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06-02T08:43:14.22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5期作者:陈丽萍,陈楚平,袁官武,肖胜华,陈磊[导读] 目的:探究锥形束CT图像引导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陈丽萍,陈楚平,袁官武,肖胜华,陈磊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目的:探究锥形束CT图像引导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例,为保证研究科学且合理,采用抛硬币法对以上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实施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图像引导,观察组实施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对两组患者的摆位偏差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并对比。

结果:观察组头脚方向、左右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且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锥形束CT图像引导应用在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中,可减小摆位误差,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锥形束CT图像引导;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摆位误差胸部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

放射治疗是胸部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案,而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是临床保证放疗精确性的重要辅助措施。

以往临床对于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放射引导过程中,多选择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而随着新型放疗技术的应用,图像引导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不仅具有图像配准优势,而且图像质量高,可以向临床提供准确信息,现被临床广泛应用[1]。

本文以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胸部肿瘤患者为例,分析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特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内,本院接收的放射治疗胸部肿瘤患者60例,经过抛硬币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入院),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畴47~73岁,平均年龄是58.23岁,其中肺癌17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8例;对照组30例(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入院),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畴37~79岁,平均年龄是58.30岁,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13例,食管癌6例。

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伍月

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伍月

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伍月发布时间:2023-06-19T09:10:10.12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伍月[导读]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01-2022.10期间提供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44例,患者在治疗前先进行标准模式的 CBCT 扫描,之后立刻进行快速模式的 CBCT 扫描,分别配准之后,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摆位误差、图像质量情况。

结果:标准和加速两种扫描模式下,x、y、z 轴在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评估发现,放疗室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物理师、技术员对于50组图像的MOS评分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选择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在成像时间与受照剂量上要优于标准扫描模式,配准结果和图像质量也趋于一致,都比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400042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01-2022.10期间提供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44例,患者在治疗前先进行标准模式的 CBCT 扫描,之后立刻进行快速模式的 CBCT 扫描,分别配准之后,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摆位误差、图像质量情况。

结果:标准和加速两种扫描模式下,x、y、z 轴在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评估发现,放疗室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物理师、技术员对于50组图像的MOS评分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选择锥形束CT快速扫描模式,在成像时间与受照剂量上要优于标准扫描模式,配准结果和图像质量也趋于一致,都比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探讨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使得放射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肿瘤疾病的局部控制率和治愈率,在此基础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升。

然而在临床实践环节中,患者体位摆放不当,不但会降低放射治疗效果,甚至会使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加重患者原有疾病。

为减少放射治疗中的'体位误差值,我院对收治的部分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予以锥形束CT扫描,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2例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1.5)岁,病程0.8-6.5年,平均(3.8±0.6)年;疾病类型:26例宫颈癌、21例直肠癌、15例前列腺癌和10例子宫内膜癌。

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自愿参与。

1.2方法放疗设备为VrianTrilogy直线加速器,定位设备为85cm大孔径CT(PhilipsBrillianceCT),计划系统为VrianEclipse10.0计划系统。

CT模拟定位图像采集:定位前告知患者排空膀胱,饮用500mL温开水,用真空袋将患者固定好,患者双手抱头,待膀胱上界充盈至S2处,体表标记等中心点,严格遵照医嘱和仪器说明书对患者进行扫描,然后在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

治疗前锥形束CT扫描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体位、衣着、真空袋固定情况以及膀胱充盈情况应与CT 扫描保持一致,锥形束扫描:仪器层厚为2.5mm,借助加速器获取体位摆放图像,由系统自动完成图像匹配,分别用a、b、c代表身体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

医师可对CT扫描和锥形束扫描图像予以自行匹配,随即手动匹配骨性标志与灰度,取得干预前误差数据,在此基础上移动治疗床进行体位摆放误差纠正,对纠正后的体位再次予以锥形束CT扫描取得干预后误差数据。

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选择4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本次研究对象的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组遵循入院顺序,患者被平均分为对照组(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20例)和实验组(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同20例),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与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相比,实验组评分显著更低,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给予胸部肿瘤患者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有效性,缓解了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安全性较高,可以广泛推广。

【关键字】锥形束CT图像引导;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临床效果近年来,胸部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恶性肿瘤的治愈率较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肿瘤通常用化疗和放射治疗,对于恶性肿瘤采用放射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性,为了保证治疗有效性,临床常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

本文研究我院收治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分析胸部肿瘤患者运用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所收治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纳入时间以2021年1月为起点,以2021年12月为截止点,采用入院顺序自然分为两组(n=20),组别名称依次设定为实验组(含男12例、女8例)和对照组(含男13例、女7例)。

其中实验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和年龄均值依次为62周岁、35周岁以及(48.50±3.32)周岁。

对照组对应临床指标依次为68周岁、35周岁以及(49.00±3.45)周岁。

组间临床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差异不具有意义(p>0.05),可以实施对比分析。

