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ppt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
合并
两个数相加,然后 得到另一个数。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400 + 2600 = 5000
小红
小亮
370 + 630 = 1000
80 + 50 = 130
把两个数 合并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天走了多少米?
2.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 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3.一顶帽子80元,一条围巾比一顶帽子贵 50元,一条围巾多少元?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动笔写一写。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天走了多少米?
李华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悦悦
你知道加法、减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聪聪
小红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红
李华
悦悦
巩固练习:
1.下面算式中的
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
① +89=260
②600- = 355
+89 = 260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60-89=171
600- = 355
小丽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 体,上午走了2400米, 下午走了2600米,一 天走了多少米?
1.刘阿姨为了锻炼身体, 一天走了5000米,上午走 了2400米,下午走了多少 米?
2400 + 2600 = 5000(米)
这两道题和前面பைடு நூலகம்1题 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5000-2400=2600(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
提升点 1 解答标准量未知的问题
5.菁菁玩具厂二月份生产玩具汽车639辆,比一月 份多72辆,一月份生产玩具汽车多少辆? 639-72=567(辆) 答:一月份生产玩具汽车567辆。
提升点 2 利用解和差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 480,减数比差多4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 多少? 480÷2=240(被减数) (240+40)÷2=140(减数) 240-140=100(差) 答:被减数是240,减数是140,差是100。
870 2040 398 1175 472 865
3.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
系进行验算。
334+249= 583
728-349= 379
(验算略)
易错点
4.填空。 (1)324减去一个数所得的差是276,这个数是( 48 )。
辨析:学生易将减法做成加法。 (2)已知被减数和差都是147,减数是( 0 )。
归纳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两数相加叫加法,两数相减叫减法; 加、减关系很密切,它俩互为逆运算。 逆运算好处多,可以互相做验算。
小试牛刀 (选题源于教材P3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38-256=182 438-256=182
46+52=98 98-46=52 159+603=762 762-603=159
易错辨析 4.324减去一个数的差是276,这个数是( 48 )。 5.已知减数和差都是147,则被减数是( 294 )。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用于将两个数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在加法运算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关系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加法运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加法的基本定义开始,逐步展开介绍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加数、被加数、和以及进位等。
我们将通过举例和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
1. 加法的基本定义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用来求两个或多个数的和。
在加法中,我们需要至少两个数,称为加数和被加数,通过加法运算得到它们的和。
例如,对于两个加数4和3,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加法运算:4 + 3 = 7其中,4和3为加数,7为它们的和。
2. 加数、被加数和和的关系在加法运算中,加数和被加数是加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示:被加数 + 加数 = 和换句话说,被加数和加数相加得到和。
在上面的例子中,4为被加数,3为加数,7为它们的和。
需要注意的是,加法是可交换的,也就是说加数和被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其和不变。
也就是说:加数 + 被加数 = 和例如,对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交换加数和被加数的位置,得到:3 +4 = 7同样的,上式中的3和4为加数和被加数,7为它们的和。
3. 进位的概念和作用在进行多位数相加时,可能会出现进位的情况。
进位指的是当两个位数相加的和超过一位数时,需要将多出的部分向前一位进位,也就是加到更高位上。
例如,我们进行如下的加法运算:36+ 28-----从右向左逐位相加,首先相加的是个位数6和8,得到14。
由于14是两位数,我们向前一位进位,将4加到十位数上,十位数原本是3,加上4后得到7。
最后计算的结果是:36+ 28-----64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进行了一次进位操作,将个位数相加得到14,进位后得到十位数的7。
进位是加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在多位数相加时非常重要。
它确保了加法运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枫岭头中心小学张海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但学生头脑中并未建立概念性的认识。
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并完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在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1.解决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运算。
2.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3.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3)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括号(1课时)(6)解决问题(1课时)(7)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教师主导的原则,实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PPT课件
米?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
问题: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 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956-1142=814(千米)
(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 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814+1142=1956(千米)
问题: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三、巩固新知
2.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28+19=47
47-19=28 47-28=19
67-55=12
55+12=67
67-12=55
203+147=350 350-147=203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 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956-1142=814(千米)
问题: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km
1142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km?
