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研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从中得出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明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建立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努力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标签: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校企合作
初次听到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的模样,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四句话:象学校,不象学校,象工厂;象教室,不象教室,象车间;象教师,不象教师,象师傅;象学生,不象学生,象徒弟。使我对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特点和发展产生了兴趣,总结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预测、职业培训条例的制定、劳动力市场的预测和劳动力安排、理论教学大纲与教师资格的审定、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等,都有具体部门负责。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由两类学校完成,即技术(职业)学院和科高等学校。
进入技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升入高等学校的文凭。即文理高中毕业生或通过培训达到同等学力者;二是要与某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学院采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毕业生一般没有学士学位,但却可成为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中高级管理人员。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再经过大约两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获得学士学位。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
从l975~l988年,具有综合性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进入专科高等学校的比例增加了7%-14%。目前,大约有4O%的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具有综合性大学的入学资格。在工业界的招聘广告中,有52%的广告并不区分综合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位。德国职业教育如此成功,关键是采用了“双元制”教学模式。就是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在德国,进入“双元制”体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与企业要签订学徒合同。由企业提供岗位实际操作培训,由学校提供理论知识教育,“双元制”学校的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培训,3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也就是大约每周要有三天半的时间在企业培训,一天的时间在
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这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增强毕业生动手能力。
2.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
为了使学生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双元制”职业教育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的,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目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劳动者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用武之地时,这种非专业化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专业设置灵活,符合企业需要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式大体有三种:
3.1根据人才市场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专业都是依据劳动力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设置,充分做到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2校企合作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有企业直接参与,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每个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学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及调整。
4.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必须具有10年以上高教系统以外的实际工作经历。即使一般教师也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兼职教师一般都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拓展教师的知识和技能。
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却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有关,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我国当今社会崇尚知识远远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发展,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2.横向——明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一直不明晰。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由一类独立于大学教育之外的专门学院承担的。这些院校自成体系,地位与大学教育大体相当但略低一些,在生源、就业、师资、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大学不同的特点,从而与大学教育一起构成分工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统。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既互相独立.又在一定的领域内互相竞争、互相沟通的关系,这种体制在英国被称为“双重制”(thebilqarysvstem)高等教育体制这种“双重制”高等教育体制是我国可以借鉴的。其最大的优点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在相互独立的同时,许多地方又相互交叉,这种交叉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3.纵向——建立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与德国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又有学位教育,而我国目前只有学历教育。因此,要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可以举办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成人高职。
4.抓住时机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在德国,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70%的费用。这样做不仅是为企业自身获得高技能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为社会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企业对社会发展应该负有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非没有,技工学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仅限于技工学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据报道,我国目前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这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可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是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好时机。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为自己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5.师生共同努力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因此。在高考录取工作中,高职的录取分数线远低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控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本科学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而且高职教育比本科教育少一年。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使学生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很困难的,高职毕业生很难与本科毕业生竞争,高职教育缺乏特色。因此,高职录取分数线很低,所招的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本科生不能相比……这是个恶性循环,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要发展高职教育必须打破这个“瓶颈”高职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校企合作、设置对15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在3年时间里使学生脱胎换骨,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最终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其就业率,提高其职位,提高其薪水。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而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