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论亚里士多德_自然_德性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启示

论亚里士多德_自然_德性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启示

【博士后暨博士生论坛】论亚里士多德“自然”德性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启示方德志* 〔摘要〕 亚氏德性伦理学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是本体用意与现象用意的内在统一,统一于“人生”之中。

在亚氏德性伦理学语境中,人的生命历程与呈明“自然”的德性之美是内在统一的过程。

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本体论承诺,致使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统一的解释力度。

这需要从亚氏“自然”德性伦理学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自然德性伦理学 复兴〔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0)05-0149-09 当代德性伦理学已正式被纳入现代规范伦理学“三杰”之列,但是德性伦理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古典德性伦理学的“自然”精神遇到了基督教道德心理的内在抵触,致使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本体论承诺。

本文将通过对亚氏自然德性伦理学中“自然”含义的揭示,以“自然”本体作为统一性解释以期为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指向提供几点启示。

一、对亚氏德性伦理学中“自然”之“基”的阐述亚氏德性伦理学是以“自然”为基础的(thenature-based)。

这里的“自然”既作本体范畴之用,也作现象范畴(自然有机体)之用①,两者统一于“人生”之中。

亚氏德性伦理学就是以本体“自然”为内在目的论承诺,为作为有机体的人的生命历程能够“合自然”地行动树立一种理想的学理标准。

下面我们将分别结合亚氏的原因学说和灵魂学说来作阐述。

1.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人的反思意识增强,人类把各种生命现象的本原都归因为“自然”,“自然”充当了生命现象及其意义的本体论承诺。

这集中体现于亚氏承继的原因学说之中。

严格地说,作为一门学问,西方古典德性伦理学是随着原因学说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逻辑上后于认识论。

在自然哲学产生之前,追问生命之动的本原的最早语言形式是神话,例如,海洋(的本原)是海神波塞冬,战争(的本原)是战神阿瑞斯,太阳(的本原)是阿波罗,等等。

德性是中道,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说的就一定对?

德性是中道,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说的就一定对?

德性是中道,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说的就一定对?许来日方长有几人来往德性就是中道,中道就是德性在对待人的情感或行动时,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个很笼统的回答,即在应当的时间,对应当的事物、应当的人以应当的方式拥有情感,就是情感的中道。

但是,问题来了,谁来确定又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个“应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个有些艰深但却意义重大的话题。

如果说伦理德性或中道是一种“应当”,那么就意味着,德性或中道与选择活动相关,因为“应当”就意味着存在于面临多种可能性的选择处境之中。

所以,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解释说:“德性是选择活动的一种品质(习惯),它是依据我们而被测度的一种中间状态(中道),并且是由理性规定的,就如一个明智的人去做的规定。

中道就是在过度和不及两种过错之间的品质。

……中道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终端和极致,……既不存在过度的中道和不及的中道,也不存在中间的过度和不及。

(对于这些,中国的一些学者和哲学家是不赞同的,至少有疑问)亚里多德把伦理德性或中道看作在我们身上可被“测度”出来的一种“恰当姿态”,作为选择活动的一种品质,一旦我们获得中道,那么,我们就象随身携带着一种校准机制,在任何处境下,它都会把我们带入一种最恰当的姿态,让我们做出最合适的行为和情感态度,或者说,让我们选择最恰当的行为和情感态度,带进情感与行为的一种最恰当的状态,一种隶属伦理的终极状态,一种最终的、极致的完善状态。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显然有个前提,需要在这里解释下。

他说的“理性”显然是一种“纯粹理性”,即拥有智慧、明智这些“理智德性”的理性。

所以,得以确定的结论是:成为有(伦理)德性的人是很难的,因为要在任何事物上切中中道是很难的。

这就如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圆的中心,而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找到。

这在根本上意味着,伦理德性要以理智德性为前提。

因为我们要找到情感与行为的“恰当点”,需要拥有关于各种伦理德性(比如勇敢、节制等)的知识,也就是拥有关于“中道”的知识。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的 、 质 的 、 的 思 想 , 智方 面 的 向 善 思 维 , 想 自身 的 活 动 , 本 善 心 思 是 一 种 沉 思 性 的 生 活状 态 。同 时是 合 乎 中道 的心 灵 品 质 , 追 求 是 善 的 心 灵 品 质 , 智 慧 和 知 识 的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 以 它 是 一 种对 以 所 思 想 加 以 思 想 , 我们 通 过 思 想 的 透 视 而 得 到 的 , 脱 离行 动 的 是 是 玄 思 、 思 、 活动 。 沉 的
德性 , 同时 也 见证 理 智德 性 。德 性 在 现 实 中也 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

