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Word版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或,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完整word版)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丈量( 一) 施工丈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依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丈量定线并按实质地形测松张口轮廓地址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采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所部署图及各阶段开挖容颜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办理的丈量资料。
2.张口轮廓地址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吻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分类工程覆盖层岩石平面 (cm)5020高程 (cm)25103.断面丈量应吻合以下规定:(1〕断面丈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依照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 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成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确实定,除遵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 500m以内。
(3〕断面丈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假设用视距察看,必定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 L/200 。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丈量,可用经纬仪丈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丈量时,必定以五等水平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达成后,应及时测绘最后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地址、同比率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吻合以下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率一般为 1/200-1/1000 。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率一般为 1/100-1/200 ,横向比率一般为 1/100-1/200 。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说明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0.2m-0.5或1.0m,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应按程序进行专家认证和审批,并严格实施.(1)基坑开挖遵循“由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加强监测"的原则,运用“时空理论”采用“竖向分层、纵向分段,横向扩边”的开挖方法,严格掏底施工。
(2)由于土方开挖顺序的需要,钢支撑和钻孔灌注桩构成的围护结构首先在基坑的竖向上形成,施工区段内每层开挖完成架设钢支撑后才能进行下层土方的挖掘施工.(3)土方开挖过程中。
加强监控量测的统计、分析、采取措施,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切实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及土体的不均匀沉降。
(4)采取对称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即横向由中间向两侧开挖,以免产生偏压现象。
(5)开挖过程中,按规范和方案要求进行,严禁掏挖。
(6)加强对地下水的处理,采取开挖排水沟,集水井集中抽排的方法疏干地下残留水。
(7)加强对开挖标高的控制,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预留300MM 厚度土层由人工清底,严禁超挖。
(8)施工过程中,避免土方开挖机械对围护结构、降水井管的碰撞破坏,前述部位附近的土方开挖由人工进行。
(9)所有材料、设备、运输作业机械、水、电等必须进场到位,开挖前,钢支撑的拼装必须完成并按要求架设.(10)临时弃土地点必须落实,弃土线路畅通,(11)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12)管线改移、保护全部完成,并落实好开挖过程中的加固保护措施。
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基坑开挖的轴线、长度、边坡坡率及基底标高应符合规范要求。
(2)当基坑用机械开挖至基底时,要预留0。
3-0。
5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以控制基底超挖,并不可扰动基底土,如发生超挖,应按设计规定处理。
(3)基坑开挖完成后,应由监理会同勘察、设计部门、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基底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当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要根据设计部门意见进行基底处理。
3。
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
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以下是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一、施工前准备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
2.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3. 施工单位应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等情况,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控制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土方开挖,包括开挖深度、坡度、坡高等参数的控制。
3. 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4. 施工单位应对开挖现场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土方开挖进行监测和测量,记录开挖的深度、坡度、坡高等参数,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
三、施工质量验收1.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土方开挖进行质量验收。
2. 质量验收应包括对土方开挖的深度、坡度、坡高等参数的检查,以及开挖现场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评估。
3. 施工单位应提供相关的施工记录和监测数据,以证明土方开挖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
4.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
四、施工质量整改1. 如发现土方开挖存在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 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单位的整改要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整改情况。
3.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整改措施进行审核和验收,并出具整改合格证明。
五、施工质量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的责任和要求。
2.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
