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等输出方式
GPIO的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以及其优缺点分析
GPIO的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以及其优缺点分析GPIO的功能,简单说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但是在配置GPIO管脚的时候,常会见到两种模式:开漏(open-drain,漏极开路)和推挽(push-pull)。
Push-Pull推挽输出输出的器件是指输出脚内部集成有一对互补的MOSFET,当Q1导通、Q2截止时输出高电平;而当Q1截止导通、Q2导通时输出低电平。
Push-pull输出,实际上内部是用了两个晶体管(transistor),此处分别称为top transistor 和bottom transistor。
通过开关对应的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平。
top transistor打开(bottom transistor关闭),输出为高电平;bottom transistor打开(top transistor关闭),输出低电平。
Push-pull即能够漏电流(sink current),又可以集电流(source current)。
其也许有,也许没有另外一个状态:高阻抗(high impedance)状态。
除非Push-pull需要支持额外的高阻抗状态,否则不需要额外的上拉电阻。
Open-Drain开漏输出开漏电路就是指以MOSFET的漏极为输出的电路。
指内部输出和地之间有个N沟道的MOSFET(Q1),这些器件可以用于电平转换的应用。
输出电压由Vcc决定。
Vcc可以大于输入高电平电压VCC(up-translate)也可以低于输入高电平电压VCC(down-translate)。
Open-drain输出,则是比push-pull少了个top transistor,只有那个bottom transistor。
(就像push-pull中的那样)当bottom transistor关闭,则输出为高电平。
此处没法输出高电平,想要输出高电平,必须外部再接一个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
TTL和HTL的区别
TTL和HTL的区别
TTL为长线差分驱动(对称A,A-;B,B-;Z,Z-),
HTL也称推拉式、推挽式输出
输出形式 TTL信号(T)
输出信号 A、B两路脉冲,相位差90o,VOH≥2.4V V0L≤0.4V
电源电压5V±5% 100mA
输出形式 HTL信号(H )
输出信号 A、B两路脉冲,相位差90o,VOH≥10.4V V0L≤0.4V
电源电压12V±5% 150mA(15V 24V)
对于TTL的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150米。
对于HTL的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300米。
什么是TTL电平脉冲信号
TTL电平信号被利用的最多是因为通常数据表示采用二进制规定,+5V等价于逻辑"1",0V等价于逻辑"0",这被称做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信号系统,这是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技术。
TTL电平信号对于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的数据传输是很理想的,首先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的数据传输对于电源的要求不高以及热损耗也较低,另外TTL电平信号直接与集成电路连接而不需要价格昂贵的线路驱动器以及接收器电路;再者,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的数据传输是在高速下进行的,而TTL接口的操作恰能满足这个要求。
TTL型通信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而并行数据传输对于超过10英尺的距离就不适合了。
这是由于可靠性和成本两面的原因。
因为在并行接口中存在着偏相和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可靠性均有影响;另外对于并行数据传输,电缆以及连接器的费用比起串行通信方式来也要高一些。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推挽输出电路主要由两个互补的晶体管组成,一个被称为NPN晶体管,另一个被称为PNP晶体管。
这两个晶体管连接在一起,使得其中一个导通时,另一个截止。
这种互补的工作状态使得推挽输出电路能够产生双向的输出信号。
在推挽输出电路中,输入信号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通过NPN晶体管放大,另一个部分通过PNP晶体管放大。
这样,推挽输出电路就能够放大来自于正负半周的输入信号,并将其输出。
在工作过程中,当输入信号的电压为负值时,NPN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而PNP晶体管处于断开状态。
这时,推挽输出电路的电流会从输入端流向NPN晶体管的集电极,然后通过输出负载,最终返回到电源的负极。
此时,输出信号为正值。
相反地,当输入信号的电压为正值时,NPN晶体管处于断开状态,而PNP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这时,推挽输出电路的电流会从输入端流向PNP晶体管的集电极,然后通过输出负载,最终返回到电源的负极。
此时,输出信号为负值。
通过交替地引入正负输入电压,在两个晶体管之间交替导通和截止,推挽输出电路就能够产生一个完整的双向输出信号。
这种工作方式也使得推挽输出电路具有高效的功率放大能力。
此外,推挽输出电路还包括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负载,它们对其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输入电阻是指推挽输出电路对输入信号电压的响应程度。
由于推挽输出电路中的两个晶体管是互补的,因此在不同输入条件下,只有一个晶体管会导通,另一个晶体管会断开。
这导致了推挽输出电路的输入电阻较高。
输出电阻是指推挽输出电路对输出信号电压的影响程度。
由于推挽输出电路中的两个晶体管可以分别导通和断开,因此其输出电阻相对较低。
负载是指输出信号经过的电阻或其他加载器件。
推挽输出电路的负载通常是阻性负载,如电阻或扬声器。
负载对于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有重要影响,因为它会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在使用推挽输出电路时,需要根据负载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区别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 一般20ma 以内).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 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要实现线与需要用OC(open collector) 门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 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 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