切 活 动 的 目 的 , 物 都 是 向 善 的 , 着 个 好 , 个 目的 之 目的 . 万 求 那

切 活 动 所 共 向 的 目 的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最 高 的 善 ,最 大 的幸
情 、 动 的控 制 与 支 配 , 既 不 能 完 全 清 除 它 , 能 听 其 放 纵 它 。 行 , 不
而 是 舍 其 两 极 端 而 执 其 中 , 就 是 遵 循 “ 道 ” 德 就 是 这 一 种 也 中 美
适 中 , 度 和 不 足 是 恶 的特 征 而 适 中 则 是 美 德 的 特 征 , 之 , 过 总 美
的状 态 ,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理 智德 性 ; 实 生 活 中就 关 涉 到 我 们 这 现 个人 的感 情 和 行 为 ,具 有 理 性 的 个 体 以合 乎 必然 性 的 目的 去 实 现 一 个 个 具 体 的 善就 是 伦 理 德 性 ( 也就 是 我 们 所 称 的 美德 ) 。在
动 中 两 种 邪 恶 ( 为 过 度 , 一 为 不足 ) 间 的一 种 中道 , 度 和 一 另 之 过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伦理思想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

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美德”,他认为美德是一种道德行为,人们应该以美德为准则。

在他看来,美德可以分为四种,即智慧、勇气、义务心和正义。

其中,智慧代表理性思考;勇气指的是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义务心则指履行职责的意识,而正义则要求人们有正确的对待他人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拥有这四种美德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平衡,而这也是他的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是有效的,因为它基于一种基本的真理,即美德能够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

它认为,坚持美德,就可以实现最高级别的道德行为,从而使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美德不仅能够增强道德责任感,而且还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克服分歧,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认为,人类应该继续追求进步,以达到最高的道德水平。

他提出的美德理论,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改善自身思想和行为来实现自我完善。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自我改变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概念,只有在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中,人们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水平,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在探讨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而发展出更高级的品质。

他认为,有两个要素必须兼顾:一是由内而外的自律,即必须严格地训练自己的欲望,以便把它们控制在规范的范围内;二是由外而内的法制,即必须建立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道德和道义,来确保人们的行为更加合理、和谐。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将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保证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在伦理学中,德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永恒话题。

毕达哥拉斯曾把德性归为数目的比例关系,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柏拉图则确立了著名的四德性说。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论,为后世的德性伦理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研究的新起点。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而他的理论和思想必然的要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但与他人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只局限于柏拉图的观念,并没有被柏拉图的思想所禁锢,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扬弃和发展。

因为他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更注重思辨的,更注重理性的。

故此,他把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转向了理智的现实主义,这在他的德性观上也有体现。

他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显然,在他的观念中,理智德性才是德性的本质德性,理性才是德性的根本,这便为后世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于现世的我们仍有重大意义。

当今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无不在昭示着人们道德意识的普遍缺失。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论的研究和分析,无疑是为我们正确认识德性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了理论参照系。

他的德性理念影响人们伦理道德和幸福生活的理解,揭示了德性的理性实质。

加深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问题的反思,使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人的理性,理智的去思考和应对所产生的问题,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仅适度而且明智,从而达到最高的善,实现生活的幸福与完满。

二、德性:适度和理性的品质(一)德性正如奥斯特沃特所说,德性(arete)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

其本义指任何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对人而言,“德性”就是使人之为人的本性。

在广泛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中。

譬如,他说过马的德性,在于它善于奔跑,眼睛的德性,在于它的视力灵敏。

然而,德性运用于人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从美德伦理学视角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从美德伦理学视角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从美德伦理学视角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有独特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就是理智德性中关注人类实践事务的能力,反映了美德拥有者处理情感的某种方式或态度。

