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题 之 一 ,这 便 产 生 了企业 如何 进 行 纳 税 筹 划 的 问题 。
会产生 不 同的税 收影响 ,首 先 ,不同的 折 旧方 法对 于固 定资产价 值补偿 和补 偿 有 必 要 充 分 的 考 虑 企 业 所 处 的 的 经 营 环 时 间 会 造 成 早 晚 不 同 。 其 次 ,不 同 折 旧 方 法 导 致 的 年 折 旧 额 提 取 直 接 影 响 到 企 境 , 如 果 把 握 不 好 就 很 容 易 增 加 企 业 的 筹划 风 险,从 而加大筹 划成 本 ,所 以企 业利润 额受 冲减程 度 ,因而 造成 累进 税 业 进 行 纳 税 筹 划 是 在 对 政 府 制 定 的 税 法 制 下 纳 税 的 差 异 及 比例 税 制 下 纳 税 义 务 进行 精心 比较权 衡利弊 后 的纳税 优化选 承担 时间的 差异 。企业 正是 利用这 些差 择 ,是一 种符合 政府政 策导 向的 经济行 异来 比较和 分析 , 以选 择适 合企业 自身 的 最 优 的 折 旧 方 法 ,从 而 达 到 最 佳 税 收 为。
理 方 法 选 择 相 关 的 纳 税 筹 划 主 要 是 缩 小 以 企 业 在 选 择 折 旧 方 法 进 行 纳 税 筹 划 税基 和延 期纳税 ,下 面就 固定 资产折 旧 时 , 应 考 虑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 题 :

当 今 的 市 场 经 济 是 竞 争 的 经 济 ,企 处 理 方 法 的 选 择 来 讨 论 企 业 如 何 筹 划 纳 业 作 为 市 场 的 主 体 , 要 想 在 激 烈 的 竞 争 税 ,以期取 得 “ 税 制 因素 节税 ”的效 益。 不 同 税 制情 况下 对企 业 固定 资 产折 旧 中获胜 ,就必 须采取 各种 有效 的措施 来 固定资 产的 特点是 可 以连续 多次地 实 现 自 身 经 济 价 值 的 最 火 化 。 通 过 这 几 参加 生产过 程 ,但仍 能保持 原有 的实物 的 影 响 : l 、通 常情 况下 ,在 比例税 制下 ,如 年 的 j 作 笔 者 想 就 固 定 资 产 折 I 纳 税 形 态 。 由于 固定 资 产 在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资 二 U及 筹 划 等 问题 谈 谈 自 己 的 看 法 , 我 们 要 在 产 中 占有 相 当的 比重 , 而 且 又 长 期 被 使 果 各 年 的 所 得 税 税 率 不 变 , 则 应 该 选 择 日 不 违 反 税 法 的 前 提 下 ,整 体 把 握 税 法 的 用 , 发 生 损 耗 也 就 成 为 必 然 的 的 现 象 , 加 速 折 1法 对 企 业 较 为 有 利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采 用 加 速 折 旧 法 , 可 以 使 企 业 的 固 有 关 规 定 和 正 确 运 用 税 收 经 济 杠 杆 的 作 其 价 值 也 会 就 此 逐 渐 减 少 。 因此 , 固 定 用 ,这 样 就 可 以 使 企 降 低 财 务 成 本 、 资产 的管理 工作 也就 成为企 业财 务管理 定 资 产 在 使 用 初 期 加 快 得 到 补 偿 , 使 得 减轻 税务 ,就 此可 以为企 业创造 更 多地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了 , 而 同 定 资 产 固 定 资 产 在 最 初 的 年 份 多 提 取 折 旧 , 从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二)国外研究动态
Roemmich等的研究结论均表明,在考虑现值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只要未来各年度的折旧前应税利润是确定的,且足以扣除对应期间的折旧费用,同时未来的税率(单一比例税率)恒定,那么加速折旧法就必然优于直线法。
默和芬尼特指出成本、费用确认得瑞越早,所抵免的税款的现值就越大,相应的应纳税款的现值就越小。罗森也认为,在企业所得税率和资本成本率一定的情况下,资产使用前期计提折旧的比例越大,折旧扣除产生的节税效果就越好。
20年01月11日——20年03月初 修改初稿并提交定稿;
20年03月底 ——20年04月初 论文答辩;
主要措施:
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数据,查阅专著和期刊,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完成论文的撰写,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主要参考资料:
[1]杨倩.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6):45.
三、自己的见解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固定资产折旧额要记入费用类科目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而不同的折旧方法每期拥销折田费用不同,因此折田方法的选用将直接影响每期折旧额在固定货产各使用年限之间的分配, 从而影响各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及税后利润。本论文通过案例分析形式,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下,对比分析每种国定资产折旧方法下的累计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实现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
论文(设计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一、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而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使得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企业应当利用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方法进行选择,在规定的程序内,尽可能的少计提所得税,多计算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便是其中之一。企业财务目标的整体性和增值性,不仅需要企业有正确的纳税观念和理财观念,并且需要熟练地掌握财经法规政策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技巧,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取技巧就会给企业资产和税务方面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对税收存在哪些不同影响

