a -Sn 正极 合金板 栅的 V RLA 电池,为确保有较好的循环寿命,隔板饱和 度最好控制在 9 2 % �9 6 % 之间 � 柏志军[3]在讨论铅酸蓄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时提 到,A n ge l研究了 V RLA 电池中电解液饱和度和单体 电池的温度对氧循环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电解液饱和度是负极电位的函数,氧循环的速率与 温度基本没有关系,但氧循环的效率对温度有很强 的依赖性,同时电解液饱和度是影响氧循环速率效 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得出最佳饱和度值是 9 3 % � 王志全, 于所亮 [4]在讨论环境温度对 V RLA 电 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时提到:环境温度高,会加速 V RLA 电池内部正极板栅的腐蚀,造成不可逆转的 损伤 ,是影响 V RLA 电池使 用寿命 的主要 原因, 还 易造 成热 失控 现 象; 环境 温度 相对 低 会减 小 V RLA 电池容量,在放电状态下,负极活性物质利 用率也会下降 �早期容量衰减 ( PCL ) 效应是造成 V RA L 电池早期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 因此, 在随季节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使 用 V RLA 电 池,环境温度的影响值得我们注意� 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有直接的关系 外,更 值得注意的是 充电方式的影响 � 对 V RLA 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除充电电压 ( 浮 充电流 ),放电深度 , 放电次数及频度等 � 在充电 过程中,有很多电池失效是由于充电不足而不是过 度充电引起的� 如图 1 显示,过充电使正极板活性 物质松 散 , 脱落 , 软 化,正极板栅 腐蚀, V RLA 电池还有可能发生热失控等而很快失效,特别是严 重过充电 (如图 1 虚线 )� 但是充电不足使极板上 Pb SO4 形成粗大晶体不易还原,形成硫酸盐化,将
[ 7]
图 6 慢脉冲快速充电曲线示意图
的脉冲电流充电法� 从文献[9 -11]可以看出,慢脉冲快 速充电更有效地消除了极化作用,具有析气量少 , 温升低, 充电量足, 充电效率高, 避免过充电且具 有均衡充电效果,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不受影响等优 点,对于 V RLA 电池是一种十分不错的充电方法� 3. 3 智能型充电方法
图 5 变电压间歇充电
王坚 提出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利用大电流 快速充电后,用恒小电流维持一定的电场,加快离 子的迁移运动,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或降低电池充 电时的各种极化作用,尤其是浓差极化的影响� 如 图 6 所示,整个充电控制曲线由 A , B 两段和一点 G 构成, A 段以恒大直流电 ( I ) 与恒小电流 ( I ) 1 2 周期变化脉冲充电, B 段以恒电压 ( V) 直流电与 2 恒小直流电 ( I ) 周期变化脉冲充电, G 电位是 A 3 段转向 B 段脉冲充电的转折点电压 ( V ), B 段持续 1 到整个充电结束�朱松然[8]在研究电迁移在充电中的 作用中提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优于放电去极化
图 2 末期恒流的恒压充电 ( 虚线是末期不限制电压的大电流阶段 )
引起 V RLA 电池过早失效 � 第二种称为多 阶段限 流恒压充电,也称为 "假恒流 " � 如图 3 所示,先 用相对较高的充电电流,不同于恒流充电的是用低 电压限制 �当电池电压到达预定值时,恒流值下降 并导致电池电压也跟随下降,随后又回到该 预定
速充电方法,在停充阶段采用了停充电和负脉冲放电 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去除极化作用的影响� 吕耀文 [6]提出的变电压间歇充电,其充电曲线 如图 5 所示 � 在每个恒压阶段,由于是恒压充电, 其电流自然按指数规律变化,这符合蓄电池电流可 接受率随充电的进行逐渐下降的特点� 综合脉冲充 电法和变电流及变电压间歇充电法的优点,指出变
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廖金华,李建黎 (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
摘要: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紧密的 联系 � 本文总结了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至今为止应用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各种充 电技术及其特点� 关键字:铅酸蓄电池;慢脉冲;快速充电;智能充电 中图分类号: T M 9 1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0847( 2010) 03- 04
� � A eie o fch a gin g e ch n o l o gie f o l e a d -a cid ba eie
LIA O Jin -h a ,LI Jia n -l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1 73 1)
� 值,一般重复 3 5 次结束 � 该方法比恒流 充电更 谨慎,能降低板栅腐蚀和析气作用,然而与真正的 恒压充电一样,有充电不足的危险,特别是随着电
图 1 V RLA 电池在不同充电条件下循环与容量曲线
池的老化更为严重�
20 10 No . 3 V ol . 47 133
蓄电池 Ch in ee LA B A T M a n
严重缩短电池的寿命 �为此,使用一种较为完善的 蓄电池充电方法,在同等条件下能使蓄电池具有更 长的循环寿命� 3 铅酸蓄电池充电的技术 3. 1 传统的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一般分为恒流充电和恒压充 电两种� 恒流充电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维持在恒 定值的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迅速充电但很容 易造成充电过度;恒压充电是在充电过程中,充电 电压保持恒定,一般控制在相等或略低于蓄电池内 产生氢气的电压水平,该方法极少产生过充电,但 很容易引起充电不足 � 因此,一种有效的 V RLA 电池的充电方法 是 恒流和恒压两种充电方式的结合� 该结合方法可以 分为两种形式 [1]:第一种称为末期阶段恒流的限流 恒压充电,简称 IUI� 如图 2 所示,该充电方法第 一阶段为限流恒压,第二阶段是末期阶段,末期电 压有两种控制方式:一是用较高电压限制的限流恒 压充电;二是对末期恒流阶段不限制电压� 该方法 结合了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的优点,但主要问题是
