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a2e762ad02de80d5d8401f.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初中地理第七部分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初中地理第七部分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bf76127f1922791788e86a.png)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1 月 年 降 主 要 植 被 河 流 河 流 农耕制 耕 地类 主 要 粮 传统民 剧种
平 均 水量 地形 类型 流量 结 冰 度
型
食作物 居
气温
期
北方 <
<
平原 温带 小
有
一年一熟 旱地 小麦
地区 0℃ 800mm 高 原 落 叶
或两年三
山地 阔 叶
熟
林
屋顶坡 梆子秦 度较腔 小,墙 体较厚
内蒙古
新疆
青海、西藏
牧场种类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著名畜种
三河马、三河牛
细毛羊
牦牛 、藏绵羊
除了畜牧业以外,在西北 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
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发展了 灌溉农业 ;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 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
分布着 河谷农业 。
6、为什么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的 青稞和小麦 穗大粒饱?
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如拉萨 被称为“ 日光城 ”);
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
昼夜温差大我国的温度带划分为 亚热带
暖温带
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1)在图上填出 A、B、 C、 D所代表的地理区
域名称。
A
(2)三条分界线的划分依据
B
A 与 B 的界线: 一、二级阶梯 分界线
A 与 C的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
C与 D的界线: 秦岭—淮河 一线
不同尺度或不
C D
界线
秦岭—淮河 一线
南方 >
>
平 原 亚热 大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502ba25ccbff121dd3683a0.png)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总:△区域自然差异的核心问题一个整体: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两个基本要素:气候、地貌(对于中国)两面镜子:植被、土壤△区域经济差异的核心问题(一)划分依据: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评价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发展速度(反映经济发展潜力)新指标:绿色GDP、(自主创新能力)分:(标▲为要记的重点考点)注:标空为不需要记忆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材内容总结: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特征、差异与发展)1、东部地带A.优势:基础设施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分布着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及海洋水产产区集中了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B.存在的主要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防洪问题C.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2、中西部地带A.优势: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重要产区产区中部有色金属和重工业较发达沿边贸易有优势B.存在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落后运力不足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C.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这里成为中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三个经济地带差异的结果1.1.差距在逐渐变大2.通过国土整治逐步缩小差距措施:西部大开发—加强地区间联合,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具体的西部大开发因地制宜措施▲:(1)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是西部开发根本任务(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依托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如下面(5)之AB)(4)国家政策支持——如投资环境改善、税收等(5)其他A.东部向西部转移企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B.就地加工农牧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特色产业、旅游业C.科教、人才、科技创新注:广西算东部地带,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广西典型例题1.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提纲 湘教版 精品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提纲 湘教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e0bcf2e83c4bb4cf7ecd1c7.png)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一月0℃等温线(3)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4)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5)水田旱田分界线(6)南北方地区分界线(7)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8)温带水果与亚热带水果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中国主要的林区,也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4.北方地区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6、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
民族以汉族为主,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提纲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7603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c.png)
D
南抵 C 秦岭 河流D 是 黄河
丰富多彩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
A
B
的黄土高 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
原文化 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
C
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窑洞是黄土高原独特的传统民居,黄 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 干燥,容易开挖
白羊肚头巾—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 北民歌
东北平原 存在问题: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保护 采取措施: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湿地---“地球之肾” 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平原 湿地功能: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第二节 东北三省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 E
D地是我国领土最北端 E是我国领土最东端
④韩国 ⑤日本
第二节 东北三省
历史上的 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 北大荒 草枯苇塘”的景
地位
发展的 有利条 如今的北 件 大仓
不利条 件
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国际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交往 等。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使北京成为 中心 “双奥之城”
科技 北京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 突破重大科研难题,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 中心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创新体系。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ca49ffa58da0116d17490e.png)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资料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南往北,纬度不断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而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的的时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愈来愈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在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而西北内陆地区在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⑴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西部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表现为"三山夹两盆"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形以内
蒙古高原为主。
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的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位于该区。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气候干旱。