814+1142=1956(千米) 加数+ 加数=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
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23张PPT)
3043-575=(2468)
Homework
1. 完成课本练习P4 2. 预习课本P5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新知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1:说一说: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问题2:画一画: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问题3:列一列: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问题4: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1:说一说: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则运算
加、减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
口算
175+75= 250 363-43= 320
62+38= 100
156-56=100 56+44= 100 346-46= 300
259+251=510 488-88=400 520+80= 600
学习新知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2:画一画: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814km
1142km
西宁
格尔木
拉萨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km?
总复习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件
第 一 单 元 : 四 则 运 算
减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 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混合运算的 顺序 有关“0”的 运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 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2.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 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一、知识梳理
我用树状图的方式整理了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 第 三 单 元 : 运 算 定 律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乘法结合律
(4)(125+70)×8=8× 125 +8× 70 (5)(b+20)×3= b × 3 + 20 × 3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二、基础练习
2. 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别写出另外 两个算式。
54+38=92
92-54=38
92-38=54 1890÷63=30 1890÷30=63
75-29=46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复习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复习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加减法算式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以及培养数学思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复习一下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首先,咱们得清楚加减法算式都有哪些部分。
以加法算式为例,比如 3 + 5 = 8 ,在这个算式中,“3”和“5”叫做加数,“8”则是它们相加得到的和。
而在减法算式 8 3 = 5 中,“8”是被减数,“3”是减数,“5”是差。
那这些部分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先来说说加法。
加数+加数=和,这是最基本的关系。
那如果已知一个加数和和,怎么求另一个加数呢?这就有了: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比如说,在算式 4 +()= 9 中,我们想知道括号里的数是多少,就可以用 9 4= 5 ,得出括号里应该填 5 。
再看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这大家都知道。
那如果已知被减数和差,怎么求减数呢?很简单,被减数差=减数。
比如 10 ()=7 ,那括号里的数就是 10 7 = 3 。
反过来,如果已知减数和差,怎么求被减数呢?这就有了:减数+差=被减数。
例如() 3 = 5 ,那括号里的数就是 3 + 5 = 8 。
理解了这些关系,咱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
比如,一个加法算式中,和是 15 ,其中一个加数是 7 ,另一个加数是多少?根据我们刚刚学的,就用 15 7 = 8 ,所以另一个加数是 8 。
再比如,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是 18 ,差是 9 ,减数是多少?那就是 18 9 = 9 ,减数就是 9 。
这些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呢。
比如说,你去买东西,带了 20 元钱,买了一个 8 元的笔记本,那还剩下多少钱?这就是一个减法问题,用 20 8 = 12 元,就知道还剩下 12 元。
又或者,你知道班级里男生有 15 人,女生有 12 人,那班级总人数是多少?这就是一个加法问题,15 + 12 = 27 人,班级一共有 27 人。
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加、减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等活动,能发现并用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3.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减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作业。
教学(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你能根据第一题的结果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吗?①23+24=47 47-24=47-23=②3468+475=3943 3943-3468=3943-475=(2)请你各编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减法解决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和减法。
(二)课堂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熟悉《天路》这首歌吗?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课件:例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能改编成减法问题吗?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些都是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关系等相关知识,(板书课题)2.问题探究(1)概括加法的意义①尝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想一想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②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出示线段图,直观再现把814km与1142km合并在一起,并在算式的“+”下面板书:合并。
③提出问题,概括加法的意义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学生思考、交流规范学生的表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场景:知识点整合与归纳
01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
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02
通过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加法运算,可以形成一个完
整的知识体系。
03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回忆和再现这个知识体系,快速
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
加法的定义
01
0和1在加法中特性
0的特性
0是加法的单位元,任何数与0相加都等于原数。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对于任意 数a,有a + 0 = a。
1的特性
1在加法中没有特殊的性质,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数。但是,在乘法中,1是乘法 的单位元。在加法中,1可以作为计数的基础,表示一个单位的增加。
02 整数加法与各部分关系
正整数加法规则
01
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02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的绝对值。
03
任何数与0相加,和不变。
负整数加法规则
同号相加,取相同的 负号,并把绝对值相 加。
任何数与0相加,和 不变。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 较大的符号,并用较 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
绝对值在加法中应用
的维数。
03
抽象代数中的加法
在抽象代数中,加法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些基本的性质,如封闭性、结合律和存
在零元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当两个整数的符号不同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两 个正整数的加法问题,即取两个整数的绝对值进行相 加,再根据加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03 分数和小数加法及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件(5课时)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 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1142 =1956 加数+加数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口算下面各题。
24+0= 24 70-0=70
13-13=0 0+504=504
0×8= 0 0÷36= 0
0÷9= 0 392×0= 0
二、探索新知
知识点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
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23+0=
456+0=
567-0=
336-336=
234+0=
三、巩固练习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70-4×16)
=360÷(70-64) =360÷6 =60
158-[(27+54)÷9]
=158-[81÷9] =158-9 =149
列式计算: (1)43与76的和乘以17与14的差,积是 多少?
