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日历效应
我国股市异象

我国股市与众不同的四大奇异现象证券市场同其它实体市场一样,都有资源配置的功能。
具体而言,证券市场可使资金在借贷双方之间得以转移并实现重新配置。
然而,这种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有益于借贷双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则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效率。
因此,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非凡,它一直在金融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什么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呢?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个市场要达到配置有效,其价格必须能够反应一切相关信息。
针对资本市场,其含义就是指价格必须包含所有可影响未来回报的信息,从而使资本用在可带来最大回报的投资项目中。
如果一个证券市场可以使资金得到最优用途,那么它就被称为配置有效的市场。
在学术上,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尤金·法玛教授于1965年率先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将“有效资本市场”定义为“证券价格无论在何时都包涵了所有相关的公开信息”。
这样的价格即为信息有效的价格。
其核心是指,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没有人可利用这些公开信息,长期、持续地“战胜市场”,获得高于市场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那么,现实世界的证券市场到底是否有效呢?在最近的30多年间,无数实证研究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彻底的检验,发现在这些市场存在一些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的现象,被称为“奇异现象”。
比较著名的奇异现象有:(1)“日历效应”,即一月份股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其它月份;(2)“星期一效应”,即星期一的收益率明显比一周中其它日子为低;(3)“盈利公告效应”,即股票价格在盈利公告之后受其内容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持续走高或走低;(4)“规模效应”,即小市值股票的收益显著高于大市值股票。
这些奇异现象的发现,不仅在学术上对有效市场假说和金融理论贡献良多,而且对股票市场的投资观念的建立和投资策略的设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对证券市场有效性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也较零散而不成体系。
鉴于市场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对我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做了系统的检验,发现我国A市并不具有有效性的特征,与其它证券市场相比有四大特有的现象:(1)“盈利公告效应”提前发生且亏损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后不合理地暴涨;(2)星期二、星期五效应和“U”型的一周交易变化;(3)杂乱的“日历效应”;(4)只重控制风险的基金行为。
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

文章编号:1002—1566(2000)02—0010—06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Ξ薛继锐 顾 岚(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摘 要 薛继锐,顾岚.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本文以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为代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收益率和交易量的均值及方差的日历特征;收益率日历特征的相关分析;收益率周内各日的转移概率特性.关键词:收益率,交易量,日历效应,风险,列联分析,转移概率.中国分类号:O212 C8 F830 文献标识码:A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可分为周效应——指标在周内各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月效应——指标在不同月份具有不同的特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价格变动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收益率和交易量都存在显著的日历效应。
Rozeff和K inney(1976)发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在1月份更高一些; Kei m(1980)对这一现象用不同规模的股票组合进行研究,发现1月份的效应和绝大多数小规模的股票有着密切的联系。
F 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F rench和Ro ll发现方差也具有日历效应,等等。
参考上述方法,文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以上证和深证指数收益率作为代表,考察是否存在日历影响,分析其具体特征及沪深股市的异同,并与国外股市进行比较。
考虑到我国股市初期的特殊性,我们的样本区间选取为1993.01.01—1999.01.08。
§1.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历效应分析设{p t}为股票或股指的价格序列,{V t}为交易量序列。
收益率r t定义为:r t=log p t-log p t-1(1)本文以{logV t}作为交易量的研究对象。
为了对我国股市的日历效应进行分析,我们采用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加以描述,分别建立含日历影响的均值模型和方差模型以刻划其日历效应特征。
中国股票市场“周内效应”论文

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本文利用a股的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10年的交易数据,采用ols模型,对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只存在显著的负的周一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周内效应 ols估计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周内效应(weekday effect)是日历效应的一种,指股票的某种特征存在着与一周内的某些特定交易日相连的某种模式。
通常,如果股票市场一周内的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交易日,或者收益率波动性明显异于其他交易日,则说明该股票市场具有“周内效应”。
