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探析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以《丢戒指》和《洗菜心》为例进行的比较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以《丢戒指》和《洗菜心》
为例进行的比较
解伟
【期刊名称】《艺海》
【年(卷),期】2016(0)7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民歌和东北民歌的汉族小调从音乐技法、旋律、声音特征、风格、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并通过技法与文化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能从多维角度去理解声乐作品,以此促进学生整体声乐艺术水平的提升。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解伟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J], 方爱兰;李淑珍
2.论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声乐作品 [J], 张国琴
3.谈如何准确把握东北小调的演唱风格——以《小拜年》、《看秧歌》、《回娘家》三首作品为例 [J], 史玉学
4.在教学何让学生准确把握钢琴音乐作品演奏风格 [J], 石磊
5.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地域性风格作品的把握——以山西民歌为例 [J], 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湖南民歌《洗菜心》的演唱特征
浅析湖南民歌《洗菜心》的演唱特征作者:汤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4期摘要湖南民歌独具风格,《洗菜心》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它结合了花鼓戏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演唱特征,研究其特征对我们准确把握其演唱风格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洗菜心》花鼓戏湖南民歌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1湖南民歌的起源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歌乐鼓舞以娱神,诗人屈原就根据楚国民歌加工整理了《楚辞》,其中《九歌》中的《湘君》、《湘君夫人》两章就是祭祀湘江水神时所唱的民歌。
《楚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是中国古代文学时尚的一个里程碑。
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
湖南地区分为汉族民歌和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两大部分。
湖南汉民族人多域广,而少数民族却地广人稀。
湖南汉族民歌按地域分为湘中、湘东、湘西、湘南四个民族色彩区,少数民族则以土家族、苗族等为代表。
民歌与地方方言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南历来有句俗语:“隔山不同音”,这便说明了湖南的语言的复杂性。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为数众多的汉族人民,各自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特点。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地形条件的不同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民族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地方方言的多样性,形成了湖南各地区民歌风格和色彩的丰富多彩的局面。
2湖南民歌的艺术特点湖南民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
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地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
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常有“阿呜啊呜”等衬字,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节奏性强,音量较小,多为妇女在室内歌唱。
论湖南民歌的艺术特征
Min Su Min Yi·民俗民艺论湖南民歌的艺术特征赵弦箫淮阴师范学院摘要:湖南民歌在当地流传极广,取材大多源于民众生活,是民众情感及精神的反映,更是当地群众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湖南人民独特的审美理念。
不仅具有丰富的形式,而且由于人文风俗、语言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湖南民歌艺术特色地理环境语言和民族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29-02湖南一带地域辽阔,民歌传播的范围极广。
当地的劳动人民采用质朴的语言及形象的比喻,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色彩。
其歌词内容丰富、韵律优美是当地民众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一、湖南民歌艺术风格形成原因(一)群众生活的地理环境湖南一带多山多河流,北面靠近洞庭湖,西部一带地势偏高,中间部分多丘陵,省内河道交错,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地域环境方面极具特色,即使是在湖南境内,不同的小区域,文化习俗上都存在差别,各个部分之间同时又相互交流,进而形成湖南民歌独特的风格。
尽管湖南境内的河流数量众多,但其中大部分最后都会汇入洞庭湖,水运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商业及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许多在水上作业的劳动人民,通过民歌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而这些人员在各个区域之间不停地活动,从而加快了湖南不同地域之间民歌的相互融合。
(二)主要生活群体的民族结构根据相关资料,我国56个民族在湖南境内都有分布,其中89.9%属于汉族,10.1%为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社会形态。
在湖南省内,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每逢重大的节日,当地群众就会举行各具特色的民族表演活动。
虽然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存在差异,但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再加上各个民族之间频繁的往来,其传统文化同样也在不断变化,但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仍然会代代相传,进而形成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
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及其演唱探讨