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对税收存在哪些不同影响

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法对税收存在哪些不同影响摘要:详细阐述⼏种常⽤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法,并举例分析企业在采⽤不同折旧⽅法下的应纳所得税额的不同。

企业采⽤不同的折旧⽅法可以使每期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摊销额不同,从⽽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进⽽影响应纳所得税额。

通过⽐较分析得出在⽐例税率的情况下,采⽤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负担的所得税现值最少。

不同折旧⽅法下的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利益。

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

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

但资产的计价⼏乎不具有弹性。

就是说,纳税⼈很难在这⽅⾯作合理避税筹划的⽂章。

于是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节固定资产的计价折旧的核算是⼀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系统的⽅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期内进⾏摊销。

⽽不同折旧⽅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1.1.1.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的原值⼀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原价。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以⽉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原值为依据,本⽉增加的固定资产,当⽉不提折旧;本⽉减少的固定资产,当⽉照提折旧。

1.1.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后的余额。

预计净残值的多少同样会影响折旧额的计提,现⾏制度规定,各类⾏业资产净残值的⽐例,仍在固定资产原值的3%-5%的范围内,由企业⾃⾏确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1.1.3固定资产使⽤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固定资产预计使⽤年限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因此在确定使⽤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有形损耗,⽽且应考虑固定资产⽆形损耗及其它因素。

国家对各类固定资产的使⽤年限已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企业用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税前利润。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折旧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税前利润。

例如,直线折旧法会导致折旧费用相对较低,而加速折旧法则会导致折旧费用相对较高。

其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

企业的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利润计算的,而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利润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

例如,直线折旧法会导致企业的所得税相对较高,而加速折旧法则会导致企业的所得税相对较低。

最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还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折旧费用和税前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例如,直线折旧法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对较高,而加速折旧法则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相对较低。

总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以最大化企业的利益。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作者:叶紫榆马涛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7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有形资产,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固定资产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若使用不同的方法计提折旧计算出分配到各期的折旧费用也会有所不同。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费需要计入费用类科目下的累计折旧,这将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和所得税费用。

因此,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企业使用时应当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和所得税费用都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针对固定资产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三种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从中挑选出最优的折旧方法帮助企业实现预期利润收益最大化。

一、研究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目的根据固定资产的表现,当资产类型不同时,对应的预期经济利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因果关系,导致行业的差异性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应用上。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经济策略的制定往往来源于折旧方法的选择,而不成熟的策略则会给企业带来损害。

当前,许多企业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合理,无法真实反应出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由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使用加速折旧方法的要求多元化并且限制性条件很严格,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加速折旧方法。