gross(1973)和french(1980)对s&p500指数及道琼斯指数的收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在周内各交易日之间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平均来说,周五取得较高的收益率而周一较低;f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等等。
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戴国强和陆蓉(1999)运用arch模型对沪市和深市1993年到1998年的股价指数进行研究,发现深圳股市周一的报酬率显著为负,周五报酬率最高,存在周末效应,上海股市则没有显著的周末效应。
奉立城(2000)利用1992年到1998年的数据对沪深两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周一效应,而沪市却存在日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和日均收益率显著为正的周五效应,等等。
虽然各种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都为股票市场周内各交易日收益率的分布提供了经验证据。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市场,很多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发展没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成熟,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很多的股票并不能反映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水平,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失偏颇。
股市真有黄道吉日

股市真有黄道吉日作者:岑嵘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19年第05期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份名为《经纪人年鉴》的杂志,每年12月出版,它的内容和中国的老皇历有点儿像——预测下一年中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宜买入股票,哪一天宜卖出股票,它使用的方法是为这一年的每一个交易日都用1到5美元这样一些记号做标记(1美元就是行情最差,5美元就是行情最佳)。
这本“华尔街皇历”一直默默无闻,投资者对它不屑一顾。
然而1987年10月19日这天它却声名鹊起。
在这个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发生崩盘,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0点,跌幅达22%。
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本杂志在这天标记仅为1美元。
一位火箭专家出于好奇把这份杂志过去发行的各期拿到手,研究它的预测结果,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在特定的日子,这份杂志给出的美元预测结果与这一天股市的实际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股市中真的存在“黄道吉日”吗?泰勒说,真正的原因是股票市场的确存在日历效应。
如果你了解这些效应,就会明白《经纪人年鉴》的秘密。
首先你应该把年历中一月份的收益普遍调高。
经济学家罗泽夫和凯尼发现,在1904-1974年期间,纽交所的股票一月份的收益要比其他月份高很多。
一月份的平均收益是3.5%,而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只有0.5%,一年之中,几乎三分之一的收益来自一月份。
在一周中,你应该调高星期五的收益,调低星期一的收益。
经济学家弗兰克·克罗斯研究了1953-1970年期间标普500指数的收益。
他发现,星期五指数上升的情况占62.0%,而星期一指数上升情况只占39.5%。
星期五的平均收益为0.12%,而星期一平均收益却是-0.18%。
节假日也是个特别的时间,你应该把假日前的日期的收益调高。
经济学家罗伯特·阿里尔调查了1963-1982年期间160个假日前一天股票的收益,发现假日前的收益比平时高出9倍。
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针对周末效应的讨论

强 信 息 披 露 等 积 极 意 义 。 创 新之 处在 于采 取 了最新 的数 据 并 对 周 末 效 应 的 政 策 意 义进 行 了论 述 。 关键 词 : 票收益 率; 股 日历 效应 ; 末 效应 ; 势 有 效 周 弱 中 图分 类 号 : 2 F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9 (0 1 0—1 80 1 7 —1 8 2 1 ) 90 4—2
( ) 内研 究 情 况 综 述 。 2国 我 国对 金 融 市场 日历 效 应 的 研 究 始 于 2 o世纪 9 0年 代 。 俞 乔 ( 9 4年 ) 究 发 现 , 海 、 圳 股 市 自开 业 至 1 9 19 研 上 深 9 4年 4
按 照 有 效 市 场 假 说 的 论 点 既 使 投 资 者 是 不 完 全 理 性
摘 要 : 取 2 0 选 0 7年 4月 1 -2 0 6日- 09年 5月 6日的 深 圳 成份 指 数 作 为样 本 数 据 , 过 计 算 各 个 交 易 日的 收 益 率 进 行 比 通
较 发 现 周 一 收 益 率 显 著 较 低 , 明 存 在 着 周 末 效 应 。 周二 和周 四收 益 率 高 于 所有 交 易 目的 平均 收 益 率 , 时 间 序 列 收 益 率 又 说 全 服 从 随 机 游 走 说 明 中 国深 圳 股 票 市 场 不 通 过 以往 交 易 日的 价 格 信 息 获 得 超 额 利 润 , 二 和 周 四 超 额 利 润 的 获得 只 能 是 通 过 周 公 开 市 场 信 息 和 内幕 信 息 渠道 , 由此 判 断 中 国深 圳股 票 市 场 达 到 了 弱 势 有 效 阶段 。 对 计 量 结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明 了深 圳 股 票 说 市 场 存 在 周 末 效 应 的 原 因 , 且 根 据 中 国深 圳 市 场 的 实 际 情 况 提 出 了 充 分 发 挥 市 场 配 置 资 源 的作 用 , 育 优 质 上 市公 司 , 并 培 加
股票市场周日历效应传导关系研究

效 应 是否存 在传导 关 系呢 ?本 文对 此做 出 了实 证检
验 , 择上证 综指 、 选 深圳 成指 、 恒生 指数 、 日经 2 5指 2 数 四个 指数 为研究 对 象 , 研究 中 国股 市 与其 他 市 来
一
、
引 言
等 ( 9 7[ 刘彤 ( 0 3 m]谷 伟 (0 4 E]石 柱鲜 19 ) 、 20 ) 、 2 0 )l 、 1 等 ( o 5 c 在研 究 中国股市 的周 日历效 应 时 , 中 2o ) 对
周 日历 效 应 是 指 在 一 周 中 某 个 交 易 日的 平
国股市周 日历 效应 的解释都 认 为可能 会受到其 他市 场 的影 响 。然而 , 人 遗憾 的是 并 没 有学 者 对此 解 令 释 进行过 实证检 验 ; 太华 等 ( 0 o c 严 2 0 )n 也认 为新 兴 市 场还存在 一个 学 习 的过 程 , 成 熟市 场 的 投 资者 不 对 信息 的反 映存 在滞后 性 。 既然 如此 , 么 , 国股 市与其 他市 场的周 日历 那 中
V 11 o 8 04 . N .
