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化学物质成份的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第⼀节概述⼀、定义和分类碳⽔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类化合物,①碳⽔化合物在有机体中的重要作⽤。

糖蛋⽩糖脂--⽣理功能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遗传物质能量来源、结构成分②作为⾷品⼯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业发酵的主要碳源,如淀粉、糊精、双糖、单糖。

⼯业发酵过程可以根据糖量的变化判断发酵是否正常;可以根据残糖量确定发酵终点。

糖的分类有效碳⽔化合物——⼈体能消化利⽤的单糖、双糖、多糖(淀粉)。

⽆效碳⽔化合物——不能被⼈体消化利⽤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多糖。

这些⽆效碳⽔化合物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对维持⼈体健康有重要作⽤;纤维素类原料的有效利⽤是⽣物技术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向。

⼆. 糖类物质的分布和含量葡萄糖、果糖: ⽔果,蔬菜:0.96-5.82%,0.85-6.53%蔗糖:⽢蔗,甜菜:10-15%,15-20%;西⽠,菠萝:4%,8%乳糖:动物乳汁,⽜乳~4.7%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在⾃然界不存在,⽽由淀粉⽔解产⽣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糖:⾃然界少,多由⼈⼯酶法合成淀粉,纤维素,果胶在植物普遍存在三. 糖类物质的测定⽅法分类:直接法:指根据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分析原理的分析⽅法间接法:根据其它物质含量,⽤差减法计算出来,以总碳⽔化合物或⽆N 抽提物表⽰糖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单糖的羰基、酮基、羟基具有不同强度的还原能⼒:醛糖:与弱氧化剂溴⽔:形成糖酸;与较强氧化剂硝酸:醛基和伯醇基都被氧化为羧基,⽣成葡萄糖⼆酸;有时只有伯醇基被氧化成羧酸,形成糖醛酸。

酮糖:酮糖对溴的氧化作⽤没有反应,以此可将酮糖与醛糖分开;在强氧化剂作⽤下,酮糖在羰基处断裂,形成两个酸。

单糖在碱性溶液中,醛基和酮基都可烯醇化为活泼的烯⼆醇,⽽烯⼆醇有还原性,普通酮类则不能。

各种化学分析法⽤于测定可溶性糖总量对各种糖分别定量分析的⽅法⾊谱法:纸⾊谱、薄层⾊谱、GC、HPLC酶电极法、酶⽐⾊法:半乳糖脱氢酶:测半乳糖、乳糖葡萄糖氧化酶:测葡萄糖、蔗糖酶⽔解法:测淀粉含量糖类物质测定的其它⽅法:电泳法:对可溶性糖的分离、定量⽑细管电泳法对低聚糖、活性多糖测定本章重点介绍国内外标准分析⽅法,⼀些有影响的参考⽅法第⼆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1% 1cm x 1% 1cm s
EX、ES分别为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的百分吸光系数 注意:仪器和操作条件的控制
3.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n>5),分别测定吸光度,绘制A-C曲 线或求出回归直线方程(r≥0.999)。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 光度,求得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浓度或 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
适用于测定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如:含酚类、糖类及矿物药Fe、As等成分 的中药制剂。
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且方法的专属性不高(干扰 因素较多)。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1. 滴定度T 每1mL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物质的重量(mg/mL) aA + bB = cC + dD T= CA ∙ MB ∙ b/a 注意:滴定剂与被测药物的计量关系
适用:
1. 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物;
2. 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
不适用:含易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
有机药物的破坏
注意事项:
(1)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 420℃以下,防止金属化合物的挥发
(2)一定要灰化完全
(3)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
溶解,但不要轻易弃去
第二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液一液萃取法
⒈ 直接萃取法 :利用被测成分与干扰成分在有机溶 剂(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多次萃取达到 分离净化的目的。 萃取次数:实验考察(回收率符合) 溶剂的选择:根据被测组分疏水性的相对强弱 选择极性适当的溶剂 水相pH的控制:弱酸性成分 pH≤Ka-2 弱碱性成分 pH≥PKa+2 盐析作用:水相用NaCl饱和,提高提取率。
LSE常用填料 :
⒈ 硅胶、氧化铝等: 传统吸附剂 不极性吸附作用 氧化铝:用于生物碱、苷类等碱性、中性成分的 测定,吸附酸性成分 硅胶:适合于分离中性或酸性化合物,强烈保留 碱性化合物。 ⒉ 键合相硅胶: 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胶(C18,ODS)、 C8 ——分离脂溶性杂质或成分 苯基、氰基键合相硅胶 ——分离水溶性杂质或成分