为了能够使企业长期处于良好的经济发展状态,企业员工应认真仔细考虑自身的实际经营效益状况,并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概念企业员工应该根据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实际存在的价值和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的预期收益情况综合考虑如何采用合理的固定资产净值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的了解,对于企业比较适用的方法可总计为四种,即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由于工作量不能广泛应用于普通民营企业,因此仅对其他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如下:(一)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为直线法,由于加速折旧方法的局限性,这是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该方法也是四种折旧方法中最简单易懂的方法,它的会计程序更方便,但与实际折旧会有一定的差距。

略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略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个 重要 方 法 。 目前 , 会 计 准 则规 定 的 折 旧 方 法 中 , 主要 是 年 限 平
均法 、 双倍余额递 减法和年数 总和法 , 本 文 通 过 案 例 分 析 计 提 折 旧 对 企 业各 期 所得 税 的影 响 , 并 对 企 业 所 得 税 的 纳税 筹 划进
行 了 分析 。
旧 。假设该生 产车 间投 入使 用后在 2 0 0 9 年、 2 0 1 0年 、 2 0 1 1 年、
【 关 键 词 】 固定 资产 企 业 所得 税

折旧

固 定 资产 折 旧核 算 的方 法
1 、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 它是以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 年限 为基准进行分摊 , 将固定资产的的应提折旧总额平均分摊

■■_ ■ o 雠
财 经 论 坛
【 摘 要】计提 的固定资产折 旧额直接 影响到企业应纳税所
得额 的大小, 因此 利 用 固定 资 产 折 1 日方 法 是 进 行 纳税 筹 划 的 一
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进行征收 , 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净 利
润的多少。使用不同的折 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得 到的应
3 、 年数 总和法 。也叫年限 积数 法 , 是 以折 旧当年年初固定 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作 分子 , 以各年年初固定 资产尚可使 用年 数的总和作 分母 , 分别确定各 年的折旧率 , 然后 用各年折 旧率 乘以应提折旧总额 , 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 方法 。企业 为某一
( 3 ) 年数 总和 法 。成本 一净残值 = 5 0 0 0 — 5 0 = 4 9 5 0 ( 万元 ) 。
得 税 =1 2 5 2 . 5 ×5 = 6 2 6 2 . 5 ( 万元 )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及启示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及启示
第 一年 :5 10×(一 0 × 1 l%) 5÷1 -5 万元 ) 54(
其中: 直线折旧率 = ÷估计有效使用年限 X10 l 0 % 按直线法计算 .每年的折 旧额为 10×( — 0 ÷5 2 5 1 1%) = 7
( 元 )五年 累 计 折 旧额 为 :7X = 3 ( 元 ) 万 , 2 15 万 5 。 该 企 业每 年 的 应 纳税 所 得 额均 为 5 — 7 2 ( 0 2= 3 万元 ) 五 年 合计 应 纳税 所 得 额 为 15 万 元 ) ( 1

要: 通过举例 分析说明不 同的固定资产折 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地影响,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 而启 从
发 我 们根 据 本 企 业 的 实际 情 况采 取 合 理 的折 旧方 法 , 以提 高企 业 的 经济 效 益 , 进 企 业 的发 展 。 促 关键词 : 固定 资 产 ; 旧方 法 ; 济 效 益 ; 折 经 所得 税 中图 分 类号 :8 0 2 F 1. 4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2 1 (0 0 O — 0 6 0 17 — 9 X 2 1 )10 9 — 2
实际工作 中应用的固定折 旧率 , 常为直线折旧率的一定 倍数 , 其公式 为: 每年折旧额 =逐年递减 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两倍直
第 五年 :0 87 4 .( 5 — . 1 万元 ) = 3
五 年合 计 应 纳税 所 得 额 为 15 万 元 ) ( 1
() 3 年数总和法或年限总和法 , 其公式表达为 : 每年折 旧额 = 资产原始成本 一估计残值 ) 尚可使用 ( ×( 年限数 / 年数总和 ) 如 果其设备 的使 用年限 为五年 , 则年数总和为 l +2+ 3+ 4+5 1 , = 5 尚可使用年数第一年为五年 , 第二年初为四年 , 第三年初为三年 , 四年初为二年 , 五年初为一年。 第 第 按年数总和法计算 , 每年的折 旧额分别为 :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一、背景介绍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残值估算的一种减少资产账面价值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从加速折旧、直线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折旧等多个方面选择,并且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产生影响。