D c .0 0 e.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股 票 市 场 周 日历 效 应 传 导 关 系 研 究
陈 王 唐 晓 华 侯 县 平 , ,
(. 南交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1西 成都 6 0 3 10 1
2 四川工 商职 业技 术学院 管理 工程 系, . 四川 都 江堰 6 1 3 ) 1 8 0
效 应 。 上 证 综 指 的 周三 、 五 正效 应 与 深证 成 指 的周 三 、 周 周五 正效 应 互 相 传 导 ; 证 综指 与 恒 生指 数 的 周 五 正 上 效应互相传导; 深证 成指 与 恒 生指 数 的周 五 正 效 应 亦互 相 传 导 ; 日经 2 5指 数 与 其 他 三 种 指 数 的 周 日历 效 应 2
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尹 承
摘 要 :行 为 金 融 理 论 近 年 来越 来越 受到 人 们 的 重 视 ,行 为金 融 理论 在 标 准金 融 理 论 的基 础 上 迅 速 发 展 。本 文 基 于 行 为 金 融理 论 , 从 不同角度对我 国大陆股票市场的市场有 效性进行研究 ,结合我国典型的证券 市场异 象进行行为金融学分析,并作 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行 为金融学 ;股票市场;有效 市场效率 1 .有 效 市 场 假 说 概 述 追溯早期研究 ,学者 G i b s o n( 1 8 8 9 ) 曾提 出市场效 率的基本 思想 : 认 为市场效率是指价格可 以反 映所 有信 息,当期不 能 预测未来 价格 , 1 9 7 0年 E u g e n e F a m a系统地 提出 了有效 市场假设 理论 ( E f f i c i e n t Ma r k e t H y p o t h e s i s ) 。F a m a 认 为市场有三种形式 :弱式有效、半强 式有效 和强式 有效 。弱有效 市场是指 目前证券的价格充分 反映 了影 响价格变动 的历 史信息 ;半强有效市场是指 目前证券 的价格不仅反映了影 响价格 变动的 历史信息 ,且反映了与证券价格有关 的所有公开信息。强有效市 场是指 目前证券 的价格不仅反映了与证券相关 的历史 的、公开 的信 息 ,而且反 映了尚未公开 的内幕信息 。 2 .行 为 金 融 学 的 发 展 及 其 理 论 随着经济 的蓬勃发 展,以理性 人假 设和有 效市 场假 说为前 提 的标 准, 金融学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大量异象 ,而行为金融学从 投资者个 体行为 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 因来解释 、研究和预测金融市 场的发 展 ,指 出投资者在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判 断时存在认知偏 差与偏好 ,使 其 无法作 出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并对市场产生偏差估计。 行 为金融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 : 投资者不是完 全理性 的;投 资者不是 同质 的;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型 的而是损失厌恶 型的 ;投资者 的风险态度是不一致的 、分类的 、变化 的;市场存在非有效性 。 3 .国内股票市场异象及其行 为金融学解释 3 .1市场 收 益 与 价 格 的 异 象 与 分析 3历效应 1 日 历效应是一种泛称 ,包括周一效应 、星期效应 、月 份效 应等。 日 历效应最早 由 F r e d C .K e l l y( 1 9 3 0 )发现 ,他首次提出纽约股票市场 出 现周一 收益率异常偏低 的现象 。中国股票 市场 日历 效应 的研究 始于 9 0 年代 ,张仁 良等 ( 1 9 9 7 )通过对香港股市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香港股市 小盘股 1 月份 的收益率与其它月份 的收益率差异很大 ,大盘股 的一月效 应更加 明显 。朱 宝宪等 ( 2 0 0 2 )对 1 9 9 5至 1 9 9 7年间深沪两 市 2 8 6只 股票的周 均收益率进行检验 ,数据 表明支持 “ 一月效应” 的说法 ,但 因 春节的缘故 ,被推迟到了 2月或 3月 。 此种证券市场异象 ,从行为金 融学 的角度来分析 ,是 由于投资者思 想 中的心理分隔 ,即依据特定事件 的表面特征将其划分人不 同的思想层 次内。例 如周一效应 ,由于投资 者将一 周分 为七个 代表 不用 意义 的 日 期 ,星期~作为一周的开始 ,其代表意义可能是积极且振奋 的 ,或压抑 且忙碌 的,此类情绪高低起伏的变化 ,会影 响投资者的交易决策。 处 置 效 应 处 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处置股票 时,具有卖 出赚钱 的股票 、继续持 有赔钱 的股票 的倾向 ,这表明 当投 资者处 于盈 利状态 时是风 险回避者 , 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0。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作的 《 我 国股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显示 ,我 国 股市投资者有 “ 出赢 保亏”倾 向。报告 指 出,卖盈 比例/ 卖亏 比例和持 股 时间检验都表 明,我国股市确实存在处置效应 。 对 于处置效应的产生 ,从行为金 融学角度 分析 ,主要有 以下 两点 : 首先基于 “ 后悔理论 ” ,投资者为了避免或 拖延后悔 情绪 出现 ,会继 续 持有下跌 的股票 ,以延迟面对资金遭受损失所带来的后悔情绪 ,主观忽 视继续持有股票会导致更大损失的可能性 ;投资者及时卖 出上涨 的股票 是 为了避免后期股价可能降低所 导致 的后悔感 ,而刻意忽视股价 上涨扩 大盈利 的可能性 。其次是出于 “ 自 我辩解 ” ,手持亏损 的股票若立刻 抛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股票日周共振是指股票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时间周期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的现象。
