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思考题之玻璃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思考题之玻璃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思考题之玻璃材料
无机玻璃材料的思考题
1.试述晶态物质与非晶态物质的区别与联系,如何鉴别它们?
2.什么是玻璃?它有哪些通性?
3.什么是玻璃结构?典型的玻璃结构有哪几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什
么?
4.玻璃的结构模型有哪几种?试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参考书目《玻
璃科学》邱关明等著兵器工业出版社)
5.什么是网络形成体、网络修饰体和网络中间体?试述它们在玻璃中的
作用。

6.玻璃的生成规律有哪些?其生成条件有哪些?
7.什么是相变?试述相变在玻璃生产中的作用。

8.典型玻璃着色剂有哪几类?其着色机理有哪些?
9.什么是澄清剂?它有哪几类?其澄清机制是什么?
10.试简述玻璃的熔制过程。

11.什么是玻璃的退火?什么是玻璃的淬火?试述它们在玻璃生产加工
中的作用。

12.什么是热钢化?什么是化学钢化?了解其钢化原理与作用。

13.什么微晶玻璃?试述晶化热处理的作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课程思考题之一授课老师:邓福铭第1页共1页。

复习思考题--玻璃工艺学

复习思考题--玻璃工艺学

第二篇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玻璃的性质1 、透光性是否是玻璃的通性?玻璃通性有哪些?2 、可否称玻璃为凝固的液体?3 、玻璃的粘度对生产有何4 、玻璃有何结构特点?5 、两大结构学说各强调了玻璃结构的哪些方面?6 、相同成分的块状玻璃与玻璃纤维相比,哪种的机械强度更大?为什么?7 、为什么保温瓶壁通常都很薄?8 、为什么玻璃受急冷比受急热更容易破裂?9 、为什么水玻璃可以溶解于水而窗玻璃不能?10 、玻璃在大气中和在水中相比,哪种情况更容易破坏?11 、玻璃在常温状态下为什么可以被看作绝缘体?12 、为什么铅硅酸盐玻璃折射率比窗玻璃高?13 、下列氧化物,那些能使玻璃着色?为什么?CaO 、CuO 、Cu2O 、Cr2O3、CoO 、Mn2O3第三章玻璃生产工艺1 、平板玻璃生产时,为什么一般不用高岭土引入 Al2O3?2 、以硝代碱引入 Na2O ,有何利弊?3 、玻璃生产对配合料质量有何要求?4 、是否混合时间越长,均匀度越高?5 、如何提高配合料的均匀度?6 、玻璃生产,为什么不以氧化钙、氧化镁的形式引入玻璃成分,而用石灰石、白云石?7 、既然玻璃澄清是为了排除气泡,为什么使用澄清剂?8 、为什么箱式蓄热室比上升道式蓄热室能将空气预热到更高的温度?9 、说明排烟供气系统上各设备作用。

10 、平板玻璃生产通常使用哪些原料?各引入什么成分?11 、原料加工有何意义?12 、玻璃生产采用那些设备加工原料?为什么要避免“过粉碎”?13 、采用用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称量的准确性?14 、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15 、混合过程中加水目的何在?可采用哪些形式加水?为什么要控制加水量、加水温度?16 、碎玻璃加入方式有哪些?各有何利弊?17 、碎玻璃加入量大时为什么要“补碱”?18 、生产中因故障导致硅砂使用量增大,可能会出现什么缺陷?19 、配合料储存采用什么设施?储存时间过长、过短各有什么后果?20 、玻璃熔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1 、玻璃熔制过程需要做到“四小稳”,内容是什么?22 、泡界线是怎样形成的?泡界线跑偏如何纠正?23 、随着熔制时间的延续,粉料熔化速度是加速进行还是减速进行?24 、配合料粒度对熔化速度有什么影响?25 、玻璃液澄清有何目的?粘度、表面张力对玻璃液澄清各有何影响?26 、为什么采用 As 2 O 3 作为澄清剂时需要与 NaNO 3 合用?27 、温度、窑压不稳定会影响玻璃液澄清质量,为什么?28 、玻璃液均化目的时什么?29 、对玻璃液的冷却有哪些要求?30 、分析玻璃熔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在玻璃制品中出现什么缺陷?31 、哪些措施可以维持玻璃液面的稳定?32 、火焰的气氛制度怎么控制?33 、如果在助燃空气中增加氧气含量,对生产有何影响?34 、玻璃中配合料结石和耐火材料结石各有何特征?产生原因有哪些?35 、保护气体对浮法玻璃的生产有何作用?36 、浮法生产中为什么选择锡作为浮抛介质?37 、玻璃为什么有光滑平整的表面?38 、浮法玻璃成分特点是什么?39 、为什么相同成分的浮法玻璃比其它方法生产的玻璃颜色更深?40 、浮法成型过程可以分哪几个阶段?41 、为什么锡槽要加强密封?42 、为什么锡槽槽底要使用钢板并进行冷却?43 、锡槽中设置电加热元件目的何在?44 、玻璃拉薄和增厚时,拉边机安放方式有何不同?45 、玻璃进出锡槽时的温度是怎样的?为什么?46 、玻璃退火的目的是什么?47 、玻璃中热应力有哪几种?产生原因是什么?48 、玻璃经受急冷,在玻璃表面温度稳定前和稳定后,哪种情况下玻璃更容易破裂?为什么?49 、向室温玻璃杯中加入沸水,玻璃中的应力是暂时应力还是永久应力?为什么?50 、为什么平板玻璃生产需要进行退火过程,而玻璃纤维的生产则不需要?51 、相同尺寸的平板玻璃与石英玻璃都经受相同的温度变化,哪种玻璃中出现的应力更大?为什么?52 、玻璃内应力的存在对玻璃性能有何影响?53 、玻璃进行二次加热退火过程是怎样的?说明其合理性。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玻璃工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玻璃吹管的使用是玻璃制造工艺的第一个变革。

