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

合集下载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一、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1、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2、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认为: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温度和热流值都较高;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大洋中脊两侧向外扩张速度(半速度)大约为每年1—2cm,有的可达3—8cm;在向下环流的地方,或在不断扩张的大洋壳与大陆壳相遇的地方,由于前者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向大陆壳下俯冲,形成海沟或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壳下面倾斜插入的大洋壳,由于远离中脊,温度已经变冷,同时海底沉积物中的水分也被带入深部,形成海沟低热流值带;另一方面,由于深部地热作用,再加上强大的摩擦,在大约深150—200km处,导致大洋壳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及挥发成分的强大内压促使其向上侵入,并携带大量热能上升,因此在海沟向陆一侧一定距离处形成高热流值;同时,来自地幔的、以及混杂了重熔陆壳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岛弧;这些火山喷出的岩浆,由于混入了硅铝层(沉积物,大陆壳重熔物质)的成分,因此经常是属于中性的安山岩质(在环太平洋区安山岩出露的界线,称为安山岩线)。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一、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内在联系和主要区别1、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2、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认为: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温度和热流值都较高;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大洋中脊两侧向外扩张速度(半速度)大约为每年1—2cm,有的可达3—8cm;在向下环流的地方,或在不断扩张的大洋壳与大陆壳相遇的地方,由于前者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向大陆壳下俯冲,形成海沟或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壳下面倾斜插入的大洋壳,由于远离中脊,温度已经变冷,同时海底沉积物中的水分也被带入深部,形成海沟低热流值带;另一方面,由于深部地热作用,再加上强大的摩擦,在大约深150—200km处,导致大洋壳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及挥发成分的强大内压促使其向上侵入,并携带大量热能上升,因此在海沟向陆一侧一定距离处形成高热流值;同时,来自地幔的、以及混杂了重熔陆壳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岛弧;这些火山喷出的岩浆,由于混入了硅铝层(沉积物,大陆壳重熔物质)的成分,因此经常是属于中性的安山岩质(在环太平洋区安山岩出露的界线,称为安山岩线)。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分制考评说明(讨论稿)此考评说明涉及的知识范围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地理》必修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参照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必修Ⅰ、Ⅱ、Ⅲ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考评通过学分均各为2学分,共计6学分。

一、课堂学习活动部分(按照教材要求)二、试题考察部分1、考试要求。

(1)地理考核的学科能力要求:地理认知能力: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空间位置、结构、演变过程等)的了解。

地理思维能力:对抽象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事物概念、特征、规律、原理、联系等)的理解。

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对各种地图和地理图表(包括景观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和统计图表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分析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探究、解释、分析和评价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会考考核将体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2)考试要求:高中地理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

其中含义如下:a—了解: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概念、特点和地理数据等基础知识、重大地理新闻及与地理有关的法规;在地图上正确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b—理解:简述、简释、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和与地理有关的基本国情、国策;解读地理统计数据和图表。

c—应用:利用各类信息材料说明地理基本原理;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图上正确填绘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比较和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阐释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

(以下列表中对应)2、各课程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岩石与地貌”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内容的基础与前提,更是自然地理学中最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透析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的成因内核,解释许多有关大地科学的复杂现象,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即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再上升到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设计本课时处处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保证学困生能够听懂原理、会做习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帮助他们拓宽眼界、开阔思路,培养地理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能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图,说出各个板块的位置和范围;(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岛弧、海沟、海岭、海岸山脉和高大山系等地形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FLASH动画,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2)通过填图练习,熟悉六大板块的分布及其主要海陆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辩证地看待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及其结果)难点:三种大地构造学说的创新之处,板块运动的动力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启发法、小组讨论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展示考古资料《意大利塞拉比斯古庙》提问: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思想】用考古实例引出“沧海桑田”,让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变迁的事实,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2.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自然界海陆变迁的例子?【设计思想】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知识的机会。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提纲第二章到第四章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提纲第二章到第四章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提纲第二章1.现代物理学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与基本粒子理论。

2.两朵乌云:第一朵是黑体辐射问题;第二朵是关于光速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3.牛顿力学把绝对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称为“惯性系”。

4.爱因斯坦采取的态度是:先确定宇宙中相互联系的基本过程——光速,这是一个宇宙常数,然后定义异地时间。

5.时间间隔与空间距离的相对性:两事件的时间间隔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

6.广义相对性原理: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不可区分。

7.等效原理: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无法区分。

8.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把广义相对论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这个理论的立论基础如此简单与完美,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引起了人类思想的全面变革。