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
/////////////////////////////////////////////////////////////////////开漏电路特点及应用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 open drain )和开集( open collector )的概念。
本人虽然在念书时就知道其基本的用法,而且在设计中并未遇的过问题。
但是前两天有位同事向我问起了这个概念。
我忽然觉得自己对其概念了解的并不系统。
近日,忙里偷闲对其进行了下总结。
所谓开漏电路概念中提到的“漏”就是指MOSFET勺漏极。
同理,开集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
开漏电路就是指以MOSFET勺漏极为输岀的电路。
一般的用法是会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
完整的开漏电路应该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
如图1 所示:组成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1.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
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 MOSFET到GND 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
如图1。
2.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岀的Pin ,连接到一条线上。
形成“与逻辑” 关系。
如图1,当PIN_A、PIN_B、PIN_C任意一个变低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 了。
推挽式输出和漏极式输出
单片机学习之推挽输出与漏极开路输出方式push- pull输出就是一般所说的推挽输出,在cmos电路里面应该较cmos输出更合适,因为在cmos里面的push-pull输出能力不可能做得双极那么大。
输出能力看ic内部输出极n管p管的面积。
和开漏输出相比,push-pull的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不能简单的做逻辑操作等。
push-pull是现在cmos电路里面用得最多的输出级设计方式。
一.什么是oc、od集电极开路门(集电极开路oc 或源极开路od)open-drain是漏极开路输出的意思,相当于集电极开路(open-collector)输出,即ttl中的集电极开路(oc)输出。
一般用于线或、线与,也有的用于电流驱动。
open-drain是对mos管而言,open-collector是对双极型管而言,在用法上没啥区别。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1.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
或驱动比芯片电源电压高的负载.2.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
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
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
如果作为图腾输出必须接上拉电阻。
接容性负载时,下降延是芯片内的晶体管,是有源驱动,速度较快;上升延是无源的外接电阻,速度慢。
如果要求速度高电阻选择要小,功耗会大。
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
例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
4.开漏pin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
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
5.正常的cmos输出级是上、下两个管子,把上面的管子去掉就是open-drain了。
这种输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电平转换和线与。
6.由于漏级开路,所以后级电路必须接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就可以决定输出电平。
GPIO的8种工作模式
GPIO的8种⼯作模式1、推挽输出模式#define GPIO_MODE_OUTPUT_PP 0x00000001U / *!<输出推拉模式* /推挽结构⼀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个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个截⽌。
这种结构既可以输出⾼电平,也可以输出低电平,可以⽤于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任务,电路⼯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效率⾼。
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
推拉式输出级既提⾼电路的负载能⼒,⼜提⾼开关速度。
2、开漏输出模式#define GPIO_MODE_OUTPUT_OD 0x00000011U / *!<输出开漏模式* /如果外部不接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所以要想输出⾼电平必须要外接上拉电阻。
i、⼀般来说,开漏是⽤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的,因为如果外部不接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所以要想输出⾼电平必须要外接上拉电阻。
很好的⼀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于不同电压的系统之间的通信。
⽐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
(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速度。
阻值越⼤,速度越低功耗越⼩,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ii、利⽤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减⼩内部电流,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上拉电阻、MOSFET到GND。
内部只需要很⼩的栅极驱动电流。
iii、开漏输出提供了灵活的输出⽅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通信的速度也受到上拉电阻阻值的影响。
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时延时就⼩,通信速度可以很快,但功耗⼤;反之延时⼤通信速度变慢功耗⼩。
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下降沿输出。
单片机IO口推挽与开漏输出详解
单片机I/O口推挽与开漏输出详解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
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
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
