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ff48f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7.png)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教学背景在初中七年级学生的生活中,纳米科技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话题。
学生们对纳米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深入了解它。
本教案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制定。
教学目标本课程将以小组形式进行,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本课程中,学生们将会:•了解纳米科技的概念和应用。
•学习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形状对其性质的影响。
•探索纳米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向学生简要介绍纳米科学的概念和历史,并引发学生们的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关于纳米科学的知识和疑问。
•让学生们列出所有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纳米科学的知识,并组成分享。
2. 学习环节•展示视频:介绍纳米科学的概念、历史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引发学生们对纳米科学的兴趣和经验。
同时,学生们可以利用观看视频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关于纳米科技的知识。
•具体学习:通过讲解纳米技术的构成和应用领域,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概念和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特性和应用,培养学生们对纳米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探究环节•分组讨论:学生团队选择1-2个现实问题,探究如何使用纳米科技去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制定计划:每个小组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呈现于现场展览。
•展示解决方案:学生介绍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解决方案的想法。
•反思:纠正计划弊端并帮助学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4.拓展环节•学生反馈:学生分享纪念品和收获的体验。
•教师反馈:评价该课程教育价值和教学效果,以制定课程教学策略、加强教学质量和投入。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的分组评价以及学生对小组成员的表现和贡献。
•学生随堂测验的评分,以衡量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和缩小期望与实现之间的差距。
•对每个解决方案的评对哪些方面被考虑,以及该方案是否可行的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7神奇的纳米》word教案 (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7神奇的纳米》word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efa8ab2ae45c3b3566ec8b22.png)
17 神奇的纳米【教学构想】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
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大批的举例使枯燥的科学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前景。
文章虽是通过想象来表达,但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理论是否正确。
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有严密的理论探讨,要为想象找科学依据,想象才能变成现实。
在科学探索中,还需要有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些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探求科学的品质也是义章要表达的又一重点。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对纳米神奇的介绍,还传达出先进的科学思想。
此文难度不大,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章的说明重点,体会文中的科学精神。
然后借助网络丰富对“纳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纳米”,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名词。
“纳米技术”是继互联网、基因之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
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要想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何佳写的《神奇的纳米》这篇文章吧。
二、朗读课文,弄懂几个新概念。
1.全班朗读课题,谈谈你读过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内容?(设计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题目了解文章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内容:什么是“纳米”?“纳米”神奇在哪里?教师可将这样的问题板书出来,以便于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样的问题。
《神奇的纳米》教案
![《神奇的纳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ab3afc1711cc7930b71647.png)
神奇的纳米何佳无影灯照着用白布巾围着的手术部位,病人已进入麻醉状态。
只见外科医生那聚精会神的面孔,熟练而机械的动作;只听到他断断续续发出的吩咐声:“止血钳!——手术刀!——纱布塞!……”这是我们从书上或根据亲身经历所知道的外科手术的情景。
在我们的意识中,一提起手术,它总是与病人麻醉后苍白的脸、血淋淋的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后无休止的疼痛和缓慢的恢复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惨痛的过程能避免吗?假如,没有无影灯,没有满眼的白布巾,甚至没有麻醉剂,没有手术刀、止血钳、纱布塞……没有这一切,一个外科手术——比如切除脑垂体瘤——该如何进行呢?整个脑垂体大约只有一立方厘米大小,对于这个“小不点”来说,医生的那把手术刀的确显得太大了!那么,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外科手术的无血时代已经来临了。
行进的科学技术为现代的大夫们准备了最精密的技术——纳米医学技术。
让我们来看看病人的手术情况吧!病人走进一间富丽华美的房间,人们扶他躺到一张舒适安逸的床上,亲属面带微笑的安慰病人。
医生给病人头上套上一个按照病人头部尺寸用速凝塑料制成的头罩,接着将一针试剂注入病人体内,然后吩咐:“所有的人均退出房间,手术开始了。
”此时,屋里只剩下病人一人,病房里既听不到医生的吩咐声,也看不见控制台上的信号灯闪烁。
尽管病人意识清醒,可他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也不感到疼痛,只不过有点紧张。
当然,这是难免的,因为手术部位是人的最重要器官——大脑;确切地说,是脑垂体。
半个小时后,病人已经治疗完毕。
起身时,他看到了医生和亲属那一张张笑脸。
人们把病人领到“术后病房”,病人外表无任何异常,可是手术的效果却很好,病灶被根除了,而且是在细胞水平上被除掉的。
这就是神奇的纳米医学技术。
现在,你心里也许还纳闷,医生们是如何完成了“不流血的外科手术”的呢?其实,这个手术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医生给病人注射的那一针。
注射器里装的既不是麻醉药,也不是其他任何药剂,而是一个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61a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4.png)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纳米科技的概念和应用;2.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如表面积大、导电性强等;3.掌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4.能够简单地谈论纳米科技的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1. 纳米科技概述(1)认识纳米科技提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起源、纳米科技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
(2)纳米科技的概念提示:什么是纳米? 纳米科技的定义是什么?2.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1)纳米材料的概念提示:纳米材料的构成单位及特殊性质。
(2)表面积大提示:纳米材料的表面积大是产生很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3)导电性强提示:介绍纳米晶体、纳米线、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优异导电性能。
3.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物理法制备纳米材料提示:制备纳米颗粒,包括惰性气体凝胶法、物理雾化法、磁控溅射法、等离子体法。
(2)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提示: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微乳液法、胶体溶胶法、水热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等。
4. 纳米科技的应用(1)生物医学提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从纳米传感器、纳米探针、疫苗递送和分子影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能源环保提示:介绍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水处理等。
5. 纳米科技的优缺点(1)优点提示:纳米科技的优点,包括制造更高品质的产品,提高能源效率,对人体健康影响小等。