具体而言,股票价格波动的形态和频率可能与自然的日周节律相吻合,这种共振现象可以在市场分析和交易中用于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和行为规律: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影响。
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比如每天的睡觉、吃饭、工作等,以及每周的休息日、工作日等。
这些时间周期对于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市场参与者在股票市场中的行为也可能受到日周时间周期的影响。
2. 技术分析工具的应用:技术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历史价格和成交量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方法。
在技术分析中,常常使用各种指标和图表来研究价格波动的规律。
其中,存在一些指标和图表可以与日周节律相匹配,例如日线图、周线图、移动平均线等。
通过对这些技术指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寻找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
总的来说,股票日周共振的原理基于人类行为规律和技术分析工具的运用。
通过研究股票价格波动的时间周期性,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与自然的日周节律相吻合的规律,从而提升对股票市场走势的预测能力。
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可以应用于市场分析和交易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帮助判断趋势和周期:通过观察股票价格波动与日周节律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当前市场的趋势和周期。
例如,如果股票价格波动与自然的日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共振现象,那么可以认为当前市场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趋势和周期。
2. 辅助买卖时机的选择: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也为我们选择买卖时机提供了一些参考。
当股票价格接近或超过历史共振的高点时,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即将出现回调或反转的机会;相反,当股票价格接近或超过历史共振的低点时,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即将出现上升的机会。
3. 提高交易策略的稳定性:利用股票价格波动的日周共振现象,根据不同时间周期的共振情况来制定交易策略,可以提高交易的稳定性。
关于日历效应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应 。 为 了 便 于 今 后 的进 一 步 研 究 , 文 拟 对 国 内现 有 的 关 于 日 本 历 效 应 实 证 研 究 的文 献 进 行 综 述 。
月份 和 8月份 的相 对 收益 率 明 显强 于 市场 指数 。徐 国栋 等
(0 4 运 用 标 准 的 K s非 参 数 检 验 和 虚 拟 变 量 回 归 的 方 法 , 20) —
效 应是指证 券市场 出现 的在 某一特 定 时间进行交 易可 以获得 益率 与其它月份 的收益 率差异很大 , 大盘股的一月效应更 加明 超 额收益率 的现象 ,它 的表 现形式 主要有 星期效应 和 月份 效 显。 汪炜 (0 2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 20) 中国股 市的小公 司股票在 3
价 指数进行 研究 , 发现深 圳股市 周一 的报 酬率显 著为 负, 周五
报酬率 最高, 在 周末效应 , 海股 市则没有显著 的周末效应 。 存 上 奉 立 城 (0 0 利 用 19 2 0) 9 2年 到 19 9 8年 的 数 据 对 沪 深 两 市 进 行 实 证研 究 , 现 中 国股 票 市 场 不 存 在 周 一 效 应 , 沪 市 却 存 在 发 而 日均 收 益 率 显 著 为 负 的 周 二 效 应 和 日均 收 益 率 显 著 为 正 的 周 五 效 应 。近 年 来 国 内在 日历 效应 的研 究方 法 上 不 断 更新 。范 钛
一种新的“日历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市场异象

一种新的“日历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市场异象一种新的“日历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市场异象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一直备受关注。
日历效应指的是特定时间段内股票市场出现的一种周期性现象,例如季节效应、周效应等。
然而,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市场异象,即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春季效应”。
这种效应在春季出现,与传统的日历效应有所不同,并且在研究中备受争议。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经济活力回升的时刻。
在中国,春节后的第一个季度往往是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时期,这种复苏也反映在股市上。
不同于其他季节,春季有许多因素将市场推向繁荣。
首先,春季是企业发布年度财报的时间,这一时期内的财报反映了整个前一年度的经营状况、公司利润等重要信息,投资者借此进行判断和决策。