《戏剧之家》2019年第02期 总第302期55音乐研究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及其演唱探讨陈爱军(湖南科技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作者简介:陈爱军(1976.09-),男,汉族,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摘 要】湖南民歌是我国湖湘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题材范围广、歌曲种类多、风格特异、旋律优美等特点。
湖南民歌主要分为三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而这些歌曲的演奏曲调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当地的方言、音调演变而来,与当地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具备丰富的人文风土特色。
这些民歌大都是湖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劳动活动所创造出的,蕴含丰富的感情,充分表现了当地人民的劳动成果与智慧。
【关键词】湖南民歌;音乐特色;演奏曲调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055-02湖南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被灿烂的湖湘文化所熏陶晕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湖南民歌就是这种文化底蕴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上古尧舜时代的《南风歌》,到如今传唱的《又见浏阳河》《刘海砍樵》等当代民歌,朗朗上口的湖南民歌成为湖湘文化悠长历史中至关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拥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方式,民歌这种自古流传的表达形式逐渐受到忽视,因此传承、发扬湖南民歌已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下面本文就将对湖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及其演唱进行分析探讨。
一、湖南民歌的三大组成部分(一)山歌山歌是山区人们在生产劳动时所创造的一种歌唱形式。
它是人们在劳动的空闲时间,用来放松自我、陶冶身心的一类歌曲。
而湖南多山的地理条件正好为当地山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
湖南的传统山歌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湖南地区至今依旧流传下来无数古代山歌。
而关于湖南山歌更有众多妙趣横生、意义深远的传说,像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讲述了胡秀英和刘海经过重重苦难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还有宜阳县为了纪念伟人建桥而形成的对歌习俗,还有湖南部分地区农民根据插秧过程而创作的开秧门歌说等等。
花鼓戏小调《洗菜心》的歌唱技巧及表演特色研究
花鼓戏小调《洗菜心》的歌唱技巧及表演特色研究
花鼓戏小调《洗菜心》是一首以家务劳动为主题的典型小调,歌词生动传神,表现了女性在生活中的辛勤劳动和对家庭的热爱。
在表演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技巧和特色:
1. 唱腔:小调的唱腔以双调和平调交替使用,曲调明快、欢快,富有活泼朝气。
每一个字音要清晰明亮,要重点突出情感的抒发,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表演者的内心情感。
2. 声音的运用:表演者需要注意声音的变化和调整,例如在表现“痴情”的时候,要把声音调低,让观众感受到深情厚爱;在快乐片段中,高声唱出轻松愉快的情绪。
3. 舞蹈:花鼓戏小调的舞蹈动作特点是轻盈、灵动和优美,需要特别突出舞蹈的仪态优美及整体协调性。
表演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通过练习提高手指及身体的灵活性,更好地展示出小调的特色。
4. 表演姿态:表演者要注意服装、化妆及发型的搭配,需要时刻保持优雅、自然的姿态,让观众产生共情和沉浸感。
总之,花鼓戏小调《洗菜心》的歌唱技巧及表演特色需要表演者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锤炼,熟练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在演出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谈湖南民歌《洗菜心》的文化探源与课堂教学
谈湖南民歌《洗菜心》的文化探源与课堂教学作者:胡茉莉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2期【摘要】对湖南著名民歌小调《洗菜心》的创作、发展、传播从人文地理、历史民俗等湖湘文化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探源,并对《洗菜心》等地方特色传统曲目引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一首地方曲目的文化历史与教学的极为微观、具体的角度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及时的思考与响应。
【关键词】湖南民歌《洗菜心》文化探源音乐课堂湖南民歌数目之多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但按演唱的题材与形式来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戏曲、新民歌等几大类。
《洗菜心》就是这样一首在湖南地区广为传唱、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代表性小调。
一、《洗菜心》创作发展的文化探源《洗菜心》由于初始阶段一直是靠民间口口相传,所以其最早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的历史文献记载,只知道它最初就是一首流传在长沙和醴陵之间的民间小调(小调俗称小曲或调子,是以叙事为主、并与抒情结合的一种民歌体裁),后来在《湖南民间歌曲集(长沙市分册)》给予了认定和文字记录!《洗菜心》在发展过程中与湖南地方花鼓戏充分融合,成为亦歌亦戏的地方特色曲目。
《洗菜心》在发展的过程中流传有不同的版本,目前广泛公认、最为流行的版本是著名民间花鼓戏艺人杨福生搜集、整理、改编、传唱的前三段版本的《洗菜心》。
不同版本的《洗菜心》虽然在主题、内容、场景、风格等方面基本相似,却在记谱法、歌词段落上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痕迹与特色。
以现代的《洗菜心》与原始民歌《洗菜心》对比为例:现代的《洗菜心》音乐旋律要更为丰富,戏剧性也更为强烈,虽然仍然是四句一段,但却从两段变为三段体,而且开始句也从原来相同的旋律变成了不同的旋律。
虽然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笔者经过研究认为,它们在文化起源上都有着典型的湖湘文化特色,具体可以从人文地理和民俗历史两个角度来予以分析:1.《洗菜心》创作发展的人文地理背景湖南在地理上三面环山,中有湘、资、沅、澧四条大河与丘陵,北有广阔的洞庭湖水域与平原。
艺术理论: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创作解析
艺术理论: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创作解析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为数不多的创作体裁广泛、作品成果丰富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是我国音乐的民族瑰宝,被人们广泛流传。
