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健康养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食同源ppt课件

药食同源ppt课件
2 金银花、甘草水煎含漱可治疗咽喉炎。 3 金银花、山楂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4 金银花、蒲公英、甘草可治疗腮腺炎。 5 金银花加没药,水煎擦涂患部,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手足藓。
最新版整理ppt
23
情志养生
最新版整理ppt
24
产生疾病的原因
自然
风寒暑湿燥火
社会
喜怒忧思悲恐惊
最新版整理ppt
,这个统一体中的脏和腑、血和气、物质和功能、 气的降和升、入和出以及相对的静止和运动等等, 都处于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协调状态,从而维持 正常的生命活动,即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 状态。如果这些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一旦遭到破坏 ,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和脏腑的功能紊乱,从 而产生疾病。
“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最新版整理ppt
37
阴阳失调
“暴喜伤阳,暴怒伤阴”,说明 情志过激,可损阴伤阳。
“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 破散。”
阴阳协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条件, “阴平阳秘,精 神乃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最新版整理ppt
38
精血亏损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 ”,即恐惧太过,五脏所藏之阴 精失去统摄,耗散不止。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
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

主要有化痰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 用于痰瘀互结引起的病证
最新版整理pptຫໍສະໝຸດ 18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指食物的作用趋向而言。在正常情况 下,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有降,有浮有沉。升与降、浮 与沉相互失调或不平衡,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如 脾气当升不升,则浊气下降,表现为脱肛、子宫脱垂等 下陷的病证;胃气当降不降,则可表现为呕吐、呃逆等 气逆病证。利用食物本身升降浮沉的特性,可以纠正机 体的升降浮沉的失调。

药食同源PPT课件

药食同源PPT课件

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与自然界,医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The medicine food isoenzyme
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
Drug and food empathy
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同
中药与食物的异同
可以用来防治疾病。
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 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 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 生不良的结果。
佛手、杏仁(苦、甜)、沙棘、芡实、花椒、赤小豆、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罗汉果、郁 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 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 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子(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花、槐 米、蒲公英、榧子、酸枣、酸枣仁、鲜白茅根(或干白茅根)、鲜芦根(或干芦根)、橘皮(或陈 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乌梢蛇、牡蛎、阿胶、鸡内金、蜂蜜、蝮蛇(蕲蛇)、 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 荜茇
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七大类物质。其实,在中医食疗学
中也早有类似认识,如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明确提出膳 食配伍的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 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则 脾 胃 气 血 化 生 乏 源 。
量 , 势 必 加 重 胃 肠 负 担 ; 进 食 过 少 ,
徐鹏
何谓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 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

养生学药食同源PPT课件

养生学药食同源PPT课件

历史渊源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有些动、 植物既可充饥又可保健疗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随 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并开始利用火。《礼含文嘉》中 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 于禽兽。” 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食物的炮制不仅限于“火匕燔肉” 和“石上燔谷”,烹调方法日益多样化,食物的味道也更 加可口。此时期还出现了酒,在《吕氏春秋》中就已有 “仪狄作酒”的记载,此后又出现了复合成分的食用酒和 药用酒。 商代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饪器具,并发明了羹和汤液等食 品,开创了煮食和去渣喝汤的饮食方法。公元前5世纪的 周代,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此后, 醋、酱、糖、豆豉等调料及食品也相继出现。
认识药性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 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 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 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 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 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 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 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 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羹类 羹又称汤,它是以肉、蛋、奶、海味等为 主体原料,制成的较稠厚的汤液。可作为 正餐,亦可作为佐餐食用。如百合银耳羹, 用百合50克,银耳25克,冰糖50克,先将百 合、莲子、银耳加水煮熟,用文火煨至汤 汁稍粘,再加入冰糖,冷后即可食用。具 有安神健脑之功,每晚睡前服,治失眠、 多梦、焦虑、健忘。

药食同源(课堂PPT)

药食同源(课堂PPT)

29

忧,是指忧愁、苦闷、担心。 表现在情绪上,失去欢乐,悲 伤恸哭,气怯神弱。轻者,闷 闷不乐,忧郁寡欢;重者,难 以入眠、精神萎颓或紧张,心 中烦躁,并会导致咳喘、噎逆 、呕吐、食呆、失眠、便秘、 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 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2020/4/8
30

