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利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智能化水利控制的需求。
智能化水利控制系统是以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水文水资源预测及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水利控制系统。
智能水利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各种现代化控制手段实现水利工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
它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实时数据、现场控制和维护、水文预报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处理和分析,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和人工干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化水利控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控制、调度、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数据采集和传输对于智能水利控制系统来说,数据采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如何获取更加准确、实时的水文气象要素,是设计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首要问题。
采集到数据之后,还要进行传输。
针对远离城市、数据传输困难等问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卫星传输等手段。
同时,为了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设计可以通过加密、传输协议等方式来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是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储位置、存储时间等参数,需要满足数据分析和查询的需要。
同时,数据的处理也需要高效、准确的算法,可以通过模型预测、数据挖掘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智能化控制和调度智能化控制和调度是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利控制自动化的各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采用控制算法和软件的实时整合,以及对水利设备的控制和调度等方面,实现更加精准的水量控制、水利水电自调节等等功能。
四、人机界面和通信交互在智能水利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对于人机界面的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
设计师需要针对用户的使用场景,考虑到人机界面的易用性、友好性等因素,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高效的操作界面。
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供水和灌溉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运行,智能化监控解决方案逐渐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的研究。
一、智能化监控与管理基本概念与意义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其核心是通过网络、遥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以及运维,从而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动态监控和管理。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的意义就在于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率和管理的水平。
在智能化监控与管理下,水利工程相关者及时获得水情、气情、墒情等相关信息,准确判断水利工程运作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和人工巡逻的工作量。
二、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的原理1.信息采集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的基础是信息采集系统,它包含气象站、水文站、地下水位监测站、遥感监测等设备。
其中,气象站和水文站会采集水量、水温、水压等水利工程的基本信息。
地下水位监测站和遥感监测则通过地下水位变化和深度信息等方面来获得更多的数据。
2.传输处理信息采集好以后,需要传输给管理人员或者相关部门,这里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又可以利用现代数据传输技术来实现。
传输方式有很多种,例如GPRS、3G、4G等,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水利管理平台。
3.平台管理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要实时监测,需要通过水利管理平台来实现。
水利管理平台的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通过智能算法来判断水利工程的状态,并及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措施。