第四章__化学物质成份的鉴定方法

第四章__化学物质成份的鉴定方法

四、未知的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分析

未知的植物化学成分,需要通过波谱的综合解析, 还需要配合适当的化学、生物方法(主要是降解) 来进行结构研究。 一般地,要判断一个化合物的准确结构,往往需要 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相互印证,概括起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子量、分子式的确定
由分子式可计算不饱和度,进而推测化合物的大 致类型,如是否为芳香化合物,是否含有双键等。 植物化学成分最可能的分子量、分子式可利用元 素分析、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或其同位素峰 (M+1)、 (M+2)的相对强度来得到。 另外,对于一些高极性或热不稳定的化合物,需 用软电离方式,才有可能得到其质谱的分子离子 峰。
3.比旋光度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对称时,分子与它的镜影 不能相互重叠,而通过它的平面偏振光需偏转一定的 角度,即产生旋光现象。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a.样品的本质 b.样品的厚度 c.样品的浓度 d.溶剂的温度和波长。
4.比重的测定
估计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凡比重小于1.0 的化合物通常不会含有一个以上的官能团,而含多官 能团的化合物比重大于1。
例如芦丁的甲醇溶液及加入各种诊断试剂后的UV谱如下:
λmax 谱带1 甲醇 甲醇钠 三氯化铝 乙酸钠 259 272 谱带2 359 410
试剂
275 271
OH OH HO A O C
O-Glu-Rha
433 393
强碱,可使所有的羟基解离,进而使谱带1和谱 带2均发生明显红移; 三氯化铝可分别与B环的邻二酚羟基、C环的羰基和A环的 5位羟基形成配合物,也能使谱带1和谱带2均发生明显红 移; 乙酸钠为弱碱,只能是酸性较强的A环7位羟基和B环4位 羟基解离,使谱带1和谱带2均发生明显红移,但若与甲醇 钠。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第六节蛋白质及氨基酸分离纯化与测定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第六节蛋白质及氨基酸分离纯化与测定
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测定
一、一般原则及基本步骤
材料的预处理及细胞破碎 蛋白质的抽提
蛋白质的粗分级
等电点沉淀法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蛋白质的细分级
凝胶层析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亲和层析
1
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一)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纯化方法 ◇(二)利用溶解度差别的纯化方法 ◇(三)根据电荷不同的纯化方法 ◇(四)利用选择性吸附的纯化方法 ◇(五)利用配体的特异性亲和力的纯化方法
磷酸基
SE-纤维素(强弱酸型)
磺乙基
SP-纤维素(强弱酸型)
磺丙基
常用的阴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
可电离基团
可电离基团结构
AE-纤维素(弱减型)
氨基乙基
PAB-纤维素(弱减型) 对氨基苯甲酸
DEAE-纤维素 (中弱减型)
DEAE -Sephadex (中弱减型)
二乙基氨基乙基 二乙基氨基乙基
DEAE -纤维素(强减型) 二乙基氨基乙基
(3)有分级分离现象 (4)要求对有机溶剂低温预冷。
16
4.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约0-40℃之间,大部分球状 蛋白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例外, 例如人的血红蛋白从0到25℃,溶解度随温度上升 而降低。
• 在40-50℃以上开始变性,一般在中性pH介质中即 失去溶解力。
⑴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hydration shell),保护了 蛋白质粒子,避免了相互碰撞,使蛋白质形成稳定 的胶体溶液。
⑵蛋白质两性电解质,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存在 双电层)蛋白质粒子在水溶液中是带电的,带电的 原因主要是吸附溶液中的离子或自身基团的电离。 蛋白质表面的电荷与溶液中反离子的电荷构成双电 层。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
化学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测试,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和特征,以将其与已知的化学物质进行区分和识别的过程。

化学物质的鉴别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性质测试:包括颜色、形状、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常规物理性质测试,这些测试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物质的基本特征。

二、化学反应测试:通过与已知试剂或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检测未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酸碱中和试验、气体生成反应、还原性和氧化性反应等。

三、光谱分析:使用光谱技术如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检测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信息,从而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四、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技术,通过物质在不同相分离和移动的特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五、其他特殊测试: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的化学分析和测试,如热分析、电化学分析、放射性分析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获得关于化学物质的各种性质和特征信息,从而确定其组成和特征,并将其与其他已知化学物质进行区分和识别。

