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解析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 ppt课件

可能的话,在 墙离地1米处 涂上30厘米宽 的光滑油漆带, 防鼠攀爬
下水道防 鼠
水泥地的年久失修 或者外墙基无水泥 隔离带引起的鼠洞
空调外机的冷凝管穿过 墙体时留下的空隙需要 及时封堵
各种管道穿过墙体时 留下的空隙及墙壁上 的洞都需要及时封堵
房屋的通气窗,应该 加装一层尼龙窗纱或 者不锈钢窗纱
第二层 建筑物外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毒饵盒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15米左右,且门 两侧均需摆放 •检查频率:最少每月进行一次
灭鼠诱饵站
门的两侧都要 放置
第三层 建筑物内侧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蟑螂、飞虫、鸟等各 种害虫;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粘鼠板、灭蝇 灯、信息素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6-12米左右,且 门两侧均需摆放;灭蝇灯为每30平米左右一 台; •检查频率:最少每周进行一次
老鼠的感官特性
家栖鼠的感觉器官很发达。可进行个体 间的联系。
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生殖 分泌物,并经常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线路 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
光滑的鼠道
容易为鼠类攀 爬的地方
老鼠的感官特性
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 难,因此毒饵必须保持新鲜、干净,否则易引 起鼠类拒食。鼠类的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 音的来源,并可感知和发出超声波。
(三) 改造工作
❖ 对仓、厂进行改造,做到“仓内面面 光”,彻底消灭害虫的栖息和越冬场所。
(四) 隔离工作
2.6、其它有害生物
蚂蚁 只在车间内有食物或虫子尸体时才 进入,防治要点在于经常清洁,不 能为蚂蚁提供食物。
2.6、其它有害生物
蜘蛛 有飞虫为其提供食物的地方才会 生存,而且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结 网时间,这说明清洁没有及时做 好。所以一般发现蜘蛛都会做为 清洁问题来处理。
下水道防 鼠
水泥地的年久失修 或者外墙基无水泥 隔离带引起的鼠洞
空调外机的冷凝管穿过 墙体时留下的空隙需要 及时封堵
各种管道穿过墙体时 留下的空隙及墙壁上 的洞都需要及时封堵
房屋的通气窗,应该 加装一层尼龙窗纱或 者不锈钢窗纱
第二层 建筑物外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毒饵盒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15米左右,且门 两侧均需摆放 •检查频率:最少每月进行一次
灭鼠诱饵站
门的两侧都要 放置
第三层 建筑物内侧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蟑螂、飞虫、鸟等各 种害虫;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粘鼠板、灭蝇 灯、信息素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6-12米左右,且 门两侧均需摆放;灭蝇灯为每30平米左右一 台; •检查频率:最少每周进行一次
老鼠的感官特性
家栖鼠的感觉器官很发达。可进行个体 间的联系。
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生殖 分泌物,并经常沿着这些有特殊气味的线路 活动,形成光滑的鼠道。
光滑的鼠道
容易为鼠类攀 爬的地方
老鼠的感官特性
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 难,因此毒饵必须保持新鲜、干净,否则易引 起鼠类拒食。鼠类的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 音的来源,并可感知和发出超声波。
(三) 改造工作
❖ 对仓、厂进行改造,做到“仓内面面 光”,彻底消灭害虫的栖息和越冬场所。
(四) 隔离工作
2.6、其它有害生物
蚂蚁 只在车间内有食物或虫子尸体时才 进入,防治要点在于经常清洁,不 能为蚂蚁提供食物。
2.6、其它有害生物
蜘蛛 有飞虫为其提供食物的地方才会 生存,而且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结 网时间,这说明清洁没有及时做 好。所以一般发现蜘蛛都会做为 清洁问题来处理。
植物检疫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PT课件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Pest Risk Assessment)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Pest Risk Management)
第一阶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
可能被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 可能会使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
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进口商品。 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正在考虑今后在PRA地区对其 进行官方防治,那么PRA将确定该种有害生物是否应当进行官 方防治。如果得出该种有害生物应当进行官方防治的结论,那么 这种有害生物就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的这个方面。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没有进行官方防治也没有考虑在 今后进行官方防治,那么这种有害生物就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 的定义。
1991年,NAPPO提出“由生物体传入或扩 散引发的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步 骤”;1995年,FAO颁布了《有害生物风险 分析准则》;2001年颁布了《检疫性有害生 物风险分析准则》。
从只重视有害生物定居问题的适生性研 究转入有害生物对包括农业生产系统在内的 社会环境、经济、生态的综合影响评估。
如果有害生物在PRA地区不存在,那么它就符合检疫性有害生 物定义 。
2.经济重要性标准
定殖可能性: ①在PRA地区寄主的可得性、质量和分布 ②在PRA地区的环境适生性 ③有害生物的适应潜力 ④有害生物的繁殖方法 ⑤有害生物的存活方式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①有害生物自然扩散的自然和(或)控制 的环境 ②随商品或运输工具运动的情况 ③商品的预定用途 ④在PRA地区有害生物的可能的传媒 ⑤在PRA地区有害生物的可能的天敌。
为制定和修订关于特定商品的植物检疫条款或措施而 做出政策决定。
检疫性植物病害培训课件

检疫性植物病害
一、检疫性病原细菌
➢ 基本特点
➢ 所有细菌性病害都可通过种苗传播,经由种子传播的占40%。 ➢ 列入农业植物检疫名单的细菌:
瓜类果斑病菌 柑桔黄龙病菌 番茄溃疡病菌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 柑桔溃疡病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l.) Willems et al.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Hasse) Vauterin et al.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 et al.