(43+76)×(17-14) =119×3 =357
4条大船+2小小船: 30×4+24×2 =120+48 =168(元)
回顾反思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呢? 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
还要?
三、巩固练习
假期张华的父母带着他和爷爷、奶奶、姥姥、姥 爷去××山旅游,他们准备坐缆车上山。他们怎样买 票比较合算?
认识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课件
认识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课件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灵活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四年级的数学课堂,相信我们一起努力,会学到更多本领,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遨游数学知识的海洋吧。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法。
a、15+75=读作(15加5等于),表示15和75相加等于90.b、75-15=读作(75减15等于),表示75和15相减等于602.创设情景。
师:我们班有男生29人,女生24人,那么求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算?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又怎么算呢?29+24=53(人)29—24=5(人)师:这就要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二、探究新知,出示例1。
1、理解加法的意义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km)或 1142+814=1956 (km)师:(1)为什么用加法呢?从线段图很清楚的看出:从西宁到拉萨的距离是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加上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
所以只需要把两部分的距离加起来就可以了,所以用加法。
(2)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师:两个孤单的个体凑到一起,变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加法.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数学四年级上西师大版加减法的关系课件
探索新知
一个加数等于和 减另一个加数。
减数是加 法的逆运 算。
减数加差等 于被减数。
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探索新知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一 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减数=差+减数。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典题精讲
1.根据一个算式说出两个另外相关的算术?
36+12=48
解题思路: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用和分别减 两个加数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解答:48-36=12 48-12=36
典题精讲
2.怎样求括号里的数?
( )-120=24
解题思路:
求被减数
用减数+差
典题精讲
解答:144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判断:加数只能通过交换加数来验算。 (√)
错误原因:没有灵活运用加 法的逆运算来解题。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加数只能通过交换加数来验算。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 法还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 看和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学以致用
课件PPT
1.根据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78+22=100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写算式。
解: 100-78=22 100-22=78
西南师大版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1 加减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体会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 3.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复习导入
例 计算下面的算式。
56+24= 80-56= 80-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复习
新课
练习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小结
1
口算
25+30= 28+10= 27+26= 90-55=
55-25= 60-45= 32+18= 82+18=
加法各部分间Βιβλιοθήκη 关系全面版2先填空,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40+( 65-( 65-(
)= 65 )= 40 )= 25
9
巩固练习
返回
⒈求未知数X。
85 ﹢X = 120 X﹢12 = 112
⒉判断改错。(对的打“√”,错的打
“×”并改正)
⑴ X﹢18=32
⑵24 + X =49
X=32+18
X =49 – 24
X=50 ( ) X =25 (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 10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各 部分间的关系,知道了“一 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理解掌握这个关系也可以用 来验算加法和求加法算式中 的未知数 X 。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返回 3
例1
⑴
35本
25本 35 + 25 = 60(本)
∣∣ ∣
加加 数数
和
?本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4
例1
⑵
?本
25本 60﹣ 25 = 35(本)
∣∣ ∣
和
第二 第一 加数 加数
60本
已知和与第二个加
数,求第一个加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5
例1
⑶
35本
?本 60﹣ 35 = 25(本)
∣∣ ∣
和
第一 加数
第二 加数
60本
已知和与第一个加
数,求第二个加数。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6
归纳关系式
第一个加数 = 和﹣第二个 加数
第二个加数 = 和﹣第一个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 加数
学会验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7
想一想,( )里应填什么数。
( 7 ) + 8 = 15
你是怎样想的?
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 X 表示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8
例 2 求 X+15 = 40 中的未知数 X
?
返回
X在等式里表示什么数?怎样求 未知数X,根据是什么?
X+15 = 40
X = 40 - 15
X = 25 注意:每一步等号要对齐,每
一步X必须写下来。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11
课堂作业
课本 第27页 第 4 题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全面版
返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