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铅方法的比较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https://img.taocdn.com/s3/m/e62e9879a5e9856a56126075.png)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 娄淑艳1,罗晓芳1,李玉山2,吉桂叶2,催明煊1,杨士杰3 [摘要] 目的:比较血中铅标准测定方法的各项指标,以便选择应用。
方法:首先比较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微分电位溶出仪实测结果计算出方法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最后比较各种方法的成本。
结果:几种标准方法均可满足检测血铅的要求。
结论: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较高,但价格昂贵。
综合考虑,微分电位溶出法不失为血铅检测的好方法。
[关键词] 全血:铅: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
全血铅是诊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诊断儿童铅中毒的指标。
多年来职业病防治机构已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全血铅,并将其报批为国家标准方法。
近年来鉴于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乃至中医院也相继开展了全血铅的检测,目前已相当普及,不仅省、市的上述医疗机构,甚至县级医疗机构和一些个体诊所也开展了此项目。
开展全血铅的检测,就必须先选定方法、添置设备,为了帮助欲开展此项目的单位选好方法。
本文试图对几种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采样、样品处理、方法的线性、误差大小、灵敏度高低以及检出限和成本进行比较,以供应用选择。
目前检测全血铅的方法仍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
其名称和标准编号如下[1]: 1、血中铅的Thiton-X100稀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20-1996(以下简称为AAS-20-1996)。
2、血中铅的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174-1999(以下简称AAS-174-1999)。
3、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标准编号为WS/T21-1996(以下简称为DPSA-21-1996)。
在上述标准中对方法的原理,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各项指标均有详细说明,我们对上述各项,以及我们的实际应用情况,一并加以比较,以便选取方便、准确、误差小和成本低的分析方法。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3d21f1c50e2524de4187e96.png)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2007 年10 月至2010年8 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平行检测血铅含量。
结果:123例患者手指血、静脉血血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 y~、3 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血、静脉血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血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 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血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血、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 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 y~45年龄段无。
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血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微量元素;铅中毒;采血方法【中图分类号】R5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13-01铅(Pb)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轻者可引起机体敏感器官较轻的、可逆性损伤;重者则导致多器官、系统的持久性损伤。
铅含量检测已普遍开展,文献报道的铅中毒率相差很大,有的是因为方法学差异或者检验过程中各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检测结果差异很大,本文试就不同采血方法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调查2007 年10 月至2010年8 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3例,年龄1m~45y之间。
1.2标本采集:手指末梢血收集于EDTA-K2 抗凝管中,取40 μl,加入400 μl的BH2100用稀释液中混匀。
采末梢血的同时,取静脉血2 ml于BD公司EDTA-K2 抗凝管中,同上法进行稀释。
1.3检测方法:采用博辉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H-2100 型金属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法测定铅含量。
配套试剂、标准液均购自该公司。
不同混合基体改进剂在测定血铅中的比较
![不同混合基体改进剂在测定血铅中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58a2e4a69eae009581bec91.png)
血 样是 一种 基体 成分 非常 复杂 的生 物材料 ,在 血铅 测 定过程 中 极 易 受到基 体成 分的 干扰 。为 了减少 这种 干扰 ,人们 通常 采取 消化 样 品 、萃 取分 离 或加入 基 体改进 剂 等各 种措 施川。石墨 炉 原子 吸收 光谱 法 ,快捷 简 便 、灵敏 度高 ,是 血铅 测定 的常 用方 法 ,也 是测 定血铅 的标准方 法 。目前基体 改进剂种 类繁多 :钯 、T r i t o n X 一 1 0 0 、 NH H : P O 、H NO , 等都 是常用 的的基 体改进剂 ,但随着技术 的发展 , 现在大 多使用的是混合 的基体改进剂 ,即为几种基体改 进剂混合一起
炉升温程序 :干燥温度 ( I )9 0 ℃,升温时间5 s ,持续时间 1 5 S ; 干燥