检疫性植物病害
40
检疫性植物病害
41
传播特点
黄龙病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病株、带菌苗木和带菌 木虱。
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菌的接穗和苗木。 果园近距离传播:带菌的柑橘木虱以持久方式传播。木
虱3龄以上若虫及成虫都能传病,而l-2龄若虫不具有传 病能力。
检疫性植物病害
42
Asian citrus psyllid
➢ 培养性状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初呈鲜黄色, 后转蜡黄色,圆形,表面光滑。在牛肉汁蛋白胨培养 基上,菌落圆形,蜡黄色,表面稍隆起,粘稠状。
检疫性植物病害
一、检疫性病原细菌
➢ 基本特点
➢ 所有细菌性病害都可通过种苗传播,经由种子传播的占40%。 ➢ 列入农业植物检疫名单的细菌:
瓜类果斑病菌 柑桔黄龙病菌 番茄溃疡病菌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 柑桔溃疡病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l.) Willems et al.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Hasse) Vauterin et al.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 et al.
检疫性植物病害
40
检疫性植物病害
41
传播特点
黄龙病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病株、带菌苗木和带菌 木虱。
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菌的接穗和苗木。 果园近距离传播:带菌的柑橘木虱以持久方式传播。木
虱3龄以上若虫及成虫都能传病,而l-2龄若虫不具有传 病能力。
检疫性植物病害
42
Asian citrus psyllid
➢ 培养性状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初呈鲜黄色, 后转蜡黄色,圆形,表面光滑。在牛肉汁蛋白胨培养 基上,菌落圆形,蜡黄色,表面稍隆起,粘稠状。
检疫性植物病害
《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捕食性天敌昆虫(特点):一生捕食多头猎物才能 完 成其发育。幼虫和成虫同为捕食性,甚至捕食同一猎物。
一般较快杀死猎物。如蜻蜓、螳螂、瓢甲步行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9
寄生性天敌昆虫(特点):一般一生寄生一头寄主就可完 成其发育。幼虫和成虫食性不同。寄主死亡较慢。如寄生
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寄生蝇类。
• 1、引进、移植外来天敌控制外来害虫; • 2、人工大量繁殖害虫天敌及释放: • 3、本地天敌的保护利用: • --------直接保护天敌; • --------增加天敌的食料; • --------合理施用农药。 • 4、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应用及商品化问
题
完整版课件ppt
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材甲虫等。
•
四、仓储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虫、谷物蛀虫等。
•
五、纺织品害虫,如地毯甲虫、衣鱼等。
•
六、还有些生物,偶尔进入人类居住场所,引起居
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蟑螂等。
•
七、危害农林作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如
蝗虫、蚜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4
与人类的关系 :
•
很少有人想到,许多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与我们赖以生存的
•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
(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
螨、蠓等。
•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
等。
•
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蚁、木
一般较快杀死猎物。如蜻蜓、螳螂、瓢甲步行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9
寄生性天敌昆虫(特点):一般一生寄生一头寄主就可完 成其发育。幼虫和成虫食性不同。寄主死亡较慢。如寄生
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寄生蝇类。
• 1、引进、移植外来天敌控制外来害虫; • 2、人工大量繁殖害虫天敌及释放: • 3、本地天敌的保护利用: • --------直接保护天敌; • --------增加天敌的食料; • --------合理施用农药。 • 4、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应用及商品化问
题
完整版课件ppt
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材甲虫等。
•
四、仓储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虫、谷物蛀虫等。
•
五、纺织品害虫,如地毯甲虫、衣鱼等。
•
六、还有些生物,偶尔进入人类居住场所,引起居
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蟑螂等。
•
七、危害农林作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如
蝗虫、蚜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4
与人类的关系 :
•
很少有人想到,许多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与我们赖以生存的
•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
(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
螨、蠓等。
•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
等。
•
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蚁、木
《植物检疫基础知识》课件

02
植物检疫的法规与标 准
国际植物检疫法规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该公约是植物检疫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旨在协调各国植物检疫措施,促进 全球植物保护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框架下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要求各成员采取 适当的植物检疫措施,确保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农民报告异常情况的方式。
控制措施
在发现疫情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 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包括封锁疫区 、销毁感染植物和相关产品、对农 民进行宣传教育等。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该地区的疫 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再出现新的 感染源。
某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植物检疫原因分析
受阻情况
某农产品在出口时被进口国检出 有害生物,导致出口受阻。
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
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农 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植物检疫的实施可以有效降 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植物检疫还可以保护生态平衡。一些外来植物病虫害的入侵 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通过植物检疫,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维护生态平衡 。
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全球性 问题对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 的挑战,需要加强应对能力。