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
输出4种模式(GPIO_MODE_AF_PP是复用推挽输出)
输出4种模式(GPIO_MODE_AF_PP是复⽤推挽输出)
1、普通推挽输出(GPIO_Mode_Out_PP):
使⽤场合:⼀般⽤在0V和3.3V的场合。
线路经过两个P_MOS 和N_MOS 管,负责上拉和下拉电流。
使⽤⽅法:直接使⽤
输出电平:推挽输出的低电平是0V,⾼电平是3.3V。
2、普通开漏输出(GPIO_Mode_Out_OD):
使⽤场合:⼀般⽤在电平不匹配的场合,如需要输出5V的⾼电平。
使⽤⽅法:就需要再外部接⼀个上拉电阻,电源为5V,把GPIO设置为开漏模式,当输出⾼组态时,由上拉电阻和电源向外输出5V的电压。
输出电平:在开漏输出模式时,如果输出为0,低电平,则使N_MOS 导通,使输出接地。
若控制输出为1(⽆法直接输出⾼电平),则既不输出⾼电平也不输出低电平,为⾼组态。
为正常使⽤,必须在外部接⼀个上拉电阻。
特性:它具“线与”特性,即很多个开漏模式引脚连接到⼀起时,只有当所有引脚都输出⾼阻态,才由上拉电阻提供⾼电平,此⾼电平的电压为外部上拉电阻所接的电源的电压。
若其中⼀个引脚为低电平,那线路就相当于短路接地,使得整条线路都为低电平,0 伏。
3、复⽤推挽输出(GPIO_Mode_AF_PP):⽤作串⼝的输出。
4、复⽤开漏输出(GPIO_Mode_AF_OD):⽤在IIC。
所有的开漏输出都需要接上拉电阻。
请简述gpio端口中推挽输出模式的基本原理(一)
请简述gpio端口中推挽输出模式的基本原理(一)GPIO端口中推挽输出模式基本原理什么是GPIO端口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是现代微控制器中一个常见的功能模块。
它可以是输入端口,如读取按键输入状态;也可以是输出端口,如控制LED灯状态等操作。
推挽输出模式是什么在GPIO的输出端口中,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其中,推挽输出模式(Push-Pull)是最常见的一种。
推挽输出可以将输出信号的电平快速地变化,比如在LED灯的开关控制中,推挽输出的变化速度较快,它通过输出电平的高低来控制外部电路的开关。
推挽输出模式的基本原理推挽输出模式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微控制器的引脚将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传递到外部电路中。
推挽输出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输出电压,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应用场景中。
推挽输出模式是由微控制器的引脚驱动的。
当输出引脚处于高电平时,传递到外部电路中的电压将保持稳定的高电平。
在低电平时,传递到外部电路中的电压将保持稳定的低电平。
因此,推挽输出可以在不同状态(高电平,低电平)下连接到外部电路中。
推挽输出模式可将输出电压快速变化,因此在控制LED灯或其他设备的开关状态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作模式。
当需要快速切换开关状态时,推挽模式可以通过改变GPIO输出引脚电压,实现快速反转输出信号的状态。
总结推挽输出模式是GPIO端口中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作模式。
通过使用微控制器的引脚,可以在外部电路中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推挽输出模式的快速反转输出信号的状态,特别适用于LED灯的开关控制等操作。
推挽输出模式的优缺点优点1.速度快:推挽输出模式可以快速切换输出电平,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2.输出有效:推挽输出模式对应用的硬件要求较低,不需要特殊的电路才能使输出有效稳定。
3.稳定性高:GPIO端口在推挽输出模式下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平输出,这可以满足一些特殊应用需要。
缺点1.功耗大:推挽输出模式需要同时消耗高电平和低电平电流,消耗的功率比其他输出模式要大。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推挽输出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到负载上。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互补的输出管,一个为NPN 型管,一个为PNP型管,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反相输出。
推挽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驱动级负责对输出级的两个管子进行驱动,输出级则负责输出信号到负载上。
在推挽输出电路中,输入信号首先经过输入级,经过放大后进入驱动级。
驱动级中的两个晶体管分别为NPN型和PNP型,它们通过电路中的电流控制器进行驱动。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NPN型晶体管导通,PNP型晶体管截止;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NPN型晶体管截止,PNP型晶体管导通。
这样,驱动级的两个晶体管可以实现对输出级管子的驱动。
驱动级的两个晶体管将信号驱动到输出级的两个管子上。
由于输出级的两个管子是互补的,一个为NPN型管,一个为PNP型管,因此输出信号是反相的。
当NPN型管导通时,PNP型管截止;当NPN型管截止时,PNP型管导通。
这样,输出级的两个管子可以实现对负载的驱动,将信号输出到负载上。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和反相后,驱动输出级的两个管子,进而将信号输出到负载上。
这样,推挽输出电路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反相输出,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推挽输出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由于输出级的两个管子是互补的,因此可以实现高效的功率放大。
其次,由于输出级的两个管子交替工作,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频率。
此外,推挽输出电路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推挽输出电路通过两个互补的输出管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反相输出。
它具有功率放大效率高、工作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频功放、电机驱动等领域。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了解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设计和调试各种电子电路。
集成电路的三种输出结构
集成电路的三种输出结构集成电路(IC)是将多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集成在一个小芯片上的电子器件。
IC的输出结构是指IC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 推挽式输出推挽式输出结构是IC中最常见的输出结构之一。
它使用一对互补晶体管(一个NPN晶体管和一个PNP晶体管)来控制输出信号。
当一个晶体管导通时,另一个晶体管截止,从而使输出信号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切换。