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答案:Al2O32.晶子学说从微观上解释了玻璃的本质,即玻璃的微不均匀性,()与有序性。

答案:不连续性3.非桥氧的存在,使硅氧四面体失去原来的完整性和(),使玻璃性能变差。

答案:对称性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网络外体氧化物。

()答案:CaO5.从热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稳定的,从动力学方面来讲玻璃是不稳定的,所以说玻璃具有亚稳性。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根据键强判断属于玻璃形成氧化物(网络形成体)的是()。

答案:键强大于80kcal/mol2.下列哪种键型容易形成玻璃()答案:离子共价键3.含有一种F(网络形成体)的三元系统有()种类型。

答案:154.三元系统玻璃形成区共有()类型。

答案:215.从动力学观点看,生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度(即黏度增大速度)。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稳定分相(稳定不混溶性)是液相线以下出现相分离现象。

()答案:错2.碱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硅的二元系统出现的分相属于稳定分相。

()答案:错3.MgO-SiO2系统中液相线以上出现的分相属于亚稳分相。

()答案:错4.在不稳区,分相后第二相为高度连续性的蠕虫状颗粒。

()答案:对5.凡是侵蚀速度随热处理时间而增大的玻璃,一般都具有孤立滴状结构。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结构对称则结构缺陷较少,粘度较小。

()答案:错2.碱土金属氧化物降低高温粘度,升高低温粘度。

()答案:对3.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以1%MgO代1%CaO时,会降低相应温度。

()答案:错4.熔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则表面张力也愈大。

()答案:对5.奥霍琴法计算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时,公式中的D(随黏度值而变化)表示下列哪种物质的特性常数。

()答案:SiO2第五章测试1.淬冷属于化学钢化法,能提高玻璃的强度。

玻璃工艺学第三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三章答案

1、名词解释:相变、分相、旋节线、旋节分相2、旋节线是如何形成的?3、试述亚稳分相两种分相机理及结构特点。

4、结合浓度剖面图(图3-6)分析两种分相是如何发生的?5、玻璃析晶的两个阶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如何?6、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何?1相变: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分相: 分相材料是指具有多相的非晶材料。

在相图理论中,一种特定的化学计量配比,使得化学组分正好落在分相的区域,从而产生两种以上的、均匀混合的非晶形态,具有这种结构的材料称为分相材料。

旋节线: 旋节线Spinodal curve 在旋节线内,体系处于非稳区,对无限小振幅的长波长的浓度涨落失稳,发生Spinodal相分离,其初期行为由Cahn-Hilliard线性理论描述,后期由标度理论描述。

旋节分相:3分为稳定分相(在液相线以上就开始分相,给玻璃生产带有困难玻璃会产生分层或强烈的乳浊现象,mgo-sio2系统为代表)和亚稳分相(在液相线以下就开始分相,绝大多数玻璃均在液相线以下分相,BaO-SiO2系统为代表),在不混溶亚稳区中分相后形成一种分散的孤立滴状结构,而在亚稳分解区不稳区则形成一种三维空间互相连接的联通结构。

5答:玻璃的析晶阶段包括晶核成长和晶体长大两个阶段。

当形成稳定的晶核后,在适当的过冷度和过饱和的条件下,熔体中的原子向界面迁移。

到达适当的生长位置,使晶体长大。

所以晶体长大的条件是建立在可以形成晶核之上的。

6答: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doc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生产夹丝玻璃一般采用什么成型方法?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影响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玻璃容器为什么会产生脱片现象?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用非惰性气体型阳离子取代惰性气体型阳离子,硅酸盐玻璃的粘度将如何变化?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从单键能的角度谈氧化物的分类?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对封接玻璃有哪些性能要求?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遮阳系数( ),阻挡阳光热量向室内辐射的性能( )。

A.越小,越差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越小,越好C.越大,越好D.增大,变好本题答案:8、问答题简述物质的着色机理?本题答案:9、问答题玻璃形成与析晶的热力学与和动力学特点是什么?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在光谱反射比测定中,采用标准镜面()作为工作标准。

A.玻璃片B.反射体C.折射体D.透明体本题答案:11、问答题混合键性为何易于形成玻璃?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近红外区光度测量准确度是以内,重复性()。

A.0.5%B.1%C.1.5%D.2%本题答案:13、名词解释稳定分相本题答案:14、名词解释条纹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玻璃的主要原料本题答案:16、判断题遮阳系数越低,越有利于建筑物节能.本题答案:17、单项选择题露点试验中,温度计测量精度为()。

A.0.5℃B.1℃C.0.1℃D.2℃本题答案:18、问答题玻璃生产中为何要使用碎玻璃?本题答案:19、名词解释双减效应本题答案:20、问答题何谓玻璃的弹性模量?何谓玻璃的脆性本题答案:21、单项选择题中空玻璃原片玻璃厚度为5mm,露点仪与玻璃表面接触时间为()min。

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混合键性为何易于形成玻璃?2、什么是3T图?解释3T图曲线的含义。

3、从单键能的角度谈氧化物的分类。

4、总结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1 答: 形成玻璃必须具有离子键或金属键
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型。

一般地说:
阴、阳离子的电负性差△x约在1.5~2.5之间;
其中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本领;
单键强度>335kJ/mol;
成键时出现s-p电子形成杂化轨道。

这样的键型在能量上有利于形成一种低配位数
的负离子团构造或结构键,易形成无规则的网络,
因而形成玻璃倾向很大。

2 答: 以ΔT=Tm-T 为纵坐标,冷却时间t为横坐标作出的三T曲线图叫做三T图。

由于析晶驱动力(过冷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质点迁移率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而造成
3 T 曲线弯曲而出现头部突出点,其中凸面部分为该熔点的物质在一定过冷度下形成晶体的区域,而凸面部分外围是一定过冷度下形成玻璃体的区域。

