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电接触材料】【精品】

合集下载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宫鑫;任帅;李黎【摘要】钨铜合金因其导电导热性好、密度大、强度硬度高、耐电弧烧蚀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作高压电器的触头材料.鉴于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触头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综述了提高钨铜电触头性能多种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弧对钨铜触头的烧蚀过程与机理;总结了现阶段混合式和包覆式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概述钨铜合金触头传统和新型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提出功能梯度材料和细晶/纳米材料是钨铜合金的发展趋势.介绍添加稀土元素、硬质颗粒、活化剂元素对钨铜触头进行掺杂改性的方法,并列举影响钨铜合金性能的其他因素;最后分析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12页(P87-98)【关键词】钨铜电触头;电弧烧蚀;制备工艺;掺杂改性;综述【作者】宫鑫;任帅;李黎【作者单位】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41钨铜合金出现之后即用于高压开关电器的电触头材料,如今在真空、压缩空气、SF6、N2等不同气氛的交直流开关和断路器中,钨铜触头材料占有很大份额[1-2]。

钨铜合金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被用作电阻焊和电加工电极、电子封装和靶材、破甲弹的药性罩、飞机喉衬和燃气舵、飞行器喷嘴等[3]。

在电接触领域,触头材料的性能基本上决定了高压开关的发展趋势。

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有:导电导热性好、耐压值高、分断电流能力强、截流值低[4]、耐电弧烧蚀、抗材料转移能力强、抗熔焊性能优良[5],以及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温升低、耐环境性[6]等。

钨铜合金是由钨与铜组成的既不互溶又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假合金(pseudo-alloy)[7],正是这种组合使得钨铜合金同时具有钨和铜的多种优良性能[8]。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一、银基电接触材料简介电接触元件亦称触头或接点,在高、低压电器中起着接通、分断、导流和隔离电流的作用,是高低压电器的关键元件之一。

电接触元件主要由电接触材料制成,电接触材料是影响开关电器触头系统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及耐电弧烧损、抗熔焊、小的电磨损、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不与使用介质起化学变化、有一定的强度和易于机械加工等通性。

银是贵金属,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它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延展性,历史上银广泛用于制作珠宝首饰和工艺品、银币;银具有良好的光敏感度,使银成为制作感光材料的关键物质;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目前电接触材料、钎焊材料及电子浆料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

电接触复合材料是电工合金的关键功能材料,用于高低压开关触头,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发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的技术水平。

银基电触头材料是广泛应用的电触头材料。

银具有最高的导电率和热导率,其氧化物在很低的温度下分解,故基本上不存在氧化问题。

但银太软,抗熔焊和耐电腐蚀性能差,还会发生极性转移。

故在银中添加元素形成银合金,或银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形成假合金,可提高电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和耐电腐蚀性。

银基电触头普遍应用于各种低压电器,是低压电器的核心元件,广泛用于配电系统、家电、交通和控制机械设备中。

二、银基电接触材料制备方法1.细晶银(熔炼法)在纯银中添加微量镍,使其晶粒细化。

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界面能也就越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细晶银的金相组织为晶粒细微而均匀。

