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试题四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林中学高三历史周考试题(四)
命题人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1.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 A.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D.项王、项伯、沛公、张良、亚父
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她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
B.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象的思想根源
3.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钳),没收其器物。”这一规定的实施
A.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强化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垄断 D.违背了儒家大一统思想
4、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5、Nepman “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那么这一名词的出现由于
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被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指
①“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
②“削弱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妇女的低下地位”
③“短短几年内实现农业集体化并大大地加速工业化”
④ “将统治权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7、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8.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古代希腊的哲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
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9英国学者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中指出:“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受“美国的爱国者”的影响,英国出现了
①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②“光荣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③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④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1984年冬天,南非的图图主教在纽约的一次演讲时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这主要表明
A.种族观念是种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B.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C.宗教曾充当殖民扩张的工具
D.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显著标志
11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12.法国著名文学家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在此他强调的是
A.历史研究中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历史研究过程中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以借助假设推论
二.非选择题
13.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4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
材料二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2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4分)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紫癸丑学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