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专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了成熟期,它反映了中国戏曲唱、念、做集于一体的特征。

A.小说B.杂剧C.词D.歌赋【正确答案】 B2.元曲四大家中属于元杂剧发展后期的是()。

A.关汉卿B.郑光祖C.马致远D.白朴【正确答案】 B3.《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A.郑光祖B.秦简夫C.王实甫D.关汉卿【正确答案】 A4.最早给元杂剧分类的是《青楼集》的作者()。

A.宫天挺B.邾经C.杨显之D.乔吉【正确答案】 B5.爱情婚姻剧约占元杂剧作品的五分之一,其中()的影响最大。

A.《墙头马上》B.《拜月亭》C.《西厢记》D.《倩女离魂》【正确答案】 C6.纪君祥以其著名悲剧()成为有国际声誉的戏曲家。

A.《窦娥冤》B.《梧桐雨》C.《汉宫秋》D.《赵氏孤儿》【正确答案】 D7.《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的代表作。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王实甫【正确答案】 B8.马致远的代表作《黄粱梦》属于()。

A.历史剧B.爱情婚姻剧C.神仙道化剧D.悲剧【正确答案】 C9.()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A.唐朝B.清朝C.宋代D.元代【正确答案】 D10.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

A.关汉卿B.钟嗣成C.马致远D.郑光祖【正确答案】 B11.()约占元杂剧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

A.神仙道化剧B.公案剧C.爱情婚姻剧D.历史剧【正确答案】 C12.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治豪强,为民申冤的作品是()。

A.《灰阑记》B.《盆儿鬼》C.《魔合罗》D.《蝴蝶梦》【正确答案】 D13.元杂剧本剧的主体部分是()。

A.折和楔子B.折和题目C.正名和题目D.楔子和正名【正确答案】 A14.《裴少俊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白朴C.王实甫D.纪君祥【正确答案】 B15.()剧演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与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突出忠奸斗争的主题。

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专题二中国戏曲课标要求通过欣赏、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体味戏曲音乐的魅力,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能掌握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点击高考【07音乐:戏曲—京剧】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京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②京剧唱腔主要使用“西皮”和“二黄”③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④京剧人物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丑角主要是指丑陋的反面人物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答案】A【知识要点】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

也就是说,元代是中国戏曲成型的时期。

中国古代戏曲与一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剧种”,而我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二、戏曲种类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昆曲、京剧以及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评剧、吕剧等。

三、主要戏曲剧种介绍1、昆曲(1)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2)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3)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4)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5)昆曲代表剧目: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桃花扇》、《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

2、京剧(1)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历经“徽汉”、“徽秦”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京剧。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小孙屠》宋元南戏。

收录于《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

《小孙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

这和元杂剧创作晚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2、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而言,指从全本中拆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出)。

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但其源头却在明代。

折子戏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人物个性鲜明,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

折子戏的风行,是清代曲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度变迁:演员的场上之曲正日益成为曲坛的主流。

二、简答题1.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提示:(1)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2)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3)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2、《拜月亭》的艺术成就?《拜月亭》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二是结构上两组线索的设置;三是曲辞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3、《宝剑记》在戏曲史上的价值李开先《宝剑记》在题材上的开拓。

李开先的《宝剑记》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南戏,以前南戏利用传统题材——婚姻家庭,开始表现政治上的中间斗争,这里面显示出文人对政治的参与精神和他们的无耐。

4、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1)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

(2)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

(3)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

(4)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

(5)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三、论述题1.《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都是反映士子的爱情与婚姻的作品,试分析其创作主旨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国开-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形考任务4
第1题
元杂剧一般篇幅较短,基本上一本_____,有的另加楔子。

[单选题]
A、十折
B、五折
C、四折
D、三折
参考答案是:C
第2题
杂剧剧本中表示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等的是_____。

[单选题]
A、宾白
B、科范
C、正名
D、宫调
参考答案是:B
第3题
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_____的作品。