9.霍金与广义相对论:他被认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专家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10.霍金代表作《时间简史》11.黑洞面积:随时间增加,面积不变12.相对论的意义(论述)13.如果说迈克耳逊-莫雷实践等引起的光速之谜导致了相对论的提出,那么,关于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则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创建14.所谓“绝对黑体”指的是百分之百吸收照射到其上的物体15.绝对黑体内高于某一频率的无限多的驻波,其能量总和将必然是无限的!这就是著名的“紫外灾难”16.老三论:世界系统结构的科学(解释名词)●信息概念与信息论●“可能性空间”与控制论●整体性与系统论17.申农的“最小努力量原理”——人们总是力图用最小的力量来完成既定事件18.传播信息的通道称为信道。

某一信道1秒内能够通过的信息量(比特)是信道的传播速率,称比特率19.用信息论的观点来分析事物、理解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方法,称为“信息方法”20.控制论的最基本的思想要素是“可能性空间”。

维纳—“可能性空间”21.负反馈(课本71页图)22.“新三论”又称“自组织理论”23.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哈肯的协同学理论、艾根的超循环理论。

《自然辩证法》历年问答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历年问答题和答案

2006年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系统中的新质突现?新质突现是基于系统内部的相干性: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有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

特点:交叉影响:各要素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再分配,表现出交叉效应;长程相关:要素变化产生的结果长程传递(大范围的限制);反馈调节:一个要素所引起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自身,构成“反应环”。

新质突现的内部依据:相干性交叉影响一—要素之间相互约束限制调整要素的活动方式,造成要素之间的某种秩序和规律性相干性;长程相关一一要素之间协同一致,在长程相关中表现出大范围的非线性协同一致,好象所有要素按照“统一指令”活动,成为一种有序的集体活动模式。

相干性反馈调节:约束和协同。

2、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人为的变革、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以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具有可以简化、纯化或强化研究对象,又可以再现或重演自然过程的特点,故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1)、科学实验可以提供丰富可靠的科学事实,这些感性材料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2)科学实验中的新发现,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

实验中的新发现往往与原有理论相矛盾,于是提出新的假说或理论以解释新的实验现象,从而推动科学向前发展:(3)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于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常作为检验科学认识的基本手段。

3、如何看待系统思维中的目的性问题?在对机械自然图景产生动摇性冲击的现代科学理论中(主要是生物学、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目的性思想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目的性概念就是现代科学用以解释生命机体及有机系统的自组织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

目的性就是系统的“寻的性”、“预决性”,是系统要达到的那一最后状态的预测和方向性。

目的性就是系统的负反馈。

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则认为:目的性就是系统在走向有序结构的点的自组织过程。

《科学与技术》课后练习答案(试题)

《科学与技术》课后练习答案(试题)

《科学与技术》课后练习答案(试题)科技复习提纲填空科学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二战前是以爱迪生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

当今科学已进入了跨国建制时代。

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高技术这一名词,并于1986年3月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变异的普遍性、繁殖过剩、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电磁场理论揭示了光、电、磁内在联系。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化工技术革命包括:化肥工业的诞生、人工合成染料、制药工业的诞生、安全炸药的发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技术等。

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10-15m、夸克的范围10-20m。

原子能的释放方式是: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裂变、原子核的聚变。

其中利用最多裂变。

核反应堆是达到临界状态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核裂变反应持续下去。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装机容量300现代化学发展特点: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细胞膜具有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和分子识别等重要功能。

根据与内质网的关系,核糖体可分为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两类。

核糖体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唯一场所。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地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

地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

地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及研究方法摘要: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

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随着学科的发展,用于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逐步完善.其中科学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又可进一步分为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另外,报告还论述了历史比较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关键词:地质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科学思维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只有具备了科学思维,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推动科技的进步.对于科学思维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阐述。

刘冠军等(2000)认为科学思维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思维,是科学劳动者或科学认识主体思维的科学化或最优化。