入选条件:①根据临床检查,病理检查均符合肿瘤的诊断标准并进行放射治疗;②排除有精神障碍的患者;③研究前要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分析锥形束CT引导放疗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实际作用

分析锥形束CT引导放疗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实际作用

分析锥形束 CT引导放疗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实际作用【摘要】目的:在肺癌放疗过程中应用CBCT引导,分析其不同配准方式纠正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在首次治疗影像位置验证中,获取CBCT图像,使用离线配准的方法,比较胸部标准配准方式,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胸部标准+靶体积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

结果: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肺癌放疗摆位中,CBCT能较好的纠正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时需结合靶体积或肺组织。

关键词:肺癌;锥形束CT;摆位误差放射治疗是肺癌局部治疗的常用技术,70%左右的癌症病人均需要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展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摆位”的阶段,其中,精确摆位是放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

因此,为减少位置误差的影响,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锥形束 CT(CBCT)作为最常用的图像引导方式,在成像剂量、图像质量、配准精度等方面均有优势[2],但不同配准方式下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CBCT不同配准方式下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

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8~89岁,中位年龄64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无放疗禁忌症,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使用飞利浦定位 CT、Varian Eclipse 8.6计划系统、OBI 影像引导系统、瓦里安ix-5008直线加速器。

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头枕结合真空垫体位固定后进行CT 扫描定位,扫描厚度 3 mm,获取图像后上传工作站,由专业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后,进行5-7野逆向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满足临床要求且通过剂量验证后进行治疗。

CBCT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CBCT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CBCT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杨永留;李传云;张道莲【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 (CBCT)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安装在Siemens加速器上的CBCT对放疗患者进行治疗前的扫描,与CT定位三维重建图像融合,从而判断肿瘤患者三维方向上的位置误差数值,进一步校正.结果精确放疗的摆位精确度要求较高,但应用CBCT观察都存在一定的摆位重复性误差.结论应用CBCT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三维适形放疗(3D-CRT),并可进一步个体化适当减少肿瘤区(GTV)的外放边界,减少正常关键组织受照剂量.【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3【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CBCT;精确放疗;肿瘤【作者】杨永留;李传云;张道莲【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连云港222002;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连云港222002;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连云港22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肿瘤现在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而放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放疗也渐渐的由传统的普通放疗向精确放疗转变,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是近年出现并应用于临床的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我院于2010年引进Siemens ONCOR expression直线加速器及其Siemens COHERENCE Oncologist Workspace(放射治疗设备选件),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发现较之前的胶片验证[1]和电子射野影像(EPID)[2]具有显著优势,本文探讨锥形束CT(CBCT)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0年引进新直线加速器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应用头颈肩膜患者和10例应用真空垫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

1.2 设备 Siemens ONCOR expression直线加速器、Siemens COHERENCE Oncologist Workspace以及体位固定装置。

锥形束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张大伟;覃文;苏世达;梁杰;王仁生【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头颈部和腹盆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应用,为计划靶区(PTV)的外放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头颈部和36例腹盆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热塑头颈肩面罩和真空负压袋固定,首次以及每周第一次放疗均行CBCT,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对于任意方向摆位误差,头颈部>3mm、腹盆部>5mm在线移床后再行CBCT.结果:校位前头颈部摆位误差在前后、头脚、左右方向分别为(-0.32±0.84)mm、(0.49±1.19)mm、(-0.51±0.73)mm,校位后分别为(-0.14±0.51)mm、(0.19±0.75)mm、(0.20±0.58)mm;校位前腹盆部摆位误差在3个方向分别为(0.89±2.56)mm、(-0.72±2.13)mm、(-0.83±2.17)mm,校位后分别为(0.34±1.61)mm、(-0.32±1.52)mm、(-0.28±1.75)mm,校位后头颈部和腹盆部摆位误差均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盆部的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头颈部,采用CBCT可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Objective:To study setup error for head and neck tumors and for abdominal and pelvic tumors with CBCT in radiotherapy,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per margins of PTV.Methods:From March 2016 to November 2016,44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tumors and 36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and pelvic tumors who received radi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fixed by the head-neck-shoulder thermoplastic mask and negative pressure vacuumpad,respectively.CBCT was performed before every treatment.The scans were registered to the planning CT to get the setup error.CBCT was done again after online correction when the setup error was greater than 3 mmfor head and neck tumors and were greater than 5 mm for abdominal and pelvic tumors.Results:The setup error for head and neck tumors before correction in anterior-posterior,superior-inferior and left-fight directions were (-0.32±0.84) mm,(0.49±1.19) mm and (-0.51±0.73) mm.The setup error reduced to (-0.14±0.51) mm,(0.19±0.75) mm,and (-0.20±0.58) mm respectively after correction.The setup error for abdominal and pelvic tumors before correction were (0.89 ± 2.56) mm,(-0.72 ± 2.13) mm and (-0.83±2.17) mm,and reduced to (0.34± 1.61) mm,(-0.32± 1.52) mm and (-0.28± 1.75) mm in the three direction respectively after corr ection.Setup error after corr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Conclusion:The setup error for the head and neck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and pelvic tumors.CBCT could reduce the setup error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adiotherapy.【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4)012【总页数】4页(P1731-1734)【关键词】锥形束CT;摆位误差;PTV;调强放疗【作者】张大伟;覃文;苏世达;梁杰;王仁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随着计算机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三精”调强放疗已成为现代放疗技术的典型特点。