跨国植物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风 险增加,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我国植物检疫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植物检疫执 法力度,提高植物检疫工作的法制化 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提高我国植物检疫工作的国际 竞争力。
分子生物学检测
隔离种植观察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等,检测 植物病原菌或害虫的基因组DNA。
第二章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第二章
检疫性有害生物
共4学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第三节 检疫性动物疫病名录
第一节 概述
❖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 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别 ❖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 检疫性有害生物确定的依据 ❖ 检疫性有害生物确定的原则
境外多肉植物可能攜帶有害生物
——干烟叶及烟制品检验 症状检查 检查包囊梗和孢子 检查卵孢子
第二节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一 检疫性病原真菌 ❖ 真菌是不含光合色素(叶绿素),形态多样,
分布广泛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微生物。
1 真菌的分类系统
❖ 1) 马丁(Martin)系统 ❖ 马丁系统根据菌系有无隔和有性繁殖产生
的孢子,把真菌分为三纲一类,隶属于植 物界下的菌藻植物门中的真菌亚门:藻状 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
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 植物有害生物— ❖ 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细菌、植原体、
螺原体)、植物病毒(病毒和类病毒)、杂草、病 原线虫、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动物等。
2. 检疫性有害生物(QP)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 物(RNQP)及区别
❖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
二、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别
❖ 1.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 ❖ 2.处境检疫性有害生物 ❖ 3.双边检疫协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4.外贸合同中约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5.国内植物检疫有害生物 ❖ 6.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 ❖ 7.人畜共患病
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本概念
❖ 1.有害生物(Pest) ❖ 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构成伤害或破坏的任何
检疫性有害生物
共4学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第三节 检疫性动物疫病名录
第一节 概述
❖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 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别 ❖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
❖ 检疫性有害生物确定的依据 ❖ 检疫性有害生物确定的原则
境外多肉植物可能攜帶有害生物
——干烟叶及烟制品检验 症状检查 检查包囊梗和孢子 检查卵孢子
第二节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一 检疫性病原真菌 ❖ 真菌是不含光合色素(叶绿素),形态多样,
分布广泛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微生物。
1 真菌的分类系统
❖ 1) 马丁(Martin)系统 ❖ 马丁系统根据菌系有无隔和有性繁殖产生
的孢子,把真菌分为三纲一类,隶属于植 物界下的菌藻植物门中的真菌亚门:藻状 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
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 植物有害生物— ❖ 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细菌、植原体、
螺原体)、植物病毒(病毒和类病毒)、杂草、病 原线虫、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动物等。
2. 检疫性有害生物(QP)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 物(RNQP)及区别
❖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
二、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别
❖ 1.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 ❖ 2.处境检疫性有害生物 ❖ 3.双边检疫协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4.外贸合同中约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5.国内植物检疫有害生物 ❖ 6.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 ❖ 7.人畜共患病
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本概念
❖ 1.有害生物(Pest) ❖ 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构成伤害或破坏的任何
第二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1.有害生物(Pest)
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构成伤害或破坏的任何 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植物有害生物— 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细菌、植原体、
螺原体)、植物病毒(病毒和类病毒)、杂草、病 原线虫、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动物等。
2020/1/10
9
2. 检疫性有害生物(QP)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 物(RNQP)及区别
2020/1/10
33
蕃茄晚疫病
2020/1/10
34
辣椒疫霉病菌
在CA上菌落呈放射状、絮状 。孢囊梗 不规则分枝或伞形分枝 。孢子囊近球形、 卵形、肾形、梨形到长卵形、椭圆形和 不规则形。孢子囊成熟后直接萌发垣孢 子,球形或不规则形,顶生或间生 。藏 卵器球形、壁薄、平滑,柄多为棍棒状, 少数为圆锥形。雄器球形或圆筒形,围 生,无色。卵孢子球形,壁薄,无色, 平滑。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 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 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 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 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 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2020/1/10
匍枝根霉的形态和繁殖
A.生长示意图:
1.营养菌丝
2.匍匐菌丝
B.部分菌丝体:
1.孢子囊 2.孢子囊梗
3.匍匐枝 4.假根
C.接合过程:
1.突起 2.配子囊
3.配子囊柄 4.接合孢子
D.接合孢子萌发和形成:
1.接合孢子囊
2.孢子囊柄
47
第二章检疫性有害生物(第二讲)

• 杂草类