二、加速折旧与税收筹划加速折旧是指在资产使用寿命初期进行更快的折旧,从而减少税收负担。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双倍直线折旧法、三倍余额递减折旧法等,这三种折旧方法的特点都是在资产使用寿命的前期折旧比较快,后期进行缓慢折旧。

例如,企业A购置了一项价值1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1万元的固定资产,选择使用三倍余额递减折旧法,每年折旧的金额为:第一年:(10-1)*3/10 = 2.7万元第二年:(10-1-2.7)*3/10 = 2.346万元第三年:(10-1-2.7-2.346)*3/10 = 2.041万元依次类推,这样就能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前期减少税收负担,提高企业资金流量。

三、直线折旧与税收筹划相比于加速折旧,直线折旧的速度较为平稳,企业中使用直线折旧法的比率较高。

直线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将其折旧的总额平均分配到每一年,每年折旧的金额相同。

例如,企业A购置了一项价值1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1万元的固定资产,选择使用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的金额为(10-1)/10 = 0.9万元。

直线折旧法不具有明显的税收筹划优势,如果企业的利润较高,可以选择使用相对较高的折旧速度,将折旧费用提前计入成本,减少税收负担,但是会造成后期的资金流量问题。

四、对比分析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相比,其筹划税务优势在于稳定性,但是可能会造成后期资金流量问题,加速折旧法则可以在前期减轻税收压力,优化资金流量,但是在后期会造成税负增加的问题。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考虑企业整体资金流量状况、税收负担状况等会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五、结论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部分,折旧方法的选择决定了企业的税负、资金流量等问题。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 资 产 折 旧
( 一) 固定 资产折 旧及性 质
固定 资产 折旧是企业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取
时 间范 围 : 本月增加的 固定资产 , 本月 不计 提折 旧, 从 下月 开始计 提 ; 本 月减少 的固定资产 , 本月 照提折 旧, 从下月 开始不 提折 旧。新会计 准则 中 , 已提足折 旧仍继续 使用 的固定资 产和 按规定单独估价作 为固定 资产人账的土地不再计提折 旧。
优惠 。
与、 关 注的社 会环境问题的改善情况要及时反馈 , 使公 众能够及 时看到 自己环保行动 的成果 ; 经常公布地 区环境状况 , 得到改善 的成果 , 以增 强公 众参 与环保的信心 。
企 业 管 理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李媛 媛
摘 要: 企业所得 税是 国家参与企业纯收益分 配的 重要手段 , 在


( 2 ) 预计净 残值 。是 企业在 固定 资产使用 期满后对 固定 资
税收体 系中 占重要 地位 , 获利企 业的一 项重要税 费 支出。本文 主要是对 固定资产 的折 旧方 法对企 业所 得税 的影 响做 了有 关
任失范行为加大打击处罚的力度 。
伦 理文化 、 环境价值 理念 、 环保知识 ; 使公众 能够积极 自觉地倡
导和实践有利于环保的生产 、 生 活方式 和消费理念 。
政府可利用广播 、 电视 、 报 纸和互 联网络 等各种 媒体 , 通过
( 3 ) 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制度 。优化执法机构 的建设 , 实行环境执法问责制 。我国应对环境执法机关提供更多财政 支 持, 从 人力 、 物力 、 财 力方面保 障环境执法 行政机关 真正履行其 法定职责 。通过执法条件的改善 , 提 高执 法水 平 ; 加大对环境 执 法失职和违法执法 的处罚力 度 , 促 使环 境执法人 员打破 地方 保 护主义 , 提高 自身的法 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 避免在环境执法 中的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长期使用的资产,其价值通常不会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消耗和价值变动,企业通常会选择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资产核算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税务负担和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各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帮助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做出明智决策。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