应用锥形束CT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应用锥形束CT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应用锥形束CT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
误差
锥形束CT(CBCT)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
放射治疗领域。

CBCT可用于确定治疗计划和检测放疗中的摆
位误差。

其中一项研究是通过应用CBCT来研究盆腔肿瘤放
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盆腔肿瘤放射治疗需要高精度的靶区定位。

设备运动、患者体位变化和组织形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摆位误差。

分次间摆位误差发生在不同治疗分次之间。

分次内摆位误差发生在同一次治疗中。

CBCT成像可以提供患者内部的三维结构信息,利用此信息可
以对准确的靶区定位进行监测和调整。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并确定CBCT在监测和纠正摆
位误差中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首先在5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测量了分次间
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然后,通过应用CBCT技术对这些误
差进行监测和调整。

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20例出现了分次内摆位误差,而仅
有10例出现了分次间误差。

其中,CBCT在60%的分次内误
差中被成功使用,而在分次间误差中则被成功使用了90%。

这项研究表明CBCT是一种有效的监测和纠正盆腔肿瘤放射
治疗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的技术。

此外,该研究还表明,
分次内摆位误差比分次间误差更具挑战性,因为分次内误差通常涉及到患者体位、组织形变和患者移动等因素。

因此,应用CBCT技术对摆位误差进行监测和纠正对于提高盆腔肿瘤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项研究的结果还提供了更好的了解摆位误差类型及其调整方法的见解。

锥形束ct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它利用同轴旋转的X射线源和平板式X射线探测器,将多个二维图像叠加成三维图像。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放疗中的图像引导,使患者的定位更加精准。

CBCT成像采用的是锥形束束形的X射线,与常规CT不同的是,CBCT采用的是低剂量的X射线,相较于CT的高剂量,CBCT对患者的辐射损伤更小。

CBCT成像原理简单且高效,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快速的三维成像,由此便可实时地对放疗治疗进行跟踪和调整。

CBCT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放疗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疗效。

利用CBCT技术,医生不仅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了解周围器官和组织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 CBCT技术在放疗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剂量的调整和体位的校正,从而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CBCT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积极引入CBCT技术,以提供更加安全和精确的诊疗。

在未来,CBCT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总之,CBCT技术是一项在放疗中应用广泛的成像技术,其原理简单且高效,能够提高放疗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CBCT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成为放疗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锥形束CT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在放疗中的应用
吴雷;薛跃辉;李万平
【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
【年(卷),期】2012(40)1
【摘要】锥形束CT是图像引导放疗的重要工具,在放疗过程中可测量和修正摆位误差、计算肿瘤靶区外扩范围,在通过校正后还可进行剂量计算验证。

但锥形束CT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图像质量,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控制辐射剂量,采用最佳的配准方式以达到图像引导和剂量引导双重功能。

本文重点介绍了锥形束CT的成像系统、临床应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3页(P244-246)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锥形束CT
【作者】吴雷;薛跃辉;李万平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4医院放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5
【相关文献】
1.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J], 沈奕晨;聂生东
2.四维锥形束CT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J], 杨旭;梁军
3.锥形束CT在宫颈癌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J], 亓文童;陈吉祥;贺茂然;刘邦
4.应用锥形束CT在不同分段食管癌首周放疗摆位误差及临床靶区外放边界中的研究 [J], 刘怡;王玲燕;刘海涛;吴建亭;金建华;倪峰
5.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应用RegGAN模型将锥形束CT图像转换为伪CT图像的可行性 [J], 刘培;朱超华;孔令轲;廖超龙;陆合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形束CT技术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时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技术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时摆位误差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技术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时摆位误差中的应用刘巍巍;龙戈【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difference of positioning errors between head-neck-pleural and pleural ther-moplastic body models in thoracic tumor radiotherapy using cone beam CT ( CBCT) .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165 CBCT times using head-neck-pleural fixation and 30 patients with 163 CBCT times using pleural fixation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positioning errors a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in left-right, anterior-pos-terior and cranial-caudal directions between two fixation methods. Results The positioning errors were less than 3 mm in left-right, anterior-posterior and cranial-caudal directions, and the values met clinical requirem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ositioning errors in left-right and cranial-caudal directions ( P<0. 05 )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terior-posterior direction between two fixation methods (P>0. 05);head-neck-pleural fixation had better stability in cranial-caudal direction, and pleural fixation had better stability in left-right direction (P<0. 05). Conclu-sion Two fixation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ositioning error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appropriate fixation in clinical radiotherapy.%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BCT)技术比较头颈胸膜和胸膜两种热塑体膜固定方式在胸部肿瘤放疗时的摆位误差。