三、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成熟,未来的水利工程管理越来越将依赖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
在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监控与管理技术将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1.自动化维护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控技术可实现自动化维护,对于问题能迅速反应出来并采取措施。
探讨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中无线通讯技术的运用

从我国水库的建设情况来看 , 绝大多数 的 中型及 以上 的水库都 已经拥 有 了 自己 的 自动化系统 。 就现今的水库建设发展趋势来 看 ,自 动化系统全覆盖是迟早的事。相 比传 统 的有限运输 、通讯 ,无线通讯技术有着显 著的优势。以往 , 有线运输都受 到了地理环 境 、自 然天气 、 磁场等 的影响 ,而且 出现 问 题时不能及 时得到维修。但是 , 无线通讯技 术的发展很好 的解决了这一些 问题 。
一
传输的信息量更大 ,传输更加稳定 、准确 ,
并且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通讯 中断 、 信息残 缺不全等现象 。就 目 前 的发展趋势来看 , 卫 星通讯技术必将成为通讯技术 的主流 , 这与 它 自身的优势是息息相关的。 ( 四) 短波通信技术 短波技术就是利用波长在 1 0 0 m 以内、 频率在 3 O兆赫 以内的无线电波进行 的信息 传输 。 虽然现代化通讯技术发展迅猛 , 但是 短波通信技术还是没有退出历史 的舞 台因 为现代化的通讯技术都依赖通信 中介 。 换句
一
、
无线通讯 技术 的分类
( 一) 数传 电台技术 数传 电台技术作 为无 线通讯 技术 的一 类, 可以直接与计算机进行一对一 和一对多 的数据传输 ,具有携带方便 、耗能小、抵抗 外界磁场能力大 、 传输精确 、 适应性强 的特 点 。但相比 G P R S 来说 ,仍然还有需要完善 的地方。 例如 : 数传 电台技术传输距离有限 , 覆盖面小。但是 ,G P R S就不存在这方面 的 问题 。正是 由于数传 电台仪器 的价格 相 比 G P R S来说 , 更加经济 。 所 以还能够有足够 多的运用。但就 目前 G P R S 的发展来看 ,其 仪器的价格不可能一直居 高不下 。只是相对 来说 ,目前数 传电 台的市场份 额还是 比较 大 ,而且两项技术都在发展 , 彼此之 间可 以 相辅相成 , 这样才能更好 的服务大众 。 ( 二) 扩频微波和无线 网桥技术 扩频微 波和无线 网桥 技术是 现如今 比 较流行的数据传输技术 。两项技术都有很强 的抗干扰能力和足够长的传输距离 。 但是相 对来看 。扩频微波技术更 具灵活性 和隐私性 及适 用性 ,它可以不受 地理 和电源等 的 限 制 ,还可 以多渠道、多方式、多种类 的传输 数据。而无线网桥技术能耗大 , 需要充足 的 电源作保 障, 并且对于宽带的传输速率有很 高的要求 , 但是无线网桥技术 的传输距离相 比扩频微 波就长的很多。 所 以两项技术都有 着各 自的独特优点和缺点 , 也有着相似 的共 同点 ,就是希望两项技术在 以后 的发展上 , 能够互相借鉴 ,相互发展 。 ( 三)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 通信技术 简而言 之就是 通过 卫星 这一中转站, 无线通讯设备将信息传达给另 台无线通讯设备 。 正是由于航天技术 的发 展 ,才衍生 出卫星通讯技术。相 比传统 的通 讯技术来说 ,卫星通讯技术传输距离更远 ,
基于3G和GSM技术高度自动化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

1 背 景 与 意 义
近些年 来 . 随着水 资源 的 日趋紧张 . 世界 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行 之 有效 的节水途径和措施 农业灌溉是各 国用水量 较大的部分 . 目前各 国都 在加 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要采用合理的 灌溉制度 . 应该在一定 的气候 、 土壤和农业技术条件下 . 根据作物生长 发育对水分的要求来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问题 . 及要求适时地适 量地灌水 以满足作物高产所需的水分 适时灌 水可以根据气象指标 、 土壤指标 和作物指标进行 作物 的生长情况实际上能综合反映天气和 土壤水分的变化情 况 . 故合理灌水应 以作物生长情况为主要依据 。但 目前 已开发 的节 水灌溉系统大 多只关注土壤水分指标 或土壤水分和 气象指标 . 数据 采集 不完善 . 影响决策 应用 当今 的 3 G网络技术 , 结 合松下网络摄像机的功能 . 可将摄像机采集到的压缩 的视频数据通过 网络把数据传送 到用户端 G M 网络远程监控技术经过多年 的发展 S 完善 . 现在 已经非常成熟 , 因此利用手机短信来实现报警 、 超远程遥控 节水灌溉设备 、 传输数据是一个非常不错 的选择 。同时我 国在 推广节 水灌溉 时必须考虑到我 国农民科学素质普遍较低 的现状 . 且现有高技 术节水灌溉系统投资大 、 求管理者科学 素质较高 , 要 因此高科技 在我 国农 民 中推 广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一
【 关键词】G和 G M 技术 ; 3 S 节水灌溉 ; 动化 系统 ; 自 灌水指标
此系统基于 3 G和 G M技术 , S 以作物灌水 中气象指标 、 土壤指标 、 理员可 以用短信首先设定 每 日 采集数据 的时间 间隔和次数 . 以及对 接 防止其他非法手 机号码 的 作物指标和作物群体动态等基本信息为基础 . 3 以 G网络和 G M远程 收人员 的号码进行一对一或一对 多的设定 . S 控制系统为基本手段 . 依靠 3 G手机接 收和发送信息 , 管理人员综合 分 干扰 。 析决策 , 达到高效 、 准确的灌溉模式 , 实现节水灌溉 的高度 自动化 。 G M远程监控系统基本原理如下 图: S
基于模糊控制和无线宽带通信的水利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整个灌区的水利灌溉系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1 系统组 网及其工作原理
1 1 系统 组 网 .
