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7篇2

初中语文论文7篇(2)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听讲,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必然结果,“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对语文学科的基本把握不够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将语文作为科学的工具与人文性对立起来,知识与能力不能相容。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人文的性质,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一些教师没有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而是看做语文学习的两个方面,从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的设置不尽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教材内容远离现实生活,教材内容与当今时代的差距加大,不能跟时代的发展同步。
初中语文教学的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范例。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不能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起来,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安排中,为了应付中考对部分课文死记硬背,而不是出于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阅读教学设置不合理初中语文阅读没有形成正确教学理念和思路。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给出阅读的思路,仅仅是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字词,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犯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错误,没有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
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课文只是形成片面地理解,无法总览课文的全局。
(五)初中语文教学以中考为中心,阻碍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教师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成为教师评职称的依据。
在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依然围绕教学大纲开展,对课外的知识只是轻轻点水,忽略不提。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15篇(初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15篇初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初中语文教育论文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是时代的发展需求。
同时,它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教学的质量。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
作为语文老师,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未来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育论文教育初中语文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一、初中语文构建有效教学的意义(一)提高老师授课的效率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授语文课程的时候,所做的往往是死板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整个教学课堂完全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话,老师占有完全的主动。
一节课下来,老师非常的劳累,可是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
面对这样的学习状况,老师不得不思考自身教学手段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为了减轻老师授课的负担,我们需要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例如:借助情境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利用游戏娱乐课堂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会减轻老师的授课负担,提高老师授课的效率。
(二)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占有主动权,老师只是引路人的角色。
可是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直扮演着被动者的角色,依靠死记硬背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非常的大。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为学生减负。
为了减负,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三)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为了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们的天性,与教学目标南辕北辙,为了扭转局面我们需要寻求新的授课方式,只有这样才会回到语文学习的目标上来,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的情商。
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当前,随着“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正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质在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在于儿童、青少年的主体的发展,在于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大家都在努力探讨、摸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1、尊重主体。
我国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对一篇课文,应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会阅读,而不是一定要接受老师的观点。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
因此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他们合作的“伙伴”。
他们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确实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充满爱心,不强迫、压制、斥责学生,不强求死记硬背,教学语言尽量饱含激情、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变化,把自己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程度,让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创新活动。
2、鼓励想象。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
教学时,我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形象,丰富学生的表象,训练学生通过想象解决问题。
如学习《孔乙已》中“中秋过后……”这一小节,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有关描写,发挥想象,简要描述孔乙已是如何用手走来的。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质论文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发展人的潜力、培养人的品德、训练人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落实发展的合格人才。
实践证明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而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搞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应该是整个基础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
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素质呢?本人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吸引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知识爆炸的导火索,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兴趣。
首先要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我经常用实例说明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知识,是学好其他知识的基础。
其次是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如我们可以把某些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分别扮演剧中人物,上课时作短剧演出,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二、培养学生语感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首先要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
要经常通过默读和有表情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去“品味”、“体验”词语的意义和色彩、声音的选择和调配、句式选择以及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等。
其次是词句训练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因为离开了语境,词语就成了没有血肉的躯壳。
比如“形象”一词,仅仅死记住几种含义是没有用的,只有放到“形象生动”、“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和“人物形象”等句中,它的含义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使用。
