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媳妇管教孩子让中国婆婆目瞪口呆

合集下载

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家长学校讲座材料

首先对你们如约来到学校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向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长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我也是孩子的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是同事,是战友,所以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

都说中国的家长最辛苦,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不仅操心孩子的学业和今后的工作,还得拼命地为孩子们攒钱,买房,操办婚事,等到把孩子辛辛苦苦地拉扯大,安顿好年迈的老人,自己也就老了。

所以往往是省吃俭用一辈子,如果孩子没教育好,到头来,老了,没用了,落得个两手空空。

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孩子到了十八周岁,家长就没有抚养的责任了,老人也由国家养老机构“全权负责”,而相比之下,我们真的是累多了。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有一句话,意思是说,你的后半生是否幸福,在于你的孩子。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家长们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我们理所当然地关心和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的问题。

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长们的头等大事。

我们亲眼看见有些家长只顾外出打工为孩子挣钱,而孩子的教育荒废了,孩子不但学习成绩没搞好,连做人也成问题,不是打架就是闹事,大把大把地花钱,性格暴躁,一点也谈不上孝敬父母,养成了一大堆的坏毛病,成了家长的心病。

之所以把大家请来,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而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有效配合。

你是否注意到,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为什么为产生那么多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教育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有专家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就存在着有问题的家教。

尽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有人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这句话并不矛盾。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这方面的管教,主要是靠家长您了。

学校只能从正面教育孩子不乱花钱,真正更有效地管理孩子乱花钱,家长更有力。

3、孩子晚上在家不能定时学习,贪图看电视或睡觉、贪玩。

除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外,各年级的学生,每晚都有较多的家庭作业。

洋媳妇教育孩子,让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洋媳妇教育孩子,让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洋媳妇教育孩子,让中国婆婆大开眼界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

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

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

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

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

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托比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

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

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8篇

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8篇

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8篇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8篇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校长在家长会上发言稿篇1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对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家长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召开这次家长会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本学期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利用这个时间,和各位家长通报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通过家长会了解和掌握各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期待和建议。

第三,与家长密切沟通配合,共同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我代表学校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期的一些学校要求;二是与大家分享家庭教育几点看法。

学校的要求:1、关于到校的问题。

学校要求是:不过早到校也不要太晚,学校对这一规定已经三令五申,反复通过班主任告知家长,但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到校过早。

我们学校规定教师早看班时间是7点半,午看班1:30,值班领导到岗时间是早7点,午1点。

因此,学校7点开校门,值班领导到岗,学生方可陆续进入校门,进行上交作业、卫生分担区清扫等工作。

但现在发现在7点前到校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学生六点就进入校园。

这就让学校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让孩子进校,孩子在校外逗留,会有许多安全隐患;如果让孩子提前进入校园,值班教师没有到岗,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基于孩子的安全,我校强调各位家长7点以后送孩子到校,尽量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切实在家用好早餐,如果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在家早读的习惯。

学校将严格按照值日教师到岗后,7点开校门这个规定进行。

请各位家长务必配合,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2、关于接送问题:最近学校周围进行道路拓宽工程,可能给学生上学带来不便,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改造工程,希望大家也要理解。

越是道路紧张,家长接送越要到指定地点。

现在上学、放学两个时段,是校门口人流最密集、最拥堵的时刻,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段。

看看美国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不同

看看美国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不同

看看美国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不同/qzone/622000575/1288023495.htm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带着孩子出去公园玩,小孩子玩得兴起,就难免摔倒。

这个时候,中国的父母,一般都会赶紧跑过去,一边扶起孩子,一边嘴巴里还会叨念着:乖宝,疼不疼?不哭不哭,妈妈给你买好吃的。

我在美国看到的家长却不是这样。

他们看到小孩摔倒,很少有去扶的,就算孩子哭得再厉害,他们也只会在一旁鼓励:好孩子,自己摔倒的,自己爬起来。

这个比喻虽然老套,但却非常经典,我想可以看出中美父母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中国父母习惯为孩子代劳,舍不得孩子吃苦;美国父母,则鼓励孩子自己的困难自己面对。

(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一)自己不吃饭,那就活该挨饿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小伙子大卫,毕业后在美国娶了洋媳妇结婚生孩子,大卫的妈妈也从中国到纽约跟他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作为奶奶,自然是对孙子疼爱有加。