推挽式输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输出电流大:由于使用了两个晶体管,因此推挽式输出结构可以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适合驱动高负载。
输出阻抗低:推挽式输出结构的输出阻抗较低,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失真。
抗干扰能力强:推挽式输出结构对电源噪声和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2. 开漏式输出开漏式输出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IC输出结构。
它只使用一个晶体管(NPN晶体管或PNP晶体管)来控制输出信号。
当晶体管导通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当晶体管截止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开漏式输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功耗低:由于只使用了一个晶体管,因此开漏式输出结构的功耗较低。
输出电压范围宽:开漏式输出结构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以从0V到电源电压,因此可以连接各种外部电路。
抗干扰能力强:开漏式输出结构对电源噪声和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 三态输出三态输出结构是IC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输出结构。
它使用三个晶体管来控制输出信号,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将输出信号设置为高电平、低电平或高阻态。
三态输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输出状态可控:三态输出结构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将输出信号设置为高电平、低电平或高阻态,因此可以灵活地控制信号的传输。
减少功耗:当输出信号设置为高阻态时,三态输出结构的功耗很低。
便于连接:三态输出结构可以很容易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多个IC之间的数据传输。
集成电路的输出结构有很多种,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IC 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输出结构。
推挽式输出(互补输出)
推拉式电路原理
2010-03-22 09:16zhongjihanwei|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3063次
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了下推拉式输出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很大,但是我有点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呢?来个高手帮帮忙吧!谢谢了!不要“复制粘贴的”谢谢!为什么输出电阻会接近于零呢?
分享到:
检举| 2010-03-22 09:38提问者采纳
推挽式电路是由一对互补的晶体管组成的,其中P型管源极接电源,N型管源极接地,两管漏极接在一起作为输出。
输出0时,N管导通,P管关闭,输出被拉低;输出1时,N管关闭,P管导通,输出被拉高。
因为无论输出是0还是1都是由晶体管“拉”出来的,而漏极开路的电路,输出1是靠上拉电阻“拉”出来的,而一般的上拉电阻都在几十K以上,晶体管的“拉”能力要比电阻强得多,所以推挽电路驱动能力强。
不过漏极开路的电路,输出0时也是由N管拉低的,驱动能力同样很强。
因为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很小,所以输出电阻会接近于零。
推挽等输出方式
推挽、开漏、强上拉、弱上拉、强下拉、弱下拉输出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推挽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推挽电路的原理与应用引言推挽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配置,常被用于功率放大器、开关电路等应用中。
本文将介绍推挽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应用场景。
原理推挽电路基于两个互补的输出信号,通过交替将电流引入负载以实现强大的功率放大。
它通常由两个互补的晶体管(或MOSFET)组成,一个用于推(参考为高电平),另一个用于撤(参考为低电平)。
推挽电路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晶体管互补驱动:推挽电路中的两个晶体管(或MOSFET)如NPN和PNP晶体管且互补驱动,确保完整的信号波形输出;2.差分输入:推挽电路接收差分输入信号,一个输入信号连接到推(高电平)晶体管的基极/门极上,另一个连接到撤(低电平)晶体管;3.工作于开关状态:推挽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于开关状态,以确保快速的开关速度和高效的功率传输;4.共同负载:推挽电路的两个输出引脚连接到共同的负载上,负载的中心点被连接到电源的参考电平上。
工作方式推挽电路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推(高电平)阶段和撤(低电平)阶段。
以下是推挽电路的工作过程:1.高电平阶段(推):推挽电路的第一个晶体管(推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而第二个晶体管(撤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输入信号通过推晶体管的基极/门极流入负载,将负载与正电源连接。
此时,负载上的电压为高电平;2.低电平阶段(撤):推挽电路的第一个晶体管(推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而第二个晶体管(撤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输入信号通过撤晶体管的基极/门极流入负载,将负载与负电源连接。
此时,负载上的电压为低电平;3.循环重复:推挽电路在推和撤阶段之间循环重复,从而产生交替的输出信号。
推挽电路的工作方式使其能够实现高效的功率放大和快速的开关速度,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推挽电路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和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功率放大器:推挽电路可用作功率放大器,将低功率信号放大到较高功率。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
