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性学习评价之四要素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方面的确定

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方面的确定

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直观体现。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科学高效的上好一堂合格课、优质课,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为了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公正合理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方面的确定一、从评价内容来看,主要是四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以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专业素质等内容进行评价。

(2)教学内容以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内容进行恰当处理;讲授知识正确、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教学容量合理、补充相关材料适当、支持学习横向联系与拓展等内容进行评价。

(3)教学过程以教学各环节层次清晰、梯度自然合理、整体结构严谨;问题设计优化、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恰当地运用教材、实验、展示、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注意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评价、矫正;语言规范、流畅、生动形象;板书工整、层次清楚等内容进行评价。

(4)教学效果以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学生参与教学面大、积极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学生大胆质疑、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从评价指标来看,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教师主导方面:(1)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任务适当、确切。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内容安排。

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等。

(4)教学方法使用。

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运用符合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启发诱导,指导学法。

(5)教师基本素质。

中学课堂评价

中学课堂评价

中学课堂评价
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参与讨论等。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慎重态度、主动表达能力和表达清晰度,包括语言表达、举手发言、思维活跃度等。

3. 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答题准确率、思维逻辑性、作业完成情况等。

4. 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等情境下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5.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包括提出独特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能力等。

6. 思考能力: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深度,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论证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等。

7. 自主学习: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包括学习时间规划、学习方法选择、自我反思等。

8.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表现,包括课堂坐姿、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秩序等。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和学科的特点进行具体细化和调整。

评价标准应该公正、客观,并且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

同时,评价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兼顾学生的学业表现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课堂学习评价应重点关注四个问题

课堂学习评价应重点关注四个问题
价 高层 次 思维 能力 的过程 中 , 教 师要 重视 开放 题 的设 计和 应 用 , 重视 评 价 学生 的认 知过 程 。 可见 , 课 堂学 习 评 价要 想起 到激励 学生 的作 用 , 要 更 多地 关注 学生 已经 掌握 了什 么 、 获得 了哪些进 步 、 具备 了什 么能 力 , 要 使评 价 的过 程有 利 于提 升 学 生 学习的 自信 心和 学 习兴趣 , 促 进 学 生的全 面发展 。 第四 , 要 关 注学 生的 学 习过 程 , 建 立方 法 多样 、 定 量与 定性相 结 合 的课 堂学 习评 价体 系。 在 课 堂 学 习评
价 中, 教师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 , 要重视课 堂观察等方法的应用; 在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 也
要 关 注学 生的情 感体 验与认 知 方 式 , 以促 进 学 生素质 的全 面发展 。 在 教 学 中, 教 师 可 以用 简明扼要 的语 言 , 客观 、 较 为全 面地 与 学生 交流 学 习状 况 , 充分 肯 定学 生的进 步和发 展 , 同时指 出学生在哪 些方 面具 有潜 能 、
课 堂学 习评 价 应重 点关 注 四个 问题
目/ 孔企平
课 堂学 习评 价是 指 在课 堂 学 习过程 中 , 教 师对 学 生的 学 习过程 和 结果 进行 即时 的 了解 、 判 断和 解释 , 以提 升教 学过 程 的价值 , 促进 学生更 全 面地发展 。课 堂学 习评价 对 于提 高学 生学 习质量 具有 重要 意义 , 已
重要途 径 。
第三 , 把 教 学 的重 点和评 价 的重 点有机 结合 , 引进 研 究性 、 开放 性 问题形 式 , 考察 和培 养 学生的 高层 次
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是重要任务之一 , 也是一个重点问题。 这些高 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 了 推理、 交流、 概括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密切相关。 在评

中学课堂评价标准

中学课堂评价标准

中学课堂评价标准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表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合理性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作业完成情况、口头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讨论和互动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2. 学习成绩:学生在考试、测验或作业中的得分情况。

这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可直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3.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程度和主动参与程度。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愿意提问题、参与讨论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或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作答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5. 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如是否守时、认真听讲、尊重他人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道德品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学课堂评价标准,不同学校和教师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第 1 页共 1 页。

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否能够利用不同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材和教学资源:评价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好坏包括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
解和应用知识。