第四章 定量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第四章 定量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无机分析 Inorganic analysis (元素、离子、化合物等) 有机分析 Organic analysis (元素、官能团、结构) 生化分析 Biochemical analysis (蛋白质分析、氨基酸分析、核 酸分析、糖类分析等)
3. 按测定原理(分析方法)分类
化 学 分 析
重量分析
误差E越小,表示测定结果越接近真值,准确度越高;反之,误 差E越大,准确度越低。误差有正负之分,正误差表示测定结果 偏高,负误差表示测定结果偏低。
通常用相对误差RE来衡量测定的准确度,原因是相对误差可反 映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在测定结果中所占分数,能更合理地反映测 定准确度。举例如下:
[例1] 已知两试样的真实质量分别为:0.5126g和5.1251g。用分析天平称量两试 样,质量分别为:0.5125g和5.1250g。求两者称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 X1 X 2 | 相对相差= X 1, 2
5)极差和相对极差
极差指一组平行测定结果中最大者与最小者之差。
极差R=Xmax — Xmin;
相对极差=R/X
此法适于说明少数几次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
第四章 定量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4.1 分析化学概述
• 4.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 信息,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它所 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 这些组分在物质中是如何存在的,以及各 个组分的相对含量是多少,以及如何表征 物质的化学结构。
( 2) 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b.滴定管读数
3. 过失误差
4、误差的减免 1). 系统误差的减免
(1)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

第1课时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掌握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

(重点) 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重、难点)[学生用书P48]一、阅读教材P 71~72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提取(1)在提取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研磨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完全破碎,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使其溶解在适当的抽提液中。

(2)抽提液的选择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而定,一般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溶液抽提,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溶液抽提,脂蛋白等则可用有机溶剂抽提。

2.蛋白质的分离方法(1)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

(2)薄膜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方法。

(3)凝胶色谱法①概念: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②原理a .凝胶⎩⎪⎨⎪⎧形态:微小的多孔球体组成:大多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结构:内部具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b .分离的过程进入凝胶颗粒内 部的难易程度路程移动速度小分子 蛋白质 容易较长 较慢大分子 蛋白质无法进入 较短 较快二、阅读教材P73~77完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配制试剂→准备器材→架滤纸桥→浸泡薄膜→细心点样→平悬薄膜→实施电泳→染色→漂洗→脱色。

2.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样品处理→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凝胶的制备→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洗脱与收集。

判一判(1)酸性蛋白质用酸性溶液抽提,水溶性蛋白质用透析液抽提,脂溶性蛋白质用稀碱性溶液抽提。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3)电泳时泳动速度取决于带电颗粒的大小、形状、所带静电荷多少。

(√)(4)离心沉降法和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一样的。

(×)(5)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而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中药化学第四章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第四章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技术

K=CU/CL CU:上层浓度,CL:下层浓度。 若有两种成份时(A,B),则A,B各有其分
配系数KA,KB,则两者差别越大,分离效果越 好。
如,KA=10说明振摇一次平衡后,A则有90 %以上溶于上层溶液中。
而KB=0.l时,振摇一次平衡后,B则有90% 以上溶于下层中,过样A和B两成份就有较大程 度分离,连续分离萃取几次,就可能达到A,B 的全部分离。
仪器装置
该装置有3个部分组成。 输液部分。包括微型泵、移动相溶剂储槽和试样
液注射器。 萃取部分。由300~500根内径约2 mm、长度为
20~40 cm的萃取管连接而成。 收集检出部分。包括检出器及分步自动收集仪。
适用范围
目前DCCC法广泛用于皂苷、生物碱、酸性成分、蛋 白质、糖类等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特别是用于 皂苷类的分离,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铅盐沉淀法
原理 此法是利用中性醋酸铅和碱式醋酸铅在水和 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成 难溶性的铅盐或铅络合物沉淀的性质,使有 效成分和杂质分离。此法既可使杂质生成铅 盐沉淀除去,又可以使有效成分生成铅盐沉 淀。
铅盐沉淀法适用范围
中性醋酸盐(Pb(Ac)2)可用于沉淀天然药物成 分中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黏液质、 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苷、蒽醌 苷、香豆素苷和某些色素等具有羧基、邻二 酚羟基的酸性或酚性物质。
氯仿:乙醚 由 某些苷类,如强心苷
乙酸乙酯
小 某些苷类,如黄酮苷
正丁醇
到 某些苷类,如皂苷,黄酮苷
丙酮、乙醇 大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某些生物
碱盐

蛋白质、黏液质、果胶、糖类、无机盐
(强亲水性)
二、适用范围
此法是早年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一种最重要的 方法,主要用于分离提纯含有极性不同的各种化 学成分的中药提取液。目前仍是最常用的方法,