原因:I.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东西距离很长;II.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携带的湿润气流基本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因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区域发展差异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区域发展差异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7a7d33bd5bbfd0a7856735c.png)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区域发展差异新人教版必修3一、主要内容1、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三大经济地带范围如下图:(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见重难点)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3、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范围如下图:二、重难点讲解1、列表比较东、中、西部发展差异2、列表分析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位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气候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尤其西部大部分省区气候恶劣自然资源相对贫乏非常丰富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分布密度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较低,城市分布密度较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滞后科技、教育和文化比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比较落后,人才缺乏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目前仍较低,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积极加强对外联系经济因素发展基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发展基础好发展基础较差产业结构相对优越,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3、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经济特区:1980年8月,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全国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海南省,划为海南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36446dc850ad02de8041bb.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省、县、乡:邮政编码)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1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气候)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季风)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形地势)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地区1月份气温降水地表植被河流流量河流冰期北方地区低于0℃少温带落叶阔叶林少冬季结冰南方地区高于0℃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冬季不结冰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建筑风格传统运输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甜菜坡度小,墙体厚陆运南方地区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甘蔗坡度大,墙体高水运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风力形成的──雅丹地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高寒的青藏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四大牧区:青藏牧区(高寒牧场──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x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青海牧区(高寒牧场──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牛、三河马)。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7bec4948d7c1c708a1454b.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期末复习提纲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82e0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
植被:从南到北:季雨林(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温带)→针叶林(寒温带);从东到西:森林(湿润、半湿润区)→草原(半干旱区)→荒漠(干旱区)2、人类活动: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3、自然地理事物,尤其山脉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重要!)自然差异: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冬季河流结冰农田类型熟制主要粮食作物秦-淮以北>0℃400~800mm 有旱地为主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小麦Y秦-淮以南<0℃>800mm 无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稻人文差异:交通运输方式传统交通工具房屋特点秦-淮以北陆路运输马坡度小,墙体厚秦-淮以南水路运输船坡度大,墙体高秦岭-淮河一线的分界意义: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冬季河流是否会结冰的分界;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
二、四大地理区域1、分界依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成为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界线主导因素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1月0℃、800mm)气候北方与西北400mm降水青藏与其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形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自然特征与农业(重要,见表格)2、春旱:①发生范围: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②气候、水文条件: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河网密度较小,地表径流量较少;③人文条件: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面积广大,春季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灌溉水源不能满足农业需要。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20a354be1e650e52ea9932.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基本知识1、_____---_____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
造成西安和安康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二、读图回答问题大致与________三、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2分)(1)地形区:①②③(2)山脉:④⑤⑥(3)半岛:⑦⑧(4)省级行政单位AB 位于①②两地形区之间的山脉是________,也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阶梯的分界线。
BA四、读图填空:1、地形区:12 3 42、省级行政单位:5________ 6_______两省之间以_______山为界。
3、界线:A_______B_______ C_______4、请在图中填写长江和珠江 的准确位置。
5、海域:甲 乙 丙丁五、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 ② 省区:③ ④ 山脉:⑤ ⑥ 农业区:⑦ ⑧六、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 (盆地),B (城市),C (湖 泊),D (铁路)。
(2)图中E 、F 、G 三条河流,表示雅鲁藏布江的是 。
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流是_______。
(3)青藏地区的代表牲畜是 ,它被称为“高原之舟”。
(4)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123456七、对比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1、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特别香甜?2、西北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的原因是什么?3、南京和那曲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要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初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中国的地理差异.doc
![初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中国的地理差异.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9aaadb8762caaedd33d475.png)
2019长沙初二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中国的地理差异中国的地理差异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东莞位于地区。
2、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3、南方地区:(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2)地形:位于第阶梯,以、为主;(3)气候:气候;1月平均气温0℃;年降水量800mm;(4)河流:汛期,流量,冬季;(5)典型植被:林;水果有、等(6)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7)成熟制度: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熟;华南地区:一年熟至熟;(8)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墙体;传统交通方式:4、北方地区:(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2)地形:位于第阶梯,以为主( 平原、平原);(3)气候:气候;1月平均气温0℃;年降水量800mm;(4)河流:汛期,流量,冬季;(5)典型植被:林;水果有、等(6)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7)成熟制度:东北平原:一年熟;华北平原:两年熟至一年熟;(8)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墙体;5、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距海,加上,降水,因此本区主要自然特征是。