其次,春季也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节点,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出对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春季还伴随着股市活动的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上升,交易量相对较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上涨。
但是,这种“春季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其对投资者是否具有指导意义,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持有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春季效应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经济全面复苏等原因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他们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股票指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春季市场的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获取较高的利润。
此外,他们还指出,在“春季效应”中,钢铁、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的股票涨幅通常较大,因此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些行业。
然而,另一些学者则对“春季效应”持怀疑态度。
他们认为,春季效应只是市场的一种短期投机行为,缺乏长期的稳定性。
投资者单纯根据季节进行买入股票,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为市场的波动性无法预测。
此外,他们还指出,春季市场的上涨幅度并非绝对,时有起伏,不能视为投资的唯一参考。
在投资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公司财报、基本面等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春季效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市场异象。
日历效应研究进展

场 的周 一收 益率均为负数 。o iad osut 90 巴黎交易 Slk n u e 19) n B q ( 对 所 的星期效应进行 了验证 。他 的研究表 明巴黎交易所的周二平 均 收益 率为 负数 ,这个结果 与对澳 大利 亚和 日本股票市场 的研
发现美国的期货市场 、 政府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都存在与股票
市 场类似 的星期效应 。 anr・ ( 8) 务资本 的收益 率进 H e M1 8 n y 9 对债 行 了研究 , 发现债 务资本的星期一的收益率 为负数 , 而且长期债
( P 0) s 5O 深入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与日历的关系。 & 他 们发现在此期问, 标准普尔 50 0 指数在周五上涨的概率为6 %, 2 但是在周一上涨的概率为 3.%。同时,周五的平均收益率为 9 5 01%, . 2 周一的平均收益率为 一 . %, 0 8 周五的平均收益率明显 1
票市场在一月 份有超 常的收益率 和交 易量 , 认为这种现象是 并
由于投资者在 上一 年年末为 了避税而抛售 股票 .然后在新年年
初大量购人所致 f 避税说 .a s Sl g。持这种 观点 的还有 TxL s ei ) o l n
B z 91K i( 8) B i au ( 8) Ki ( 8) n 1 , m 9 和 a ( 8) e 1 3, e gnm 1 3等。 e 1 0对美国 n 9 m 9
高 于 周一 的平 均收 益 率 ,即纽 约市 场存 在 明 显 的周 末效 应 。 R zfa dKn e(9 6对月份效应做 了系统 的研究 , oe n in y 7 ) 1 发现纽约股
文献综述:日历效应

股票市场日历效应文献综述证券市场的异象(Market Anomalies)是指证券市场中某些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出现超常收益率的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进行解释。
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中存在异象,如日历效应、规模效应、股票溢价谜团、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
日历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出现的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现象,这无法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它的存在构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日历末效应由日历效应衍生而来,本文中所指的封闭式基金日收益率日历末效应是指,封闭式基金日收益率在月末、季末或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较普通交易日出现异常增加,而在随后的月初、季初或年初第一个交易日又出现明显回落的现象。
国内外学者对日历效应的研究很多,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的一月效应和周末效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学者研究了其它国家的日历效应,研究的范围也从股票市场扩展到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