H N O 、T i r t o n X 一 1 0 0 , N H H : P O 和钯都可作为石 墨炉原子吸收光 谱法 测定 血铅 的基 体改进 剂 ,但各 改进 剂单和 配合 使用 效果大 不相 同,每个基体改进 剂都 有其优点和缺 点 ,单独使用 可能会更加暴露 了 基体 改进剂 的缺 点。本文在加入两 种混合基体改进 剂之后 ,灰化温 度 升 N7 5 0℃时也未 见铅损失 ,增加 了铅信号 的稳定性【 4 ] ,消除了基体 干扰 。这就说 明配合使用基体 改进 剂能更大程度 发挥各个基体 改进 剂
使用 。本文就使用两种 较为常用 的混合 基体改进剂 ,运 用石墨炉原子
定 ,并 由标准 曲线计算结果 。 1 . 5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 1 7 . 0 软件行统计学处理 。 2结 果
选取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血样,血样编号分别为1 、2 、3 。按
1 . 4 . 2 仪器 的检测条 件 ,分别 不加基体 改进剂 ,加入混合基 体改进 剂 1
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9588c2580216fc710afd08.png)
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作者:陈家德罗浩瑜高兴国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及非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指标。
方法:将某厂100例铅作业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命名观察组,将该厂非铅作业工作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血铅浓度检测,观察指标差异。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人员血铅浓度较高,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血铅及血红蛋白呈现负相关,却观察组尿铅指标较高,异常人数较多。
讨论:铅作业长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导致体内血铅浓度上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长此以往对机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伤害工作人员神经组织及免疫系统,需定期检验,做好相应控制。
[关键词]铅作业;工作人员;血铅;血红蛋白[中图分类号]R1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01-01铅为重金属元素的一种,在大气及水、土壤中皆有存在,人们在呼吸过程中,通过消化道将铅元素吸人机体,若含量超标,容易对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铅作业人员长期处于铅元素较重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工作使人体出现慢性中毒问题,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因此,为探讨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将某厂铅作业工作人员及非铅作业人员进行对比,检测血铅指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8年2月对某铅锌矿选厂作业工作者及非铅作业工作进行调查,人数均为100,前者命名观察组,后者命名对照组。
观察组工作人员年龄在25-49岁间,平均年龄为(36±4.54)岁,男女人数分别为64例、36例,从业时间为2-10年;对照组工作人员年龄在22-54岁,平均年龄为(39±5.54)岁,男女人数分别为54例、46例。
从业时间为1-11年。
两组工作人员常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性。
1.2方法对所有实验人员采取清晨静脉采血,首先采取血常规检验,取O.5ml静脉血,加人EDTA-K2抗凝剂,常温保存后,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样本收集2h内检验。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f0df14679563c1ec4da7107.png)
目录一、简介二、适用范围三、测铅的临床意义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六、血铅分析方法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4.红细胞原卟啉法(EP)七、采血程序1.指血采血步骤2.静脉血采血步骤八、GFAAS法操作1.仪器要求2.石墨炉工作参数3.其他材料4.试剂5.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6.石墨炉操作和维护九、ASV法操作1.仪器要求2.样品准备3.仪器校准4.仪器操作和维护5.线性范围十、血铅标准品和质控1.标准品2.质控一、简介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
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μ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μ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
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国家血铅的标准
![国家血铅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3cd7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c.png)
国家血铅标准一、血铅检测方法血铅检测是指对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评估个体铅中毒的风险。
常见的血铅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利用原子能谱的特性,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吸光度来确定铅的含量。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2.原子荧光法:该方法利用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跃迁,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推算铅的含量。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
3.电化学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推算铅的含量。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二、血铅正常值范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25μg/dL。
然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血铅正常值范围也有所不同。
