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系结构简介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它包含了所有的高层协议。最早的高层协议包括虚拟终 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 协议(SMTP)等。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其它的协议 也加入到了应用层,如: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等。
组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尽管与OSI模型相关的协议已经很少再使用了,但是该
模型本身是非常通用的,而且仍然有效。TCP/IP模型正 相反:模型本身并不非常有用,但是协议却已被广泛使 用开了。
1.1 OSI参考模型
它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的一份提案为基础的。该模型称 为“ISO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短起见,我们将它称为OSI模型。
物理层 主机B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主要确定介质的规格、 数据呈现和传输的规格、接头的规格等。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用于通信过程中的 同步、检测以及介质访问控制。 网络层(network layer),主要用于网络中节点的 定址和通信路径的选择。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用于流量控制、检测与 错误处理。 会话层(session layer),用于约定传输的各种参数 以及传输的起始和终止。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主要完成内码转换、 压缩/解压、加/解密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大量的网络应用程序 都属于这一层的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1.OSI参考模型: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国际标准的概念框架,用于描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功能。

它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TCP/IP协议族:TCP/IP是一种网络协议族,它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和网络层。

TCP/IP协议族还包括IP地址、域名系统(DNS)、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它们协同工作,完成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3.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是一种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它通过将网络上的计算机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

客户端是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获取服务的终端设备,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主机。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回应,完成数据的交互和处理。

4.P2P网络:P2P(对等)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体系结构,其中所有的计算机都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P2P网络不依赖于专用的服务器设备,而是通过直接连接来交换数据。

P2P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它能够更好地抵抗单点故障和网络拥塞。

5.三层网络体系结构:三层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通用的网络设计架构,它由三层构成: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分布层负责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安全策略,接入层则负责用户与网络的连接。

这种分层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

上述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对于网络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利用和组织网络资源,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还能够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中,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创新将继续推动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发展。

互联网的架构

互联网的架构

互联网的架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架构也逐渐升级。

一直以来,互联网架构具有高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最具竞争力和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一、传统的互联网架构初探早期的互联网架构采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该模型类似于单机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即将应用程序作为客户端运行在用户电脑上,而数据则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远程服务器上。

在这种架构下,客户端和服务器是明显区分开来的,且通信采用的是简单的请求-响应模式。

这种架构带来的好处是:1. 高度集中的控制2. 高效的计算资源利用3. 明确的接口和协议但是,该模型存在着如下的弊端:1. 单点故障2. 单一集中式数据库,容易遭受攻击3. 无法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二、现代互联网架构为了克服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所带来的种种缺陷,现代架构发展出了多种模式。

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模型分别是面向服务架构(SOA)和REST架构。

1. 面向服务架构面向服务架构(SOA)是一种基于组件的、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

在该模型下,服务是系统中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交互界面。

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可扩展的、自包含的和自描述的。

该模型带来的好处是:1. 保护现有投资2. 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3. 增加了组件可重用性但是,SOA 架构的缺点也比较明显:1. 复杂性2. 运行时开销3. 易错2. REST架构REST架构是基于HTTP 协议的、分布式系统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

与传统的基于服务的架构相比,REST架构更注重资源的表达。

该模型带来的好处是:1. 简单性2. 易扩展性3. 容易与 Web 整合但是,该模型的缺陷也是比较明显:1. 缺少标准化2. 客户端知识需求较高3. 性能和安全性的限制三、互联网架构的未来当前,互联网架构正在经历一个由分布式架构转向分散化、去中心化的趋势。

这种新型架构又称作去中心化云架构。

去中心化云架构的好处是:1. 去中心化2. 无法被攻击3. 独立,无拖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也将看到更多新型的架构出现和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架构,指的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和协议架构,它决定了互联网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互联网的拓展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一、逻辑架构网络逻辑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它是网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以分层的方式进行组织,从上至下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 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主要负责处理和管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这一层上,包括了很多常见的协议,如HTTP、FTP、SMTP等。

2.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网络数据的传输和速率的控制,它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负责传输和接收。