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保持恒定,折旧年限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相等。

直线法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折旧额固定,便于企业进行长期预算和财务计划。

•简单易懂:计算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评估和分析。

•税务优惠有限:由于折旧额恒定,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导致企业在税务上的优惠有限。

直线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相对稳定、经济损耗均衡的情况。

适当使用直线法来折旧固定资产,可以稳定企业的税务负担,并提供长期规划和预算的便利。

2.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曲线的特点来确定折旧额和折旧年限的方法。

平均年限法具有以下特点:•近似实际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消耗情况,折旧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灵活性: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可灵活调整折旧年限,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消耗程度。

•税务优惠: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消耗情况,可能获得更多的税务优惠。

平均年限法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不均衡且初期消耗较大的情况。

该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消耗程度,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税务优惠空间。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常用的加速折旧法。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初始折旧额会较高,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

双倍余额递减法具有以下特点:•加速折旧:初始折旧额较高,可在企业投资获利期内加速摊销固定资产的成本。

•税务优惠:由于初始折旧额较高,企业可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初期获得较多的税务优惠。

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浅析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摘要:本文对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讲解,并把它们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后发现,双倍余额递减法对企业效益最好,对于企业资金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帮助,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

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方法及比较1、直线法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进行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

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优点是根据各期间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和工作负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充分有效地考虑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服务潜力的影响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摘要:固定资产折旧,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使得固定资产的损耗得到弥补,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各项开支费用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又对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

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乃至市场经济的稳定进步都有着极强的长远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常见折旧法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轻重直接影响着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长足发展以及是否获得强大的社会效益。

由于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直接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因而国家对此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说明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自由选择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法,而不同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一、若企业会计所运用的会计方法与税务处理要求保持一致则折旧方法与税务折旧准予扣除要求一致也就是说,在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运用加速折旧法将满足条件的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后,其余的固定资产所借助的手段都是直线法计提折旧,所以,在计算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度的时候,将会根据相关规定把固定资产折旧的额度进行扣除,与此同时,相关的计税基础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会存在任何不同,在会计工作方面,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资产或者负债也就不需要确认。

除此之外,因为一些准予扣除但是没有扣除的项目一般来讲不会存在,所以在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与核对之时,如果企业的业务不在一些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的范围之内,那么在进行企业应纳所得税的计算工作之时,也就没必要进行纳税空间的划分。

相反的是,如果企业在税收减免的期间内能够赢得更大程度上的效益,则采用加速折旧法,这样一来可以将企业当做利润的部分作为折旧费扣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和更大的空间内加重了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摘要:企业利润是企业的经营利得,是企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经营目标。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有着“纳税挡板”的作用,会影响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关键词:折旧方法;成本费用;抵税从账面上看,在固定资产价值一定的情况下,无论企业采用何种折旧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总额都是一致的,因此折旧总额对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在整个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是相同。

但是,由于资金受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企业就会因为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而获得不同的资金时间价值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水平。

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然关系到各期生产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各期利润水平。

一、不同折旧方法的抵税效应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寿命内加快得到补偿。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抵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4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适用企业的所得税税率25%,折现率6%。

1.按平均年限法该企业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4000-500)/3=45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4000-500)/3=4500元,第三年的折旧额为(14000-500)/3=4500元,3年共计提折旧13500元,使用期满后可以抵税3375元,抵税折现金额为4500*25%/(1+6%)+4500*25%/(1+6%)+4500*25%/(1+6%)=3007.14元。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1. 引言1.1 引言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在会计上对固定资产价值递减的过程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法。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报表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影响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呈现、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影响企业盈利状况等角度来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并对结论进行总结和讨论。