解放后至今,文艺界对冼星海及其作品的研究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理论成果非常丰富,提升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认识高度,树立了他在我国音乐界崇高、不可动摇之地位。
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大多数在他从回国之后,至前苏联之前的这个阶段。
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它们在冼星海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抒情独唱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类似于普通的艺术独唱歌曲,篇幅短小,结构凝练。
和普通独唱歌曲不同的是,它们贴近现实生活,反应时代强音,更讲究情感的宣泄,情绪的表达,旋律更为悠扬,曲调朗朗上口。
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纯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如《夜半歌声》、《热血》、《江南三月》等;一类是富有战力的反抗外敌侵略的革命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黄河怨》等。
他所创作的抒情独唱歌曲一般有以下四个特征: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
一、形象化的音乐特征在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常常以革命群众或生活中的普通人为创作对象,他是继聂耳之后又一个注重音乐形象刻画的作曲家。
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冼星海的音乐既能充满深刻的表现力,又可以使得深刻性与易解性达到融合。
作品常用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以及清晰、规整的构思来完成作曲家对形象化的追求。
在上文对歌曲《黄河颂》的分析中,笔者提到过,这首歌曲就是冼星海注重形象化创作的典型力作。
冼星海在创作《黄河颂》旋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他曾对别人说:“《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个,但一个也不能令我满意。
今天我又写了一整天的《黄河颂》,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我一定要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新风格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情感的颂歌旋律。
······昆曲是有些旋律带点颂歌味道的,但不能表现出黄河的伟大战斗气概。
浅析湖南民歌《洗菜心》的起源及歌曲特征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浅析湖南民歌《洗菜心》的起源及歌曲特征张梦云(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湖南,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加上湖南人民热情泼辣的秉性,孕育出了节奏明快,清新率真的花鼓戏。
《洗菜心》就是一首源自湖南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融合了花鼓戏的特点,语言和演唱风格极具地方民歌色彩。
本文分别从《洗菜心》这首歌曲的发展起源,语言及歌曲的曲式研究,旨在帮助塑造歌者的形象及准确把握演唱风格。
【关键词】湖南民歌;洗菜心;起源;曲式【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一、《洗菜心》的发展起源花鼓戏在湖南地方戏曲中影响较大,是我国戏曲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鼓戏是湖南地区所有花鼓戏的总称,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各个剧种。
《洗菜心》是一首流行于湖南的汉族民间小调,同名曲目在我国汉族流传较广,在湖南就有好几种版本。
以湖南花鼓戏《洗菜心》为例,笔者翻阅了很多文献,都没有对《洗菜心》深入研究的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艺活动形式繁多,但是花鼓戏的受众却越来越少,所以笔者觉得对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研究是需要的。
经过笔者实地调查,加上大量查阅得出结论,因其有文字记载且比较具有代表性,望城民歌《洗菜心》是目前可考究的最早版本,选自《湖南民间歌曲集》长沙市分册)》,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曲调来说,都与现今版本的《洗菜心》有很多类似之处。
经过长期的发展,民间艺人在演唱及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即兴创作性,也没有专业的相关人员记载,这就导致歌曲的信息流失在民间。
经查阅,花鼓戏流传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五次再创作过程,分别是:最初版本有文字记载且比较典型的,望城民歌《洗菜心》;1949年之前,花鼓戏艺人杨福生将《洗菜心》改编成五个段落,在这个时期由于歌词的原因,这首歌曲被认为是不雅的市井小调,被禁止演唱,所以一些民间艺人只能在街头以清唱的形式传承;再到解放初期,新文艺工作者徐淑华将洗菜心进行了改编,并填上新词,创作了《双送粮》;再到1964年,盛唐河对《洗菜心》的曲调进行了改编,创作了《打锣鼓》;最终在传唱过程中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今日多种风格的《洗菜心》。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探源及版本比较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探源及版本比较
《洗菜心》是湖南省花鼓戏中的一部传统剧目,该剧情节曲折,歌舞丰富,表现了一个少女在传统的婚姻观念下所遭受的种种困境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村青少年婚姻观念的落后和封建思想的压迫。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洗菜心》的版本比较和源头探讨。
首先,《洗菜心》最早的版本流传于湖南岳阳一带,但由于相对封闭,其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相对单一,直到19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剧目的传播,许多省际和全国间的花鼓戏团队纷纷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使该剧目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和演出风格。
其次,《洗菜心》的版本还存在着一些基本差异,在剧本、唱腔、音乐伴奏、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比如有的版本加入了一些新的情节和人物,有的版本加强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戏,使其更加浪漫和动人;有的版本则注重人物多面性的表现,使剧中人物更加立体和生动。
而在唱腔和音乐伴奏方面,不同版本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版本采用高亢豪放的唱腔和节奏明快的音乐伴奏,有的版本则更为缠绵悠扬,表现出剧情的悲壮和感人。