81.菟丝子属 Cuscuta spp. 82.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L. 83.列当属 Orobanche spp. 84.假高梁(含黑高粱) Sorghum halepense(L.) Pers. Sorghum almum Parodi
• 三类 一、昆虫类 1.条纹瓜叶甲 学名:Acalymm a vittata(F.) 分布:美国(落基山脉以东)、加拿大南部、墨西哥北部。 寄主:葫芦科作物。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幼虫为害根部,蛀食接近土表的茎基;成 虫取食叶片,并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细菌性萎蔫病。 2.葱邻菜蛾 学名:Acrolepis assectella Zeller 分布:欧洲大部分地区、西伯利亚,夏威夷。 寄主:洋葱、冬葱、大蒜、韭、多年生葱。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蛀叶为害,为害洋葱有时可达鳞茎内。 3.冷杉球蚜 学名:Adelges piceae Ratzeburg 分布:欧洲、美国、加拿大。 寄主:冷杉。 为害部位或传播途径:芽梢。
马铃薯金线虫
香蕉穿孔线虫
•
真菌类 14.栎枯萎病菌 Ceratocystis fagacearum (Bretz) Hunt 15.榆枯萎病菌 Ceratocystis ulmi (Buisman) Moreau 16.橡胶南美叶疫病菌 Microcyclus ulei (P.Henn.) Von Arx. 17.咖啡美洲叶斑病菌 Mycena citricolor (Berk. & Cut.) Sacc. 18.玉米霜霉病菌 Peronosclerospora spp. 19.烟霜霉病菌 Peronosposa hyoscyami de Bary f.sp. tabacina (Adam) Skalicky 20.大豆疫病菌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Drechs.) f.sp. glycinea Kuan & Erwin 21.马铃薯癌肿病菌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lb.) Percival 22.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
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共31张PPT)

——镜检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分离纯化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接种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再次镜检鉴定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接种检测类型 (1)拌种接种:病菌孢子拌种,之后培养鉴别。 (2)浸种接种:用病原孢子或细菌的悬浮液浸种。 (3)花器接种:将孢子悬浮液用注射器喷到花内。 (4)喷雾接种:将细菌或孢子悬浮液喷到植物上。 (5)针刺接种:用针束蘸取菌液后在叶片上穿刺。 (6)剪叶接种:用解剖剪剪去叶尖,浸细菌悬浮液。 (7)摩擦接种:用手或玻璃棒蘸病毒液,摩擦叶片。
碘或碘化钾染色法:
对象: 豆象类蛀害的豆籽。 方法: 取代表样品50g,放入铜网或包于纱布内,浸入1%碘化钾溶液或2%洒精碘溶液中,经, 取出移入0.5%氢氧化钾溶液中浸30s,取出用清水洗涤15-20s,立即用扩大镜观察。凡豆粒表面有1-2mm直 径圆斑者,即为虫蛀粒,结合镜下剖检。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凡籽粒上有黑点的,捡出解剖镜检。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品红染色法:取样品15g,放入铜丝网内,在30℃水中侵1min,移入酸性品红溶液中浸染2~ 5min,取出用清水洗净,倒入白色吸水纸上,用扩大镜检查。凡虫蛀粒表面均染有左右樱桃红小点;
若是虫伤或机械损伤则染色浅且斑点不规则形。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浴锅内加温,待充分显色。若有多酚体存在则成深蓝色,反之则呈黄色。
注意事项:
样品有多酚体存在,呈蓝色的时间不长,当与空气接触后,在5-10min内,即起氧化作用而变成红色,
故检查应及时。 植株在受伤后也会产生多酚体,故取样时应避免截取受伤的叶片和根、枝。
——分离纯化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接种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再次镜检鉴定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接种检测类型 (1)拌种接种:病菌孢子拌种,之后培养鉴别。 (2)浸种接种:用病原孢子或细菌的悬浮液浸种。 (3)花器接种:将孢子悬浮液用注射器喷到花内。 (4)喷雾接种:将细菌或孢子悬浮液喷到植物上。 (5)针刺接种:用针束蘸取菌液后在叶片上穿刺。 (6)剪叶接种:用解剖剪剪去叶尖,浸细菌悬浮液。 (7)摩擦接种:用手或玻璃棒蘸病毒液,摩擦叶片。
碘或碘化钾染色法:
对象: 豆象类蛀害的豆籽。 方法: 取代表样品50g,放入铜网或包于纱布内,浸入1%碘化钾溶液或2%洒精碘溶液中,经, 取出移入0.5%氢氧化钾溶液中浸30s,取出用清水洗涤15-20s,立即用扩大镜观察。凡豆粒表面有1-2mm直 径圆斑者,即为虫蛀粒,结合镜下剖检。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凡籽粒上有黑点的,捡出解剖镜检。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品红染色法:取样品15g,放入铜丝网内,在30℃水中侵1min,移入酸性品红溶液中浸染2~ 5min,取出用清水洗净,倒入白色吸水纸上,用扩大镜检查。凡虫蛀粒表面均染有左右樱桃红小点;
若是虫伤或机械损伤则染色浅且斑点不规则形。
虫蛀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浴锅内加温,待充分显色。若有多酚体存在则成深蓝色,反之则呈黄色。
注意事项:
样品有多酚体存在,呈蓝色的时间不长,当与空气接触后,在5-10min内,即起氧化作用而变成红色,
故检查应及时。 植株在受伤后也会产生多酚体,故取样时应避免截取受伤的叶片和根、枝。
第二章 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ppt课件

a.作物田块的设置 主要依据不同地区或地 块所处生态环境进行设置。 b.轮作和间作 在作物品种搭配安排方面主 要是依据有害生物对寄主和生态环境的要 求,采用合理轮作和间作,切断有害生物 寄主供应,利用作物间天敌的相互转移或 土壤生物的竞争关系,恶化发生环境,减 少田间有害生物积累。
c.种植诱集植物 在作物田内种植诱集植物带, 诱集害虫集中。这也是一项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如:在棉田种植玉米带引诱棉铃虫和玉米螟产卵, 在茄子周围种植马铃薯引诱二十八星瓢虫等,并 进行集中处理。
b.土地培肥 它包括农田休闲、轮作绿肥等 措施,改变有害生物所栖环境,使其不适, 继而降低其种群数量,此举尤其对寄主范 围较窄、活动能力较差者有效。
2.使用无害种苗 某些有害生物以种苗等繁殖材料作为主要 传播途径,生产上使用的种苗等繁殖材料应该是不带有害 生物的优质纯种。获得手段可以有:对种苗无害化处理, 以及工厂化组织培养脱毒苗,利用无害种苗繁充基地等。
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在于阻止或延缓有害生 物侵入无有害生物的地区(非疫区),以 防止有害生物的爆发性流行。
非疫区
疫区
对外检疫
此类用以防止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 传入我国,以及我国有害生物传入 国外,形成爆发性灾害。
植物检疫
对内检疫
此类在于防止国内疫区的有害生 物传播蔓延到非疫区。
其他内容 (1)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 *风险评估:传入可能性、定殖及扩散、危险 程度 (2)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 (3)进出境植物检疫制度
3.调整播种方式
包括调整播种期和播种密度 调整播种期该措施对那些播种期伸缩范围大、易受害
期短的作物和食性专一、发生一致以及危害期集中的害 虫具有明显效果。
植物检验检疫ppt课件

1924年,Cook首先将气候因子引入有害 生物的研究领域;1972年,Weltzien提出了 地理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等。 特点: • 不仅评价了有害生物传入的可能性,而且评 估传入后定殖的可能性 • 引入“风险”的概念 • 停留在适生性阶段
22
3. PRA综合发展阶段(1991年~)
1991年,NAPPO提出“由生物体传入或扩 散引发的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步骤 ”;1995年,FAO颁布了《有害生物风险分 析准则》;2001年颁布了《检疫性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准则》。
口岸植物检疫 国内植物检疫
17
本章思考题:
1. 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各有 哪些特点?