图 3 单 格电池 用 2. 45 V 触发 阶段 和纯粹 的恒 流末 阶段 ( 不限电压 ) 的多阶段恒流限压充电 ( 假恒流 )
电压变电流波浪式正负零脉冲间歇快速充电能在较 短时间内充入更多电量,提高蓄电池的接受能力, 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充电方法�
其次,浮充电法是一种连续长时间的恒压充电 方法,目的是确保蓄电池及单体电池被完全充电, 同时充电电流不会缩短蓄电池的寿命,主要应用于 备用电源 (UP S )� 涓流充电是使蓄电池保持在近 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也称 "维护充 电" � 用该方法充电时间长,因此很少单独使用, 而是和其它充电方式结合使用� 3. 2 快速充电方法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 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使蓄 电池正 ,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快速充电技 术[14-15]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快速充电采用高输 入电流限制,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有一定损害� 一种较为传统的快速充电方法是脉冲电流充电 法,其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周期不变而减小振 幅,另一种则是振幅不变而减小周期�其最终目的是 随着充电终止的临近,每个脉冲传递一个递减的输入 电量到蓄电池,以减小过充电量和析气�在脉冲关闭 期间,可以设置为完全停止充电,放电或两种的结合 方式,目的是为了在此期间消除或减小极化作用的影 响,同时使电池有时间发生热量消散和溶液扩散,提 高充电效率,并且允许用较高的末期电流充电� 图 4 为张磊[5]等人提出的应用于 V RLA 电池的脉冲电流快
� � � � A � b � ac � � :Th e � pef � � � o � m a n ce ofba e h a a cl o e co n a c i h i ch a gin g m eh o d ece p h eb a e i� � � � e l f al i f � a� c� o � .T h i pa pe m m a i e h e f ac o a f f e c in g h e pef o m a n ce o f l e a d -a cid b a eie,a n d � � � � � � � eie � � he � � a� io � � po p l a ch a gin g e ch n ol o gie f o l e a d-a cid ba eie o f a a nd h e i ch a a c ei ic . � � Ke o d : l e a d -a cid b a e; l o p le ;f a ch a ge ;in e l l ige n ch a ge 1 前言 随 着 科学 技术 的 发展 , 铅酸 蓄 电池 尤 其是 V RLA 电池的制造工艺 ,结构不断改进,性能不断 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电动车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应用的迅猛发展� 蓄电池较 长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充电方 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再好的蓄电池在不恰当的充 电方式下,很容易出现蓄电池容量下降过快, 循环 使用寿命缩短等严重问题� 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对蓄电池充电技术提出了高安全性 ,高可靠 性及高效率等需求,使得蓄电池充电技术面临更高 的挑战 � 2 影响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因素 传统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主要有 [1]:正 极板膨胀 ,失水 ,酸分层 ,充电不足,这些缺陷都 被几种方法分别解决了:使用 Pb -Sb 合金 增加正 极板的蠕变强度;加水;延长充电时间或有意析气 搅动硫酸溶液;定期对蓄电池完全充电以维持电池 容量 � 正极板容易受到腐蚀是铅酸蓄电池性能低下的 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衰退过程的速度受到板 栅组 成, 合金微结构 ,极板电位, 电解液组成及温度的 影响 � 近年来,在用 Pb -Sn 合金代替 Pb -C a 合金 并广泛应用于 V RLA 电池的同时,用 Pb -Ca -Sn 合 金作为 V RLA 电池正极板材料进一步减弱了 正极 板的腐蚀作用� 包有富 [2]在研究 A G M 隔板饱和度对 V RLA 电
图 4 脉冲快速充电电曲线 134 2010 N o. 3 V ol .47
传统的充电方法无法遵循特定电池的固有充电
充电与测试 � � � � � � � . b a e ch n . co m
wenku.baidu.com