根据张掖市盈科灌 区中心控制站 、 党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站
提供 了技 术保 证 , 广 泛的应 用前景 。 有 关键 词 : 水利灌 溉 ;L 无线 宽 带通信 ; P C; 模糊 控 制 中图分类 号 :V 3 T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0— 62 20 )5— 0 1 0 10 08 (07 0 04 — 3
Th sg nd a pl at n fa a t m a i r i a i n c nto y t m e de i n a p i i o n u o c o tc i rg to o r ls s e
( oeeo l C lg l fEe I oE gLnhuU i rt ehooy C nuL nhu7 0 5 , hn c& n n a zo nv syo Tcnl ,a s a zo 30 0 C i f ei f g , a)
Ab t a t I r e o d srb t h g c lu e irg to trr s u c sr a o a l s r c :n o d rt iti u e t e a r u t r ria in wa e e o r e e s n b y,t a rp e - i he p pe r s e t n a t ma i ria in s se b s d o u z o to ,P n s a u o t irg t y tm a e n f z y c n rl LC n r ls d b n o ’ c o a d wiee s wi e a d c mmu ia in, n c to
水利大坝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小浪底水利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 (4)1.1 项目概况 (4)1.2 水利大坝监测预警的必要性 (5)2 区域地理环境背景 (6)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7)3.1监测内容、方法 (8)3.2系统组成 (10)3.2 大坝监测工程选点 (11)3.2.1 监测点选择原则 (11)3.2.2 监测手段配置 (12)4 监测系统特点和功能 (12)4.1 系统特点 (12)4.2 系统功能 (13)5 预警系统建设 (14)5.1 信息采集监测站建设 (14)5.1.1 前端采集站 (14)5.1.2 坝体表面位移自动监测站 (17)5.1.3 深部位移监测站 (21)5.1.4 雨量监测站 (25)5.1.5 裂缝监测 (26)5.1.7 裂缝报警器 (29)5.1.8无线预警广播站 (30)5.1.9 地灾信息中心建设 (31)5.2 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平台建设 (33)5.2.1 预警系统软件设计 (34)5.2.2 预警系统平台设计 (35)5.3 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40)5.3.1预警发布终端 (40)5.3.2 短信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42)5.4 系统通讯网络构建 (43)6 工作部署汇总 (45)7 具体经费预算 (45)8 保障措施 (47)8.1 组织保障措施 (47)8.1 质量保障措施 (48)8.2 技术保障措施 (49)8.3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50)1项目背景1.1 项目概况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洛阳市40公里。
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公里。
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水资源管理的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化

水资源管理的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水资源管理也逐渐引入了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的概念。
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化的应用,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优势和便利。
本文将探讨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一、信息通信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水文数据采集与共享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水文数据的采集和共享更加便捷和高效。
传感器网络和遥感技术的引入,使得水文数据的监测和获取变得更加全面和精确。
水文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和应对紧急情况。
2. 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优化信息通信技术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管理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水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方案。
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在线监控和智能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智能水表与远程抄表智能水表的使用,使得水资源管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能水表能够实现远程抄表和自动计费,消除了传统抄表的人工操作和错误。
同时,智能水表还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户的用水行为,为管理者提供与用户用水相关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用户管理。
二、智能化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智能供水管网系统智能供水管网系统是智能化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在供水管网中安装传感器设备和智能控制器,实时获取管网的信息,并进行监控和控制。
如智能泵站能够根据供水需求动态调整泵的运行状态,实现供水的智能调节和节约水资源。
2. 智能灌溉系统农业用水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点领域之一,其智能化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智能控制灌溉设备的工作。
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实现灌溉的精确控制,避免浪费水资源,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远程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远程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远程监控技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远程监控技术通过实时、准确地监测和控制水利工程的运行数据,为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远程监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远程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一、远程监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远程监控技术是指通过远距离传输技术,实现对被监控对象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其主要特点包括实时性强、准确性高、安全性可靠和便捷性高等。
远程监控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对水利工程中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然后利用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由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水利工程进行远程控制,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提高运行效率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减少了对人力物力的要求,提高了运行效率。
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测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了人为差错和延误。