2. 植物检疫与农业、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关系?
3. 植物检疫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如何? 4. 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是什么?
18
第十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
一、PRA的产生和发展 二、PRA的作用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五、PRA的信息来源 六、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正在考虑今后在PRA地区对其 进行官方防治,那么PRA将确定该种有害生物是否应当进行官 方防治。如果得出该种有害生物应当进行官方防治的结论,那么 这种有害生物就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的这个方面。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没有进行官方防治也没有考虑在 今后进行官方防治,那么这种有害生物就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 的定义。
36
潜在的经济重要性: ①损失类型 ②作物损失 ③出口市场的损失 ④防治费用的增加 ⑤对正在执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计划的影响 ⑥环境损失 ⑦作为其他有害生物传媒的能力 ⑧已意识到的社会代价,如失业
22
3. PRA综合发展阶段(1991年~)
1991年,NAPPO提出“由生物体传入或扩 散引发的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步骤 ”;1995年,FAO颁布了《有害生物风险分 析准则》;2001年颁布了《检疫性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准则》。
口岸植物检疫 国内植物检疫
17
本章思考题:
1. 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各有 哪些特点?
2. 植物检疫与农业、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关系?
3. 植物检疫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如何? 4. 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是什么?
18
第十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
一、PRA的产生和发展 二、PRA的作用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五、PRA的信息来源 六、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正在考虑今后在PRA地区对其 进行官方防治,那么PRA将确定该种有害生物是否应当进行官 方防治。如果得出该种有害生物应当进行官方防治的结论,那么 这种有害生物就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的这个方面。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没有进行官方防治也没有考虑在 今后进行官方防治,那么这种有害生物就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 的定义。
36
潜在的经济重要性: ①损失类型 ②作物损失 ③出口市场的损失 ④防治费用的增加 ⑤对正在执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计划的影响 ⑥环境损失 ⑦作为其他有害生物传媒的能力 ⑧已意识到的社会代价,如失业
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及防治.ppt

Root knot
畸形:肿瘤(增大)
gall
畸形:丛枝(增生)
rosette
畸形:矮缩(减生)
dwarf
畸形:扁茎(变态)
(三)病征类型
霉状物
(三)病征类型
膏
煤烟状物
药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棉 丝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白 粉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白 粉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索 状 物
二、诊断的程序
• 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 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等。
• 其次是仔细分析,包括询问和查对资料在内,要掌握尽量多的 病例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面检查,自然界里变化万千, 典型症状并不真是典型,例外的事是常有的。
• 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 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全株萎蔫 局
部 萎 蔫
萎蔫
• (二)症状类型: – 5、畸形(malformation):植株受病原物 产生的激素类物质刺激而过度生长而造成的 形态异常的现象。植物细胞尚未坏死。
增大:恶苗、根结、瘤肿 增生癌:肿、丛枝、发根 减生矮:缩、小叶、小果 变态花:变叶、扁茎、蕨叶
畸形:恶苗(增大)
畸形:根结(增大)
Die back
• (二)症状类型
– 3、腐烂(rot) :病部细胞坏死,发病 细胞和组织受破坏消解(原轮廓消失)。
– 根据病组织腐烂时水分散失多少和快慢 可以分为:干腐dry rot、湿腐wet rot、 软腐soft rot;根据腐烂的器官或部位又 可以分为:根腐root rot、茎基腐cown rot、茎腐stem-end rot、果腐、花腐、心 腐等。
畸形:肿瘤(增大)
gall
畸形:丛枝(增生)
rosette
畸形:矮缩(减生)
dwarf
畸形:扁茎(变态)
(三)病征类型
霉状物
(三)病征类型
膏
煤烟状物
药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棉 丝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白 粉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白 粉 状 物
(三)病征类型
索 状 物
二、诊断的程序
• 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 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等。
• 其次是仔细分析,包括询问和查对资料在内,要掌握尽量多的 病例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面检查,自然界里变化万千, 典型症状并不真是典型,例外的事是常有的。
• 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 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全株萎蔫 局
部 萎 蔫
萎蔫
• (二)症状类型: – 5、畸形(malformation):植株受病原物 产生的激素类物质刺激而过度生长而造成的 形态异常的现象。植物细胞尚未坏死。
增大:恶苗、根结、瘤肿 增生癌:肿、丛枝、发根 减生矮:缩、小叶、小果 变态花:变叶、扁茎、蕨叶
畸形:恶苗(增大)
畸形:根结(增大)
Die back
• (二)症状类型
– 3、腐烂(rot) :病部细胞坏死,发病 细胞和组织受破坏消解(原轮廓消失)。
– 根据病组织腐烂时水分散失多少和快慢 可以分为:干腐dry rot、湿腐wet rot、 软腐soft rot;根据腐烂的器官或部位又 可以分为:根腐root rot、茎基腐cown rot、茎腐stem-end rot、果腐、花腐、心 腐等。
植物检疫PPT课件-精选文档

LOGO
