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制度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三因素分析法
� 账务处理
�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有关指标如下:
标准结构的 21×5+15×9+30×10
• 平均标准单价=—————————— = 22.50(元)
24
实际结构的 10 000×21+16 000×15+24 000×30
• 平均标准单价= —————————————————— =23.40(元)
管理当局对固定制造费用一般是 采用固定预算的方式进行控制的。
1.二因素法
预算差异 =实际数-预算数
产量差异 =预算数-实际产量*标准工
时*标准费用分配率
1.二因素法
预算差异 =实际数-预算数
无法揭示 效率差异
产量差异 =预算数-实际产量*标准工
时*标准费用分配率
P269 预算差异=6750-6000=750 标准费用分配率=6000/120*10=5 产量差异=6000-150*10*5=-1500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三因素分析法)
� 例子 � 假定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实际产量为2 000件,每单位产品 标准配方见表10-2。 � 甲产品耗用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资料见表10-3。
� 账务处理
表10—2
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表
材料名 称
单价(元 )
混合用量标准(千克)
标准成本(元 )
A材料
21
50 000
实际结构的
25×10 000+14×16 000+30.25×24 000
• 平均实际单价= ———————————————————— = 24(元)
50 000
�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三因素分析如下:

access标准成本

access标准成本

access标准成本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成本控制方法,它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评价实际成本的表现,并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本文将就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特点、优缺点以及实施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根据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单位产品的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制度。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1. 稳定性,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确定的,因此相对稳定,不受短期内价格波动的影响。

2. 可比性,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标准,便于不同时间、不同产品、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3. 激励作用,标准成本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对于实现成本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缺点。

1. 优点,可以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激励员工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缺点,标准成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准确的数据和合理的假设,如果出现偏差,可能会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标准成本制度可能会导致员工过分追求标准而忽视了实际情况。

四、标准成本制度的实施方法。

1.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

2. 实施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3. 分析成本偏差,及时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

4. 采取措施调整,针对成本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保证成本控制的效果。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对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加以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管理决策的高效工具在现代商业中,企业面临着诸多管理决策,如何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等都是经理们的关键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公司采用了标准成本制度作为管理决策的高效工具。

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制度的定义、运作原理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基于合理估算的成本、费用和时间等信息的管理工具,旨在帮助企业效率地制定预算、控制成本和进行决策。

通过标准成本制度,企业可以对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评估绩效、优化资源配置并改善运营。

标准成本制度的运作原理标准成本制度的运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设定标准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标准,包括成本、费用和时间等方面。

标准成本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而间接成本则包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目标,企业可以设定多个标准。

步骤二:收集数据为了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需要收集和记录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时间等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收集这些数据,比如考勤记录、发票、凭证等。

步骤三:计算差异通过将实际数据与标准进行对比,企业可以计算出不同的差异,包括直接成本差异和间接成本差异。

直接成本差异是指实际直接成本与标准直接成本之间的差异,而间接成本差异则是指实际间接成本与标准间接成本之间的差异。

步骤四:分析差异一旦计算出差异,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

例如,直接成本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际材料价格上涨或人工效率低下所致。

通过深入分析差异的原因,企业可以找到改进的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步骤五:采取行动根据差异分析的结果,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例如,如果发现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或降低材料成本等方式来控制成本。

通过及时采取行动,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之一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从而保持产品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绩效评估。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在于通过标准成本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

3. 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包括成本管理。

通过标准成本制度,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管理,找出成本构成中的各种因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激励机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之一还在于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决策支持。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在于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充分重视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优化标准成本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标准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标准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三、主要内容1.标准成本的制定(1)确定成本构成:与各项目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规定成本标准: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确定标准成本。

(3)定期更新标准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2.成本控制(1)核算成本差异:每月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针对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成本偏离标准。

3.责任制度(1)明确责任部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和目标。

(2)设立奖惩制度:对于成本控制表现出色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于成本超支的部门进行惩罚。