[单选题]
A、杨显之
B、杨景贤
C、尚忠贤
D、纪君祥
参考答案是:D
第4题
描写白娘子与许仙爱情故事的传奇《雷峰塔》的作者是_____。

[单选题]
A、桂馥
B、吴伟业
C、方成培
D、唐英
参考答案是:C
第5题
元代剧作家_____的杂剧《汉宫秋》是现存最早描写昭君和番的戏曲作品。

[单选题]
A、白朴
B、马致远
C、秦简夫
D、郑廷玉
参考答案是:B
第6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洪升的是_____。

[单选题]
A、《四婵娟》
B、《四声猿》。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B.元稹C.白行简D.白居易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C.《虬髯客传》D.《新编五代史平话》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新列国志》D.《荡寇志》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救风尘》B.《东堂老》C.《陈州粜米》D. 《王粲登楼》7.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B.汤显祖C.沈璟D.阮大铖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B.王衡C.康海D.杨显之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风筝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运用各种巧合误会手法,体现了作者的喜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三、综合练习题(一)元明戏曲部分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答:⑴宋金元经济和城市的持续发展繁荣;⑵文人地位的变化;⑶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

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答:⑴初期:特点是作者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文学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

⑵中期:特别是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占有地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

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

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

如王实甫、郑光祖等。

⑶晚期:特点是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上以本色为主;形式上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

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答:一般一本四折,有的剧本有楔子(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言语,简称“白”)、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简称“科”)三部分组成。

4、简述不同时期杂剧创作的特点答:⑴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A、有名氏作家很少;B、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C、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D、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E、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有而所突破。

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

特点是: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形式上比较随意。

⑵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是:形式上折数不定,主唱者不限于一人;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多为聊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

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休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戏曲《西厢记》的作者是谁?A. 关汉卿B. 王实甫C. 白居易D. 杜甫答案:B2.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玉玺B. 玉佩C. 玉璧D. 玉簪答案:B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明代的?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儒林外史》答案:D4. 戏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丈夫是:A. 柳梦梅B. 杜十娘C. 王婆D. 贾宝玉答案:A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 蒲松龄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二、填空题1. 戏曲《窦娥冤》中,窦娥被冤枉的罪名是_________。

答案:毒杀继母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_________。

答案:唐僧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位。

答案:1084.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_______提出的。

答案:周瑜5. 《儒林外史》讽刺的是_______。

答案:科举制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身体孱弱,感情细腻,对爱情忠贞不渝。

2. 戏曲《桃花扇》中,李香君为何要自尽?答案:李香君自尽是因为她不愿成为权贵的玩物,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和尊严,选择了以死抗争。

3. 请简述《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故事梗概。

答案:《画皮》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妖怪剥去了皮肤,妖怪披上人皮,冒充女子混入人间,最终被识破并消灭的故事。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和变化无穷著称。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电影、电视、动漫等多个领域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在历史与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既有雄才大略,又有狡猾残忍的一面。

元明清戏剧专题

元明清戏剧专题
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
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 作品:“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 《邯郸记》
《牡丹亭》
•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简称《还魂
记》,是用力最深、也最能表现其文学思
想和艺术才能的一种,在文学史上,与元
• 汤显祖却于《题辞》中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
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 剧中杜丽娘日常的行为举止,丝毫不违背她作为名门闺秀 的身份,她去游玩空寂无人的花园,还想到“步香闺怎便 把全身现”,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她的性格的一面;但在 另一面,当杜丽娘独处深思时,却不由自主地发出对“才 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在更深的一层,当完全摆
元明清戏剧专题
元代戏剧
元杂剧
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 先秦—宋代:孕育发生期 先秦:原始歌舞、巫觋活动、祭祀仪式
《尚书》记载:夔曰:“吁,击石,拊石,百
兽率舞。”(夔一足而已。) 春秋:优孟衣冠
• 汉代:百戏杂陈,如角觝戏《东海黄公》出
现了简单的情节,出现了假定性因素。 • 唐:歌舞小戏、参军戏:参军、苍鹘 《踏摇娘》:苏某、苏妻 《兰陵王》:北齐王高长恭(面具后的悲情王
二支曲,不限何种角色演唱。
• 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故曰之,其有散韵
之分,散用口语,韵白用诗词或顺口溜式韵文。
• 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 的动作,表情等。 • 角色 :旦、末、净、杂四类,末是男角,净扮演刚强、凶 恶或滑稽的人物,有男有女。杂包括“孤”(官员), “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徕儿”(小 孩子),“细酸”(书生,穷秀才)等。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1. 阅读与理解:阅读指定的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包括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并理解其中的
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要素。