没过多久,洋媳妇与中国婆婆之间对孩子的不同教育就开始有矛盾了。

一天中午,孩子在吃饭时耍脾气,洋媳妇就说,不吃就算了,晚上也不要吃,2岁多的小混血也很倔强,不吃就不吃。

于是到了晚上,洋媳妇让中国婆婆做了几样中国特色的菜,其中还有混血十分喜欢的糖醋里脊。

洋媳妇把桌子布置很漂亮,各样餐具备起,晚餐开始了,小混血忘了中午说过的话,问妈妈怎么没有他的餐具?洋媳妇说:“你中午自己不吃的,还说了晚上也不吃的,说话要算数。

”中国婆婆一听,当时也没当回事,她认为,洋媳妇顶多就是吓吓孩子,哪会真的那么狠心不给孩子吃饭,于是也没说什么,就招呼儿子媳妇一起吃饭。

可是,中国婆婆吃到一半,发现孩子虽然可怜巴巴地站在一旁很久了,但洋媳妇依然不为所动,还是没有叫孩子上桌吃饭的意思。

这下,中国婆婆开始心疼了。

她赶紧拿了盘子,给孩子装好糖醋里脊,端给孙子。

洋媳妇见状,马上制止:你别管他,中午是他自己不想吃饭的,还说了晚上也不吃。

说话要算数。

饿了也是他自己的事。

饿几次,他自己就知道了。

中英婆婆媳妇大战:到底怎样教孩子

中英婆婆媳妇大战:到底怎样教孩子

中英婆婆媳妇大战:到底怎样教孩子她们,一个是中国媳妇,一个是英国婆婆!本文主人公李晓林在远嫁伦敦后,遇到了一个在教育方式上大胆、另类,和自己的想法迥异的洋婆婆。

为了儿子的教育,李晓林和洋婆婆之间矛盾重重,甚至发生了多次激烈的争执。

然而,爱子心切!这对异国婆媳几经磨合,终于从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上取长补短,有效地消除了文化差异,最终达成了默契!爱在他乡“洋”婆婆来了中英婆婆媳妇大战:到底怎样教孩子今年33岁的李晓林是江苏南京人,她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李晓林外表美丽、气质出众,性格沉稳又开朗。

2000年6月,李晓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英资企业工作,由于她能力超群,业绩出色,屡次被公司提拔。

李晓林在事业上很出色,却无暇顾及个人问题。

直到2003年春,李晓林被派到英国总部出差时,才遇到了意中人——公司的特聘律师吉恩。

2004年4月20日,这对相亲相爱的人结为伉俪。

而新婚之初,李晓林没想到要面临的第一个麻烦竟然是和吉恩的母亲之间的关系,此前没有人教她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洋婆婆。

由于劳拉是从曼彻斯特赶来参加婚礼的,又加上她有3年没和儿子相聚了,婚礼结束后,她留在了伦敦。

为了不打扰吉恩和李晓林的蜜月,劳拉起初是住在酒店里,李晓林觉得这样不太好,就向吉恩提出:让妈妈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

也许在英国少有这么主动示好的儿媳妇,劳拉得知后,非常感动,直夸李晓林是个善良的好女孩。

1没想到,劳拉竟误会了李晓林的意思。

几天后,她请亲戚帮她把在曼彻斯特的家当托运了过来。

李晓林有些尴尬,她没想过要长期和婆婆住在一起,但事已至此,只能默许。

当李晓林和劳拉真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后,她才发现,这个出生贵族的洋婆婆,个性好强又敏感,不太容易相处。

首先,劳拉要求李晓林对她直呼其名,而不是喊她妈咪,她说这样感觉更亲密,但李晓林却不习惯这样称呼长辈。

更让她不可理解的是,劳拉竟然让她辞职在家里做全职主妇!但是李晓林一心希望在伦敦闯一番自己的事业。

土婆婆与洋媳妇:吵吵闹闹都是爱

土婆婆与洋媳妇:吵吵闹闹都是爱

土婆婆与洋媳妇:吵吵闹闹都是爱作者: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33期三年前,河南农村小伙陈宣宣带回来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媳妇儿,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大新闻。

后来,洋媳妇儿产下了儿子陈玛尔克。

然而,在照料孩子方面,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使得农村婆婆和洋儿媳矛盾丛生。

一对异国婆媳,最终能重归于好吗?困境中河南小伙鼎力相助,高学历洋媳妇儿嫁入山村2017年3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南环路一家民营医院妇产科,一位金发碧眼的产妇躺在产床上,看着身边刚出生的宝宝满脸喜悦。

产妇的中国丈夫、婆婆则在一旁难掩喜悦地忙活着。

金发产妇来自乌克兰,名叫阿廖娜,她的中国丈夫陈宣宣是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董庄村人。