例如,儿童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10μg/dL,孕妇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50μg/dL。
三、血铅超标的症状血铅超标可能导致以下症状:1.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2.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
3.血液系统症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4.生长发育障碍:长期血铅超标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5.泌尿系统症状:包括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四、血铅中毒的治疗血铅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除体内过多的铅元素:可以使用排铅药物如二巯丙磺酸钠等,促进铅元素的排出。
同时,通过补充营养素如钙、铁、锌等,减少对铅元素的吸收。
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例如,头痛、头晕等症状可给予镇痛药;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止吐药;贫血等症状可给予输血或补充营养素等。
3.特殊治疗:对于严重的血铅中毒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螯合剂、抗氧化剂等,促进铅元素的排出和代谢。
五、血铅的预防措施预防血铅超标的关键是减少接触铅的机会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改善环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大气和水体中的铅污染。
血铅检测方法
![血铅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10811cff00bed5b9f31dd7.png)
浅议血铅检测方法学院:化工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09级环境工程2班学号:2009650309姓名:刘又芳浅议血铅检测方法刘又芳摘要: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儿童血铅中毒事件,本文探讨了铅污染的来源。
浅析了血铅检测的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测定全血中铅的含量。
关键字:血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On the blood lead testing methodsYoufang liuAbstract:China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hild blood lead poison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ource of lead contamination. Analysis of blood lead testing methods,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whole blood content.Key words:Blood lead;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一、血铅超标标准血铅超标指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血铅过高,就预示发生了铅中毒。
铅中毒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
中国国家血铅诊断标准:Ⅰ、血铅<99微克/升,相对安全;Ⅱ、血铅100~199微克/升,血红素代谢受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下降;Ⅲ、血铅200~499微克/升,铁锌钙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会有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Ⅳ、血铅500~699微克/升,可出现性格多变、易激怒、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运动失调、视力和听力下降、不明原因腹痛、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Ⅴ、血铅≥700微克/升,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头痛、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f98f6faba0d4a7302763a81.png)
也 适 用 于 实验 室 中参 加 了 室间 质 评 并 进 行 了合 适 的 室 内质控 的 其他 定 量 测 定 项 目的 测量 不确 定度 评 定 。
严 能 兵 , 罗 鸿 , 吕 辉
( 湖 北文理 学 院附属 医院襄 阳 市中心 医院 : 1 . 检 验科 ; 2 . 耳鼻喉科 , 湖北襄 阳 4 4 1 0 2 1 )
摘 要 : 目的 评 定 原 子 吸 收 法 测 定 全 血 中铅 浓 度 的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 寻 找 实验 室 中 简便 易行 的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方 法 。 方法 收 集襄 阳 市 中心 医 院 医 学检 验 部 2 0 1 1年 1 ~6月 室 内质 控 数 据 和 2 0 1 1年 卫 生 部 临床 检 验 中 心 2次 室 间 质 评 结 果 , 依 据
・ 学杂志 2 0 1 4年 2月第 3 5 卷 第 3期
I n t J L a bMe d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3 5 , N o . 3
・
临床检 验研 究论 著 ・
原 子 吸收 法 测定 全 血 中铅浓 度 的测 量 不确 定 度评 定
t r o l d a t a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1 t o J u n e 2 0 1 1 o f Xi a n g y a n g c i t y c e n t e r Ho s p i t a l Me d i c a l Ex a mi n a t i o n Di v i s i o n, a n d 2 EQA r e s u l t s o f
血铅测定实验报告
![血铅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9c13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1.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铅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铅是一种重金属,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血铅水平是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