2. 正文2.1 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逐年计提折旧费用,以反映资产价值的递减和耗用情况。

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折旧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和折旧费用的计提,进而影响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如果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合理,可能导致资产价值被高估或低估,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产生影响。

正确选择折旧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还会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折旧费用计提,进而影响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些折旧方法可以推迟折旧费用的扣除,从而减少企业当期的税收负担;而另一些折旧方法则可能增加税收负担。

正确选择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税务筹划和财务状况也具有重要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并加强内部控制,确保折旧计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2.2 影响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企业税收负担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税收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成本,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折旧费用,而折旧费用是企业在利润表中的一个重要支出项目。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所得税的影响
摘 要
纳税是每个公民,企业应尽的义务,国家建设,发展离不开税收,因此现在税收的策划 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针对影响所得税的各个形成环节,做起了深入的研究,怎样 才可以在税法规定的界限内合理避税。 固定资产折旧作为税收策划的一块内容, 它以折旧的 形式逐期摊销,抵减固定资产的原值,每期折旧额转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减少当期的税前利 润。 因此,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有利于企业对比选择适合 自己的方法。
三.不同折旧方法下的折旧额 三.不同折旧方法下的折旧额
例 1.温州市某配件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 160000 元,预计残值为 8000 元,使用 年限为 5 年。如表 1-1 所示,该企业适用 25%的所得税率,资金成本率 10% 表 1-1 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
时间 未扣除折旧 利润(元) 产量(件) 110000 1100 100000 1000 130000 1300 90000 900 86000 860 516000 5160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一、以固定资产的计价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期内合理系统的进行成本的分摊, 使用不同 的折旧方法每期提取的折旧额不相同, 进而影响到税前的利润, 使得每期的所得税有所不同。 (一)固定资产的原值 一般购买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成本就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即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企业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都应参考固定资产的原值,以原值为基础,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折旧 的分摊,对折旧的计提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当月增 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处理时预计可收回的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叫做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 残值的金额对折旧额的计提也有影响,预计净残值的得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在固定资产原 值的 3%-5%的范围内,根据企业自己性质自行确定,然后报给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便 以后查询。 (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时, 其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 影响使用年限的因素有很 多其中包含固定资产有形的损耗和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这些都影响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国家已作了规定, 企业必须依照国家的错规定计提折旧。 具体内容 可以参考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一定期限和方法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并计入成本和费用中的一个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有影响,具体如下:
1.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扣除的一项费用,通过折旧可以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2.影响了税前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影响税前利润的计算,企业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率,会产生不同的折旧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税前利润。

3.影响了所得税缴纳时间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也有影响,采用不同折旧方法会影响折旧额和折旧时间,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

4.影响了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折旧会导致资产净值的降低,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值以及资产清理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税负和盈利情况。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以降低税负,提高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随着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渐得到消耗后的帐面上的减值,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税务筹划、现金流和财务报告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探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指对固定资产起始成本的摊销方式,也是企业策划税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为简单和常用的折旧方法,按照等额法原则,每年将相同数额的折旧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每年折旧费用相对稳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方法费用前期较高,后期费用较低,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长久稳定的资产折旧利润分配。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减值更快,比直线法来得更快,而折旧费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

这种折旧方法对于长期生产和运作的机器和设备非常适用,但会使得企业的折旧利润分配不稳定。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加速折旧法的扩展,通常用于碎石生产、采矿和深海开采等大量资本生产。

在这种折旧计算方式下,折旧费用随着设备的适用变化而快速递减,并会将盈余部分抵消。

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务筹划,直接影响企业缴纳的税收数量和税务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折旧方法来实现税收的最小化,使得企业在财务报告阶段可以低估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成本,进而缴纳更少的企业税费。