有关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以及上拉输入、下拉输入、浮空输入、模拟输入的区别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2)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4)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5)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6)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7)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8)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想这几个概念是必须得搞清楚的,平时接触的最多的也就是推挽输出、开漏输出、上拉输入这三种,但一直未曾对这些做过归纳。
因此,在这里做一个总结: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
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
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详细理解:如图所示,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
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
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
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 VT5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
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
GPIO输入输出各种模式(推挽、开漏、准双向端口)详解
GPIO输入输出各种模式(推挽、开漏、准双向端口)详解概述能将处理器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and Output)内部结构和各种模式彻底弄清楚的人并不多,最近在百度上搜索了大量关于这部分的资料,对于其中很多问题的说法并不统一。
本文尽可能的将IO涉及到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解释清楚,对于还存在疑问的地方也将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
概括地说,IO的功能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输入、输出以及输入输出双向三大类。
其中作为基本输入IO,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就是高阻态;作为输出IO,相比于输入复杂一些,工作模式主要有开漏(Open Drain)模式和推挽(Push-Pull)模式,这一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对于输入输出IO,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是准双向和双向端口的区别。
下面就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介绍各个模式的详细情况。
输入IO这里所说的输入IO,指的是只作为输入,不具有输出功能。
此时对于input引脚的要求就是高阻(高阻与三态是同一个概念)。
基本输入电路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3类:基本输入IO电路、施密特触发输入电路以及弱上拉输入电路。
先从最基本的基本输入IO电路说起,其电路如图1所示。
图1其中的缓冲器U1是具有控制输入端,且具有高阻抗特性的三态缓冲器。
通俗地说就是这个缓冲器对外来说是高阻的,相当于在控制输入端不使能的情况下,物理引脚与内部总线之间是完全隔离的,完全不会影响内部电路。
而控制输入端的作用就是可以发出读Pin状态的操作指令。
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图 2这种基本电路的一个缺点是在读取外部信号的跳变沿时会出现抖动,如下图所示。
图 3于是施密特触发输入电路就是解决了上述这种抖动的问题,其经过施密特触发器后的信号如图4所示。
图 4对于输入电路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输入引脚悬空的时候,输入端检测到的电平是高还是低?当输入信号没有被驱动,即悬空(Floating)时,输入引脚上任何的噪声都会改变输入端检测到的电平,如图5所示。
推挽输出电路原理讲解
推挽输出电路原理讲解推挽输出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适用于需要驱动大电流负载的场合。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两个互补工作的晶体管或功率放大器管路,分别对负载进行高电平和低电平的驱动,实现高效率的功率放大。
下面是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1. 接电源:推挽输出电路通常由两个互补工作的晶体管组成,一个是PNP型晶体管,另一个是NPN型晶体管。
首先将PNP 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正电源,NPN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负电源,以提供工作所需的电压。
2. 输入信号:将需要放大的信号接入推挽输出电路的输入端,通常通过一个耦合电容将输入信号与推挽输出电路隔离,以防止直流偏置影响输入信号。
3. 驱动晶体管: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直接或间接地驱动PNP型晶体管和NPN型晶体管的基极。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PNP型晶体管导通,NPN型晶体管截止;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PNP型晶体管截止,NPN型晶体管导通。
由此可见,推挽输出电路的两个晶体管是互补工作的。
4. 输出电压:PNP型晶体管导通时,集电极与负电源相连,输出端接近负电源。
NPN型晶体管导通时,集电极与正电源相连,输出端接近正电源。
通过交替导通和截止,推挽输出电路可以在输出端产生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信号。
5. 负载驱动:推挽输出电路的负载通常是电机、继电器等大功率负载,输出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可以驱动这些负载。
在PNP型晶体管导通时,输出端接近负电源,产生高电平信号,将PNP型晶体管之间的负载直接与负电源相连;在NPN型晶体管导通时,输出端接近正电源,产生低电平信号,将NPN型晶体管之间的负载直接与正电源相连。
通过这种方式,将负载与推挽输出电路的两个晶体管互相配合,实现了对负载的高效率驱动。
以上就是推挽输出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互补工作的晶体管或功率放大器管路,可以实现对大功率负载的驱动。
推挽输出电路在音频放大器、电机驱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推挽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源,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并输出给电子设备供电。
下面将详细介绍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推挽式开关电源推挽式开关电源是一种电源变换器,通过将输入的电源转换为直流电,稳定输出给电子设备供电。