总的来说,《洗菜心》是一部在湖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的花鼓戏,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和人文情感。
不同版本的《洗菜心》虽然表现形式和风格不同,但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立足民歌之“俗”探寻民歌之“雅”—以湖南民歌《洗菜心》为例
立足民歌之“俗”探寻民歌之“雅”—以湖南民歌《洗菜心》为例摘要: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珍宝,民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中国民歌的探索意义深远。
立足民歌之“俗”探寻民歌之“雅”,本文以湖南民歌《洗菜心》为例去论述何为民歌之“俗”,探寻民歌之“雅”,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传统民歌之美。
最后做到“雅”“俗”共赏,提高对民歌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民歌《洗菜心》雅俗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地理环境与气候、方言纷呈等等的区别造就了不同地区和民族间音乐风格的异同。
本文所提及的“俗”、“雅”更多是指民歌中的地方音乐特点以及透过音乐表面去探索音乐的深层次的韵味。
一、民歌中的“俗”味儿有句话说:“民歌恰是穷乡好”。
民歌主要的特点是地方特色,民歌流传过程中越是在封闭的环境,越保留了民歌本身的特色和其独特的地域特征。
这是因为,所谓“地域特征”具有地域的局限性,为该地区所独有。
地域特征就是我们说的“俗味”。
那么民歌中有哪些因素塑造了民歌的“俗味”呢?以花鼓戏艺人杨福生改编的湖南长沙望城民歌《洗菜心》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去论述。
1、语言特点语言特点是民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不同地区民歌有相应的语言特色。
《洗菜心》这首歌曲的语言极具地方特色, 使用湖南方言(长沙话)来进行创作, 湘语系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 湘语系最常见的是没有前后鼻音, 常常“N”与“L”不分, 也没有翘舌音。
歌曲中的还大量使用衬词和独特润腔技巧打花舌,甚至用这些语言特点去制造诙谐的戏剧效果。
歌词中的语言朴素直白,使人一听到该曲便置身于湖南乡野田间,这是语言在歌曲中体现出来的耐人寻味的“俗味儿”。
2、曲式特色《洗菜心》属于小调体裁,三段式结构的工整的变奏曲式。
以“la, do, mi, sol, la”为主干音的民族羽调式不断加花形成了花鼓式的典型小调曲牌。
浅谈中国民歌中衬词、衬腔在歌唱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民歌中衬词、衬腔在歌唱中的运用内容摘要:在民歌中,衬词和衬腔有着广泛的运用。
歌曲中衬词和衬腔的运用可以增强歌唱的音乐表现力,有助于表现出民歌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格特征,渲染歌曲的生活气氛,体现不同的民歌体裁等,还可以丰富歌曲的形式和结构。
处于歌曲的不同位置其功能也各不相同。
正因为衬词和衬腔变化的多样性,所以给演唱者和听众都带去了视听上的新鲜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关键词:民歌衬词和衬腔歌唱艺术歌唱者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许多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不断得到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民歌中的衬词、衬腔也是民歌演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民歌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为民歌的歌唱艺术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衬词和衬腔是民歌中塑造音乐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民歌的歌词中,常常会看见歌词其间穿插一些语气词,如“呀”“么”“啊”等。
根据这些字数使用的多少,把它们分别称为衬字、衬词和衬腔。
“在歌曲创作中,通常把表达思想内容的词叫做正词,把为修饰正词或补充语气、深化感情、丰富曲趣,畅达文理而在歌词中加入的语气词、形声词、称谓词以及虚用实词等区别于正词的衬托性词句,统称其为‘衬词’(书写时常用括弧将它们括起来);旋律中演唱衬词的歌腔,我们称之为‘衬腔’,它是使衬词艺术化的重要手段。
”歌曲中的衬词和衬腔是声乐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在一首歌曲的演唱中,如果能正确地把握衬词和衬腔的演唱,那么这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为整首歌曲的演唱增添自然和流畅的色彩,歌曲才更能打动听众。
可见,衬词和衬腔在歌曲中虽然是正词的陪衬,但是它们在音乐情感的表现和主题的渲染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是一首歌曲的重要补充部分。
民歌的衬词和衬腔在歌唱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的运用增强了歌唱的音乐表现力。
1.节奏自由,形式多样,细微之处见特色中国民歌中的衬词、衬腔的运用,通常使用语气词、形声词或者是模拟生活中的音响,其节奏都比较活跃。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演唱技巧分析--以雷佳演唱版本为例
《洗菜心》是一首湖南地区的生活小调,以长沙官话为舞台 语言,与本地民间音乐相结合,情感表达、风格特点及咬字发音都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从演唱技术来说,这首作品难度较大,整体 音域较宽,演唱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情绪的走向,声音忽快忽 慢,忽强忽弱,既要保持中声区音色的明亮圆润,又要呈现出以头 腔共鸣为主的高声区的统一。
◎ 声乐艺术解析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1期 总第546期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演唱技巧分析
——以雷佳演唱版本为例
刘 阳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花鼓戏是湖南民歌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小戏,《洗菜心》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它结合了花鼓戏的风 格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演唱技巧,并因其俏皮活泼的音乐特点而广受听众的喜爱。在众多演唱版本中, 雷佳演唱的《洗菜心》是流传度较广的一首,本文主要从雷佳版《洗菜心》的演唱技巧来阐述作品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花鼓戏;《洗菜心》;雷佳;演唱技巧
雷佳演唱的《洗菜心》是2011年10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 “复兴之歌”独唱音乐会上表演的,特邀了湖南花鼓戏剧院的两位 艺术家担任大筒与唢呐的伴奏。她的演唱融合了民歌与戏曲的音乐 元素,气息拿捏自如,音色柔和透亮,对声音的控制力极强,准确 地把握了作品主题的真切基调。