放射治疗中锥形束CT的应用浅析

放射治疗中锥形束CT的应用浅析

放射治疗中锥形束CT的应用浅析【摘要】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操作方式,即利用影响的引导进行放射治疗。

锥形束CT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影像学技术,可利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

本文对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说明,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锥形束;放射治疗;图像处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高,人类的一些疾病都可以被治愈或被有效控制,但就现阶段而言,仍有一些顽固性疾病并不能够进行根治,如相关恶性肿瘤疾病。

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扩散的特点,一旦肿瘤疾病扩散,便会进一步降低患者被救治的几率。

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的肿瘤疾病过程中,多会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方式,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放射治疗中将锥形束与直线加速器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有效率。

将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直线加速器有机结合,掀开了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技术的新篇章,通过容积成像技术可大幅提高放射治疗效率。

1.2 CBCT与CT的区别与CT采用线状探测器进行二维扇形束扫描不同,CBCT使用二维面状探测器进行三维锥形束扫描。

CBCT与传统CT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CT的投影数据是一维数据,重建后的图像数据是二维数据,其重组的三维图像是连续多个二维切片堆积而成;CBCT的投影数据是二维数据,重建后可直接得到三维图像。

CBCT扫描时可覆盖整个视野,机架仅旋转一周即可获取一个体积数据来重建图像,并可通过重建软件重新堆叠形成二维灰度图像。

2.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具体应用2.1锥形束CT的具体特点锥形束CT通常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这可以利于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探测;具有空间分辨力高的特点,这可以提高医疗人员对患者病变位置的判断;具有数据采集时间短的特点,这可以加快实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速度;具有曝光剂量小、射线利用效率高、辐射剂量小等优点,可以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受到的痛苦。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_王为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_王为

[ Abstract] I mage-g uided radiatio n ther apy ha s become a brand-new technolog y fo r treating ca ncer in recent year s.Conebeam CT is no t o nly a new kind o f C T imaging technolo gy , but also the key equipment in the image-g uided radiation therapy sy stem .T his ar ticle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ne-beam CT and its applicatio n and research pr og ress in radiation the rapy , a s w ell as the co ne-beam C T image pro ce ssing techniques . [ Key words] Cone-beam ;T omo g raphy , X-ray computed;Image pro ce ssing , compute r-assisted;Radiotherapy
如在 CT 扫描时加进时间因素 , 则为四维 CT 。 四 维 CT 截取患者在某一时段内不同时刻的 C T 扫描序 列 , 按相位重建 , 得到该时段内肿瘤和重要器官的 3D 图像随时间变化的序列 。 应用四维 C T 模拟定位 , 治 疗时再应用 CBC T 所获肿 瘤或重要器官的三维图像 与四维 CT 序列的三维图像相比较 , 控制加速器进行 实时照射 , 完成放射治疗[ 4-5 , 10] 。 3 CBCT 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3.1 CBC T 图像的缺陷及成 因 CBCT 用于图像引 导 , 特别是对低对比度组 织成像时图像质量 不理想 。 这是由于 CBC T 算法均是基于理 想模型(单能 、单焦 点 、理想探测器), 而实际上 CBCT 系统射线源是多能 的 ;其次 , 面探测器的射线采集效率也远远低于线阵列 探测器 ;加之采用锥形束开放式扫描 , CBCT 散射影响 远大于传统 CT 。

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
锥形束CT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影像学技术,可用于辅助放
疗和肿瘤定位。

本文将讨论在使用锥形束CT调强放疗治疗头
颈部肿瘤时,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种误差。

在进行放疗治疗期间,固定患者的位置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的位置不正确,则放疗治疗可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摆位误差是指患者在几个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位置存在细微差异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移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屏幕在相应区域内的移动或标记物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在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尤为重要。

如果主要肿瘤和整个区域的放疗能够准确定位,那么可以使该区域受到足够的照射。

如果存在任何误差,照射可能会错过肿瘤或伤及周围健康组织。

因此,在使用锥形束CT时,确保患者的位
置正确非常关键。

减少摆位误差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增加对患者固定的支持。

这可能包括头枕、面罩或其他卡扣装置,使患者完全固定在放射束的路径中。

此外,最好在放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监测,以确保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一些现代放疗设备配备了患者位置监测和修正功能,可以随时调整患者位置。