3T曲线头部的顶点对应了析出晶体体积分数为10-6时的最短时间
3答:根据单键强度的大小,将氧化物分成三类:键强在80kcal/mol以上称为玻璃形成体,它们自身能形成玻璃。

键强在60kcal/mol一下称为网络外体,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形成玻璃。

键强在60~80kcal/mol的氧化物,称为网络中间体,其自身不能形成玻璃,将其加入玻璃中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能。

4过冷度增大,熔体质点动能降低,有利于质点相互吸引而聚结和吸附在晶核表面,有利于成核及晶核长大;过冷度增大,熔体粘度增加,使质点移动困难,难于从熔体中扩散到晶核表面,不利于成核及晶核长大。

复习思考题解答--玻璃工艺学

复习思考题解答--玻璃工艺学

第二篇玻璃工艺学第二章玻璃的性质1.答:不是,玻璃通性有:各向同性、介稳性、无固定熔点、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2.答:可以,但不很完善。

3.答:熔制中——粘度小,有利于玻璃液澄清、均化;成型中——粘度不均匀产生玻筋;粘度的作用,使玻璃厚度均匀;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快慢影响成型速度;退火中——退火在恰当的粘度下进行。

4.答: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5.答: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有序性、不连续性、不均匀性;无规则网络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统计均匀性。

6.答:玻璃纤维机械强度更大,因为尺寸小,生产中冷却均匀,表面微裂纹少。

7.答:减小玻璃中存在的温度差,提高热稳定性。

8.答:急冷过程中,表面产生张应力,急热时表面产生压应力,玻璃抗张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9.答:窗玻璃中含有二价金属离子,对碱金属离子的迁移有压制效应,迫使离子交换反应停止。

10.答:在大气中更容易损坏。

因为在大气中主要是玻璃表面薄膜水侵蚀玻璃,量小,侵蚀中产生的碱溶解于水后浓度大,相当与碱侵蚀玻璃,碱可以直接溶解玻璃骨架。

11.答:因为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等不能迁移。

12.答:因为铅离子极化率大,有利于提高玻璃折射率。

13.答:CuO、Cr2O3、CoO、Mn2O3能使玻璃着色, 因Cu2+、Cr3+、Co2+、Mn3+的d轨道上有未配对的电子,且不是呈半满状态,Ca 2+没有d轨道,Cu+的d轨道呈全满状态,不符合离子着色条件。

第三章玻璃生产工艺1.答:因为高岭土中Al2O3含量高,平板玻璃配合料粒度大,如果混合质量稍差,熔化后局部Al2O3含量高,玻璃中会出现条纹。

2.答:因Na2O含量低导致储库储量增大;耐火材料损坏加快,缩短熔窑寿命;可能出现芒硝泡影响玻璃质量。

3.答:正确性,稳定性,均匀性,恰当的颗粒度与颗粒组成,一定的水分含量,一定的气体含率。

4.答:不是。

5.答:根据物料性质选择混合机,合理的放料顺序,合理的加水量、加水方式,恰当的混合时间,恰当的装填量。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1.简述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玻璃的制造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一般认为最早的制造者是古代的埃及人,他们以泥罐熔融,以捏塑或压制的方法制造装饰物和简单的器皿。

纪元前一世纪,诺骂人发明用铁管吹制玻璃,用铁管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吹成中空气泡,然后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威尼斯人已经能够制造窗玻璃,玻璃瓶,玻璃镜和其他玻璃饰品,艺术价值较高。

十七世纪玻璃制造技术传遍欧洲,玻璃工厂开始出现,并以煤炭取代了木材作为燃料,玻璃工业得到发展。

1790年,瑞士人发明了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高均匀度的玻璃的熔制有了新的途径。

十八世纪后期,由于制碱法和蒸汽机的发明,以及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进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十九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出现了玻璃的连续生产以及玻璃的机械成型和加工。

进入20世纪,玻璃制造技术得到突波,先后出现了有\无槽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对辊法等传统的平板玻璃制造技术。

1957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发明了浮法玻璃制造技术,它的拉制速度是传统工艺的十倍,但是其成本却与传统工艺相差无几。

此后浮法玻璃制造技术成为当前普通玻璃制造的主流技术。

2.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答: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却透光。

玻璃的通性有四点:1.各向同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3.玻璃态物质特性或通性?答:(1)玻璃态物质的通性: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在空间作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具有短程有序,玻璃象固体一样保持一定的外形,而不像液体那样在自重作用下流动。

(2)玻璃态物质具有以下四个特性:①.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总的来说都是无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

玻璃工艺学--2

玻璃工艺学--2

103 0.97/0.94 101/79 60 1.5
第三节 玻璃形成物质
一、玻璃形成物质
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网络外体氧化物 中间体氧化物
上页
下页
返回
二、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碱金属氧化物
二价金属氧化物
氧化铝
氧化硼
其它氧化物:氧化锆、 氧化钛等
上页
下页
返回
(一)碱金属氧化物的作用
R2O 1 时,玻璃形成能力强; SiO2 2 R2O 1 ~ 1时,玻璃形成能力下降; SiO2 2 R2O 1时,R 2 O 50%,难成玻。 SiO2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RO 50%时,能形成玻璃
上页
下页
返回
2、I-F 二元系统(SiO2-Al2O3系统)
上页
下页
返回
2、键强
单键强度 化合物MOX的离解能 阳离子(M)的配位数
网络形成体(玻璃形成氧化物) 网络外体(玻璃调整氧化物) 中间体(中间体氧化物)
上页
下页
返回
3、键性
化学键的性质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混合键
上页
下页
返回
思考题1:为什么具有单纯共价键(离 子键、金属键)的物质冷却后不易形成玻 璃?
上页
下页
返回
(三)氧化铝
在玻璃中,Al3+有两种配位,即位于四面体或八面
体中。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当Na2O/Al2O3>1时, Al3+
位于四面体中,而当Na2O/Al2O3<1时,Al3+作为网络
外体位于八面体中。 当Al3+位于铝氧四面体[AlO4]中时与[SiO4]组成统 一的网络。在一般的钠钙硅玻璃中,引入少量的氧化 铝,Al3+会夺取非桥氧形成铝氧四面体进入玻璃网络,