洋儿媳给自己生了个漂亮的混血孙子,婆婆吕玉凤别提有多高兴。

她怕儿子照顾不好孙子,一连两天不眠不休地在病房里忙碌着。

三年前,儿子陈宣宣给吕玉凤领回来个洋儿媳,消息风一样传遍全村。

村里人从来没见过外国人,看到陈宣宣的洋媳妇儿身材高挑、金发碧眼,听说还是个研究生,都夸陈宣宣有本事。

不过,也有不少乡亲替陈宣宣担心,他只有高中学历,家庭又不富裕,这个漂亮的洋媳妇能在村里待得住吗?乡亲们的担心吕玉凤也有,陈宣宣对母亲的担心付之一笑,因为他对阿廖娜很有信心。

2015年6月下旬,陈宣宣到北京参加一个魔术表演活动,就在他赶到的当天,阿廖娜随着演出团队也到了那里。

阿廖娜毕业于乌克兰航空大学,硕士毕业后在乌克兰机场上班。

因为喜欢中国,加上身材高挑,她加盟北京一家演艺公司,到中国做平面模特。

到北京后,阿廖娜才发现,所谓的平面模特工作是假的,其实是让她跳舞。

陈宣宣时年25岁,比阿廖娜大1岁,虽然语言不通,却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

陈宣宣与阿廖娜一共在北京待了5天。

5天后,陈宣宣在前往山西演出的路上,接到了阿廖娜的电话。

她说她不会跳舞,已经离开了演出团队,现在到了河北定州。

陈宣宣觉得,阿廖娜在中国人生地不熟的,这样四处乱跑太危险。

他决定不去山西演出了,马上坐火车赶往定州。

洋媳妇发愁混血宝宝不说外语妈妈别担心我是中国人必须说中文

洋媳妇发愁混血宝宝不说外语妈妈别担心我是中国人必须说中文

洋媳妇发愁混血宝宝不说外语妈妈别担心我
是中国人必须说中文
当洋媳妇怀孕生了混血宝宝后,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难以学会母语,甚至完全不会说母语。

虽然洋媳妇也想让孩子说流利英语,但混血宝宝必须要学会说中文。

为什么呢?
首先,母语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基础。

母语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幼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处于发育的关键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孩子从小就听不到母语,就会影响他的母语能力的形成,导致后期很难学好其他语言。

其次,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

中文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意方式,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重要,如果孩子不会说中文,他很难理解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最后,中文是孩子与祖辈、亲戚之间沟通的桥梁。

血浓于水,对任何人来说,家庭都是最亲密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是
最自然、最舒适的。

如果孩子不会说中文,他就无法和祖父母、
亲戚进行正常、深度的交流,这不仅会影响亲属之间的感情,也
会让孩子少了解许多家族的文化和传统。

所以洋媳妇必须要让孩子学中文,即使日常交流中英文是主流,孩子也必须要掌握中文,这不仅是当下的需求,也是孩子未来成
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浅谈家长素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长素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长素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一、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再用几个数字来显示其重要性。

蒙特梭利说过:人类3岁以前所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成人花60年拼命学习所获得的知识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幼儿期的智力发展作了大胆的假设:若把17岁时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当作标准,那么从出生到4岁已达到其50%,5—8岁又获得30%,9—17岁的9 年时间完成其余的20%。

而生理学家也发现,3岁幼儿的脑神经发育已经达到成人的60-80%。

幼儿在这个时期以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来学习、获取需要,以人们无法想象的惊人速度和能力将所有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事物照单全收,并像照相机一样一一留在大脑的底片中,从而形成一生人格、智慧、情感、意志以及生活习惯、方式的基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所以,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给家庭、父母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父母从此担起了一份永远的、沉甸甸的养育和教育的责任。

而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

所以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家福禄倍尔曾形象地说:“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我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历史上,它是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核心的,以私塾为代表的学习三字经、论语便是最好的说明。

而现代家庭教育强调它在促进儿童基本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身体健康和智能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当前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也正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很多家长在家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在教育孩子上还存在些困惑,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适时地教育,可能会出现教育行为不当的现象。

这正是许多家长所困惑的“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教育效果”的症结所在。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下面举几个常见例子请家长参与回答-----1.【孩子走路摔倒。

