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一:课程设计题目、内容及其目的课题:牛头刨床内容1.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已知:曲柄每分钟转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各构件尺寸及质心位置。

作机构1~2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作滑块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2.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曲柄1、滑块2、和连杆5的重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导杆3的转动惯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及切削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变化规律如下图。

确定构件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3、用UG进行模拟运动仿真校核机构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的结果4、电动机功率的确定与型号的选择5、齿轮减速机构设计目的:1:学会机械运动见图设计的步骤和方法;2: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机构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资料,计算作图及分析与综合能力;4:培养学生进行机械创新的能力。

二:牛头刨床简介和机构的要求1:牛头刨床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1。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经过减速机构减速从而带动曲柄1。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3 经过连杆4 带动刨刀5 作往复运动。

刨头左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右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通过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约0.05H 的空刀距离),而空回行程中只有摩擦阻力。

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2:机构的要求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刨削速度尽可能为匀速运动,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之欧阳家百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之欧阳家百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欧阳家百(2021.03.07)姓名柳柏魁专业 液压传动与控制班级液压09-1学号0907240110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设计二、系统简图:三、工作条件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ϕ,远休止角s ϕ,回程运动角'ϕ,摆杆长度D l 09,最大摆角m ax ϕ,许用压力角[]α(参见表2-1);凸轮与曲柄共轴。

四、原始数据五、要求:1)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以上内容作在A2或A3图纸上。

3)编写出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2011年6月26日完成日期:2011年7月1日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2. 数学模型的建立------------------------------3. 程序框图---------------------------------------4. 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5. 设计总结---------------------------------------6. 参考文献 --------------------------------------1设计任务与要求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5,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35,最大摆角φmax =15,许用压力角[α]=42,凸轮与曲线共轴。

要求:(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2数学模型(1) 推程等加速区当2/0ϕδ≤≤时 22max /21ϕδϕ=m (角位移) 2max /4ϕδϕω=(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2) 推程等减速区当ϕδϕ≤<2/时 22max max /)(21ϕδϕϕϕ--=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ω-=(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3) 远休止区当s ϕϕδϕ+≤<时 max 1ϕ=m (角位移) 0=ω(角速度)0=ε(角加速度)(4) 回程等加速区当2/ϕϕϕδϕϕ'++≤<+s s 时 22max max /)(21ϕϕϕδ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ϕϕδϕω'---=s (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5) 回程等减速区当ϕϕϕδϕϕϕ'++≤<'++s s 2/时 22max /)(21ϕδϕϕ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ϕϕω'-'++-=s (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6) 近休止区01=m (角位移) 0=ω(角速度)0=ε(角加速度)如图选取xOy 坐标系,B1点为凸轮轮廓线起始点。

设计牛头刨床中的凸轮机构方案

设计牛头刨床中的凸轮机构方案

设计牛头刨床中的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设计要求 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法
3.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1)设计凸轮轮廓依据反转法原理 (2)设计凸轮轮廓的步骤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
构件4的受力分析
FR54×lh1+FI4×lh2+G4×lh3﹣FR34lO4A=0
FR34=[7100x536.05+15.49x399.19+200x32.58]/483.65=7895.49N
再对构件4列力平衡方程,按比例尺μF=10N/mm作力多边形如图所示。求出机架对构件4的反力FR14:
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为曲柄转过75°和122°时加速度与速度的瞬时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后面的动态静力分析。取任意两点的目的也是为了消除特殊性,使计算更为准确。
3.2动态静力分析(当曲柄位置为75°时)
首先依据运动分析结果,计算构件4的惯性力FI4(与aS4反向)、构件4的惯性力矩MI4(与a4反向,逆时针)、构件4的惯性力平移距离lhd(方位:右上)、构件6的惯性力矩FI6(与aC反向)。
vA4=vA3+vA4A3
大小



方向
⊥O4A
⊥O2A
∥O4A
取极点p,按比例尺μv=0.005(m/s)/mm作速度图(与机构简图绘在同一图样上),如图所示,并求出构件4(3)的角速度ω4和构件4上B点的速度vB以及构件4与构件3上重合点A的相对速度vA4A3。因为
vA4=μvPa4=0.005x124.11m/s=0.62m/s
Lh4= = m=0.180m=118mm
FI6=m6aS6= aS6= ×0.59N=42.0998N
1.取构件5、6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所示)
因构件5为二力杆,只对构件(滑块)6做受力分析即可,首先列力平衡方程: 构件5.6的受力分析
构件5.6的受力简图
由于 FR65=—FR56FR54=—FR45
FR54+G4+FI4+FR34+FR14=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加工中的机构。

它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提供精确而又质量高的加工结果。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刨床、刀具和传动机构。

刨床主要由主轴、轴类、滑块、变位器杆和机座等组成,其动作是:主轴通过电机传动,带动滑块、变位器杆和刀具同步运动,使加工物把后刀具推向前刀具,达到切削加工的目的。

要保证牛头刨床凸轮机构的良好运行,首先要正确的校正凸轮的定位。

精确的定位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构的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其次,要检查机构的传动装置和同步转向机构的运行状况,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

最后,要定期检查加工质量,以确保良好的加工质量。

此外,在运行牛头刨床凸轮机构时,也需要遵守特定的安全操作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操作技巧,以避免出现事故。

出现危险时,需及时警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机构的安全运行。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是用于金属加工的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机构,而且在机械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