我国对股票市场日历效应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上海和深圳股票综合指致收益率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范围也拓展到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
一、日历效应的提出日历效应最早由Fred C.Kelly(1930)发现,他首次提出纽约股票市场出现周一收益率异常偏低的现象。
随后,Wachtel(1942)在《股票价格确定的季节性变动》一文中提出纽约股票市场一月份会出现超常的收益率和交易量的现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研究发现无论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市场,还是新兴的股票市场,都存在日历效应。
Rozeff和Kinney(1976)对月份效应做了系统的研究,发现1904~1974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指数一月份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它11个月的收益率。
Theobalc和Prince(1984)根据英国的FTO指数和FTAS 指数统计得出,在一个会计周期内,周一的收益率显著为负。
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什么是日历效应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主要包括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它们分别指金融市场与季节、月份、星期和假日有关的非正常收益。
1、一月效应“一月效应”由Wachtel首先在l942年发现,Rozeff and Kinney(19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l904—l974年间NYSE的股价指数1月份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11个月的的收益率。
Gultekin(1983)研究了l7个国家l959—l979年的股票收益率,发现其中l3个国家1月份的股票收益率高于其他月份。
Lakonishok(1998)发现在l926至l989年间,在一月份,最小的l0%的股票收益超过其他股票收益。
但根据Mark W.Riepe(2001),一月效应正在弱化。
对于一月效应的解释最主要的有减税卖出假说和橱窗效应假说:减税卖出假说认为,人们会在年底抛售下跌的股票,抵消当年其他股票的资芩增值,以达到少缴税收的目的。
而年关过后,人们又重新买回这些股票。
这种集体买卖行为导致了年终股市的下跌而次年一月股市的上扬。
Laura T](2003)研究了美国市政债券封闭式基金减税卖出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实证证明了减税卖出假说,且发现与经济商相关的市政债券基金呈现出更大的减税卖出行为。
橱窗效应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希望卖出亏损股票买入赢利股票以装点年终报表,这种买卖在年底对于赢利股票产生正向价格压力而对于亏损股票产生反向压力,当年终机构投资者的卖出行为停止时,前一年度被打压的亏损股票在一月将产生巨大反弹,导致较大的正收益的产生。
其它解释还包括代际馈赠说、购买压力说、避税退休计划说等。
2、周效应和周日效应Cross(1973)和French(1980)研究了S&P500指数收益发现周五取得较高的平均收益而周一较低。
Gibbons(1981)和Keim(1984)发现Dow Jones指数周一存在负收益。
中国历法与深沪股市的关联

中国历法与深沪股市的关联秘籍本文摘录自网上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会删去-------希望本文对大家有用中国历法与深沪股市目录:一般阴历的每月初一为朔,这时的月亮叫朔月。
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可以看到一轮圆形的明月,满月也就是“望”。
出现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七日,这时的月亮叫望月.由朔到望之间,看到月亮亮半圆形,称为上弦.一般出现在阴历的每月初八前后.叫上弦月。
由望到朔之间,看到月亮呈半圆形,称为下弦.一般出现在阴历的每月廿三前后.叫下弦月。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农历的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24节气中四立和四分为借,其余为气。
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古代对星空的划分,它源于周.秦以前,这个星体系是在确定日月行经规律的过程中建立的.可以认为古人对全天星宿的认识,经过长期的协调和改进,最终获得统一的标准,即:三垣三十八宿体系.三垣是指北天极周围紫徽垣.太徽垣天市垣.古人选定周天在赤道附近的桓星,共计二十八个恒星,称二十八宿.并将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的四个象限称为四象(也称四宫)分开各含七宿,它们是东方苍龙之象,包括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之象,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西方白虎之象; 包括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北方玄武之象,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二十八宿在中周历法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古人观测天象的基础,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自古以来天文学观察恒星就依靠它,并且还是特殊天象出现时记录方位的根据.如今看来,仍有其科学性十二建星建,徐,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统称“十二建星”又称十二辰。