(1)地形:位于第阶梯,以高原( 高原)、盆地( 盆地、盆地)、山地为主;(2)气候:温带气候;(3)植被:由东向西:—— ;原因:(4)河流:多为河,最大的是河;(5)以牧业为主:内蒙古是牧场,优良畜种:、;新疆是牧场,优良畜种是;宁夏;(6)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绿洲农业)。
6、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而成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地区,总的特征是:。
(1)地形:位于第阶梯,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号称;(2)气候:气候;(3)是、、澜沧江等河流发源地;(4)农业以为主;(5)河谷农业:如谷地、谷地。
代表农作物、小麦;(6)能源和矿产: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矿产资源;(7)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我国地域差异复习提纲
![我国地域差异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066ea1dd3383c4bb4cd271.png)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复习一、基础知识自主梳理1、说出图中A 、B 、C 、D 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填图)2、界线Ⅰ经过的主要山脉是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界线Ⅱ经过的主要山脉是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界线Ⅲ经过的主要山脉是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3、A 区域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B 区域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4、比较C 、D 区域的差异。
(填表)二、小组大比拼:1、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和 (河流),举出3条关于这条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请说出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向西地表植被的变化及出现变化的原因。
三、乘胜追击、链接结业【2009 淄博】 1.(14分)淄博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甲、乙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A 、B 、C 、D 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甲的是______; 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乙的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2分)(2)从B 区域到C 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___的趋势。
(2分) (3)划分B 、D 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填数字代码)(2分) ①气候 ②地形 ③行政区域 ④植被类型【2011 淄博】2. 四位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考察后,交流各自的见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A.甲说:“我在北方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B.乙说:“我到南方地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比赛。
”C.丙说:“我在青藏高原见到了成群的牦牛和连绵的雪山。
”D.丁说:“我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了当地牧民自制的青稞酒。
”【2010 淄博】3.(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地区的景观。
(填区域字母代号,2分)(2)山脉①是,该山脉大致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分)(3)干旱是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主要原因是(2分)(4)确定B区域的主导因素是,该区域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
![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0538e8502d276a200292e61.png)
主要自然特征:()和()。
成因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地势高导致气候寒冷。
地形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主要由()高原和()盆地。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
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地区,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植被
高寒草地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典型的()牧场,优良畜种有()()
南方地区
河流水量(),汛期(),冬季无()现象。
植被
北方地区
典型植被为(),但是东北与华北有明显不同。
南方地区
典型植被为()。
人文差异
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
北方地区为();南方为()。
作物熟制
北方地区为()或();南方为()
主要
农作物:
北方地区粮食作物()、油料()、糖料()和棉花
南方地区有粮食作物()、油料()、糖料()和棉花
香港和澳门
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分别位于()东、西两侧,与(
)省相临。北面分别与()和()两特区相临。
组成
香港由()()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岛屿组成。澳门由(
)()和()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城市建设
香港人多地狭,而且山地多平地少,所以()和()
成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地形
地形以()和()为主。主要地形区有:()高原
()盆地、()盆地。
气候
气候属于()。西北地区的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由于干旱,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常见。我国最大沙漠()
河流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5ad845fad6195f302ba603.png)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SPAN>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秦岭—淮河(800毫米)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南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分季风区)降水因素(季风因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地形地势因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地理: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中图版八年级上)
![地理: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中图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53245b2c0242a8956bece4da.png)
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范围:北界长城一线,南界秦岭—淮河一线,西界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黄海。
华北地区大部分属于黄河流域。
华北地区地形大体以太行山为界线,以西部分为黄土高原,以东部分为华北平原。
华北地区河流有黄河,淮河,海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动,说明特点地势为西高东低。
华北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缺乏植被保护,不合理开矿等。
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地形破碎。
华北平原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成为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等。
华北地区能源矿产丰富,主要有煤,石油。
华北地区工业城市大都沿着铁路线分布,原因主要是交通便利,沿海省区和内陆省区相比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区。
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塘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丰富的农矿资源;铁路,公路,航空,海上交通便捷;北京天津两直辖市科技力量雄厚。
北京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华北地区环境问题及治理环境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水资源短缺,长城沿线的风沙危害等。
第二节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横断山脉以西,地处西南边陲,邻国众多,地广人稀。
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是中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藏地区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制约农业的发展。
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小,利于种植业发展,主要农作物:青稞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高原牧区,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太阳能,地热,水能柴达木盆地有盛产钾盐的察尔汗盐湖,煤,石油等,被称为“聚宝盆”交通建设:青藏铁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第三节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原,丘陵为主,气候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湘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知识提纲
![湘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7ba89479563c1ec4da715b.png)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P3秦岭—淮河的走向都是__东西__走向,其中秦岭是我国_黄河_水系和_长江_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_关中_平原,南侧是__汉水__谷地。
主峰_太白山_,山地气候呈现垂直变化。
2、P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3、P5依据_______线、________线、__________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反我国划分为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