当正确、安全地使用时,机构可获得较高的加工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损失。

因此,使用该机构时应非常重视安全,并且要充分了解机构特性,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for i=1:100 theta2(i)=theta2(1)+dtheta2*(i-1);%角度 end
%刨刀位移分析
LO3A=((LO2O3)^2+(L2)^2-2*LO2O3*L2*cos(theta2+pi/2)).^0.5;%求O3A的长度
for i=1:100
%求θ4、θ5以及SF的长度
主体机构设计
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要求
(1)刨刀工作行程要求速度比较平稳,空回行程时 刨刀快速退回,机构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刨刀行程H=300mm或H=150mm。曲柄转速、 切削力、许用传动角等见表1,每人选取其中一组数据。
(3)切削力P大小及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在切削行 程的两端留出一点空程。具体数据如下:
2、导杆的长度L4 H=150mm 则:L4 =﹙H/2﹚/﹙sin(Ψ/2)﹚=289.77mm≈290mm
3、计算O2O3距离 取L2的长度为60mm Lo2o3= L2/sin15° =60/sin15 = 231.82mm≈232mm
主体机构(方案一)
主体机构(方案一)
运动分析
利用矢量方程法求解机构中各个主要构件的位移、 速度、加速度与曲柄L2角位移之间的关系。
SF=L4cosθ₄+L5cosθ5 θ4=arccos(L2cosφ₂/S3) θ5=arcsin[(S2-L4sinθ₄)/L5] S3=[(S1)²+(L2)²+2*S1*L2*sinφ₂]1/2
即可求得θ4、θ5、LO3A、SF四个运动变量
H=0.15; %行程(单位:m) L2=0.06; %O2A的长度 L4=0.29; %O3B的长度 L5=0.08; %BF的长度 LO2O3=0.232; %O2O3的长度 LO3D=0.285; %O3D的长度 W2=2.5*pi/3; %曲柄角速度rad/s theta2=linspace(-15,345,100);%划分 theta2=theta2*pi/180;%转换为弧度制 dtheta2=theta2(2)-theta2(1);%角度间隔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机械英才的培养已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在接受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时,选择了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牛头刨床设计任务。

一、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2.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4.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设计步骤1.课程设计前期准备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我对牛头刨床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归纳,学生们也需要认真学习刨床的相关知识。

同时,我还组织了互动的讲座和课堂讨论,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课堂授课和实际组装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课堂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刨床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传动方式等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牛头刨床的结构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3.装配测试在机械设计完成后,我们对刨床进行了装配测试。

通过实际的组装和测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了误操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对刨床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和使用刨床。

同时,我们组织了一些实践操作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收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他们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

其次,在团队协作方面,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之欧阳歌谷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凸轮机构之欧阳歌谷创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欧阳歌谷(2021.02.01)姓名柳柏魁专业 液压传动与控制班级液压09-1学号0907240110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设计二、系统简图:三、工作条件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ϕ,远休止角s ϕ,回程运动角'ϕ,摆杆长度D l 09,最大摆角m ax ϕ,许用压力角[]α(参见表2-1);凸轮与曲柄共轴。

四、原始数据五、要求:1)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以上内容作在A2或A3图纸上。

3)编写出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2011年6月26日完成日期:2011年7月1日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2. 数学模型的建立------------------------------3. 程序框图---------------------------------------4. 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5. 设计总结---------------------------------------6. 参考文献 --------------------------------------1设计任务与要求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5,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35,最大摆角φmax =15,许用压力角[α]=42,凸轮与曲线共轴。

要求:(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2数学模型(1) 推程等加速区当2/0ϕδ≤≤时 22max /21ϕδϕ=m (角位移) 2max /4ϕδϕω=(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2) 推程等减速区当ϕδϕ≤<2/时 22max max /)(21ϕδϕϕϕ--=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ω-=(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3) 远休止区ϕϕδϕ+≤<1ϕ=m ω0=ε(角加速度)(4) 回程等加速区当2/ϕϕϕδϕϕ'++≤<+s s 时 22max max /)(21ϕϕϕδ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ϕϕδϕω'---=s (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5) 回程等减速区当ϕϕϕδϕϕϕ'++≤<'++s s 2/时 22max /)(21ϕδϕϕ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ϕϕω'-'++-=s (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6) 近休止区01=m (角位移) 0=ω(角速度)0=ε(角加速度)如图选取xOy 坐标系,B1点为凸轮轮廓线起始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班级:加工06-2班姓名:井源指导教师:席本强何凡目录1.设计题目及参数2.数学模型的建立3.程序框图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5.设计总结6.参考文献1设计题目与参数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0,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25,最大摆角φmax =15,许用压力角[α]=40,凸轮与曲线共轴。

要求:(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2数学模型(1) 推程等加速区当2/0ϕδ≤≤时 22max /21ϕδϕ=m (角位移) 2max /4ϕδϕω=(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2) 推程等减速区当ϕδϕ≤<2/时 22max max /)(21ϕδϕϕϕ--=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ω-=(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 (3) 远休止区当s ϕϕδϕ+≤<时 max 1ϕ=m (角位移) 0=ω (角速度)0=ε(角加速度)(4) 回程等加速区 当/ϕϕϕδϕϕ'++≤<+s s 时22max max /)(21ϕϕϕδ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ϕϕδϕω'---=s (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5) 回程等减速区 当ϕϕϕδϕϕϕ'++≤<'++s s 2/时22max /)(21ϕδϕϕ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ϕϕω'-'++-=s (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 (6) 近休止区01=m (角位移) 0=ω(角速度)0=ε(角加速度)一、如图选取xOy 坐标系,B1点为凸轮轮廓线起始点。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一、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于木材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牛头刨床作为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木材刨平、刨直,从而得到平整的木材表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台具有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牛头刨床。