胡卫平等(2003)认为所谓科学思维,就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自然界中事物(包括对象、过程、现象、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自然界中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Dubnra等(2005)认为科学思维表现为对科学内容进行推理时使用到的心理过程(如实验设计),或者常常在科学领域使用到的特殊类型的推理(如推断在冥王星之外还有一个行星).它包括了很多一般目的的认知操作,人类将这些操作应用在诸如归纳、演绎、类比、问题解决以及因果推理中。

袁薇薇(2007)进行了进一步总结,认为科学思维包括了科学领域中,在产生假设、实验设计、证据评估、推断思辨、得出科学结论等过程中的一切思维技能,它既包含了很多一般目的的策略与算子,同时也是一种非算法性的、复杂的、需要努力的高级思维,其核心是在对一个多变量系统进行推断时所表现出的科学推理能力。

从以上的各种定义看,各种表述虽然不太一致,但都有其共同的理解,一般说来科学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理性的、逻辑的、系统的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以及科学的反映。

0709地质学一级学科简介

0709地质学一级学科简介

0709地质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地质学(英文)名称: Geology一、学科概况地质学发端于17世纪后半叶。

1669年,丹麦人斯泰诺(Nicolas Steno)提出了著名的叠覆律,成为现代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继18世纪水成论和火成论的大讨论之后,莱伊尔(Charles Lyell)发表“地质学原理”(1830-1833),提出渐进均变的现实主义观点“将今论古”,并与居维叶(George Cuvier)提出的“灾变主义”观点(1796,1826)展开了辩论,成为影响地质学发展的基础思想。

19世纪后半叶提出的槽台学说、造山运动论和矿物结晶学理论快速发展,促进了采矿业的兴起。

20世纪初,地球化学研究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促使以槽台学说为代表的固定论与以大陆漂移说为代表的活动论及其他学说活跃发展。

20世纪50年代国际地球物理年研究及后继的各项全球地球科学研究计划开始执行,并成为常规活动;60年代的海底扩张说和全球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完善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并使之从静态研究发展为动态分析,突出全球性论证,推动了地质学研究的全球化;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地质学发展的精细化、定量化。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开启了人类对岩石圈内部复杂动力学过程的新探索,是地质学革命性的飞跃。

板块构造理论注重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强调固体地球演化与资源分布、环境演变之间的联系,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学的研究模式和学科视野。

一方面,获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成为地质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精度、原位、实时的地球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方法的完善,提高了对地球物质组成及演化历史的探究水平;大陆科学钻探技术和高温高压实验以及地震层析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地质构造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的认识更为完整和精确;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的实时监测;计算机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对重要地质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进一步拓展了地质学家的研究范围。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根据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委员会制定了本考试大纲。

需要说明的是本大纲只是应掌握的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实际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考题中会经常性的超出大纲范围,因此本考试大纲也只是一个参考,在国内的实际竞赛中也会有超出大纲的现象,提请参加竞赛的同学注意。

在学习地球科学知识的时候尤其需要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这一点也是今后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显示成绩区分度的要点。

下面我们对地球科学不同的研究领域的考试大纲分别阐述如下:地质学根据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的指导思想,地球系统是21世纪地球科学所关注的重点,即以系统的思想来研究各个子系统的地学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地球科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岩石圈是地质学在地球系统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岩石圈的各种作用过程以及岩石圈与水圈、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也是本项赛事的主要考试内容。

与岩石圈的地质作用相关的子系统主要聚焦在以下的四个方面:一、关于固体地球的基础知识1. 指导思想作为地球系统的主体,固体地球是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其基本的物理化学特征、物质组成及演化历史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球的现状、地震波的转播方式、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基本特征等;2)地球与地壳的元素组成、矿物的分类及鉴别方法、岩石的分类及鉴别方法;3)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历史中生物的演进及标准化石、地质年代学与地层年代表;2. 基本技能与考试范围1)旋转椭球体、扁率、地球体、密度、重力、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地球磁场、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波速与密度的关系、地球的波速结构与分层(地震波速的不连续面)、地壳的主要特征(上下地壳、厚度、密度、物质组成、洋陆的区别、地壳均衡等)、地幔的主要特征(位置、上下地幔、密度、物质组成)、地核(内外核、密度、物质组成);2)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矿物(概念、分类、鉴别矿物的物理方法、常见的造岩矿物及其鉴别)、岩石(定义、岩石的分类及肉眼鉴定方法、各类岩石的常见岩石种类及主要特征);3)陨石冲击事件、内外圈的成因、地层层序率、生物地层学、标准化石、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年代表。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第九章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很长时期来,对地壳运动的分析,对大地构造的解释,一直是传统的固定论的思想占主导、统治地位(即海陆无根本改变,只是范围大小而已,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