中国彪悍婆婆如何“收服”美国媳妇-情感文章

中国彪悍婆婆如何“收服”美国媳妇-情感文章

中国彪悍婆婆如何“收服”美国媳妇_情感文章谁说中国婆婆到美国,就一定要入乡随俗?看彪悍婆婆如何“收服”美国媳妇一家。

初见洋媳妇,婆婆很满意王建军和老伴杨红旗还是头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

尽管儿子王恩在电话里再三保证绝对能在机场接到他们,但杨老太太的脚刚踏上地面心里就慌起来。

周围全是高鼻梁深邃眼睛的洋人,说的是自己听不懂的话,万一找不到儿子,连回国都成问题。

走出机场,杨红旗松了口气。

写着自己和老伴名字的大纸牌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举牌子的正是四年未见的儿子和腆着大肚子的媳妇凯莉。

什么都没有凯莉的肚子更吸引杨红旗的视线。

那可是王家的金孙啊!还没等她开始嘘寒问暖,媳妇的笑脸已经贴到她脸颊上。

“欢迎你们来到‘梅国’的家!”贴面礼,拥抱礼,不但自己享受到了,连老伴也免不了俗。

“现在不觉得是有伤风化的行为了?”王建军小声打趣老伴。

在国内时,杨老太一在电视上看见男男女女又是抱又是亲的,铁定会给人家贴上“有伤风化”的标签。

“这叫入乡随俗。

我觉得很好,看我这媳妇对公婆多热情,比那些见到公婆就冷着脸的中国媳妇好多了。

”也许是因为凯莉的大肚子,也许是因为偌大的机场就儿子和凯莉是自家人,觉得亲切,杨红旗对媳妇的第一印象格外好。

凯莉漂亮又懂礼貌,还苦心和儿子学中文讨好二老,除了语言沟通上的些许障碍,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为条狗就要报警抓你妈?儿子的家在美国一个小镇上。

车刚停下,院里就传来一阵狗吠声。

王恩知道母亲怕狗,急忙解释:“妈,你不知道,这狗可忠心了,跟着凯莉都快八年了,比我都早认识你媳妇呢。

性子也温顺,就算你咬它它都不会还嘴的。

”杨红旗心里有些小堵。

儿子明知自己怕狗,难道就不能让媳妇和她的狗做出一点小小的让步,先把狗送到别处,等他们回国后再接回来吗?可她还是嘴硬,“不说我怕不怕狗,怀孕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在家里养狗,那狗有病菌的,万一害到孩子怎么办?”王恩抚摸着热情迎接他们的金毛大狗Ken,“我们已经带狗检查过了,没有携带弓形虫,放心吧,很安全!”怕什么就招惹什么。

如何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

如何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

如何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有时候婆婆会对孙辈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提出干涉的意见。

如何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妥善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给予一些建议。

一、沟通理解,尊重差异首先,我们应该理解每个人的观念和教育背景都有所差异。

作为子女和婆婆之间,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倾听对方的建议和意见。

尊重婆婆的经验和观点,但同时也要表达自己对子女教育的看法。

通过互相沟通,我们可以理解彼此的立场,并且为解决问题找到更好的方法。

二、保持冷静,淡化干涉当婆婆对子女的教育有干涉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心态。

不要过于激动或者与婆婆争吵,这样只会增加矛盾和紧张氛围。

相反,我们可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婆婆能够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决定。

逐渐淡化婆婆的干涉,让她意识到子女的教育问题应由父母来决定,而她的干涉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建立边界,保持家庭和谐为了解决与婆婆之间的教育干涉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明确的边界和规矩。

与伴侣共同商讨,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决策权。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婆媳之间因教育问题引发的矛盾,也可以保持家庭的和谐。

在制定规矩时,要尊重婆婆的感受,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寻求专业建议,解决问题如果与婆婆的教育干涉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我们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例如,咨询心理学家或家庭治疗师。

专业人士可以从中立的角度出发,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帮助我们应对婆婆的干涉,保护子女的教育权益。

五、培养良好家庭氛围,加强亲子关系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来加强自己与子女的亲子关系。

一个和睦的家庭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的不良影响和干涉。

通过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孩子也会更加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通过维护与伴侣的关系,建设夫妻和谐,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婆婆的干涉。