二、设计要求1. 刨床的工作台面积不小于500mm×300mm,且能承受一定的负荷;2. 刨床刨削深度可调节,最大刨削深度不小于8mm;3. 刨床的工作速度可调节,最大工作速度不小于8m/min;4. 刨床的刨刀具具有良好的刨削效果,并可更换;5. 刨床具有必要的保护装置,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6. 刨床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外观美观。

三、设计思路1. 结构设计:(1) 床身结构:采用铸铁材质,以确保刨床的稳定性和刚性;(2) 工作台设计:采用铝合金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3) 刨刀具设计:采用高速钢材质,设计成可更换式,以提高使用寿命和刨削效果;(4) 传动系统设计:采用电动驱动方式,通过变频器调节工作速度和刨削深度。

2. 控制系统设计:(1) 刨床配备触摸屏控制面板,方便操作者实时监控工作状态;(2) 刨床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和安全防护装置,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3) 刨床具备自动换刀功能,提高操作效率;(4) 刨床配备故障自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判断故障并进行维修。

四、技术参数1. 工作台面积:600mm×400mm;2. 最大刨削深度:10mm;3. 最大工作速度:12m/min;4. 刨刀具材质:高速钢;5. 电源:交流220V,50Hz;6. 功率:2.2kW。

五、安全措施1. 刨床配备紧急停止按钮,操作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停止刨床的工作;2. 刨床工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刨削过程中的飞溅伤害;3. 刨床的开关箱设有防护罩,以防止误碰开关引发事故;4. 刨床配备故障自诊断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牛头刨床0.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0.1牛头刨床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下图所示。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曲柄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底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的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作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工作阻力(在切削的前后个有一段约0.5H 的空刀距离,见图)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

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 —装订线— —牛头刨床机构简图及其阻力曲线0.2设计数据运动分析数据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数据凸轮机构设计数据飞轮转动惯量确定数据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已知 曲柄每分钟的转数n 2,各构件的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 位于导杆端点B 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 .要求 做出机构的运动简图,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出方案Ⅰ中1′+10°和9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1.1矢量方程图解法用CAD 按一定的比例绘制机构位置机构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图,并量出个对应量进行对矢量方程的所求得的结果分析误差。

矢量方程图解法: 其中l 2=l AO2, l 4=l BO4,l 5=l BC ,v B =v B4=v B5, a B = a B4=a B5 (1) 速度(2)加速度1.2矩阵法建立直角坐标系,标出各杆矢量及方位角。

其中共有四个未知量θ4,θ5,s4,s C.建立两个封闭矢量方程,为此需用两个封闭图形O2AO4及O4BCEO4,由此可得l6+l2=s4, l4+l5=l6′+s C写成投影方程为S4cosθ4=l2cosθ2S4sinθ4=l6+l2sinθ2l 4cosθ4+l5cosθ5-s E=0l 4sinθ4+l5sinθ5=l′6以上个式即可求得θ4、θ5、s4及s E四个运动变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学院:xxx专业班级:xxx学号xxx2018年1月前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飞轮机构凸轮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飞轮等。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3)(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3)(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2、设计(计算)说明书 (5)(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5)(2)机构运动分析 (7)对位置120°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7)(3)对位置120°点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11)3、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4)4、齿轮的设计 (17)5、参考文献 (18)6、心得体会 (19)7、附件 (19)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刨床工作时, 如图(1-1)所示,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编程说明书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凸轮机构设计指导教师:席本强何凡设计者:康政学号:班级:加工06-22008年7月9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程序框图 (5)4. 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5)5. 参考文献 (17)6. 设计总结 (17)7. 标题栏 (19)凸轮机构的设计1.基本条件与要求已知: 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max Φ 许用压力角][α,从动件的长度D o l 9,推程运动角ϕ,远休止角ϕs ,回程运动角ϕ,从动件见运动规律为等加、等减速运动,凸轮与曲柄共轴。

要求: 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轮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以上内容作在2号图纸上。