4.资料管理(1)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定期进行成本数据分析:对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

5.检查评价(1)定期进行成本控制的检查和评价: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2)调整规章制度:根据检查评价结果进行调整,不断改进成本控制工作。

6.保密条款公司的成本数据应该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四、违反规定处理办法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适用不同的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罚款、停职、降级甚至开除。

五、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统一施行。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当认真执行本规章制度,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以上规章制度为公司管理层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指导方针,希望各部门员工认真执行,共同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标准成本法

第五章标准成本法

例4 某企业有关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 资料如下表所示:
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析计算表
五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差 异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和 消除差异的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成本管 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 成本差异进行计算与分析,是标准成本 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2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就是单位产品的标准 工时。确定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生产工人 工时,需要按产品的加工工序分别进行, 然后加以汇总。标准工时是指现有生产技 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 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 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工资率标准是指生产工人每消耗一个标准 工时应分配的工资成本,又称为小时工资 率标准。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分析 材料的用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 成的,反映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业绩。 材料数量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有很多, 如工人材料用量不俭省、机器不适宜等, 在一般情况下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 时要由其他部门负责。例如,因材料质 量低劣而增加了废品,或因材料规格不 符合要求而大材小用等原因引起的过量 用料,则应由采购部门负责。
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 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 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 材料数量差异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 “耗用量”。其中: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 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 -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 接材料实际耗用量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定举例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直接耗用两种材料,A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150千 克,标准单价为3.50元;B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210千克,标准单价为 2.40元。甲产品的单位标准工时及小时工资率和制造费用率见下表。 计算甲产品的标准成本。 解答: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50×3.50+210×2.40=1 029(元) 直接工资标准成本=300×8+200×9=4 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00×6+200×5=2 8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00×7+200×8.2=3 740(元) 甲产品标准成本=1 029+4 200+2 800+3 740=11 769(元)
15.1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含义 •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 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 成本制度 •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及标 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过程 标准成本制度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管 理科学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并完善起来的。
2.按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准成本使用时间长短分类
基本标准成本 (1)固定标准成本,指一经企业制定后,只要生产基本条件变化不大,一 般就不予变动 (2)特点:在基本条件没有大的变化时,可观察成本变动的趋势;但基本 条件经常时,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现行标准成本 (1)根据企业当前生产基本条件下确定的标准成本,并且随着企业生产条 件的变化而变动,通常每年制定一次 (2)特点:反映生产条件的变动对标准成本的影响,便于及时分析和考核 标准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数量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价格差异 则实际成本=(标准数量+数量差异)×(标准价格+价格差异) 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差异= (标准数量+数量差异)×(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标准数 量×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
项成本的预算和核算,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

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首先,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


过对各项生产成本的分解和核算,确定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这些标准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其次,标准成本制度的运用需要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进行动态的监控和调整。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此外,标准成本制度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通过对标准成本的预
算和核算,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在制定生产计划、定价策略、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标准成本制度都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成本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改进成本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在此方法下,企业以制定一个标准成本来衡量生产成本,并使用实际成本来判断生产绩效。

标准成本将生产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种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和利润。

核算程序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制定标准成本企业根据生产量和成本信息制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和技术要求进行制定。

2. 核实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核实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组成。

3. 计算差异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差异为“不利差异”。

4. 分析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识别导致差异的因素,确定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

分析差异有助于企业评估生产绩效并改进管理。

5. 对差异进行控制通过对差异进行控制,企业可以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企业应该制定计划和程序来处理差异,并要求管理层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进行管理。

核算的意义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是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经营管理信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是一个基于预算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的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8.标准成本制度