3. 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评价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的好坏包括是否明确和具体,是否
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 学生参与度和反馈机制:评价学生参与度和反馈机制的好坏包括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是否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是否能够为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5. 教学环境和管理:评价教学环境和管理的好坏包括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
秩序,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舒
适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材和教学资源、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学生参与度和反馈机制,以及教学环境和管理。

这些要素相互
作用,共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要体现“四性”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要体现“四性”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要体现“四性”庙滩二中张学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及小组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及小组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生的成长、学习成绩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评价不真实、评价形式单一、评价过多过乱、不能面向全体等等。

通过近一段时间听老师们的课以及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我觉得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真实性、针对性、多样性、公平性。

通过合理的评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1、真实性。

我校在进行课改以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与肯定,不仅使学生心里愉悦,更获得了成功的感受。

“你很棒!”、“你的回答比参考答案还全面!”、“你回答得很好!”这些赏识性的语言时时地挂在教师的嘴边,激励着学生。

然而有少数教师盲目地运用这些语言,比如:我在听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山顶洞人使用的是什么生产工具?”时,一学生答到:“山顶洞人使用的是磨制的石器”,老师不加思考地说到:“你真棒,你回答的很正确。

”并且还给该小组加了分。

我当时在想,是不是该老师对这个知识的不理解,应该是“山顶洞人仍使用的是打制的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下课和该老师交流时,他说到:“我知道他回答的不够准确,只是这个学生今天好不容易回答了一次问题,我应该鼓励他,所以这样说。

”对学生的激励,不能是不讲原则的激励,不能是不讲真实的激励,我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准确的判断,要体现真实性,否则就有一种作秀之嫌,让人感觉到虚伪。

2、针对性:课改后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随时可见,过多也过细。

课堂完成一个环节要评价、小组每进行一次活动要评价、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要评价,甚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不忘评价:“某小组讨论很激烈,大家向他们学习!”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给小组的“红旗”多达十面,留在脑海里的似乎只剩下教师的评价了。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课程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工作,它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首先,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重要要素,它是课程评价的基础。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的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符合学科的特点,要符合教学的要求,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其次,教学内容是课程评价的重要要素,它是课程评价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指课程设计者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的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要符合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教学要求,要符合教学实际情况。

第三,教学方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要素,它是课程评价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指课程设计者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的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要符合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教学要求,要符合教学实际情况。

最后,教学效果是课程评价的重要要素,它是课程评价的基础。

教学效果是指课程设计者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的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要符合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教学要求,要符合教学实际情况。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它们是课程评价的基础,是课程评价的重要要素。

课程评价的四要素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要符合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教学要求,要符合教学实际情况,以保证课程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个维度的课堂评价

四个维度的课堂评价
2.有多少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复述活用自己的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3.倾听时,同学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1.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达成的?
2.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结果怎样?
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四个维度的课堂评价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1.课前准备了吗?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
2.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3.任务完成的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2.怎样用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3.学生思考的习惯怎样(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
4.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1.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的意见?
2.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
维度三:课程性质ຫໍສະໝຸດ 视角观察点举例目标
1.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
2.目标是根据什么预设的(课程、标准、教材)?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
3.课堂有无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教学目标?
内容
1.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换、合、立)?
2.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概念以及逻辑关系?
指导
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评课的四个维度

评课的四个维度

评课的四个维度评价一节公开课,首先要界定好课的标准。

在高效课堂语境下,衡量一节课有4个维度: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生成的高度。

自主的程度需要教师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自己适宜的进度,个性化地学习。

所谓的启发式,如果变成了“满堂问”,那和我们批判的“填鸭式”没有区别——教师强势的主导和学生需要的自主是成翘翘板效应的——一山不容二虎,“主导”和“主体”,到底哪个“做主”,是高效课堂和应试传授的分水领。

合作,不是简单地长短互补,更不是凑在一起商讨答案;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之一;合作既需要条件,又需要任务驱动和评价导航。

