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复习课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复习课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和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勤于记忆、不断积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知识竞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1.背诵、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学习难点文言句式和文言文翻译学习内容与过程一.课前背诵检测(检查四个组,每组3个小题一起背诵,展示小组实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6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0.是故,,,师之所存也。

11.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是而已。

二.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古今异义词)——小组挑战40题,挑战小组每个组员必做一个题。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直.不百步耳通: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莩通:,(5)輮.以为轮通:,(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通:,(7)知.明而行无过矣通:,(8)君子生.非异也通:,(9)合从.缔交通:,(10)倔.起阡陌之中通:,(11)赢粮而景.从通:,(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13)或师焉,或不.焉通:,●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4)河内凶.:()(15)不违.农时:()(16)数罟..不入洿池..:()()(17)涂有饿莩..:()(18)非我也,岁.也:()(19)谨庠序..之教:()(20)申之以孝悌..之义:()(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2)金就砺.则利:()(23)不积跬步..:()(2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5)氓隶..之人:()(26)然秦以区区..之地:()(27)句读..之不知:()(28)君子不齿..:()●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29)寡人..之于国也古义: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文言文阶段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文言文阶段复习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8.固④ ⑤臣 独闻 夫求 之木 心之 ,长 日者 益, 骄固必.固.其根本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 ⑧少 固.国年不固.以强山之溪之险
8.①险要的地势 ②坚守 ③本来,原来 ④加固 ⑤顽固,固 执 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⑦坚持,坚决 ⑧巩固、安定
____ 1.颁 斑 花白 2.涂 途 道路 3.无 毋 不要
4.车柔 煣 用火熨木使之弯曲 5.知 智 智慧
6.君子生非异也“__”通“__”,___ 7.合从缔交“__ ”通“__”,____ 8.倔起阡陌之中“__”通“__”,__ 9.赢粮而景从“__”通“__”,____ 10.孝公既没“__”通“__”,_____
1.供养活着的人 2.因为心思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把希 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 物上。 4.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比喻 坏人的党羽、帮凶。
3.寄居,安身 4.爪子 牙齿
5.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______;今义:认为。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1) ①每天 ②像席子一样; 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③向上; 向下 ④在国内;在国外 ⑤像 影子一样 小结:名词作状语
(2)①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 ②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 ③填然鼓.之____________ ④树.之以桑____________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________
13.如
① ②纵 浩一 浩苇 乎之如.所冯如虚.御风 ③ ④坐 如须 怨臾 如, 慕沛 ,公如.起泣如如.厕诉 ⑤ ⑥如 沛.使 公人 默之 然所 ,欲 曰莫 :甚“于固生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复习讲义 精品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复习讲义第二单元(诗歌)《蜀道难》属必背篇目,特别是第三节首句。

《杜甫诗三首》中的《秋兴八首(其一)》、《登高》两首属必背篇目。

《琵琶行并序》属必背篇目,其中五大名句特别注意。

《李商隐诗两首》中的《锦瑟》属必背篇目,其中后三联常考,特别要注意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正确写法。

第三单元(散文)《寡人之于国也》(必背篇目)一、正音正字(通假字)1、弃甲曳(yâ)兵2、申之以孝tì(悌)之义有饿piǎo (莩)3、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4、数(cù)罟(gǔ)不入wū(洿)池5、谨庠(xiáng)序之教7、颁(bān通假字,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涂(tú通假字同“途)二、词类活用王无罪岁“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食”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填然鼓之”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三、句式1、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4、未之有也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四、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shuî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6、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7、凶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缉拿元凶杀人的人8、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9、以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五、背诵常考查六、七两段默写,特别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内文言文复习ppt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内文言文复习ppt