2.银-金属氧化物(合金内氧化法)银中含一种或几种金属氧化物,可以显著提高抗熔焊性和抗电弧烧损性。

合金内氧化法是制造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

首先将银与金属熔炼成银-金属合金,合金可经热加工或冷加工,然后将其臵于氧化气氛中加热,在一定的温度、氧化分压条件下进行内氧化处理。

内氧化的现象是由于溶媒金属的溶质金属对氧的亲和力不同而发生的,在某温度下,氧溶解度较大的溶媒金属应该与比氧填充速度小的溶质原子组合进行内氧化。

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接触抖动(反复)
初始状态
接近
※电弧产生 ※表面升温
初接触
※电阻大 ※温度高 ※产生熔池
形变
※电弧灭 ※飞溅 ※塑性变形
反弹
※电弧再现 ※动熔焊
接触
※电弧灭 ※电流温升 ※静熔焊
分离冷却
※光洁度下降 ※氧化膜增加 ※电阻加大
断离弧烧蚀
※吸氧 ※高温炸溅 ※添加物分解
液桥断开
※材料转移 ※电弧产生
液桥导通
内部资料 . 严禁外流
5.3触点的接触抖动
5. 电接触基础
U
T 电压抖动
Xd以上产生电弧 Xd以下触点塑性变形,熔池银浆飞溅
8点以后触头反跳距离小于触头的 形变距离,虽有振动但不再分离
接触抖动难以避免,结构设计时需让触点稳定接触,减小额外的抖动。
内部资料 . 严禁外流
5.4触头熔焊与焊接力
5. 电接触基础
3. 材质
在所有的纯金属中,纯Ag的导电性、导热性都是 最好的,其在0℃下的电阻率为1.54 n·cm,导热率为 435W/m ·K 。纯Ag在常温下不易氧化,高温时产生 的氧化膜又很容易分解而还原成金属Ag(在200℃时即 分解) 。
纯Ag的缺点: ①熔点低、硬度低、耐机械磨损性差; ②固态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上升趋势
※材料转移 ※发热加巨 ※熔池加大
内部资料 . 严禁外流
分离开始
※接触力变小 ※发热加大 ※熔池产生
6.4触点失效过程
6. 触头失效分析 失效拐点
触头的接触性能开始下降后(进入失效拐点),很快将进入严重的恶性循环,接 触性能急速下降,最终失效。
内部资料 . 严禁外流
如何提高触头的寿命? 1.根据负载的类型及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触头材料。 2.适当加大触头的接触压力。 3.提高触头表面的光洁度。(铆压过程管控) 4.生产过程中保护触头不被污染。 5.保证触头接触的可靠性,减小抖动。 6.合理的灭弧结构。 7.加快触头开合的速度,减少电弧燃烧的时间 。 8.保证触点有足够的分断力。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12电气(2) 段浩
触头材料是所有开关电器中必不可少的元件。电接触的可 靠工作与否,与采用的触头材出高技术竞技指标电器产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
1:尽可能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良好的力学性能 3:良好的化学性能
• (2)金合金----金-镍合金的硬度比较大,但在电弧作 用下易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 金-铂合金在常温下 光泽不变暗色,加温时不氧化。 金-锆合金能显著提 高硬度,也不氧化,但抗熔焊较差。 金-银-钯合金硬 度高,不氧化,但易于形成桥转移。
• (3)铂合金----铂-铱合金随铱含量的增加,其硬度和 电阻率都增大,它的生弧参数较铂高,触头使用寿命 长。 铂-钌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
• (4)钨(W)------钨的许多性质和铂相近,但它有很高的 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而它的抗电弧烧损、抗熔焊性 能都很好。缺点是在高温下形成不导电的氧化膜,需要很大 的接触力才能破坏,故适用于大功率电器的触头。
金属合金材料:
• (1)银合金----银常与金或钯组合成合金。银-金合金 能耐大气腐蚀,当金含量低于50%时能生成硫化膜, 这种合金的可塑性好,易加工。 银-钯合金的性质类 似于银-金合金,但它具有电阻率大而电阻温度系数小 的特点,钯对银有保护作用,当钯的含量超过50%时 不会硫化,加工性能也很好。
接触材料的分类:
纯金属材料
1:银 2:铜 3:金 4:钨
金属合金材料
1:银合金 2:金合金 3:铂合金 4:钨合金
金属陶瓷材料
1:银-氧化隔 2:银-氧化铜 3:银-氧化锌
纯金属材料:
• (1)银(Ag)——纯金属中银的导电和导热都是最好的。 银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在潮湿的介硫气体中易硫化。银的氧 化膜和硫化膜易分解,故接触电阻小且稳定,允许温度高。 银的熔点低,在强电弧作用下易喷溅,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器 触头,或在固定触中作镀银材料。

电触头材料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

电触头材料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

根据 低压 电器 的 功 能 需求 , 择适 当 的 触 头 选
及其制备工艺, 可优化低压电器 的设计 , 同时达到 节能 、 保等 效 果 ¨ 。 环 】
1 电触 头 材 料
1 1 铆 钉型 触 头 .
脏 ” 。通 常 , 压 电器 要 求 触 头 材 料具 有 良好 低 的导 电和导 热性 、 良的抗 熔 焊和 耐 电磨损 性 、 优 分
t c t ra si o v ha e c tc o a tma e il n lw o g ona tr,mi a u e cr utb e k r,m o l d c s ic i r a e n o e i n lc r nit r ic i r a e ude a e cr u tb e k ra d c nv nto a i—
e i b e k rw r n e t ae a e n t e f n t n l e u rme t f o otg p a au .T e su y c u d h l o u t r a e e e i v si td b s d o h u c i a q i g o r e n w v l e a p r t s h td o l ep t ol a
Ab t a t o tc trasp e a e y d f r n t o s w r n lz d a d c mp r d sr c :C n a tmae il r p r d b i e e tmeh d e e a ay e n o a e .Ap l ain o Ol f p i t fC I c o —
0 引 言
低 压 电器 是 电力 系统 中将 电能输 送 到用 户 的 不可 缺 少 的环 节 , 般 由触 头 系统 、 测 系统 、 一 感 机 械传 动 系统 等组 成 , 中 , 头 系 统 最 为关 键 , 其 触 而

开关电器电接触材料与接触电阻计算

开关电器电接触材料与接触电阻计算

开关电器电接触材料与接触电阻计算1、电接触材料1.1 电接触材料的技术要求电接触材料是影响开关电器触头/触点电接触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如下:1、热损耗方面的要求:要求电接触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阻率小,导热率不大,由此确保触头/触点在闭合位置时的接触电阻小,温升低。

电接触温升低能够减缓电接触材料的氧化,使得有害的表面膜不容易生成,触头分断时的液态金属桥也不容易形成。

2、电接触热性能方面的要求:要求电接触材料的熔点和沸点高,导热性能好。

电接触材料的密度、热容量要大,熔化和汽化的数值要高,由此抵御触头的电磨损。

3、化学性能稳定,元素的电极电位要高,减少化学腐蚀:电接触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化学特性,要求电接触的两种金属电极电位的差值要小,可以减轻电化学腐蚀。

电接触材料应当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产生化学腐蚀和无机膜,4、物理特性(硬度、密度和可塑性)方面的要求:电接触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这里包括合适的硬度和摩擦系数,使得触头/触点在合闸冲力作用下不产生变形,便于机械加工和铆焊。