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3.植物检疫的效益
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 生态效益:防患于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 平衡。
LOGO
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 国 际 方 面
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使全 球植物检疫一致的程序”,
2.主权与检疫
旧中国,植检机构由外国人掌握,棉花枯萎病、红铃虫、马铃薯环腐病、
甘薯黑斑病、蚕豆象传入我国;
新中国,截获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地中海实蝇、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外贸发展与检疫 据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19年统计,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达1800万吨,木材 60万立方米,出境产品23万吨,花卉110万枝。 检疫作用,解决出口日本的哈密瓜、鲜荔枝检疫问题;新西兰、加拿大、 美国等先后解除从中国进口鸭梨禁令。
并有同一收货人或发货人的货物
件:一批货物中每一个独立的袋、箱、筐、桶、捆、托等。散装货物以
葡萄根瘤蚜原产美国,1860年传入法国,1880~1885毁园250万英亩,1880 年后相继传入苏联、欧、亚和澳洲。
栗疫病原产东亚,1904年美国首次发现该病,1907年损失达1900万元。
中国:80年代,从叙利亚国际旱地作物中心引进蚕豆,蚕豆染色病毒传入。 棉花枯萎病等。
LOGO
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部
“承办起草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拟订有关标准的 工作并监督实施;承办政府间协议。协定签署的有关事
宜”等职能,进出境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
由农业部负责; 禁止入境植物名录的确定、调整,由农业部委托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以农业部名义发布。
LOGO
植物检疫的执行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森林有害生物检疫与防治PPT课件

国家林业局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1
相关定义
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 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 物型(粮农组织,1990年;粮农组织修改, 1995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年)
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 在的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 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 生物(粮农组织,1990年;粮农组织修改, 1995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年)
61
此病初始不易发现,当证实是松材线虫时,发生面 积已达数公顷或数十公顷。比如:浙江舟山,还有 安徽省。
防除难,疫情反复出现。
人为传播,主要是病死木未经处理制成各种包装材 料随货物扩散蔓延,跳跃式的扩散。松褐天牛的能 随气流大范围扩散也是原因之一。
(发病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快,已累计造成3500 多万株松树死亡;防治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 的防治方法。)
16
广东省2000年发现椰心叶甲,目前该虫在 我国南方几个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大面积发 生。珠海市2002年发现椰心叶甲,主要危害 大王椰子和海南椰子,受害严重并已造成损 失的椰树达10万株,最多的一株树上有7000 -8000头椰心叶甲为害。
返回
17
松突圆蚧
18
19
20
松突圆蚧
返回
21
杨干象
昆虫
40
146
33.6
软体动物
0
6
1.4
真菌
13
125
28.7
原核生物
6
58
13.3
线虫
8
20
4.6
病毒及类病毒 13
39
9.0
杂草
1
相关定义
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 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 物型(粮农组织,1990年;粮农组织修改, 1995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年)
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 在的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 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 生物(粮农组织,1990年;粮农组织修改, 1995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年)
61
此病初始不易发现,当证实是松材线虫时,发生面 积已达数公顷或数十公顷。比如:浙江舟山,还有 安徽省。
防除难,疫情反复出现。
人为传播,主要是病死木未经处理制成各种包装材 料随货物扩散蔓延,跳跃式的扩散。松褐天牛的能 随气流大范围扩散也是原因之一。
(发病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快,已累计造成3500 多万株松树死亡;防治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 的防治方法。)
16
广东省2000年发现椰心叶甲,目前该虫在 我国南方几个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大面积发 生。珠海市2002年发现椰心叶甲,主要危害 大王椰子和海南椰子,受害严重并已造成损 失的椰树达10万株,最多的一株树上有7000 -8000头椰心叶甲为害。
返回
17
松突圆蚧
18
19
20
松突圆蚧
返回
21
杨干象
昆虫
40
146
33.6
软体动物
0
6
1.4
真菌
13
125
28.7
原核生物
6
58
13.3
线虫
8
20
4.6
病毒及类病毒 13
39
9.0
杂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症状照片
2021/3/2
4
湿地松受害状
2021/3/2
马尾松受害状
5
传播途径 近距离扩散靠成虫爬行,远距离主 要靠调运携有幼虫、蛹和成虫的带皮木材以及 带有活虫的幼树传播
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
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2021/3/2
6
萧氏松茎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松类栽植地、生态林、用材林,
(m3或根)的10%抽取。对未剥皮松原木采取 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设点取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撬开带皮松原木、查看皮层 内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在坑道, 查找成虫、幼虫或蛹。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 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并出现大 量流脂。
2021/3/2
9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