拥有实践智慧的行为者不仅能够正确把握住其总体之善,而且在具体行动领域中,能够把握适度状态。

1 实践智慧的内涵及其来源实践智慧的希腊原文为phronüsis,根据Ross的英文译文practical wisdom译出。

也有人译为行动智慧或实用智慧。

Irwin 的英文译文为prudence,苗力田的中文译文为“明智”,还有人翻译为“精明”、“慎思”、“智能”等。

翻译的不同主要在于亚里士多德在使用“phronüsis”这个词的多样性,在不同层面上来使用它,它就有不同的意义,如表示人的理智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的审慎和明智等。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的论述中。

他将灵魂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但是灵魂的这种区分是理念意义上的区分,并非是一种能观察到的具体事实,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活动。

在亚里士多德的语境中,人的活动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构成人存在的基本内容。

包括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制作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功能就在于理性。

他又将理性部分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它们各自的德性就是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理论智慧包含思辨知识和理性直观,它考察的是必然的、恒常不变的对象,不关注人的幸福问题。

实践智慧虽然也涉及普遍知识,但它更倾向于特殊的事物和具体的实践行为。

因此实践智慧不是那种纯粹工具性的理性。

实践智慧和哲学智慧不一样,哲学智慧可以是最精确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是非工具价值意义上的哲学思考。

它和聪明也不一样,聪明只是寻找实现目的的最佳手段的思考,但不管目的本身是否高尚。

实践智慧既考虑实现目的的手段如何,也考虑目的本身是否高尚。

理智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研究

理智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研究

理智德性------《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研究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中对理智德性按理论和实践的标准分为两种理智德性。

通过五种理智德性异同对比的逻辑思路,具体阐述了这五种理智德性(科学、技术、理智、智慧、和明智)。

并且讲述了理智德性的作用以及获得理智德性的途径。

关键词第六卷五种理智德性作用途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不是肉体的德性,而是灵魂的德性。

阐述德性先从灵魂为出发点,讨论了灵魂的结构,灵魂分为理性与无理性两个部分,因此德性按此分为两类,一类是伦理上的德性,一类是理智上的德性。

所谓伦理德性是指人的非理性灵魂接受理性的指导和约束,与理性相融合而成的心灵状态,如温良、谦恭、慷慨等,这在其它卷中已讨论的很清楚;所谓理智德性是指纯粹理性灵魂自身功能的优秀,如科学、技术、明智、智慧、谅解等,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本卷中讨论的重点,理智德性是人的灵魂的理性部分的优秀、杰出的品质。

一、第六卷阐述理智德性的逻辑思路亚里士多德在第六卷对理智德性进行了详尽的阐发,具体结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把理智上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的理论部分和理智德性的实践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察那具有不变本原的存在物,另一部分是考察具有可变本原的存在物。

”①前者是一种科学认识,后者则是对可变的事物进行推算或考虑。

接着讨论理性发挥功能的两大途径。

要理解理性何以存在并能发挥其优越功能,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人能够掌握一些普遍而抽象的几何知识和数学知识,并能自己进行推演和运算,这表明人是有理性能力的;二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欲望有趋避,可以明白人们必然有一种进行肯定和否定(即进行判断)的理性。

”②也就是说,理性可以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对欲望和情感起到指导作用。

使理性功能得到发挥的状态需要具有德性,即理智德性。

接着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各种形式的理智德性,包括科学、技术、明智、智慧和理智。