在使用中要求抗压特性、抗剪切特性和耐磨性要好。

这些要求与开关电器的机械寿命有关。

1.2 弱电流触头/触点的材料选用弱电流触头/触点一般用于二次回路,其电流在5A以下,且不配灭弧罩。

继电器的触点就是典型的弱电流触头/触点。

弱电流触头/触点一般用银、铂、铜等元素制作电接触材料,也有用金、钼和镍。

银的电阻率1.65x10-8Ω•m,是金属材料中最高的,导热性也是最高的。

银在潮湿的环境下易硫化,但在空气中相对稳定不易氧化。

由于银的氧化膜和硫化膜易分解,故银的接触电阻很小而且相对稳定。

银的熔点是961.93℃,熔点相对较低,在强烈的电弧冲击下易发生熔融喷溅。

银一般用作镀层材料,常见于继电器触点或者母线固定搭接面。

铜的电阻率1.7x10-8Ω•m,仅次于银,其硬度和机械强度远高于银。

铜的熔点是1083.4℃,高于银,且价格比银低得多。

机车电器基础知识—电器的电接触理论

机车电器基础知识—电器的电接触理论

二、金属陶瓷材料
金属陶冶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彼此不相熔合的金属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其中一种金属有很高的导电性(如银、铜等),作为材料中的填料,称为导电 相,另一种金属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如钨、镍、钼、氧化镉等),在电弧的 高温作用下不易变形和熔化,称为耐熔相,这类金属在触头材料中起着骨架 的作用。这样,就保持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是比较理想 的触头材料。
触头的参数 (a)断开状态; (b)刚接触时; (c)闭合状态。
五、触头的压力
1、触头的初压力:触头闭合后,其接触处有一定的互压力,称为触头压力。 触头压力是由触头弹簧产生的。 触头弹簧有一预压缩,使得动触头刚与静触头接触时就有一互压力F0,称为触头初
压力,它是由调节触头弹簧预压缩量来保证的。 初压力可以降低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 2.触头终压力:动、静触头闭合终了时,触头间的接触压力称为终压力FZ。它是由
在同一压力条件下,线接触的接触电阻比前两种较低。 其原因是触头的压力强度和实际接触面得到了适当配合。面接触的接触点虽较多,但
压力强度小,点接触的压力强度虽高,但接触点少,因此它们的接触电阻都比线接触情 况大。 线接触容易做到触头间有滑动和滚动,从而使触头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线接触触头 的制造、调整、装配均比较方便,因而得到广泛的采用。常用于几十安至几百安电流的 中等容量的电器,如接触器、自动开关及高压开关电器的主触头。 触头实现电联接,一般采用触头弹簧压紧,压力较小,并考虑到装配检修的方便和工 作可靠,多采用点接触或线接触的形式。在近代高压断路器和低压自动开关中,有的采 用多个线接触和点接触并联使用,以减小接触电阻,使得工作可靠,制造检修方便。
电压表测量出其AB长度上的电压降为U, 则AB段导体的电阻为 R U

低压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低压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板法。
12
2-2
• & AgCdO 材料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20 年代就有人提出将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用于低压电
器的设想,不过由于当时制造技术差,只能做出合金,如Ag/Cd 合金。

当其在开关上使用,由于开关操作时触头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在 Ag/Cd 触头表面形成AgCdO,使开关性能明显提高,因而促使了 AgCdO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能要求。
16
2-2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为此,各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人们研制了
AgZnO,AgCuO, AgNiO, AgSnO2等系列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
头材料,各种材料性能见表2.1。 • 表2.1 AgMeO 触头材料性能
17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触头材料性能经过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无毒的 AgMeO 中,最有希望代替银氧化镉材料的是银氧化锡材料。
13
2-2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银氧化镉触头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电弧侵蚀性、抗熔焊性、稳定且和较 低的接触电阻、良好的加工性和可焊性,并且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被称
为“万能触头”,因此广泛用于从几伏到上千伏的多种低压电器中。 然而
• 性能如此优良的材料却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 Cd,且在AgCdO电触头材料的生产、装配、使用及回收的全过程中都存
2-1

引言
相对而言,由于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界面化学反应,反应性
润湿过程中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并不是影响液态金属在陶瓷表 面润湿性的主要参数,润湿作用主要是通过界面反应形成界面 反应产物来实现。 • 此界面产物的生成使润湿过程在一具有更优良润湿性能的 中间层上进行,极大地改善了润湿效果。 •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有:座滴法、落置液滴法、移滴法和斜

AgSnO_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

AgSnO_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

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3614030006) 张尧卿: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功能材料 Tel :022********* E 2mail :y.q.zhang @AgSnO 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3张尧卿,郑 冀(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 分析了AgSnO 2电接触材料替代有毒的AgCdO 材料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述了国内外AgSnO 2电接触材料的最新制造工艺及其优缺点。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电接触材料行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探讨了AgSnO 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SnO 2 研究进展 制造工艺 电触头行业A R evie w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SnO 2Contact MaterialZHAN G Yaoqing ,ZH EN G Ji(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Abstract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bstitution of poisons AgCdO by AgSnO 2contact materials areanalyzed.We generally illustrate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intro 2duced as well.Afte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ntact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 2tries ,we give an exploring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K ey w ords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AgSnO 2,research progres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electricalcontact industry0 前言任何一个电系统都是将承载着信号或者能量的电流从一个导体通过导体与导体的接触处传向另一个导体。

