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苏轼的许多诗,从表面上看是写景、叙事,其实,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佛理。如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这首诗写了苏轼几年前与弟苏辙(字子由)一起路过河南渑池县一寺院,与老僧言谈十分默契。由于突发灵感,苏轼便于寺院破墙上即兴题诗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感悟。几年之后,苏轼与弟苏辙故地重游。此时,老僧已死,旧题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爪印一样,待到雪干之后便什么也没有了。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身生命的真挚体验。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发现人生真谛。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苏轼的一生屡经宦海浮沉,但他能笑对人生,这与他超然物外的达观修养很有关系,因此,他也常在诗歌中借一般自然现象的描述揭示这种人生处世的道理,如《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雷电为自然界最能震撼人心的现象之一,加上古人赋予雷电的许多迷信言论,当他出现时就很少有人能不为之所动。“无限人间失箸人”,含蓄而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追名逐利者,然而当你置名利,甚至生命于度外,超越雷电之上时,就不会受它威严的干扰了。诗人这种思想和人生观,与他一生中屡遭挫折有关,他饱偿过官场的黑暗、仕途的风险、人情的冷暖,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渐渐产生了看破尘寰的想法,但他又不愿被消极悲观的情绪主宰自己,务求从中解脱,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没有贪求名利富贵的杂念,就不会陷入斗争的旋涡,也就用不着整日担惊受怕;任他乾坤颠倒,风云变幻,自己都能超然物外,心不跳,色不变。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这种思想,但诗中又没有直说,而是通过眼前雷电形象,抒发心中之情,寄托物外之理。

2、题画诗中见理趣

在一些题画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苏轼的题画诗在根据画面创造意境时,善于化静为动,寄寓主观情思,并展开艺术联想,写出象外之象,其评画论艺的精当和点化工夫,在宋代的题画诗中是最杰出的。

3、和陶诗中见理趣

苏轼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而且作于不同时期,他在扬州时期的追和陶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模仿陶诗,但惠州、儋州时期的和陶诗,则表现了他求仕不能、求隐也不能的自我排遣的心境,是“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尤其是他在惠州时写的五十七首和陶诗,季情山水,游心物外,笑傲忧患而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第六》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诗写得平浅而有味,在艺术方面把握住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而自然的描写,追求超然淡泊、意与境会,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苏轼晚年的和陶诗均具备这样的特色,在“闲”与“静”的情趣中融入了禅理,表现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神会。

除了诗歌中含有理趣外,苏轼的很多词作中也蕴含着理趣。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此时的词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继承了晚唐五代词风,在立意、措辞、造境方面均因袭前人,少有可取之处;二是突破晚唐五代藩篱,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写景则清新自然,抒情则富有个性。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苏轼一生作词可考者350余首,其中约有百首左右可以看到晚唐五代词留下的影响,但这不是苏词的主要方面。苏轼在词境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他在保留传统词的畛域的同时充分拓展词的新境界。在苏词中,占重要篇幅和绝大部分篇幅的是有关壮志、哲理、送别、旅怀、风光、农村、怀古、悼亡、闲适、贺寿、嘲谑等题材的,正是这种质和量的变化,使苏词与前代任何词人的词都有了某种实质的不同。可以说,晚唐五代词代表了中国词的一半,而苏轼在词境开拓上的首事之功使中国词的发展完成了另一半。摆脱词为艳科的影响,使其富有理趣,便是苏轼对词的内容进行的开拓。

根据苏词的创作风格,将从豪放词与婉约词两方面来分析。

1、豪放之中见理趣

词至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开始抒发豪放之情怀,昂首高歌,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和人生感悟,如《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