是中国古代历法用于纪月,纪日的一种循环符号,它的循环排列是按十二建星的位置由月建和日辰地支推得。
财务金融学中几个重要的效应

财务金融学中几个重要的效应(Effect)元月效应(January Effect 又名year-end effect):指的是….股市上的日历效应,其原因在于所得税!虽然台湾股票交易所得属于免税项目,但是在国外并不见得如此,试想,如果当年度的股票交易是亏损的,想节税的投资人,就会在当年度的年底卖出套牢的股票,因为交易亏损,所以所得税中证券交易所得为负,整体缴纳的所得税就会比较低!这样做的投资人,其目的在于节税,所以年底前卖出,来年的年初就会买回….毕竟想持股续抱等解套的心情,全世界散户皆然!根据研究指出,元月效应反映在小型股身上特别明显!下图是1927~2001年美国各月份平均报酬率,很明显可以看出元月份的报酬率较高!元月效应在台湾又称之为元月行情或红包行情,下图是国内某论文中所使用图形。
很明显元月份的报酬率是特别突出!这一点显示台湾所谓的元月行情或红包行情(或年终奖金行情)普遍存在(不等于一定会出现,但是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红包行情的界定时间点不在农历年,而是在国历(新历)的一月份!该研究另外指出,元月行情的应对策略为….前一年12月伺机买进,来年元月底前卖出,选股以股价净值比较低的个股为主,其报酬率将优于股价净值比较高的个股!再回过头来看续航现象(Momentum Effect ; 动能效应)中,元月份机构法人高持股的投资组合,其报酬率特别糟糕,这岂不是与元月效应相冲突吗?个人以为….不能如此解释!元月效应指的是大盘,尤其是价值型个股(低股价净值比)与小股本的公司(Size Effect),而机构法人高持股的投资组合不等同于大盘,价值型个股与小股本公司的持股比重也较低,况且被Momentum Effect 影响的个股,多数在12月时股价已经反应完毕,自然来年一月会比较没表现!规模效应( Size effects ):小股本的股票,其投资报酬率长期来看将优于大股本的股票,股票报酬率与公司股本间呈现负相关,这种现象在美国股票市场得到许多学者的证明,例如:Bans(1981)、Reinganum(1981)、Basu(1983)…等等,台湾也有学者写过类似的论文,其结果与美国股市呈现一致。
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什么是日历效应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主要包括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它们分别指金融市场与季节、月份、星期和假日有关的非正常收益。
1、一月效应“一月效应”由Wachtel首先在l942年发现,Rozeff and Kinney(19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l904—l974年间NYSE的股价指数1月份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11个月的的收益率。
Gultekin(1983)研究了l7个国家l959—l979年的股票收益率,发现其中l3个国家1月份的股票收益率高于其他月份。
Lakonishok(1998)发现在l926至l989年间,在一月份,最小的l0%的股票收益超过其他股票收益。
但根据Mark W.Riepe(2001),一月效应正在弱化。
对于一月效应的解释最主要的有减税卖出假说和橱窗效应假说:减税卖出假说认为,人们会在年底抛售下跌的股票,抵消当年其他股票的资芩增值,以达到少缴税收的目的。
而年关过后,人们又重新买回这些股票。
这种集体买卖行为导致了年终股市的下跌而次年一月股市的上扬。
Laura T](2003)研究了美国市政债券封闭式基金减税卖出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实证证明了减税卖出假说,且发现与经济商相关的市政债券基金呈现出更大的减税卖出行为。
橱窗效应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希望卖出亏损股票买入赢利股票以装点年终报表,这种买卖在年底对于赢利股票产生正向价格压力而对于亏损股票产生反向压力,当年终机构投资者的卖出行为停止时,前一年度被打压的亏损股票在一月将产生巨大反弹,导致较大的正收益的产生。
其它解释还包括代际馈赠说、购买压力说、避税退休计划说等。
2、周效应和周日效应Cross(1973)和French(1980)研究了S&P500指数收益发现周五取得较高的平均收益而周一较低。
Gibbons(1981)和Keim(1984)发现Dow Jones指数周一存在负收益。
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_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

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 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摘要:股市的日历效应是指股票市场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时间段内表现出与平均水平不符的统计现象。
本文通过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对中国股市的日历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在中国股市中存在周一效应、月份效应和季节效应,这些效应对投资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股市日历效应;周一效应;月份效应;季节效应;滚动样本检验一、引言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股票市场的波动和变化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股市的日历效应指的是股票市场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时间段内表现出与平均水平不符的统计现象。