第四章 药品检验方法-2

第四章  药品检验方法-2

第四章 药品检验方法《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药品检验方法:附录Ⅲ 一般鉴别试验附录Ⅳ 分光光度法:紫外、红外、原子吸收、荧光、火焰光度法;附录Ⅴ 色谱法:纸、薄层、柱、高效、气相、电泳、毛细管电泳、分子排阻、离子色谱法; 附录Ⅵ 物理常数测定方法:熔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 附录Ⅶ 官能团测定方法:氮测定法、脂肪和脂肪油测定法; 附录 Ⅷ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氯化物、干燥失重;附录 Ⅸ 物理测定方法:溶液颜色、澄清度、X 射线衍射法、质谱法 附录 Ⅹ 制剂的检查方法:崩解时限、溶出度;附录 Ⅺ 生物学测定方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热原;附录 Ⅻ 生物化学测定方法:细胞色素C 活力测定法、胰岛素生物测定法。

二、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 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本原理: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光的吸收定律。

E 为吸收系数,在药品检验中使用的是比吸收系数。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药物对紫外-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简便,准确度比较高,是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1.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的校正利用仪器汞灯或氘灯的较强谱线或钬玻璃的尖锐吸收峰进行校正;也可以用高氯酸钬溶液的吸收峰进行校正。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紫外区:±1n m ; 500n m 附近:±2n mECl I IT A =-=-=0lglg(2)吸光度的准确度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

(3)杂散光的检查杂散光是一些不在谱带范围内且与所需波长相隔较远的光,一般来自光学仪器表面的瑕疵。

检查方法:配制碘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在规定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应小于规定值。

2. 对溶剂的要求溶剂的使用范围不能小于截至波长;溶剂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应小于规定值。

3. 吸光度的测定方法(1)使用空白校正的方法 用同批溶剂作为空白。

药物分析课件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_OK

药物分析课件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_OK
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防止爆炸的可能性防止爆炸的可能性26燃烧瓶要洁净不能残留有机溶剂不能用有机润滑剂涂抹瓶塞要有防爆措施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炭化物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例
③要有防爆措施 ④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
炭化物 ⑤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
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 例:碘产生紫色烟雾;氯、氟产生白色烟雾,烟
雾颜色完全消失后,即表示吸收完全 ⑥测定含氟有机化合物时要用石英燃烧瓶
26
4、应用
含卤素、硫、磷、氟及硒等有机药物的鉴别、杂 质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100%
注射剂:标示量%=
V0
V T 标示量
100%
V VO
T F 标示量
100%
VO : 量取注射剂的体积, ml
36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供试品+试剂 A 化合物 B
化合物 B+滴定液 C 化合物 D
计量滴定液消耗的量,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计算同直接滴定法
37
2)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原理:先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定量、过量的滴定
10
(一)湿法破坏
(1) 硝酸-高氯酸法 适用于血、尿、组织等生物样品的破坏,有
机金属药物经破坏后,得到的无机金属离子一 般呈高价态。
本法不能用于含氮杂环药物的破坏
干法灼烧法 11
(2) 硝酸-硫酸法 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质的破坏,破坏得到的
无机金属离子均为高价态。 不能用于含碱土金属有机药物的破坏
27
氧瓶燃烧

第四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四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4章药物的鉴别试验依据药典进行的药物分析主要有三大项内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ldentification test),是利用药物的分子结构所表现的特殊的化学行为(如进行化学反应、测定药物的理化常数等)或光谱、色谱、生物学等特征,来判断药品的真伪。

药物的鉴别在药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属首项工作。

只有在药物被鉴别无误、证实被分析的药物是真的后,才有必要接着进行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分析工作。

药典所收载的药物项下的鉴别试验方法,仅适用于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用以证实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

这些鉴别试验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专属性,但是还不足以用来确证化合物的结构,因而一与分析化学中的定性鉴别有所区别,不能用来鉴别未知物。

因此,《中国药典》(2010年版)凡例中对药品“鉴别”项目的要求是: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系根据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征所进行的药物鉴别试验,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

本章讲授药物常用的方法和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其中以化学鉴别法和仪器鉴别法为重点。

4.1鉴别试验的项目鉴别项下规定的实验方法,仅仅适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

对于原料药,还应该结合“性状”项下的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4.1.1性状(Description)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嗅、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性状观测是药品检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不可省略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只有性状符合规定的供试品,方可继续检查杂质限量和测定含量,否则不必进行检查和含量测定。

1.外观所谓药品的外观,是指药品的外表感官和色泽,包括药品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以及臭、味等性质。

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维生素A的描述为“本品为淡黄色溶液或结晶与油的混合物(加热至60℃应为澄清溶液);无臭;在空气中易氧化,遇光易变质。

”对于维生素AD的描述为“本品或本品内容物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无败油臭或苦味”。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定及鉴别方法物质的鉴定和鉴别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所研究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颜色鉴别法: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成分。