触点材料

触点材料

AuNix (x=5、9、10、16等) AuCo合金
成分:AuCo5 特点:强度高、抗氧化性好、材料迁移小。应用于对材料迁移要求高的场合
Pd基合金
目的:降低成本 方法:加入Cu、Ag、Ni、W、Ru(钌)
PdCu:特点:桥转移小、硬度高、耐电流冲击。应用于弱电触点材料 PdAg:特点:金属转移小。应用于弱电触点材料
Pt基合金
PtIr(铂铱):硬度高、熔点高、耐蚀、接触电阻低,是典型的弱电触点材料 PtRu(铂钌):可替代PtIr
(3)复合触点
Ag-氧化物
成分:Ag-(10~15)wt% CdO,或SnO2、ZnO、CuO、MgO、PbO、In2O3 特点:氧化镉质点有助于灭弧、抗熔焊、粘合,烧损率比Ag小得多(Ag与CdO不互溶) 应用:低压电器中 成分:Ag、Ni烧结而成,不是合金 (室温下Ag在Ni基中的固溶度小于2%,Ni在Ag中不溶) 特点:导电导热好,抗金属转移,电弧和浸蚀,耐磨,强度高, 延展性加工性好 应用:负荷开关和断路器 特点:硬度高,耐电弧、粘着、熔焊 缺点:表面形成混合氧化物使接触电阻提高 应用:低压电器触点材料
2)触点材料 (1)纯金属
贵金属:Ag、Au、Pt、Pd(钯) 贱金属:W、Cu、Mo、Ni、Co 优点:导电导热率高、加工性好、价格便宜、不易氧化 缺点:硬度低、熔点和沸点不高。不耐磨和电弧 应用:小电流触点
Ag:
Au、Pt、Pd:
优点:导电导热好、加工性好 缺点:价格昂贵 应用:弱电触点
缺点:难机械加工、价格贵、耐氧化性差 应用:舌簧继电器
MEMS微幵关的设计 和研制 对触点材料的要求
MEMS工艺兼容,导电和导热性能好, 能耐电弧、金属转移轻,熔点高、不易 产生触点粘结现象,且有硬度、疲劳 极限和弹性模量高的特征

触头

触头
装配指南 电子电磁式灭弧开关是一种高压断路灭弧开关,由静触头、动触头和电子灭弧装置。组成静
触头与灭弧装置电接,动触头具有与灭弧装置的辅助触头电接和断开两种状态。该开关在运 行时,灭弧装置处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状态无损耗,断路操作时,动触头通过辅助触头将电弧引导向灭弧 室进行灭弧。该开关以空气为绝缘介质,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小,便于维修,适用中高 压线路的断路开关使用。 油式灭弧开关,特别适用于交流电机。在底板上装有静触点,压板上装有动触点,立柱的下 端装在底板上,压板装在立柱上,立柱上套有弹簧将压板与底板隔开,压杆的下端装在压板 上,底板、压板、立柱及压杆的下半部分浸在油箱中的油内,压杆的上端穿过油箱盖与手柄 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产生电弧、不会伤害人身、不会烧坏触点、使用安全方便,结构简单、 成本低、生产制造容易。
触头
概述 触头又称电触头用于开关、继电器、电气连接及电气接插元件的电接触,本触头内容介绍由 厦门日华机电成套有限公司专业总结,我司专业制造电力电气触头等辅助配件,欢迎来图来 样定做。触头的主要作用是当断路器处在“合闸”与“分闸”位置使提供区分信号。主触头 是用来控制电动机等设备,用于主电路;而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起到控制作用。顺序是 主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先动作,然后是辅助常闭触头动作。电气配件,与弧触头对应,主触 头和弧触头在断路器分、合闸时有不同的作用和操作次序。
适用范围 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系统是封闭在真空管壳中,触头开断时产生的电弧不会影响环境,因而它可 以工作在苛刻的不利的工作环境下。在低压电器领域中,尽管它的价格比一般空气中灭弧的 开关电器的价格要高,但它的优良性能和环保作由电源接线端子、导电板、灭弧室、静触头、 灭弧室瓷套,动触头及传动控制装置等组成,所述静、动触头设于由灭弧室瓷套及贴附于它内 壁上的硅橡胶衬组成的真空内腔;并通过真空灭弧室下部动触头的伸出单极低压交流真空接 触器具有分断能力强、触头不老化,、电弧不外露、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底噪 声等优点。其卓越的分断技术特性能在特别苛刻的条件下频繁操作使用。适用于需单相控制、 保护的场合。 触头尺寸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和分类
12电气(2) 段浩
触头材料是所有开关电器中必不可少的元件。电接触的可 靠工作与否,与采用的触头材料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认为采用优异性能的触头材料是改善电气性能和制造 出高技术竞技指标电器产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电接触材料的要求: 1:尽可能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良好的力学性能 3:良好的化学性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金属陶瓷材料(粉末冶金材料)
• (1)银-氧化隔---这种材料具有好的耐电磨损、抗熔 焊和接触电阻而稳定的特点。它被广泛用于中等功率 的电器中。 (2)银-氧化铜---与银-氧化隔相比,耐磨损,抗熔焊 性能好,无毒,使用寿命长,价格便宜,组织结构更 均匀,分解温度更高。缺点是当焊接温度稍高或时间 偏长时,触头表面就会起泡,在生产和焊接过程中所 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害。 (3)银-氧化锌---抗熔焊,抗电弧磨损性能好,且电 导率高,常用于各种低压开关电器中。