怎样让合作更有效呢?一是捆绑小组,强化团队意识;二是八仙过海,尽量各显其长;三是寓教于乐,融入竞争元素。

当然,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磨合,更需要规则的内化和习惯的养成。

关于探究,首先品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句话,改变教学效果的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境地之中,困惑是激活思维不可或缺的宝贝。

人,在探究状态下,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智商是亢奋超常的。

再者,人都有对真相或迷惑不可遏止的探究欲望,利用这种探究欲,让学生像捉迷藏那样去发现,教学活动就会像做游戏一样孩子开心。

有了探究,所有的发现都是生成。

因为“发现”的价值有高低,所以,“生成”的含金量也就有了大小之别。

可以这样说,没有生成就没有精彩。

那么,怎样让课堂高生成呢?一是带着生成的强烈诉求出发;二是摆脱死记硬背的桎梏,另辟蹊径寻鲜活;三是互相激发,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智慧的比武场。

有了标准,评课就是对号入座。

(来源:梁恕俭的新浪博客)。

精品:“以问导学”课堂教学评价四要素

精品:“以问导学”课堂教学评价四要素

“以问导学”课堂教学评价四要素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需要,教师(或学生)将学习内容(数学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问题解决”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此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五个要素和每个要素的三个标准,重在“问”“导”“学”三个字。

现将其评价要素与标准阐释如下:一、提出学习问题这里的“学习问题”是指数学问题,包括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布置的巩固深化知识的问题。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数学知识)问题化,在课堂上提出来,或者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问、质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的类型、方法和思维层次可以多种多样。

从课堂教学环节来说,有复习铺垫提问、导入新课提问、引领探究提问、巩固应用提问、总结评价提问等;从思维层次来说,有低级认识(思维)的提问和高级认识(思维)的提问;从提问方法来说,有回忆性提问法、探究性提问法、分析性提问法、发展性提问法等。

这几种类型、方法和思维层次的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要求以低级认识的问题为起点,以高级认识的问题为重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主、子问题),并问在恰当的时机。

评价标准为:①教师或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②问题提在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处;③问题指向明确,有探究和思考价值,并问在恰当的时机。

二、引导解决问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学习除需要教师为其提出学习问题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

教师的引导,要求做到“四导”:1.以问导趣,让学生“乐学”。

教师采取有效的提问策略,创设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气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2.以问导思,让学生“活学”。

课堂教学目标“四要素”和“三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要素”和“三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

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标准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它不仅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的明确。

在制定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标准时,可以从四个维度入手,分别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兴趣与动机、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下面将对这四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习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学习困难的克服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教学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新课标下的重要目标。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课堂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提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互动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是新课标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课堂评价要注重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自律性、团队合作能力、道德品质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开展团队合作项目、进行道德教育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标准可以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兴趣与动机、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四个维度入手。

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组织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组织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组织学习效果2003年制定的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导了我们这十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

当时的确代表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确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是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变革,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以前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还有一些跟不上当前的形势,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和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具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基础能力的新型21世纪人才。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信息,表示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和加工信息,以及相关的网络,通信等在内的各种技术。

从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全球互联,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有了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更是推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更多的带给我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我们前所未有的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的冲击。

2003版课程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学生具有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以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能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017版的课标则是对原来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提炼和提升,将其归纳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所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是对之前的课程目标进行总结、提炼、深化、提升的结果。

课堂评价四大原则

课堂评价四大原则

课堂评价四大原则全面性“工具性”的训练,只有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是真正的人本教育。

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努力协助学生将外在的训练内化于心。

其二,在流程评价中,应注意对课前学生导学案预习情况的评价,避免展示内容选择和展示任务分配上的盲目性。

其三,学习小组是高效学习的保障,团队建设是管理和教学的永恒主题。

如果教师直接评价到学生个人,忘记了他背后的团队,长此以往,明星展示现象会越来越多,组长被架空,小组团队作用会越来越弱,多数学生再次成了观众。

所以,一方面,教师应该“重团队,轻个体”。

一旦将对个体的激励放在团队背景下,激励的效果会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能够选择捆绑性评价,例如个人与小组绑定、课堂与常规绑定、平时与测验绑定、表现与荣誉绑定等。

