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合集下载

《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代的意义导言《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虽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其中孔子思想所包含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代社会中所产生的意义。

道德教育与人品塑造孔子强调学习和追求道德完善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困境。

通过研究和理解《论语》,可以使每个人都从孔子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中汲取借鉴,并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

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持续学习并不断实践所学知识。

这一理念依然适用于当代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教导我们如何高效学习、思考问题以及掌握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伦理与领导力在《论语》中,孔子强调社会伦理和道德操守是塑造良好社会秩序和领导力的重要因素。

当代社会中,领导者对于企业、政府和各种组织的成功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通过研究《论语》,可以了解孔子关于领导分析、道德约束以及忠诚和贞洁等价值观念,从而提升当代领导者的责任感与道德品质。

家庭伦理与教育孔子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和教育,他认为家庭是培养下一代优秀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论语》中可以获得孔子关于家庭关系、父母责任以及师生情谊等方面的智慧指引,这些内容对于促进健康亲子关系和培养出色子女的家庭是有益的。

道德领导与社会改革《论语》中几乎所有的教导都强调了道德领导对于社会改革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病态政治、道德滑坡和社会不公正等问题依然存在。

通过学习孔子思想,我们可以从他对于大公无私、仁爱和公正的追求中汲取启示,并以此作为指南推动当代社会的积极变革。

结论《论语》记录了孔子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并具有当代意义。

从道德教育到学习方法、领导力到家庭伦理,这些智慧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学说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孔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孔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O PINIONS | 思想广场 孔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摘要: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研究孔子的热潮。

随着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设《论语》的讲解,全国再次兴起了对孔子学问的研究,更有专家提出了让国学重返课堂,让国学的教育从娃娃抓起,由此可见,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精神的追崇。

研究孔子的思想,有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和谐社会;当代启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张迪在中国五千年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上,孔子思想占有了大部分思想历史,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一直以儒学为指导思想,中国成立新中国以来,儒学也一直在指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虽然孔子的思想内容距今已经历史久远,但是,研究其思想内涵,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依然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就需要从孔子的智慧中吸收有益于当今社会的营养。

一、德才兼备,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教育弟子要言而有信,要兄友弟恭,强调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孔子认为,在德才的排列顺序中,德行需要排在第一位,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修养的教育要排在知识教育的前面。

要想真正成为对治国持家游泳的人,就必须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也就是所说的,修身然后齐家最后才能平天下。

但是,孔子并不是只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他又提出,在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孔子认为,只有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才能不被外物蒙蔽,一个人如果只重视道德修养,而看不到知识修养的重要性,就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他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因此,孔子认为,在道德与知识之间,要优先选择道德修养的提升,当具有了一定的道德修养之后,也要重视提升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同时具备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在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历程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他指出,要想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具备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质,才能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影响?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影响?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人们应该关注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尊严,这种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这种道德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商业领域,企业应该尊重消费者的利益,遵守商业道德,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这是现代社会道德观的核心。

第二,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政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孟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君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实行“仁政”,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这种政治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民主社会中,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实行公正的政策,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权和利益,实行和平共处,这是现代国际政治的核心。

第三,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教育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孔子提出了“教育无疆”的思想,主张教育应该普及到所有人,无论贫富、男女,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这种教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教育普及,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核心。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思想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观、政治观和教育观等方面。

这些思想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孔子思想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比如孔子“术业有专攻”,现代称之为社会分工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发达国家的基本理论。

也就是社会各个职业都应该遵从社会分工原则,由相应专业的人负责。

按照这个理论鼓吹让普通人决策的民粹思想是错误的,鼓吹工人或农民掌握国家的极权思想也是错误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在现代成为了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体系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苛政猛于虎思想,在现代成为了合理税负理论。

孔子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思想成为了现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阐明了当权者道德修养对下属的影响。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阐明了政府行为对百姓的影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仁的思想启迪了欧洲启蒙运动,成为人权理论的基础。

……
因此可以说,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就是孔子思想,反对孔子思想就不存在现代文明了。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本文将从《论语》中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倡导德行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德行,他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为政》)孔子主张以德为先,强调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实现个人的自律和社会的和谐。

这一思想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重视培养人的德行教育,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重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君子不赏而民不劝。

”(《论语·学而》)这一原则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重视这一思想,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孔子主张知行合一,他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更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他说:“由,诲人也;乐,好乐也;若,诲人不倦也。