比如,我们知道氧化铁会呈现红色,氯化铜会呈现蓝色。

2.布洛萨斯试剂:布洛萨斯试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它可以检测还原性物质的存在。

比如,将布洛萨斯试剂滴加到一个物质上,如果物质变成蓝紫色,则说明该物质可能含有还原性物质。

3.密度鉴别法: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利用密度鉴别法,我们可以测定物质的密度,并将其与已知物质的密度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物质的成分。

4.溶解性鉴别法: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物质在水、酒精等溶剂中的溶解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性质。

5.燃烧鉴别法:不同物质在燃烧时的现象也是不同的。

比如,有机物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烟雾,无机物燃烧时会发出特殊的光和热。

6.pH鉴别法:物质的酸碱性也是鉴别物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我们可以测试物质的酸碱性,并据此进行鉴别。

7.化学反应鉴别法:利用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鉴别物质的性质。

比如,将物质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话,可以初步推断物质可能为一种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仅是一些初步的鉴别手段,在正式的实验中还需要结合更复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来进行准确鉴别。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质,比如金属离子,我们可以通过火焰颜色的鉴别来确定其种类。

每种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都会有不同的颜色,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金属离子在搭配适当试剂(比如硝酸钠)后燃烧的颜色来鉴别物质的成分。

总结起来,物质的鉴定和鉴别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对物质进行准确的鉴定和鉴别。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还具有推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

卫校天然药物学基础第四章生药的鉴定第一二节

卫校天然药物学基础第四章生药的鉴定第一二节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一、生药鉴定的依据
《中国药典》
局颁药品标准
地方药品标准
二、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一、生药的取样
1、取样前详细记录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 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及有无 水迹、霉变或污染等情况,作详细记录。
2、取样原则:
总包件少于5件,逐包取样; 总包件5~99件,取样5件; 总包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贵重药无论多少件,要逐包取样。
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定
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 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 (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断面黄棕色;根茎髓 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气清香, 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以质坚实、气清 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掌叶大黄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 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 ������ 直立,粗大,中空。 ������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 具粗齿。 ������ 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 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 红色。
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 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 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鞣质类������
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
等。为收敛成分,具收敛止血的作用。������ 尚含四种大黄酸甙(rheinosides)A、B、C、D。亦为 泻下成分。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 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蒽醌类成分) 荧光鉴别:������ 药材新鲜断面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浓棕色荧光。 ������ 粉末的稀乙醇(40%)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 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或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

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

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

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化学物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结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反应物分子所吸收的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确定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化学结构的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红外光谱法的一种变种。

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更精确的谱线数据,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催化剂研究。

核磁共振谱法核磁共振谱法对确定分子中原子的位置和化学键的环境非常有用。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核磁共振信号的位置和强度来确定分子结构。

核磁共振谱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结构的分析。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法化学物质的质谱分析法可以分析分子的质量和结构。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带有样品的电离器将样品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在质谱仪中测量分子离子的质谱重量比。

这种方法可用于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系中的化合物。

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现代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高压泵将样品从柱中推出,通过检测样品通过柱后的信号来分析样品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生物分析和环境分析中。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气相或挥发性有机物的混合物中的化合物以确定其组成。

该方法基于样品与气体载体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不同化合物会在柱中有不同的保留时间,通过检测各成分的时间来分析样品成分,适用于大部分的气相或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的分析。

以上是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简要介绍,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进行实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四章 石油化学组分分离及分析方法

第四章 石油化学组分分离及分析方法

经过一定的柱长,由于组分在柱子中反复的 经过吸附和脱附,即使性质差别很小的组分 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这样试样中各组分便 能按其吸附能力的强弱依次流出, 从而使各 组分得以分离。
从进样到色谱峰流出极大值时的时间叫该 组分的保留时间tR,在特定的固定相和实 验条件下,每一个组分都有一个特定的保 留时间,这是色谱峰定性的依据。
平均自由程 λ 1
2 πnd 2
由于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成反比,而n 又与压力P成正比,故与压力P成反比例, 当压力越低时,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碰撞次 数越少,因而其平均自由程越大。
对于石油中的大分子,在很低的压力(如 P=0.1Pa)下,其值可达10cm,在这样低 的压力下加热油样,油样液相表面的分子 会蒸发出来。如果在与液相表面距离小于 其平均自由程的地方设置一温度较低的表 面,则在液相表面逸出的分子会在这个冷 凝面上冷凝。
第四章 石油化学组分分离 及分析方法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色谱法在石油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石油的元素含量测定法 由物理性质关联化学组成的方法 近代分析方法在石油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石油的化学组成是石油化学这门学科的 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充分利用石油资源而对 其进行合理加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 石油的烃类与非烃类组成数据就是通过各种 物理或化学的分析方法而取得的 。
(4)裂化汽油的族组成分析 用N,N’-甲酰胺作为固定液,可测定裂化汽 油中的芳烃、饱和烃和烯烃的含量。
(5)汽油馏分中的含硫及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采用高效色谱柱,可排除烃类的影响 ,可以 分析汽油馏分中含硫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
3、石油中间馏分及重馏分的分析
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增加,其组成也相应 复杂化,即使采用高效色谱柱,也难以做 到各单体化合物的有效分离。可以通过两 种途径来解决:一是采用高效色谱柱,将 其中分离较好的组分进行定量;二是先分 离,再进行色谱分析。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第四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1、药物的含量:指药物中所含主成分的量,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标准。