接受率,不能针对不同工作需要做出不同的工作模 式进行切换,充电周期长,极板损害大,能量损失 多,因此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智能充电方法 [16-17]的 应用研究� 智能充电方法在充电过程中实时地采集 电池单体的电压 ,电流,温度, 压力等信号,应用 智能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理论 [18]等进行优化控制, 使充电尽可能按照特定电池的最大充电接受能力进 行,实现对多种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型号电池的智 能充电 � 同时,智能充电技术可以设置系统自诊 断 ,故障定位和实时处理及人机对话窗口等功能� 智能充电方法使充电电流始终与可接受充电电流保 持良好的匹配关系,使充电过程始终在最佳状态下 进行,因而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方法� 与此同时,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电池 容量 �一种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12] ( SV R )的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 V RLA 电池容量的预测,预 测误差在 8 % 以内,比国内现有蓄电池容量快速测 试仪器的测试精度高 �铅酸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受到 温度, 循环次数 ,使用时间 ,放电深度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因此很难准确地进行在线快速测量� 当前 的蓄电池容量预测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蓄 电池内部工作原理,找到蓄电池外部参数与容量之 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基于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建 模,有时也称智能算法 �文献 [13]总结了当前国内外 蓄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容量预测 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多种智能算法和新理论相结合的 手段来进行容量预测 � 由前述可知,智能型充电方法虽然在充电效率
收稿日期:2009 -11-09
池循 环寿 命的 影响 中提 出 :隔 板饱 和 度过 高 的
132 2010 N o. 3 V ol .47
充电与测试 � � � � � � � . b a e ch n . co m
V RLA 电池,循环寿命较短,充电效率较差,这主 要是由于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充电不足� 隔板饱和 度的变化对 V RLA 电池 的放电性能和充电效果也 具有 影响, 对于采 用 P b-C a -Sn 正极 合金板 栅的 V RLA 电池,为确保有较好的循环寿命,隔板饱和 度最好控制在 9 2 % �9 6 % 之间 � 柏志军[3]在讨论铅酸蓄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时提 到,A n ge l研究了 V RLA 电池中电解液饱和度和单体 电池的温度对氧循环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电解液饱和度是负极电位的函数,氧循环的速率与 温度基本没有关系,但氧循环的效率对温度有很强 的依赖性,同时电解液饱和度是影响氧循环速率效 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得出最佳饱和度值是 9 3 % � 王志全, 于所亮 [4]在讨论环境温度对 V RLA 电 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时提到:环境温度高,会加速 V RLA 电池内部正极板栅的腐蚀,造成不可逆转的 损伤 ,是影响 V RLA 电池使 用寿命 的主要 原因, 还 易造 成热 失控 现 象; 环境 温度 相对 低 会减 小 V RLA 电池容量,在放电状态下,负极活性物质利 用率也会下降 �早期容量衰减 ( PCL ) 效应是造成 V RA L 电池早期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 因此, 在随季节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使 用 V RLA 电 池,环境温度的影响值得我们注意� 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有直接的关系 外,更 值得注意的是 充电方式的影响 � 对 V RLA 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除充电电压 ( 浮 充电流 ),放电深度 , 放电次数及频度等 � 在充电 过程中,有很多电池失效是由于充电不足而不是过 度充电引起的� 如图 1 显示,过充电使正极板活性 物质松 散 , 脱落 , 软 化,正极板栅 腐蚀, V RLA 电池还有可能发生热失控等而很快失效,特别是严 重过充电 (如图 1 虚线 )� 但是充电不足使极板上 Pb SO4 形成粗大晶体不易还原,形成硫酸盐化,将
[ 7]
图 6 慢脉冲快速充电曲线示意图
的脉冲电流充电法� 从文献[9 -11]可以看出,慢脉冲快 速充电更有效地消除了极化作用,具有析气量少 , 温升低, 充电量足, 充电效率高, 避免过充电且具 有均衡充电效果,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不受影响等优 点,对于 V RLA 电池是一种十分不错的充电方法� 3. 3 智能型充电方法
图 5 变电压间歇充电
王坚 提出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利用大电流 快速充电后,用恒小电流维持一定的电场,加快离 子的迁移运动,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或降低电池充 电时的各种极化作用,尤其是浓差极化的影响� 如 图 6 所示,整个充电控制曲线由 A , B 两段和一点 G 构成, A 段以恒大直流电 ( I ) 与恒小电流 ( I ) 1 2 周期变化脉冲充电, B 段以恒电压 ( V) 直流电与 2 恒小直流电 ( I ) 周期变化脉冲充电, G 电位是 A 3 段转向 B 段脉冲充电的转折点电压 ( V ), B 段持续 1 到整个充电结束�朱松然[8]在研究电迁移在充电中的 作用中提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优于放电去极化
图 2 末期恒流的恒压充电 ( 虚线是末期不限制电压的大电流阶段 )
引起 V RLA 电池过早失效 � 第二种称为多 阶段限 流恒压充电,也称为 "假恒流 " � 如图 3 所示,先 用相对较高的充电电流,不同于恒流充电的是用低 电压限制 �当电池电压到达预定值时,恒流值下降 并导致电池电压也跟随下降,随后又回到该 预定
速充电方法,在停充阶段采用了停充电和负脉冲放电 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去除极化作用的影响� 吕耀文 [6]提出的变电压间歇充电,其充电曲线 如图 5 所示 � 在每个恒压阶段,由于是恒压充电, 其电流自然按指数规律变化,这符合蓄电池电流可 接受率随充电的进行逐渐下降的特点� 综合脉冲充 电法和变电流及变电压间歇充电法的优点,指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