”(《论语·述而》)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当代社会中,实践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提倡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孔子主张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他倡导“教学相长”,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平等的交流。

他说:“有教无类。

”(《论语·为政》)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环境应该是自由、开放和平等的,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倡导这样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提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学习文学和历史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孔子,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一书,至今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一、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孔子的思想主张人们应当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与道德,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相互关系。

在现代社会,正直、诚信、尊重他人、宽容包容等道德观念依然十分重要。

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教育与人才培养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教学相长”,即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成就。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依然是培养人才和构建社会繁荣的关键。

孔子思想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格、智慧和能力。

三、政治治理与公共管理孔子对于政治治理和公共管理也有独到的见解。

《论语》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先,而不是个人私利。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家和公共管理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一个良好的治理体系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个人努力与社会进步孔子提倡个人的努力和自我完善,并认为个人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通过个人努力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修身养性与心理健康孔子的思想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他强调修养一颗宽容、平和的心,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中,压力成为许多人的困扰,因此孔子思想提醒着我们重视内心的健康和平和,通过修身养性来舒缓压力,追求内心的宁静。

结语:《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

无论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是教育、政治治理、个人努力、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孔子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

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

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

是人道的启蒙者。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

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

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

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

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

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

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

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

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孔子的权变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因其实用性和现代意义,现如今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研究孔子的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希望能够为现代管理和领导工作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

一、孔子权变思想的内涵“权变”是指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变通措施来解决问题,其本质是一种灵活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孔子的权变思想萌芽于古代春秋时期,即他进行维护周室的活动时。

他在总结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维护稳定的过程中,逐渐提炼出了“义利之辨”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形成了“所当,不当”的权变思路,使得孔子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情况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实现自己的目的。

孔子权变思想的内涵包括其敏锐的思维和敏捷的行动。

敏锐的思维是指孔子对现实和问题的敏感度和清楚度,他能够很好地了解当时的情况、环境、人物等,随时随地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决定。

敏捷的行动是指孔子在知道问题后的态度和方法,他能够迅速行动起来并且寻找解决方案,使得问题得到合理和有效的解决。

二、孔子权变思想的现代意义1. 经验的启示孔子权变思想经验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实践中的变化、挑战和机遇,以及灵活应对和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需要司法、行政、外交等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的领导者充分运用权变思想,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2. 引导现代化的良方孔子权变思想的现代意义是引导管理和领导工作走向更加现代化,这些工作可以在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管理和个人生活中进行。

对于现代管理和领导人而言,需要在处理人际关系,判断新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时运用权变思想、灵活思维和开拓眼界,以开立先驱之路和提高感知力。

3. 提高领导危机处理能力孔子权变思想还可以帮助现代领导人提高应对特殊情况和危机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指的是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不应受到阶级、贫富、出身等因素的限制。

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孔子的教育观念体现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普及教育已成为一项基本政策,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出身、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等因素。

孔子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孔子的教育观念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成为主流,教育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把每个人都视为潜在的学习者,为每个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这种理念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孔子的教育观念提倡了教育的多样性。

孔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提倡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教育的多样性变得愈发重要。

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种教育理念的普及,可以帮助我们打破阶级、贫富、出身等因素的限制,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1 -。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河的源头,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的依据,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

而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自己对社会进行的全方位的,如今虽已历经两千余年,其社会价值观仍然可以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重要标准和规范,同时也很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其现代意义。

一、孔子思想对现代世界道德的建构有重要意义现代世界,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精神文明的发展却大大滞后,道德危机带来的后果日益凸显。

当今国际社会,强国侵略弱国的现象加剧,经济危机也频频发生,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孕育在隐藏的不安定中。

而孔子思想中理想化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恰恰适合于当下的社会语境,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认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如果任用哲人担任栽判,不是裁判女神的美,而是裁判人民的善,他一定会把金苹果奖与中国人。

”孔子认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故君子先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孔子赋予政治以人文精神,而西方却把政治降为肮脏的争夺权力的理论。

孔子还明确系统地告诉人们修身的途径:1、树立理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摆正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爱国主义)孔子和儒家的要求是“内圣外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是外王。