(2)缺点提示:纳米科技的缺点,包括纳米材料的生产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环境安全问题不明确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内容复杂,可采取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和实验,理解评价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纳米科技的优缺点,提高科学素养。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资源1.教材:《文化课程标准纲要》初中物理(人教版);2.视频:《纳米科技:小到看不见》;3.课件:纳米科技原理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新奇的纳米技术》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新奇的纳米技术》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a06bb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0.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新奇的纳米技术》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新奇的纳米技术》教案 1一、常规教育方面刚过完寒假,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习,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
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1、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行为教育,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将在班级设立班干部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这学期利用妇女节、植树节、劳动日和儿童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二、班级纪律方面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
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
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
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
我们班的宗旨是;努力做的最好。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
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
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做游戏、打乒乓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
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卫生方面讲究卫生很重要。
俗话说,病从口入。
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cb3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2.png)
初中七年级《神奇的纳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掌握纳米技术在医学、材料、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理解纳米技术在医学、材料、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讲解
2.小组合作学习
3.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开场
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纳米技术。
询问学生对这个词汇的了解程度。
2.全流程导入
通过讲述故事《神奇的纳米》详细介绍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纳米机器人、纳米电子等。
3.小组合作
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要探究的一个领域,比如医学、材料、电子等。
每个小组负责了解这个领域下的纳米技术应用,并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4.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操作指导。
5.小组讲解
每个小组轮流讲解自己探究到的纳米技术应用和实验结果。
6.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纳米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
研究纳米技术提供思路和方向。
五、课后作业:
1.回顾今天通过故事了解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小组成员之间交换实验结果,并结合今天学习内容,思考纳米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3.了解纳米技术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市场前景。
七年级语文下17.神奇的纳米·实用教案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17.神奇的纳米·实用教案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b257a38762caaedd33d465.png)
17.神奇的纳米·实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字、词;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知识;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4、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3、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2、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把学生由神奇的神话世界领进神奇的科学世界)1、多媒体播放《西游记》影片中孙悟空变化成一只小虫随铁扇公主喝茶时,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片段,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感受。
归纳、总结:这是神奇的神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更神奇的多媒体展示图片(1)[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这机器人长约3毫米],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这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二、(一)阅读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什么叫纳米机器人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归纳小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神奇的纳米教案
![神奇的纳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f0e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c.png)
神奇的纳米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对纳米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纳米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2.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纳米技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纳米技术的兴趣。
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纳米技术的了解程度。
二、新课讲解1.讲解纳米技术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纳米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科技领域。
2.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纳米技术在医学、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纳米技术应用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2.汇报展示: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分析结果。
四、实践活动1.分组合作:每组设计一个纳米技术相关的创新实验或制作一个纳米产品。
2.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或制作产品。
3.成果展示: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实践成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建议学生关注纳米技术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了解纳米技术的最新成果。
教学反思:1.讲解部分较为枯燥,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
今后可以通过更多有趣的案例和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可以考虑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3.部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依赖心理,未能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今后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纳米技术的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重难点补充:1.纳米技术的定义和特点2.纳米技术在医学、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展示一张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图,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张图片中的物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纳米技术,它让我们能操纵物质的最小单位,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材料和应用。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下《神奇的纳米》PPT课件 (一)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下《神奇的纳米》PPT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1b52730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b.png)
整体感知开篇钥理匙 清思路
认真思考,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11)通过对比展示纳 米技术的神奇的功能。
第二部分(12---14)由纳米机器人 引出对纳米、纳米技术等有关知识 的解说。
第三部分(15---18)描述未来纳米技 术的广泛应用。
课文置疑开篇钥体匙 会语言
看完了课文,思考一下课文中有没有让你 产生怀疑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皇家用品纳米 总统杯
此杯经 101 道工序 出厂,品质高贵、 声誉卓著!