摹仿、德性与行动:亚里士多德文学伦理思想重释

摹仿、德性与行动:亚里士多德文学伦理思想重释
依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体系,悲剧和喜剧表现的都是 “行动中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行动有所选择,在激烈的 矛盾冲突中表现自己的道德倾向,不同的人的性格通过善 与恶的行动而有了鲜明的差异,所以,剧作家描写的人物 “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 或是跟一般人一 样﹞”[2]7。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人物虽然不 是完人,但性格必须善良,不善良就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 之情。性格是潜在的,行动是现实的,人物性格必须通过 行动表现出来,特别是要从一些重要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一、真善美的统一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传统社会具有高度整合的 特征,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文学艺术、科学与道德都以宗教 与形而上学世界观为根据,没有明显的分化,呈现为真善 美的统一。例如,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而神创 造了理念。他在《斐德若篇》中提出:“所谓神灵的就是美,智, 善以及一切类似的品质。”[1]121 正是从这种神和理念的真善 美统一的本体论出发,柏拉图主张诗归根结底来自于摹仿 理念的活动,属于代神说话,应该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 柏拉图充分肯定“以给人教益为目标的”文章,认为这种 文章“其实就是把真善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只有 这类文章才可以达到清晰完美,也才值得写,值得读”[1]174。
如前所述,具有道德德性的人,在情感与实践方面通 常是保持适度状态。然而,人性中常常存在低劣的成分, 心灵中各种情绪,如怜悯、恐惧、自信、愤怒、痛苦等, 常常处于过强或者过弱的状态。人性中低劣的成分,过强 或者过弱的情绪,只有让它们在适当的时机宣泄出去,才 能保持情感与实践适度状态,培养道德德性。而文艺的功 用就在于“净化”人的情绪,使它既不过强,也不过弱, 而是保持适度状态。在文艺鉴赏实践中,通过作品的反复 激发和疏导,这种适度的情绪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于是, 在以后的行为和情感中,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呈现为道德德 性。悲剧的“净化”作用就体现为过强的怜悯与恐惧得到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上坚持的是一种典型的中道伦理思想,反对人们行为的过度与不及,希望能理智的、审慎的决定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使中道与德性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本文试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的阐述来探讨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道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伦理学上,他坚持的是一种典型的中道伦理思想,反对走极端,希望能理智的、审慎的决定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使用中道与德性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他的中道伦理观对于指导目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观强调人类应通过适度的行为来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中道伦理观是以研究什么是幸福、至善为出发点的。

他认为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继而着重展开对德性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首先对伦理德性展开研究,他认为伦理德性是一种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以最好方式行动的品质。

伦理德性由于关系到情感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

并举例说明,一个人由于恐惧、勇敢、欲望等伴随的痛苦和快乐的感情有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好的,“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

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

”[1](P34)由此得出,德性应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存在过度和不及都会犯错误。

亚里士多德对中道采取了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其中适中是最好的。

过度和不及都会造成行为的不端,因此他认为中道就是真,中间性就是真理性。

由于人对快乐和痛苦等感觉很难把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但他也提出命中中间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熟练的工作,即要求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相结合来探讨达到中道的途径,认为伦理的德性在于把较低的灵魂成分或冲动提交给正确的理性支配,冲动部分必须由理性来控制和支配,德性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和地点使冲动理智化,即达中道。

关于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的理解

关于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的理解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360观关于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的理解陈俊(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根据灵魂中有一有逻各斯的部分和一无逻各斯的部分,区分了两种德性: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

本文想要通过思考这种区分的必要性和理解这两种德性的不同体现,来阐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点。

关键词:道德德性;理智德性;逻各斯一、这种区分的必要性的思考首先,从德性的本质来说。

德性是值得称赞的灵魂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逻各斯的部分和无逻各斯的部分。

在无逻各斯的部分中,有一部分是单纯的欲望,它没有德性可言。

而在另一个部分中,它虽然没有逻各斯,但也为着逻各斯所规定,它分有了逻各斯,其中体现着德性。

而在有逻各斯的部分,它完全遵照着逻各斯来做对的事情,它是纯粹的德性。

在无逻各斯的部分中,有着分有了逻各斯的德性;在有逻各斯的部分中,有着完全的严格意义上的德性。

这两种德性分别是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

所以,从德性的本质——灵魂的品质来说,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区分是必要的。

其次,从善和生活的角度来说,即从人的目的和实现来说。

善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基本概念,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区分是关于德性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来源于善的区分。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亚里士多德明确的提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1]善作为目的,而在活动的目的中,有些是因为这个目的本身被追求,有些是作为一种手段去用来追求一种更高的善。

因此,善分为处于从属地位的善和主导性的善,并且,必然存在着最高善。

幸福就是最高善。

从属地位的善、主导性的善和最高的善,这是逐步递进的,这种递进的关系也体现在生活的区分中:如同动植物一样的生活、政治的生活(这种政治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指公民的生活,在现代意义下我认为是作为人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

简析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和人的德性

简析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和人的德性

简析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和人的德性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伦理思想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影响却是悠远而深刻的,其思想蕴含丰富的内容,对于德性伦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幸福和人的德性三个范畴做了几点简要的梳理和阐述,希望通过对善、幸福和人的德性的简要分析,从中得到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在伦理建设方面的有益之处,对解决当今社会上可能存在的一些伦理学问题给予启示。