3、3、摆正人与他人的关系。

(仁爱精神) 。

讲求仁、爱、礼、忠恕、诚、孝、中庸、平等、义重于利等道德原则。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道德观,一直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就孔子的思想来说,他强调礼乐、慎独、孝悌、敬辞,崇尚爱平、礼让,重视团结,重视民本,尊重历史,以及开放而又坚定的信仰,无论何时何地,都得到人们的认可、理解和尊重。

因此,孔子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依然巨大。

首先,孔子的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礼仪、礼让、爱心、公平、正义等基本原则,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十分重要。

可以说,对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孔子的思想仍然受到极高的重视。

其次,孔子的思想也能够促进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通过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可以发掘出许多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从而提升我们的文明素养。

在当今社会中,文化多样性是当务之急,孔子的思想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指导。

最后,孔子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他所弘扬的儒家学说,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今天,孔子的思想在博大精深上,仍然为中国社会带来精神的动力。

总而言之,孔子对当代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思想,不但持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理论支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 1 -。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引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孔子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启示1. 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强调人的仁爱之心,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尊重。

这一思想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孔子的“君子”观念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这一观念对于培养优秀的政治领导者和社会精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主张遵循恰当的中间道路,避免走极端。

这一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平衡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孔子的“学以致用”观念孔子提倡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这一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孔子的“兴学治国”思想孔子认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他提出了“兴学治国”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孔子的“弟子规范”教育方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他提出了“弟子规范”教育方法。

这一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三、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1. 孔子思想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孔子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2. 孔子思想对于领导者的启示孔子的思想对于培养优秀的领导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引领社会的发展。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代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即人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规范。

这种道德观念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如腐败、贪污、欺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而孔子所强调的“仁”就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守“仁”的原则,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这些严重的道德问题。

其次,孔子提倡“礼”,即人们应该按照一定规范来行事。

这种规范不仅包括了个人行为上的规范,还包括了社交礼仪、国家法制等方面的规范。

在当代社会中,“礼”同样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商业活动中,“礼”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提高商业信誉度;在政治活动中,“礼”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增强政治影响力。

第三,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即人们应该保持适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过度消费、过度娱乐等等。

而孔子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就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保持适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这些严重问题。

第四,孔子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发展社会的重要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推动社会发展,而教育正是培养这些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手段。

最后,孔子提倡“天命论”,即人们应该顺应天命来行事。

这种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而“天命论”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静和冷静,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孔子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他所提出的“仁”、“礼”、“中庸之道”、“教育”以及“天命论”等观念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总结成《论语》,对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孔子的思想核心体现在他关于人的道德自律和修养方面的观点上。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人际关系、政治治理和教育方法的记录,这些记录展现出孔子对于人性、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思考。

首先,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即人之为德也。

他认为人应当以仁为中心,通过修养自身的品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倡导亲和、宽容和善良的品质。

其次,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有一套公共规范,这就是礼。

孔子认为,遵守礼仪可以建立起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有助于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并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后,孔子提出了“君子”的理念。

他认为君子是具备高尚品德和高尚行为的人。

君子应当以德行为准则,倡导正直、谦逊和公正,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教育、政治和伦理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教育方面,孔子提出了教育的宗旨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主张教育要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品质。

这种注重德育的教育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政治方面,孔子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即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管理。

这种理念强调政治的公正、清廉和利益最大化,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规范化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伦理方面,孔子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宽容和善良。

如今,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和合作,这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三、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虽然诞生于春秋时代,但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仁、礼、义、智、信五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仁。

仁是指关怀他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仁的品质,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

而礼、义、智、信则是实现仁的手段,是培养仁德的途径。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

二、孔子思想的实践意义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孔子注重教育,强调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

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人们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他还强调“以德服人”,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品德来影响他人,才能真正获得尊重和信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的标准。

君子所具备的品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

君子不仅要具备这些品质,还要充分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使自己成为道德的楷模,影响社会和他人。

这种标准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成为组织和机构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孔子思想的意义。

三、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互相理解和信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仁”可以把我们带回到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关注他人和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感到自我价值的走向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之间的矛盾。

孔子思想提出的君子标准,可以为现代人聚焦真正的价值追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使自己成为有益的社会成员。

孔子思想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孔子,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历史,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助力。

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对孔子思想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的反思,尤为重要。

一、孔子思想的历史传承孔子生于春秋末期,是周朝的重要文化人物之一。

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被接受和发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核心。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孔子思想经过了多次的传承和演变,不断地发挥着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被视为贵族和士人的必修课程。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教育之一,成为政治、文化和哲学的主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不断冲突和争霸,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变化颇大。