10-15 分钟神奇将 自来水、茶、饮料 变成功能水。活化 细胞,加强抗病能 力,久用血液呈年 青态特征不易感冒、 不易疲倦之奇!
文体知识开篇钥科匙 学小品
筛选信息开篇钥学匙 会读书
神开篇钥匙
奇
整体感知开篇钥理匙 清思路
的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睨之
汝亦知射乎 语言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3谦虚使人进步, 4、人应有一技之长,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7艺无止境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
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10、智者超然物外
纳
课文质疑开篇钥体匙 会语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781cc32336c1eb91b375d67.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字、词;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知识;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4、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3、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2、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把学生由神奇的神话世界领进神奇的科学世界)1、多媒体播放《西游记》影片中孙悟空变化成一只小虫随铁扇公主喝茶时,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片段,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感受。
归纳、总结:这是神奇的神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更神奇的多媒体展示图片(1)[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这机器人长约3毫米],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这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二、(一)阅读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什么叫纳米机器人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归纳小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神奇的纳米教学案
![神奇的纳米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d6052c650e52ea551898cc.png)
神奇的纳米_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有目的地筛选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有目的的筛选信息的方法学习难点:了解科学小品文文体特点一、情景创设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可以让手术在无手术刀的情况下进行,可以让我们易碎的陶瓷杯从地上弹起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种神奇的小东西——纳米二、自主学习1、字形字音突破安yì关jiàn脑垂体liú止血血液的确痊愈细胞病灶尽管纳闷2、学习指导“筛选”,就是过滤、甄别、选择,筛选信息指的是根据需要,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筛选信息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抓重要文句:①文中有关基本概念的文句、②对重要概念解释和阐述的文句;③表达文章主旨的文句;④文中概括性文句;⑤文中的过渡性文句;⑥文章的标题;⑦文后的注释等。
二是根据目标要求对重要文句中的信息加以筛选。
目标要求对所需要筛选的信息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和提示,筛选时一定要紧扣目标,防止脱标筛选,以免造成筛选结果过宽、过窄、过深、过浅的现象。
三是筛选时要注意根据目标要求找准筛选区域,找准筛选区域的关键是要盯住重要文句,不要被一般的,只是有目标要求相关字眼的文句所迷惑。
四是筛选时要注意根据目标要求进行准确的抽取和提炼。
抽取,就是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提炼,就是去掉杂质、水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实现信息的提纯。
3、朗读感知。
本文作者以大胆的___想象____、__通俗易懂___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纳米技术_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__应用____上的美妙前景。
三、内容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什么叫纳米?__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纳米技术?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叫纳米机器人?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全文,筛选课文重要信息,概括出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纠错(一)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17神奇的纳米》word教案 (3).doc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17神奇的纳米》word教案 (3).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3b9eac8762caaedd33d4d8.png)
17 神奇的纳米【教学构想】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
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大批的举例使枯燥的科学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前景。
文章虽是通过想象来表达,但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理论是否正确。
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有严密的理论探讨,要为想象找科学依据,想象才能变成现实。
在科学探索中,还需要有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些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探求科学的品质也是义章要表达的又一重点。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对纳米神奇的介绍,还传达出先进的科学思想。
此文难度不大,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章的说明重点,体会文中的科学精神。
然后借助网络丰富对“纳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纳米”,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个名词。
“纳米技术”是继互联网、基因之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
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要想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何佳写的《神奇的纳米》这篇文章吧。
二、朗读课文,弄懂几个新概念。
1.全班朗读课题,谈谈你读过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内容?(设计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题目了解文章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内容:什么是“纳米”?“纳米”神奇在哪里?教师可将这样的问题板书出来,以便于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样的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纳米科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纳米科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4d9b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3.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纳米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什么是纳米科学,培养对纳米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纳米科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研究纳米科学的基本知识。