2. 文学背景与批评:了解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历史背景、创
作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

包括古代小说和戏曲的
发展历程、流派特点、创作风格等。

3. 人物形象分析:对指定的小说和戏曲中的主要人物进行
深入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手法、角色转
变等。

4. 情节解读与主题分析:对指定的小说和戏曲中的重要情
节进行解读,并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爱情观、人生观等主题。

5. 戏曲表演与评析:学习指定的戏曲剧目,并进行表演实
践和评析。

包括学习戏曲的基本唱腔、舞蹈动作等,并对
戏曲表演中的角色扮演、音乐表达、舞蹈编排等方面进行
分析和评价。

6. 文学批评写作:根据指定的题目,撰写与古代小说和戏
曲相关的文学批评文章。

要求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
内涵、影响等方面,并运用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进行论证。

以上是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考试要求可能会根据教师的安排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指导,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案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案

《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案第一章:古代戏曲概述1.1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1.2 古代戏曲的分类与特点1.3 古代戏曲的重要地位与文化价值第二章:古代戏曲的主要流派2.1 昆曲2.2 京剧2.3 豫剧2.4 越剧第三章:古代戏曲的经典剧目3.1 《西厢记》3.2 《牡丹亭》3.3 《长生殿》3.4 《桃花扇》第四章:古代戏曲的表演艺术4.1 唱腔与音乐4.2 表演技巧与角色分类4.3 舞台美术与服饰4.4 戏曲表演的礼仪与规范第五章:古代戏曲的传承与保护5.1 戏曲传承的意义与现状5.2 戏曲保护的措施与方法5.3 当代戏曲教育的推广与实践5.4 古代戏曲的未来发展前景第六章:古代戏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6.1 古代戏曲与历史事件6.2 古代戏曲与民间传说6.3 古代戏曲与宗教信仰6.4 古代戏曲与社会生活第七章:古代戏曲的代表人物7.1 汤显祖与《牡丹亭》7.2 洪显祖与《西厢记》7.3 孔尚任与《桃花扇》7.4 魏良辅与《长生殿》第八章:古代戏曲的剧本创作8.1 戏曲剧本的结构与格式8.2 戏曲剧本的题材与类型8.3 戏曲剧本的语言与修辞8.4 戏曲剧本的创作方法与技巧第九章:古代戏曲的艺术鉴赏9.1 戏曲唱腔与音乐的美感9.2 戏曲表演与舞蹈的融合9.3 戏曲脸谱与角色的塑造9.4 戏曲舞台布局与空间利用第十章:古代戏曲的现代演绎与创新10.1 传统戏曲与现代剧场的结合10.2 戏曲跨艺术形式的创新10.3 戏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10.4 当代戏曲演出与国际交流第十一章:古代戏曲与社会思想11.1 古代戏曲中的儒家思想11.2 古代戏曲中的道家思想11.3 古代戏曲中的佛教思想11.4 古代戏曲中的世俗观念第十二章:古代戏曲的伦理道德观12.1 忠诚与背叛12.2 善恶与报应12.3 爱情与婚姻12.4 家庭与社会第十三章:古代戏曲的审美观念13.1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13.2 意境与情感的表达13.3 艺术表现与审美心理13.4 观众审美需求的变迁第十四章:古代戏曲的批评与研究14.1 古代戏曲批评的方法与标准14.2 历代戏曲评论家的主要观点14.3 现代戏曲研究的趋势与议题14.4 古代戏曲研究的重要著作与成果第十五章:古代戏曲的的教育与应用15.1 戏曲教育的历史与现状15.2 戏曲教育的方法与教材15.3 戏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15.4 戏曲教育的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古代戏曲专题研究》教案涵盖了古代戏曲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流派、经典剧目、表演艺术、传承与保护、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剧本创作、艺术鉴赏、现代演绎与创新、社会思想、伦理道德观、审美观念、批评与研究以及教育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清代戏曲专题知识讲座