4、P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秦岭-淮河线 。
青藏地区和其它分区的分界线是 青藏高原边缘线 。
5、P5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6、P5确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 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 ;确定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地势 ;7、P5__400__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划分为__东南__和__西北__两大半壁。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农业生产以__农耕__为主。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严重 __缺水__,水热资源配合欠佳,农业生产以__畜牧业__为主。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P6北方地区位于 秦岭-淮河线 以北。
2.P6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
区域内的__黄土__高原、__华北__平原常被称为“黄土地”。
3.P7北方地区的气候是: 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大致在 400-800 mm 之 间,农业以 旱作 为主。
4.P7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 一年一熟 ,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 两年三熟 或 一年两熟 ,代表粮食作物是 小麦 。
5.P7东北三宝是 人参 、 鹿茸 、 貂皮 。
B DC A6.P7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丰富。
7.P7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山西省是我国产煤炭最多的省份。
8.P9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题纲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题纲](https://img.taocdn.com/s3/m/bf15572b4a7302768f99390c.png)
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接近,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大体一致。
4、青藏地区位于第_____阶梯,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线划分主导因素是_________5、图“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大地理区域:(1) 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2)图中A、B两区以岭、____________河为界。
(3)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A和D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______山和_____________山。
二、北方地区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__高原以南,______-________以北,东临________和________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_________高原3、降水量大致为__________毫米,大部分地区以________气候,________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4、北方地区_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___________工业区、___________工业区、___________工业区,此外,我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____,最大的煤炭基地是________。
5、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C______山脉D______平原E______平原F______高原①______(临国) ②______(临国) ③______河流④______河流⑤______河流⑥______河(2)在图中A~D四个地点中,甜菜适合种在______,谷子适合种在______,冬小麦适合种在______,苹果适合种在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1、.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一月0℃等温线(3)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4)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5)水田旱田分界线(6)南北方地区分界线(7)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8)温带水果与亚热带水果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中国主要的林区,也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4.北方地区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6、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
民族以汉族为主,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3.、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地区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长(珠江最长),含沙量小。
平原地区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4、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的产区。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5、海南岛南部、台湾岛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南部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基地),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主要的热带作物有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海南岛是国内主要的产胶区,天然橡胶的产量要占到全国的六成左右。
6.南方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锡矿山的锑和水口山的铅锌。
南方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南方地区中西部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高低悬殊,河流落差很大,加上大江大河众多,河流水量很大,因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自治区及甘肃北部。
2、本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以干旱为主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表植被:由于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5、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
6、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盛产长绒棉,是我国的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③新疆瓜果特别甜,颜色鲜艳原因是:新疆降水稀少,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光照强,再加上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7、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北地区海拔较高,云量较少,太阳辐射高值区,光热资源丰富。
9.西北地区矿产丰富,如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甘肃金昌镍矿,克拉玛依和新疆的石油。
内蒙古白云鄂博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
鄂尔多斯现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青藏地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高”和“寒”。
2、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是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素有“高原之舟”的是牦牛。
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
3、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
4、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人口以藏族为主,该族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布达拉宫和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青藏高原的地势高,面积大,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汇集成江河源头,而且山地降水较多。
藏族人献哈达,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锅庄舞助兴,主食糌粑。
5、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
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新疆北部因受西北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
7.青藏铁路有的地段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迁徙必经地段
8.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牦牛等珍稀动物,要严格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这是因为三江源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之地,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城,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一旦生态破坏,将难以修复,应严格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维持世界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保护三江源?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以草定畜,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及濒
9.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1)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2)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