该法基于铅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特定能量的光子,产生特征光谱,通过测量吸光度,计算出血铅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血清样品:10份,已知血铅含量。
2. 标准铅溶液:1000μg/L。
3. 稀释液:0.1%硝酸。
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5. 移液器、试管、容量瓶、滴定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血清样品加入试管中,用移液器加入0.1%硝酸,振荡混匀,制成待测样品。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标准铅溶液0.1、0.2、0.4、0.6、0.8、1.0mL于容量瓶中,用0.1%硝酸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20、40、60、80、100μg/L 的标准系列。
3. 吸收光谱测定:将标准系列和待测样品依次放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数据处理: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血铅含量。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0μg/L。
2. 血铅含量测定: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血铅含量。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血铅水平与铅暴露程度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可作为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依据。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样品处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环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血清样品中的血铅含量。
2. 血铅水平与铅暴露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指标。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血铅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的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的铅](https://img.taocdn.com/s3/m/aa4b840fcc175527072208bb.png)
这 是铅 污染 引起 铅 中 毒 的 主 要 环 节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 吸道 吸入 则是 主要 途径 , 入 的氧化铅 烟约 有 呼 吸
定容 至 5ml 。此标 准 系列 的浓度 分别 为 0 0t / .0 ̄ L、 g
1 0 ̄/ 0 g L 0 g L 0 t / 5 0 ̄/ 0 t L 2 % / 3 % / 4 0 ̄ L 0 t L g g g
测定一批血样均重新 制备工作 曲线 , 均需做一质控 样 。平 均 回归方 程 为 : 0 0 1C+ 0 07 , 关 y一 . 0 0 .57相
系数 r . 9 1 一0 9 9 。
静脉血于带塞塑料管中, m 血加 4b 每 l 0 L肝素钠溶 t 液, 充分振 摇 。
1 3 m, . m,
刘成相 , 张文远
(邳 州 市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江 苏 邳 州 2 1 0 2 3 0)
【 文献标识码】 B 【 中图分类号】 R 3 【 一3 文章编号】
【关 键 词 】 血铅 ; 检测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铅在 工业上 用 途 广 泛 , 触 铅 的机 会 和 接 触铅 接
的作业 很 多 , 因此 铅 中 毒 是 最 常 见 的 职 业 病 之 一 。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1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1](https://img.taocdn.com/s3/m/1bc8d85c3c1ec5da50e270c8.png)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齐齐哈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1005) 邬 鑫 王丽萍 宋晶瑶 目前,铅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 FAAS )、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MS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等。
而阳极溶出伏安法(AS V )具有操作简单,样品不需处理,分析费用低,测试灵敏度高,线性好,检测速度快等特点,现在成为常用的检测血铅的方法。
实验与方法11实验仪器:PS410血铅分析仪。
21实验试剂:1000ng/ml 铅标准使用溶液:铅测定储备底液〔1000mg/L Hg (II )~12m ol/L HCl 〕:血铅试剂〔10mg/L Hg (II )~01120m ol/L HCl 〕,血铅试剂的质量指标:含铅浓度<0170μg/L 。
试剂均为优级纯,使用两次去离子水制备。
31实验条件:三电极工作制;扫描速度:350mV/s ;富集时间:100s ;净化时间:10s ;量程选择:±20μA ;波形选择:一阶导数;峰高标记方法:选择右峰高;谱图居中:选择有效;定性误差:35mV ;扫描电位-018V ;脉冲电位-014V ;保护电位0V ;参考峰电位-015V 。
41实验方法:将10ml 血铅试剂倒入电解池中,预镀汞膜,然后在10ml 防尘量筒中加入100μl 的血样,用血铅试剂定容至10ml ,转移至电解池中,测出其峰高值h 后,再加入20ng 铅标,测出其峰高值H ,然后计算出样品中铅的含量。
51结果:利用脉冲电位富集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电极表面易更新,重现性好,线性好,费用低等特点,因此在日常的血铅分析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讨 论11底液的选择和酸度对测定的影响:在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择选了H 2S O 4溶液,HCl 溶液,H AC 溶液和H NO 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在0112m ol/L 的HCl 底液中的溶出峰最好,故选择HgCl 2-HCl 作为测量血铅的底液。
儿童血铅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比较