谢谢观赏
接触材料的分类:
纯金属材料 1:银 2:铜 3:金 4:钨 金属合金材料 金属陶瓷材料 1:银-氧化隔 2:银-氧化铜 3:银-氧化锌
1:银合金
2:金合金 3:铂合金 4:钨合金
纯金属材料:
• (1)银(Ag)——纯金属中银的导电和导热都是最好的。 银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在潮湿的介硫气体中易硫化。银的氧 化膜和硫化膜易分解,故接触电阻小且稳定,允许温度高。 银的熔点低,在强电弧作用下易喷溅,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器 触头,或在固定触中作镀银材料。 (2)铜(Cu)----铜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仅次于银,与银相 比有较大的硬度和强度,熔点较高,价格低,易加工。缺点 是易氧化,使接触电阻随温度和时间迅速增长。现在,用纯 铜作触头材料已较少见。 (3)金(Au)----金的导电和导热性次于银和铜,突出的 优点是不氧化,接触电阻稳定。金的缺点是价格贵,易于产 生冷焊、变形和磨损,一般用于弱电触头或用作镀层。 (4)钨(W)------钨的许多性质和铂相近,但它有很高的 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而它的抗电弧烧损、抗熔焊性 能都很好。缺点是在高温下形成不导电的氧化膜,需要很大 的接触力才能破坏,故适用于大功率电器的触头。

新型铜基电触头复合材制

新型铜基电触头复合材制
理 是 利 用 机 械 能 来 诱 发 化 学 反 应 或 诱 导 材 料 组 织 、 构 和 性 能 的 变 化 , 此 结 以 来 制 备 新 材 料 。 为一 种 新 技 术 , 能 作 高
4传 导率高 ,抗电弧侵蚀性 能好 .
传 导 率 包 括 导 热 性 和 导 电性 , 是
料, 具有 强度 高 、 电性 好、 导 软化 温度 高 等特性 , 现 代 电子 技 术和 电工 等 在 领域 具有 广 阔的 应用 前景 , 因而成 为 铜合金材料 的研究热点之 一。
二 电触头材料的发展
目前 , 电触头 材料一 般采 用银 及
往 不能 满足对 温度 、 弹性 、 耐腐 蚀性 、 高温强度 等的要 求。 以, 所 在铜基 体中 1 人第二相是 目前 电接触材料设 计过 程 中的 重 要环 节 , 三 氧化 二铝/ 而 铜
是一种特 殊的功 能材料 , 殊之处 在 特
{ }
EIFIO U JF C S
新 型铜 基 电触 头 复合材 料
■ 文/ 倩 倩 张 代 东 姚 太 原科 技 大 学 材料 要 求
电触 头是 仪器 仪表 、 电器 开 关中

发 生 复 杂 的 冶 金 、 理 及 化 学 反 。 物
A10 /Cu 合材料 是一 类具 有 , 复
优 良综合 物 理 性 能 和力 学 性 能 的材
另 外 , , A1 /CU 合 材 料 高 温 蠕 变 O 复 速度 低 , 明弥散 强 化铜 具有 很好 的 说
热稳定性 。
的, 机械 能直 接参 与或 引 发化 学反 应 是一 种新 思路 。 能球磨 法 的基本 原 高
( , A1 /Cu) 合材料是 目前被研究 0 复 的最充分 的 弥散强化铜 基复合 材料 , 不 仅强度 高 , 电性 及导 热性 与纯 铜 导 相近 , 而且 还有 良好 的抗 电弧 侵蚀和

第3章 电接触与触头解读

第3章  电接触与触头解读

固定电接触
特点:用螺丝、铆钉、夹紧件等将导电元件紧固在一 起,导电元件间无相对运动

滑动及滚动接触
特点:部分导电元件可动但不可分,接触元件间可相 互滑动或滚动

可分接触
特点:伴随导电件的闭合与分离
三种接触形式举例
(a)固定接触
(b)滑动接触
1—动接触元件,2—静接触元件
(c)可分接触
3.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7、辅助触头(Auxiliary Contact) 接在开关的辅助回路中,并由该开关用机械 方式操作的触头。
触头术语
六、触头压力与触头弹簧



触头压力还有触头初压力和触头终压力之分。 触头初压力是指动静触头刚接触时的触头接触压力,它由 触头弹簧的预压缩产生。这个预压缩很重要,避免引起触 头的“弹跳”,如果预压力不足,弹跳同样会发生,仅是 弹开的程度不同。触头关合过程的弹跳会在电弧的作用下 严重的磨损触头。 触头的终压力,是指动、静触头在闭合位置时的接触压力, 它由触头弹簧的终压缩所产生。这也是触头的一个重要参 数,它决定着触头能否在长期负荷及故障短路下都能正常 工作。对低压空气断路器,触头压力与其所通过的额定电 流可按10~50g/A取值(这是银或银基材料触头,铜触头的 为其两倍),初压力约为0.9~0.8的终压力。对高压断路器, 触头压力的校验方法后文还有述及。
一、接触电阻产生的机理

1 电流收缩 2 氧化膜 “隧道效应”