总之,锥形束CT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效果。

但是,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时,摆位误差可能会导致影响疗效。

通过增加患者支持和实时位置监测,可以减少这种误差。

锥形束CT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效果评价

锥形束CT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效果评价

锥形束CT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3-03-07T01:32:37.99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2期作者:王占平[导读] 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的效果。

王占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北京 100034摘要:目的:分析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的效果。

方法:随机甄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的90例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入组的患者依据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组内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二维正侧位拍片验证摆位,探究组予以CBCT扫描验证摆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和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

结果:分析:探究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较对照组小,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

结论: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采用锥形束CT方式,能够降低摆位误差,提高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锥形束CT;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效果盆腔肿瘤是一类对健康威胁较大的恶性疾病,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催生了多种临床治疗方法,其中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在进行具体临床实施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摆位不当影响治疗效果的状况,同时会对周围正常脏器与组织造成损伤,引发相关副作用,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降低患者生存。

降低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误差,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放射治疗对机体的损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锥形束CT有较好的效果[1]。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盆腔肿瘤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采用锥形束CT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开始于2019年10月,结束于2021年10月,共90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女性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参与研究,剔除和选取标准:剔除不耐受CBCT扫描的患者;剔除不耐受二维拍片验证的患者;剔除存在多个靶区的患者;选取影像检查确诊为盆腔肿瘤且有明显放射治疗指征的患者;选取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超过80分的患者;选取未伴有其他重要器官无重大疾病的患者;选取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2]。

兆伏级锥形束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应用

兆伏级锥形束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应用

H a yeC un u T模 拟 定 位 机 和 P ip 公 司 的 Pn al8 hl s i in c . 疗 计 e 0治 划 系统 。加速 器上 装备 有 8 2片 电 动 多 叶 光 栅 , 大 射 野 最
像 比 较 的 误 差 分 析 ,采 用 国 际辐 射 单 位 及 测 量 委 员 会 I R C U 6 2号报 告 中推 荐 的 坐标 系[ 分 别 是 轴 表 示 左 右 方 向 , 3 1 , y轴 表示 头脚 方 向 . 表 示 前 后 方 向 . 后 、 、 方 向移 动 为 正 Z轴 向 右 上 值 , 前 、 、 方 向移 动 为 负 值 。 向 左 下
和提 高摆 位 精 度 , 为精 确 放 疗技 术 的 实施 提 供 可 靠保 证 , 为 医 生 勾 画靶 区的 外放 边界 提 供 参 考依 据 。 并 【 关键 词】 兆 伏级 锥 形 束 C ; 位 误 差 ; 强放 疗 ; 划靶 区 T摆 调 计 [ 中国 图 书 资料 分 类 号】 R 3 .1 R 1 【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0 - 8 8 2 1 )10 9 — 2 799 ; 85 文献 文 0 3 86 (0 11 - 0 0 0
对 1 1例 头 颈 部 肿 瘤 患 者 共 进 行 MV C C 0 — B T扫 描 5 5次 , 均 误 差 分 别 为 : 右 ( . 0 1 m、 脚 ( .1 07 ) 3 平 左 1 4± . )m 头 0 5 1 ±. 8 9
m 前后 (.3± .5 m。 结 论 : 用 MV C C m、 1 9 0 )m 9 使 ~ B T扫描 系统 能较 准 确 快捷 地检 测和 修 正 摆 位 误 差 , 而 能 有 效 地 改 善 从
大小 的体 积重 建 大 约 可 以在 10S内完 成 。 C hrne医 师 工 1 oeec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谭飞;凌莹;陈苏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精确放射治疗中提高摆位的精度,减少摆位的不确定性的作用。

方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30例)和胸部肿瘤患者(40例)用CBCT扫描,其中头颈部肿瘤患者扫描90次,胸部肿瘤患者扫描113次,统计患者前后、头脚及左右方向的摆位偏差。

结果: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前后方向的最大偏差值为6 mm,3个方向中>3 mm偏差的均在10%以下;对于胸部肿瘤患者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5 mm的达21.51%。

前后方向的误差≤5 mm,左右方向>5 mm的为4.53%。

结论:采用CBCT图像引导系统对患者体位实时修正,极大的提升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疗效。

相对于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PID),CBCT对患者的累积剂量的影响更小,图像分辨率更高,图像匹配更精确,但是和普通螺旋CT相比,其分辨率和扫描范围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总页数】2页(P122-123)【作者】谭飞;凌莹;陈苏平【作者单位】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扬州 225001;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扬州 225001;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扬州 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相关文献】1.锥形束CT在胰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J], 张忠琴;杨明;石太贵;伊庆全2.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位置误差测定的应用分析 [J], 俞雅;许青;韩序;任珺;袁晓倩;胡轶雯3.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在颅内肿瘤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J], 陈婷;桂龙刚;李军4.X线图像引导系统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作用 [J], 李寒旭;张力维;张琰;戴红娅;李东春5.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J], 翟丽;李军;桂龙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目的:对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