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工序,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与检测、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整理。
正文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1.2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无障碍物1.3 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1.4 制定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1.5 准备必要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2. 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2.1 根据土方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2.2 控制开挖的斜坡坡度和边坡稳定性2.3 控制土方开挖的水平度和垂直度2.4 避免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2.5 控制土方开挖的速度和深度,避免过度挖掘或不足挖掘3.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与检测3.1 定期监测土方开挖的进度和质量3.2 检测土方开挖的水平度和垂直度3.3 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抽检3.4 监控土方开挖的边坡稳定性和地下水位3.5 及时处理土方开挖中的问题和隐患4. 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4.1 制定土方开挖的安全操作规程4.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4.3 进行土方开挖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4.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4.5 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5. 施工后的验收与整理5.1 对土方开挖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5.2 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5.3 归档土方开挖的相关资料和记录5.4 总结土方开挖的经验和教训5.5 提出土方开挖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总结: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技术要求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与检测、安全措施的实施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整理,可以有效控制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土方开挖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完整word版)土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土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土方工程包括桩基、基坑、基槽和管沟的开挖与回填以及挖方、填方、场地平整、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等。
场地平整质量控制1)平整场地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做成向排水沟方向不小于2%的坡度,根据规定给定的建筑界限进行定位防线,做好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点。
控制桩要牢固,不受土石方施工的影响而变为。
2)当挖方较深时。
应采用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3)做好地面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施工道路的工作。
工程定位及放线质量控制1)定位桩的控制。
采用经纬仪及标准钢卷尺,复核定位桩、基坑、管沟轴线和几何尺寸,并核查单位工程放线后的方位是否符合图纸的朝向。
2)挖土前,应预先设置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并要定期进行复测和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1)挖土标高。
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随时做成一定斜坡,以利泄水及边坡的稳定。
接近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预留20~30cm厚土层,以便人工挖至涉及标高或边坡边界。
如有超挖,应用级配砂石、灰土或低强度混凝土填至涉及标高。
2)为保证土方边坡稳定、施工安全和减少土方开挖量,土方的边坡值应根据土的内摩擦角、粘结力、质量密度、湿度和开挖深度等确定。
3)为确保土方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坑内排水和地面截水,降水、排洪工作。
基坑排水适用于浅基础或水量不大的基坑。
井点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区域。
最简易截水方法是利用挖出之土沿基坑四周或近水面筑高0.5~0.8m的土堤截水,同时将地面水通过场地排水沟排泄。
4)基坑(槽)验槽,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单位共同赴现场检验,并做好验槽记录。
土方回填质量控制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积水,挖出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2)填方的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是,应按《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填方基底处理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填方和压实。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工程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队伍和设备的配置。
2.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施工现场应有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3.具体施工工艺: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具体施工工艺包括机械开挖和手工开挖两种方式。
在机械开挖时,要选择适当的挖掘机型号和配套设备,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
在手工开挖时,要保证工地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要对土方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挖掘的土方符合施工要求。
4.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和缺陷。
监测内容包括土方开挖深度、开挖面的平整度、挖方体积和开挖速度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测量和记录等。
5.施工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挖方体积的测量和计算、挖方面的平整度、土方的质量和湿度等。
验收标准要按照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6.施工质量整改:在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者经过验收发现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进行整改。
整改措施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确保整改的彻底和有效。
整改过程也要进行监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整改的质量和效果。