R j Rs Rm R j 接触电阻 Rs 收缩电阻 Rm 氧化膜电阻
二、接触电阻的负面影响

接触电阻
当接触电阻较大,引起发热严重,而发热严重又导致氧 化、腐蚀等的加剧,这样恶性循环就会使导电性能完 全破坏,要么接触面完全失去导电性,要么因发热严 重而熔焊。前者多发生在弱电情况下,后者多发生在 强电流导电中。 不过,在高压或低压强电开关设备中,触头的接触压 力通常都很大,膜常被压碎或自清扫,且很容易在膜 中形成106 V/lcm以上的高场强将膜击穿,因而主要是 收缩电阻的作用。 为了保证导体的温升,通常要控制接触电阻不能超过 规定的数量。

低压电器常用的触头材料、各自性能、应用

低压电器常用的触头材料、各自性能、应用

低压电器常用的触头材料、各自性能、应用电触头是仪器仪表、电器开关中非常重要的接触元件。

高压输变电间大容量超高压发展, 低压配电系统与控制系统对自动化水平、灵敏程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电子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都对触头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触头在开闭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极其复杂, 影响因素较多, 理想的电触头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接触性能、化学性能、加工制造性能等。

国外对电接触元件和材料的研究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早期的触头材料多采用纯钨、纯钼、纯铜及贵金属银, 以后开始研制复合触头,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低压电器银基触头材料、双层或多层复层触头材料、真空开关及其它封闭开关用触头材料等。

我国从1956 年开始研究和生产触头材料, 经过40 多年的发展, 目前可生产银基触头材料、钨基触头材料、铜基触头材料、贵金属基弱电接点材料等。

1 铜基触头材料1.1 铜钨系触头材料铜钨系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抗熔焊性、强度高等优点。

但由于其开断能力不大, 只适用于小容量的真空断路器和真空接触器。

近几年随着触头结构和灭弧介质的改进, 铜钨触头的开断容量有了很大提高, 如在少油断路器中达到了1200MVA。

在铜钨合金中添加镍可使其抗电弧腐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铜铋合金触头材料铜铋合金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较低的截流值、一定的开断能力。

但因强度低、电弧侵蚀大, 故触头寿命较短, 可用于20kV 以下的真空断路器中。

为满足更高电压等级及分断更大电流的要求, 美国研究了CuBiAl( 12% Al, 1% Bi, 质量分数) 合金, 这种合金耐电压能力是铜铋( 0.5%Bi) 合金的3 倍, 抗熔焊能力也很强。

为提高分断容量, 日本又研究了CuTeSe 触头材料, 这种触头开断能力大, 损蚀率小。

1.3 铜铬材料铜铬材料的特点是耐电压水平高、分断容量大、有很强的吸气能力、耐损蚀特性好、截流值不太高。

但就某单一方面的性能, 铜铬触头还存在明显不足,如耐压不如铜钨合金, 抗熔焊性略逊于铜铋合金, 截流值则高于银钨合金, 而且, 由于铜与铬的互溶性差, 通过烧结收缩致密化有一定困难。

电接触与触头

电接触与触头

两种金属在表中旳位置相隔越远,构成电池时旳电动势就 越高。当电池正负电极用导线短路后将有电流I流通。在电 流流过旳同步,负电极金属溶解到电解液中,造成负电极 金属旳腐蚀。电动势越高,电流越大,腐蚀越严重。正电 极则不会出现这种腐蚀作用。
不同金属构成电接触时也会发生类似旳腐蚀现象。如铜铝 接触、铜铁接触等。
n面 n线 n点 Rs面 Rs线 Rs点
膜电阻:压力F一定时,单个接触点旳受力:
f面 f线 f点 Rm面 Rm线 Rm点
Rj Rs Rm 与接触形式及压力F有关
试验表白,在一定范围内且压力相同步,线接触旳接触电阻比 点、面接触都低。这是因为点接触旳接触点少、压强大,面接 触旳接触点多、压强小,线接触压力强度和接触面积得到了较 合适旳配合,故线接触广泛用于高压开关电器旳可动接触中, 而面接触多用于固定连接。
价低。
1)银:电阻率ρ与硬度Hb 都小;低温下不易氧化,高温下银旳 氧化物很轻易还原成金属银;银旳氧化物旳电阻率也很低。从 降低接触电阻角度看,银是最理想旳材料。但是,银旳价格较 贵,所以高压电器中常采用铜镀银或镶银旳措施。
2)铜:电阻率与硬度比银略大;在室温下,在大气中或变压器 油中铜会氧化,铜旳氧化膜厚度随温度增高而增长。从减小接 触电阻看,铜是仅次于银旳材料。为了减小接触电阻,能够在 铜上镀银或镶银,也能够镀锡。锡旳优点是硬度小,氧化膜旳 机械强度低。
2) 线接触: 一种圆柱面与一种平面相接触,从几何学角度看, 两面接触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称线接触。当然,实际接触面 是分布在狭长区域内旳若干个接触点。
3) 面接触: 两平面相接触,从几何学角度看,接触面是一种 平面,所以称为面接触。当然,实际接触面是分布在若干处 旳诸多种接触点。
收缩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头电路的通断和转换是通过电器中的执行部件,主要是其触头来实现的。