玻璃工艺原理---思考题

玻璃工艺原理---思考题
动度、键强、半径、混合碱效应)
第八章 1、玻璃结构与玻璃折射率的关系 2、如何提高玻璃对光的反射能力 3、如何提高玻璃的透光率 4、玻璃的组成与其吸收透过特性的关系
第九章 1、结合配合场理论,分析为何钴离子通常使钠硅酸盐玻璃呈现蓝色(吸收带位于 620nm 附
近),而使氧化硼玻璃呈现玫瑰色(吸收带位于 550nm 附近) 2、在碱硅酸盐玻璃中,为何以 Na2O 取代 SiO2,可能导致着色离子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第一章 1、硼酸盐玻璃的一系列性质的反常根本原因是什么? 2、各种玻璃的性能差别的原因? 3、举例说明玻璃的热处理历史对其性质的影响,并思考请在玻璃工艺上的应用。
第二章 1、了解玻璃的制备方法; 2、熟练掌握玻璃体的生成规律和条件; 3、能结合阳离子的键强、键性和配位数规律(结晶化学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却速度、粘度变化、组分
3
第十二章 1、 如何提高玻璃的融化质量 2、 玻璃物理、化学澄清的原理 3、 玻璃液均化不良将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如何改善 4、 电熔窑和传统火焰加热池窑相比较有何优缺点 5、 熔制芒硝(Na2SO4)配合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第十四章 1、 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成形的影响 2、 各种成形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优缺点) 3、 作为浮法玻璃生产的悬浮介质有何要求?锡与其他介质相比有何特点? 4、 玻璃光纤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而以 Na2O 取代 Li2O,以 K2O 取代 Na2O 时,可能导致着色离子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 现象? 3、如何控制胶体着色效果?PbO 的金属桥特性为何使含 PbO 玻璃在封接玻璃和金属胶体着 色方面具有优势? 4、SnO 在制备金属胶体着色玻璃中有何作用? 5、物理脱色和化学脱色原理有何不同之处?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1.广义或狭义的玻璃定义是什么?玻璃的通性有哪些?答: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却透光。

玻璃的通性有四点:1.各向同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2.无规则网络学说中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即化合物的分解能与配位数之商)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及各种氧化物形成玻璃结构网络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氧化物分为玻璃网络形成体、网络外体(或称网络修饰体)和中间体氧化物。

(1)网络生成体氧化物:能单独生成玻璃,如SiO2、B2O3、P2O5、GeO2、As2O5等,在玻璃中形成特有的网络体系;(2)网络外体氧化物:不单独形成玻璃,不参加网络,一般处于网络之外。

起断网作用,但对玻璃的析晶有一定的作用;(3)中间体氧化物:一般不单独生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生成体和网络外体之间。

当配位数大于等于6时,阳离子处于网络外,与网络外体的作用相似,当配位数为4时,能参加网络,起网络生成体的作用(又称补网作用)。

3.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论据以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为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晶子学说论点是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这些晶子不同于微晶,是带有点阵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且从晶子到无定型区的过的过度是逐步完成的,两者间并无明显界限. 晶子学说为X-射线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玻璃的X-射线衍射图,一般发生宽的衍射峰,与相应晶体的强烈尖锐的衍射峰有明显的不同,但二者所处的位置是基本相同的.把晶体磨成细粉,颗粒度小于0.1微米时,其X-射线衍射图也发生一种宽广的衍射峰,与玻璃类似,且颗粒度越小,射峰的峰值宽度越大.学说重点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无规则网络学说论点是像石英晶体一样,熔融石英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硅氧四面体,玻璃被看作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的,但其排序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故不同于晶态石英结构.论据:瓦伦等人的X-射线衍射结果先后皆支持了这一学说. 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的各向同性,内部性质的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玻璃结构的特点是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从宏观上看玻璃主要表现为无序,均匀和连续性,而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不均匀和不连续性.4.石英玻璃,氧化硼玻璃,磷氧玻璃的结构单元是什么?答:石英玻璃:硅氧四面体[SiO4]氧化硼玻璃:硼氧三角体[BO3]磷氧玻璃:磷氧四面体[PO4]5.玻璃形成与析晶的热力学与和动力学特点是什么?答:热力学特点:(1).玻璃态物质较相应结晶态物质具有较大内能.玻璃化和分相过程均没有释放出全部多余的能量,因此与结晶化相比这两个状态都处于能量的介稳状态。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

玻璃工艺学第四章答案1试述黏度在生产中的应用。

2试述玻璃表面张力的工艺意义。

3影响玻璃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何谓玻璃的料性?对成型和退火有何影响?5为何使用粘度描述玻璃生产工艺过程更为科学?6玻璃表面组成与主体玻璃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1答:在生产中玻璃的熔化、澄清、均化、供料、成型、退火等工艺过程的温度制度,一般是以其对应的黏度为依据制定的。

2请问:在熔制过中,表面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了玻璃液中气泡的长大和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微小气泡在表面张力促进作用下,可溶解于玻璃液中。