一、雷佳版《洗菜心》的速度与力度 《洗菜心》整体速度为中速,但因作品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雷佳在演唱时的速度也有一定转变。全曲共三段。第一段为中速, 力度为中强,她的演唱着重表现了农家少女洗菜心的起因。第二段 描述了少女去洗菜心的途中掉落了戒指,本段雷佳的演唱还是保持 中速,中强,但演唱到最后一句“跌得奴家好伤心哪”时,为了体 现少女因掉了戒指伤心的情感,她的速度有所放缓,相较之前的 中速形成对比。第三段开头,从掉落了戒指引申到少女想象情哥哥 拣了戒指。雷佳在演唱第一句“哪一位年少的哥哥哇捡了我的戒箍 子啊”的速度缓慢自由,“哪”字稍重,在休止符的地方稍有停顿 的感觉,声音轻巧但却有力。整个乐句从慢到快演唱,速度渐渐回 到原速,唱到最后一个字“啊”时,紧接一个休止符,她在速度渐 慢,声音渐弱的演唱中结束了第一句。雷佳在演绎第二句“许他的 烧酒”时,力度稍重,尤其“许”字代表了情绪的回升,随后速度 逐渐变快,回到原速,直至全曲结束。 二、雷佳版《洗菜心》的气息与咬字 气息的科学运用是真正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的前提,雷佳在演 唱《洗菜心》时十分注重气息的保持与声音位置的高度统一。这首 作品的旋律变化大,跳跃感强,雷佳在演唱每一个乐句时,都是保 证平稳的气息支撑下,把声音的灵动感表现出来。她的演唱汲取了 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同时借鉴了西洋唱法的技巧。不论是在 演唱高音还是低音时,雷佳的气息运用都十分严谨科学。 歌曲的咬字是歌唱技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雷佳在演唱这首 作品时,长沙方言的咬字十分准确,把湖南女孩伶牙俐齿、活泼灵 动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她在保持民族语言的风格韵味时, 又能维持科学歌唱状态的平衡与稳定。作品中出现的各种生僻的词 语和衬词,她也进行了细致表达。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她将“奴” 唱 作 “ l ó u”,“忽 ” 唱 “ f ū”,“失 落 ” 的 “ 失 ” 唱 作 “ d i é ” , “哥”唱“guō”,“戒箍子”唱成“gài箍子”。通过这些方言的准 确发音,雷佳将湖南民歌地道的风格色彩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雷佳版《洗菜心》的润腔技巧 在中国民族声乐日积月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唱腔装
从《洗菜心》谈地方语言在民歌中的表达
85音乐鉴赏从《洗菜心》谈地方语言在民歌中的表达摘 要】【民歌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劳动人民通过这种形式来传达情感,这是在人民群众劳作过程中所诞生的,直抒胸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继承并流传开来。
民歌将音乐和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不同地方的民歌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的歌词和调式都受到地域、语言的制约,正是因为这种制约条件,才使得每一种民歌都独具特色。
不同地域的语言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民歌中都有很强烈的表达。
本文对民歌的相关内容做了介绍,以《洗菜心》为例分析了地方语言在民歌中的表达,阐述了地方语言在民歌中的风格划分。
关 键 词】【《洗菜心》 地方语言 民歌湖南民歌花鼓小调《洗菜心》讲的是在河边洗菜的一个年轻女子不小心丢了一个金戒指,在这样的一个事件中展现了她和情哥哥相互之间逗趣的生活场景。
这首民歌的特点十分鲜明,轻快活泼、结构简单,将湖南长沙方言的特点充分地进行了展现。
通过这样一首独具特色的湖南民歌来谈地方语言在民歌中的表达。
一、民歌的含义和特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宗教、语言、音乐等内容。
民族音乐融合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性非常鲜明。
民歌是民族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形式。
民歌与其他形式的歌曲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歌曲的创作者都是词曲作家、音乐家,而民歌的创作者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日常的劳作中将自己的经历、感受等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大众之间不断的流传,从而形成一定的歌曲形式。
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下来的民歌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歌词简单易懂、歌曲表达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朗朗上口,与人民生活非常贴近。
由于民歌的创作源头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歌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对于爱情、婚姻、生产、劳作,以及国家命运等都有非常动人的描述。
民歌是在人们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歌曲的演变是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影响的。
(一)汉族民歌包括了南方和北方两大地方色彩,可将南北方再次进行划分,北方又包括了华北、东北、西北三大色彩区,而南方又分为了江南、闽粤、湘鄂、西南四大色彩区。
湖南民歌中“辣”的音乐特色——以歌曲《思情鬼歌》、《洗菜心》为例
湖南民歌中“辣”的音乐特色——以歌曲《思情鬼歌》、《洗菜
心》为例
湖南民歌中的“辣”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旋律:湖南民歌的旋律通常都比较起伏跌宕,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具有让人难以忘怀的特点。
在《思情鬼歌》中,其旋律虽然简单却中气十足,节奏鲜明,一曲唱罢,仿佛听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热烈。
2. 生动的节奏:湖南民歌的节奏通常比较明快快捷,有的甚至像是打击乐器的音效。
在《洗菜心》中,其节奏明快,跟随歌曲的情感起伏,让听众难以抵挡其魅力。
3. 强烈的情感表达:湖南民歌中的歌词通常都表现了强烈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困境和不幸的感伤和慷慨激昂。
在《思情鬼歌》中,歌词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和欲望,而《洗菜心》则表达出对劳动生活的赞美和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总之,湖南民歌中的“辣”音乐特色是其独特的旋律、生动的节奏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其走进了大众的心中,成为民间艺术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种演唱版本《洗菜心》的比较研究
两种演唱版本《洗菜心》的比较研究作者:罗群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8期【摘要】《洗菜心》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演唱作品之一,著名声乐演唱家张也和吴碧霞均演唱过这首作品。
两种演唱版本在发声技巧、节奏韵律、吐字咬字、形象塑造等方面均有相异之处。