这一层也包括了两个主要的协议:TCP和UDP。

3.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寻找最佳的路径,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强调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

在这一层上最常见的协议是IP协议。

4.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主要负责将网络层传过来的数据包转换成适合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包。

最常见的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5.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传输和接收网络中的数据以及硬件的控制。

它决定了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的格式和传输媒介等。

最常见的传输媒介是有线和无线两种。

二、物理架构网络物理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传输媒介等硬件设备的布局、位置和组成。

物理架构包括以下几种架构方式: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其覆盖范围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内。

局域网的传输速率非常快,最常常用的网线是双绞线。

2.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在一个城市或者地理范围比较大的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城域网常用的传输媒介是光纤。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在一个大范围的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它由多个局域网和城域网组成。

广域网的传输媒介是电话线路或者无线电波。

三、协议架构网络协议架构是指网络系统中使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协议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网络体系结构是指互联网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接入部分和边缘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协议规范等。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建设对于整个互联网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一系列的网络节点和网络设备组成的,其中包括了多个主干网、骨干网和互联网交换点。

这些网络节点和设备通过高速传输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基础设施。

核心部分的设计是为了提供高速的全球覆盖能力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为了实现高可用性,核心网络通常使用容错技术和冗余设计,以保证数据能够在网络中的多条路径上传输。

互联网的接入部分是指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部分,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接入设备和接入网络。

接入设备包括了个人电脑、手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接入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如以太网、光纤网络)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移动网络)等。

接入部分是互联网与用户交互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关系到用户体验的质量和互联网的可用性。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是指网络中的各种应用系统和服务,包括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等。

边缘部分的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行为特点,提供方便、快速、安全的应用服务。

边缘部分也是互联网的繁荣之所在,各种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和标准连接在一起,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互操作性。

最常用的协议是IP协议(InternetProtocol),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和传输。

除了IP协议,还有许多其他的协议和标准,如TCP、UDP、HTTP、FTP、DHCP、DNS等,它们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体系结构也在不断演化和改进。

目前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已经趋向于更加分布和去中心化的方向。

例如,内容分发网络(CDN)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获取互联网上的内容;云计算的兴起,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各种计算资源和应用服务。

互联网网络结构解析

互联网网络结构解析

互联网网络结构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中离不开互联网。

当我们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后,便可迅速地联入互联网。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这个世界中复杂的网络结构是如何运作的呢?本篇文章将为你解析互联网网络结构。

一、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网络,可以让任何人与任何人交流信息。

通常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是指一系列网络结构的集合,其中包含了数以亿计的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相互连接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使得信息传输变得极为便捷和快速。

二、互联网网络结构1. 互联网的结构互联网整体上分为三层结构:网络接入层、网络中间层和网络核心层。

网络接入层包括我们家中的路由器、电信公司的出口设备等,在互联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网络中间层包括各个运营商的网络、骨干网等,在互联网中扮演着传输数据的角色。

网络核心层是互联网中最中心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里集中了全球一些最大版单个实体互联网路由器。

结构图如下:2. 网络接入层网络接入层是互联网中最底部的部分,也是我们使用互联网过程中最直接的部分。

网络接入层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设备,包括个人电脑上的网卡、路由器等。

在通信方面,我们直接与它进行交互,将我们所需要发送的信息发送到网络接入层后被传输到下一层。

3. 网络中间层网络中间层主要由许多大型网络运营商构成。

这些运营商通常运营比较庞大的网络,包含了数以千计的路由器和其他传输设备。

在互联网中很多信号需要经过多个网络中间层,这些网络中间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这些网络体系被称之为互联网的骨干。

4. 网络核心层网络核心层就是互联网的最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全球最大的路由设备,这些设备会自动计算最佳路线和速度,将数据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

网络核心层占据着互联网总流量的大部分,它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格化连接,保证了互联网的快速稳定。

三、技术原理1. IP 地址的作用IP地址作为互联网中的地址编号系统,就相当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地址邮编一样。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决定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