清代戏曲专题知识讲座
塘(今杭州市)人。 洪昇旳家世经历和《长生殿》旳创作。
2、《长生殿》旳思想内容
《长生殿》所写旳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旳唐 明皇与杨贵妃旳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既有历史 上真人真事为根据,又受相当长远、广泛旳民间 传说和文人创作旳影响。洪昇在继承前人旳同步, 还发挥了巨大旳创作性。一方面他改造、充实了 李杨爱情故事,借以体现自己“精诚不散”,生 死不渝旳爱情理想,构成了“借太真外传谱新词, 情而已”旳爱情主题;
此剧艺术上最有特色旳是对于声势浩大旳群众斗争 场面旳生动描绘,作者经过台上角色与后台旳联络 和对后台旳反应,让观众感到似乎有成百上千旳人 在行动,写得头绪纷繁而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气 氛紧张。在我国古代戏曲中,这种直接体现波澜壮 阔旳群众斗争场面,是极少见旳。
在吴县作家群(后人称“苏州派”)中,除 李玉外,还有朱 (素臣)及其弟朱佐朝(良 卿)、毕魏(万后)、叶时章(雉斐)等人,也 写出某些有一定影响旳传奇作品,如《十五贯》 (朱皬)、《渔家采》(朱佐朝)、《三报恩》 (毕魏)、《琥珀匙》(叶时章)等。
(3)曲辞清丽流畅,具有浓厚旳抒情色彩,许 多曲词情景交融,深刻细腻地体现了人物旳思想 情感。
三、 《桃花扇》 1、孔尚任旳生平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 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
孔尚任旳经历及《桃花扇》旳创作
孔尚任作品诸多,有诗文集《湖海集》、《石 门集》、《长留集》等,剧作除《桃花扇》外, 还有与顾彩合作旳传奇《小忽雷》。
稍后于吴县作家群旳创作,洪昇旳《长生 殿》和孔尚任旳《桃花扇》相继问世,并引起 了轰动,它们是清代最优异旳戏曲作品。
2、清中叶旳戏曲
清中叶时,原来占统治地位旳昆曲(称“雅 部”)衰落而其他地方剧种(称“花部”)兴起。 以昆曲演唱旳传奇、杂剧,这时期较突出旳作家 只有杨潮观和蒋士铨。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课后练习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课后练习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文学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了成熟期,它反映了中国戏曲唱、念、做集于一体的特征。

A. 小说B. 杂剧C. 词D. 歌赋【正确答案】 B2. 元曲四大家中属于元杂剧发展后期的是()。

A. 关汉卿B. 郑光祖C. 马致远D. 白朴【正确答案】 B3. 《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A. 郑光祖B. 秦简夫C. 王实甫D. 关汉卿【正确答案】 A4. 最早给元杂剧分类的是《青楼集》的作者()。

A. 宫天挺B. 邾经C. 杨显之D. 乔吉【正确答案】 B5. 爱情婚姻剧约占元杂剧作品的五分之一,其中()的影响最大。

A. 《墙头马上》B. 《拜月亭》C. 《西厢记》D. 《倩女离魂》【正确答案】 C6. 纪君祥以其著名悲剧()成为有国际声誉的戏曲家。

A. 《窦娥冤》B. 《梧桐雨》C. 《汉宫秋》D. 《赵氏孤儿》【正确答案】 D7.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的代表作。

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王实甫【正确答案】 B8. 马致远的代表作《黄粱梦》属于()。

A. 历史剧B. 爱情婚姻剧C. 神仙道化剧D. 悲剧【正确答案】 C9. ()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A. 唐朝B. 清朝C. 宋代D. 元代【正确答案】 D10. 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