另外,折旧方法的选择还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直线法下,由于折旧费用的稳定,企业的现金流量顺畅,而加速折旧和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在前期减少。

此外,不同的折旧方法还会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直线法下企业财务报告的整体收入利润更小,而加速折旧法会使得企业前期收入利润高,后期收入利润低。

总结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在税务筹划、现金流和财务报告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最佳的折旧方法,实现税收最小化、现金流最大化和财务报告准确化。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摘要企业所得税在企业纳税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纳税筹划能够使企业减少赋税,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过举例分析说明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地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启发我们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经济效益;所得税绪论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在生产成本及费用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费用的大小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所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直接影响到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

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之间差别相当大,下面就以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研究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例1,振华公司购买的价值150万元的生产线,残值按10%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五年。

该企业适用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五年内,该企业未扣除折旧的税前利润为50万元。

如果公司可以在折旧方法上作出选择,那么公司应该采用哪一种折旧方法呢?下面我们不妨先对不同折旧方法下的税收情况做一个分析。

下面分别运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企业每年的应纳所得税额。

(1)直线法又叫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估计有效使用年限或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直线折旧率其中:直线折旧率=1÷估计有效使用年限×100%按直线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为150×(1-10%)÷5=27(万元),五年累计折旧额为:27×5=135(万元)。

该企业每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均为50-27=23(万元)五年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15(万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折旧率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固定折旧率,常为直线折旧率的一定倍数,其公式为:每年折旧额=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两倍直线折旧率其中:两倍直线折旧率=2×(1÷有效使用年限×100%)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应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研究摘要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于企业进行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的清晰核算来说是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任何一个企业都将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不同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影响到不同会计期间折旧额的分配,进而影响税收的核算。

税收在一个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净收益,但是由于折旧方式方法选择的不同会出现最后分摊的不同。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企业的税负水平,无疑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

同时,合理科学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地组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形成企业丰富税后净利的基础。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借鉴参考的依据。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不能盲目,应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规定,灵活地采取适宜的折旧方法,通过合理、合法的节税来促进企业持续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所得税影响英文摘要及关键字AbstractFor many enterprises,the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fixed asset has been a major task to the accounting of the cost expense and profit,which also has also put it in a critical position of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The selection of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will have an effect on the allocation of the depreciation during different accounting periods and thus affec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ax.The tax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st expense and thus directly affected the net profit of the enterprise.However,the selection of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will also lead to different apportioning depreciation.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economic reform 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seen as the most powerful measure of reducing the tax upon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enhance the economic profit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meanwhile,it has been quite important to manage the fixed asset and calculate the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fixed asset in an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manner,which is also the basis of accurate cost calculation and enormous after-tax net profit.By discussing the effect of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selection on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this paper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enterprise.Rather than choosing the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blindly,the depreciation calcul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 and laws and als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ational and lawful tax reduction.Keywords: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impact一、引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一、引言财政部于2006年2月5日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就《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而言,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计税方面,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在某些方面消除了差距。

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涉及定义、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减值、处置等诸多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既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信息的质量,又会影响到利润表所反映信息的质量。

其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具有比较大的影响,由于企业会计与税法核算累计折旧的方式依据不同致使所得税费用之间的差异,因而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减变动,从而影响企业净利润的增减变动。

文章通过相关资料分析了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号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累计折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4条规定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号规定国家对企业的经营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所得税费用 = 所得税额 * 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是计算缴纳所得税的依据。

由于企业会计税前利润与应交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口径、计算时间可能不一致,因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7条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摘要:详细阐述几种常用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并举例分析企业在采用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所得税额的不同。

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可以使每期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进而影响应纳所得税额。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负担的所得税现值最少。

关键词:折旧,加速折旧法,所得税额,现值第一章不同折旧方法下的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