标签: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幸福;德性善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和伦理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善有手段的善和最高的善(也就是善本身),而善又关乎主体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善的理念追寻的是达到一种幸福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所寻求的幸福是灵魂符合于德性的实践的行为,而“人的善我们指的是灵魂,人的幸福指的是灵魂的活动”[1]。

主体从一个善的目的出发,通过灵魂合德性的实践来达到一种幸福的状态。

一、善的理念和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善的理念,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

首先,善作为目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主体人的每一个行为之后,都有一个目的。

就是说,要达成或者实现一个目标。

“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1]。

每一个行为之后都有一个目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每一个目的最终通向的是善。

因为“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2]。

善或者最高的善,作为主体我们应当具有善的理念,也就是所要有善的知识,具备了善的知识才可以使行为具有善的性质。

善的理念,善的知识联合在一起使主体的行为具有善的目的,善的是什么?作为人类,无论是几千年以前,生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抑或是生活于千年之后的现代人类,我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或者说幸福作为最高的善。

对于什么是幸福?自古以来有众多的说法,一般的人认为,幸福是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是一些可感可触的东西,比如说快乐、财富或荣誉。

而诸如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对于幸福的定义,则远非物质的享受,它更涉及精神的层面。

亚里士多德存在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存在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存在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存在论和伦理学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主张存在是客观而独立的,而伦理学则关注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

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非常密切。

在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中,他认为存在是分层的,最高层是神,而人类和其他物种则属于次要的存在层次。

他认为,每个存在层次都有特定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它们的本性和价值。

因此,人类应该努力发挥他们自己作为人类的本性和价值,这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核心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强调人类的目的是实现幸福,而幸福是通过实现德行来实现的。

他认为,德行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行为方式,人类只有实现了德行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理性和智慧,这些是实现德行和幸福的关键。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和伦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人类作为次要存在层次,有特定的本性和价值,而实现德行和幸福是实现这些本性和价值的关键。

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和思想文化,对后世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权威资料]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权威资料]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权威资料]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揭示了唯有理性才是德性伦理的实质,主张人的德性就在于人的理性功能的“适度”展现,强调只有通过理性指引下的实践活动,最终才能使人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把理性与德性联系起来的思想,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领域的困境进行反思,并启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幸福生活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德性理性实践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只有符合理性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他认为生活在同一空间下的人类应该理智地去思考和应对所产生的问题,理性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使生活符合逻各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的要求,也就是生活要有秩序,行为要有规范,没有秩序和规范的生活,就意味着违反了生活的逻各斯,缺失了德性,生活的空间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将失去生存的意义,幸福生活也就无从谈起。

一、何谓德性德性即道德品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它是人们经过持之以恒地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称赞。

也就是“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道德品质首先是一种好品质或善品质,也就是实践活动的结果要有利于实践者自身,同时有利于他人和实践活动的共同体,一般来说,这种有利的程度越大,品质或德性的水平就越高。

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它意味着在先的考虑与正确的选择,而选择必定是出于意愿的,“也就是经过考虑之后的、对力所能及的事物的期望。

”这种“考虑”就是经过了人的理性思维,“决不是对1/5页于不可能的东西,”而必定是在我们能力之内的事情;这种“期望”应该“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

……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

在感情与实践中,恶要么达不到正确,要么超过正确。

德性则找到并且选取那个正确。

”可见“适度”就是坚持不走极端的一种理性思想,坚持恰如其分的态度去接近它、通过努力得到它,这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正确,就“像射手有一个标记帮助他一样,更能帮助我们命中正确的东西”这种正确的选择也就是善的选择。

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伦理学思想对于人类道德和人生目标的探讨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进行探讨,包括他的道德观、幸福观和美德观。

一、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人的行为和性格上的。

他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性格特质。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美德。

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

道德美德包括勇气、节制、慷慨和谦虚等,这些美德与个体的行为和品质有关。

智慧美德包括理智和智慧,这些美德与个体的智力和思考能力有关。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和幸福是紧密相关的。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幸福。

而幸福不是通过外在的财富和享乐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美德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是一种全面的、持久的、有目标并且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幸福是通过理性和审慎的行为来实现的。

一个人只有在追求美德并且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划分为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

他认为,道德美德是通过习惯和训练获得的,并通过行为来实践。

智慧美德则来源于个体的理性和思考能力。

在道德美德方面,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亚里士多德将勇气定义为控制恐惧和胆怯的能力,并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保持镇定和坚定。