触头是有触点电器的执行元件,又是电器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器的性能。

本章就触头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出现的主要问题,如接触电阻、振动等,进行一定的分析,找出减少其危害的一些实用方法并对触头的一些基本参数作一介绍。

第一节概述一、触头的分类触头作为电器的执行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对电器的工作性能、总体结构、尺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触头的工作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器可靠性。

触头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经常要受到机械撞击、电弧等的有害作用,很容易损坏,故它又是有触头电器的一个薄弱环节。

触头可按以下方法分类:1.按触头工作情况可分为有载开闭和无载开闭两种。

前者在触头开断或闭合过程中,允许触头中有电流通过,后者在触头开断或闭合过程中,不允许触头中有电流通过,而在闭合后才允许触头中通过电流,如转换开关等。

无载开闭触头,由于触头开断时无载,故无电弧产生,对触头的工作十分有利。

2.按开断点数目可分为单断点式和双断点式触头。

3.接触头正常工作位置可分为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

4.按结构形状可分为指形触头和桥式触头等。

5.按触头的接触方式可分为面接触、线接触和点接触3种。

二、触头接触面形式触头接触面形式分为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3种,如图14—1所示。

图14—1 触头的接触式(a)点接触;(b)线接触;(c)面接触。

1.点接触点接触触头是指两个导体只在一点或者很小的面积上发生接触的触头(如球面对球面,球面对平面)。

它用于20 A以下的小电流电器,如继电器的触头,接触器和自动开关的联锁触头等。

由于接触面积小,保证其工作可靠性所需的接触互压力也较小。

2.线接触线接触是指两个导体沿着线或较窄的面积发生接触的触头(如圆柱对圆柱、圆柱对平面)。

其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均适中,常用于几十安至几百安电流的中等容量的电器,如接触器、自动开关及高压开关电器的触头。

触头实现电联接,一般采用触头弹簧压紧,压力较小,并考虑到装配检修的方便和工作可靠,多采用点接触或线接触的形式。

在近代高压断路器和低压自动开关中,有的采用多个线接触和点接触并联使用,以减小接触电阻,使得工作可靠,制造检修方便。

3.面接触面接触头是指两个导体有着较广表面发生接触的触头(如平面对平面)。

其接触面积和触头压力均较大,多用于大电流的电器,例如大容量的接触器和断路器的主触头。

为了保证电器可靠工作,对触头有如下要求:工作可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长期通过额定电流时,温升不超过规定值;通过短路电流时,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电动稳定性;有足够抵抗外界腐蚀(如氧化、化学气体腐蚀)的能力;寿命长。

三、触头的参数触头的参数主要有触头的结构尺寸、开距、超程、研距、触头初压力和终压力等。

1.触头的结构尺寸触头的结构尺寸,主要是根据触头工作时的发热条件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机械强度与工作寿命等条件。

2.触头的开距触头处于断开位置时,动静触头之间的最小距离S称为触头的开距(或行程),如图14—2所示。

触头开距必须保证触头分断电路时能可靠地灭弧,并且有足够的绝缘能力。

从减小电器的尺寸和减小触头闭合时振动的观点出发,在可靠开断电路的原则下,触头开距越小越好。

触头开距的大小与开断电流大小、线路电压、线路参数以及灭弧装置等有关。

3.触头的超程触头的超程是指触头对完全闭合后,如果将静触头移开,动触头在触头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前移的距离厂,如图14—2所示。

触头超程是用来保证在触头允许磨损的范围内仍能可靠地接触。

一般在计算时选取超程t=,式中t为新触头的厚度。

6.0(-r)8.0图14—2 触头的参数(a)断开状态;(b)刚接触时;(c)闭合状态。

4.触头的初压力触头闭合后,其接触处有一定的互压力,称为触头压力。

触头压力是由触头弹簧产生的。

F,称为触头初压力,它触头弹簧有一预压缩,使得动触头刚与静触头接触时就有一互压力是由调节触头弹簧预压缩量来保证的。

初压力可以降低触头闭合过程的振动。

5.触头终压力F。

它是由触头弹簧最终压缩量动、静触头闭合终了时,触头间的接触压力称为终压力z来决定的。

它使触头闭合时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加,使闭合状态时的接触电阻小而稳定。

6.触头的研距一般线接触触头的动、静触头开始接触时,其接触线在a点处(见图14—3),在触头闭合过程中,接触线逐渐移动,最后停在b点处接触,以导通工作电流。

由于在动触头上的ab 和静触头上的a’b’长度不一样,因此,在两者接触过程中,不仅有相对滚动,而且有相对滑动存在,整个接触过程称为触头的研磨过程。

触头的滚动量与滑动量之和称为研距。

触头表面有滑动,可以擦除触头表面的氧化层及脏物,减小接触电阻。

触头表面有滚动可以使正常工作接触线(最终接触线)和开始接触线(最后分开线)错开,以免电弧烧损正常工作的接触线,保证触头接触良好。

图14—3 触头的研磨过程及研距触头的开距、超程、初压力和终压力都是必须进行检测的重要参数。

在电器的使用和维修中常用这些参数来反映触头的工作情况及检验电器的工作状态。

触头有4种工作情况:1.触头处于闭合状态触头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能过规定的电流,且触头温升不超过允许值,主要问题是触头的发热及热和电动稳定性,触头的发热是由接触电阻引起的,故应设法减小接触电阻。