均化后时,条纹及节瘤蔓延和熔化的速度依赖于主体玻璃和条纹表面张力的相对大小。

如果条纹的表面张力较小,则条纹力求进行成薄膜状,并围困在玻璃体周围,这种条纹就很快的熔化而消失。

恰好相反,如果条纹(节瘤)的表面张力叫做主体玻璃小,条纹力求成球形,有利于蔓延和熔化,因而较难消解。

在玻璃成形过程中,人工挑料或吹小泡及滴料供料时,都要借助表面张力使之达到一定的形状。

拉制玻璃管、玻璃棒、玻璃丝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才能获得正确的圆柱形。

玻璃制得拱火、火抛光也是借助表面张力。

3请问:影响玻璃黏度的因素主要存有化学共同组成和温度,在转变温度范围内,还与时间有关。

4请问:就是指玻璃随着温度变化其年黏度变化的速度称作玻璃的料性。

黏度随其温度变化慢的玻璃称作短性玻璃,反之称作短性玻璃。

这一性质对成型作业存有轻易的关系,例如用热处理法辊灌入花纹之后,随其温度的减少,黏度能够快速地快速增长,构成可以快速紧固下来,从而确保灌入的花纹准确,淬火就是通过表面张力上涌和弹性去消解玻璃中的形变。

故这一性质对淬火效率也存有非常大影响。

5在玻璃生产中,许多工序(和性能)都可以用黏度作为控制和衡量的标志。

使用黏度来描述玻璃生产全过程较温度更加确切与严密,但由于温度测定简便、直观、而黏度和组成关系的复杂性和习惯性,因此习惯上用温度来描述和规定玻璃生产工艺过程的工艺制度。

工艺学实验思考题答(答案不全,仅供参考)

工艺学实验思考题答(答案不全,仅供参考)

工艺学实验思考题答案——食品科学1班实训一罐头排气、密封与高温杀菌1..如果卷封完后发现盖钩与身钩的重叠率很低,你认为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答:压头与滚轮间距过大,二道滚轮滚压不足,盖钩钩边前弯曲过甚,头道滚轮卷曲过度或槽钩磨损。

2.二重卷边的密封质量与哪些因素决定?请用有关参数说明.答:叠接率Lol%=La/Lb ×100% 紧密度TR%=(100—WR)%接缝盖钩完整度JR% (要求三率都达到≥50%)3.玻璃瓶采用旋转式封口时其密封性是如何保证的?如何开盖?答:瓶盖内著有密封胶垫,以保证玻璃瓶的密封性。

开盖:把玻璃瓶倒斜收成45度角后拍打瓶底部、再用木条轻敲瓶盖边、一转盖、盖再紧也会开了,瓶由始至终要保持45度角。

4.热封不足或热封过度的原因分别有哪些?答:(1)上部封口器的边缘过于锋利或所包覆的聚四氟乙烯损坏。

(2)底部封口的硅橡胶过硬。

(3)在复合和熟化过程中,一部分粘合剂渗入薄膜内部。

基材由于受到粘合剂的渗透影响,韧性(抗冲击力)有所下降,脆性提高。

1..高压杀菌锅的额定杀菌温度是指罐头容器冷点一定要达到的温度吗?通常给厨师高压蒸汽灭菌温度是一个固定值,但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121°只是灭菌温度的下限,实际的灭菌温度可以偏高一点(121-124)。

自动控温型灭菌锅设定好下限温度,实际温度达到124时自动断电。

2..杀菌结束后所使用的冷却水一般要经过哪些前处理?有什么作用?答:使用的冷却水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必要时可以进行氯化处理,处理后的冷却水游离氯含量控制在3~5mg/kg。

因为罐头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受到碰撞和摩擦,有时在灌身卷边接缝处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缺陷,这种罐头在冷却时因食品内容物收缩,罐内压力降低,逐渐形成真空,此时冷却水就会在罐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进入罐内,并因冷却水质量差而引起罐头腐败变质实验二调味鱼罐头的生产工艺1.罐头中加入BHT和柠檬酸的作用是什么?柠檬酸,提高酸味的口感;减低ph值,延长保质期BHT,抗氧化剂有: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干鱼制品,可以使食品不褪色、不变色和不破坏维生素。

玻璃制品的成型

玻璃制品的成型

拉薄 低温拉薄
徐冷拉薄
850℃,收缩率28%以下
玻璃工艺学
34
第四节
(5)拉边器的配置
成形方法
A、原理:通过调节拉边器安装位置、角度、运转速度、 压入深度等方法调节玻璃带的厚度。
B、数量:与厚度有关。
玻璃厚度(mm) 拉边器配用台数(台) 5 1 4 2-3 3 3-4 2 4-5 1.6 7
使用中的拉边器
T1 1 T1 t lg lg s· c T2 k T2 m cp
玻璃工艺学
9
第三节
(3)定型温度范围
成形制度
软化点~变形点
(4)定型时间
制品的表面较其中部冷却和硬化要快的多,随 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可由下式表示:
DT TCP Td Bd 2
∆t= mCp SC ㏑ (1+ Bd2 T2 - θ )
1、成形过程的热传递 在成形过程中玻璃中的热量要转移到冷却空气中。 (1)模型成形热传递过程:
冷却≒重热
(2)模型成形热传递的影响因素(玻璃表面温度、 模型内表面的温度、玻璃同模型间的热阻) Q=K∙A∙t1/2
玻璃工艺学 7
第三节
2、成形制度:
成形制度
玻璃的成形方法不同,其成形制度也不相同。 成形方法决定成形时间(即温度—时间曲线) 组成决定其粘温特性
第十六章
玻璃制品的成形
第一节
定义:
概述
玻璃的成形,是指熔融玻璃转变为具有固定几何形状 制品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多种性质不同作用的综合。其 中,机械的和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玻璃工艺学
1
成形的两个过程:
1、成形:赋予制品以一定的几何形状
决定因素:玻璃的流变性。即粘度、表面张力、可 塑性、弹性以及这些性质的温度变化特征。 2、定形:制品的形状固定下来 决定因素:玻璃的热性质和周围介质影响下玻璃的 硬化速度。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第一章玻璃的结构和组成1-1名词解释硼-铝反常:当硅酸盐玻璃中不存在B2O3时,Al2O3代替SiO2能使折射率变大、密度等增大,体现在一系列性质变化中,如折射率、密度、硬度、弹性模量。

