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旋转(2)

合集下载

旋转木马教案教案

旋转木马教案教案

旋转木马教案教案教案:旋转木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变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旋转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知道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旋转木马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旋转木马模型,彩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去游乐园,观察旋转木马的运动,让学生感受旋转的现象。

学生观察旋转木马的运动特点,并思考:旋转木马的运动是什么现象?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讲解旋转的定义,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讲解旋转的特点,如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变,对应点、对应线段相交于旋转中心点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一个正方形,绕着它的一个顶点旋转90度后,变成了什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解答例题。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得出旋转后的图形还是正方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旋转知识。

练习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旋转的特点: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变对应点、对应线段相交于旋转中心点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描绘出旋转木马运动的过程。

答案:学生描绘出旋转木马运动的过程,如旋转木马绕着中心点旋转,对应点、对应线段相交于旋转中心点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人教五下数学第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教案)

人教五下数学第2课时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教学内容】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 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第1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科书P83~84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其特征及性质。

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初步感悟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要素1.课件出示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现象吗?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看见风车在旋转,时钟转动起来等等。

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

【学情预设】学生对图形的旋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生活中简单的旋转现象,并能对其进行判断。

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判断“道闸挡车杆的运动”和“秋千运动”是旋转现象,说明学生对旋转角度不是360°及比较复杂的旋转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旋转运动。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说它是怎样旋转的。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在回答“旋转”时,最好让学生对着具体的物体比画一下是怎样旋转。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学生简单描述后,教师板书课题:旋转(1)。

【设计意图】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时,具体实例多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整圆周运动,所以部分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转一圈才是旋转,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荡秋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2课时 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公开课教案课件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2课时  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公开课教案课件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 手挖掘的。 —— 老舍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图中,图( A )是由图①分别经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A.③和④ B.③和② C.②和④ D.④和③ 解题指导:图①沿一直线平移可得到③,顺时针旋转可 得到④。故选A。
(2)用方砖拼成如图的图案,现有下面几种规格的
方砖,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解题指导:根据旋转的特征,若
态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睨之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轻视(或轻蔑)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 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无他 ,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
左上角的方砖(甲)绕中心点旋 转180°可以得到右下角的方砖, 右上角的方砖(乙)绕中心点旋 转180°可得到左下角的方 砖.因此,只需要甲、乙两种规 格的方砖即可拼成如图的图案。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英山小学谢林洁指导老师:王美玉徐翠琼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第83-84页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关于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及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好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后续课时及中学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感悟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体会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演示:(1)时钟指针的转动;(2)风扇的转动。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转动的指针和风扇叶片,我们都知道这是旋转的现象。

设疑:那么,下面这两幅图中是否存在旋转现象呢?课件展示:(3)道闸;(4)秋千预设:学生可能不认可道闸和秋千有旋转现象,或存在疑惑。

过渡:到底道闸和秋千的运动是不是旋转现象呢?今天老师与大家一起,进一步来探究图形的运动——旋转现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哦。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二)新课讲授Ⅰ.认识旋转1、旋转要素(1)出示钟面教具,明确基本问题:(顺时针拨动指针)指针是不是在旋转?教师拨动指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问题a.指针上的每个点都动了吗?有没有发现哪个点是不动的?a.指针上有一个点是不动的,指针绕着这个点旋转,在数学上,这个点称为“旋转中心”。

新人教五下数学第2课时 旋转(2)

新人教五下数学第2课时  旋转(2)

B C
A′
(1)图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在右 图中标出点A的对应点A' 。
B C
(2)图形OABC绕点O( 顺或逆 )时针 旋转 180° ,得到图②。
B C
(3)图形OABC绕点O( 顺 )时针 旋转 270° ,得到图③。 逆
90°
2.按要求画图。
(教材P86 T5)
(1)把图①绕点O逆时针 旋转90°,得到图②。
时针旋转( 90 ) °得到的。
或逆
270
探究新知
如图,将三角尺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 向旋转 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你有什 么发现?
O
我发现旋转 时点O的位 置不变。
三角尺的每条 直角边都绕点 O按顺时针方 向旋转了 90°。
三角形旋转前后: 1.( 位置 )变了; 2.( 形状和大小 )没变。
Aபைடு நூலகம்
O BA′ B′
怎样画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1.弄清旋转点和旋转方向。 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并画出它们旋 转后的图形(垂直,长度相等)。
(教材P84 下面的做一做)
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 形AOB绕点O按逆时 针方向旋转90°后的 图形。
A B′ A′ O B
巩固运用
1.
(教材P85 T4)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5 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 旋转(2)
复习导入
2 1O
3 4
(1)图形2可以看作是由图形1绕点O( 顺 )时针
旋转( 90 ) °得到的。
或逆
270
(2)图形3可以看作是由图形1绕点O( 顺 )时针
旋转(180 ) °得到的。

《图形的旋转》旋转PPT(第2课时)

《图形的旋转》旋转PPT(第2课时)