下面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完整版知识点总结:1.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的缩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解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接口与相邻的层次进行通信。

-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TCP/IP参考模型:- TCP/IP模型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的缩写,是互联网最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型。

-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提供与硬件设备(如网卡)之间的接口,互联网层负责寻址和路由,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则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

3.物理层:-物理层是最底层的层次,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信号发送到物理介质上,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物理接口标准、传输速率、传输模式和物理连接标准等。

4.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帧,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理寻址、帧同步、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5.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寻址和路由,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数据包的路径和转发,实现逻辑寻址和分组交换等。

6.传输层:-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面向连接的传输和无连接的传输,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7.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与运作原理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与运作原理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与运作原理互联网是如今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和联络网络。

它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在线学习、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电子邮件等。

在它的背后,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技术架构和运作原理。

本文将从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和运作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它的工作模式以及背后的技术。

一、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互联网实际上是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网络,这些设备可能是计算机、手机、路由器等。

它们通过网络互相通信,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

对于一个普通的用户来说,他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登陆互联网,便可浏览网站、发送与接收邮件等。

但是它背后的架构是非常复杂的,由多层次和互相交互的组件构成。

下面是互联网的基本架构组成部分:1. 网络接入层网络接入层是指用户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Wi-Fi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这一部分。

这里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快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如果你遇到过宽带或 Wi-Fi 连接问题,那么基本只需要关注这一层。

2. 网络运输层网络运输层是为互联网间的各种信息数据包的传输负责的层。

这层负责选择最合适的路径来传送数据包,以及其他和数据包传输相关的问题。

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经过很多不同的网关和路由器,网络运输层的任务就是确保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这对于网络速度也影响很大。

3. 网络核心层网络核心层是指维护互联网主干的部分。

它通常由许多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从而保证数据包在互联网传输过程中不丢失和更快的传输速度,同时也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

在这一层中,数据包会被分配到不同的网络中转点进行传输。

二、互联网的运作原理互联网的运作原理,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访问、路由和传输。

1. 访问当你连接到互联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网络你的设备“身份”。

这是通过 IP 地址来完成的。

IP 地址是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指派给你的,作为你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唯一标识符。

当你访问网站或发送邮件时,网络会查找你的 IP 地址,并将你的信息发送到正确的地址和设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栈详解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栈详解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栈详解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连的计算机,用于共享资源、通信和协作。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提供不同的功能,这些层次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常由以下七层构成:1. 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底层的层次,它负责处理诸如电气信号和光信号等基本网络物理参数。

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确保这些信号能够在各种介质上传输。

2. 链路层链路层是负责控制物理层互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层次。

它的任务是在透明而可信赖的传输介质上提供数据的可靠传输,并确保数据在不同物理设备之间传输的正确性。

3. 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逻辑互联的层次。

它的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并确保数据包及其关联的信息到达它的目的地。

4. 传输层传输层是控制在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层次。

它的任务是提供透明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并确保所传输的每个包到达目的地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 会话层会话层是与动态数据处理密切相关的层次。

它的任务是提供适当的会话控制和数据传输,以支持两个设备之间的互动。

6.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将计算机中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能够进行交流的格式,以便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

7. 应用层应用层是与最终用户密切相关的层次。

它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为各种应用提供支持,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浏览器等。

为了实现这些网络层次,需要使用一组协议栈。

协议栈是一组规定如何管理和分配网络通信的技术。

协议栈中的每一层都具有自己的协议,并且每个协议都应该遵循一系列标准,确保它可以与其他协议相互操作。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栈通常由以下四个层次组成:1. 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是用于实现不同应用通信的协议,例如Web浏览器和邮件客户端使用HTTP和SMTP协议。

2. 传输层协议传输层协议是用于控制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协议。

例如TCP和UDP是两个常用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层次协议和组件的结构组织方式,它为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

一、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个不同层次的模型,从上至下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每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

1. 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提供了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的接口。

在应用层,我们常用的协议有HTTP、FTP、SMTP等。

它也负责处理用户数据的表示和加密解密等任务。

2.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加密解密和压缩解压缩等操作。

它可以将数据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形式,也能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用户可识别的形式。