![儿童血铅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65b50d443323968001c9296.png)
儿童血铅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比较目的:探讨用末梢血替代静脉血进行儿童血铅筛查的依据,并观察年龄、性别与血铅含量的关系。
方法:以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对769例儿童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进行血铅测定,静脉血血液样本361例,0~3岁组14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63例。
4~6岁组107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8例。
>6岁组11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55例。
末梢血血液样本408例,0~3岁组145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62例。
4~6岁组121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1例。
>6岁组142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2例。
将儿童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应用美国产3010B血铅分析仪测定血铅,对结果进行分组统计。
结果:对769例儿童的血铅测定结果显示,3个年龄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年龄组儿童男性比女性血铅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论:末梢血可以替代静脉血测定血铅含量,但应注意防止污染,末梢血适合儿童血铅筛查,铅中毒的确诊应采集静脉血。
标签:儿童;血铅;静脉血;末梢血铅的神经毒性已被研究证实,并可造成儿童的智商下降和较为持久的学习、记忆与行为障碍[1]。
儿童期铅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有损害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
铅几乎能破坏所有神经递质的功能,尤其是低浓度的铅污染也能造成儿童大脑损害的研究更是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2]。
因此,有必要在铅污染区的人群中,特别是少年儿童中进行血铅水平调查,以利于尽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铅中毒危害的发生。
血铅测定通常抽取静脉血,器材必须经无铅化处理,工作量大,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取得受检对象的合作;5岁以下小儿血管纤细,取血需要高超的技术,否则很难一针见血,既增加了孩子的痛苦,又会引起家长的反感。
末梢采血简单易行,痛苦很小。
由于仪器分析方法的改进,100 μl血即能满足检测血铅的需要。
但末梢血血铅测定值与静脉血铅测定值是否一致,尚无统一认识。
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末梢血替代静脉血进行儿童血铅的筛查的可行性,我们以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静脉血和耳垂末梢血测定血铅,进行分析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2008年3月来大连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
血铅测定方法及意义
![血铅测定方法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7e55074a6c30c2258019e6b.png)
血铅测定方法及意义据媒体报道,上个月广东韶光翁源县发生了一起集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聚集性病例爆发事件,导致90多名学生和群众送医治疗。
事发后村民们进行了血液检验,发现多名儿童出现了血铅异常的情况。
虽然政府部门判断是饮用水总大肠杆菌群超标所致,但意外发现的血铅超标风波却并未平息。
铅是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人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铅可以铅烟、铅尘和各种氧化物的形式被人体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入体内,引起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在同一环境中,婴幼儿由于生理因素决定,其受危害的程度相对大于成人。
铅进入人体后,以各种络合物的形式经血液输送至各组织器官,主要储存于软组织和骨骼中。
血液中95%的铅在红细胞中,其浓度与机体铅吸收、排出、分布处于平衡状态。
当生活环境不变,铅暴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血铅不仅反映了近期的铅接触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的铅负荷和铅的健康危害。
研究表明,血铅是当前最可行、最能灵敏反映铅对人体危害的指标。
血铅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及钨舟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1.国家标准中对血铅的规定指标(1)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GBZ37-2002观察对象:血铅≥1.9 μmol/L(0.4 mg/L 或400μg/L)。
轻度中毒:血铅≥2.9 μmol/L(0.6 mg/L 或600μg/L)。
文件规定:非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亦可参照使用。
(2)职业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WS/T112-1999)生物监测指标:血铅生物限值:2.0 μmol/L(400μg/L)。
2.儿童血铅的相关规定《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诊断与分级”规定如下: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μg/L。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μ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https://img.taocdn.com/s3/m/e62e9879a5e9856a56126075.png)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 娄淑艳1,罗晓芳1,李玉山2,吉桂叶2,催明煊1,杨士杰3 [摘要] 目的:比较血中铅标准测定方法的各项指标,以便选择应用。