对常规组病患使用电子射野的影像仪图像进行引导分析,而实验组病患则使用锥形束CT图像进行引导分析。

对两组病患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以及头脚的摆位的偏差进行对比,同时将两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头脚摆位的误差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的摆位误差;而实验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P<0.05)。

结论:使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胸部放射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病患头脚以及左右前后摆位的误差,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较高并且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标签:锥形束CT图像;胸部肿瘤;治疗效果胸部肿瘤主要包括的有胸壁肿瘤以及纵膈肿瘤。

纵膈肿瘤又包括甲状腺肿瘤、支气管类的肿瘤以及胸腺肿瘤等[1]。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放疗以及手术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图像的引导放疗技术已经在肿瘤的治疗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电子射野的影像仪作为代表,而锥形束CT引导技术在图像的配准以及图像的质量上所能提供的信息会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因此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本文对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

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16例,女性病患14例,年龄段在29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1)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有8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2例,患有食管癌的有10例;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13例,年龄段在29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2)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有9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3例,患有食管癌的有8例。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学研究·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16年9月第1卷第9期盆腔肿瘤常表现为盆腔肿块,是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男性与女性都可能遭受这一疾病的困扰,但一般女性较男性多。

盆腔肿瘤的隐匿时间较长,肿块有足够的时间长大。

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是治疗盆腔肿瘤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和化疗。

在放射治疗中,控制摆位误差,提高局控率,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该次研究选取了该院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射治疗,记录了治疗过程并对其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此探讨锥形束CT 应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价值。

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DOI :10.19368/ki.2096-1782.2016.09.121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谢红亮,曹洋森,孙永健,刘永明上海长海医院放射治疗科,上海200433[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 应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80例,运用锥形束CT 扫描,获取扫描图像。

记录扫描结果,对扫描结果超过误差限度的患者进行重新扫描。

结果80例患者身体左右、人体头脚、前后方的误差值在纠正后明显减小,纠正方向包括平移和旋转方向,纠正前和纠正后的误差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锥形束CT 应用于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可以极大减小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但是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消瘦等现象,会影响摆位误差值,因此在后期检查中需要注意这些变化,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关键词]锥形束CT ;盆腔肿瘤;摆位;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782(2016)09-0121-03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ne Beam CT in Radiation Therapy for Pelvic TumorsXIE Hong-liang ,CAO Yang-sen ,SUN Yong-jian ,LIU Yong-m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anghai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200433[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e beam CT is applied to the diagnosis of pelvic tumor radiotherapy beam posi -tion.Methods From May 2014to May 2015,treated 80cases of the pelvic tumor treat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using cone beam CT scan,scan images.Record scanning results,patients with more than the result of the scan error limit for scanning again.Results 80cases of patients around the body,the human head foot,the computer significantly de -creased after correcting the error of the values,correct direction including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direction,correc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ng the error,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Conclusion Cone beam CT is applied to the place of pelvic tumor radiation therapy,can greatly reduce the beam position error in pelvic tumor radiation therap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adiotherapy.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But due to appea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ular wait for a phenomenon,affects placement error value,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the later inspection,minimize the measurement error.[Key words]Cone beam CT;Pelvic tumor;Placement;Radiation therapy[作者简介]谢红亮(1982.4-),男,安徽枞阳人,本科,放疗技师,研究方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放疗物理和技术)。

医学交流课件:锥形束CT在肝癌精准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交流课件:锥形束CT在肝癌精准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DynaCT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 数目、对比剂染色程度及分布范围,对于确 定肝癌的化疗栓塞方案有重要价值,并可有 效减少多次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CT和MR常 规或增强检查的次数。方便介入操作,增 加诊治的精准性。
1. DynaCT与常规DSA比较
• DynaCT成像比常规DSA能够多发现瘤灶,, 这可能与DSA影像前后重叠遮挡有关,而 Dy-naCT成像不仅可以增强对血管的显示, 还增加了肝脏软组织的图像显示,形成一幅 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三维构图影像。
• 3D-DSA成像单次旋转扫描可获得肝脏容积 数据,增加了血管解剖的可见度,更好地了解 肝动脉分支及肝脏整体血管,从而对肝脏病 变的相关血管有更好的• 利用Seldinger技术插入5F猪尾巴导管置于腹主动脉上端 (T11水平),实施旋转DSA扫描检查,注入对比剂为碘克 沙醇(320mgI/ml),剂量30ml,注射流率为12ml/s,注射开始 后0.5s实施旋转DSA扫描,采集帧频为15帧/s,采集矩阵 1024×1024,旋转速度为40°/s,采集时间为5 s。扫描结束后 在西门子公司Artis zeeceiling数字化大型平板探测器血管 造影系统Syngoworkplase工作站利用Inspace重建,血管成 像的后处理图像主要以容积重建(VRT)、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多层面重建技术(MPR)显示。
• 选择头端塑形适宜的4F、5F导管选择至肠 系膜动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然 后扫描,经Syngo workplase工作站利用 DynaCT重建成像。
• 注入对比剂为碘克沙醇(320mgI/ml), 剂量为25~30ml,流率为4~5ml/s,延迟扫描 16~18s。采集时间选用8s。
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形束CT 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刘轶群1,王文玲2(1.慈溪市人民医院,浙江慈溪315300;2.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锥形束CT 是图像引导放疗的一种方式,具有多种优势,在精确放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锥形束CT 的基本原理、在放疗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主题词:锥形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放射疗法;肿瘤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0X (2013)12-0991-04doi:10.11735/j.issn.1671-170X.2013.12.B018Application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toPrecise Radiotherapy for CancerLIU Yi -qun ,WANG Wen -ling(1.Cixi People ’s Hospital ,Cixi 315300,China; 2.Guizhou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is a way of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has many advantage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cise radiothera -py.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BCT.Subject words: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radiotherapy ;neoplasms通讯作者:王文玲,科主任,主任医师,学士;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西路1号(550004);E -mail :wwlmn9666@收稿日期:2013-03-06;修回日期:2013-05-08随着放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精确放疗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放射治疗方式。