常见的表示层协议有JPEG、MPEG等。

3.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它使得在网络中的两端可以进行通信和交互,并提供了会话的同步和恢复功能。

常见的会话层协议有RPC、SMB等。

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端到端的通信中提供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它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为数据的分段和重组提供支持。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5.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之间提供数据的路由与转发功能。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和网络,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是IP协议。

6.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接相连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

它使用MAC 地址来标识设备,并通过物理介质将数据传输到相邻节点。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WiFi等。

7.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传输介质的控制。

它通过底层的电信号、电压和接口等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

常见的物理层标准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串口、并口等。

二、TCP/IP四层模型除了OSI七层模型外,TCP/IP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它将网络架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链路层。

互联网体系结构与4个发展阶段

互联网体系结构与4个发展阶段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 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 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专线开 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 其它各种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 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 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 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专线开通后,国家基金 委大力配合并投资30万元,使各个学科的重大课 题负责人能够拨号连入高能所的这根专线,几百名 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我国通过拨号线路与国际互联网 (Internet)连通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了与欧洲 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功能。钱天白教授发出 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 且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或设备,通过通信介质 和网络设备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相互连接起 来,利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从 而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计算机网络=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1.资源子网
分组交换
3.标准化网络
Hale Waihona Puke ●时 间: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主要特点:开放、标准化。 ●关键技术:OSI网络层次模型 ●主要应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接收数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平台,其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的设计对于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并探讨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架构概述互联网的网络架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组织结构。

目前,互联网采用的是分层架构,即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分层架构包括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1. 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网络架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协议进行通信。

这种模型使得网络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更加简单和灵活。

2. TCP/IP四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网络架构,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与OSI模型类似,但更加简洁,适用于实际的互联网应用。

其中,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

二、系统框架概述互联网的系统框架是指在网络架构基础上实现具体功能的系统结构。

常见的系统框架包括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服务器系统。

1.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指系统中的多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共同完成任务的系统。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优点。

其中,节点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或分布式共享内存等方式通信,并且没有全局时钟进行同步。

分布式系统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和分布式存储等领域。

2. 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系统是指系统中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提供服务。

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具有简单、易用和易于管理的特点。

常见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包括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

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框架(下文简称“互联网架构”)是指互联网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它是连接全球各个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为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互联网架构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互联网架构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架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

最初的互联网架构是中心化的,即一个主中心连接多个边缘网络。

这种架构存在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架构逐渐兴起,互联网被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AS),每个自治系统内部采用自己的网络协议。

这种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2. 互联网架构的关键技术(1)TCP/IP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协议,TCP/IP协议奠定了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它将数据分割成小包进行传输,并通过IP地址进行路由,确保数据的可靠传递。

(2)域名系统(DNS):域名系统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关键技术。

它以层次化的方式管理和解析域名,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访问方式。

(3)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互联网中的核心设备。

路由器通过选择最佳路径来转发数据包,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包,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4)防火墙和安全技术:由于互联网的不安全性,防火墙和安全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过滤和监控网络流量,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 互联网架构的未来趋势(1)软件定义网络(SDN):SD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实现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它将网络管理和配置的控制交给了集中的控制器,简化了网络管理任务。

(2)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靠近用户和数据源的架构,提供低延迟和大带宽的服务。

它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发到靠近用户的边缘设备上,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开销。

(3)物联网架构: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架构也在发生变化。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指互联网的整体架构和组织结构,它是支撑网络通信的基础框架。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网络通信的效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体系结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网络体系结构在早期的网络发展中,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主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下,多个客户端通过服务器来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这种设计简单直接,容易实现和维护,但也存在单点故障风险和性能瓶颈问题。

现代网络体系结构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体系结构逐渐向分布式体系结构演进。

分布式体系结构通过将网络功能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或节点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现代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分层结构、点对点结构和混合结构。

分层结构分层结构将网络按照功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层次,每个层次完成特定的功能。