8.标准成本制度

2.作用
(1)有利于加强职工的成本意识 由于在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下,要对各项标准成本指标进行分解, 下达到各个部门及每个员工,作为各部门和人员工作的目标。这 样,形成人人关心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增强成本意识,通过自 己的工作,努力达到标准成本的目标。
(2)有利于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环节。通过事前的成本 控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成本,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 开支规定数量界线,可以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通过 事中的成本控制,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是节约或超支, 采取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加以改进,纠正不利差异,从而达到即 定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事后的成本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差异, 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5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标准成本可以起着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 由于制定的标准成本一般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这样,可以 调动广大职工积极工作,使各自负责的成本达到标准成本的要 求。因此,成本可以作为企业职工工作努力的目标,衡量实际 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
(2)标准成本可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要在于进行成本的事中控制,用标准成本与 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及时检查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不断地减少不利差异,对有 利差异不断加以巩固,从而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控制。
21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2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3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 Costing System)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分析投入要素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制定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并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企业分析和监控生产成本,有助于管理层的决策制定,也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标准成本制度主要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差异以及对差异进行控制和纠正等环节。

首先,制定标准成本是标准成本制度的核心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出标准成本要素的量和价格水平。

标准成本制度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基准,用于衡量企业实际成本的合理性,并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基准。

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到实际运行的情况,合理的制定标准成本,有利于企业实现产品成本最优化。

其次,分析差异是标准成本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当企业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差异时,管理人员需要对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差异可以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

分析差异能够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对差异进行控制和纠正是标准成本制度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有利差异,企业应该鼓励,予以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员工继续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对于不利差异,企业应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以避免将来的差异再次发生。

通过对差异的控制和纠正,企业能够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和内部管控,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差异以及对差异的控制和纠正,企业可以提高管理层对成本的控制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有益,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产品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产品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产品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了达到以下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 根据较为准确的产品标准成本,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

2. 减少成本会计的工作量,使成本计算更合理。

3. 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产品标准成本控制工作。

第3条职责划分1. 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设计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工艺资料、产品使用材料资料等。

2. 财务部负责收集产品设计资料、采购物料资料,并据以制定产品标准成本。

3. 生产部、设备部、仓储部等相关部门按照产品标准成本要求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2章产品标准成本界定第4条相关释义1. 标准成本是指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预计应耗用的资源的成本,它通过精确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得到。

具体来说,标准成本有以下两种含义。

(1)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位价格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标准单价(2)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根据实际产品的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成本标准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产・x成本标准2. 标准成本系统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尤其是针对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第5条标准成本的分类在设定标准成本时,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第6条标准成本的功能标准成本是出于成本控制及绩效评估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制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从事各种规划和控制工作。

标准成本应具有以下四项基本功能。

(1).使员工具有成本意识,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或降低成本的目的(2).可以作为内部决策的参考依据3).便于例外管理、现金与存货规划以及有助于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4).作为建立投标、订立契约以及定价的依据第3章标准成本制定第7条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1. 直接材料的数量标准是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直接材料的标准数量。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制定和应用标准成本来评估和控制企业的成本。

它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划分、核算和分析,旨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应用的优势和限制,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制度。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标准条件下完成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心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制定出适用的标准成本,并将其作为比较和控制实际成本的依据。

在实施标准成本制度时,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成本,这通常是通过研究技术数据、历史成本和市场价格来确定的。

然后,将标准成本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时监控和测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优势1. 促进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可以追踪成本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2. 提高决策质量:标准成本制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对成本的差异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进而进行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激励员工绩效:标准成本制度为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员工的绩效可以通过衡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这将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 强化预算管理: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资源的使用。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预算,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和分配资源,实现成本和预算的有效管理。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限制1. 标准误差:制定标准成本时,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变化、市场波动等,这可能导致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标准误差会影响企业对成本差异的分析和决策,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

2. 成本波动:企业的成本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成本的波动等。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公司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制度,是实现成本核算、控制、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依据公司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条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其他相关方。

第三条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合理、符合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要求的生产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实施成本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实际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标准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改进等环节。

第二章标准成本制定第五条为制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公司应当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因素,合理确定标准成本。