A. 关汉卿B. 钟嗣成C. 马致远D. 郑光祖【正确答案】 B11. ()约占元杂剧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

A. 神仙道化剧B. 公案剧C. 爱情婚姻剧D. 历史剧【正确答案】 C12. 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治豪强,为民申冤的作品是()。

A. 《灰阑记》B. 《盆儿鬼》C. 《魔合罗》。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考题一、填空题1、《南村辍耕录》的作者是陶宗仪,《宋元戏曲史》作者是王国维。

《录鬼簿》的作者是钟嗣成。

2、关汉卿的《单刀会》、《望江亭》。

《教坊记》作者是唐代的崔令钦。

《梧桐雨》作者是白朴,《汉宫秋》作者是马志远。

《太和正音谱》作者是朱权。

3、《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

《李逵负荆》的作者是康进之。

《琵琶记》的作者是高明。

4、汤显祖是临川派的代表人物。

《曲律》的作者是王骥德。

5、李玉的作品《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战花魁》最为著名,被称为“一人永占”。

《清忠谱》是李玉的代表作。

《风筝误》作者是李渔。

6、《桃花扇》的主题:借候、李离合之情,写南明兴亡的历史。

7、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8、《北宋志传》的作者是熊达木。

《西游补》的作者是董说。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许仲琳。

9、《新齐谐》作者是袁枚。

《略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纪昀。

10、《水浒后传》的作者是明代遗民陈忱。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西周生辑注。

11、《绿野仙踪》的作者是李百川。

《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

二、名词解释1、代言体是与叙事体相对而言的,叙事体是叙事人站在本故事之外讲述故事,代言体则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模拟、表演故事。

2、汉代百戏: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曾从民间征集了一批杂戏到首都进行汇演,其中多为杂技、杂耍一类的节目,如同后世的魔术、摔跤、举重、武术格斗、气功表演、舞龙舞狮之类。

当时叫做“角抵”,后来又叫“百戏”。

3、参军戏:是由两个演员合演的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与马志远、白朴、郑德辉(一说郑霆玉)被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5、科范: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

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做“介”,或统称科介。

6、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选择填空样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选择填空样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选择填空样题一、填空1、清代小说家俞万春的小说《—荡寇志—》续写《水浒传》,作品写陈希真父女领兵荡妖灭寇,将梁山英雄斩尽杀绝。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小说家.吴沃尧一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3、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浣纱记_》,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4、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是著名剧作家_徐渭—的代表作,作品借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

5、《夷坚志》是宋代作家—洪迈—的作品,是宋代志怪小说中篇幅最多的一部。

6、传奇《—清忠谱_》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是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作品。

7、严贡生是小说中.《儒林外史》_的人物,作者借他的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8、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干宝_和_纪啊_。

9、唐代沈既济的小说《—任氏传_》描写了贫土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10、清代李宝嘉的小说《一官场现形记_》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11、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12、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宝剑记_》,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

13、《倩女离魂》是著名曲家—郑光祖—的代表作,作品借张倩女的形象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美好爱情追求。

14、清代李汝珍的炫才小说《一镜花缘_》描写了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奇闻异事,并借女子科举寄托了希望解放女性的理想。

15、所谓“三言”是冯梦龙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一喻世明言一》和《警世通言》的合称。

16、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如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_》中的莘瑶琴就爱上了忠诚善良的小贩秦重。

17、晚清作家刘鹘的小说《一老残游记_》借走方郎中老残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2024电大作业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参考解析