推挽是指在推挽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口,通过交替打开和关闭两个开关,来产生一个稳定的直流电。
二、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推挽式开关电源采用开关电路来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稳压器稳定输出给电子设备。
1. 输入端推挽式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接收交流电源,例如电源插头接到墙上的电源插座。
在输入端,推挽式开关电源需要进行滤波和整流,以去除电源中的杂质和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 稳压器稳压器是推挽式开关电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的直流电压,以确保电子设备得到稳定的能量供应。
稳压器将接收到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并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
3. 输出端输出端是推挽式开关电源的最终输出端口,也是直流电输出的主要接口。
在输出端,推挽式开关电源采用交替打开和关闭两个开关的方式产生稳定的直流电。
4. 输变电器输变电器是电源变换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于调整输入电压到合适的电压范围,以确保电源变换器能够正常工作。
三、推挽式开关电源的优点推挽式开关电源具有以下优点:•高效:推挽式开关电源可以高效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从而在能源消耗上节省电能。
•稳定:稳压器与交替开关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保持直流电输出的稳定性。
•体积小:推挽式开关电源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实现紧凑的尺寸,使其可以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
四、小结推挽式开关电源是一种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变换器,可以与各种电子设备兼容。
推挽式开关电源的优势包括高效、稳定、体积小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推挽式开关电源成为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o的推挽输出电路 -回复
io的推挽输出电路-回复什么是io的推挽输出电路?IO(I/O)是输入/输出的缩写,指的是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通信和交互的接口。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IO口通常用于控制外部设备,如开关、传感器、执行器等。
推挽输出电路则是一种常用的IO口工作模式,用来驱动外部负载,例如LED灯、继电器等。
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推挽输出电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拉和下拉。
其中上拉部分负责将输出引脚连接到高电平,下拉部分负责将输出引脚连接到低电平。
通过控制上拉和下拉的状态,可以在输出引脚上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
推挽输出电路的优点1.输出电平稳定:推挽输出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高电平和低电平信号,能够有效地驱动外部负载,避免出现电平不稳定或漂移的问题。
2.输出能力强:推挽输出电路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可以驱动一些较大功率的负载,如继电器等。
3.适用范围广:推挽输出电路适用于各种负载类型,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等,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如何构建io的推挽输出电路?构建IO的推挽输出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构建推挽输出电路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NPN型晶体管、PNP型晶体管、电阻、电容、连接线等。
工具方面需要焊接工具、万用表等。
步骤二:设计推挽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推挽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电路图通常由输入引脚、输出引脚、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步骤三:焊接电路。
根据设计的电路图,使用焊接工具将电路中的元件进行连接。
注意焊接时要保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步骤四:测试电路。
完成焊接后,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电路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步骤五:应用推挽输出电路。
完成电路的测试后,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将推挽输出电路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选择适当的晶体管和元件。
要根据负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晶体管和元件,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io的推挽输出电路
io的推挽输出电路IO的推挽输出电路常用于数字电路中,用于驱动外部设备,如LED 灯、继电器等。
它的作用是将微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电流输出,以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
推挽输出电路由两个晶体管组成,一个是NPN型晶体管,另一个是PNP型晶体管。
它们被连接在一起,使得输出信号可以同时经过两个晶体管。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NPN型晶体管导通,而PNP型晶体管截断,输出端获得高电平信号;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PNP 型晶体管导通,而NPN型晶体管截断,输出端获得低电平信号。
这样,推挽输出电路可以实现高电平和低电平的输出。
推挽输出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电平输出和低电平输出能力强:由于采用了两个晶体管,推挽输出电路在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时,都能提供较大的电流输出能力,可以驱动一些需要较大电流的外部设备。
2. 输出信号幅度大:推挽输出电路可以输出接近电源电压的高电平信号和接近地电压的低电平信号,使得被驱动的外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 驱动能力强:推挽输出电路可以驱动各种类型的负载,如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电容性负载等。