3) 编写说明书2.数学模型的建立1.设从动件起始角.300=Φ2. 1),2/1Φ<Φ升程加速区,其运动方程为:);1*1max/(*4:)1*1/(max**4:)2*1/(*max *2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εω2),12/1Φ<Φ<=Φ 属于升程减速区,其运动方程为::1*1m ax /*4:1*1/)1(m ax **4:)1*1/()1(*)1(m ax **2m ax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εω3),211Φ+Φ<Φ<=Φ,属于远休止区,其运动方程为::0:0:max ==Φ=Φεω4)),2/321()21(Φ+Φ+Φ<Φ<=Φ+Φ属于回程加速区,其运动方程为::)3*3max/(*4:)3*3/()]21([max**4:)3*3/()]21([*)]21([max *2max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εω 5))321()2/321(Φ+Φ+Φ<Φ<=Φ+Φ+Φ,属于回程减速区,其运动方程为::)3*3max/(*4:)3*3/()321(max**4:)3*3/()321(*)321(max**2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εω6)360)321(<Φ<=Φ+Φ+Φ ,于近休止区,其运动方程为:0:0:0===Φεω3.程序框图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1)源程序#include<math.h>#include<dos.h>#include<graphics.h>#include<conio.h>#include<stdio.h>#define I 135.0#define Aa 42#define rb 50#define rr10#define K (3./180)#define dt 0.25float Qmax,Q1,Q2,Q3;float Q_a;double L,pr;float e[1500],f[1500],g[1500];void Cal(float Q,double Q_Q[3]){Qmax=15,Q1=75,Q2=10,Q3=70;if(Q>=0&&Q<=Q1/2){Q_Q[0]=K*(2*Qmax*Q*Q/(Q1*Q1));Q_Q[1]=4*Qmax*Q/(Q1*Q1);Q_Q[2]=4*Qmax/(Q1*Q1);}if(Q>Q1/2&&Q<=Q1){Q_Q[0]=K*(Qmax-2*Qmax*(Q-Q1)*(Q-Q1)/(Q1*Q1));Q_Q[1]=4*Qmax*(Q1-Q)/(Q1*Q1);Q_Q[2]=-4*Qmax/(Q1*Q1);}if(Q>=Q1&&Q<=Q1+Q2){Q_Q[0]=K*Qmax;Q_Q[1]=0;Q_Q[2]=0;}if(Q>Q1+Q2&&Q<=Q1+Q2+Q3/2){Q_Q[0]=K*(Qmax-2*Qmax*(Q-Q1-Q2)*(Q-Q1-Q2)/(Q3*Q3)); Q_Q[1]=-4*Qmax*(Q-Q1-Q2)/(Q3*Q3);Q_Q[2]=-4*Qmax/(Q3*Q3);}if(Q>Q1+Q2+Q3/2&&Q<Q1+Q2+Q3){Q_Q[0]=K*(2*Qmax*(Q3-Q+Q1+Q2)*(Q3-Q+Q1+Q2)/(Q3*Q3)); Q_Q[1]=-4*Qmax*(Q3-Q+Q1+Q2)/(Q3*Q3);Q_Q[2]=4*Qmax/(Q3*Q3);}if(Q>Q1+Q1+Q3&&Q<=360){Q_Q[0]=K*0;Q_Q[1]=0;Q_Q[2]=0;}}void Draw(float Q_m){float tt,x,y,x1,y1,x2,y2,x3,x4,y3,y4,dx,dy;double QQ[3];circle(240,240,5);circle(240+L*sin(60*K),240-L*cos(60*K),5);moveto(240,240);lineto(240+20*cos(240*K),240-20*sin(240*K));lineto(260+20*cos(240*K),240-20*sin(240*K));lineto(240,240);moveto(240+L*sin(60*K),240-L*cos(60*K));lineto(240+L*sin(60*K)+20*cos(240*K),240-L*cos(60*K)-20*sin(2 40*K));lineto(240+L*sin(60*K)+20*cos(60*K),240-L*cos(60*K)-20*sin(24 0*K));lineto(240+L*sin(60*K),240-L*cos(60*K));for(tt=0;tt<=720;tt=tt+2){Cal(tt,QQ);/*tulunlunkuoxian*/x1=L*cos(tt*K-30*K)-I*cos(Q_a+QQ[0]+tt*K-30*K);y1=I*sin(Q_a+QQ[0]+tt*K-30*K)-L*sin(tt*K-30*K);x2=x1*cos(Q_m*K)-y1*sin(Q_m*K);y2=x1*sin(Q_m*K)+y1*cos(Q_m*K);putpixel(x2+240,240-y2,2);dx=(QQ[1]+1)*I*sin(Q_a+QQ[0]+tt*K-30*K)-L*sin(tt*K-30*K); dy=(QQ[1]+1)*I*cos(Q_a+QQ[0]+tt*K-30*K)-L*cos(tt*K-30*K); x3=x1+rr*dy/sqrt(dx*dx+dy*dy);y3=y1-rr*dx/sqrt(dx*dx+dy*dy);x4=x3*cos(Q_m*K)-y3*sin(Q_m*K);y4=x3*sin(Q_m*K)+y3*cos(Q_m*K);putpixel(x4+240,240-y4,YELLOW);}}void Curvel(){int t;float y1,y2,y3,a=0;for(t=0;t<=360/dt;t++){delay(300);a=t*dt;if(a>=0&&a<=Q1/2){y1=(2*Qmax*pow(a,2)/pow(Q1,2))*10;y2=(4*Qmax*(dt*K)*a/pow(Q1,2))*pow(10,4.8);y3=(4*Qmax*pow((dt*K),2)/pow(Q1,2))*pow(10,8.5); 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1+Q2+Q3),300-y3,(100+Q1+Q2+Q3),300); line((100+Q1+Q2+Q3/2),300,(100+Q1+Q2+Q3/2),300-y3); }if((a>Q1+Q2+Q3)&&(a<=360)){y1=0;y2=0;y3=0;putpixel(100+a,300,1); putpixel(100+a,300,2); putpixel(100+a,300,4);}e[t]=y1;f[t]=y2;g[t]=y3;}}main(){int gd=DETECT,gm;int i,t,choice,x_I,y_I,flag=1; double QQ1[3],aa; initgraph(&gd,&gm,""); cleardevice();for(t=0;!kbhit();t++){for(;t<360;)t-=360;if(flag==1)for(L=I-rb+70;L<I+rb;L+=2){Q_a=acos((L*L+I*I-rb*rb)/(2.0*L*I));Cal(t,QQ1);aa=atan(1*(1-QQ1[1]-L*cos(Q_a-QQ1[0]))/(L*sin(Q_a+QQ1[0]))); pr=(pow((L*L+I*I*(1+QQ1[1])*(1+QQ1[1])-2.0*L*I*(1+QQ1[1]*c os(Q_a+QQ1[0]))),3.0/2))/((1+QQ1[1])*(2+QQ1[1])*L*I*cos(Q_a+QQ1[0])+QQ1[2]*L*I*sin (Q_a+QQ1[0])-L*L-I*I*pow(1+QQ1[1],3));if(aa<=Aa&&pr>rr)flag=0;break;}if(flag==0)Cal(t,QQ1);Draw(t);cleardevice();x_I=240+L*sin(60*K)-I*cos(Q_a+QQ1[0]-30*K);y_I=240-L*cos(60*K)-I*sin(Q_a+QQ1[0]-30*K);circle(x_I,y_I,rr);line(240+L*sin(60*K),240-L*cos(60*K),x_I,y_I);delay(1);}getch();cleardevice();line(100,80,100,445);line(70,300,530,300);line(100,80,98,90);line(100,80,102,90);line(520,298,530,300);line(520,302,530,300);setcolor(2);outtextxy(300,150," ");printf("\n\n\n\n\n\Q(w,t)");printf("\n\n\n\n\n\n\n\n\n\n\n\n\n\n\t\t\t \t\t\t\t\tt");Curvel();getch();printf("\n\n\n\n\n\n\n\n\n\n");or(i=0;i<=1440;i=i+20){delay(1000);{printf("%d%f%f%f\n",i/4,e[i],f[i],g[i]);}getch();}closegraph();}2)曲线图象及输出数据5.参考文献1).《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2).《C程序设计》谭浩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26.设计总结设计总结一周的课程设计马上就结束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想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两年来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做一次小结,同时为将来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牛头刨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自1421班学生姓名:郭文超学号: 03320142108指导教师:赵楠2016年07月04日——2016年07月07日目录工作原理 (3)一.设计任务 (4)二.设计数据 (4)三.设计要求 (5)1、运动方案设计 (5)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5)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四.设计方案选定五.1.32.381111 (12)13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