7.施工档案管理: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施工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施工档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文件、验收报告、施工质量监测记录等。
施工档案要进行验收和归档,确保施工记录的完整和真实。
总之,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工程前期准备、施工现场管理、具体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监测、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质量整改和施工档案管理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准备1.决策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制定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目标和施工要求。
2.技术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要点和工艺流程。
3.设备准备:保证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具备条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材料准备:检查所使用的土方开挖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5.安全准备: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
二、施工过程1.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土方开挖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2.土方开挖顺序: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土方开挖的先后顺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测量:对土方开挖的深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土方开挖的准确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4.环境保护:进行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如合理的雨水排放、施工废弃物的处理等,并采取措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6.进度控制:及时分析和纠正施工进度差异,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平衡。
三、施工质量1.地质勘察:综合考虑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土方开挖的方法和设备,确保开挖质量和安全性。
2.模板和支护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模板和支护结构的安装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3.断面控制:对土方开挖的断面进行定期检查和测量,确保土方开挖的准确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4.填方控制:对土方开挖后进行的填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填方质量和稳定性。
5.施工记录:及时记录并保存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质量检验结果,以备后期查询和审查。
6.质量检验:对土方开挖工程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包括土方质量、场地平整度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综上所述,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三个方面。
只有在每个方面都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确保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并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
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研读工程设计图纸,了解开挖区域的地质情况、土壤类型、坡度等,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
2.组织专业人员对开挖区域进行现场勘察,确定地质条件、开挖边坡稳定性等。
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开挖顺序、开挖深度、开挖坡度等,同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二、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并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进行开挖工作,确保开挖深度和坡度的准确控制,并避免超挖或不足挖。
3.设立挖方验收标准,对挖方后的土方进行验收,确保挖方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测量和计算。
4.针对不同的土质和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施工机械,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5.注意进行地质变位监测,通过地质雷达、测量仪器等对变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三、开挖结束后的质量控制1.开挖结束后,对挖方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挖方的平整度和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2.坡脚设施的建设,如开挖坡脚处的护坡、排水设施等,确保施工后的坡脚稳定和周边环境的保护。
3.进行土方的清理和平整工作,确保开挖区域的整洁,并清除施工垃圾和杂物。
4.进行土方计量和计算,确保挖方数量的准确性,以便后续的土石方填筑工作。
5.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档案保存,以备后续工程验收和质量监督检查。
四、安全措施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条件,确定安全措施,如设立防护网、悬挂警示标志等。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定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综上所述,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开挖结束后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土石方开挖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土方开挖及回填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土方开挖及回填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土方开挖与回填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施工中,要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放坡坡度,以保证开挖土料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质量检查实行自检、复检、终检的分级质量管理,按每个单元工程“三检制”(自检、复检、终检)的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并报监理部验收。
(3)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按施工技术要求的有关项目和内容,在施工现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取样试验检测。
在填筑过程中,检查上土料质量、含水量、土块料径、上土层厚度、铺土均匀程度等;每层土上齐碾压后检查平整情况,接头处理,碾压情况,有无层间光面、剪切破坏、弹簧土、欠压等现象,并对填土范围、层厚、干密度、含水量等检测指标进行检测。
(4)干密度、含水量的检测取样量:自检时每150m3取样不少于1个。