在介电常数与膨胀系数变化曲线中显得很模糊。

色散、电导与介质损耗等不出现硼反常现象。

硼-氧反常:B2O3加入Na2O后,氧化钠所提供的氧使【BO3】三角体变成【BO4】四面体,导致B2O3玻璃结构由两度空间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结构,从而加强了网络,并使玻璃的各种物理性质变好,这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其性质随Na2O或NaO 的加入量的变化规律相反,出现硼铝酸盐的硼反常现象。

硼反常:由于Na2O的加入,氧化钠所提供的氧使【BO3】三角体变成【BO4】四面体,导致B2O3玻璃结构由两度空间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结构。

铝反常:氧化铝的结构状态依氧化铝和碱金属相对含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铝反常现象。

解聚:在熔融SiO2,O/Si比为2:1,【SiO4】连接成架状。

若加入Na2O则使氧硅比比例升高,随加入量增加,氧硅比可由原来的2:1逐步升高到4:1,【SiO4】连接方式由架状到层状、带状、链状、环状直至断裂而形成【SiO4】岛状,这种架状【SiO4】断裂称为熔融石英的分化过程。

积聚:在熔融SiO2,O/Si比为4:1,【SiO4】连接成岛状。

若释放Na2O则使氧硅比比例降低,随释放量增加,氧硅比可由原来的4:1逐步升高到2:1,【SiO4】连接方式由岛状到层状、带状、链状、环状直至断裂而形成【SiO4】架状,这种岛状【SiO4】断裂称为熔融石英的积聚过程。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不变时,用一种碱金属氧化物取代另一种氧化物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

这一效应叫做混和碱效应。

压制效应:在含碱硅酸盐中随RO的升高,使R﹢在扩散中系数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压制效应。

逆性玻璃:如果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金属离子,而且它们的大小和所带电荷不相同时,情况就大为不同,即使Y<2也能制成玻璃,而且某些性能随金属离子数的增到而变好。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

玻璃的结构一. 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相同。

2.无固定熔点:玻璃从固体变为液体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3.亚稳性:玻璃的内能比晶体高,它不是处在最低能量状态。

但一般情况下,玻璃不会自发转变成晶体。

4.性质变化连续可逆:玻璃转变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是逐渐而连续的,而且是可逆的。

5.成分可变:玻璃的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改变,从而使玻璃的性质发生改变。

1.在各种玻璃中,石英玻璃的膨胀系数最小。

这是为什么?Si—O键相当大,整个硅氧四面体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带极性。

[Si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形成向三维空间发展的无规则的连续架状网络结构。

2.在石英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碱性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使完整的硅氧网络断裂,形成不连续的网络结构。

3.在碱硅玻璃中加入氧化钙后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CaO的加入,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

机械强度较高、热膨胀系数较小、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好、融体粘度较高。

4.在硼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BO3]部分转变为[BO4];层状结构部分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网络结构。

与B2O3玻璃相比,玻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5.何谓硼反常?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B2O3玻璃中,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这与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的情形恰好相反。

这是一种硼反常。

在钠硅玻璃中加入B2O3,玻璃的结构随B2O3增加而逐渐加强,玻璃的性质得到改善。

但B2O3的含量超过某数值时,将出现逆转:随着B2O3的增加,玻璃结构逐渐弱化,玻璃的性质逐渐劣化,在玻璃的性质变化曲线上出现极值。

这是另一种硼反常。

6.何谓逆性玻璃?逆性玻璃是指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趋势(变化方向)与一般玻璃相反的玻璃。

“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A.结构强度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B. 性能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玻璃工艺学习题库

玻璃工艺学习题库

玻璃工艺学习题集锦一、名词解释硼反常、混合碱效应、压制效应、网络外体、网络形成体、网络中间体、玻璃热历史、玻璃转变现象、3T图、相变、分相、旋节分解、玻璃的料性、玻璃的疲劳现象、玻璃的脆性、玻璃的弹性模量、玻璃的热稳定性、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正常色散、澄清剂、物理脱色、化学脱色、乳浊剂、玻璃主要原料、玻璃辅助原料、配合料计算、玻璃的熔制、二次气泡、玻璃体的缺陷、玻璃液的平衡厚度、抛光时间二、填空1、玻璃态物质具有的通性是()()()()。

2、关于玻璃的结构学说,目前较为流行的是()()。

3、根据无规则网络学说的观点,一般可按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为()()()。

4、玻璃形成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玻璃调整氧化物中,单键强最大的是()。

5、以BaO-SiO2系统往往在液相线以下发生分相,这种分相称为()。

6、图3-15中,(a)属于()分相,(b)属于()分相。

7、图3-13为Na2O-SiO2系统不混溶区,其中白色区域分相后形成了()结构,阴影区域分相后形成了()结构。

8、碱土金属氧化物对黏度的作用一方面类似于碱金属氧化物使黏度(),另一方面,这些阳离子电价较高离子半径又不大,键力较碱金属离子大,使黏度()。

9、常温下,玻璃的破坏强度随加荷速度或加荷时间而变化。

加荷速度越大或加荷时间越长,破坏强度越小,短时间不会破坏的负荷,时间久了就可能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10、玻璃的脆性通常用它破坏时所受到的()来表示。

11、玻璃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构成玻璃的(),也与()以及()有关。

12、讨论玻璃的热膨胀性质时,通常采用()。

13、玻璃的热学性能包括()、()、()、()。

14、水、酸、碱三者中,()对玻璃的侵蚀能力最强。

15、高碱玻璃的耐酸性()耐水性,高硅玻璃的耐酸性()耐水性。

16、玻璃的导电机理有()(),一般硅酸盐玻璃为()。

17、玻璃的光学常数包括()、()、()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的结构一. 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相同。