2.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探索纳米世界的奇妙之处。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纳米科学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入新知:简单介绍纳米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纳米科学的初步认识。
3.重点讲解:详细介绍纳米颗粒的特点、应用及相关实验。
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验,加深学生对纳米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4.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纳米科学的奇妙之处,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
5.展示分享: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成果和观察心得,鼓励学生展示和交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6.概念巩固:通过问题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并扩展对纳米科学的理解。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或实践作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纳米科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神奇的纳米科学》教材及教辅资料。
2.图片、视频和实验器材。
3.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纸张、笔、记录表等。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观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纳米科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问题互动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纳米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纳米科学的应用领域。
2.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教学反思:1.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神奇的纳米科学》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神奇的纳米教案范文
![神奇的纳米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59ee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神奇的纳米世界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纳米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让学生了解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纳米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纳米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纳米材料实物或图片3. 相关视频资料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纳米口罩、纳米护肤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与纳米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纳米世界。
Step 2:纳米概念与特性(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纳米的概念、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
Step 3:纳米技术应用领域(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纳米医药、纳米材料、纳米电子等。
Step 4: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纳米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如纳米口罩、纳米护肤品等,引导学生分析纳米技术在这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Step 5: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纳米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以及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纳米技术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收集有关纳米技术的资料,了解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让学生思考纳米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以及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
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对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958dbf0d4d8d15abe234ec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7新奇的纳米技术优秀教学设计1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字、词;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知识;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4、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3、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2、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把学生由神奇的神话世界领进神奇的科学世界)1、多媒体播放《西游记》影片中孙悟空变化成一只小虫随铁扇公主喝茶时,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片段,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感受。
归纳、总结:这是神奇的神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更神奇的多媒体展示图片(1)[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这机器人长约3毫米],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这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二、(一)阅读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什么叫纳米机器人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归纳小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神奇的纳米教案3篇
![神奇的纳米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41728b6edb6f1afe001f09.png)
神奇的纳米教案3篇神奇的纳米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奇的纳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神奇的纳米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