活动论观点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直到六十年代才成为系统理论为大多数接受。

因此活动论的观点,活动论的一系列理论被称之“新地球观”。

活动论的观点:张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海陆并非绝对固定,陆地基底位置有过改变。

其理论包括: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这些理论可以说是同一思想观点,在几个发展阶段中的基本理论。

从大陆漂移到海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后者对前者有着继承发展的关系,应该说大陆漂移是新地球观的萌芽阶段,海底扩张是它的发展阶段,板块构造理论则代表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目前这一理论被地质学界接受,但并非尽善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陆漂移一、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最初主要建立在大西洋两岸地形有较好的拼合关系这个基础上,注意到这种拼接关系的可追逆到很久以前。

1620年法(培根)提出非洲与南美边界有拼合的可能(未解释)。

1858 年Ssder(斯奈德)《地球及其演化》一书中指出欧洲与北美也可以拼合在一起,并且两岸煤系地层连续。

1910.美Talor(泰勒)这些文章注意到了两岸拼合现象,说明大陆曾可能连在一起而后又分开,但长时期内无人深入研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理论,直到1912年,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不仅指出两岸拼合关系,较系统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1915年,Wegener的第一部论述大陆漂移理论的书《海陆的起源》问世,书中具体论述了有关大陆漂移的时间、漂移前后情况,漂移的机制,并列举了一些证据。

尽管漂移机制等后人提出了疑问,但应该说大陆漂移学说已成为了较系统的理论。

因此一般认为Wegener是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

最初魏格纳本人并不是地质学家,而是一名气象学家(32岁时提出大陆漂移,1932年在北极格陵考察时不幸遇难)。

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

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大地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

第十章大地构造学说研究地壳乃至全球构造发生、发展、分布格局、演化规律的地质学分科,称为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现代和近代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四种:板块构造说、地槽—地台说、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和地洼说、地质力学。

第一节地槽——地台说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

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

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

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

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

槽台论认为,地槽是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

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

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成稳定的陆台。

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因而地槽的面积就逐渐缩小,陆台的面积逐渐扩大。

一、地槽区地槽区是由地向斜和地背斜相间排列组成的狭长地带,呈狭长带状,宽可数百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

地槽区代表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和发育。

举例: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亚欧之间的乌拉尔山脉、横贯欧亚大陆呈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我国的天山、秦岭、祁连山等山脉,都是世界著名的地槽区。