2024电大作业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参考解析
宋江没有政治纲领,只有满腔的忠君思想,何来起义之说?所谓的“梁山英雄”,大多时间干的事儿无非是杀人放 火抢掠财物。招安之后,又恰是朝廷鹰犬,竭尽做奴做狗之事,何来政治集团?
农夫起义的特征是以武定国,以文安邦,惋惜梁山之中,文者不多,武夫到是不少,定国也是帮着赵宋王朝定 国,而非以起义的方式定国。
宋江一心一意为招安,其核心理论是:归顺朝廷,为梁山英雄们在庙堂上觅得一处安家立命之所,更推崇诸如“ 为朝廷尽忠,以光耀祖宗门楣”之类的玩意,这和农夫起义的本质相差甚远,更何况,梁山108将中,真正农夫出身 的鲜有几人,半数以上都是犯了死罪的朝廷命官,还有不少是生性喜爱杀人越货的强盗,加上一些喜爱打抱不平的 武侠,甚至还有一些根本就是地主阶级出身的破落户或没落贵族,如此散乱的绿林组织,农夫何在?农夫起义的说 法又从何来?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3答案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请仔细探讨《窦娥冤》原著、教材中有关《窦娥冤》胡论述,并参考相关 探讨资料,在下列参考题目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字数一千二百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参考论题:
1、如何评价窦娥这一形象?来自2、如何看待窦娥的节烈和孝道?
3、《窦娥冤》的科律及古代戏曲传统。
首先,剧本着重表现了她剧烈的抗拒精神。窦娥的抗拒是经验了一个由安于命运到及命运抗争的发展过程。窦 娥小小年纪就经验了人生的重大不幸,但她静默地忍受着,她起先把自己的不幸遭受归之于“命运”,认为“八字儿该 载着一世忧”,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她不怨天不尤人,对生活不再抱任何幻想,只把希望寄予于渺茫的来世,她 以“贞节”及“孝道”观念作为约束自己身心言行的信条,又以“节”、“孝”作为自身防卫的武器,甘愿屈服于夫权、神权和 礼教的约束,只希望侍候婆婆,孤若伶仃地度过一生。但是邪恶和不幸接踵而至的到来,先是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 安静的生活。辛酸的经验,磨炼出她的坚毅性格,严酷的现实又培育出她的抗拒精神。她最终迈出了由安于命运到 及命运的抗争的英勇的一步,她的抗拒精神,首先表现在张家父子的逼婚上,当然此时窦娥的抗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XXX《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XXX《李娃传》的作者是()。

A.XXX.XXXC.白行简D.XXX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C.《虬髯客传》D.《新编五代史平话》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新列国志》D.《荡寇志》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XXXB.XXXC.XXXD.XXX6.下列作品中属于XXX的是()。

A.《救风尘》B.《东堂老》C.《陈州粜米》D.《王粲登楼》7.XXX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8.明朝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XXXB.XXXC.XXXD.XXX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XXXB.XXX.XXX.XXX10.XXX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2.唐代XXX的小说()描写了贫士XXX与狐精幻化的美女XXX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朝拟话本()借年青商贾XXX与老婆XXX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XXX的小说()是一部特地暴露政界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期间的权要政治进行了整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鹞子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应用各种巧合误会伎俩,表现了作者的笑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XXX与XXX的忠奸斗争,和XXX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古代文学戏曲专题形考一

古代文学戏曲专题形考一

古代文学戏曲专题形考一
概述
本文档旨在探讨古代文学戏曲专题,并为形考一提供指导。

背景
古代文学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创作和
艺术价值。

在古代,文学戏曲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并对社会起
到了积极的影响。

文学戏曲的特点
1. 唱、念、做、打:文学戏曲以歌唱、念白、动作和打击乐为
特点,通过多种表演形式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2. 以故事为主线:古代文学戏曲通常以故事为基础,通过角色
的对话和行动来展现故事情节。

3. 手法多样:古代文学戏曲有许多不同的戏曲剧种和表演形式,如昆曲、京剧、评剧等,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古代文学戏曲的重要作品
1.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描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 《西游记》:这是一部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主线的神魔小说,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3. 《汉宫秋》:这是一部京剧作品,以史实为背景,通过李夫
人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封建女性的束缚和挣扎。

形考一内容
形考一将包括以下内容:
1. 古代文学戏曲的发展历程
2. 不同戏曲剧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选取一部古代文学戏曲作品进行分析,包括故事情节、人物
形象和艺术特点等。

总结
古代文学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探索其特点和重要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形考一将提供机会深
入研究和分析一部古代文学戏曲作品,以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
欣赏。

“江南戏曲文化”专题

“江南戏曲文化”专题

“江南戏曲文化”专题
作者: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20年第02期
主持人语:
戏曲是可定位的文化现象,与特定的地理空间有着有机的特殊的历史关系。