结论在处理婆婆对子女教育的干涉时,我们应该保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问题。

教育儿子时,婆婆总是唱反调

教育儿子时,婆婆总是唱反调

教育儿子时, 婆婆总是唱反调一家人去饭店吃饭,3岁的儿子看中了服务员手里的iPad,那是人家用来点菜的。

他以为和家里的iPad一样,可以玩游戏,就吵着要拿来玩。

我跟儿子说,不可以。

他不听,呜里嘛里吵着要。

老公点菜的时候,儿子不停地扑上去抢,还嚷嚷着说:“阳阳也要点菜。

”我提高嗓门制止他,他就哇哇地哭。

婆婆见状,说:“给他玩一玩吧,玩一玩又不要紧。

”我解释说:“这是人家的菜单,不是用来玩的。

”婆婆装出无奈的样子,对着阳阳说:“妈妈不�玩,没办法呀。

”阳阳看有人相帮,声音变得更大,一边说:“妈妈坏,坏妈妈。

”婆婆上前哄他:“阳阳就玩一会会,好不好?”说着向我老公努努嘴,示意他赶紧把iPad送上……阳阳拿到了iPad立刻停止了哭闹,一场风波看似平息了,我内心却是不平静的婆婆是阳阳的靠山俗话说“三岁看到老”,阳阳3岁多了,该是要立立规矩的时候。

现在的他一副小霸王的模样,在家称大王,出门就是个熊孩子。

对他的教育,我真是有点头疼。

平时在家都是婆婆带孩子,宠他,做错了事情也不批评。

我有时看不下去批评了,她还要不高兴,说:“他才那么点大,懂什么?”我说:“你不教,他怎么会懂呢?做错了事情就要批评,该训的时候训,该骂的时候骂,他才会记得住道理。

”婆婆表面上是答应的,说,教育的事情我不管,你们当爸爸妈妈的管,但是一遇到事情,她就摒不住要冲上来管阳阳刚上幼儿园那会,有逆反情绪不愿意去,我和老公的意思是不能由着他,必须坚持送。

我给儿子摆事实讲道理,威逼利诱,说了不上学的严重性,又说家里没人带他,好不容易把他训服了,帮他擦干了眼泪背上书包。

没想到,婆婆这时来了一句:“最近天气不好,幼儿园感冒的孩子多,他不想去就算了。

”小家伙一听马上过去抱奶奶的大腿,哭喊得比之前更厉害:“我不要上学,我不要上学。

奶奶带我。

”我那些劲算是白费了。

孩子小,但他很会看“山势”,知道有奶奶这个靠山,立刻飞扬跋扈起来。

得逞了几次之后,他就知道上幼儿园并不是非去不可的事,每天早上闹一闹,就可以不用去上学了。

“羊爸”才是虎妈式管理的点睛之笔

“羊爸”才是虎妈式管理的点睛之笔

“羊爸”才是虎妈式管理的点睛之笔作者:来源:《中外管理》2011年第05期最近,“虎妈的胜利”在美国引起大讨论,虎妈的故事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成了美国人观察中国崛起的一个热门视角。

事情缘起是这样的:“中国妈妈”这几年在美国几乎成了溺爱的代名词,但随着虎妈——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好》发表,西方人发现:原来中国妈妈除了溺爱的一面,还有在学习上对孩子极其严厉的另一面!这在以宽松式教育为主的美国引起很大争议。

但是,更大的惊叹还在后面,最近正值美国大学入学录取时期,虎妈的女儿已经被哈佛和耶鲁大学分别录取,正沉浸在“上哈佛还是上耶鲁”的幸福中。

这下,美国妈妈们崩溃了。

虎妈的教育方法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也没什么稀奇,无非是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等。

但虎妈的教育方法震动了美国人,人们发现中美教育也已经成了个“围城”事态:中国妈妈看着美国妈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美国妈妈看着虎妈眼红耳热之际,也在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宽松了。

点评:教育也是一种管理,好的教育正是好的管理内核之一。

正如此,商界有一大批教师出身的杰出企业家,曾经的教育风格恰恰也是他们的管理风格。

而宣称“严厉的中国妈妈比软蛋的美国妈妈更好”的虎妈为什么能成功?笔者认为目前看到的各种分析里,无一例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虎妈身上,而忽视了背后的那位美国老爸!在能找到的关于美国老爸的文字中,有限的几句话是这样提的——虎妈说:“我丈夫要求我不要太严,我和他签协议让他不要干预我对孩子进行中国式教育。

我问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如果从孩子(被管理者)的视角来看,其实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着的是“双首长制”,而绝不是虎妈一人。

虎妈的教育虽然“有效”,但“服从性训练”让孩子失去独立性的危险,化解在了那个不声不哈、也没引起媒体关注的父亲身上——如果说虎妈是孩子头脑的“入水口”的话、“羊爸”则是那个“出水口”。