教师应记住,实行捆绑评价的前提是,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在组充足重视,即学生至少要有组内集体荣誉感。

如果学生没能形成团队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就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初的目的。

其四,评价不必避“弱”,在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之外,还能够评选出最弱小组和个人。

这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保障人人参与。

其五,强调细节。

细节代表了真实和尊重,学生在展示时,哪个词语用得好,哪个表情很可爱,哪个动作很有感染力,这些关于细节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注重。

激励性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不批评学生,尽可能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睁大眼睛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眯起眼睛去看他们的短处。

对学生的评价要重在激励,要宽容他们的错误,要用真诚的态度去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

激励性评价的难点在于,教师在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时要把握激励的火候,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方式对待。

所以,激励性评价还能够这样拓展:把平常做好事学生的名字投入好事箱,在规定时间内抽奖,奖励能够积累,达到一定量后,可兑换奖品……其实,要真正实现评价的激励性,需要教师激活小组的作用,如果小组建设得非常成功,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同学评价多管齐下,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高效新课堂的“五要素”评价指标和“四要素”评价(转)

高效新课堂的“五要素”评价指标和“四要素”评价(转)

高效新课堂的“五要素”评价指标和“四要素”评价(转)“五要素”评价指标一、自主具有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生态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少于2/3学程集中,课堂实施大问题、大板块推进有较强的方法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导学实现:目标、流程、方法、时间导学“四到位”二、合作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机制健全独学、对学、群学时间占比适当(4:2:4)小组合作学习有“共识”性成果“官教兵”、“兵教兵”有分享、有帮扶团队评价项目明确、评价具体三、探究自主探究兴趣浓厚,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组织有序,做到全员参与探究成果展示充分,并能作清晰的说明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有互动,并有规律、方法、结构等的生成四、快乐主动投入,体验自主发现的快乐学会合作,尝试团队协作学习的快乐积极参与,享受展示成功的快乐评价激励,分享赏识的快乐学习与展示方法灵活多样,成就生命狂欢的快乐五、效率学习目标具体,并能贯穿始终环节限时恰当,并能及时反馈精选课堂问题和练习题分层设计或归纳问题与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作业当堂完成,且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5%,并能当堂反馈高效课堂四要素1、一个评价: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2、两个学说:传统课堂是“地心学说”,高效课堂是“日心学说”。

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3、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4、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究性学习评价之四要素
摘要: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把握四个基本要素:一是问题设计的可行性;二是素材来源的丰富性;三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四是探究结果的生成性。

课堂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在学生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智慧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的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改革后,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些章节设计了探究性学习课,各学科都不同程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在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探究结果的认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对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标准。

如何科学地评价课堂探究性学习成为指导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

结合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以及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一、问题设计的可行性
学生是围绕科学性的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活动,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至关重要。

既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又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知识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研究,收集史料和利用材料进行解释和论证,还要难易适度,过难和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能让学生尝到探
究的成果,又能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还能生成新的问题。

同时问题的设计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

二、素材来源的丰富性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和事实证据进行归类甄别,制作加工,形成有说服力的解释,对问题作出科学性回答的同时并形成新的认知过程。

因此,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素材,供学生分析归纳、讨论和参考。

观察、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最基本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途径,网络资源、教材、报纸杂志都是素材的来源途径。

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收集材料,导致素材缺乏,是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的,学生也无法形成正确的结论。

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探究性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总的特征可概括为“活”与“动”两个字。

“活”的重要表现之一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动”则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要使学生“活”“动”起来,就必须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

如小组讨论、学生答辩、问答、实验、观察等,学生还可以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中去观察,去亲身感受。

让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其中,真正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

但在实际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师问,学生答,为达到学生都回答的目的,教师问题设计简单,有时甚至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企图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问答是无效的,谈不上活跃的课堂,也无法实现探
究的目的。

四、探究结果的生成性
探究结果的生成性是指探究目标的实现。

探究目标不等于形成一致的答案,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在于三维目标在探究过程中的和谐统一与自然达成。

探究结果的生成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等);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运用知识、促进知识转化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当然,对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面面俱到。

其实,只要有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探究性学习课。

(作者单位贵州省道真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