2.无固定熔点:玻璃从固体变为液体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3.亚稳性:玻璃的内能比晶体高,它不是处在最低能量状态。

但一般情况下,玻璃不会自发转变成晶体。

4.性质变化连续可逆:玻璃转变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是逐渐而连续的,而且是可逆的。

5.成分可变:玻璃的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改变,从而使玻璃的性质发生改变。

1.在各种玻璃中,石英玻璃的膨胀系数最小。

这是为什么?Si—O键相当大,整个硅氧四面体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带极性。

[SiO4]四面体以角顶相连,形成向三维空间发展的无规则的连续架状网络结构。

2.在石英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碱性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使完整的硅氧网络断裂,形成不连续的网络结构。

3.在碱硅玻璃中加入氧化钙后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CaO的加入,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

机械强度较高、热膨胀系数较小、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好、融体粘度较高。

4.在硼玻璃中加入碱性氧化物其结构与性能将如何变化?[BO3]部分转变为[BO4];层状结构部分转变为三维的架状网络结构。

与B2O3玻璃相比,玻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5.何谓硼反常?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B2O3玻璃中,使玻璃的结构得到加强,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这与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石英玻璃中的情形恰好相反。

这是一种硼反常。

在钠硅玻璃中加入B2O3,玻璃的结构随B2O3增加而逐渐加强,玻璃的性质得到改善。

但B2O3的含量超过某数值时,将出现逆转:随着B2O3的增加,玻璃结构逐渐弱化,玻璃的性质逐渐劣化,在玻璃的性质变化曲线上出现极值。

这是另一种硼反常。

6.何谓逆性玻璃?逆性玻璃是指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趋势(变化方向)与一般玻璃相反的玻璃。

“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A.结构强度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B. 性能变化趋势与一般玻璃相反。

7.何谓玻璃的转变温度区?玻璃从流动性的熔体转变为具有刚性的固体,要经过一个过渡温度区。

这个过渡温度区称为玻璃的转变温度区,一般用T g和T f代表转变温度区的下限和上限。

8.何谓玻璃的热历史?玻璃的热历史是指玻璃在转变温度区和退火温度区的经历。

9.玻璃的热历史对玻璃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影响?对密度的影响:急冷密度小;慢冷密度大。

对粘度的影响:急冷玻璃,粘度较低,加热时粘度增大。

慢冷玻璃,粘度较高,加热时粘度降低。

对热膨胀的影响:T<T g时,淬火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比退火玻璃大。

T>T g时,淬火玻璃会发生零膨胀或负膨胀,而退火玻璃则会加速膨胀。

10.玻璃的两类性质有何不同?第一类性质与玻璃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根据玻璃的成分和加和法则进行计算的性质。

如:粘度、电导、介电损耗、离子扩散速率、化学稳定性等。

第二类性质与玻璃成分的关系比较简单,可以根据加和法则进行推算的性质。

如:折射率、密度、弹性模量、硬度、热膨胀系数和介电常数等。

第一类性质一般通过离子(主要是阳离子)的活动或迁移体现出来。

第二类性质不是通过离子的活动而是通过网络和网络外离子的整体作用体现出来。

常温下,这类性质可以大致看作构成玻璃的各种离子性质的总和,故可以用简单的加合法则进行推算。

11.碱性氧化物对Si-O玻璃的结构和性能有何影响?破坏Si-O2玻璃的网络结构,导致性能劣化。

12.何谓双碱效应(混合碱效应)?在简单的硅酸盐玻璃系统(R2O-SiO2)中,一种碱金属氧化物被另一种碱金属氧化物替代时,随着替换量的增加,在性质-成分曲线上,第一类性质会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

这种现象称为混合碱效应(或中和效应)。

13.二价金属氧化物对Si-O玻璃的结构和性能有何影响?玻璃的密度、折射率等性质随二价金属离子半径大小而变化。

玻璃的硬度、膨胀系数也随二价金属离子半径的不同而变化。

14.图1是淬火玻璃和退火玻璃在退火过程中的折射率变化曲线。

请问图中的哪条曲线是淬火玻璃的?15.图2是淬火玻璃和退火玻璃在退火过程中的密度变化曲线。

请问图中的哪条曲线是淬火玻璃的?16.右图是淬火玻璃和退火玻璃的热膨胀曲线。

请问图中的哪条曲线是淬火玻璃的?玻璃的生成⏹生成玻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生成玻璃的热力学条件是:与同成分的晶体相比,内能差别较小。

生成玻璃的动力学条件是: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何谓临界冷却速度?何谓结晶容积分率?玻璃中能测出的最小结晶容积分率是多少?如何根据三T图计算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是指能生成玻璃的最小冷却速度。

结晶容积分率——晶体体积与熔体体积之比(V c/V)。

玻璃中能测出的最小结晶容积分率为10-6。

利用三T图,可以求得生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度(dT/dt)c (dT/dt)c ≈ ΔT N / t N式中:ΔT N =T m- T NT m为熔点(同组成晶体的熔点)。

T N是三T图上最靠近纵轴那一点的温度。

t N是三T图上最靠近纵轴那一点的时间。

⏹判断玻璃生成能力的三个动力学指标是什么?1. 在熔点T m附近熔体的粘度大小粘度大,容易生成玻璃2. T g/T m比值的大小T g/T m比值大,容易生成玻璃3. 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越小,越容易生成玻璃⏹何谓三分之二规则?能生成玻璃的化合物和单质,其T g/T m比值≈2/3。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分之二”规则。

⏹网络大小、键性、键强对玻璃生成有何影响?熔体中阴离子集团的聚合程度高,容易生成玻璃。

金属键化合物最难生成玻璃。

离子键化合物不容易生成玻璃。

纯共价键化合物也不容易生成玻璃。

只有当离子键和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时,生成离子-共价、金属-共价混合键,生成大阴离子时,才容易生成玻璃。