从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英语学院113班臧宇2011220147由于各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等,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出现冲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阐述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中有关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以此帮助人们认识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这是一部反应婆媳关系的电影,剧中的洋媳妇爱玛是英国某媒体的一位知名记者,因为怀孕助产把婆婆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因为彼此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东西方人文文化之间的差异,她们经常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

婆婆是个典型而传统的东方女性,善良,贤惠,总是按照他们那辈人的生活习惯,溺爱自己的宝贝孙子,勤俭持家。

爱玛则是一位事业型的职业女性,她总想在保全自己家庭的同时,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为此她和婆婆产生了分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赤裸裸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但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意外的事件使得他们的生活一落千丈。

关键时刻,同舟共济,亲情和人性在那一刻也经受了水与火的洗礼。

为了还儿子一个清白,两个曾经差点反目的女人携起手来,共同拯救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真正的罪犯终于被绳之以法,他们的亲人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结局皆大欢喜,爱玛的上司也对婆婆大加赞赏,嘱咐爱玛去发掘,跟踪中国的婆婆,中国传统的女人们,永远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

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

婆婆虽然传统,守旧,可善解人意,明白家庭中的厉害关系,家,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要善于打理,经营。

婆婆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说服洋媳妇,珍惜夫妻之间的情分,把握好自己。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婆媳之间的冲突与纠纷,但这些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实际上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传统习惯。

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学校家长会发言稿

学校家长会发言稿

学校家长会发言稿学校家长会发言稿1十八中,这样一个百年历史的学校,曾经的武威师范,这曾经是培养老师的摇篮,后来的普通话培训和教育基地,它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是别的任何学校都无法比的。

__年改制为武威十八中,现在这里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有如此敬业的老师,但我观察,在这样优美的育人环境中,为什么我们的有些同学走出十八中之后会脱去十八中的校服呢?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自信,所以培养我们学生的自信心是我校当前办学成功的要素之一,我们从上至下,上至每一位老师,下到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以我们自己的学校为荣。

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让学生学会感恩。

首先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位孩子要记得感恩学校,感恩老师。

因为只有你的心完全改变了,你的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你的学习习惯就会变得良好,性格也会变得美好,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变得精彩,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

首先,学校召开本次家长会,旨在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沟通的桥梁,为的是共商教育策略。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这也是学校的根本出发点,这是一个起点,我们有责任相信,经过三年的学习,十八中会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发展。

十八中的前身是始建于19__年的武威师范,__年改制为武威十八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被教育部评为“育人示范性”学校,全国共346所,武威仅我们学校有此殊荣。

__年,我校被授予“全市教育系统园丁获得者先进”单位,我校也是武威唯一一所具有全国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员的学校。

近几年,学校狠抓常规管理,立足基础,攻坚克难,严格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这样的管理结果校风变好了,学风变浓了,进而向高效课堂要质量,为此高考的成绩逐年在上升。

以学带教,严抓师德师风,旨在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炼,结构均衡的教师队伍。

习惯养成方面,提倡“先做人再成才”,人才就是先做人再成才的过程;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我家来了个洋媳妇

我家来了个洋媳妇

我家来了个洋媳妇作者:郭长征来源:《祝您健康》2009年第01期露安娜是我在德国留学时娶的媳妇。

去年春节前,她跟我回乌鲁木齐拜见我的父母。

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因为父母对我的跨国婚姻一直持反对态度,总以为自己不懂外语,和洋媳妇的语言沟通有障碍,再说,彼此的文化风俗习惯又不同,怎么和睦相处呢?我这次携妻回家能否得到父母的欢心,心里实在没底!在乌市呆了半个月后,露安娜执意要我送她到大学培训班进修中文,她说,她的汉语水平提高了,可以把我们的家庭幸福指数提高。

我见她信心十足,只好拿原来准备到上海旅游的钱给她缴了学费。

此后的两个多月,她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每天早出晚归,半夜里还拿着词典读读念念,认真的似乎要当一个汉学家。

结业那天,正好是腊月三十,露安娜回到家。

孩子似的在家人面前手舞足蹈,把鲜红的结业证书吻了又吻,父母见洋儿媳如此高兴,立马张罗了一桌佳肴,为露安娜的结业表示庆贺。

激动的露安娜亲吻了婆婆,吻了小妹,还吻了父亲,吻得父亲的脸涨得像块大红布。

酒过3杯,在家人的赞扬声中,露安娜为了显摆自己的汉语言能力,要当过教师的婆婆出题测试!婆婆为了让她知道一下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出了这样一道题——婆婆说,成语是中文的一大特点,请你说出一个表达内心非常高兴的成语,并且里面要有一个数字,比如:两情相悦。