练习
如图,将ΔABC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ΔA1B1C1,则点 P 的坐标是(__1_,__2_)_____.
旋转出等腰
如图,正方形A'B 'C 'D '是正方形
ABC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而成的
(1)若AB=4,
S 则 正方形A'B'C'D'=____1_6_____;
(2)∠BAB '= 45°
练习 图是由正方形ABCD 旋转而成. (1)旋转中心是____A______ (2)旋转的角度是___4__5_°___ (3)若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C ’D =_________
练习
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___4____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 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探究 (1)线段 OA 和 OA’ 有什么关系? (2)∠AOA’ 和 ∠BOB ’有什么关系?
相等 (3)图中还有哪些类似关系的线段和角?
OB =OB ’,OC =OC ’ ∠COC ’=∠BOB ’=∠AOA’ (4)Δ ABC 和 Δ A’B ’C ’ 有什么关系? 全等
归纳 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相__等___.
总结
确定旋转中心的步骤
1.连接两组对应点.
2.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O
3.交点就是旋转中心.
答案:60°,5. 总结:旋转60°会产生等边三角形.
直角绕正方形中心旋转
已知,如图正方形 EFOG 绕与之边长相等的正方形 ABCD 的 中心 O 旋转任意角度.求证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 面积的四分之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旋转(2)》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旋转(2)》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旋转(2)》教案一. 教材分析《旋转(2)》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旋转的概念,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性质和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难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旋转教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旋转的实例,如地球的自转、风车的旋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旋转的操作活动,如旋转图形、旋转物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旋转的过程,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旋转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对旋转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旋转》(教案)

《图形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下教科书第83—8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掌握旋转三要素及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的方法。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副三角尺和一张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检测课前学习,理解旋转概念1. 钟摆和秋千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图片见书本)学生回答后,理解旋转的概念:像钟摆和秋千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二、观察指针的旋转,明确旋转三要素1. 师提问后,学生自由回答,最后师小结,旋转三要素。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上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生: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2.练习出现钟面后请个别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钟面)从“3”旋转到“6”,指针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微学体”探讨1:从“”到“”,指针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师小结:我们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说清楚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方向、角度。

三、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

1.线段的旋转师:刚才大家都能准确描述旋转,那能不能画出线段旋转后的图形呢?请准备好铅笔和三角尺,拿出练习纸,完成第1题的第1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1)教师拍照反馈,问:怎么判断旋转90度?(2)学生回答后,黑板上演示,教师强调用三角尺。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线段OA和旋转后线段OA’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O点不变,长度不变,位置变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五年级下册理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理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人教版
向,画出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
段相等的长度,并标出对应点。 (3)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就得到了旋转后
的图形。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你能在方格纸是上画出把三角形 AO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吗?
. .
A
.
OB
例 判断:右图中,四边形 A′B′CD′是由四边形 ABCD 绕 点 C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的。
( √× )
此题错在没有按照图形旋转的 方法去具体操作,从而导致旋转后 图形有的对应点位置画错了。
1.(选自教材P85 T4) (3)把图2绕点O逆时针
O
旋转90 °
O
O
旋转180 °
O
旋转360 °
O 旋转90 ° 我发现:旋转90°时,长
方形由水平方向变为竖直
方向;旋转180°时,与原
O
旋转180 °
图形重合;旋转360°时, 回到原位。
O 旋转360 °
按上面的方法试一试,你发现下面的图形有 什么特点?
我发现:正六边形、正三边形、圆、 正方形分别旋转60 °、120 °、任 意度、90 °与原图形重合。
.
OB
只要找出点 A 和点 B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 位置就能画出旋转后的 三角形。
如何寻找旋转后点 A 和点 B 的位置呢?
A
. . 4格 O 4格B A′
O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后 的位置OA′,OA′垂直于 OA。 点A′是点 A 对应点,线段 OA′ 就是线段 OA对应线段。
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前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一、五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二班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1)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汇报。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不是)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前三幅是轴对称图形,而第四幅不是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个体汇报:生:因为前三幅图通过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而第四幅图无论怎样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

预设师:大家能从学习过的图形中或是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吗?生1:我们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有的京剧的脸谱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妈妈过年时剪的窗花有的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凡是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4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7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第六单元统计4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逻辑推理2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综合应用打电话1课时综合应用粉刷墙壁1课时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全单元授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全单元授课课件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经典题库)
1.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 将这个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 填空。
(1)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 30°)到“1”。 (2)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到( “4” )。
(3) 指针从“6”绕点O逆时针旋转( 90°)到“3”。 (4) 指针从“1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6”。 (5) 从中午12时到下午5时,时针绕点O( 顺 )时针旋转
(讲解源于《点拨》)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经典题库)
1.七巧板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如图, 整副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七小块而成(其 中: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 行四边形),用这七小块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漂亮 图案。请用这七小块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并在 网格中画出来。
3.再画 OB′,OB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位置 OB′,
OB′垂直于 OB,点 B′与点 O 的距离还应该是 3 格。
4.连接 A′B′,三角形 A′O B′就是AOB 绕点O顺时针旋
转 90°后的图形。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86第6题)
如图,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绕 点O旋转长方形,你能发现什么?
补充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具体内 容见习题课件。
5 图形的运动(三)
第 2 课时 运用图形的运动解决问题
RJ 五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1)七巧板中的平移和旋转 (2)用平移或旋转拼组图形
2 课时流程
复习 导入
探索 新知
当堂检 测
课堂 总结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业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图形的旋转》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与欣赏中感悟旋转;同时针对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比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以渗透刚体变换的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操作、归纳、联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感悟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旋转,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三、说教法与学法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只初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接触了两种图形变换方式:对称、平移。

本课是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感受图形旋转带来的变换美。

四、说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方格纸、自制风车五、流程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图形的旋转此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初步感受旋转。

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景,即风车,美丽的图形等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旋转[2]
第2课时旋转[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
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 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
与O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3.完成第83页“做一做”.
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1]第3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对称、平移和旋转变换的知识进行判断’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第4题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再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体会旋转所创造的美.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2.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旋转[2]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
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