2、可供药物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1)容量分析法①优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方法耐用性高。

②缺点:方法缺乏专属性。

③适用:适用于对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样品的测定。

(2)光谱分析法①优点: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方法专属性稍差。

③适用:适用于对灵敏度要求较高、样本量较大的分析项目。

(3)色谱分析法①优点:高灵敏度与高专属性,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结果计算需要对照品。

③适用:适用于对方法的专属性与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复杂样品的含量测定。

3、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求分析方法应准确、稳定、耐用。

4、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4-1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一、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也称滴定法。

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标准物质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物的溶液中,直至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通过适当方法指示),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当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

在进行容量分析时,当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停止滴定,并准确获取滴定液被消耗的体积。

但在滴定过程中反应体系常常无外观现象的变化,必须借助适当的方法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或电子设备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的颜色或检测设备的电信号的突变点通常被称为滴定终点。

但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合,二者之差被称为滴定误差。

滴定误差是容量分析法中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滴定误差,要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或指示方法(如在非水溶液中常见用电位滴定法),使滴定终点尽可能的接近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容量分析法的特点(1)方法简便易行:本法所用仪器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快速。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利用实验鉴定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利用实验鉴定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利用实验鉴定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鉴定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测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组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方法和技术。

一、熔点实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是其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定化合物的一种手段。

熔点实验的步骤如下:1. 准备干净的熔点管和样品,将样品填入熔点管的开口处。

2. 将熔点管中的样品放置在熔点仪上,逐渐升温直至观察到样品开始熔化的温度。

3. 记录下开始熔化和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与已知的熔点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纯度。

二、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是鉴定有机化合物非常常用的一种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分析的步骤如下:1. 准备有机化合物样品,制备样品薄膜。

2. 将样品薄膜放置在红外光谱仪的样品槽中,选择适当的波数范围进行扫描。

3. 观察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根据波峰的位置和强度,判断化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团和结构。

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分子在质谱仪中产生的离子信号,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质谱分析的步骤如下:1. 准备合适的有机化合物样品,将样品溶解在质谱仪可溶解的溶剂中。

2. 将溶解后的样品注入质谱仪,进行质谱扫描。

3. 分析得到的质谱图,观察离子信号的相对强度和质荷比,分析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可能的分子结构。

四、核磁共振分析核磁共振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确定官能团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核磁共振谱图,可以得到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分析的步骤如下:1. 准备有机化合物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 将溶解后的样品注入核磁共振仪中,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谱图模式,如^1H-NMR或^13C-NMR。

3. 观察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峰的位置和积分强度,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

总结: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利用实验鉴定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分析-第四章_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药物分析-第四章_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被测 滴定 药物 液
W W 被测药物反应的质量 A
B 滴定液反应的质量
aM 被测药物的摩尔质量 A
bM B 滴定液的摩尔质量
精品课件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 滴定度的计算 用B滴定A
WA
滴定液
WB bMB
MA
a待测液
nB
a b
MA
浓度乘
mB
浓度
VB
b
M
A
体积=nB
mB
等于 1mL
计算有一个从质量到物质的量, 再到浓度再到滴定度的转变过程
供试液(X): AX CX
—CCRA—XX =——CARR CX=—C—RA·R——AX
要求:进样量准确、操作条件稳定
精品课件
3. HPLC测定法
• 示例一 炔诺酮的含量测定
•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D测定)
精品课件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T(mg/mL)maM b
• 示例一 计算Vc的滴定度T
• 碘量法测定Vc含量[M(C6H6O6)=176.13],C(I2) =0.05mol/L
C 6H 8O 6I2 C 6H 6O 62H I
Tm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容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 习题二 非那西丁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硝 酸钠液(0.1010mol/L)滴定,用去20.00mL。每1mL亚硝酸 钠液(0.1mol/L)相当于17.92mg的C10H13O2N,请计算非那 西丁的含量。
精品课件
二、光谱分析法
mg转化单位
• 溶液 • 片剂
标 示 量 ( % ) =E A 1 1c % mD 1 0 V 0 V 10 00 B100% 标 示 量 ( % ) =E A 1 1 c % mD 1 0 W 0 W 10 00 B100%