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

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

但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

就是说,纳税人很难在这方面作合理避税筹划的文章。

于是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计价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而不同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1.1.1.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的原值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以月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1.1.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预计净残值的多少同样会影响折旧额的计提,现行制度规定,各类行业资产净残值的比例,仍在固定资产原值的3%-5%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1.1.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因此在确定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有形损耗,而且应考虑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及其它因素。

国家对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已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

具体参考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内容。

第二节折旧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客观地讲,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分,为合理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例1.某外商投资企业有一辆价值500000元的货车,残值按原值的4%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

按直线法年计提折旧额如下:500000×(1-4%)/8=60000(元)假定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0%,则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60000×33%×5.335=105633(元)5.335为8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如果企业将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则年提折旧额如下:500000×(1-4%)/6=80000(元)因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80000×33%×4.355=114972(元)4.355为6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者对企业更为有利。

如上例所示: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则节约资金114972-105633=9339(元)。

当税率发生变动时,延长折旧期限也可节税。

例2.上述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如果货车为该企业第一个获利年度购入,而折旧年限为8年或6年,那么,哪个折旧年限更有利于企业避税?8年和6年折旧年限的避税情况:(1)、折旧年限8年,年提取折旧60000,折旧各年避税额:第1、2年0,第3、4、5年9000,第6年18000,第7、8年18000,避税总和81000元。

(2)、折旧年限6年,年提取折旧80000,折旧各年避税额:第1、2年0,第3、4、5年12000,第6年24000,第7、8年0,避税总和60000元。

可见,企业延长折旧年限可以节约更多的税负支出。

按8年计提折旧,避税额折现如下:9000×(3.791-1.736)十18000×(5.335-3.791)=46287(元)按6年计提折旧,避税额折现如下:12000×(3.79l-1.736)十24000×0.564=32031(元)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即将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按合理且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摊配。

这不仅是为了收回投资,使企业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而且是为了把资产的成本分配于各个受益期,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

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

因此,怎样计算折旧便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第三节几种常用的计算折旧的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1.3.1.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使用年限法又称年线平均法、直线法,它将折旧均衡分配于使用期内的各个期间。

因此,用这种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中都是相等的。

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使用年限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额相同,但是缺点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修理费越来越多,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1.3.2.产量法产量法是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会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因此,将年限平均法中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改为使用这项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应计折旧资产的估计总产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当年产量×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产量法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1.3.3.工作小时法这种方法与产量法类似,只是将生产产品或劳务数量改为工作小时数即可,其计算公式为: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应计折旧资产的估计耐用总小时数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当年工作小时数×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工作小时法同产量法一样,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1.3.4.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在后期则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

加速折旧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率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数字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但这并不是指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或多提折旧,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

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

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

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从企业税负来看,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最轻,自然损耗法(即产量法和工作小时法)次之,快速折旧法最差。

这是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适用较高税率;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

因此,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比较轻。

相反,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税负。

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

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下面我们利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一下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例3.广东某鞋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

如表1-1所示,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资金成本率为10%。

表1-1 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年限未扣除折旧利润(元)产量(件)第一年 100000 1000第二年90000900第三年 120000 1200第四年 80000 800第五年 76000 760合计 466000 4660(1)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估计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4000(元)估计使用年限5年。

第一年利润额为:100000-34000=66000(元)应纳所得税为:66000×33%=21780(元)第二年利润额为:90000-34000=56000(元)应纳所得税为:56000×33%=18480(元)第三年利润额为;120000-34000=86000(元)应纳所得税为:86000×33%=28380(元)第四年利润额为:80000-34000=46000(元)应纳所得税为:46000×33%=15180(元)第五年利润额为:76000-34000=42000(元)应纳所得税为:42000×33%=13860(元)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21780+18480+28380+15180+13860=97680(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21780×0.909+18480×0.826+28380×0.751+15180×0.683+13860×0.621=75350.88(元)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