2、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课题解读:文章题为《神奇的纳米》,是一篇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文章,突出的是纳米的神奇。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出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好前景。
文章的内容重点突出“神奇”,什么叫“神奇”?词典上解释为特别高超和出奇。
那么纳米技术能称得上“神奇”吗?作者大胆的想象描述了未来的外科手术和生活中种种神奇的现象,外科手术居然不用手术刀,不流血,病人动手术不再有疼痛,这是不是“神奇”?纱窗会根据人的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的空气,杯子掉在地上不但不坏而且还会蹦起来,让人们捡时不弯腰,电视机可以印在墙上,这是不是“神奇”?作者举出实例并加以形象的描述,用事实来体现“神奇”,确实让人认识到了纳米技术在研究应用上的价值。
)三、内容讲解:文章主要讲了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纳米?(2)什么是纳米技术?(3)它的神奇体现在哪些方面?(4)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1段):以外科手术为例,展示纳米医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生动形象,大有先声夺人之势,篇幅也最长,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3段):作者是以常规外科手术的情景作铺垫,指出其流血、疼痛,恢复缓慢的弊端,并提出了不用麻醉剂,没有手术刀等条件下,如何进行切除脑垂体瘤的问题。
第二层(4—8段):描写用纳米医学技术切除脑垂体瘤的手术情景,突出了手术的舒适,简便安全以及良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科普文特点,体会科学小品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
3.探索认识文物的规律,树立科学的探索观。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及内容。
[教学难点]一懂得认识事物都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再指导现实的过程。
[教学安排]1.两课时完成,课前由学生收集有关蚜虫的资料,以备交流。
2.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用抓重点句的方法进行。
3.初步懂得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4.课内课外相结合,扩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仇春霖,当代作家,教授。
(笔名舸夫等,1930年生,江苏省盐城人。
5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既写杂文、寓言,也写科学小品文和文艺理论。
出版的寓言集有《无花果》、《猴子刺虎》、《帆和舵》等,一些作品被改编,制成动画片。
)二.题目解说:“甘露”本是一种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份的排泄物,并不稀罕。
而“秘密”则给“甘露”批上了神秘的面纱。
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揭示事理。
有谁知道古代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除了炼制丹药之外,还有那些方法?[请学生自由发言,目的在于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应从认识事物的规律入手,科学而灵活地引导]三、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①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抓关键词句、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②交流合作: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发言中极易找到第4自然段这句话:“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
”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而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进行整合,最后概括得出:甘露是一种蚜虫排泄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分的排泄物。
]③本文分几个层次来介绍关于“甘露”的知识?[本题目在于训练学生把握本文结构的能力,本文按照关键句“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
”的出现可判定l 至3为一部分,同时又按照讲述蚜虫和蚂蚁的关系可把9至ll放在一块,于是文章按以上标准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讲古代人的对“甘露”的迷信程度;第二部分(4-8)揭示“甘露”的秘密;第三部分(9一ll)进一步揭示蚂蚁与蚜虫的关系。
]四、讨论、探究①“古人”为什么对“甘露”如此神化?[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应文字依据:因为“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岁”,是那些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②既然已经交代了“甘露”是蚜虫的排泄物,为什么还要介绍蚜虫的其他有关知识呢?[本题要求学生了解,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不仅要知其“然”。
更要知道“所以然”。
本文介绍了蚜虫的数量、种类、生活习性及其吸取、吸收、排泄的生理过程,科学地说明了蚜虫的排泄物的成分,证实了其营养成分,回应了“古人”的“神化”,其“神化”还是有道理的。
并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③蚂蚁和蚜虫是怎样的关系?他们的这种关系与“甘露的秘密”有何联系?[蚂蚁与蚜虫关系非常亲密,充当蚜虫的卫士、管家、保姆、搬运工等,进一步写蚂蚁与蚜虫的关系是为了获得更全面的有关蚜虫的知识,为“甘露”的形成揭密,更讽刺了古代帝王造“承露盘”的可笑!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大自然生物链的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五、交流信息①分组讨论:通过了解课文,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蚜虫的信息,我们上课前已收集了一些有关蚜虫的信息,那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信息,获得更多的有关蚜虫的知识。
②学生交流课前准备材料,要求其整合资料,以备下一步的交流六、教师小结①先请学生按小组上交结论,全班交流。
②教师适当小结:a.关于蚜虫分类;b.关于蚜虫形态及生活习性。
②同时整理有关蚂蚁的相关知识。
[选择与蚜虫有关的资料交流]一、分组探究①我们学习本文,学到了大量有关蚜虫的信息,而作者是以揭密“甘露”人手的,我们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肯定,言之成理即可]②本文写到蚂蚁和蚜虫关系如此亲密,而蚜虫是害虫,这样一来,我们该如何对待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保持大自然生物链不断,保持生态平衡。
]二、本文作为说明文,语言上有许多特点,引导学生归纳。
[学生找词语、句子,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得到:①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②用词准确;③富有情感。
然后结合以上特点,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三、小结、扩展①教师小结学习本文的心得;②以作业扩展学生视野:课后一、三。
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篇2【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纳米、纳米技术的文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妙前景。
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纳米”等科学术语外.在内容上更突出介绍纳米的神奇,对此作家将纳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大批的举例使枯燥的科学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前景。
文章虽是通过想象来表达,但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理论是否正确。