为使土样具有代表性,不论填筑量多少,每个施工作业面,每层自检、复检取样数量均不少于15个。
因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的部位,按返工土方量确定取样数量,且最少不少于3个,层厚采取水准仪测量的办法进行检测,并将上一层的平均高程做为下一层的起算高程。
(5)质量检测取样位置,选有代表性部位,并力求分布均匀,在压实质量可疑处,每个接头处每层抽查取样数不少于2个,这类样品的干密度值必须达到设计干密度,如达不到要求时,补压或做处理至达到为止。
(6)质检人员坚守施工现场,检查、督促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一般性质量问题及处理经过、遗留问题要如实记录,必要时拍照片。
重大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质量监督项目站、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及检测单位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并写出书面报告。
(7)雨季施工要做好坡面保护,必要时用塑料布苫盖防止冲沟出现,边坡底脚要做好排水明沟,一旦集水,立即用泵排抽出去。
(8)降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做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对基面晾晒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土石方开挖工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工程区域进行勘测,确定地质条件以及土石方开挖的设计要求。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
最后,进行地面清理和标记,划定出挖掘线路和挖掘深度,确保施工区域的畅通和安全。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挖掘方式:根据土壤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挖掘方式,采用机械或人工挖掘。
机械挖掘时要确保挖掘机械的正常运转,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发生故障和事故。
人工挖掘时要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同时要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挖掘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挖掘线路进行挖掘,同时要注意挖掘的深度和坡度控制。
挖掘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坡度要平整且均匀,确保土石方的稳定和安全性。
(3)土方质量:挖掘过程中要及时对土方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可以采取取样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土方进行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测试。
同时要对土方的含水率和干湿度进行控制,确保土方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技术:挖掘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挖掘顺序和方法,避免挖掘时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物造成不良影响。
要注意挖掘顺序的合理性,防止挖掘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和坍塌等问题。
同时要控制挖掘的速度和深度,避免过快或过深导致不良后果。
3.施工后的验收工作:土石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对土方的开挖深度和坡度进行检测,对挖掘过程中形成的边坡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进行土方的实测和检测,对土方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测试,评估土方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安全和环保工作:在土石方开挖工程中,要注重安全和环保工作。
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确保环境安全和卫生。
土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土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土方工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土方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正文内容:1. 土方工程前期准备1.1 土方工程设计要合理- 土方工程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工程用途等因素。
- 设计应合理确定土方开挖的深度、坡度、边坡稳定等参数。
1.2 土方工程勘察要全面- 土方工程勘察应全面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信息。
- 勘察应考虑工程用途,确定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
1.3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要详细- 施工方案应详细规定土方开挖的方法、顺序、施工工艺等。
- 方案应考虑土方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土方开挖与运输2.1 土方开挖要规范- 开挖前应清理表面杂物,保证开挖面整洁。
- 开挖过程中应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过度挖土。
2.2 土方运输要安全-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稳定性,避免土方倾倒或溢出。
- 运输路线应合理规划,避免对周边环境和道路的损害。
2.3 土方堆放要整齐- 土方堆放应遵循规定的堆放高度和坡度。
- 堆放区域应平整,避免土方滑坡或塌方。
3. 土方工程填筑3.1 填筑前要处理好基底- 基底应平整、坚实,确保填筑层的稳定性。
- 基底应清理杂物,避免对填筑层的影响。
3.2 填筑层要均匀- 填筑层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高低差和坍塌现象。
- 填筑层应按规定的厚度进行填筑,确保工程质量。
3.3 填筑过程要密实- 填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密实措施,确保填筑层的密实度。
- 填筑层应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4. 边坡稳定控制4.1 边坡设计要合理- 边坡设计应考虑土壤性质、坡度、地下水位等因素。
- 设计应合理确定边坡的坡度和防护措施。
4.2 边坡开挖要谨慎- 边坡开挖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过度开挖。
- 开挖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4.3 边坡防护要到位- 边坡防护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加固、护坡等。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0.2m-0.5或1.0m,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0.2m-0.5或1.0m,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计划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重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丈量( 一) 施工丈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依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丈量定线并按本质地形测松张口轮廓地址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采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所部署图及各阶段开挖容颜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办理的丈量资料。