华山松、黄山松等松属植物,以湿地松受害最 重
2021/3/2
3
危害状况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湿地松、马尾松、 火炬松、华山松和黄山松的钻蛀性害虫。以幼 虫在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形成 纵向或横向不规则蛀道,轻则引起大量流脂, 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重则导致树木死亡。 该虫在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2021/3/2
17
卵 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稍有弯曲。
幼虫 初孵幼虫淡绿色,以后体色逐渐变深, 到老熟幼虫为深绿色。幼虫体背和侧面有数条 明显的白色纵带,但越冬越夏滞育幼虫无明显 纵带。
蛹 离蛹,体色由刚化蛹时的鲜绿色逐渐变为 黄褐色。
2021/3/2
18
卵
2021/3/2
幼虫
预蛹及蛹
科植物,以板栗受害最重
危害状况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树干、枝条、叶片上吸 食汁液。叶片受害后,产生退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被害栗树枝干上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枝干表皮 下陷皱缩、凹凸不平,新枝表面皱缩开裂,秋后干枯 而死,叶片呈淡黄色班点,导致早期落叶
2021/3/2
16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幼树按一批货物总件数(株) 的5%抽取。苗木50株以下全部抽取。采取分 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柏属、柳杉等苗木表面是 否有卵、幼虫及被害状。对柏类鳞叶、柳杉叶 片等检查是否有该虫卵粒。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雌虫中胸呈黑色,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呈 红褐色。足红色。翅半透明,黄色,前端约 1/3处灰褐色;翅痣黑色,基部黄褐。头部有 细小的刻点。
成虫 体壁暗黑色,胫节端部、跗节和触角暗 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 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毛状鳞片 形成两行斑点。
幼虫 乳白色或米黄色,头黄红褐色,全身具 突起。
2021/3/2
10
萧氏松茎象成虫与幼虫
2021/3/2
11
4. 检疫处理
剥皮处理 对带虫原木进行剥皮处理,剥下的 树皮烧毁、深埋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喷洒毒杀。
熏蒸处理 用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 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h和72h。
2021/3/2
12
二、鞭角华扁叶蜂
分 布 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及 湖北省恩施州 (巴东县、利川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柏木、圆柏、塔柏、刺柏、
扁柏、柳杉等植物
危害状况 该幼虫群集吐丝缀叶取食,一般不 作株间转移。幼虫取食柏木鳞叶,也可以环状 取食嫩枝皮部,致使上端的枝叶枯死,甚至将 部分枝咬断。严重时致使柏木林一片赤红,使 受害林木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柏木生长,削弱 树势,甚至造成整株枯死。
8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
2012.12
2021/3/2
1
湖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一、萧氏松茎象 二、鞭角华扁叶蜂 三、栗链蚧 四、橘大实蝇 五、红火蚁 六、杨树烂皮病菌 七、圆柏叶枯病菌 八、加拿大一枝黄花
2象
分 布 江西、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福 建等省区及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襄樊市 (宜城市、南漳县),恩施州(鹤峰县),宜 昌市(当阳市、宜都市)
标准地内的林木应逐株进行发生程度分 级调查,分别调查统计有虫株数,作好观察记 录,计算出有虫株率。
1.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幼虫的有虫株率为 统计单位:
轻 有虫株率9%以下;
中 有虫株率10%~20%; 重 有虫株率21%以上。
2021/3/2
8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对未剥皮松原木按一批货物总数
2021/3/2
15
鞭角华扁叶蜂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种苗繁育基地、生态林、用材林
等地及四旁树,调查寄主植物上有无网幕和在 网幕内取食鳞叶、嫩枝或韧皮的幼虫。 1.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每株植物上幼虫 的数量为统计单位: 轻 幼林3~5条/株,成林5~15条/株; 中 幼林6~15条/株,成林16~30条/株; 重 幼林16条以上/株,成林31条以上/株。
2021/3/2
13
2021/3/2
14
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成虫飞行产卵传播,远距 离主要以调运苗木携带幼虫、卵或调运带土苗 木携带蛹人为传播。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杀预蛹
药剂防治 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柏木林中, 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每hm2750g兑水750kg, 于5月上旬、中旬喷雾防治幼虫。在郁闭度大、 缺乏水源的林间,在1~2龄幼虫期,喷烟毒杀 幼虫,每hm2用2.5%溴氰菊酯1﹕20柴油液9L 喷烟
重点是郁闭度大,3年生以上的幼林、中林和 成熟林,先在林地外围观察有无枯死松树,再 沿着林间道,观察树干基部与地面处有否堆状 褐色、白色、黄褐色如稀酱状、粒状或条块状 的排泄物。
2021/3/2
7
1.2 标准地调查 按林分面积设置标准地:每 33hm2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45m×45m,标 准地的累计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5%。
19
4. 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药剂处理
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液喷洒
2021/3/2
20
三、栗链蚧
分 布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及湖北 省孝感市(孝昌县、大悟)、荆门市(钟祥市、京山 县)、荆州市(公安县)、鄂州市(大冶市)、恩施 州(巴东县)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壳斗
2021/3/2
4
湿地松受害状
2021/3/2
马尾松受害状
5
传播途径 近距离扩散靠成虫爬行,远距离主 要靠调运携有幼虫、蛹和成虫的带皮木材以及 带有活虫的幼树传播
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
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2021/3/2
6
萧氏松茎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松类栽植地、生态林、用材林,