第六条标准成本应当根据生产计划、产量预计以及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标准成本与实际生产情况相适应。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标准成本档案,包括标准成本制定依据、标准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调整依据等内容,并经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第八条公司应当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复核,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标准成本核算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标准成本核算的相关流程和制度,确保标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标准成本核算应当根据标准成本制定的依据和方法,按照生产过程、成本要素等进行细化核算。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标准成本核算的档案,包括标准成本核算的依据、方法、过程及结果等内容,经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第四章成本控制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的相关体系和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成本分析、成本差异分析等环节,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的流程,包括成本预算制定、成本执行监控、成本分析、成本改进等环节,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定期进行成本绩效评估,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改进。

第五章成本分析和改进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成本分析和改进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包括成本差异分析、成本降低方案制定等环节,确保成本分析和改进的有效实施。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一、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指企业在事先设定好标准成本后,对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制度。

它是指定成本、控制成本、计算成本和分析成本的一种方法。

标准成本是制定的针对某一产品在所生产的量的基础上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二、如何核算产品成本?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如下:1. 标准成本的确定企业在事先设定标准成本,并对此进行细分,将各个要素的标准成本分别确定出来。

标准成本的设定需要参考历史成本、行业标准、市场价格等各种方面因素来确定。

2. 实际成本的比较企业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便分析实际成本的差异情况。

这里涉及到两种类型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3. 差异成本的分析对于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有可能是由于价格波动、数量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并非全部由于质量问题。

人工成本差异可能是由于工人工作效率的变化、工资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企业在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材料成本差异:对于数量偏差部分和价格偏差部分需要分别分析。

•人工成本差异:需考虑效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4. 实际成本的计算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差异成本。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缺点标准成本制度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1. 优点•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以将成本各项细分,对各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

•标准成本可以起到稳定市场性价格的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工厂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增加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2. 缺点•标准成本制度是基于过去的历史成本,因此它没有反映出当今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供求关系的变化。

•当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时,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管理控制工作,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管理成本。

第八章 标准成本制度

第八章 标准成本制度
单位产品固定性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 固定性制造费用
(或机器工作时间)
标准小时费用率
其中,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用率的确定: 固定性制造费用 一定期间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标准小时费用率
该期间生产人员的有效生产工时
(或机器的有效工作小时)
第三节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控制制度。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标准成本制度的萌芽 (1)1903年泰罗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产品的 标准操作程序及时间定额 。 ( 2 ) 1904 年 美 国 效 率 工 程 师 哈 尔 顿 ·爱 默 森 (H.Emeson)首先在美国铁道公司应用标准成本法。 1909 年他在《作为经营和工资基础的效率》一文中对 标准成本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 。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由耗费差异(价格差异) 和生产效率差异(数量差异)构成。
变动性制造
费用标准成本
=
实际 × 单位产品 产量 标准工时
× 标准小时 费用率
变动性制造
费用实际成本
变动性制造
= =
实际 产量
× 单位产品 × 实际小时 实际工时 费用率 -
变动性制造
变动性制造
费用成本差异
费用实际成本
费用标准成本
2.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将它并入价格差异中。
数量差异=[(Q+△Q)-Q]P=△Q· P
价格差异=[(P+△P)-P]· (Q+△Q)
=△P(Q+△Q)
=Q△P(纯价格差异)+△Q△P(混合差异)
由上可得到标准成本制度中成本差异计算的另一种 通用模式:
数量差异=(实际消耗量-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消耗量 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Ch10标准成本制度

Ch10标准成本制度
如果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采用三差异 分析法,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科 目可改设“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 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两个科目。
19
两差异分析法
三差异分析法
14
两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 用产量差异 = 固定费用预算-(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15
三差异分析法
将上述产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和效率差
固定制造费
用能力差异=(计划产量-实际产量)标准费用分配
标准工时 实际工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
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产量)标准费用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分配率
16
四、标准成本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程序
账户设置
17
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程序
为各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项目的制定标准成本。 按成本对象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上月成本明
细账,填入月初在产品成本。 编制各成本费用分配表,分别反映其标准成本和
5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工 时标准的制定
工资率标准制定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
6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7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标准成本制度只计算 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 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 际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管理文件文件编号:SYZ08020 第1版签发:何宇城标准成本制度1 总则1.1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以下简称“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成本制度的控制、评价和决策支持作用,支持不锈钢事业部运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持续提升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1.2 标准成本制度是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的基础制度。