脾主思,思是集中精神考虑 问题,但思虑过度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 ,饮食不化。
2
药食同源历史源远流长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 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 《淮南子·修务训》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黄帝内经》
2020/4/8
3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药食同源
悲则气消,悲哀太甚, 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
2020/4/8
32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恐,是 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 过分紧张。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等 ,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 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 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 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 错乱,癫病或疼厥。
2020/4/8
情志太激不仅伤神,亦能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2020/4/8
40
现代医学对精神因素致病的认识
情绪与心脑血管疾病
情绪持续紧张和精神过度疲劳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忽 视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些人由于暴怒、恐惧、 紧张或过于激动而引起心血管病,甚至导致死亡。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2020/4/8
6
药功食补论

食药同源话养生中饮食养生的原则26页PPT

食药同源话养生中饮食养生的原则26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则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药食同源ppt课件

药食同源ppt课件

中医食疗就是通过辨证,结合体质,有目的 用食物或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来调整身体阴阳, 达到保健强身目的。
食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食疗是利用食物性味方 面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 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 疗和身心的康复。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最新版整理ppt
6
药功食补论
凡是药物,其性味之偏较大,多有毒, 作用猛烈,所以一般用来攻邪。而食 物性味之偏较小,平和无毒,一般用 来补精益气,强身健体。表明虽然药 食一体,但二者仍有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7
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对立统一体。在正常情况下
25
产生疾病的原因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毒侵 入人体而引发的疾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 志所伤所引起的疾病;
饮食劳伤,是指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 变。
最新版整理ppt
26
• 喜伤心 • 怒伤肝 • 忧伤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伤脾 • 悲伤肺 • 恐伤肾 • 惊伤肾
药物与食物,都来源于自然界。只能用来治病的 就称为药物,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 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药 物
药食两用
食 物
最新版整理ppt
4
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药食
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与自然界,
同 源 医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29

忧,是指忧愁、苦闷、担心。 表现在情绪上,失去欢乐,悲 伤恸哭,气怯神弱。轻者,闷 闷不乐,忧郁寡欢;重者,难 以入眠、精神萎颓或紧张,心 中烦躁,并会导致咳喘、噎逆 、呕吐、食呆、失眠、便秘、 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 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中医药与健康药食同源PPT课件