三、名词作状语,表处所,在梦里。
(一)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规律总结: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 状语修饰谓语动词的,古代汉语中 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确实相当普遍 的现象,可以表比喻或者动作的方 位、时间、方式、态度、处所等。
(一)词类活用之用作动词 青海长云暗雪山 使人听此凋朱颜 猿猱欲度愁攀援
使…阴暗 使…凋谢 为…发愁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
1.被动句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意念被动
2、省略句(一般省略主、谓、宾和介词) 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介词:于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感斯人言
3.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是“以”和“于”两种情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五)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 古义:于是创作。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爆发出。 今义:超过一般,鼓出来。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貌、面貌。今义: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先前。今义:朝前、往前。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朗读
• 默写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朗读
• 默写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学以致用
2008年广东卷(节选)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 君 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 兄 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归纳》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归纳》教学课件
(1)寡人之于国也 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古义: 古代君主的自称 (2)河内凶 今义:泛指河流。 古义: 黄河 (3)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一般行走。 古义: 逃跑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古义: 广泛地学习
《劝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
(3)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给
假装
愿大王少假借之 宽容
临时的、代理的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假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假如
《劝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1、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通“只” 只是、不过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 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 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 通“途” 道路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寡人之于国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9)合从缔交 通“纵”,“合纵”
(10)而倔起阡陌之中 通“崛”,兴起
(11)赢粮而景从
通“影”,影子
(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教授
(13)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不,没有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梳理归 纳》课 件
《过秦论》《师说》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 .
.
(14)句读之不知: (15)君子不齿:
. .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 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
. .
古代君主的自称。
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2)河内凶 古义:
.
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3)弃甲曳兵而走
《过秦论》 有碑仆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5)道
.
道路
.
取道 行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
.
道理
方法、策略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法令、制度
.
说、谈论
《师说》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6)传 传递、传送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教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 舍相如广成传舍: 驿站、客舍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
第三单元 文言文复习
必修三复习
[教材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 《师说》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寡人之于国也》 (1)直不百步耳 通: , “只”
·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 (4)涂有饿莩
.
.
.
表现、显露 头发 启发
.
.
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更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异义词)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直不百步耳 通“只” : , 只是、不过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 , 不要 “斑” , 头发花白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4)涂有饿莩 · 通:“途” , 道路
(5) 以为轮 通: “煣” 使弯曲 · “又” , 再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曝” , 晒 · · 通: (7)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巩固和掌握文言文的一些 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勤于记忆、不断积累 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知识竞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 勤奋 学习的优良品质。 • 学习重点: • 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 学习难点 • 文言句式和文言文句子翻译
二、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古
谚语积累2条 ①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 ②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第三单元
[教材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
复习课
《劝学》
《过秦论》 《师说》
课前背诵检测
• 一、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 •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 。百亩之田,勿夺其 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3.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4.故木受绳则 直, , , ,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 , , 。
·
·
·
. .
. .
. .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验、检查;省察
(22)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23)不积跬步:
. .
.
. .
古代半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2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25)振长策而御宇内;揭竿为旗 .. (26)才能不及中人: 平常的人 举起
. .
古义: 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34)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 .
. .
(3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寄身、托身、容身。
. .
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
种事物上。 (3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古义: 今义:山东省。 (37)以致天下之士 . . 古义:用来招纳。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
·
通: “智” , 智慧 通:“性” ,资质、禀赋 “纵”,合纵 通: ,
·
(9)合从缔交
·
(10)赢粮而景从
·
通: “影”, 影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4)河内凶: 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15)不违农时: 耽误 · (1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的网;池塘 (17)涂有饿莩: 饿死的人 (18)非我也,岁也: 年成 (19)谨庠序之教: 学校 . . (20)申之以孝悌之义: 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
• • • •
6.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案: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7.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答案: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用来削弱天 下百姓的力量。
名词作动词,做帝王。
(25)以愚黔首: 使动,使„„愚昧。
(26)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
.
.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 以为轮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9)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9)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20)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22)会盟而谋弱秦:削弱,使„„变弱。
.
.
. .
. (2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向北。 . (24)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
. .
.
●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29)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代君主的自称。
. .
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30)河内凶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31)弃甲曳兵而走
.
古义:逃跑。
.
今义:一般行走。
(3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劝学》 (3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
.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7)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击鼓。
.
(8)积善成德: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
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水。
(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数词作动词,专一。 (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养生丧死无憾: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
.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读“wànɡ”,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5)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地兴办。
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答案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
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
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
.
.
.
.
.
.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袱一样,像口袋一样。
.
.
(1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
.
(15)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 (16)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登上。
.
.
. (17)序八州而朝同列: . . .
排列座次;使„„朝拜。
(18)外连衡而斗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 6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7.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 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9.然秦以区区之地, , ,百 有余年矣。 •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者,何也? 。 • —————,————————,用心躁也。
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 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 心。 答案 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5.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答案 (秦始皇)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
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