最近一千年中,江南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为戏曲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间。

本期推出的3篇江南戏曲文化史研究论文,重在讨论江南戏曲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即从宏观的地理、文化背景考察戏曲的发生发展并揭示戏曲的艺术特色。

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辑黄文杰从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变革、市民阶层形成,以及宋室南迁、南北文化交融的角度,分析了南戏这种重要的文化样式形成的原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庄丹华分析了清末到民国年间,滩簧艺术在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共同影响下,由曲艺转变为戏曲的历史过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邵雨薇和教授叶志良则讨论了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浙江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甌剧等地方剧种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产生的深刻影响。

这3篇论文是戏曲文化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希望可以通过对江南戏曲形成的探究,进一步推进学界对戏曲历史性和立体性的综合研究,以更好地解决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带有全面性、根本性的问题。

——黄文杰(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要求:会背戏曲种类,代表作,特色,能写出戏曲名段大意等。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一、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①昆剧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因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代表作:《牡丹亭》②京剧(行当、脸谱、唱腔)京剧,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传统京剧:多表现历史题材,如《铡美案》《玉堂春》等。

《铡美案》----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

秦香莲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玉堂春》----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

王在妓院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苏私赠银两使回南京。

王走后,鸨儿把苏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

沈妻毒死沈,反诬告苏。

县官受贿,判苏死罪。

提解去太原复审的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

现代京剧:多反映现实题材,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

《沙家浜----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

新四军某部转移后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

组织上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

“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利用与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

③黄梅戏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通俗易懂,委婉流畅。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代表作:《天仙配》《打猪草》④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代表作:《红楼梦》⑤豫剧旧称河南梆子。

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

质朴通俗、本色自然。

代表作:《花木兰》⑥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音乐为曲牌体,表演上颇具古意,典雅抒情。

3、戏曲名段赏析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二、戏曲知识竞赛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什么特点?(脸谱)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2、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龙套)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表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成熟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第四组: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唱、念、做、打)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越剧)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二)小组抢答题: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2、“参军”是曹操创建的一种官职的名称。

魏晋南北朝多设置“参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

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参军”。

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传统发展而来的。

表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请问:表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参军)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A《西厢记》 B《窦娥怨》 C《汉宫秋》---- B5、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

“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6、“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7、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

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黄脸和白脸8、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BA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B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C 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9、连线题:将下列剧种和著名演员用直线连接起来越剧严凤英(袁雪芬)京剧袁雪芬(梅兰芳)豫剧梅兰芳(常香玉)黄梅戏常香玉(严凤英)10、连线题:将下列京剧流派与表演风格用直线连接起来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荀派)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尚派)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梅派)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形象(程派)10、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

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11、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

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2、脸谱辨识题。

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13、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三、讨论探究思考并讨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对传统戏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还是留?如何改变传统戏曲绵连的困境,重获新生?请谈谈你的观点。

记得去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时,老一辈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在备感欣喜的同时也曾担忧: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为年轻一代所传承?这样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气韵在极大程度上蕴藏在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文明里。

唐诗宋词的杰出作者陆游、辛弃疾,京剧昆曲艺术中岳飞、李香君等人物形象,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载体。

然而,时下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注重于现实,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只能选择流行音乐,这是极其危险的。

振兴戏曲必须培养观众,观众不等于戏迷,更不等于票友,观众是较戏迷和票友要大得多的群落,对于戏曲来说,观众是生存的土壤,票友、戏迷都必须首先成为观众而后为戏迷、为票友。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梅兰芳到美国演出,大获成功;2001年,奎生先生导演的《夜莺》在德国演出,结果演出也很成功。

我们可以让外国人喜欢戏曲,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喜欢戏曲?同学们,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不能让她在我们的世纪里走向衰亡,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民魂,等待我们去做的实在太多太多……四、总结文化是一条不间断的河流,是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体。

同学们,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承者,身上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中国传统戏曲需要推陈出新,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果把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就可以使两者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最后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在这首歌曲中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戏曲之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