但不管怎样,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教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在中国,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广泛地敬仰和尊崇。

二、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和复杂的世界中,孔子思想仍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孔子思想强调人类道德和个人的修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引领作用。

人类需要在自己的道德和修养上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真正地做到“人性”的本真。

孔子思想发扬了很多关于人类人性本质的理论,并给我们提供了榜样,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成为了人们共同倡导的价值观。

其次,孔子思想高度强调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家庭为基础,而社会为扩展”的观点。

这一观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家庭观念和亲情。

此外,孔子还高度推崇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交友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等深刻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人的社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孔子思想对于社交和人际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最后,孔子思想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一、立志有恒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

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研究、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而不动摇。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

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

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出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糊口水平也逐步进步,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发愤忘掉了。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对当今的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已经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倡导的“有教无类”思想,主要强调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不论其社会地位、出身背景或性别等因素。

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提倡教育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教育的机会。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仍然是提升个人能力和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社会和经济差距的存在,许多人仍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孔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通过改善教育体系和加大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其次,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主张根据人的能力和品德来评判和培养人才,而不以其出身身份论英雄。

这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着对人的歧视和偏见的现象,往往只看重一个人的血统、背景、地位或财富,而忽略了其个人的才能和潜力。

孔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应该更注重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不应该因为其身份背景而对其进行歧视。

再次,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还强调了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社会对综合素质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孔子的思想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智慧和个性,让每个人都能够全面发展并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最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也对家庭和社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孔子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长时间的不足,家庭教育是否得到重视成为许多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

孔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的首要环节,家长应该重视并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总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曾以其恢弘的气势、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对人类生命的深切关怀而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它不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两千余年,而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现实意义一、孔子的主要思想德国的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曾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600年间的历史,称为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轴心时代”。

他认为,在这段时间中,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的或者独立的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样的轴心时代,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分裂时期。

虽然名义上仍有周王的存在,但王权式微,诸侯并起,社会结构和典章制度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除旧布新的格局,营造了思想史上人文奇观--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孔子就出生在这个时代,那时思想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独尊的权威。

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思想与其他诸子的思想并无高下之分。

然而到了汉武帝时代,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随着朝代的不断变革,儒学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符合统治的需要。

可以说孔子的儒学思想”支配”了中国思想两千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一)核心思想”仁”1. “仁”的思想在《论语》这本不太厚的书中,”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大概有一百多处。

整部《论语》,其中心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

但正因为出现字数多,我们反而不好理解,容易产生迷惑,到底什么才是仁。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意思是说”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悲悯之情。

此种感情主要表现为”忠”和”恕”两个方面。

”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敌手,这就是由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西方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将带来一定程度和范围的西方化,孔子的思想,还有其存在依据吗?我认为,孔子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思索是不会过时的,而他一生的经历及其精神境界,作为人的生存,也具有典型意义。

卡西尔说:语言与存在同一。

那么我们只要看看这些词汇吧:仁爱、礼节、天命、中庸等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不可想象,如果他们有朝一日从人类的生存中消失那将是怎样的后果?孔子的一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磨难,贫穷恓惶,理想没有实现,那是一个十分沉重凄婉的悲剧。

但是,孔子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不忧不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

人生多艰,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每个人面对这一事实的时候,难道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吗?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自己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

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不为各种物欲的追逐、成败的计较、名利的诱惑所压倒,才能有一份宽松泰和、博大包容的心境,真正享受人生!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至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

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即努力改造社会、造福人群。

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

他的学说的根本——仁,即是爱人,即是人道。

爱人或人道,就是使人都好起来,使人人生活得好,尤其是使人人都受到教育。

总之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造成一个君子国,造成一个以人道为根本原则的大同世界!孔子的思想、观点是很丰富的,但贯串于他一生的精神却很简单,一是知天命,一是弘毅。

这两点,支撑着“任重道远”四个大字。

极伟大的任务,极沉重的担子,极高远的目标,困难、挫折,甚至终身奋斗毫无结果,都是可能的,没有知天命的精神,生出许多一己的主观妄求,在不合理的事面前表现出不可理解和天真的愤激,甚至为忧烦、悲观、荒诞感所压倒,等等,这样的心理首先失却了宽和健康,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在这里我理解的知天命即上天命我来做这件事和上天注定我命运多舛两方面。