2. 提高安全性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利工程的运行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4.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统一监测和控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可以实现对多个水利工程的远程监控和控制,统一调度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安全性问题远程监控技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着数据安全性的问题,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解决对策是加强对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加密传输技术、建立安全防火墙等手段,保障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2. 技术问题远程监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难点,需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在水利工程中的监控与管理

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在水利工程中的监控与管理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家经济和民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监控和管理水利工程,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成为一种必要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在水利工程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水利工程监控需求水利工程的监控需求主要包括对水位、流量、水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以及对闸门、泵站、堤坝等设施的状态进行远程监控。
传统的监控手段往往存在信息孤岛、监控范围有限、数据反应慢等问题,不能满足水利工程高效、安全运行的需求。
二、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的特点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是指将视频监控、遥感监测、通信指挥、数据处理等功能融合在一起,实现多种监控手段的整合和统一管理。
其特点包括实时性强、数据传输稳定、信息同步性好、操作便捷等。
三、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 实时监测: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水位、流量、水质等参数,及时反馈数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2. 远程控制:通过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远程控制,如远程开关闸门、控制泵站等,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
3. 应急响应: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具有快速响应能力,一旦发生水利工程事故或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启动,及时处置,减少事故损失。
4. 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可以为水利工程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运行模式,提高效益。
四、未来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水利工程的监控与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服务。
综合而言,一体化指挥融合通信平台在水利工程中的监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无线通讯技术在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 无线通讯 技术在 水利水 电 自动化 系统 中
的应 用
这两项技术都可 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 当高 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
1 . 3 卫星 通信 技术
应用在水情水质 自动监测远传 系统 、 大坝安全监测
在 自动化 系统建设 改造 中进行合理选择 。 关键词 : 无线 通讯 ; 水利水 电; 自动化系统 ; 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 T P 3 9 文献标识码 : B
O 引 言
目 前, 我 国大 中型水库都 已建立 了 自动化 系统 , 近年来许多小 型水库也正在逐 步建立 自动化 系统 ,
受 自然环境和地域 的限制 , 自动化施工 中线缆敷设
传电 台被 G P R S / C D M A 所取 代 , 基于 G P R S / C D M A 无线数据传输业务广泛在移动办公 、 工业控制 、 远程
遥 测 等 多方面 应用 。
困难 , 运行中线路不易检修和维护 , 长距离传输信号
摘
要: 随着 自动化技术 的不 断发展 和推 广 , 各大 、 中、 小 型水库 已逐步 建立起 自动化控制 和采 集 系统 , 水库一般都位于偏远 山区 , 无线传输技术解决 了 自动化 系统 的布线 、 信息 检测
及数据传输 困难 的问题 。对各类 无线传输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进行详 细介 绍 , 有 利 于
】 。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 主要有 G P R S / 在 山区或水库库区内取电不方便的问题
. 2 扩频 微 波和无 线 网桥 技术 C D M A、 数传 电台、 扩频微波 、 无 线 网桥 及 卫 星 通 信 、 1
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

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引言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对于确保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水利工程的各项指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
监测需求分析在设计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监测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指标,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和监测频率。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
监测设备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
水位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水位计或压力传感器,流量监测可采用电磁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水质监测可采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考虑设备的精确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进行分析和处理。
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数据传输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如无线网络、物联网等。
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时监测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和趋势。
根据需求,可以采用各种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
数据处理结果可用于判断工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报警与反馈监测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当监测参数超出设定的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传达给工程管理者,以便他们及时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