发声技巧方面,张版细腻婉转,吴版圆润动听;节奏韵律方面,张版舒缓绵长,吴版自由流畅;吐字咬字方面,张版字重腔轻,吴版通透明亮;形象塑造方面,张版自然大方,吴版热情洒脱。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洗菜心》;张也;吴碧霞;演唱版本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78-02关于民歌《洗菜心》的产生时间,书籍上没有详细明确的记载。
本文以收入《湖南民间歌曲集(长沙市分册)》的望城民歌《洗菜心》为版本依据进行分析研究[2]。
《洗菜心》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演唱作品之一,具有鲜明的湖南地域特点。
这首曲子描述的是一位女子到河边洗菜,不小心把戒指掉入水中,然后恳求周围的年轻男子帮他捡戒指,并许诺谁帮了她,愿意送美酒和花生,甚至以身相许的浪漫故事,表现了湖南少女的俏皮可爱。
新中国成立后,《洗菜心》经过杨鑫华的收集整理,杨福生的精心改编,成为众多歌唱家争相演唱的经典声乐作品,其中以著名声乐演唱家张也和吴碧霞演唱的版本最有代表性。
(本文的比较分析,以张也的“金铁霖声乐教学03-张也示范歌曲《洗菜心》”演唱版本为依据,以吴碧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湖南民歌《洗菜心》”演唱版本为依据。
)两种演唱版本在发声技巧、节奏韵律、吐字咬字、形象塑造等方面均有相异之处。
一、发声技巧:张版细腻婉转,吴版圆润动听著名歌唱家张也演唱的《洗菜心》主要运用了真声比例占多数的口腔共鸣,其音域宽广,嗓音清亮。
她在演唱《洗菜心》时,声音具有原生态的特色,个性鲜明且具有花鼓戏的韵腔。
张也出生于长沙,在湖南艺术学校学习过戏曲,而且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于湖南,对湖南方言特别敏感,她演唱的《洗菜心》地方风格浓郁,细腻婉转。
湖南民歌《洗菜心》语言特色浅析
2017年第2期(总第314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2,2017(CumulativelyNO.314)湖南民歌《洗菜心》语言特色浅析吴 倩 胡吟久(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洗菜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湖南民歌,歌词语言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本文分别从语言的语调、节奏和形象进行研究,来探讨该作品的语言特色,旨在进一步把握歌曲角色的塑造和演唱的风格。
【关键词】 湖南民歌;洗菜心;歌词语言在声乐艺术里,语言是基础。
歌词与旋律是互相融合的,歌中情绪情感的表达都需要通过语言传达出来。
演绎一首歌更重要的是将歌中所展现的思想和形象通过语言和旋律传达给听众,能使其更清晰的了解到所反映事物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联想产生的艺术形象。
一、歌词语言中的语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体现在声调的抑扬顿挫、快慢轻重上。
在语言中字词的调是不固定的,说话的时候,自身情绪、说话对象、说话内容等对我们的语气语调和音色都有一定影响。
调的高低视其说话主体的情感状态而定。
《洗菜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湖南民歌,运用方言演唱。
湖南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语言的旋律性,为了使语言表达更为清晰,以及考虑到乐曲中旋律与语言音调是否吻合,作曲家会根据字词的音调去谱写歌曲旋律的走向。
如长沙话中“绣花绫”“小妹子”的音调听上去就像353 ,“戒箍子”音调近似于513。
所以从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小三度音程,如第三句“她叫妹子洗菜心”,第五句“小妹子下河洗呀菜心哪”。
都是由大小三度旋律音程组成,由此可见湖南方言的旋律韵味特点。
同时,还要注意方言中出现的独特字词以及特定的发音音调,如“奴”、“戒箍子”、“哥哥”、“大半斤”等,“跌呷一只戒箍子”中的“跌”音调是往下的,唱“die ”、“呷”唱“ga”、“只”唱“za”,哥哥要念成“guoguo”,“戒”要念成“gai”等。
尤其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发音音调,如“许他的烧酒有大半斤”中的“大”不能用某一固定的音高去唱它,而是应该要加强语气,像说话般把它夸张地念出来。
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探析
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探析摘要:《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调,后吸收到当地的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的常用曲目。
本文在分析《洗菜心》的音乐背景、曲式结构及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作品的演唱技巧和用声特色。
关键词:民歌;鼓戏;洗菜心;音乐特点;演唱特点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vegetables Heart” background music, musical structure and its unique music performance practices to explore the work of singing skills and sou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folk; drum play; vegetables heart; characteristic of music; concert features of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背景(一)湖南民歌的分类和小调的特点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歌曲。
民歌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可以按题材分,也可以按体裁分,还可以按照色彩区进行分类。
按题裁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按体裁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等,按色彩区可分为按东北部平原民歌区、西北部高原民歌区、粤民歌区、湘民歌区等。
那么《洗菜心》这首曲子则属于湘民歌区的小调。
小调俗称调子、小曲。
以叙事见长,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一种民歌体裁。
湖南小调有丝弦小调与生活小调之分,两者主要的区别为丝弦小调多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作,文词优雅、含蓄,曲调缠绵、柔情。
湖南 《洗菜心》-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湖南《洗菜心》-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洗菜心》这首歌曲的曲调、节奏、旋律和歌词的含义;2.能够正确演唱《洗菜心》这首歌曲,并能够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进行唱法的改进;3.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对华南地区的文化兴趣。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播放《洗菜心》的音乐录音,让学生亲自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与气氛;2.歌曲演唱: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深度剖析,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且模仿专业歌手进行演唱;3.了解文化背景:通过讲解华南地区特有的洗菜心文化,培养学生对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兴趣;4.培养音乐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涉及到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