通常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等。

分层结构便于协议的设计和管理,提高了网络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点对点结构点对点结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对等,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点对点结构适用于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等场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将多种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比如企业内部网络通常采用分层结构,而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可能采用点对点结构。

混合结构能够综合各种网络体系结构的优点,实现更高效的网络通信。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网络智能化:未来网络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边缘化: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网络将向边缘延伸,实现更低的延迟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3.虚拟化:网络功能虚拟化将成为主流,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来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管理和配置。

4.安全性:网络安全将成为未来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网络将更加注重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身份验证。

互联网的架构

互联网的架构

互联网的架构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

它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离不开其独特的架构。

本文将从互联网的架构层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运作原理。

一、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互联网的基本架构是一种分层结构,它由多个网络层次构成。

最底层是物理层,负责传输数据的硬件设备,如光纤、网线等。

其上是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传输数据分段,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帧。

再上一层是网络层,它负责数据包的传递和寻址,决定最佳的传输路径。

最上层是应用层,这是用户与互联网交互的接口,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等。

二、互联网的协议体系互联网的架构依赖于大量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各种功能。

其中最核心的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连功能,确保了数据的正确传输。

此外,还有诸多其他协议,如HTTP协议用于网页的传输,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送等。

三、互联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看,互联网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星型拓扑和网状拓扑。

星型拓扑是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通过链路与之相连,形成一个星形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但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网状拓扑则是每个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容错性,但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要求较高。

四、互联网的自治系统互联网的自治系统(AS)是互联网中一组相互连接的IP网络的集合,它们由同一机构或组织管理和运营。

自治系统通过路由协议相互通信,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

每个自治系统都被分配了全球唯一的自治系统号(ASN),以便在互联网中进行识别和寻址。

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架构也在不断演变。

未来互联网将朝着更加去中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互联网中得到应用,为信息的安全和数据的可信传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框架,它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层。

每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通过逐层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实现。

1. 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光信号,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例如,传输电信号时需要使用电缆,传输光信号时需要使用光纤。

物理层的传输速率和带宽是由物理介质的质量决定的。

物理层的主要协议有TCP/IP 和 OSI。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物理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帧进行传输,并添加帧头、帧尾等控制信息,保证数据进行有序传输。

数据链路层还可以通过差错检测和纠错等技术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主要有以太网、Wi-Fi、蓝牙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数据链路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转发和路由选择,实现整个网络的互联互通。

在网络层中,数据被封装为报文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协议主要有 IP 协议、ICMP 协议和 ARP 协议。

4. 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层之上的一层,它负责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段进行传输,并添加 TCP 或 UDP 等传输控制协议,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可靠性。

传输层的协议主要有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

5. 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它负责处理网络数据的具体应用,例如 Web 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应用层的协议有 Telnet、FTP、SMTP、HTTP 等。

通过逐层分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和原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五层各司其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协议标准,让计算机网络成为了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同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展,例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都将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产生全新的影响和挑战。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OSI模型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也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种理论上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它基于开放系统互联的概念,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执行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定义传输媒体的物理连接和传输技术。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原始的物理连接转换为稳定可靠的数据链路,通过帧来管理数据的传输。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选址和转发,完成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为数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确保数据在发送和接收方之间正确传输。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压缩、加密和转换,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一致。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二、TCP/IP模型TCP/IP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的网络体系结构。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与OSI模型的一些层次有重叠。

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与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实际的物理连接和数据帧的传输。

2. 网际层(Internet Layer):与OSI模型的网络层相对应,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其中著名的协议有IPv4和IPv6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与OSI模型的传输层相对应,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其中著名的协议有TCP和UDP。