电动机经过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运动的导杆10-11各有一段0.05H(a)(b)图d表2求出刨头3的速度、加速度,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四.设计方案选定如图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5杆机构。

采用导杆机构,滑块与导杆之间的传动角r始终为90o,且适当确定构件尺寸,可以保证机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并且均匀,而空回行程速度较高,满足急回特性要求。

适当确定刨头的导路位置,可以使压力角 尽量小。

五.机构的运动分析1.3点速度分析当曲柄位于3点时如上图已知:ω04=2πn/60=7.536rad/sV A4 = V A3A4 + V A3方向:⊥杆4 ∥杆4 ⊥杆2大小:??√已知:V A3=ω04×L2 =7.536×110=828.96mm/s 作图得:V A4=670.05MM/Sω04=V A4/L AO4=670.05/513.91=1.306rad/s V B=ω04×L4=1.306 ×810=1057.86mm/sVc= V B + V CB方向:∥X-X √⊥杆BC大小:?√?由作图法得::V C2和3在A点处的转其大小等于ω22lO2A,方向由A指向O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的运动分析与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对牛头刨床进行运动分析与设计,通过分析刨床的运动原理和结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刨床结构,确保刨床的运动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二、刨床的运动分析1. 刨床的基本运动牛头刨床的基本运动包括主轴转动、工作台进给运动和刀架进给运动。

主轴转动通过电动机驱动刨刀进行旋转,实现刨削工作。

工作台进给运动使工件在水平平面上进行进给运动,供刀架进行刨削。

刀架进给运动使刀架在垂直于工作台的方向上进行进给,并在工件刨削时左右平移,调整刨削的位置。

2. 刨床的运动传动刨床的运动传动主要通过齿轮传动和导轨传动实现。

主轴转动通过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主轴实现。

工作台进给运动通过齿轮和导轨的组合实现,工作台在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刀架进给运动通过螺杆和导轨的组合实现,螺杆带动刀架进行垂直平移,并在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三、刨床结构设计基于上述运动分析,对牛头刨床进行结构设计如下:1. 主轴结构:主轴采用直径大、刚度高的优质轴承,保证刨床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主轴和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确保刨床主轴的转动平稳。

2. 工作台结构:工作台采用结实的铸铁材料,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工件的放置和取出。

工作台通过导轨和齿轮传动实现水平进给运动,导轨和齿轮选用耐磨材料,减小运动阻力。

3. 刀架结构:刀架采用铸铁材料,设计为可调节结构,方便调整刨削位置。

刀架通过螺杆和导轨的组合实现垂直进给运动和水平进给运动,确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平整。

四、设计流程1. 进行刨床的运动分析,确定刨床的基本运动和运动传动方式。

2. 根据运动分析结果,进行刨床的结构设计,包括主轴结构、工作台结构和刀架结构。

3. 设计刨床各部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可拆卸性。

4. 进行刨床的总体装配和调试,确保刨床的运动平稳和工作效率。

5. 测试刨床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刨床时,应仔细阅读操作指南,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凸轮机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凸轮机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机械原理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凸轮机构的分类和特点2.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分析(1)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2)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3. 凸轮机构的设计和优化(1)凸轮机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4.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发展(1)凸轮机构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2)凸轮机构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凸轮机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高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五、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郑育新、刘道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2.《机械原理》(第五版),唐光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3.《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周: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分析第三周:凸轮机构的设计和优化第四周: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发展第五周: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第六周: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第七周:期末考试和总结回顾。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机械设备,它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牛头刨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能。

一、设计目的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牛头刨床的机构、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等进行设计和分析,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机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2.常用金属材料和润滑剂的选用;3.机械系统的调整和测试技术;4.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5.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分析和优化。

二、设计内容1.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牛头刨床是一种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其基本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简图和运动分析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和计算等。

2.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牛头刨床的机构零部件包括机身、滑块、导轨、连杆、摇臂等。

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导轨和连杆的润滑和防尘等。

3.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牛头刨床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和操纵系统等。

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机的选择和计算,变速器的设计和计算,离合器和制动器的选用和调整,操纵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

4.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零部件的装配和调整,机构间隙和干涉的调整,滑块和摇臂的平衡调整,机械性能试验和运动精度检测等。