(一)地槽区的发展过程两大阶段:第一,下降运动为主,伴随次一级上升运动;第二,以上升运动为主,伴随次一级下降运动。

1.下降阶段:整个地槽区以下降运动为主,下降速度快、幅度大。

主要是接受沉积,并时常伴随有海底火山喷发活动。

2.上升阶段:整个地槽区以上升运动为主,又称回返阶段。

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

证据4:转换断层:由加拿大学者Wilson于1965年 提出,指断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性质在断层的两 端发生了变化,由平错变化为拉开。
转换断层
洋中脊发育的转换断层
证据5、海沟及贝尼奥夫地震带
海沟:位于 洋底边缘的一 种狭长凹地, 水深常超过 6000米,横剖 面为不对称的 V字型。
海沟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贝尼奥夫 (H.Benioff, 1968)首先发现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与在海沟—岛 弧系有密切的关系,呈有规律的变化:从大洋方向 向大陆边缘附近地震分布依次为浅源地震、中源地 震和深源地震。震源可排列成一条由海沟向大陆方 向深处的倾斜带,也称 贝尼奥夫地震带。该带 的倾角一般为45°,可 在15°-60°之间变化。
“不论在过去和现在,形成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一 直处在游移不定的状态中,也不可能得出一个满 足各个细节的完整答案.”(魏格纳)
(二)海底扩张理论
★赫斯 H.H.Hess(1962)和 迪茨 R.Dietz(1961)
同时提出海底扩张的观点
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 炽热的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 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 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导致大 洋海底不断地扩张。
泛大陆(潘吉亚大陆)
劳亚大陆 冈瓦纳大陆
约2.5亿年前 泛大陆
约2亿年前 联合古陆分裂开
并各自漂移
现今各大洋和 大陆都是经过 大陆漂移后形
成的
由于缺少具有说服力的动力学机制,魏格纳大 陆漂移学说问世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受到的是越来 越多人的反对或否定。
1930年11月魏格纳在格陵兰冰原上探险遇难去 世后,他所创立的大陆漂移学说也随之衰亡。
★德国,Alfred Wegener(1915)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的运动方式与驱动力
总Hale Waihona Puke 词板块的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驱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VS
详细描述
水平运动是板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表现 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和碰撞。垂直运动 则表现为板块的升降运动,形成海平面升 降和地形变化。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 能,包括地热和放射性衰变等过程产生的 热量,这些热量导致地幔物质的对流,进 一步推动板块的运动。
Harry Hess:他提出了“海底扩张” 理论,解释了海底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 应用,特别是在地震预测和矿产 资源勘探方面。
197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包括板块内部的变形机 制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1980年代至今
地球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依赖于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支持,但目前建立 的模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无法完全模拟地球的复 杂行为和演化过程。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研究
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提高对地壳和地幔的认识, 为完善板块构造学说提供更多依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 思想课件
•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 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 板块构造学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地质 学研究。
当时的地质学家开始注意到, 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
板块边界的类型与特征
总结词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03
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 和卫星
随着人类对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的 探索,板块构造学说有望为理解这些 星球的地质和气候演化提供借鉴和启 示。
THANKS
感谢观看
板块边界是板块之间的接触线,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带。 离散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洋中脊或海底扩张区域,是两个板 块分离的地方。汇聚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海沟或俯冲带,是 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俯冲的地方。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VS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是指板块沿水平方向移动,而垂直运 动则是指板块沿垂直方向移动。这些 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流和地幔的对 流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研究者
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并非由一位科学家独立完成,而是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的结果。其中,丹麦地球 物理学家魏格纳(Alfred Wegener)被认为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人。其他重要的研究者还包括英 国地球物理学家霍姆斯(Frank B. Holmes)和美国地质学家戴尔(George Darwin)。
04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
地震预测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家 能够预测地震活动,提前发出预 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灾减灾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制定更 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如加强建 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立应急救 援体系等。
矿产资源分布和勘探
矿产资源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矿产资源的分布 规律,指导地质勘探工作,提高矿产 资源开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板块俯冲和板块碰撞
板块俯冲是指一个板块插入另一个板块的下 部,而板块碰撞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05
板块构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板块构造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板块构造理论的完善程度仍有待提高,如对板块边界类 型的划分、地壳运动机制的探讨等 • 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一些现象时仍存在局限性,如地壳 运动的细节、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成因等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趋势
• 板块构造理论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如对板块边界类型 的划分、地壳运动机制的探讨等 • 板块构造理论将与其他地球科学理论相结合,如与地幔 对流理论、地球磁场演化理论的结合等
•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 •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分为数个巨大的板块 • 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分为发散边界、聚合边界和保守边界 •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的运动和变形
•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 20世纪初,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20世纪50年代,弗雷德里克·维奇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 • 20世纪60年代,德拉姆·马修斯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 自然灾害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是自然灾害的根源 • 板块构造理论为自然灾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如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 灾害的分布规律等
板块构造理论对自然灾害学的贡献
• 揭示了自然灾害的成因机制,如板块运动导致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 害等 • 预测了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如自然灾害带、自然灾害区等 • 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板块构造理论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 解释地壳运动及其相关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形等 • 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形,如山脉、河流、海洋盆地等 • 探讨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如地幔对流、地壳物质循环等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A.教学理念偏失B.教学态度不端C.教学评价不当D.教育行为失当【参考答案】A(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取间接经验,需要教师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而韩老师则是以学生做题为目的,所以属于应试教育的观念。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

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

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参考答案】D(段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学生的学习之上。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

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参考答案】B(B选项中的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该题回答时可用排除法解答。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参考答案】D(首先判断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B两项。

科学与技术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 4

科学与技术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 4

科学与技术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4科学与技术作业一:一、填空题:1、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发明家爱迪生的试验工厂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

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5、原子的范围是10-10 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10-15m、夸克的范围是10-20m。

6、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是衰变,裂变,聚变,其中利用最多的是裂变。

7、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映所放出的核能,驱动器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1、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精、深、细、多学科,综合化。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4、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核液四个部分。