互联网体系结构简介版

互联网体系结构简介版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下列哪些地址为Internet保留的私有地址: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应用层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下列那些属于网络管理功能() 下列四项内容中,属于Internet(因特网)基本功能是 下列协议哪些属于网络层协议( ) ISDN的全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 ) ADSL上传和下载的速率必须是相等的。 ( ) 在环型号络中,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基本不影响其他的节点。 ( ) IPV6地址的长度是64位。 ( ) 超五类双绞线的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00米。 ( ) 红外线的传输速度一般都会比蓝牙要快。 ( ) 在“本地连接”图标上显示一个黄色的“!”号,则表示网线没有与网卡连接 好。 ( ) HUB只能起到对信号再生和放大的作用,不能隔离冲突域或广播域。 ( ) LAN与WAN最根本的区别是通信距离与传达输速度。( ) 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于分组交换。( ) 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模拟信号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 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 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通道。( ) 快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均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 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 ) OSI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能互译不同的数据格式,诸如ASCII码和EBCDIC之间的 转换。( ) 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TCP协议和IP协议。( )
160 在172.16.1.1/23 网络内的可用主机有:(
161 能够实现上网方案的是:(

162 以下关帧中继网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63 以太网标准使用双绞线作传输介质的是 164 IEEE802.1Q适应的局域网技术有 165 IEEE802委员会所推荐的IEEE802模型包含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 )的协议。 17 在应用层协议中,( )既依赖TCP协议,又依赖UDP协议。 18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 。 19 TCP/IP模型的互联层采用的IP协议是一种( )服务协议。
20 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
) 。
21 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 22 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双绞线与集线器之间的距离最大为( )m。 23 ( )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24 ) 。 25 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 )。 26 外置调制解调器的 ( )端口用来连接计算机的异步通信端口。 )。
)
43 在网络互联的几种类型中,( )互联主要是通过网桥来实现互联。 44 在网络互联中,在网络层实现互联的设备是( )。 45 在网络互联的层次中,( )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联的设备。 如果一个单位中的两个部门各有一个局域网,那么将它们作为两个子网互联起 46 来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 如果有多个局域网需要互联起来,并希望将局域网的广播信息很好地隔离开, 47 那么最基本的方法是用( )。 在路由器互联的局域网中,每个局域网只要求( )及以上高层的协议相同 48 。 ( )是一种网络存储转发设备,它能够接收、过滤与转发不同网络进入的 49 数据链路层的帧 。 50 ( )是Internet中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 TCP/IP协议是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共同遵循的一种 ( 51 )。 52 在Internet的管理机构中,( )负责技术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53 ( )是我国Internet主干网的管理机构。 54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缩写是( )。
Hale Waihona Puke 数据链路 层 网络层 MAC地址 可视电话 网络层 CIDR 目标端口 号 OCTOPUS LLC地址 数字电视 传输层 LMI 顺序号 Newhall
传输层 IP地址 拨号上网 会话层 DLCI 发送端口 号 DATAPAC
会话层 端口号 收发邮件 物理层 VPN 校验和 ARPANET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155 下面属于OSI体系结构中通信子网层的有哪几项:(
)
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一端按ELA/TIA568A线序,另一端按ELA/TIA568B线 156 序),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 ) 157 局域网中需要的协议有:( 158 WAN连接类型有:( 159 属于广域网协议的是:( ) ) ) )
27 利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数据时,首先进行的是 ( 28 ATM网中,信元头的长度是( 29 ( )的。
)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出错的概率。
30 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 31 ATM采用的是( )复用的工作方式。 数据在通信信道传输的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 32 ) 。 33 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 34 基本的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 35 IEEE 802参考模型只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 )。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下列哪些地址为Internet保留的私有地址: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应用层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下列那些属于网络管理功能() 下列四项内容中,属于Internet(因特网)基本功能是 下列协议哪些属于网络层协议( ) ISDN的全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 ) ADSL上传和下载的速率必须是相等的。 ( ) 在环型号络中,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基本不影响其他的节点。 ( ) IPV6地址的长度是64位。 ( ) 超五类双绞线的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00米。 ( ) 红外线的传输速度一般都会比蓝牙要快。 ( ) 在“本地连接”图标上显示一个黄色的“!”号,则表示网线没有与网卡连接 好。 ( ) HUB只能起到对信号再生和放大的作用,不能隔离冲突域或广播域。 ( ) LAN与WAN最根本的区别是通信距离与传达输速度。( ) 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于分组交换。( ) 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模拟信号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 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 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通道。( ) 快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均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 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 ) OSI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能互译不同的数据格式,诸如ASCII码和EBCDIC之间的 转换。( ) 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TCP协议和IP协议。( )
187 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 188 网络常见的拓扑形式有 189 网络分层的优点包括 190 网络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
191 为了通过电话线连入Internet,以下哪几项是必要的? 192 物理层实现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出了物理层的 193 下列技术中,属于网络安全的技术有哪些 194 下列哪些IP地址是B类IP地址( )。
)。
140 以下属于私用IP地址的是:(
141 下面属于OSI体系结构中通信子网层的有哪几项:( 142 143 144 145
) )
下列哪些设备属于计算机网络硬件的组成部分:( 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给用户带来( )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 )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种拓扑结构:(