第四章第二节硫及其化合物考点H2SO4SO的检验-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二节硫及其化合物考点H2SO4SO的检验-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色 蓝色
白色 白色
主要性质
用途
2CaSO4·H2O+3H2O 塑像、模型、粉 ===2(CaSO4·2H2O) 笔、医疗绷带等
2(CaSO4·2H2O) ==△=== 水泥添加剂 3H2O+2CaSO4·H2O 暴 露 在 空 气 中 被 氧 化 用于配制蓝黑墨
为三价铁盐
水,补血剂
CuSO4·5H2O==△===
D.无色溶液―+―过―量―盐―酸→无色溶液+――Ba―C―l2溶―→液白色沉淀
解析: A 项,二氧化硫被硝酸氧化为硫酸,加氯化钡一定生成硫酸钡沉 淀;B 项,亚硫酸根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沉淀也是硫酸钡;C 项,所得 沉淀可能是氯化银;D 项,先加过量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的白色 沉淀一定是硫酸钡。 答案:C
③SO3 吸收生成 H2SO4: SO3+H2O===H2SO4 。
4.重要的硫酸盐
化学式
俗名
2CaSO4·H2O 熟石膏
CaSO4·2H2O 生石膏
FeSO4·7H2O 绿矾
胆矾、 CuSO4·5H2O 蓝矾
Na2SO4·10H2 O
KAl(SO4)2·12 H2O
芒硝 明矾
颜色 白色
白色 浅绿
配制波尔多液,
CuSO4(白)+5H2O
镀铜液
造纸,制缓泻剂、

合成洗涤剂

净水剂
5.SO24-的检验
(1)操作方法: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2溶――液―→
在治年天轻 下人者的必颈先项立上其,志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
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 SO )。 有志志高始 山知峰蓬矮莱,近路,从无脚为下总伸觉。咫尺远。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药物纯度指的是药物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药物的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药物纯度主要包括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

物质的纯度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常常包含了其他成分,如辅料、附属物质等。

因此,需要对药物制剂进行分离提取,通过色谱、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化学纯度是指药物中各种化学性质的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分子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溶剂分子或结晶水等,这些杂质会对药物的性质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

含量分析是指药物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绝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的目标成分的含量是药物疗效的基础。

因此,需要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含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滴定法、重量法等。

药物纯度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药物纯度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色谱法可以将药物中目标成分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2.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溶液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可被紫外光激发的物质,对药物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药物中的目标成分和杂质。

常用的质谱方法包括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质能联用等。

质谱法可以通过检测分子离子峰的质量和离子流强度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4.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药物纯度检查方法。

通过称量药物样品的质量,并与理论质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重量法适用于一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药物。