露安娜张口就说,妈妈,这太容易了,我回答一个,大笑三声!这词里既有表示高兴的笑,又有表示数字的三,这算是个标准答案吧!妈妈摇头说,这词是表达了喜悦,也有数字,但是这不算成语,得重新来。

这下,我媳妇有点懵了,坐在凳子上想了半天也没答出来。

父亲鼓励她说,别着急,我国成语多,培训班上老师讲过的这方面的成语一定不少呀!正当众目睽睽之时、露安娜突然一拍手站了起来,大声说。

啊!我想起一个最棒的答案来了!此际。

她得意地一口干了杯中的红酒,还模仿着我平时在她面前卖关子的样子,紧抿着唇,瞪着一双大眼巡视着在座的家庭成员,然后,得意地一拍桌子,高声答道:含笑九泉!啊?!我们听了一愣,接着都大笑起来。

中国媳妇遭遇日本隔代抚养

中国媳妇遭遇日本隔代抚养

中国媳妇遭遇日本隔代抚养2003年,我到日本半年之后生下了老大,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抱着孩子出了院回到家,发现婆婆把我们的房间重新布置过了。

窗边摆上了婴儿床,上面盖着绣着小熊的可爱的婴儿被(我住院前婆婆带着我一起组装好婴儿床,装好被罩和枕头),床边放着崭新的白色浴盆和成袋的纸尿裤。

当天晚饭是婆婆做的,狗是老公去遛的,我的工作是和在住院期间一样只照顾刚生下来的孩子。

当时住的产院奉行的方针是在住院期间就每天逐渐增加产妇独自照顾婴儿的时间,住院的最后两晚孩子都要自己照顾。

我在医院时就已经被累得睡眠不足,因此回到家仍然感觉很疲惫。

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婆婆就不再给准备早饭了。

我把孩子放在厨房门口的沙发上抽空做饭,孩子一哭我就去照顾她,一停下我就再去做别的事情。

开始的几天我只要照顾孩子就行了,家里的事情几乎不用管。

婆婆请了几天假之后很快就恢复上班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刚出生的小亚以及婆婆90岁的爸爸,还有我们从中国带来的小狗。

我一个人要照顾孩子全部的吃喝拉撒,给老公以及他姥爷准备两顿饭,把全家的衣服洗净晾干还要再叠好,另外还有一只狗的散步和喂食。

一天晚上,积累的劳累和压力让我抱着孩子在向刚回家的婆婆问安的时候身子一晃差点没倒下去。

婆婆有点担心了,破例给我带了一晚孩子,允许我可以一个人去睡觉,那是我出院之后唯一一次不用照顾孩子的夜晚。

小亚小时候不好好睡觉,不抱着就哭(我承认很可能是由于我照顾得不好),抱了半天哄似睡熟了把她一放下她就醒来再哭,那段时间的夜里我经常为了让她睡觉而博斗,最后常常是我也精疲力竭了就只剩下和她一起哭。

当有一天晚上我痛哭流涕的去找婆婆诉苦的时候,婆婆却说没见过这样没出息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哭的。

孩子不肯睡觉你就不干活了吗?你就不给家人做饭了吗?于是她给我买回来了背背带,教我把孩子背在背上一边干活一边带孩子。

背背带绝对是育儿法宝,借助于它的威力在带孩子的同时我没有耽误干任何家务活。

做饭、洗衣、遛狗的时候都可以背着孩子,孩子在我后背上也总是睡得格外香甜(关于背带用法请参考日本妈妈利用育儿小工具一个带两个以及日本妈妈的十条育儿秘笈)。

婆婆带娃的越界行为

婆婆带娃的越界行为

婆婆带娃的越界行为文|菁妈菁妈有一个同学嫁到了美国,在同学群里面聊天的时候,当有女同学无可奈何地诉说家里面婆婆的各种糗事时,嫁美国的同学却觉得有点不太理解。

因为他们在美国结婚之后婆婆都不会跟小夫妻一起住的,甚至是在她老公成年的时候,婆婆就已经把老公赶出家门了。

现在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两夫妻一手一脚挣回来的,所以婆婆也不会对他们的事情指手画脚。