中医药与健康药食同源PPT课件
使用方法:按照常规洁面方式做完脸部清洁后,将该面膜敷在 脸上,一定注意避开嘴唇、眼睛周围,也可以先在这些部位放置湿 棉片。然后用面膜纸覆盖在上面,用手轻按,使之服帖。刚敷在脸 上时,会有一点微微的刺痛感,但一般1分钟后即会消失,如果刺痛 比较明显,应立即用清水将面膜洗净。1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轻轻 拍上爽肤水即可。
18
酸奶的神奇美容保健功效
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及其他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 葡醛酸等,其稀释液还具有明显的杀菌和防腐作用, 被誉为粘膜组织的“清洗剂”,对皮肤外伤、烧伤、 粉刺及牛皮癣等都具有很好的杀菌及促进其愈合的作 用。酸奶所富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 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能阻止人体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的 氧化和分解,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有利于保护皮 肤、防止皮肤角化和干燥。
敷完以后,稍微有一点涩涩的感觉,但会觉得皮肤很清凉、紧 致,泛油光及肤色灰暗的现象也会有所改善。
这款面膜比较适合在早上使用,夏季操作时,还可以先用保鲜膜 把制好的面膜封起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10~20分钟,再拿来敷 脸,会觉得更加清爽,让皮肤更紧实。
13
酸奶蜂蜜面膜
酸奶蜂蜜面膜 能有效解除夏天带来的皮肤不适。酸奶里面含有的 乳酸能够软化皮肤,并有镇静的功能。蜂蜜则能起到清洁和补充水份 的作用。 制作 1.取一个干净的容器,将1杯酸奶,2茶勺蜂蜜搅拌混合成糊状。 (油性皮肤可以再加上半茶勺柠檬果汁,使其具有控油的功效) 用法:1.用干净的手或化妆棉球取调制好的面膜充份地涂抹在清洁 后的面部,脖子,甚至可以是更广范围的皮肤上,保留5分钟;2. 温 水洗净后,轻轻拍干,再用日常的护理品保湿。 注意:第一次做次面膜之前应做局部测试,1小时后,观察测试部位
19
酸奶的神奇美容保健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类(共7种) 白 扁 豆 花 ——消暑化湿功同扁豆 代 代 花 ——三世同堂的香花 丁 香 ——古代的口香糖 槐花(槐米)——凉血要药 金 银 花 ——药铺小神仙 菊 花 ——药中圣贤 叶类(共3种 ) 荷叶——减肥消暑荷香馔 桑叶——健身益寿的“至宝丹” 紫苏——善解鱼蟹毒
食物的四气
食物的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 质,也称四性。 寒凉性质的食物 ——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等作用。 温热性质的食物 ——有温中散寒、助阳益气、通经活血等作用。
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 对药食同源物品的规定: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
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
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 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
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
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 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
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
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 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 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 植物类(花、果实、根茎、全草、皮、叶、种子、 其他 ,共81种) • 动物类 (共6种)
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2、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 3、药攻食补论 4、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5、辨证施膳 6、食疗的宜和忌
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药食同源
药食同功
药食同理
“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药食 同源 药食 同功 药食 同理 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与自然界,医药 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 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
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 同。
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
《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 系的统一整体。 人体的组织结构及生命活动都与自然界有相适应的关 系;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有影响。 因此,人类必须利用自然万物及中医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 行医疗保健活动,即中医所说的养生疗疾。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对立统一体。人体 的健康状态为“阴平阳秘”。 基于这种认识,《内经》提出了调理阴阳营养观,即用食 物性味之偏,纠正人体阴阳盛衰之偏;《素问·骨空论篇》中 指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调理阴阳之大法, 据此中医饮食养生与治疗可以概括为补虚与泻实两大方面。 此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同样注重 调和阴阳,使所用膳食无寒热升降之偏。如烹调鱼、虾、蟹 等寒性食物时,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菜 肴陛偏寒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脾胃不适之弊。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四季养生
食疗的宜和忌
《素问· 五脏生成篇》:“多食成,则脉凝泣 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 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 伤也。” 《素问· 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 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 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 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辨证施膳
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 则,是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精髓。采用药物疗法称 作施药,采用食物疗法称作施膳。
辨证施膳
因时 施膳
因地 施膳
因人 施膳
春季,万物始 动,适宜升补。 夏季,炎热多 雨,适宜清补 秋季,万物收 敛,适宜平补。 冬季,万物伏 藏,适宜温补。
我国地域广 阔,各地的自 然条件人文情况 均不一样。 因而人们的饮 食习惯、体质以 至所患疾 病亦各有异。
药攻食补论
《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 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凡是药物,其性味之偏较大,多有毒,作用 猛烈,所以一般用来攻邪。而食物性味之偏较小, 平和无毒,一般用来补精益气,强身健体。表明 虽然药食一体,但二者仍有区别。
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健康养生——食疗
中医食疗就是通过辨证,结合体质,有目的用食物或药 物的性能和功效来调整身体阴阳,达到保健强身目的。 食疗是利用食物性味方面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
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
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中医食疗的三大原则
辩证施膳
辩证施膳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 包括因证施膳、因时施膳、因人施膳和因地施膳
药食同源 健康养生
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郑敏
何为药食同源?
•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 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 “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 具有“四性”、“五味”。 •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五谷:麦、黍、稷、谷、豆
五果:桃、李、杏、栗、枣 五菜:葵、藿、薤、葱、韭 五畜:鸡、羊、牛、马、猪
Hale Waihona Puke 药食同源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早在远古 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口 偿身受,发现有的食物具有治病作用,既可当食,也可做药。
食物
自然界
药物
由此可见,医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全面膳食
全面膳食要求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 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间的合理搭配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每天进食,宜定时,定量,不偏 食,不挑食。
全面膳食
现代营养学认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 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七大类
物质。其实,在中医食疗学中也早有类似认识,如我国
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明确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则: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
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食物的性能
食物的性能,又简称食性、食气、食味 等,是指食物的性质和功能,是认识和 使用食物的重要依据。各种食物由于所 含的成分及其含量多少的不同,因此对 人体的保健作用也就不同,从而表现出 各自的性能。食物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