146 下列选项中,对路由器描述正确的有:( ) 147 下列选项中,哪种传输属于无线传输:( )
55 两个站之间以数据报的方式发送分组,则发送过程应为( ) 一般的局域网中,有一个负责网络文件使用权限供网上资源共享的服务器称 56 为:( ) 57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交换机所具备的功能:( ) 58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数据链路层:( )
59 下列选项中,哪个协议与其提供的服务不相对应:( ) 60 以太网中常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技术:( ) 61 OSI体系结构第四层是哪一层:( ) 62 10BASE-T使用下列哪种线缆:( 63 160.128.1.1属于哪类地址:( 64 IP协议的核心问题:( ) ) )
160 在172.16.1.1/23 网络内的可用主机有:(
161 能够实现上网方案的是:(

162 以下关帧中继网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63 以太网标准使用双绞线作传输介质的是 164 IEEE802.1Q适应的局域网技术有 165 IEEE802委员会所推荐的IEEE802模型包含了:

166 OSI的会话层处于 ( )提供的服务之上,给 ( )提供服务 OSI考模型规定了物理层的几个为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联接所需要的特性是 167 、 168 TCP/IP分层模型中的通信子网层与OSI参考模型中哪两层相对应:
C D A C C D D C D B C C B D C D B C D
资源子网 局域网 通信子网 广域网 环型拓扑 网状拓扑 树型拓扑 星型拓扑 树型拓扑 网状拓扑 星型拓扑 环型拓扑 广域网 CCITT 网络层 比特序列 城域网 IETF 传输层 分组 主机-网 络层 局域网 ISO 会话层 报文 网络层 互联网 ATM Forum 表示层 帧 应用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 1 是:( )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 2 问点(SAP)。在Inte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 3 在以下网络应用中,要求带宽最高的应用是:( ) 4 不属于TCP/IP模型的层次是:( ) 5 帧中继的地址格式中,表示虚电路标识符的是:( ) 6 下面信息中( )包含在TCP头中而不包含在UDP头中。 7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在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中,( )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等任务 8。 9 在( )构型中,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10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 。 如果要在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 ) 的技术 11 方案。 12 OSI参考模型是由( ) 提出与制定的。 13 在OSI参考模型中,(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14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_)。 15 在TCP/IP参考模型中,( )负责将报文分组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
36 IEEE 802.3协议是(
) 。
37 ( )是真正在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上统一的星型拓扑结构。 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比普通以太网快10倍,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38 。 39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 )。 40 虚拟局域网与传统局域网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方面。 41 交换式局域网增加带宽的方法是在交换机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 )。 42 总线型局域网的结点在发送数据时采取( )。
178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有: 179 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 180 局域网可采用多种通信介质,如


等. )子层"
181 局域网体系结构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 182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是:
)子层和(
183 目前采用最多路复用的方法有哪两种 如果你想将实验室中的几台微型机连成符合10BASE-T标准的以太网,那么你需 184 要购置 185 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 186 通常所说网络安全包括
65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哪一层? ( ) 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采用IEEE的哪种 66 标准:( )
67 Internet上所有计算机是通过( 68 通常发送E-mail的协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