总结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是实现水利工程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各项指标,提高了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方案时,需进行监测需求分析、设备选择、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处理、报警与反馈等步骤。
通信技术在水利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通信技术在水利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的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工作的整体效率。
在这些新的通信技术中,水利通信系统中运用到通信技术就显得比较重要。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通信技术的主要通信原理及传输特征,并对其在水利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水利通信系统;通信原理及特征;应用引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主要是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提高相关行业的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以及知识等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从目前我国的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在水利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水利通信系统的重要支持技术,对传输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1通信技术的主要通信原理及传输特征1.1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及特征。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导纤维来进行信号传输的,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强抗干扰能力,传输量大和传输衰耗小的特点。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对信息的传播速度较快,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超高速度、超长距离以及超大容量,这也是传输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
1.2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及特征。
无线通信就是通过电磁波的信号在无线的空间内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换,是近几年我国通信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灵活性高、易用性强、设备维护便捷的诸多优点。
它将传统光纤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避免了在自然灾害过程中网络彻底瘫痪的现象,达到保障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的目的。
无线通信技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辅助,不仅可以对传统光纤通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也可以加快数据传输的速度,满足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人们对网络的要求,为我国通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还有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和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等。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文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文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水文监测是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水文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为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水文监测系统主要采用传统有线监测方式,但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传感器布设受到限制,无法实现灵活布局;数据收集周期长,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维护成本高,难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等问题。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文监测系统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的水文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的传感器布局、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低功耗、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设计基于ZigBee通信技术的水文监测终端节点,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等,并进行实现。
(2)设计基于GPRS通信技术的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处理终端节点传输的数据,并提供数据查询、应用服务等功能。
(3)设计数据采集协议和通信协议,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安全性。
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现有的水文监测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其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2)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软硬件架构设计。
(3)系统实现:采用C/C++语言编程、使用Keil等开发平台进行软硬件开发。
(4)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文的主要预期结果有:(1)设计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水文监测系统,具有灵活布局、实时数据传输、低功耗、可靠性高等特点。
(2)实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和通信协议设计等,并进行性能测试。
(3)通过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优化系统性能。
四、研究计划安排本课题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期):对水文监测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等进行文献调研,确定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
简析GPRS技术在水利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简析GPRS技术在水利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冠球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4期摘要:随着水利监测系统的发展,对监测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工为主的传统水利监测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水利监测系统发展的需要。
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水利监测系统逐渐向着网络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从水利监测系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移动无线传输和Internet技术,应用GPRS技术,最终实现了水利监测系统的自动化和无线化。