方法:首先比较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微分电位溶出仪实测结果计算出方法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最后比较各种方法的成本。
结果:几种标准方法均可满足检测血铅的要求。
结论: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较高,但价格昂贵。
综合考虑,微分电位溶出法不失为血铅检测的好方法。
[关键词] 全血:铅: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
全血铅是诊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诊断儿童铅中毒的指标。
多年来职业病防治机构已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全血铅,并将其报批为国家标准方法。
近年来鉴于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乃至中医院也相继开展了全血铅的检测,目前已相当普及,不仅省、市的上述医疗机构,甚至县级医疗机构和一些个体诊所也开展了此项目。
开展全血铅的检测,就必须先选定方法、添置设备,为了帮助欲开展此项目的单位选好方法。
本文试图对几种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采样、样品处理、方法的线性、误差大小、灵敏度高低以及检出限和成本进行比较,以供应用选择。
目前检测全血铅的方法仍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
其名称和标准编号如下[1]: 1、血中铅的Thiton-X100稀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20-1996(以下简称为AAS-20-1996)。
2、血中铅的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174-1999(以下简称AAS-174-1999)。
3、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标准编号为WS/T21-1996(以下简称为DPSA-21-1996)。
在上述标准中对方法的原理,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各项指标均有详细说明,我们对上述各项,以及我们的实际应用情况,一并加以比较,以便选取方便、准确、误差小和成本低的分析方法。
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
![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53d32789b6648d7c0c7460c.png)
1 0 v  ̄ g / mL铅 标 准 中间液 :将 1 0 0 0 v . g / mL铅 标 准 1 0 0 g / L铅标 准应用液 : 取 1 0m L正 常人血 和 1 m L
化 道摄 人人 体 内 , 以络合物 的形式 经血液输 送至各 组织 溶 液 用体 积分 数 0 . 1 %的硝 酸溶 液稀 释 。 红 细胞 中。血铅 能反 映近期 的铅接 触情况 , 也能反 映体 铅 标 准 中间液 , 用稀 释试 剂定 容至 1 0 0 m L 。 冻干 牛血 铅 、 镉 标准 物质 : 由中 国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内的铅负荷和铅 的健康危害,是铅接触者的主要生物 监测指标 『 X 一 1 0 0 心职业 卫 生与 中毒 控制 所提供 ,低浓 度 国家标 准 物质 稀 释一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标 准 编 号 为 WS / T 2 0 — 标准编号 G B W0 9 1 3 9 j , 其标准值及 不确定度为 ( 1 l 7 ±
1 . 2 . 2 校准 曲线的制备 将 1 0 0 L 铅标准应用液放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 0 1 5年 l 2月 第 3 3卷第 6期
O c c u p H e a l t h&E me r g R e s c u e ,D e c .2 0 1 5 V o 1 . 3 3 N o . 6
标准物质的铅含量。结果 该方法改进 了标准方法 , 两个不 同浓度 的国家标准物质测定结 果在给定的标准值 ±不确定 度的
范围内 , 所得标准 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 0 . 9 9 5以上 , 相对标 准偏差 分别为 8 . 6 %、 7 . 4 %, 准确度 和精 密度 良好 。结论 该 校准 方法操作简单 , 简化 了工作 曲线 的制作和血样处理步骤 , 适用 于职业接触者和正常人血铅 的测定 。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f810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e.png)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血铅测量是评价人体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铅中毒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现代常用的一种痕量元素测定方法,对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优势。
该方法首先通过样品预处理将血液中的铅离子化,然后将离子化的铅通过高速气体动力进入等离子体,再通过检测系统测定离子化铅的质荷比及其相对浓度,从而得出痕量铅的含量。
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传统而常用的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在血液中测量痕量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方法通过血液样品的预处理,将铅转化为气态或液态的原子态,并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对样品中的原子吸收光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痕量铅的含量信息。
3.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是一种基于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原子荧光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荧光染料或还原剂与铅络合,形成稳定的发光物质。
通过激光或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样品,使其发生荧光,再通过分光仪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得到样品中的痕量铅含量。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测量不同的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含量。
该方法将样品在X射线激发下产生荧光,通过分析样品中荧光的能量和强度,可以获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信息。