4. 输出稳定性好:推挽输出电路对外部干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5. 工作频率高:推挽输出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几十千赫兹甚至更高,适用于高频率的应用场合。
推挽输出电路在数字电路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微控制器系统中,它可以将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转化为可以控制外部设备的信号。
通过控制推挽输出电路,我们可以实现对LED灯的亮灭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控制等功能。
IO的推挽输出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电路,它可以将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转化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电流输出,以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
它具有输出能力强、输出稳定性好、驱动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电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挽、开漏、强上拉、弱上拉、强下拉、弱下拉输出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 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 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
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
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x8.4K=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
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
选10K可用。
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
一句话概括为: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了)
在数字电路中不用的输入脚都要接固定电平,通过1k电阻接高电平或接地。
1.电阻作用:
l接电组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
l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
l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
l上拉和下拉、限流
l1.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
2.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
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
l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l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
l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
2、定义:
l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l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
l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l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l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l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
l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
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l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
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
弱上拉
杨明发布于:2009-09-05 09:38
弱上拉
弱上拉,最简单的讲法就是:比较弱的上拉。
一般用在和外围器件的通讯上,比如IIC总线等,但不能用于需要驱动能力的上拉应用中。
弱上拉,推挽,开漏是3种输出方式.
当设置为弱上拉输出方式,此时各个I/O口与VDD之间约有100K电阻.如输出逻辑电平为1,则输出端有接近VDD的电平出现;如输出为0,则弱上拉电路自动关闭.当输出端处于模拟量输入状态时,弱上拉电路也会自动关闭.
当设置为漏及开路,应外接上拉电阻(10K),使I/O口输出为1时,有3.5V以上的高电平输出
当设置为推挽输出,至少可驱动20多个LS TTL门电路.可直接驱动外设接口,无须外加驱动总线的芯片(如74LS244,74LS245等),其总线驱动能力比C8051大大加强,而且灵活.
比如说做键盘扫描时用什么比较好?
你可以通过外加上拉电阻,然后连接按键到I/O口,配置为漏开
PROTB和TRISB寄存器
PORTB是8位宽度的双向端口。
相应的数据由TRISB决定,方法用端口A。
端口B的每一个引脚都具有内部弱的上拉电阻。
通过一个控制位可以打开所有上拉电阻。
这可通过对OPTION<7>RBPU位的置1,清0来控制。
当端口引脚配置成输出时,内部弱上拉电阻被自动关闭。
上位是端口需要的。
PORTB的4个引脚RBT~RB4具有信号改变中断的功能,只要将这几个引脚配置为输入,就可能引起中断的发生。
在输入方式下,引脚的位与最后一次读PORTB的值进行比较,这四个引脚中有任何一个或多个不相同,产生RBIF中端(置INTCON<0>)。
这个中断可能将器件由SLEEP状态下唤醒。
用户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用这样的两个方法之一来清除中断。
①通过清0RBIE(INT CON<3>位)关闭中断,② 读端口B,则清0 RBIF位。
不相等的条件将继续配置1RBIF位为止。
读PORTB将结束不相等条件,并允许RBIF被清0。
这一特征为软件可配置上拉一起允许用户非常容易的使用PORTB
作为键盘输入的接口。
也就可以通过按键来唤醒系统。
注意:如果正在执行敛僮鳎琁/O引脚改变了信号,RBIF中断标志不可能被置成1。
建议用改变信号中断作为按键唤醒操作,PORTB只不用改变信号中断,建议不要用查询方式。
图4-7是用端口作键盘接口的原理图其R1为ESD保护而新选择的电阻。
使用此接口时,通过软件选择保持内部上拉,即RB4~RB7为高,设置为
输入方式。
RB0~RB3输出。
任何键被按下,RB4~RB7的某一根线将改变从而产生中断。
这个中断可以唤醒芯片,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省计时器资源。
上拉电阻很大,提供的驱动电流很小,叫弱上拉;反之叫强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