关键词:水利监测系统;GPRS技术;数据传输;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水利监测事业更是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GPRS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和成本低廉的优势,GPRS技术在水利监测系统中的运用,使水利监测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操作。
水利监测存在着监测点多、地理位置分散、位置较偏僻〔部分测点)等实际情况,通过GPRS技术在线实时监测,能够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险情、汛情、灾情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准确判断状态,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为水利部门的决策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更好的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保障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GPRS技术应用于水利监测系统的必然性所谓水利监测系统,就是水利部门对所辖流域或测区内,固定站点或者移动站点的雨量、水质、水流速、水位、含沙量、潮位、风向、风速等水文气象,进行探测的一种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各种河流、湖泊、水库等的水文情况进行监视,对各种突发水情起预警作用,以便防范和减少各种洪涝灾害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的各种灾害进行监控,抑制灾情的进一步恶化和升级。
传统的水利监测系统,主要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
这种方式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不够及时,容易出现人为误差;二是测量数据的传输不够及时;三是采用传统媒体来记录,不方便历史数据的调用和分析。
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标题: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它的出现,为水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数据采集1.1 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器技术,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水位、流量、水质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监控。
1.2 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满足水利工程数据采集的需求。
1.3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合理设置采集参数、采集频率和数据校验等手段,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二、数据处理2.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噪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清洗可以采用滤波算法、异常值检测算法等方法。
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数据融合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大似然法等方法,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信度。
2.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等方式,方便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数据管理3.1 数据归档对历史数据进行归档,保留长期可用的数据。
数据归档可以采用压缩算法、索引技术等方法,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检索速度。
3.2 数据备份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数据备份可以采用硬盘备份、云存储备份等方式,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3 数据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数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数据权限管理可以采用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方法,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四、数据分析4.1 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海量的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水利行业无线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利行业无线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概述: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随着中国水利行业以及船舶运输行业的的迅猛发展,我国河流、运河、水库等区域的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河流、运河、水库等区域的相关信息化控制以及安全监控系统的步完善,可以实现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相应的抢险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行业特点:地域范围广大,远远超过传统布线的范围。
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办公区域都需要建立控制以及分控中心。
在某些环境下,如水库的溢洪道等地方,大部分时间属于无人值守状态。
水利行业都布署了其专用的环境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作为其补充和辅助,起到眼见为实的作用。
三、方案介绍:1、该行业主要用途有三大部分:水利防汛信息采集监视系统中国目前防汛工作已经由被动防范转为主动防范。
在汛期到来之前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该准备中,无线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主要应用于:主要河道口水位信息采集及河堤水位监控。
将实时的传输和视频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以便中心针对现场情况迅速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无线组网系统将每个防汛指挥部的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数据和视频图像共享,总指挥部可时时查看任何一个区域的现场情况,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达到快速预防险情、排除险情的目的。
船闸远程无线监控控制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方式监控每个船闸进出船只情况,同时还能实现船闸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指挥中心可合理安排船只的通过,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水上搜救系统随着水上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能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事故船只及人员进行搜救,已经成为海事等部分一个新的考验。
水利工程中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

水利工程中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发布时间:2021-12-20T12:21:52.98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6期作者:袁清好[导读] 闸门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传感设备、PLC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等构建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远程监测和控制闸门。