5.经济技术分析经济技术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估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学生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分析,以确定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三、设计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进行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确定机构简图和运动分析图;3.进行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制定材料选用、结构形式、润滑和防尘等方面的方案;4.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选用合适的电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和操纵系统等;5.进行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确保机构装配和运转的可靠性;6.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评估报告;7.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一、引言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构设计和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机构设计要求根据机器结构分析与计算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而动力学要求对各种运动物体或力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

牛头刨床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为许多制造工人和机械学生们进行结构设计和动力学研究的首选课题之一。

因此,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牛头刨床机构的设计和分析成为了重点内容之一。

二、牛头刨床机构的定义和特点牛头刨床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加工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型号、大小的平面和倾斜面,机床的工作台可以实现上下移动和左右滚动的运动,以便于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

牛头刨床的机构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台和削切机构。

工作台是机床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工件并固定到机床上,削切机构则是实现物体削切的动能部分。

牛头刨床机构的典型特点是高刚性,高精度和高效率。

牛头刨床机构中的滑动、轴承、摆线副、螺纹副、齿轮副、连杆副、平面副、直线副等各种机构被合理地布置和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机构系统。

三、牛头刨床机构的设计分析(一)工作台机构设计牛头刨床的工作台机构主要由工作台、升降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工作台固定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工作台、滑座和升降机构组成了整个工作台的调节和运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使工作台沿主轴线方向移动,工作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工件。

(二)削切机构设计牛头刨床的削切机构设计是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的核心和难点之一。

削切机构主要由主轴、杠杆机构、导轨机构、进给装置、主轴驱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切削能,通过机构导向将切削能得以输出,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削切加工。

(三)转动主轴齿轮设计转动主轴用于通过牛头刨床机构的削切机构削切工件,牛头刨床机构中的削切机构将电能转化为切削能,而转动主轴齿轮作为机构的核心部件之一,将动能由电机传递到削切机构中,完成对工件的削切加工。

四、总结以上是对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的一个简要分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是机械工程领域必修的课程之一,通过对其机构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升同学们对机器结构的认识和对工程实践的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姓名柳柏魁专业液压传动与控制班级液压09-1 学号0907240110五、要求:1)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

2)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以上内容作在A2或A3图纸上。

3)编写出计算说明书。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2011 年 6 月26 日完成日期:2011 年7 月 1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2.数学模型的建立------------------------------ 3.程序框图--------------------------------------- 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 5.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1设计任务与要求已知摆杆9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推程运动角φ=75,远休止角φs =10,回程运动角φ΄=70,摆杆长度l 09D =135,最大摆角φmax =15,许用压力角[α]=42,凸轮与曲线共轴。

要求:(1) 计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绘制线图(用方格纸绘制),也可做动态显示。

(2) 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选取滚子半径,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并按比例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3) 编写计算说明书。

2数学模型(1) 推程等加速区当2/0ϕδ≤≤时 22max /21ϕδϕ=m (角位移) 2max /4ϕδϕω=(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2) 推程等减速区当ϕδϕ≤<2/时 22max max /)(21ϕδϕϕϕ--=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ω-=(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3) 远休止区当s ϕϕδϕ+≤<时 max 1ϕ=m (角位移) 0=ω (角速度)0=ε(角加速度)(4) 回程等加速区当2/ϕϕϕδϕϕ'++≤<+s s 时 22max max /)(21ϕϕϕδ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ϕϕδϕω'---=s (角速度)2max /4ϕϕε'-=(角加速度)(5) 回程等减速区当ϕϕϕδϕϕϕ'++≤<'++s s 2/时 22max /)(21ϕδϕϕϕϕ'-'++=s m (角位移)2max /)(4ϕδϕϕϕϕω'-'++-=s (角速度) 2max /4ϕϕε'=(角加速度)(6) 近休止区01=m (角位移) 0=ω(角速度)0=ε(角加速度)如图选取xOy 坐标系,B1点为凸轮轮廓线起始点。

开始时推杆轮子中心处于B1点处,当凸轮转过角度时,摆动推杆角位移为,由反转法作图可看出,此时滚子中心应处于B 点,其直角坐标为:()()00cos cos sin sin ϕϕδδϕϕδδ++-=++-=l a y l a x因为实际轮廓线与理论轮廓线为等距离,即法向距离处处相等,都为滚半径rT.故将理论廓线上的点沿其法向向内测移动距离rT 即得实际廓线上的点B(x1,y1).由高等数学知,理论廓线B 点处法线nn 的斜率应为 ()()θθδδθcos /sin ////=-==d dy d dx dy dx tg 根据上式有:()()()()δϕϕϕδδδδϕϕϕδδδd d l a d dy d d l a d dx /1sin sin //1cos cos /00++++-=+++-=可得 ()()()()()()2222////cos ////sin δδδθδδδθd dy d dx d dy d dy d dx d dx +-=+=实际轮廓线上对应的点B(x,y)的坐标为θθsin 1cos 1T T r y y r x x ==此即为凸轮工作的实际廓线方程,式中“-”用于内等距线,“+” 于外等距线。