三、教学步骤1. 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洗菜心》的音乐录音,让学生眼观耳听,感受歌曲的音乐特色;2.让学生通过手拍、口哨等方式来模仿歌曲节奏;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情景。
2. 歌曲演唱1.教师介绍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逐句反复地跟唱;2.教师带领学生模仿专业歌手的唱法,加强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歌曲表现能力;3.学生跟唱歌曲的同时,自己动手模仿专业歌手,练习更好的唱法。
3. 了解文化背景1.教师向学生介绍华南地区所产生的洗菜心文化,让学生了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民俗特色;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华南地区的文化,培养对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兴趣。
4. 培养音乐综合素质1.让学生尝试用其他乐器演奏这首歌曲;2.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曲调、旋律、节奏等;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评价歌曲的好坏,理解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完成歌曲演唱后,进行小组表现,评选出演唱最佳的小组;2.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撰写自己对《洗菜心》歌曲的感受和理解;3.分组进行学生展示,每组学生演示自己对歌曲的创意演绎。
五、教学注意事项1.教学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2.在课堂上尽量保证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探析摘要:《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调,后吸收到当地的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的常用曲目。
本文在分析《洗菜心》的音乐背景、曲式结构及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作品的演唱技巧和用声特色。
关键词:民歌;鼓戏;洗菜心;音乐特点;演唱特点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vegetables Heart” background music, musical structure and its unique music performance practices to explore the work of singing skills and sou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folk; drum play; vegetables heart; characteristic of music; concert features of湖南民歌《洗菜心》的音乐背景(一)湖南民歌的分类和小调的特点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歌曲。
民歌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可以按题材分,也可以按体裁分,还可以按照色彩区进行分类。
按题裁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按体裁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等,按色彩区可分为按东北部平原民歌区、西北部高原民歌区、粤民歌区、湘民歌区等。
那么《洗菜心》这首曲子则属于湘民歌区的小调。
小调俗称调子、小曲。
以叙事见长,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一种民歌体裁。
湖南小调有丝弦小调与生活小调之分,两者主要的区别为丝弦小调多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作,文词优雅、含蓄,曲调缠绵、柔情。
多有唱本或由艺人演唱很少即兴创作。
而生活小调则多由山歌演变而来,感情朴实、真挚,极具生活情趣。
湖南小调的唱词比较有规律,以多段形式的七言四句体或二句体为多,湖南小调的曲体大部分属于多乐段结构,以四乐句或四乐句重复一句的五乐句结构和上下句结构的分节歌形式居多。
湖南小调的调式以徵调式最为常见,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羽、角调式所占的比例较少,下文研究的《洗菜心》则为羽调式。
(二)《洗菜心》的教学意义《洗菜心》是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一首代表性的演唱曲目,具有民族特色和湖南乡土气息。
在现代声乐教学中,通常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民歌及戏曲音乐来让学生演唱,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演唱曲目的范围,让学生演唱的曲目多元化。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演唱,体现了当代民族声乐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从而提高演唱技能,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民族风格,更好地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二、湖南民歌的代表作----《洗菜心》(一)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洗菜心》是以湖南传统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新民歌,在原始的民歌材料上,将原来的两段扩展为现在的三段音乐,融入了地方音乐元素,形成一首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南民歌。
下图是源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册的原始湖南民歌《洗菜心》:[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
](图一)现在教学版的湖南民歌《洗菜心》的第一乐段:(图二)对比两个曲谱可以发现现在的《洗菜心》比原始的民歌《洗菜心》音乐旋律变得更加丰富,戏剧性更加强烈,主要体现为:1、在段落上,从重复的两段体变成三段体,但都以四句为一段,第三句的歌词都是使用的衬词衬腔“嗦得儿衣子啷当,啷得儿嗦”。
原始的《洗菜心》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而现在教学版《洗菜心》三段的旋律在开始句是不同的音乐旋律,只有在“66 53 6—”的时候才开始回归主题。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特点,在第四句的时候曲调上结尾旋律是相同的,但通常来说都是开头相同,结尾不同,这样的一个处理也体现了每一段在整体上的统一。