相比以往的手动操控,水利工程引进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也显著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在了解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熟练掌握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操作要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袁清好莒南县相邸水库管理所摘要:闸门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传感设备、PLC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等构建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远程监测和控制闸门。
相比以往的手动操控,水利工程引进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也显著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在了解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熟练掌握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操作要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水利工程引言闸门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关键,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可检测闸门的启闭和开度、图像信息等,同时还能实现远程控制。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闸门现场控制系统,另外还包括传感部件、计算机网络等设施。
因为组成多样,所以在实施监控时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概述随着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相较于其他工程建设来说,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质量及安全运行管理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以计算机、通信及自动化控制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
作为水利工程设施整体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闸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进行水情分析、安全防洪的重要基础,而水闸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自动监控技术的充分应用。
水利工程中如何实现智慧化监控

水利工程中如何实现智慧化监控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抗旱、农业灌溉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化监控手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那么,在水利工程中如何实现智慧化监控呢?要实现水利工程的智慧化监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是智慧化监控的基础,只有获取到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才能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在水利工程中,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降雨量、大坝变形等多种参数。
为了实现数据的采集,可以采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质监测仪、雨量计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校准和验证。
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传输网络。
水利工程通常分布范围较广,监测点众多,数据传输距离较远。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或两者结合的方式。
无线传输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性高的优点,但可能会受到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的限制;有线传输方式则具有稳定性高、传输速度快的优点,但建设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采用加密技术和数据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智慧化监控的重要环节。
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查询、分析和处理。
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等,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查询速度,可以采用数据索引、分区存储等技术。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的录入、更新、删除、备份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无线传输技术在水利自动化控制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 9 4
应 用 方 法 论
2 端 2缉 科2第蟊 盟 0年 期 I 1
煤 矿通风系统安全现状 的评价检查 方法
赵华 峰
( 阳煤集 团寿阳开元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 中 0 5 0 4 4 0)
1 9 0
应 用 方 法论
2宰2 科2袅霸 0年 期 第 1
无线传输技术在水利 自动化控制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唐 亮 ,刘 洁 ,王 伟
( . 苏省 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水科所 ,江苏扬州 2 5 0 ;2 1 江 220 . 江苏省 江都水 利工程 管理处 电力试验 中心 , 江苏扬州 2 5 0 ; 220 3 .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 淮安 2 3 0 ) 210
的网络 中断 ,往往很难查明 ,而且检修线 路需 要付出很大的代 价 。而无线传输技术 的故障往往是无线设备本身故障或者参数设 置不当 , 维修更加便利。 由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相对于有线传输技术的优越性 , 以在 所 工业 自动化中应用的越来越广。但是在水利 自 动化行业 中, 一方 面因为水利 自动化起步较晚 ,另一方面由于从业人员对无线设备 的使用与维护存在困难 ,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应用 。 目前,在工业 自 动化领域中无线通讯技术协议主要是 : 无 ① 线短程 网,采用的主流协议是I E 2 5 ;②短程无线通信 , E E8 . . 0 14 则是I E 21. E E8 . 3 0 5 ;③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IE 0 . 系列。而水利 E E821 1 行业 的特点决定 了应用 的重点是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 rls L cl raN tok ;WL N) Wi es oa e ew rs e A A 通过简单 的设 计在建筑之间通过无线桥接将被控设备连接起来 ,管理员只需通过简单 的操作 , 就可以向对方发送指令 ,实现 自 动控制。在工业 自动化领域 , 有成千上万的感应器 、检测器 、计算机 、P C L 、读卡器等设 备 , 需要互 相连接形成一个控制 网络 ,通常这些设备提供 的通信接 口是 R 一 3 或 S22 R - 8 。无线局域 网设备使用 隔离型信号转换器 , S 45 将工业设备的R 一 3 S 22 串口信号与无线局域 网及 以太网络信号相互转换 ,符合无线局域 网IE EE 821 和以太网络IE 2 标准 , 0.b l E E8 . 03 支持标准的T P P C / 网络通信协议 , I 有 效的扩展 了工业设备的联网通信能力 。 无 线 网通 信协议可 采用I E 8 2 来 实现点对 点传输 方式或 采用 E E0. 3 IE 82 1 E E 0. 实现一点对多点传输方式 , 1 也可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 线H b u 、接人站 、网桥 、M d m 网卡等来实 现,其 中现场 以无线 网卡 oe 及 使用最为普遍 。而无线 网 系统则是wL N 桥 A 技术 的重要应用方式。 无线 网桥 系统 的主要构成有 :①无线 网桥 ;②室外定 向或全 向天 线;③避雷器。无线 网桥又分为点对点桥接和点对 多桥接。点对点桥接 模式 ,多用于两个有线局域 网间,通过两 台A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实现 P 两个有线局域网之间通过无线方式的互连和资源共享, 也可以实现有线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在1889年的时候无线通信就已经被发明。