所以有志向和真正干事的人,一定要懂得孔子知天命的正确涵义和积极精神。

命这个字眼儿很通俗也很高深。

大别起来,人们对命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命是先天注定,无法改变的,所谓“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就是老百姓对命运观的极好概括。

另一种认为,命是非人力可以改变的某种事实,比如某种外在的机遇,或是自己内在性格的偏长偏短,它们常常决定人的生活道路。

比如仕途,前几年有一句话:“德才兼备加一碰。

”这一碰特别重要。

所以重要,就是你是否逢着了某种机会有决定意义。

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就产生了两种“知名”的态度。

持前一种理解的人生活态度消极,认为世事一无可为,“听天由命”;他们还很迷信,抽签算卦,奉算命先生为“铁嘴”,说他们某年有“水凶”,他们就不敢在沟渠边走,说他们某年不宜早出门,他们就日上三竿后离家。

持后一种理解的人也认识到人生的无可奈何处,但却并不消极,更不迷信。

拿孔子自己来说,他一生克己复礼,游列国,说诸国,但它的政治抱负和主张,却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他们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

严格说来,只有后一种“知名”才真正是人生智慧,而且是很高境界的人生智慧。

国家元首、亿万富翁,以至村民百姓,芸芸众生,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总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总有些无法做到的事情,总有够不着的、达不到的、无可奈何的,一句话,总有限定,总有失败,总有不如意。

怎么办?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和最后事实,不一味患得患失,耿耿于怀。

就像先哲伊壁鸠鲁所说的:人皆难免一死,任何人都无法战胜死亡,但却可以克服对死亡的畏惧。

这样,我们就不会为限定、失败、不如意所战胜所打倒,在精神上超然与既有成败,自足常乐,达到“君子坦荡荡”的境界。

知名,尤其使人不斤斤计较于现实的贫富穷达。

穷达、贫富,就是现时人们所说的红道(从政)和黄道(经商)两条道上的结果,在这两条道上,依仗人,依仗时势的成分较多,而自己所力的成分相对少一些,所以“命”在人生中得比重也就相对较大。

你自己不错,但无人抬举,无人帮助不行,或者对手比你更强,也不行,这是你的遭遇,也就是你的命;相反,你自己一般,但有得力的依靠,或者对手比你还不如,因而一帆风顺,这也是你的遭遇,也是你的命。

既然是外在的东西作用大,你又何必自以为是或者自怨自艾呢?如果说知天命,提供了一种宽和健康的内在心理保证,弘毅则提供了一种“真积力久”的行为原则。

我们分开来看弘和毅两个方面。

弘,历来都解作“大”朱熹因为其语录体的影响,用白话双音节词解作“宽广”。

梁启超曾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文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其实不止文学,人要干任何一件像样的事情,没有博大的基础,都无法搞上去。

博大,包含各方面的内容,如心地宽宏,胸襟开阔,如识见广博,学问深厚,如善于团结人,朋友遍天下,等等。

海面宽阔好行船,这就是“弘”的好处和意义。

相反,器量狭小,根基浅薄,路面逼窄,要做大事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毅,朱熹解作“强忍”,非常好。

强是就表现说的,忍是就心理说的。

人非木石,所以强不是一种天然质地,而只是忍他人所不能忍得心理结果,也就是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力量。

一件事,千头万绪、千难万难,碰了钉子就缩头,不行。

能强,不仅要经受困难的考验,还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忍过一时并不难,但忍到底却非容易。

多少事都是因为缺乏毅力半途而废的。

有些事,还要能忍一辈子你,“死而后已”!孙中山的一生,就是这种强毅不屈的典范。

多少次一败涂地,心血付诸东流,但他同样有多少次振作奋起,从头再来,直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我个人来说,孔子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一直是我为人处事过程中谨记的准则。

单就这一个“忍”字,意思却很不简单。

根据前人的解释,它有下面三个意思:第一,忍的意思为忍受、含忍,如忍辱、忍愤之类。

这个意思就是孔子在《颜渊》篇里说的,“一朝之忿,望其身以及其亲”。

俗话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种匹夫之勇,坏就坏在不能忍。

《水浒传》里的李逵,闯了许多祸,就是因为他性情暴躁,头脑简单,不能忍小辱。

他在浔阳江为浪里白条张顺灌了一肚皮的水,就因为他以为的使气逞兄。

相反,大丈夫、大英雄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韩信为杀猪的所辱,他盯着看了一番也就爬出其胯下,太史公说这是“其志与众异”的表现。