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有严密的理论探讨,要为想象找科学依据,想象才能变成现实。
在科学探索中,还需要有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些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探求科学的品质也是义章要表达的又一重点。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对纳米神奇的介绍,还传达出先进的科学思想。
此文难度不大,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章的说明重点,体会文中的科学精神。
然后借助网络丰富对“纳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纳米”,是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兴起的一个名词。
“纳米技术”是继互联网、基因之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大热点。
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要想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何佳写的《神奇的纳米》这篇文章吧。
二、朗读课文,弄懂几个新概念。
1.全班朗读课题,谈谈你读过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内容?(设计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题目了解文章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内容:什么是“纳米”?“纳米”神奇在哪里?教师可将这样的问题板书出来,以便于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样的问题。
)2.学生带着板书出来的问题朗读全文。
3.学生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纳米”?(2)什么是“纳米机器人”?(3)什么是“纳米技术”?(4)“纳米”神奇在哪里?(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l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机器人: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机器人。
纳米技术:在0.I 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长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加工的技术。
纳米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医学上,外科手术不用手术刀,而用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清除病灶,不流血,病人无痛苦;在日常生活上,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沙窗会自动送入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计算机能力已精确到原子水平;在航空方面,用纳米制造卫星可以将数百万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设计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
对于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对传统外科手术切除脑垂体和用纳米技术切除脑垂体作了比较说明,可教学生用表格(见附录)方式筛选复杂的信息,轻松掌握重点。
而且,这一细节让学生对抽象的纳米技术有了形象的概念,为后面体会文章技巧作了铺垫。
三、再读文章,品文章技巧这篇短小的科技说明文将“纳米”、“纳米技术”这样一些专业术语以及蕴藏其中的深奥抽象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连我们这些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能饶有兴趣的了解相关的知识。
你们说说作家用了什么妙招?并依靠文本作出说明。
1.减少专业术语的出现。
2.借助大量的事例和形象深入浅出的阐述抽象的理论。
3.多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科普读物深人浅出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其中要对学生强调的一点是:对于写作科普文章语言除了生动、活泼外,准确是必须做到的。
四、仔细思考,讨论几个关于“科学”问题1.科学研究是为了探求事物的真相、规律,它要求我们必须有严谨求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像作者这样的想象合适吗?2.你认为科学研究需要哪些精神?(这一环节可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
设计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思想,即: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理论是否正确。
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有严密的理论探讨,要为想象找科学依据,想象才能变成现实。
在科学探索中,还需要有打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 走出课本,多一些了解。
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互联网,找更多关于“纳米”的新信息,办一期“纳米情报站”的班报。
(设计此环节旨在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一切资源学习语文,巩固筛选信息的方法,培养探求科学的精神。
)【教学后记】十二三岁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新鲜名词都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纳米’’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
近几年由于科学家的不断研制,纳米技术才将这一概念慢慢变成了现实,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这使得学生对“纳米”并不感到陌生;但纳米技术可使许多传统产品神奇般的“旧貌换新颜”,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妙而多彩,这又给,“纳米”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使得学生对它有了较高的了解欲望。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这篇文章调动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这虽然是一篇介绍高科技的说明文,但由于作者没有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没有进行深奥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用生动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事例和形象来解释“纳米”。
如:在医学上,外科手术不用手术刀,而用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清除病灶,不流血,病人无痛苦;在日常生活上,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沙窗会自动送入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计算机能力已精确到原子水平;在航空方面,用纳米制造卫星可以将数百万颗微小卫星送人太空。
这样的写法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加强,他们完全被纳米的神奇所吸引,对纳米世界产生了无限的神往。
可是,学生通读一遍后除了兴奋外,对“纳米”、“纳米技术”这些基本概念却非常模糊。
我知道这是因为学生还不太懂得如何掌握文章的重点。
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步骤,在读过题目后再次阅读全文,这次的阅读效率提高了很多。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教学效果也非常的好。
当然,最让我满意的还是他们群策群力创办的“纳米情报站”。
对于课文的学习虽已结束,但学生对“纳米”的探求却刚刚开始,他们翻阅图书,进人网络,请教家长……他们乐此不疲,成果也很斐然:新加坡合成了世界首例纳米碳“墙”,我国研制出“纳米自洁净玻璃”,碳纳米管是贵比黄金、细赛人发的“超级纤维”……资料倒是找了不少,可学生却只想着粘贴,版面不够就加大,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