精确放疗除了更加准确的靶区勾画外,更小的摆位误差和根据肿瘤治疗情况不断修订治疗计划在精确放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IGRT)以其独特的影像引导方式减小了各种误差。

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大面积非晶硅数字化X 射线探测板的锥形束CT (cone beam CT ,CBCT),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开放式架构的特点,可以直接整合到直线加速器上,通过在治疗位置的容积成像、图像配准等技术大幅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度,掀开了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技术的新篇章。

现将CBCT 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CBCT 技术特点1.1CBCT 的成像原理CBCT 由一个kV 级或mV 级X 射线源和一个安装在机械手臂上的非晶硅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imager ,FPI)组成。

探测器是由命令处理器、射线接收器、电源组成。

其中射线接收器包含闪烁晶体屏、大面积非晶硅传感器阵列及读出电路等。

闪烁晶体屏将X 射线转换成可见光,大面积非晶硅传感器阵列将可见光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读出电路将其数字化,传送至计算机中,形成可显示的数字图像[1]。

CBCT 通过旋转一个装有X 射线源的机架,在对侧的大面积非晶硅数字化X 线探测板上获得反投射重建图像[2]。

1.2CBCT 的优势CBCT 与常用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 ,EPID )比较,具有下列优势[3]: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2013,Vol.19,No.12①可重建三维图像,不仅对骨性结构显示清晰,还能清楚显示照射区内所有组织、器官的三维结构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体积、位置的变化,能准确反应肿瘤的实际情况;②匹配方式多样,可选择自动匹配或手动匹配,也可在自动匹配的基础上再行手动匹配调整;匹配条件可根据情况选择骨密度匹配或软组织灰度匹配;③能测量6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包括3个线性误差及3个旋转误差,而EPID仅能测出5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即3个线性误差及分别绕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形成的旋转误差;④用EPID测量摆位误差时常因骨性解剖标志显示不清而存在肉眼偏差造成的误差,应用CBCT可以减少这种偏差;⑤将测量所得的摆位误差输入图像引导软件,通过HexaPOD来移动治疗床,在线、实时纠正摆位误差,提高了放疗的精确性;⑥所得三维的图像剖成所需的断面图,将患者的治疗计划移到上面重新计划剂量分布,可得到患者实际接受的照射剂量,然后根据实际的照射剂量对后续分次治疗作调整,即自适应性放疗。

王艳阳等[4]发现根据EPID和CBCT得到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LR、SI和AP3个方向上CBCT发现的摆位误差均较EPID发现的摆位误差大。

而与普通CT相比,CBCT的辐射剂量降低,对皮肤表面的辐射量仅0.044Gy,尤其是在盆腔部位,比普通CT减少了40%~50%,并进一步提高了分辨率和对比噪音比,对于头颈部、肺、前列腺部位的肿瘤可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和骨的对比度,可以很好地缩小ITV,对于减少放疗中靶区位移有明显优势[5]。

1.3CBCT图像特点由于CBCT的算法是基于理想模型(单能、单焦点、理想探测器)并且面探测器的射线采集效率远远低于线阵列探测器,CBCT又是开放式扫描,所以散射影响大于传统CT[1],致使其空间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低。

另外,由于重力对KV射线源和检测板及支撑臂的作用,在某些方向上,CBCT几何位置会发生偏差,导致重建图像质量降低,这可以通过在各个角度附加校正因子解决。

姜伟等[6]认为使用医科达的Bowtie滤线器可以使图像均匀度有明显提高,边缘伪影问题明显改善,提高CT值的精确性和线性度及低对比度分辨率,提高图像质量。

1.4CBCT的不足①扫描时间长,尤其是胸腹部,许峰等[7]从摆位、扫描、图像获取到匹配得出结果,平均为7min,其中CBCT图像获取采用中分辨率重建需2min(高分辨率重建时间需4min),图像匹配1min。