化学键强度大,容易生成玻璃。

⏹将氧化物划分为玻璃生成体、网络外体和中间体化合物的依据是什么?按单键强度划分:玻璃生成体键强>80千卡,如SiO2, B2O3, P2O5, GeO2网络外体键强<50千卡,如Na2O, K2O, CaO键强在50-80千卡之间。

如Al2O3, BeO, ZnO, TiO2⏹何谓玻璃生成区?设计玻璃成分时应该如何利用玻璃生成区?用常规方法生产玻璃时,能生成玻璃的组成范围称为玻璃生成区。

⏹玻璃的生成方法有哪些?熔体冷却法:a. 传统冷却法 b. 超急冷法溶胶-凝胶法:不仅可以制备块状玻璃,而且可以制备超薄玻璃、功能薄膜等材料。

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物理气相沉积(PVD)法能量泵入法:高能射线辐射法冲击波法离子注入法玻璃分相1.何谓玻璃分相?稳定分相与亚稳分相有何不同?玻璃分相是一个均匀的玻璃相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溶解或部分溶解的玻璃相并相互共存的现象。

稳定分相在液相线以上就存在的分相。

亚稳分相在液相线以下才开始发生的分相。

2.何谓玻璃的不混溶区?玻璃系统的不混溶区就是玻璃发生分相的组成-温度范围。

3.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与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有何关系?碱土金属、碱金属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一般随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的碱性增强而缩小。

4.哪些氧化物能促进/抑制钠硅酸盐玻璃的分相?P2O5能促进Na2O-SiO2玻璃的分相。

Al2O3、TiO2、ZrO2、PbO等氧化物能抑制Na2O-SiO2玻璃的分相。

5.钠硼硅与钠钙硅系统的不混溶区各有什么特点?钠硼硅:玻璃系统有三个不混溶区。

高硅氧玻璃和派来克斯等一系列重要玻璃都在Ⅱ区。

许多硼硅酸盐玻璃的转变温度区与该系统的不混溶等温面很接近,因而能在较高温度下熔制和成形而不分相。

通过调节退火制度可使之发生分相。

钠钙硅:Na2O-CaO2-SiO2系统玻璃的不混溶区是在高SiO2一角。

因此含SiO2高的Na2O-CaO2-SiO2玻璃都有可能分相。

加入Al2O3能缩小钠钙硅玻璃的不混溶区,用MgO取代部分CaO能降低其不混溶温度。

6.玻璃为什么要分相?从结晶化学的观点来看,氧化物玻璃的分相是由于网络外体阳离子与网络形成体阳离子争夺氧原子所引起的。

从热力学的观点看,玻璃分相过程实质是系统自由能减小的过程。

7.玻璃分相结构有哪几种?滴状结构分散相的体积分数较小,呈液滴状散布于连续的基相中。

连通结构两相的体积分数相差不大,两相各自连通,相互嵌合在一起。

玻璃的分相结构与玻璃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有关。

8.玻璃分相对玻璃的性质有何影响?对第一类性质的影响:由离子的迁移特性决定的性质,如电阻率、化学稳定性等对玻璃的分相结构十分敏感。

若性质较差的相以连通结构的形式存在,玻璃的性质将明显变坏。

若性质较差的相呈孤立液滴状分布于性质较好的连续基相中,则能保持较好的性质。

对玻璃析晶的影响——分相有利于析晶:1. 为成核提供界面。

2. 分相导致其中的一相比均匀母相具有较大的质点迁移率,这有利于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3. 分相使成核剂浓集于其中的一相,从而促进晶核的形成。

4. 分相使其中的一相或两相更加接近某种晶体的组成,这有利于结晶。

对光学性质的影响:1. 使玻璃的透光率下降分相产生的相界面使光线发生散射,导致透光率下降,严重时,会产生乳浊现象。

2. 影响玻璃的颜色分相过程中,过渡元素几乎全部集中在微相液滴中。

这种选择性富集可以用来发展有色玻璃,激光玻璃、光敏玻璃和光色玻璃等。

9.如何利用玻璃的分相?制造均质玻璃要避免分相。

制造微晶玻璃可以利用玻璃分相以促进玻璃结晶。

利用玻璃分相造成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制备新品种玻璃。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控制玻璃的分相结构,使化学稳定性较差的相成滴状被高化学稳定性的相封闭起来,提高玻璃的稳定性。

玻璃析晶1.何谓晶核?何谓均匀成核?何谓非均匀成核?在熔体或玻璃中形成具有一定大小有可能稳定成长的结晶区域称为晶核。

均匀(相)成核——在宏观均匀的熔体或玻璃中,没有外来物参与,与相界、缺陷无关的成核过程。

又称本征成核、自发成核。

非均匀(相)成核——依靠相界或基质的缺陷而发生的成核过程。

2.晶体的生长速度与温度有何关系?为什么玻璃成形过程中一般不容易析晶,而在后期的热处理过程中则容易析晶?晶体的生长速度取决于质点扩散到晶核表面的速度和加入晶体结构的速度。

而质点的扩散速度和加入晶体结构的速度均与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很高(T>Tm)时,晶体熔解居于主导地位。

温度低于Tm又接近Tm时,晶体生长速度较快。

温度过低(T<<Tm)时,由于粘度大,质点扩散困难,不利于质点的迁移,晶体的生长速度很慢甚至停止。

晶体生长的温度高于晶核形成的温度。

二者有一个重叠区。

3.玻璃析晶与玻璃的组成有何关系?玻璃的组成1相平衡: 单相区,易析晶2玻璃的结构: 桥氧多,难析晶3玻璃的粘度: 粘度大,难析晶4玻璃分相:有利于成核4.设计玻璃的成分时,为何要在共结线(点)附近选择成分点?玻璃的基本组成点应落在玻璃形成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