对于血液样品中的痕量铅测量,该方法可以通过将血液样品固化或冻结,并通过X 射线照射产生荧光信号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常用的痕量铅测量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
一种血铅检测方法
![一种血铅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1469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2.png)
一种血铅检测方法
血铅检测是测量人体内铅含量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种基本的血铅检测方法:
1. 准备样本:需要提前采集待检测人的静脉血样本,约2-3毫升。
在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操作员需戴手套和口罩,采集工具需要消毒。
2. 分离血清:把采集的血样离心,分离出血清液,血清液可用于后续的检测分析。
3. 检测铅含量: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将血清液中的铅含量进行测量。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4. 分析结果:将检测结果与正常水平比较。
在这里,血铅含量一般以μg/dl为单位进行表示。
若血铅含量超过正常值,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测或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ffer ent Methods Compar ison of Deter mine Lead in Blood
YIN Yi- qing (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Jinhua 321007, China) Abstr act:There exist many different methods of determine lead in blood, which are less method- ologically compared. The thesis compares three common methods, then concludes that DPSA is the best one with the characters of low Specimen need, simple operation, security , high exactitude and accuracy. Keywor ds:determine lead in blood; comparing the methods; DPSA
样品 1 2 3
表 4 回收率试验结果( n=4)
血铅 加标 测得铅 回收率
/( μg·L-1) /( μg·L-1) /( μg·L-1) /%
98.3 100
190.6 92.3
135. 7 100
224 .9 89. 2
214.2 200
402.4 94.1
1.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法
AF—610A 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瑞利分析仪器 公司); 特种编码空心阴极灯对全血铅测定。
( 1) 试剂: 硝酸 (优级纯 ), 过氧化氢 (分析纯 ), 磷酸二氢铵 (分析纯 ), 铅标准溶液, 分析用水为石 英亚沸水。
( 2) 仪 器 操 作 条 件 : 波 长 283.3nm, 灯 电 流 2.5 mA, 狭缝 0.2nm, 背景校正用氘灯, 进 样 量 20μl, 干 燥温度 80~125℃ 时间 30s, 灰化温度 400~600℃时 间 30s, 原 子 化 温 度 2000℃时 间 5.5s, 清 除 温 度 2400℃时间 2s。
参考文献:
[1] 张德超, 万永平.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作业工人血中铅浓度[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 18( 1) : 511~116. [2] 夏卫文, 包青峰.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全血中铅的方法改进[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 7) : 881~882. [3] 任以发, 田培进, 郭乃洋.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液中微量铅[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 6) : 720~721. [4] 易海艳, 高寿泉, 陈淑怡.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的不确定度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6) : 1445. [5] 张 源, 罗文鸿, 李 慧.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方法的改进[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 , 34( 4) : 242~244. [6] 金米聪, 王 立, 陈晓红. 微分电位溶出法快速测定全血中的铅[J]. 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2002, 38( 6) : 293~294. [7] 王文军, 刘 琥. 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微量全血中铅含量的方法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 38( 3) : 63~64. [8] 杨翠英, 霍建勋, 张晓燕.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中铅[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 21( 4) : 49~50. [9] 侯志强. 动态微分电位溶出法直接测定微量全血中铅的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 8( 9) : 58~62. [10] 任志刚, 程海明, 申沁光. 原子荧光光谱仪在全血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 15( 1) : 8~9. [11] 叶 涛, 赵志成, 吕 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全血铅含量[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 11) : 677~679. [12] 黄 坚, 龚竹青, 晏 超. 极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铋中微量铅的方法研究[J]. 分析试验室, 2005, 24( 10) : 34~36. [13] 李月华, 吴汝英, 刘晓梅. 儿童铅中毒的现状[J]. 医学信息, 2005, 18( 17) : 801 ̄803.