3程序框图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include<math.h>#include<dos.h>#include<graphics.h>#include<conio.h>#include<stdio.h>#define l 135.0#define Aa 42#define r_b 40#define rr 8#define K (3.1415926/180)#define dt 0.25float Q_max,Q_t,Q_s,Q_h;float Q_a;double L,pr;float e[1500],f[1500],g[1500];void Cal(float Q,double Q_Q[3]){Q_max=15,Q_t=75,Q_s=10,Q_h=70;if(Q>=0&&Q<=Q_t/2){Q_Q[0]=K*(2*Q_max*Q*Q/(Q_t*Q_t));Q_Q[1]=4*Q_max*Q/(Q_t*Q_t);Q_Q[2]=4*Q_max/(Q_t*Q_t);}if(Q>Q_t/2&&Q<=Q_t){Q_Q[0]=K*(Q_max-2*Q_max*(Q-Q_t)*(Q-Q_t)/(Q_t*Q_t));Q_Q[1]=4*Q_max*(Q_t-Q)/(Q_t*Q_t);Q_Q[2]=-4*Q_max/(Q_t*Q_t);}if(Q>Q_t&&Q<=Q_t+Q_s){Q_Q[0]=K*Q_max;Q_Q[1]=0;Q_Q[2]=0;}if(Q>Q_t+Q_s&&Q<=Q_t+Q_s+Q_h/2){Q_Q[0]=K*(Q_max-2*Q_max*(Q-Q_t-Q_s)*(Q-Q_t-Q_s)/(Q_h*Q_h));Q_Q[1]=-4*Q_max*(Q-Q_t-Q_s)/(Q_h*Q_h);Q_Q[2]=-4*Q_max/(Q_h*Q_h);}if(Q>Q_t+Q_s+Q_h/2&&Q<=Q_t+Q_s+Q_h){Q_Q[0]=K*(2*Q_max*(Q_h-Q+Q_t+Q_s)*(Q_h-Q+Q_t+Q_s)/(Q_h*Q_h)); Q_Q[1]=-4*Q_max*(Q_h-Q+Q_t+Q_s)/(Q_h*Q_h);Q_Q[2]=4*Q_max/(Q_h*Q_h);}if(Q>Q_t+Q_s+Q_h&&Q<=360){Q_Q[0]=K*0;Q_Q[1]=0;Q_Q[2]=0;}}void Draw(float Q_m){float tt,x,y,x1,y1,x2,y2,x3,y3,x4,y4,dx,dy;double QQ[3];circle(240,240,3);circle(240+L*sin(50*K)+4*cos(240*K),240+L*cos(50*K)-4*sin(240*K),3); moveto(240,240);lineto(240+20*cos(240*K),240-20*sin(240*K));lineto(260+20*cos(240*K),240-20*sin(240*K));lineto(240,240);moveto(240+L*sin(50*K)+4*cos(240*K),240+L*cos(50*K)-4*sin(240*K)); lineto(240+L*sin(50*K)+20*cos(240*K),240+L*cos(50*K)-20*sin(240*K)); lineto(255+L*sin(50*K)+20*cos(240*K),240+L*cos(50*K)-20*sin(240*K)); lineto(240+L*sin(50*K)+4*cos(240*K),240+L*cos(50*K)-4*sin(240*K)); for(tt=0;tt<=720;tt=tt+2){Cal(tt,QQ);x1=L*cos(tt*K)-l*cos(Q_a+QQ[0]-tt*K);y1=l*sin(Q_a+QQ[0]-tt*K)+L*sin(tt*K);x2=x1*cos(Q_m*K+40*K)+y1*sin(Q_m*K+40*K);y2=-x1*sin(Q_m*K+40*K)+y1*cos(Q_m*K+40*K);putpixel(x2+240,240-y2,2);dx=(QQ[1]-1)*l*sin(Q_a+QQ[0]-tt*K)-L*sin(tt*K);dy=(QQ[1]-1)*l*cos(Q_a+QQ[0]-tt*K)+L*cos(tt*K);x3=x1-rr*dy/sqrt(dx*dx+dy*dy);y3=y1+rr*dx/sqrt(dx*dx+dy*dy);x4=x3*cos(Q_m*K+40*K)+y3*sin(Q_m*K+40*K);y4=-x3*sin(Q_m*K+40*K)+y3*cos(Q_m*K+40*K);putpixel(x4+240,240-y4,YELLOW);}}void Curvel(){int t;float y1,y2,y3,a=0;for(t=0;t<=360/dt;t++){delay(300);a=t*dt;if((a>=0)&&(a<=Q_t/2)){y1=(2*Q_max*pow(a,2)/pow(Q_t,2))*10;y2=(4*Q_max*(dt*K)*a/pow(Q_t,2))*pow(10,4.8);y3=(4*Q_max*pow((dt*K),2)/pow(Q_t,2))*pow(10,8.5);putpixel(100+a,300-y1,1);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_t/2,300-y3,100+Q_t/2,300);}if((a>Q_t/2)&&(a<=Q_t)){y1=(Q_max-2*Q_max*pow((Q_t-a),2)/pow(Q_t,2))*10;y2=(4*Q_max*(dt*K)*(Q_t-a)/pow(Q_t,2))*pow(10,4.8);y3=((-4)*Q_max*pow((dt*K),2)/pow(Q_t,2))*pow(10,8.5);putpixel(100+a,300-y1,1);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_t,300-y3,100+Q_t,300);line(100+Q_t/2,300,100+Q_t/2,300-y3);}if((a>Q_t)&&(a<=Q_t+Q_s)){y1=Q_max*10;y2=0;y3=0;putpixel(100+a,300-y1,1);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_t+Q_s),300,(100+Q_t+Q_s),300-y3);}if((a>Q_t+Q_s)&&(a<=Q_t+Q_s+Q_h/2)){y1=(Q_max-2*Q_max*pow((a-Q_t-Q_s),2)/pow(Q_h,2))*10;y2=((-4)*Q_max*(dt*K)*(a-Q_t-Q_s)/pow(Q_h,2))*pow(10,4.8);y3=((-4)*Q_max*pow((dt*K),2)/pow(Q_h,2))*pow(10,8.5);putpixel(100+a,300-y1,1);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_t+Q_s+Q_h/2),300,(100+Q_t+Q_s+Q_h/2),300-y3);line((100+Q_t+Q_s),300,(100+Q_t+Q_s),300-y3);}if((a>Q_t+Q_s+Q_h/2)&&(a<=Q_t+Q_s+Q