5、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6、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算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与碱基配对的是G。

7、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1、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2、太阳大气有三层,自外向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和光球。

3、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名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5、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它诞生于1971年,它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6、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英国科学家达默,时间是1952年。

1、全球三大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西洋两侧 山链的相似性
证据3:动、植物 群的相似性。分布 在冈瓦纳大陆的兽 孔目爬行动物群和 舌羊齿植物群 (250-200Ma前) 是可以对比的。 爬行动物—中龙
证据4:南半球各大陆石炭—二叠纪冰川的分布
南半球各大陆石炭—二叠纪冰川的分布
南半球各大陆 石炭—二叠纪 冰川的分布 (300Ma)
陆壳
SB ACM 洋壳 TF
ACM
TF
陆壳
陆壳
造山带CB
( a ) 板块离散运动及其边界示意剖面
( b ) 板块俯冲运动和转换运动及其边界示意剖面
( c ) 板块碰撞运动及其边界示意剖面
SB
SB
TF
板块
纳兹卡板块
SB
TF
TF
五、两种类型的大陆边缘 1、主动大陆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它是板块俯冲作用发生的场所。通常是大洋板块俯 冲于大陆板块或大洋板块之下。其突出的构造标志 是伴有强烈的地震活动和岩浆、变质作用,及在凹 侧产生海沟—岛弧、贝尼奥夫带。主动大陆边缘最 重要的地貌特征是发育有弧沟系(trench-arc), 即海沟及与海沟共生的岛弧或山弧。如苏门答腊— 爪哇构造带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西方向的俯冲作 用,形成爪哇海沟、明打威火山弧等。 也称活动边缘、太平洋型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
不同形式的聚敛边界
B型俯冲 大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运 动,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密度较小的大陆 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在俯冲带不断消亡 相邻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俯冲 型边界(subduction boundary)
A型俯冲 两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发生相对汇聚运动,并在汇聚 运动中发生碰撞形成造山带,而碰撞造山的表现也 可以是一个大陆板块俯冲与另一个大陆板块之下 相邻的两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碰撞型边界 (collision boundary)。
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接受分裂,并不断 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在海沟处潜没消 减,因而洋底不断更新。 洋底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 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 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 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第三节 板块构造理论
他们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 所取得的成果,并及时地吸取了 当时对地球上部层圈—岩石圈和 软流圈所获得的新认识,从全球 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学 说,阐明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 多重大问题。
贝尼奥夫带的意义:说明沿大陆边缘的海沟,存在着 倾向大陆的正在活动着的巨型断裂带,洋壳在此带俯 冲、下插到大陆岩石圈下。现在认为贝尼奥夫带就是 一个洋壳的削减带,是大洋与大陆岩石圈的聚敛带!
证据5:海底火山岛链的分布
古新世 始新世
海底扩张成因机制
Holmes
霍尔姆斯的地幔对流说
海底扩张示意图
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seafloor spreading )
★H.H.Hess(1962)和 R.Dietz(1961)同时 提出海底扩张的观点
-
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 幔炽热的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 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 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 ,导致大洋海底不断地扩张。
海底扩张理论
(May, 1971; Ernst and Buchan, 2001)
一、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 )
泛大陆(潘吉亚大陆)
假设在约2 亿年前,地 球存在着一 个超级大陆 (supercon tinent), 称联合古陆 或泛大陆 (Pangaea)
从侏罗纪开始,联合古陆 分裂开来并各自漂移,现 今各大洋和大陆都是经过 大陆漂移后形成的。 而且还认为北大西洋的张 开是近几百万年内完成的。
北美板块
PC M
块 板 M 美 北 PC
M PC
CB CB
阿拉伯板块
欧亚板块
欧亚板块
CBSBTF Fra bibliotekC M北 美 板 块