韩信以后为汉王朝打下大半壁河山,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二,忍的意义为忍苦、坚忍。

所谓“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说的这个忍字。

老百姓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又说,九十九拜都拜了,还有一拜不上头,也是强调这个忍字的重要。

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无不有许多困难,如果不能忍,中途退步,就会前功尽弃。

尤其生而为人,能够善始善终地在天地间做一番事业,更是需要数十年坚忍不拔地努力,就拿读书治学来说,十年寒窗,考个大学已是不易,不再加四年,也不过是摸了个门,知道了在何处起步而已。

要想有所建树,还有九十九条河,九十九道坡,非有一种忍劲不行,外交谈判,有时也是靠一个忍字。

左右应付,来往辨难,就是不让步,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忍过来就胜利了。

第三,忍得意义为忍痛割爱,有决断。

朱熹《论语集注》说,妇人之仁坏事,就在于不能忍。

人无不有欲,无不有爱,这种欲与爱,有许多是难以或不能加以实现的,因而需要忍。

亲子之爱、两性之欲、贷利之吝或贪,纵易而忍难。

这种忍,常常比忍辱、忍苦还不容易。

另外,孔子思想里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孔子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讲“仁德”仁德是什么呢,简单说,一是对人有爱心,二是对人宽厚,两条实际上是一条,能真心爱人自然对人宽容,就像我们恋爱一个人,自然对他的优点看的多,缺点看的少,不会抓住一点不放,也不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你这样对它,很厉害,他很容易就把一颗心交给你了。

但同时,儒家又讲“道义”,道义是很严格的原则,丁是丁,卯是卯,一点都不能放宽,所以自己修道行义,丝毫不能马虎。

两方面合起来,造成一种很美好的人格:忠厚长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着这种自持很严谨,但待人宽厚随和的人,很容易感受到那种“长者之风”的魅力。

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胡适,有一个别号:胡大哥。

称大哥者,就因为他对人有长者之风。

有一段时间,他在米粮库的住宅,星期天总有客人。

有人写文章说:“无论谁,学生、共产青年、安福余孽、同乡商客、强盗乞丐都进得去,也都可以满意归来。

穷窘者,他肯解囊相助;狂狷者,他肯当面教训;求差者,他肯修书介绍;问学者,他肯指导门径;无聊不自量者,他也能随口谈几句俗话。

到了夜深人静时,才执笔做他的考证或写他的日记。

当时的很多学者,在女子面前都是道貌岸然的,但胡适不同,很有人情。

到别人家里去,必定与其夫人打招呼,上课见女生衣服单薄,必亲自下讲台来关课室的门窗。

在这些对待他人的方式上,可以说胡适是十分随和宽容的。

但他对待自己,在私德上、立身上又是比较谨严的。

当时很多学者,留洋以后都把父母包办的乡下太太丢了,但胡适对江冬秀却始终如一;抗战前夕,周作人留平未定,他远在英伦,写信敦促,要周“识得重与轻”,在政治上,胡适的道路史家自有公论,但在持身自处上,比当时的一些文化名人却要严格。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从自己做起”,如果不是变成了口号,这是一句非常好的话,从自己做起,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走在前面,以行动作示范。

这样自然就有力量。

相反,自己做不到的,却要求别人做到,这首先就使人家不佩服,哪能有力量呢?所以终于把一句很有实际意义的话弄成了举着好看的口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人生哲学,看似很简单,其实却有深意,看似消极,但从此做起,当下便是,却是养成良好人格最重要、最可行的上进阶梯。

孔子哲学的中心是“仁”。

仁就是树立爱心,就是讲道理,一句话,就是: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

但他也有个最切实的下手处,就是“恕”。

有人解释恕,用“折字法”,说就是“如心”——像我自己的心愿一样,我心里喜欢的、向往的,别人也一样;我心里不想要的,别人也不想要。

所以要像考虑自己一样来考虑别人。

人能像考虑自己、为自己着想一样去考虑别人、为别人着想,这就可以进入“文明”层次了,就真正有点精神文明了。

这一点推广开来,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有很大的意义。

所以有人说,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佛家“布施”殊无二致。

“施”前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施予,遍及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