节制是另一个重要的道德美德,它指的是控制欲望和冲动的能力。

智慧美德方面,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是指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而理论理性则涉及到对事物本质和最高真理的思考。

四、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的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对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生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他强调道德行为和美德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追求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将道德不仅仅看作行为,更看重个体品质。

这一观点对于人们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具有启示作用。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

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

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

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

伦理德性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

从亚里士多德要求公民都做城邦中善良的公民开始,这种关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它培养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启发人们追求普遍的、“善”的品质。

伦理道德不是指某种知识,而是指要生成优良的品质,使人们行为正当。

“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

”意即,一个人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是通过做勇敢、正义等德性的事而成为德性的人。

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

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并且自愿地、因其自身的原因、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时,这个行为才是德性的。

理智德性是思考、反复思维的德性,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

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

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在理智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的最高等的德性,是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和普遍知识的把握,是对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理智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处或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与伦理德性是相互依赖而密不可的,他强调,理智必然是对人的德性,似乎是人的世界中的治理者。

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

罗素: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罗素: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罗素: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中,关于伦理学的论文有三篇,但是其中有两篇现在都公认是出于弟子们的手笔。

第三篇,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绝大部分的可靠性始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在这部书里面也有一部分(即卷五至卷七)被许多人认为是从他弟子的某篇著作里收进来的。

然而,我将略掉这些争论纷纭的问题,而把这部书当作是一整部书、并且当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处理。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点大体上代表着他那时有教育的、有阅历的人们的流行见解。

它既不象柏拉图的伦理学那样地充满着神秘的宗教;它也不赞许象在《国家篇》里可以看到的那种关于财产与家庭的非正统的理论。

凡是既不低于也不高于正派的循规蹈矩的水平的公民们,对于他们认为应该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那些原则,都可以在这部伦理学里面找到一套有系统的阐述。

但是要求任何更多的东西的人,就不免要失望了。

这部书投合了可尊敬的中年人的胃口,并且被他们用来,尤其是自从十七世纪以来,压抑青年们的热情与热诚。

但是对于一个具有任何感情深厚的人,它却只能令人感到可憎。

他告诉我们说,善就是幸福,那是灵魂的一种活动。

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两个部分是对的。

他又把非理性的部分分为生长的(这是连植物也有的)与嗜欲的(这是一切动物都有的)。

当其所追求的是那些为理性所能赞许的善的时候,则嗜欲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理性的。

这一点对于论述德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理性本身是纯粹静观的,并且若不借助于嗜欲,理性是绝不会引向任何实践的活动的。

相应于灵魂的两个部分,就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与道德的。

理智的德行得自于教学,道德的德行则得自于习惯。

立法者的职务就是通过塑造善良的习惯而使公民们为善。

我们是由于做出了正直的行为而成为正直的,其他的德行也是一样。

亚里士多德以为我们由于被迫而获得善良的习惯,但是到时候我们也就会在做出善良的行为里面发见快乐。

这就令人联想到哈姆雷特对他母亲说的话: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

亚里士多德论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论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论理智德性作者:聂敏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原文出处:《世界哲学》(京)2015年第20151期第85-100页内容提要: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关系问题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理智主义立场只是一般地坚持并主张了理智德性在道德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和积极作用,但是,却很少讨论到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之间的具体关系,尤其是理智德性中五个主要的环节在道德选择过程中各自所承担的不同的功能和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与文本紧密结合的深入而具体的论证。

从这一理论需要出发,通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诠释,可以论证存在于亚里士多德的理智德性各环节之间的体系性的关联,尤其是明智在沟通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一般和具体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这一对概念的划分(1103a4-7)。

伦理德性是我们易于理解的,因为,这和我们一般人在“伦理道德”这样的概念下通常所理解的事物相当,它正是一般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所关注和讨论的内容。

但是,理智德性却是一个乍看起来难于理解的概念,因为,它必然地指向一种属于思维的道德品质和美德,而在人们将道德活动、甚至一般的道德生活仅仅局限在人们的一般社会交往活动的层面上时,确实,谈论一种属于思维的美德和相应的伦理生活,并且,像我们后面将要指出的,认识到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一般社会交往活动层面的道德甚至要依赖于这种属于思维的美德,亦即,伦理上的美德是要以思维上的美德为前提条件的,就是令人感到十分奇怪的。