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以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成本对标,不断挖掘成本潜力,促进成本的持续改进,同时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专项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标准成本制度。

1.3 本制度规范标准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标准成本管理活动与其它相关业务的基本关系,为标准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 基本定义2.1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科学的方法预先制定的,为衡量实际成本高低的一种成本尺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及成本动因,运用标准与实际对比揭示差异并分析的方法,实施对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中心成本绩效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2.2 成本标准:是为满足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控制、评价等设定的各种消耗、费用和价格基准,成本标准分为数量标准、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

页脚内容12.3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标准制(修)订、实际成本核算、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构成PDCA管理循环。

3 标准成本管理原则3.1 例外性原则:即在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标准制订过程中重点关注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较大的成本中心和成本项目。

出现例外事项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先进性原则:即在成本标准制订时体现技术进步和主观努力,对标世界一流,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上具有先进性。

成本标准不具有先进性的必须在制订时进行说明和分析。

3.3 精度原则:即成本标准和成本绩效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精确度,以避免出现较大连续偏差。

如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和分析,并视具体情况重新修订标准。

3.4 价值最大化原则:即在标准成本管理中单个指标最优服从综合指标最优,数量指标最优服从价值指标最优,单个作业最优服从价值链最优。

4 职责分工4.1 经营财务部是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标准成本管理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推进工作;负责价格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的核算、成本绩效衡量和分析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标准制(修)订、审核的组织工作;指导各部门推进、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对各部门标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4.2 制造管理部负责原料标准与生产作业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原料标准、生产作业标准及其他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生产作业绩效评价及分析工作。

4.3 能环部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耗类成本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能耗类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源成本绩效衡量及差异分析工作。

页脚内容24.4 设备部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生产备件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设备维修费用、生产备件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设备维修费用、生产备件成本绩效衡量及差异分析工作。

4.5 各生产厂负责本工序成本标准的改善及各项消耗标准、可控费用、生产作业标准的具体制订工作;负责本工序成本绩效衡量及差异分析工作;负责本工序成本基础数据维护及完善工作。

4.6 其他业务部门,按业务管理范围及职责,负责相关成本标准的修订工作,负责本部门成本差异分析、成本绩效评价工作。

5 成本标准制(修)订5.1 成本标准制(修)订周期:成本标准可分别按年度或季度制(修)订;因业务变化或管理需要而出现的新标准根据具体要求实时修订。

5.2 经营财务部根据不锈钢事业部预算计划和成本管理要求,明确各部门成本标准修订的前提条件、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

5.3 各部门在完成成本标准修订后,对成本标准修订的水平进行说明和分析,并提交经营财务部、制造管理部(或能环部、设备部等)予以审核。

5.4 各业务管理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及时组织对各部门成本标准的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各责任部门和经营财务部(制订过程中的沟通无需反馈),各责任部门须对审核意见及时落实和反馈。

5.5 经营财务部、制造管理部、能环部、设备部等组成不锈钢事业部审核工作组,对各部门成本标准进行审核并形成书面的审核意见,各责任部门须对审核意见及时落实和反馈。

5.6 成本标准制订的方法:数量标准原则上以历史实绩为基础制订,同时结合外部市场及内部工艺技术的变化等条件予以调整;价格标准按具体项目分别以成本法、成本加成法、市场法、价值补偿法等制订。

页脚内容3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调整。

5.7 成本标准制订的原则:成本标准的制定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合理、可行、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要高,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6 实际成本核算6.1 实际成本核算是指将各项消耗和费用根据计算对象(包括产品、作业或服务等)和成本中心的管理职责与范围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的过程;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成本核算的周期一般按月、季度、年度进行。