日历效应的存在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心理、行为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股市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波动和日历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股市的日历效应,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投资建议,帮助他们在股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本文采用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对中国股市的日历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周一效应、月份效应和季节效应。
二、周一效应的研究周一效应是指在股票市场中,周一的收益率较其他工作日显著低。
首先,本文选取了2000年至2021年的中国股市数据作为样本。
然后,分别计算了每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并进行滚动样本检验。
研究发现,中国股市的周一效应明显存在。
通过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我们发现,在大部分样本区间内,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低于其他工作日。
这一结果与国际上对其他国家股市周一效应的研究结果一致。
周一效应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投资者情绪在周末的调整造成的。
周末期间,投资者可能会对市场的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而这种情绪调整在周一体现出来,导致了周一的低收益率现象。
对投资者而言,可以在每周的其他工作日更加谨慎地进行交易。
三、月份效应的研究月份效应是指股票市场在特定月份表现出与平均水平不符的统计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同样的样本数据,并进行了滚动样本检验,以研究中国股市的月份效应。
日历差价策略的原理及应用

日历差价策略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日历差价策略?日历差价策略是一种投资策略,基于期权交易而产生的。
它利用同一标的物但不同到期日的期权合约之间的价格差异,通过进行同时买入和卖出来获得利润。
这个策略通常适用于认为标的物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的交易者。
2. 日历差价策略的原理日历差价策略的原理建立在期权时间价值递减的基础上。
期权价格主要由标的物价格、行权价格、剩余到期时间和波动率等因素决定。
期权的时间价值在剩余到期时间越短的情况下递减得越快。
当一只股票或指数的价格相对稳定时,日历差价策略可以通过利用相对于较远到期日的期权合约,将较远到期日的期权卖出,同时买入较近到期日的期权来获得收益。
这是因为较远到期日的期权价格相对较高,其时间价值较大。
而较近到期日的期权价格相对较低,其时间价值递减较快。
通过这种买卖组合,投资者可以利用时间价值递减来获得利润。
3. 日历差价策略的应用日历差价策略可以应用于多种金融市场,包括股票、期货、外汇等。
以下是一些日历差价策略的应用举例:3.1 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中,日历差价策略通常应用于稳定的个股或指数上。
投资者可以选择相对稳定的标的物并同时买入较近到期日的期权合约,卖出较远到期日的期权合约。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利用时间价值的递减来赚取收益。
3.2 期货市场在期货市场中,日历差价策略也可以应用于稳定趋势的期货合约上。
投资者可以选择稳定的期货品种并采用相同的买入和卖出策略来获得利润。
3.3 外汇市场在外汇市场中,日历差价策略通常应用于较稳定的外汇货币对上。
投资者可以选择相对稳定的货币对,并同时买入较近到期日的期权合约,卖出较远到期日的期权合约。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利用时间价值的递减来获得收益。
3.4 风险控制在应用日历差价策略时,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设定适当的止损点,以防止因价格波动而造成的损失。
此外,他们还应严格控制仓位大小,避免过度杠杆和过度集中在某一标的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01
高股息策略虽然在海外投资实践中获得了 较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内投资者结构和分红环 境和海外均不同,高股息策略的应用要结合国 内实际情况。未来随着 A 股国际化进程不断提 高,A 股投资者结构将日趋多元化,我们预计 高股息策略有望成为 A 股主流策略之一。
Page 01
Page 01
Page 01
从理论上讲,影响企业现金分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受企业盈利能力、生命周期阶段、股权集中度和 现能力稳定的公司现金分红的持续性更好; 另一方面,公司是否分红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分红受 到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 成熟的公司可能更多的 现金分红而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可能不分红或者采取送股、 转增等方式进行分红。 此外,股权集中和度、现金流等指标也能影响上市 公司分红意愿。例如,出于非交易目的控股股东现金分 红意愿更强,因此股权集中度越高连续现金分红可能性 就越大
Page 01
Page 01
Page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