或者,它仅仅指向一些一般的思维的品质或能力,而不可能将它归入“德性”或“美德”的名目之下,对它展开一种实际上属于伦理学的研究?但是,事实是,亚里士多德不仅明确地把这样一些思维的品质或能力统一地称作是“理智德性”,表明它们不仅是一些思维的一般性质的活动方式,而且确实和“德性”这个术语所指向的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人的品质或能力的最优相关;而且,亚里士多德也确实在一本毫无疑问是伦理学的著作中对这样一些似乎是属于认识论或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的对象展开了一个系统的研究,并且还探讨了一种仅仅属于理智的美好的生活。

西方哲学术语学说学派(18)

西方哲学术语学说学派(18)

理智德性:(英intellectual virtue)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语。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与此相适应的有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伦理德性)两种。

理智德性由教育和训练而来,在道德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

理性合乎德性的活动是至善和幸福,它不依赖外部条件,而是理性中的“纯粹理性”(又称“思辨理性”)自我活动的结果。

思辨活动最为强大,最为持久,只有智慧的人靠他自己能够进行思辨。

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理智活动需要闲暇,在自身之外别无所求,它有着本身固有的快乐,有着人所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孜孜不倦。

如果人以理智为主宰则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

完人:(英perfect person)古希腊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

指个人道德完善的最高境界。

古希腊完人理想始自“七贤”,以后作为哲学的中心点体现在苏格拉底身上。

亚里士多德的“完人”是集众美德于一身之人,或者是与神最相近的人。

认为当理性中的纯粹理性(思辨理性)不依赖外物而自我活动,人集中思想“大自我”,处于一种“神心”状态,即可达到一种神圣的“完人”境界。

晚期希腊哲学的三个主要学派(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学派)都把完人看成是“真正科学的现实”,具体体现在“哲人”身上。

伊壁鸠鲁认为能用知识认识自然的必然,不怕死和神,对一切外物“不动心”者,是最完善的人。

命运对他的支配极有限,他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来解决重大事项,清除在灵魂中造成最大纷扰的空洞的意见,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不受干扰、不动心,而心灵的宁静就是最大的善,这就是“哲人”(完人)的理想境界。

斯多亚学派把“哲人”理想同自然哲学(物理学)中的理性、逻各斯说结合起来,认为人由于拥有逻各斯,因此能过和逻各斯一致的生活,正因为逻各斯是人生来就固有的,结果这种哲人只要顺应本性即可,“哲人一无所学,只是反求诸己”。

罗马时期的新斯多亚派把只求自身灵魂的“自由”和“解脱”称为“完人”。

自我实现:(英self realization)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

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

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

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

伦理德性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

从亚里士多德要求公民都做城邦中善良的公民开始,这种关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它培养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启发人们追求普遍的、“善”的品质。

伦理道德不是指某种知识,而是指要生成优良的品质,使人们行为正当。

“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

”意即,一个人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是通过做勇敢、正义等德性的事而成为德性的人。

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

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并且自愿地、因其自身的原因、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时,这个行为才是德性的。

理智德性是思考、反复思维的德性,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

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

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在理智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的最高等的德性,是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和普遍知识的把握,是对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理智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处或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与伦理德性是相互依赖而密不可的,他强调,理智必然是对人的德性,似乎是人的世界中的治理者。

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

理智并不要对于人自身来讲,所有的道德都是有理智的,没有理智,道德就不能生成,伦理德性仅仅是天然的品质,只有在理智道德起作用的情况。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关系问题。

首先,把人当作偏重动物的人来看,伦理德性就是美德,其标准是中道,由实践智慧所规定;把人当作偏重理性动物的人来看,理智德性就是美德,其基础是明智,由理性智慧所决定。

其次,伦理道德只考虑具体环境中的事实,以个别事物为对象,是人们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故能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人的行为合乎中道;理性智慧则追求事实的原因和普遍的本质,它所确定的德性(美德)就是知德,即思辨,为求知而求知,为思考本身而思考。

最后,二者相得益彰。

没有理智就没有伦理道德(明智是理智德性的品质),因为没有理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同样,除去伦理道德也就不存在理智,因为德性提出目的,理智提出到达目的的选择。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分析人的道德性,其意在于把灵魂的非理性的部分也包括在道德完善的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