TF
AC M
1968年前后,麦肯齐 、摩根、X.LePechon 、J.T.Willson等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 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 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 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 平运动,板块(plate)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 界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 烈的地带;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 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 演化的基本格局。
离散板块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大洋中脊轴部,当两个板块相背运动时,板块边界受 到拉张而分离,岩石圈深部和软流圈的熔融物质上涌, 并逐渐冷凝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这种情况下的相邻 板块的边界称为离散边界。
由于有大量玄武岩浆喷发,频繁的浅源地震及断裂活 动,因此也称洋脊扩张带,或称增生型边界 (accreting plate boundary)。
四、岩石圈板块的划分
★以大陆为主:
北美板块 欧亚板块 南美板块 非洲板块
★以大洋为主:
菲律宾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加勒比板块
阿拉伯板块
南极洲板块
纳兹卡板块
可可斯板块
北美板块
PC M
块 板 M 美 北 PC
M PC
CB CB
阿拉伯板块
欧亚板块
欧亚板块
CB
SB
TF AC M
北 美 板 块
板块构造学说:伟大的地学革命! 65-68年理 论成熟。强调板块构造运动以水平位移为主 导,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国际级的赫斯和迪 茨、Wilson, 上田诚也,都城秋穗;中国 70-80年代以尹赞勋,李春昱,郭令智为代表.
一、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二、海底扩张( seafloor spreading) 三、全球板块构造( globe plate tectonics)
二、板块运动的方式
岩石圈板块主要的、主导的运动形式是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发生垂向运动;
水平运动的三种端元运动方式
离散运动
聚敛运动
走滑运动
三、板块边界
离散型板块边界 板块两侧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所有大洋中脊都是 这类板块边界 聚敛型板块边界 板块两侧沿着相向的方向运动。以太平洋东西两岸 的海沟俯冲带为代表,以产生深源地震,褶皱山系, 引起火山活动特征 转换断层型边界 此类边界既不产生也不削减岩石圈,使洋中脊发 生水平错位。以水平错位产生浅源地震,伴随板块 的分离和火山活动为特征
大西洋2.25cm/a;印度洋2.2cm/a;太平洋4.9cm/a
证据3: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由加拿大学 者Wilson于1965年提出。
转换断层模型
f
c
证据4、海沟及贝尼奥夫地震带
海沟是位于洋底 边缘的一种狭长 凹地,水深常超 过6000米,横剖 面为不对称的V 字型,有沉积物, 但是厚度不等。
泛大陆(潘吉亚大陆)
劳亚大陆
(450-200 Ma)
特提斯海—古地中海
(600-200 Ma
冈瓦纳大陆
休斯( Suess)
成因机制解释
1、大陆地壳在大洋地壳上漂浮和移动;
2、大陆向西漂移:太阳、月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 阻力,使地球自转速度减缓,发生向西的拖曳作用. 美洲大陆受到较强的向西的拖曳力,落后于欧洲与非 洲的运动,形成大西洋. 3、由极地向赤道方向运动 (离极力):印度原位于 南极大陆附近,向北漂移 与欧亚大陆相接,发生碰 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 脉。
海沟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贝尼奥夫 (H.Benioff, 1968)首先发现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与在海 沟—岛弧系有密切的关系,呈有规律的变化: 从大洋方向向大陆边缘附近地震分布依次为浅 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可排列成 一条由海沟向大陆方向深处的倾斜带,也称贝 尼奥夫地震带。该带的倾角一般为45°,可在 15°-60°之间变化。
第一节 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假设在约2亿年前,地球 存在着一个超级大陆 (supercontinent), 称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Pangaea)
大陆漂移
★德国,Alfred Wegener(1915)
Mantle plume
The reconstructed giant radiating dyke swarm is the tectonic mark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reakup of supercontinent related to mantle plume
松山反向 高斯正向
332万年前
吉尔伯特反向
海底地磁条带形成模块图
吉尔伯特反向
高斯正向 松山反向
布容正向
对称分布的海底地磁条带
老洋壳-----------新
洋脊
新---------------------老洋壳
冰岛西南方向大 西洋中脊实测海 底地磁条带(引 自Heirtzler et al., 1996)
大西洋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对称式、 平分大西洋; 太平洋洋脊(Pacific rise): 又称太平洋洋隆, 洋脊偏于东侧; 印度洋洋脊:洋脊呈倒Y字型,位于中央。
大西洋洋底,洋脊扩张
印 度 洋 海 底
太 平 洋 海 底
洋中脊:洋中脊的横 截面呈平缓的等腰 三角型,两侧呈地垒 状隆起,中间呈地堑 状陷落(裂谷)。 洋脊处沉积物最薄; 裂谷带为火山岩,缺 失海洋沉积物。洋脊 是火山喷发带, 因此 也是高热流带。 洋脊也是地震带,特 点是震级低、震源浅、 地震频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