无线通信指的是不经过电缆就能将电能从发电装置传送到需要电力的地方的技术。
无线通电技术研究的难点在于解决无线颠簸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弥散和衰减的问题。
电波的弥散对无线通信而言是有益的,对无線通信来讲,却是没有好处的。
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在其他地方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讲述无线通信技术在水利自动化方面的研究。
水利管理的自动化系统总的来说就是供水调度系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供水信息化平台。
可以从多方面的管理水利信息,比如对自来水公司范围内的取水泵站、水源井等重要供水单位进行管理和监控。
关键词无线通信;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
水利行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新的清洁能源。
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决定要加快对水利改革的发展。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基本的能量。
水的作用可大可小,小到仅仅解决口渴的问题,大到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现在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就是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循环利用低。
水利的发展技术影响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两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线输电的发展可以为水利自动化监控提供保障,也能带动水利自动化监控的研究,提高我国水利自动化监控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1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最大的作用是用于传输电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他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提高了我国的生活水平。
比如用在手机、电脑、打印机、电灯等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无线通信技术才能实现。
但是电线是电力运输的方式,许许多多杂乱的电线就成了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
我国对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到高温超导体的材料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运输电力的效率。
目前有许多科研人员正在尝试解决电线的问题,希望通过无线的方式输送电力。
目前,日本国家在无线通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2015年的时候,在日本神户港这个地方。
三菱重工业公司首次使用了一块平板型的无线送电设备,占据了以往占据主导地位的圆锅型无线送电设备。
成功地将10千瓦的电力转换成电波,再发送到500米以外的无线受电装备。
日本还做了第二个无线实验,使用其他方式成功的通过无线的传输方式传输电力。
这几个无线通电的实验的成功表明了无线通电技术已经进入可使用的阶段。
无线通电技术的应用为水利监控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解决了在水利自动化终端上面的一些不足[1]。
2 水利自动化
水利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为水利工程的管路提供自动测量、监控系统。
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包括自动采集、传输、存贮和处理等。
水利管理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为水利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做出相对应的预报和决策。
水利的管理系统有三个最主要的作用,包括地下水的检测、防洪调度和供水调度。
地下水的检测主要依托中国移动公司提供的GPRS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水利监测中心获得地下水、温度等的数据,这样的书库可以为我们地下水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防洪调度主要是对各个检测站的水位、流量、雨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加以分析[2-4]。
3 自动化监控系统
水利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技术的实现一共需要三个方面的技术。
第一是对水文数据的采集、水文数据传输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对于水利自动化的检测少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由于对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技术需要较高的要求,一定要满足精确、可靠、先进的技术。
水利控制主板的数据采集大致过程是先对总线程传输数据、接收数据、最后对接收到的数据尽心打包处理传送到CDMA设备上。
水利控制主板的每个部分都有拥有不同的功能,设备RS-485串口和水利模块连接,进行对水文资料收集的整理工作,终端CDMA和RS-232将对处理完的数据进行打包全部传送到水利中心控制中心。
水利自动化的监控设备主要是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如软件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软件的设计就需要程序设计。
自动化监控的终端设备通常情况写会放在湖泊、水库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水利自动化的监控难免会遇到信号网络不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接收到的数据将会进行缓存,在网络信号好的时候,再按照顺序分送到各个终端。
各个数据中心的软件主要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对接收的水文数据进行判断。
对动态监测接收的数据会制作成曲线图,把数据做成曲线图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水库等的动态[5]。
4 结束语
利用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水的情况。
对水资源的合理管控、水文预报、防洪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这就需要监控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的传输,对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和传送功能。
运用网络技术CDMA可以对水源水位和水量等进行实时的采集。
面对无线通信技术在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既然有问题就说明有发展可研究的空间。
我相信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肖坚,陆存乐.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中的无线数据通信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8,39(10):9-13.
[2] 肖坚,陆存乐.公用无线通信资源在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7,38(11):9-14.
[3] 郭江,秦继伟.地下水供水水源井远程监控技术应用研究综述[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6):23-27.
[4] 陈凤.浅析无线通信技术在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合理应用[J].城市建筑,2015,(32):276.
[5] 李晓辉,严琳,班莹,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6,47(12):33-34.
刘鑫杨(1986-),男,黑龙江省汤原人;毕业院校:黑龙江大学,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学历:本科,现就职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通讯中心,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