2.触头闭合过程触头在闭合过程中会因碰撞而产生机械振动,这个过程的主要问题是减小机械振动,从而减小触头的磨损,避免触头熔焊。

3.触头处于断开状态触头处于断开状态时,必须有足够的开距,以保证可靠地熄灭电弧和开断电路。

4.触头的开断过程触头开断过程是触头最繁重的工作过程。

当触头开断电路时,一般会在触头间产生电弧, 这个过程的主要问题是熄灭电弧,减小由电弧而产生的触头电磨损。

第二节 触头的接触电阻一、接触电阻的产生图14—4(a)所示为一段完整的导体,通以电流I ,用电压表测量出其AB 长度上的电压降为U ,则AB 段导体的电阻力IU R图14—4 接触电阻如果将此导体截断,仍通以原来的电流,测得AB 两点之间的电压降为 Uc 见图 3-4(b),c U 比U 大得多,AB 两点之间的电阻为IU R c c = c R 除含有该段导体材料的电阻R 外,还有附加电阻j R ,即j c R R R += (14—1)称附加电阻R 。

为接触电阻。

动静触头接触时同样也存在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包括收缩电阻和表面膜电阻。

1.收缩电阻接触处的表面无论经过多么细致的加工处理,从微观角度分析,其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它们不是整个面积接触,而是只有若干小的突起部分相接触,如图14—5所示,实际接触面积比视在接触面积小得多。

当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积时,电流只从接触点上通过,在这些接触点附近,迫使电流线发生收缩。

由于有效接触面积(即实际接触面积川。

于视在接触面积,由此产生的附加电阻称为收缩电阻。

图14—5 电流线收缩2、表面膜电阻由于种种原因,在触头的接触表面上覆盖着一层导电性很差的薄膜,例如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其导电性很差,也可能是落在接触表面上的灰尘、污物或夹在接触面间的油膜、水膜等,由此而形成的附加电阻,称为表面膜电阻。

表面膜电阻的大小除和膜的种类有关外,还与薄膜的厚度有关,膜越 图3-5 电流线收缩厚,电阻越大。

接触电阻与触头材料、触头压力、接触面形式、表面和清洁状况等有关。

由于膜电阻难于计算,故接触电阻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即m j FK R =(14—2) 式中j R —触头接触电阻(Ω);F —触头压力(N ); m —与触头接触形式有关的常数,对于点接触m =0.5~0.7,面接触1=m ; K —与接触材料、接触表面加工方法、接触面状况有关的常数,见表14—1。

表14—1 当接触表面没有氧化层及污物时,各种触头材料的K 值必须指出,式(14—2)的局限性很大,不能概括各种因素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尤其是触头表面的氧化对K 值的影响很大,在表14—1内只给出了触头表面未被氧化时的K 值,至于氧化了的材料,其K 值远远超过表14—1中给出的数值,它的接触电阻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所以,接触电阻的计算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式(14—2)计算出的值只能作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测量接触压降的方法来实测接触电阻值。

接触压降是指通过一定电流时,触头电接触处的电压降,即j j IR U = (14—3)式中 j U ——接触电压降(V );I ——通过触头电接触处的电流(A );j R ——接触电阻(Ω)。

二、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有接触压力、触头材料、触头表面情况、接触形式及化学腐蚀等。

1.接触压力的影响接触压力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最大,当接触压力很小时,接触压力微小的变化都会使接触电阻值产生很大的波动。

由式(14—2)可知,触头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近似双曲线关系,即接触电阻值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是随外施压力F的增大而减小的,如图14—6所示,这是因为在压力作用下,两表面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压力增大,变形增加,有效接触面也增加收缩电阻减小。

而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收缩电阻几乎不变,这是因为材料的弹性变形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接触面积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故接触电阻不可能完全消除。

图14—6 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的关系增大接触压力,可将氧化膜压碎,使膜电阻减小,但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膜电阻稳定在一个较小的数值。

2.触头材料的影响触头材料的性质直接影响接触电阻的大小。

这些材料的性质包括电阻系数、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材料的化学性能等。

材料的电阻系数越近,接触电阻就越小。

表14—2给出了电器中常用材料的电阻系数与铜的比较值(铜的电阻系数为1)。

表14—2 常用材料电阻的系数与铜的比较银的电阻系数小于钢,但银比铜价格贵,所以常采用铜镀银或镶银的办法,以减小接触电阻。

材料的抗压强度越小,在同样接触压力下得到的实际接触面积就越大,接触电阻就越小。

采用抗压强度小的材料可以使接触电阻降低,但由于触头本身需要一定的机械强度,因此常在接触连接处,用较软的金属覆盖在硬金属上,以获得较好的性能,例如铜触头搪锡等。

材料越易氧化,就越容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如不设法清除,接触电阻就会显著增大。

3.触头温度的影响触头的接触电阻与它本身的金属电阻一样,也受温度的影响,随着触头温度的升高,接触电阻增加。

由试验得知,接触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θα00321j j R R (14—4) 式中 0j R ——触头在0℃时的接触电阻(Ω);0α——触头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1/℃);θ——触头的温度(℃)。

触头金属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a ,接触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32a ,后者比前者小031a ,这是由于接触处温度升高后,材料硬度有所降低,使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以致在温度增加时,接触电阻的增加比金属材料电阻的增加要小一些,这种差别就用它们电阻系数的不同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