成本归集:是指按各成本中心归集主原料、人工费用、修理费用、燃料费用、公用设施费用、辅助材料、服务费用及一般厂务费。

成本结转:是指成本中心之间的结转,即将辅助性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依据事先确定的比例或服务量,分摊给接受其服务的成本中心;各生产性、服务性成本中心先按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结转至受益成本中心,然后按实际成本计算和分配成本差异。

成本分离:是指成本从成本中心转移到产品的一个过程。

根据不同生产性成本中心的不同产品确定合理的分摊因素,把该成本中心下的成本计入产出产品,编制成本中心产品成本报表。

6.2 不锈钢事业部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经营财务部统一负责。

各业务部门和生产单元对本部门产生和提供的成本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6.3 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包括外部报告所需的成本信息及内部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供外部报告的成本信息遵守国家《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不锈钢事业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6.4 根据不锈钢事业部是连续生产的大型联合企业,产品规格繁多这一特点,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分步法。

成本核算分别计算半成品、产成品成本和加工产品成本。

6.5 根据不锈钢事业部工艺特点和成本核算的要求,各生产工序之间不设置在制页脚内容4品。

6.6 不另计算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在单耗中体现。

6.7 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发出成本,均采用加权平均法按实际成本核算。

6.8 成本分离的依据:6.8.1 凡是按品种直接投料、原始记录和生产统计能明确划分的消耗,应直接计入有关成本项目。

6.8.2 凡是不能直接分割,各品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必须以技术部门测定的消耗标准为依据,结合生产特点,制定正确合理的成本分离方法,并分配计入有关成本科目。

根据上述规定,各成本中心应制订适合其特点的分摊细则,每年度的分配方法经经营财务部审核,分配方法一经确定后,不得任意更改,以保持各品种产品单位成本的稳定性、可比性。

7 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7.1 绩效衡量7.1.1 绩效衡量是评价不锈钢事业部各级成本中心成本业绩的重要依据。

标准成本制度的绩效衡量包括成本绩效和生产作业绩效。

7.1.2 成本绩效即各成本中心以本期实际产出量(或作业量、服务量)和标准数量、标准价格计算的弹性预算与标准价格下实际支出的比率,用以衡量各成本中心成本支出是否经济合理。

7.1.3 生产作业绩效即各成本中心以本期实际产出量(或作业量)和生产作业标准计算的标准挣得小时与实际作业小时之比,用以衡量各成本中心生产作业是否合理高效。

页脚内容57.1.4 经营财务部负责确定不锈钢事业部对各厂部的成本绩效评价指标,各责任部门和管理部门应对绩效衡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与不锈钢事业部绩效管理相适应的成本绩效考评制度。

7.2 成本差异分析7.2.1 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表现。

成本差异分析是对成本计算期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经营效果的综合性回顾、总结。

成本差异分析要从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要结合生产、技术、质量、物资管理进行分析,分析要有数据、有情况、有经验、有方向、有措施,使差异分析起到经营决策、组织生产活动的参谋作用。

差异分析主要分析产量、质量、消耗、价格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差异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因素替代法。

差异分析的对比资料一般采用标准库数据,必要时采用上期、去年同期或历史先进水平。

差异分析的作用在于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进而提出改善对策,以控制支出、降低成本。

7.2.2 不锈钢事业部各级管理层应建立成本分析会制度,并每月(季)定期举行成本分析会以查找成本差异原因,提出并落实改善措施。

8 成本管控体系8.1不锈钢事业部执行事业部、生产厂、作业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通过成本周测算,进行周环比分析,揭示差异,实现成本的加速下降和改善。

9 附则9.1 本制度适用的范围为炼铁厂、炼钢厂、热轧厂、冷轧厂、能环部和其他相关部室。

各生产部门应根据各自生产组织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报经营经营财务部备案。

拟稿人:陈志洪日期:2009年6月10日页脚内容6审核人:陈宾日期:2009年6月10日附件:标准成本管理业务流程图页脚内容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