总结起来,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是药物纯度的主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确 定化合物含有哪些功能基。
四、官能团的检识
采用红外光谱可以找到某些常见的官能团。并 参照有机定性分析。
五.衍生物的制备
1.制备衍生物的目的
准确确定样品为何种化合物。
2.生成衍生物应具备的条件
a.有固定熔点(50-250C之间且与样品至少相差5C ) b.易于制备,产率高,易精制纯化,试剂价廉易得 c.其物理常数最好文献上有记载,有色谱光谱数据(若是有机
O_
O
OR
-O
+ N
+ N
O_
O
O
第二节 层析鉴定法
一、纸层析
根据移动的位置求出Rf值,进行定性鉴定。 步骤:
a.滤纸选择 b.点样 c.展开 d.定性检定
植物中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很多具有特殊的 生理活性,而且结构还很复杂,因此植物化 学成分的结构鉴定一直是化学家感兴趣的研 究领域。
早期的结构研究程序一般先采用多种化学方 法将复杂的分子降解为几个稳定的碎片,然 后通过一些官能团的显色化学反应、理化常 数的测定、元素分析或可通过合成证明的简 单化合物来推测这些碎片分子,最后按降解 反应的原理推到出原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3.比旋光度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对称时,分子与它的镜影 不能相互重叠,而通过它的平面偏振光需偏转一定的 角度,即产生旋光现象。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a.样品的本质 b.样品的厚度 c.样品的浓度 d.溶剂的温度和波长。
4.比重的测定
估计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凡比重小于1.0 的化合物通常不会含有一个以上的官能团,而含多官 能团的化合物比重大于1。
第四章 化学物质成份的鉴定方法
第一节 化学鉴定法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
分离获得的化合物,首先鉴定属于无机物还是有机物。 结晶性化合物,则需测熔点和比较旋光度。液体测沸点, 比重,折光率等。
1.熔点测定
化合物在大气压力下两态达成平衡而共存时的温度,即熔 点(MP.) 。样品要求:干燥、纯度高。
样品干燥
测定方法 : a. 比重瓶法 b. U型比重计法 c. 比重天平法
比重的一些规律:
a.烃类比水轻 b.原子被取代则比重增大 c.烷<烯<炔 d.缔合能力越强,比重越大
e.多官能团取代一般比水重
5.折光率的测定
作用:鉴定化合物的纯度,判断可能属于哪类化 合物。
意义:表示光线在真空中与在被测物质中进行速 度的比值。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a.同系列化合物直链的其熔点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b.烃类衍生物熔点比相应烃要高 c.对称性高的比对称性低的熔点要高 d.取代苯中第一,第二类取代基各1时,熔点顺序
为:对位>间位>邻位 e.取代苯中两取代基为同一类取代基时,熔点顺序
为: 对位>邻位>间位 f.氢键的生成对熔点的影响
a. 常压干燥 b. 减压加热干燥 c.干燥剂干燥 d.冷冻干燥 e.红外干燥法
f.真空干燥器抽气法
熔点测定方法
毛细管法:温度计 毛细管 b形管 浓硫酸 或甘油
显微熔点测定仪 优点:a.可测微量样品 b.可测高熔点样品 c.可观察样品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熔点测定中的一些问题
a.温度计的较正 b.熔点不敏锐 c.无明显的熔点,易于分解的物质 d.没有固定的熔点但有分解点,软化点 e.复熔现象
物则有,未知物则无)
3.衍生物制备的方法
a.烯烃衍生物的制备 b.芳烃衍生物的制备
c.醇衍生物
d.酚类衍生物的制备
e.醛酮类衍生物
f.糖类衍生物的制备
g.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酯类衍生物的制备
i.缩醛衍生物的制备 j.胺类衍生物的制备
3,5-二硝基苯甲酸酯的制备
O Cl
-O
+ N
O
+ ROH
+ N
质谱分析(出现分子离子峰的物质) 混合熔点降低法:
化合物乙与甲混熔,使甲的熔点降低,熔点降低的幅度 与乙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缺点:样品用量大,准确度差
三、化合物功能基和分子骨架的推定
根据该化合物缺氢因素(分子式确定时已知) 推断出双键数或环数,并结合物理常数,化学定性 实验,UV,LR,NMR,MS谱的数据,综合分析,
测定仪器:阿贝折光仪
二、分子式的测定
1.元素定性分析
确定有机物中元素的成分,减少官能团测定步骤,缩小 分析范围,一般只测杂原子。实验室常用钠熔法。
2.元素定量分析
元素分析仪 一般分析C,H,N。
3.实验式的计算
根据元素定量分析数据,确定各元素的组成比。 原子比=百分含量/原子量
4.分子量的测定
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观察,然后喷以 适当的显色剂或在碘缸中显色,若为单一 斑点,可判断其为纯化合物;
对于个别情况,有时需要用正、反相色谱 加以确认;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气相色谱 或高效液相色谱来证实。
二、化合物类型的初步判断
同科属(种)植物研究信息的调研 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一般理化常数和性质
第三节 仪器分析鉴定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科学仪器的发明 和普及,特别是由于紫外光谱(UV)、红外 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 (NMR)等近代物理方法的应用,是植物化 学成分结构鉴定的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并已成为植物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的常规手段。
结构研究的程序
化合物纯度的测定和判断 化合物类型的初步判断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推断 未知的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分析
2.沸点的测定
物质液气两态共存时的温度称为液体化合物的 沸点,每种纯液体都有固定的沸点。
作用:鉴定化合物,判断其化合物的纯度。
常用方法: 毛细管法 蒸馏法
沸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a.同系物化合物随-CH2-增加而增加 b.衍生物的沸点比母体高,其中以羧酸的为
最高。 c.分子的对称性 d.同样在顺反异构体中,顺式的高,反式的低。 e.有机化合物中有缔合现象的沸点升高 f.分子内作用力大小
一、化合物纯度的测定和判断
纯度检查的必要性 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准确鉴定必须建立在该 成分分离纯化的基础上,可以说样品的纯 度是能否获得准确信息的关键,否则可能 得到混乱甚至错误的结论。
纯度检查的方法 晶型 熔点 溶程 色泽 色谱方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色谱方法
要求:至少选择在三种溶剂系统中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