第 6 卷第 6 期 2006 年 12 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6 No.6 Dec. 2006
几种血铅测定方法的比较
尹亦清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7)
摘要: 血铅浓度测定方法较多, 但在方法学上对其比较的较少, 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的三种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 比较, 得出微分电位溶出(DPSA)法是目前血 铅 测 定 最 好 的 方 法 , 它 具 有 标 本 用 量 少 、操 作 简 便 、使 用 安 全 、精 密 度 高 、 准确度好等优点。
( 4) 测定结果见表 1、表 2[1]。
表 1 精密度测定结果
铅浓度/( μg·L-1) 峰高/mm 平均峰高 SD
血本底 1.0
30~35 31
0.5
25~30 29
0.41
2.0
55~70 63
0.55
3.0
9 126
0.75
5.0
150~175 159
1 方法与结果
1.1 微分电位溶出(DP S A)法
用 MP- 2 型溶出分析仪 (山东电讯七厂)对全血 铅浓度进行测定。
( 1) 试剂: 浓盐酸(优级纯); 汞溶液(0. 01mol/L);
镀汞液取汞溶液 20ml 和 10ml 的浓盐酸到 1000ml; 血 铅 底 液 取 汞 溶 液 4ml 和 4ml 的 浓 盐 酸 到 1000ml; 铅标准使用液 10μg/ml。
( 4) 测定结果见表 3、表 4[2]。
表 3 精密度试验结果( n=6)/( μg·L-1)
样品 1 2
3
45
6 CV/%
1 43.2 41.8 42.6 40.7 47.2 42.3 5.2
2 81. 4 83. 2 80. 5 89. 7 86. 4 83. 9 4. 0
3 21.2 23.2 22.8 25.3 23.4 26.1 7.5
( 4) 测定结果见表 5、表 6[10]。
表 5 精密度测定结果
标样 1 2
3 4 5 6 x CV
10/( μg·L-1) 11.4 11.2 10.6 11.8 9.4 10.3 10.6 8.03
70/( μg·L-1) 70.8 71.5 70.5 71.4 72.0 68.6 70.8 1.55
表 6 回收率测定结果
指标
12
34
加标样实测值
/( μg·L-1)
11.4 11.2 10.6 11.8
回 收 率 /%
114.0 112.0 106.0 118.0
56
9.4 10.3 94.0 103.0
2 结果比较分析
2.1 精密度与准确度比较分析( 见表 7)
方法学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是: 精密度 CV%≤5%, 准确度( 回收率) 95% ̄105%之间。以上 三 种 方 法 只 有 微 分 电 位 溶 出(DPSA)法 完 全 符 合 要 求, 改进石墨炉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氢 化 物 发 生 原 子 荧光法均存在着精密度和准确度欠佳的问题, 说明 改 进 石 墨 炉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测 定 全 血 铅 、氢 化 物 发 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全血铅, 在样品测定时存在着重 复性不是很好, 比例系统误差较大的问题。
引言
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毒物, 随着工业化的发 展, 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威胁人们尤其是儿童健康 的常见危险因素。铅中毒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血铅浓 度。血铅浓度测定的方法较多, 有微分阳极溶出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极谱法等。随着医 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测定方法也正越来越多地进 行改良, 但对现常用的血铅浓度测定方法就方法学 的比较研究却很少, 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微分电 位 溶 出(DPSA)法 、改 进 石 墨 炉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氢 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进行方法学比较, 利于临床上 对血铅测定方法的正确选择。
( 3) 样品测定: 准确取全血样 0.5ml, 置于 100ml 玻璃烧杯中, 加入(5+1) 硝酸高氯酸混合酸 10ml, 置 电热板上消化, 至消解液呈淡黄色或无色, 继续消 化 直 至 白 烟 冒 尽 为 止 , 冷 却 后 准 确 加 入 稀 HCl 10.0lml, 充分摇匀, 30min 后测定。
( 1) 试剂: 铅标准使用液:1.00μg/ml; 硼氢化钾溶 液 15 g/L, 其中, K3Fe(CN)6 的含量为 2%; 硝酸、高氯
酸、盐酸均为优级纯。 ( 2) 仪器操作条件 PMT 电压: 280V; HCL 主阴极
电流: 80mA; HCL 辅助阴极电流: 0; 载 气 流 量 : 800 ml/min; 进样体 积 : 1.0ml; 原 子 化 高 度 : 7mm; 原 子 化 器温度: 室温; 进样方式:断续流动; 读数时间 : 18s; 氩气压力:0.1MPa。
( 2) 仪器操作条件 : 上 限 电 位- 0.9V、下 限 电 位 - 0.1V、电 解 电 位 - 1.15V、电 解 时 间 90s、搅 拌 时 间 90s、电极转速 2500r/min、灵敏度 10。
( 3) 样 品 测 定 : 取 静 脉 血 40μl 于 盛 有 10ml 底 液的 20ml 烧杯中, 放置 4 h。另取 20ml 小烧杯, 按 仪器操作条件, 测 定 空 白 液 中 铅 的 溶 出 峰 高 、样 品 的铅溶出峰高和加入标准的铅溶出峰高。血中铅含 量=样品铅峰高/标准铅峰高 ×加入铅标准(ng)/血样 体积(μ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