_h)){y1=(2*Q_max*pow((Q_h-a+Q_t+Q_s),2)/pow(Q_h,2))*10;y2=((-4)*Q_max*(dt*K)*(Q_h-a+Q_t+Q_s)/pow(Q_h,2))*pow(10,4.8); y3=(4*Q_max*pow((dt*K),2)/pow(Q_h,2))*pow(10,8.5);putpixel(100+a,300-y1,1);putpixel(100+a,300-y2,2);putpixel(100+a,300-y3,4);line((100+Q_t+Q_s+Q_h),300-y3,(100+Q_t+Q_s+Q_h),300);line((100+Q_t+Q_s+Q_h/2),300,(100+Q_t+Q_s+Q_h/2),300-y3);}if((a>Q_t+Q_s+Q_h)&&(a<=360)){y1=0;y3=0;putpixel(100+a,300,1);putpixel(100+a,300,2);putpixel(100+a,300,4);}e[t]=y1;f[t]=y2;g[t]=y3;}}main(){int gd=DETECT,gm;int i,t,choice,x_1,y_1,flag=1;double QQ1[3],aa;FILE *f1;if((f1=fopen("liliangliang.txt","w"))==NULL){printf("liliangliang.txt cannot open!\n");exit(0);}initgraph(&gd,&gm," ");cleardevice();for(t=0;!kbhit();t++){for(;t>360;)t-=360;if(flag==1)for(L=l-r_b+70;L<l+r_b;L+=2){Q_a=acos((L*L+l*l-r_b*r_b)/(2.0*L*l));Cal(t,QQ1);aa=atan(l*(1-QQ1[1]-L*cos(Q_a-QQ1[0]))/(L*sin(Q_a+QQ1[0])));/*压力角*/ pr=(pow((L*L+l*l*(1+QQ1[1])*(1+QQ1[1])-2.0*L*l*(1+QQ1[1]*cos(Q_a+QQ1[ 0]))),3.0/2))/*曲率半径*//((1+QQ1[1])*(2+QQ1[1])*L*l*cos(Q_a+QQ1[0])+QQ1[2]*L*l*sin(Q_a+QQ1[ 0])-L*L-l*l*pow((1+QQ1[1]),3));if(aa<=Aa&&pr>rr)flag=0;break;}if(flag==0)Cal(t,QQ1);cleardevice();x_1=240+L*sin(50*K)-l*cos(Q_a+QQ1[0]+40*K);y_1=240+L*cos(50*K)-l*sin(Q_a+QQ1[0]+40*K);circle(x_1,y_1,rr);line(240+L*sin(50*K),240+L*cos(50*K),x_1,y_1);moveto(240+L*sin(50*K),240+L*cos(50*K));lineto(240+L*sin(50*K)+l*cos(Q_a+QQ1[0]+40*K),480+2*L*cos(50*K)-y_1); lineto(140+L+l*cos(Q_a+QQ1[0])*2,480+2*L*cos(50*K)-y_1);delay(1);}getch();cleardevice();line(100,80,100,445);line(70,300,530,300);line(100,80,98,90);line(100,80,102,90);line(520,298,530,300);line(520,302,530,300);setcolor(2);outtextxy(300,150,"The analysis of the worm gear's movement");printf("\n\n\n\n\n Q(w,a)");printf("\n\n\n\n\n\n\n\n\n\n\n\n\n\n\t\t\t\t\t\t\t\tt");Curvel();getch();printf("\n\n\n\n\n\n\n\n\n\n");for(i=0;i<=1440;i=i+20){delay(1000);printf("%d %f %f %f\n",i/4,e[i],f[i],g[i]);fprintf(f1,"%d %f %f %f\n",i/4,e[i],f[i],g[i]);}getch();fclose(f1);closegraph();}运行结果角度10倍角位移104.8倍角速度108.5倍角加速度0 0.000000 0.000000 64.2189875 1.333333 14.683043 64.21898710 5.333333 29.366087 64.21898715 12.000000 44.049033 64.21898720 21.333334 58.732174 64.21898725 33.333332 73.415222 64.21898730 48.000000 88.098267 64.21898735 65.333336 102.781303 64.21898740 84.666664 102.781303 64.21898745 102.000000 88.098267 -64.21898750 116.666664 73.415222 -64.21898755 128.666672 58.732174 -64.21898760 138.000000 44.049133 -64.21898765 144.666672 29.366087 -64.21898770 148.666672 14.683043 -64.21898775 150.000000 0.000000 -64.21898780 150.000000 0.000000 0.00000085 150.000000 0.000000 0.00000090 148.469391 -16.855536 -73.72077995 143.877548 -33.711071 -73.72077995 143.877548 -33.711071 -73.720779100 136.224487 -50.566605 -73.720779105 125.510201 -67.422124 -73.720779110 111.734695 -84.277672 -73.720779115 94.897957 -101.133209 -73.720779120 75.000000 -117.988747 -73.720779125 55.102039 -101.133209 73.720779130 38.256305 -84.277672 73.720779135 24.489796 -67.422142 73.720779140 13.775510 -50.566605 73.720779145 6.122449 -33.711071 73.720779150 1.530612 -16.855536 73.720779155 0.000000 -0.000000 73.720779160-360 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5设计总结通常此次繁忙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让我受益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