②由于扫描时间长,图像常常包含了几个呼吸时相,而计划CT图像获取时间很短,可认为是呼吸周期中某一瞬时的图像,故在匹配时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③对受呼吸运动影响的器官如肝脏、肺等,图像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且目前还不能测量其移动的幅度。

④CBCT 为X射线源,在引导放疗过程中会使患者额外接受辐射剂量。

Ding等[8]研究发现,在CBCT单次扫描后,头颈部儿童和成人各器官的平均剂量分别为:眼部7cGy和8cGy;脊髓5cGy和6cGy;颈椎18cGy和23cGy。

腹部扫描时成人和儿童前列腺平均辐射剂量分别为3cGy和7cGy,股骨头分别为7cGy和17cGy。

⑤只能进行治疗前和/或治疗后扫描,无法对治疗过程中靶区内部器官的运动进行监测。

⑥锥形束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的匹配是通过位置偏差,而位置偏差的计算受匹配区域和匹配方法的影响,因此匹配范围及匹配方式非常重要。

对不同的肿瘤应选用什么匹配方式及匹配区的大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CBCT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2.1摆位误差因CBCT采集的图像为三维图像,显示清晰,可在三维方向上观察并测量摆位误差,了解其分布规律。

许峰等[7]应用医科达Synergy系统及CBCT治疗51例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19例,胸部肿瘤25例,腹、盆部肿瘤7例,CBCT共行955次,发现所有摆位误差均成正态分布,根据其分布范围,提出头颈部肿瘤PTV边界在三维方向均小于3.6mm;在胸部肿瘤,左右、前后外扩6mm,上下外扩10mm,可以包括90%的摆位误差;腹盆部肿瘤,最大值在头脚方向达17.4cm,左右、前后外扩约5mm,上下外扩10mm时,可以包括90%的摆位误差。

吴君心等[9]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12例盆腔肿瘤患者,通过CBCT影像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建议CTV外放PTV 时考虑X方向5mm、Y方向15mm、Z方向10mm。

2.2在线校位当应用CBCT扫描获得三维图像并与计划CT匹配后,如果误差过大,则可应用六维床进行平移及旋转六个方位的调整,最大程度地使治疗体位与计划体位重复,保证靶区的精准放疗。

同时在CBCT引导下,可以减小CTV到PTV的边距,这个边距减小,可以提高靶区的等效均匀剂量。

Enmark等[10]通过CBCT研究前列腺癌的摆位误差,得出未用IGRT 引导放疗时,在X、Y、Z轴上的MPTV分别为5.4mm、11.1mm、7.4mm,如果每次通过CBCT引导放疗,同时不考虑放疗时靶区内的器官运动与变形即分次内的误差,则在X、Y、Z轴上的MPTV减小到0.7mm、1.4mm、1.3mm,即三维方向外放1.5mm,即可满足分次间摆位误差的要求。

Ghilezan等[11]用CBCT校正前列腺癌患者摆位,使CTV至PTV安全边界平均减1mm,靶区均一等效剂量提高2.1%。

2.3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otherapy,ART)由于以往从CTV至PTV的间距方面靠的是临床经验,制定的是群体性的数据,但对每个患者来说,这个间距是不一样的。

依据群体性数值外扩PTV,势必会有过大或过小的差距,从而导致脱靶或漏靶。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重的变化及肿瘤大小的变化也会引起靶区的改变。

因此,如何制定个体化PTV间距及如何根据患者体重、肿瘤大小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计划即自适应放疗是临床精确放疗的迫切需求。

CBCT以其精准、简便的特点在自适应放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可以制定个体化PTV,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几次摆位时利用CBCT拍摄图像,观察其摆位误差并在线校正,可以根据校正后的残余误差得出CBCT指导下的PTV外扩边距,从而缩小原计划边距,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

其次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调整治疗计划,根据每日CBCT获得的图像可以观察患者体膜的松紧,肿瘤大小的变化,从而在适当的时候予以重新定位或及时调整计划,缩小照射范围,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并保证肿瘤的高剂量照射。

Renaud等[12]通过HT间皮瘤期间自适应调整GTV和PTV,实现了正常组织保护和肿瘤剂量提升。

治疗后肺平均剂量降低了19.4%,PTV1和PTV2靶区剂量则分别从50.0Gy升至58.7Gy以及60.0Gy升至70.5Gy。

自适应性放疗目前在临床上还未得到常规的应用,而且如果根据影像中肿瘤的变化情况来调整处方量,进行自适应放疗,是否会引起亚临床病灶剂量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