2.张口轮廓地址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吻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分类项目覆盖层岩石平面 (cm)5020高程 (cm)25103.断面丈量应吻合以下规定:(1)断面丈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依照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 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成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遵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 500m以内。
(3)断面丈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察看,必定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 L/200 。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丈量,可用经纬仪丈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丈量时,必定以五等水平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达成后,应及时测绘最后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地址、同比率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吻合以下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率一般为 1/200-1/1000 。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率一般为 1/100-1/200 ,横向比率一般为 1/100-1/200 。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说明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0.2m-0.5或1.0m,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学习的要点计划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重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敦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备,主要内容包含:1)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质地形测松张口轮廓地点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收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完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所部署图及各阶段开挖相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完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相关基础办理的测量资料。
张口轮廓地点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切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分类项目覆盖层岩石平面(cm) 50 20高程(cm) 25 10断面测量应切合以下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头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依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建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确实定,除听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之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察,一定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完工断面测量时,一定以五等水平测定断面桩高程。
基础开挖达成后,应实时测绘最后开挖完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地点、同比率的纵横剖面图。
完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切合以下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率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率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率一般为1/100-1/200。
(3)完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率一般为1/100-1/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
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定,一般为10-15m。
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
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
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
(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0.2m-0.5或1.0m,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二、岩石基础开挖1. 一般情况下,基础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
当岸坡和河床底部同时施工时,应确保安全;否则,必须先进行岸坡开挖。
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采用自下而上或造成岩体倒悬的开挖方式。
2.为保证基础岩体不受开挖区爆破的破坏,应按留足保护层的方式进行开挖。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则应先采取预裂防震,再进行开挖区的松动爆破。
当开挖深度较大时,可分层开挖。
分层厚度可根据爆破方式、挖掘机械的性能等因素确定。
3.基础开挖中,对设计开口线外坡面、岸坡和坑槽开挖壁面等,若有不安全的因素,均必须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随着开挖高程下降,对坡(壁)面应及时测量检查,防止欠挖。
避免在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坡面处理。
4.遇有不良的地质条件时,为了防止因爆破造成过大震裂或滑坡等,对爆破孔的深度和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根据具体条件由施工、地质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另行确定,实施之前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5.实际开挖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软弱岩石,其最大误差应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议定;对坚硬或中等坚硬的岩石,其最大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高程一般应不大于0.2m。
(2)边坡规格依开挖高度而异:①8m以内时,一般应不大于0.2m;②8-15m时,一般应不大于0.3m;③16-30m时,一般应不大于0.5。
6.爆破施工前,应根据爆破对周围岩体的破坏范围及水工建筑物对基础的要求,确定垂直向和水平向保护层的厚度。
爆破破坏范围应根据地质条件、爆破方式和规模以及药卷直径诸因素,至少用两种方法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综合分析确定。
7.保护层的开挖是控制基础质量的关键,其垂直向保护层的开挖爆破,应符合下列保护层厚度与药卷直径的倍数关系(1)用大孔径、大直径药卷爆破留下的较厚保护层,距建基面1.5m,以上部分仍可采用中(小)孔径及相应直径的药卷进行梯段毫秒爆破。