2、《洗菜心》这首曲子是属于单一调性,即一种调式贯穿于整个唱腔之中。
主要由“6135”几个音构成,音乐素材简练、集中,总的情绪欢快、活泼、泼辣、风趣。
从曲子的前奏部分开始,我们就可以判断《洗菜心》属于典型的“湘羽”调式,整首曲子都是围绕的以“羽”为主音来进行的,而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音都是落在“6”音上。
典型的“湘羽调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升sol,但是这都是在艺人们演唱中所变现出来的。
在演唱时我们演唱出来的会比实际钢琴演奏的升sol 还要略高,更加倾向与la,因此,在国际上也将“湘羽调式”中的升sol称为四分之三音,也叫中立音。
下图三中的“5”在演唱中就是“升sol”。
3、钢琴伴奏通过调性、和声、织体、伴奏音型、演奏技巧及其速度、力度、节奏的多种手法的变化,产生绚丽的色彩,触发丰富的想象,给歌唱者音准、节奏的依托,给主旋律以贴切的铺垫、烘托,与美妙的歌声相互融合,相映生辉。
[ 彭晓玲著:《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洗菜心》的伴奏大量的采用了切分音的节奏型以及弱起的节奏型,这些节奏的运用使音乐感觉十分的欢快。
第二段的伴奏织体发生变化,有三小节为固定的伴奏织体。
这样的织体为主旋律做铺垫烘托,同时又显得十分俏皮。
《洗菜心》的三段间奏是相同的旋律,左右手的伴奏旋律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段是一个预设的场景段,旋律也就比较流畅,采用的都是三度上行或者三度下行,到了第二段歌曲旋律俏皮的特色就出来了,于是采用的则为和弦式的前八后十六等(如上图所示),结构工整,富有律动性。
到了第三段演唱部分出现了跳音,左右手的伴奏音型也与其相一致,跳进旋律接着一个上行的旋律音阶,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三小节的空白伴奏,这样就为之后出现的强起做了铺垫,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歌曲更加活泼。
4、歌词内容的增加使歌曲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完整,原始的民歌只有两段,是从现在的第二段开始叙述的,而“奴在绣房中绣花绫······”被加上以后歌曲变的更加戏剧性,有一个场景的变化出现在歌曲中,从绣花绫到被妈妈叫去洗菜心,到掉金戒指,充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脉络、场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二)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同时由于与花鼓戏相结合,这决定了《洗菜心》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其在唱腔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跳进旋法:6这种跳进的使用在这首曲子是很频繁的,在每个乐段中均有出现,使曲子的风格在瞬间表现的十分活泼,欢快。
在这一基础上,出现了打花舌,这种打花舌不同于别的地区民歌的打花舌,湖南的打花舌是收尾时是上扬的,使歌曲变的更加风趣、更加活泼、也更加动人。
2、旋律加花:在第三个乐段的时候,旋律放慢,使曲调在听上去富于变化而不是单一的旋律。
3、旋律线条清晰:旋律的走向是由高到低,句首就出现高音,在高音区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图四),旋律由低结束,在低音区,旋律下抑,表现了一种焦急的情绪(图五)。
4、顺丁、倒丁:指的是节奏在旋律中的不同安排,如:以三字为一逗的唱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二或一二三字连在一起唱,中间不加其他音,不断开则为顺丁唱法。
若一与二三字之间断开则为倒丁唱法。
在《洗菜心》这首曲子中也有运用,在图六中“绣房中”中间没有音将其隔开,因此为顺丁唱法,而“绣花绫”之中加入了衬词将其隔开,旋律加上了拖腔,因此为倒丁唱法。
三、绘声绘色揭示人物情感的演唱特点(一)地方语言与民间音乐的完美统一在中国民歌中有很多是将地方语言与民间曲调相结合的,这样结合是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即兴创作、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民族性、地方性。
《洗菜心》的是以长沙官话为音乐语言的,长沙官话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等地,《洗菜心》是将长沙的地方语言和本地民间音乐相结合。
这里我将歌曲里常出现的“洗菜心”和“绣花绫”为例,“洗”是阴平、“菜”是阳平、“心”是阴平,“绣”是阴去、“花”是阴平、“绫”是上声,在演唱时就要求我们先正字后行腔,例如演唱“奴”时,普通话的发音是“nu”而在长沙话里的发音为“nou”,在韵母的拖腔时就应依照长沙方言声调行腔,采用长沙官话可以使音乐与语言声调方面达成一致。
声调的高低变化与音乐变化相配,演唱起来才会觉得和谐、动听,才能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我们常说的依字行腔,也就要求唱腔的曲调与唱词的声调相吻合,做到字音清晰,把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
演唱中的吐字归韵也很重要,这属于演员的基本功,演唱时要保持一个度,对于咬字既不能太死也不能太松,同时,归韵也要很讲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字正腔圆”。
《洗菜心》的演唱要充分和语言特色结合起来,“河”发“huo”,“忽”发“fu”等等。
《洗菜心》的旋律进行、变化符合湖南的语言和音乐特色,做到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在演唱上能朗朗上口,深受各界群众和声乐专业工作者的喜爱。
(二)《洗菜心》独特的润腔技巧唱法润腔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感情气质、语言处理、润腔特色、发声共鸣及韵味等。
《洗菜心》这首曲子的润腔技巧是十分丰富多变的,正是因为这样丰富多变的润腔技巧才使得这样特色,变的极具风格,演唱起来也加大了难度,《洗菜心》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种唱法润腔:1、颤音:演唱时主音与上方的助音快速交替的装饰音。
在《洗菜心》中运用的十分频繁,如:“绣房中”的“中”(图七)、“洗菜心哪”的“哪”·(图八)······这里的“6”都是三度的交替演唱为“6 i 6”,颤音的运用强调了这个音,使这个音发生变化的同时,加入了情绪,是音乐听起来更具风格性,在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小的细节能够体现一个歌曲的风格。
2、倚音:《洗菜心》中有非常丰富的倚音,主要有两种,前后倚音,前倚音是在每个音前加上一个装饰音,后倚音是在一句收尾的时候加上后装饰音,一般只有半拍或者一拍,能够丰富音乐的情感。
图九中前倚音可以让旋律起伏更大,能够体现小女孩的泼辣、活泼的性格,后倚音是旋律往下,又表现了女孩泼辣中的害羞。
演唱中就要把这种两种矛盾冲突表现出来。
3、衬腔、衬词的运用:歌曲中大量的运用了衬腔衬词,如“啊、呐”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在此基础上《洗菜心》中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润腔技巧就是打花舌,这种打花舌不同于别的地区民歌的打花舌,湖南的打花舌是收尾时是上扬的,使歌曲变的更加风趣、更加活泼、也更加动人。
(三)声情结合的演唱特点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歌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演唱就更加要求轻巧、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