(m3或根)的10%抽取。对未剥皮松原木采取 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设点取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撬开带皮松原木、查看皮层 内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在坑道, 查找成虫、幼虫或蛹。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 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并出现大 量流脂。
2021/3/2
9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
华山松、黄山松等松属植物,以湿地松受害最 重
2021/3/2
3
危害状况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湿地松、马尾松、 火炬松、华山松和黄山松的钻蛀性害虫。以幼 虫在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形成 纵向或横向不规则蛀道,轻则引起大量流脂, 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重则导致树木死亡。 该虫在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2021/3/2
17
卵 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稍有弯曲。
幼虫 初孵幼虫淡绿色,以后体色逐渐变深, 到老熟幼虫为深绿色。幼虫体背和侧面有数条 明显的白色纵带,但越冬越夏滞育幼虫无明显 纵带。
蛹 离蛹,体色由刚化蛹时的鲜绿色逐渐变为 黄褐色。
2021/3/2
18
卵
2021/3/2
幼虫
预蛹及蛹
科植物,以板栗受害最重
危害状况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树干、枝条、叶片上吸 食汁液。叶片受害后,产生退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被害栗树枝干上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枝干表皮 下陷皱缩、凹凸不平,新枝表面皱缩开裂,秋后干枯 而死,叶片呈淡黄色班点,导致早期落叶
2021/3/2
16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幼树按一批货物总件数(株) 的5%抽取。苗木50株以下全部抽取。采取分 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柏属、柳杉等苗木表面是 否有卵、幼虫及被害状。对柏类鳞叶、柳杉叶 片等检查是否有该虫卵粒。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雌虫中胸呈黑色,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呈 红褐色。足红色。翅半透明,黄色,前端约 1/3处灰褐色;翅痣黑色,基部黄褐。头部有 细小的刻点。
成虫 体壁暗黑色,胫节端部、跗节和触角暗 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 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毛状鳞片 形成两行斑点。
幼虫 乳白色或米黄色,头黄红褐色,全身具 突起。
2021/3/2
10
萧氏松茎象成虫与幼虫
2021/3/2
11
4. 检疫处理
剥皮处理 对带虫原木进行剥皮处理,剥下的 树皮烧毁、深埋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喷洒毒杀。
熏蒸处理 用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 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h和72h。
2021/3/2
12
二、鞭角华扁叶蜂
分 布 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及 湖北省恩施州 (巴东县、利川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柏木、圆柏、塔柏、刺柏、
扁柏、柳杉等植物
危害状况 该幼虫群集吐丝缀叶取食,一般不 作株间转移。幼虫取食柏木鳞叶,也可以环状 取食嫩枝皮部,致使上端的枝叶枯死,甚至将 部分枝咬断。严重时致使柏木林一片赤红,使 受害林木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柏木生长,削弱 树势,甚至造成整株枯死。
8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
2012.12
2021/3/2
1
湖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一、萧氏松茎象 二、鞭角华扁叶蜂 三、栗链蚧 四、橘大实蝇 五、红火蚁 六、杨树烂皮病菌 七、圆柏叶枯病菌 八、加拿大一枝黄花
2象
分 布 江西、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福 建等省区及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襄樊市 (宜城市、南漳县),恩施州(鹤峰县),宜 昌市(当阳市、宜都市)
标准地内的林木应逐株进行发生程度分 级调查,分别调查统计有虫株数,作好观察记 录,计算出有虫株率。
1.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幼虫的有虫株率为 统计单位:
轻 有虫株率9%以下;
中 有虫株率10%~20%; 重 有虫株率21%以上。
2021/3/2
8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对未剥皮松原木按一批货物总数
2021/3/2
15
鞭角华扁叶蜂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种苗繁育基地、生态林、用材林
等地及四旁树,调查寄主植物上有无网幕和在 网幕内取食鳞叶、嫩枝或韧皮的幼虫。 1.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每株植物上幼虫 的数量为统计单位: 轻 幼林3~5条/株,成林5~15条/株; 中 幼林6~15条/株,成林16~30条/株; 重 幼林16条以上/株,成林31条以上/株。
2021/3/2
13
2021/3/2
14
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成虫飞行产卵传播,远距 离主要以调运苗木携带幼虫、卵或调运带土苗 木携带蛹人为传播。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杀预蛹
药剂防治 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柏木林中, 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每hm2750g兑水750kg, 于5月上旬、中旬喷雾防治幼虫。在郁闭度大、 缺乏水源的林间,在1~2龄幼虫期,喷烟毒杀 幼虫,每hm2用2.5%溴氰菊酯1﹕20柴油液9L 喷烟
重点是郁闭度大,3年生以上的幼林、中林和 成熟林,先在林地外围观察有无枯死松树,再 沿着林间道,观察树干基部与地面处有否堆状 褐色、白色、黄褐色如稀酱状、粒状或条块状 的排泄物。
2021/3/2
7
1.2 标准地调查 按林分面积设置标准地:每 33hm2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45m×45m,标 准地的累计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5%。
19
4. 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药剂处理
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液喷洒
2021/3/2
20
三、栗链蚧
分 布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及湖北 省孝感市(孝昌县、大悟)、荆门市(钟祥市、京山 县)、荆州市(公安县)、鄂州市(大冶市)、恩施 州(巴东县)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