(2)对于中(小)直径药卷爆破剩下的保护层厚度,仍应不小于规定的相应药卷直径的倍数,并不得小于1.5m。
(3)紧靠建基面1.5m 以上的一层,采用手风钻钻孔,仍可用毫秒分段起爆,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不大于300kg。
8 建基面上1.5m 以内的垂直向保护层,其钻孔爆破应遵守下列规定:(1)采用手风钻逐层钻孔(打斜孔)装药,火花起爆;其药卷直径不得大于32mm散装(炸药加工的药卷直径,不得大于36mm)。
(2)最后一层炮孔孔底高程的确定:①对于坚硬、完整岩基,可以钻至建基面终孔,但孔深不得超过50cm;②对于软弱、破碎岩基,则应留足20-30cm的撬挖层。
9、预裂缝可一次爆到设计高程。
预裂爆破可以采用连续装药或间隔装药结构。
爆破后,地表缝宽一般不宜小于1cm;预裂面不平整度不宜大于15cm;孔壁表层不应产生严重的爆破裂隙。
10、廊道、截水墙的基础和齿槽等开挖,应做专题爆破设计。
尤其对基础防渗、抗滑稳定起控制作用的沟槽,更应慎重地确定其爆破参数。
一般情况下,应先在两侧设计坡面进行预裂,尔后按留足垂直保护层进行中部爆破。
若无条件采用预裂爆破时,则应按留足两侧水平保护层和底部垂直保护层的方式,先进行中部爆破,尔后进行光面爆破。
沟槽中部的爆破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留足保护层后的剩余中部槽体尺寸决定爆破方式(梯段或拉槽。
(2)当能采用梯段爆破时,可参照规范(SL47-94第3.5.3条和3.5.4条)规定,但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不大于500kg。
邻近设计建基面和设计边坡时,不得大于300kg。
(3)当只能采用拉槽爆破时,可用小孔径钻孔、延长药包毫秒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应不大于200kg。
(4)当留足保护层后,其剩余中部槽体尺寸不能满足梯段或拉槽爆破时,则应参照SL47-94 第3.6.3条规定控制。
当不采用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时,则应用孔深不超过1.0m的电炮拉槽,尔后采用火花起爆逐步扩大。
11 在建筑物及其新浇混凝土附近进行爆破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根据建筑物对基础的不同要求以及混凝土不同的龄期,通过模拟破坏试验确定保护对象允许的质点振动速度值(即破坏标准)。
若不能进行试验时,被保护对象的允许质点振动速度值,可参照类似工程实例确定。
(2)再通过实地试验寻求本工程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即利用不同药量、测距与相应各测点的质点振动资料,应用相应的关系式求得。
(3)采用本工程关系式和被保护对象所允许的质点振速值,规定相应的安全距离和允许装药量,并参照相应格式列出。
其中:近距离火炮爆破用火花起爆所求得的关系式计算;远距离毫秒爆破用毫秒起爆所求得的关系式计算。
12.在邻近建筑物的地段(10m以内)进行爆破时,必须根据被保护对象的允许质点振动速度值,按本工程实测的振动衰减规律严格控制浅孔火花起爆的最小装药量。
当装药量控制到最小程度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打防震孔或其他防震措施。
13.不得在灌浆完毕地段及其附近进行爆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爆破时,必须经监理总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少数量的浅孔火花爆破。
并应对灌浆区进行爆前爆后的对比检查;必要时,还须进行一定范围的补灌。
三、基础质量检查处理1.开挖后的建基轮廓不应有反坡(结构本身许可者除外);若出现反坡时,均应处理成顺坡。
对于陡坎,应将其顶部削成钝角或圆滑状。
若石质坚硬,撬挖确有困难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用密集浅孔装微量炸药爆除,或采取结构处理措施。
2.建基面应整修平整。
在坝基斜坡或陡崖部分的混凝土坝体伸缩缝下的岩基,应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整修。
3.建基面如有风化、破碎,或含有有害矿物的岩脉、软弱夹层和断层破碎带以及裂隙发育和具有水平裂隙等,均应用人工或风镐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如情况有变化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使用单孔小炮爆破,撬挖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4.建基面附有的方解石薄脉、黄锈(氧化铁)、氧化锰、碳酸钙和粘土等,经设计、地质人员鉴定,认为影响基岩与混凝土的结合时,都应清除。
5. 建基面经锤击检查受爆破影响震松的岩石,必须清除干净。
如块体过大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用单孔小炮炸除。
6. 在外界介质作用下破坏很快(风化及冻裂)的软弱基础建基面,当上部建筑物施工覆盖来不及时,应根据室外试验结果和当地条件所制定的专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7.在建基面上发现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新浇混凝土受到损害。
第二节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地质1.地下建筑物开挖前,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底并提供工程与水文地质资料(内容参照SDJ14-7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着重阐明下列问题:(1)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2)洞口段及其附近边坡、浅埋与傍山洞室的山体稳定性。
(3)可能导致岩体失稳地段的岩层特性、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岩体应力状态等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4)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水位、水质、水温、涌水量、补给来源、动态规律及其影响。
(5)有毒气体、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含量及其分布范围。
施工期间,设计单位的地质人员应对原来提供的资料进行复核,对尚未阐明或地质条件有变化的地段,应进行补充地质勘察工作。
2. 开挖过程中,设计单位的地质人员,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1)地质编录和测绘工作。
(2)分析影响洞口安全和洞室围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判明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时配合设计、施工人员研究预防措施。
必要时,提出专题报告。
(3)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现象的观测及预报工作。
(4)对岩性有变化地段、应取样试验,核实原定的地质参数。
3.施工期间应及时总结在各类典型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开挖方法、掘进速度、钻爆参数、机具效率等资料。
出现塌方时,应分析原因,记录发生、发展过程及处理经过。
4.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1)确定施工定额时,岩石等级按规定划分。
(2)根据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参照表7-1-3,7-1-6确定围岩类别。
7-1-4岩体的风化程度划分表7-1-3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表二、施工测量1.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贯通测量,其容许的误差应参照下述规定:(1)贯通测量极限误差应满足表7-1-7要求。
(2)计算贯通误差时,可取上述极限误差的一半做为贯通面上的容许中误差,并参照表7-1-8 的原则分配。
(3)对于上下两端相向开挖的竖井,其极限贯通误差不得大于±20cm。
注:贯通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可参照《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上建议的公式。
2. 施工阶段的平面控制网,按以下原则设计和施测。
(1)与勘测阶段的控制网有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
(2)网中三角形的内角一般不小于30°,个别角不应小于25°。
(3)无法布置三角网(锁)时,用同精度的导线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