在美国婆媳的关系非常的淡,只比陌生人好一点,所以也压根没有婆媳关系!我们说距离产生美,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中国式婆婆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各种越界,这也是导致婆媳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导火索!喜欢越界的中国式婆婆,喜欢做三件事,让年轻人很无语第一件事:孩子成长过程中越界“婆婆”这个名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儿子,而儿子又娶了一个媳妇,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老婆婆在自己的儿子成长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越界的行为!甚至养成一个妈宝男。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是一个刚结婚没多久的女孩写的,自己跟老公谈恋爱的时候,觉得老公特别的斯文,彬彬有礼又孝顺。

没想到结婚之后,老公妈宝男的形象慢慢地露了出来,家里面买大件的家具的时候,这个女孩问老公要钱,老公却说我的工资卡一直是我妈拿着,我这里没有钱!而平时两夫妻要商量什么事情的时候,老公一般都不提意见,你再问得急了,他就说我回去问一下我妈。

有一次这个女孩出差提前回家更是看到让她非常诧异的一幕,老公在浴缸里面洗澡,婆婆居然还帮老公搓背,这一幕直接击溃了她的内心,离婚变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孩子慢慢地长大,他就应该要独立,如果婆婆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横加干扰,很容易养成妈宝男。

第二件事:对小夫妻的小家指手画脚比如媳妇平时自己上班,喜欢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婆婆就看不惯,天天唠叨。

而“中国式婆婆”最喜欢指导小夫妻的事情,就是结了婚要生孩子啦,催生孩子,现在国家放开三胎,就各种花式催生二胎三胎的。

生不生孩子是两夫妻的事情,如果婆婆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干预,很容易影响小夫妻的感情。

旁观洋外孙与洋外媳“斗法”

旁观洋外孙与洋外媳“斗法”

旁观洋外孙与洋外媳“斗法”2014年陪姐姐去了一次美国,看望姐姐的儿子―――我的外甥和他的洋媳妇,还有可爱的小外孙四岁的乔治。

这次美国之行主要是受外甥之邀,外甥除了担心自己母亲出这么远的门是否应付得了,还有一个目的,来之前他跟我电话交代,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国内是不一样的,他担心母亲会和妻子苏珊在这个问题上有东西方认识上的差异,从而造成不愉快,而我则是去安抚他母亲的最好人选了。

既然私下接了这个任务,何况外甥和我从小一起玩大的,感情没得说,因此我处处事情上都留意。

半年下来,我总结出一句话:对美国的家庭教育,别的人最好的位置,就是旁观,即使是长辈,也不要插手,这是美国家长的底线。

到美国的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给我印象深刻的事儿。

周一的早晨,乔治吃好饭,穿好衣服由苏珊送去社区内的校车站坐车去幼儿园,苏珊刚进门,姐姐就惊呼着从厨房跑了出来,我和苏珊紧张地看过去,姐姐手里拿着一只硬纸卡和塑料片做的小帆船。

原来乔治走得匆忙,把家庭作业,自己做的小帆船忘在了桌子上,“哎呀,孩子一定被老师批了,赶紧给送去吧!”姐姐边说边去房间穿外套,苏珊示意我说:“阿姨,不要让妈妈那样做!”尽管我不明白为什么苏珊不许姐姐那样做,但是我看见她的表情很认真,想起外甥的交代,我只好去姐姐房间劝止了她。

晚上放学回来,果不其然,乔治很不开心,他说同学们拿着帆船在水池里演练的时候,他只好独自坐在一旁。

苏珊接口说道“那么下次你不会再忘记了吧?”乔治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自那以后,乔治真的再没有把东西忘在家过。

我同事的女儿上小学了,经常忘记带作业,然后打电话给同事,同事就放下工作送过去,还要忍受女儿抱怨没有帮她想着,前后对比,相差就太大了。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朋友式的,这种平等也包括子女与父母互相的要求与对待上。

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他们永远只会教孩子如何做,而不是帮他们甚至代他们做,教会孩子知道承担责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美国家长和孩子这种平等式相处还表现在与孩子心灵共通,他们不会用一种大人的、有别于孩子的眼光和思维去与孩子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

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

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
岁了。

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

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1.不吃饭就饿着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

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

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

”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

”“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

”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

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

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

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

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

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

”苏珊温柔地回答。

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

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孙女。

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2.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情。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

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

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四处转悠。

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

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

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

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

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

”托比不愿意,又哭又闹。

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

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

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说:“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

”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

”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

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

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

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虽然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

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
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

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

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

”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

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

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不同的教育理念来学习思考,到底该如何的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可能有些人瞧不上国外的教育方法,但是在你扬着下巴,用鼻孔鄙视他人的教育之前,请好好的想想: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能把你的孩子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不是天真就可以畅通无阻!
别用孩子的一生为你的无知和固执买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