三、加强思维训练不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就要摒弃“注入式”、“满堂灌”教学,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首先,最关键的要教给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一、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宗旨〔一〕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定要凸显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练的练习,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三〕语文学习中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四〕语文学科学习中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二、要找准语文学科中的教与学的最正确契机点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有效地学,学生的学是为了教师有针对性地教。
因此,要想真正搞好语文教学,教师就得找准教与学的最正确契机点,即素质教育的实施规律。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之一语文学科内容涉及领域广、范围大。
因此,学生想学好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关键。
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根据所讲内容设定好教学步骤,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诸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小练笔等环节,尤其是一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动脑、动口还要动手。
这些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考虑周全,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而这些环节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引导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进行设疑,可以鼓励学生由此及彼,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可以结合实例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学生掌握了语文学习的钥匙,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好语文的根本保障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境。
试想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又怎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呢?因此,语文课堂应是充满快乐,令人轻松的学习场所。
优秀的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总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谈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教师也才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为自己更好的教学找到最正确的教学方向。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论文6篇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论文6篇【篇一】常记起8年前在昆八中参加的一次课赛,那次讲的课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抽到课题,我马不停蹄的备课,直到深夜1点才勉强做好课件和教案。
为了上出新意,我搜遍了网络,拉网式捕获文章的各种解读,反复整理课文的各种上法,唯独没有的就是自己的思考和主见。
当我上完课,背起行囊走在校园中时,评委老师叫住了我,非常真诚的说:“小姑娘,你上课基质很不错,但是你没读懂这篇文章。
”我当时心下委屈,非常不服气,以为是评委专家说话不够靠谱。
一个上了十七八年语文,在当地评价还不算差的人,怎么可能读不通一篇散文呢?不过,不服归不服,从那以后,每次备课,我都不自觉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读懂这篇文章了吗?因为这一问,我养成了“自己”读书,“用自己的脑子”品味文章的习惯。
我才渐渐明白了评委专家的课堂高度和说那句话的深远内涵。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
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呀。
然而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是不是常常少了最关键的自己品味课文这一步,通过阅读教参、搜罗教法,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传声筒,只有知识的流过和存储,缺少加工和内化,在“模仿”或“选择”别人的思想上课,没有自己的体悟,缺少个性,所以课堂始终少了那么一点灵性和厚重。
真正的好课往往是朴素大方的,没有斧凿痕迹的优美。
上课时,课文在教者口中,是一个个教学的道具,犹如画家手中的画笔,如武者手中的宝剑,教师可以依教学目标“随性把玩”,通过课堂出来的文章已经变成另一篇融进师生个性、情感、认知的新作品。
应该说上出好课的根本就是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
那么如何解读文本?怎样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呢?一、解读教材文本一定要有细读精读的态度有专家认为,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教学操作是课堂教学形之所在,神形兼备方乃成功。
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的走,细细的品,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在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导、学”机制的渗透式很有必要的。
虽然语文学科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共识,但如何要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关键是老师方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
然而,提高人的素质的关键在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从孩子抓起,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学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授课必须体现培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开拓”的高素质人才精神,把授课活动看作是传递信息,架桥铺路,内引外联的“成功教育”系统工程。
教师要讲出个性,讲出风格,讲出精彩,讲出意蕴,为学生展示一个既得天独厚又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1.把科学性和思想性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
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陆游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长江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
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2.落实课内双基要求与扩大课外知识范围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何在新形势下响应时代号召,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描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提出合理地意见及建议,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增强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对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第一点,教学语言枯燥乏味。
语文是一门讲求语言艺术的学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上,语文教师更应该善于利用其艺术性,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但是,由于许多教师思想落后,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语言隐晦、艰涩,用词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甚至,有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无力应付。
沉闷无趣的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昏昏欲睡,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而且降低了学生阅读文章的热情。
第二点,教学过程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秉承着“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只知道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三点,教学模式呆板。
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上课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最后一点,教学手段落后。
受年龄和时代的限制,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依靠板书和口授传递知识。
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但是,在遇到特定的内容时,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作者的意图,使学生如坠迷雾。
2.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1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教学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相关推荐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论文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中学学科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也可以说,这是祖国和时代赋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文本解读、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素质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总结出了“五步探求法”,仅供参考。
一、自我探求“自我探求”是让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已有知识、能力,对所讲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进行自我尝试,也就是预习过程。
基本方法是: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确定体裁,粗知大意。
3、出示思考题,自行探索。
A、假如我是作者,应如何来写这篇文章?(写何内容?用何方法?按何顺序?表达什么思想?)B、我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何不同?(写出纪要)圈点疑难。
“自我探求”中的问题也可让学生根据目标自设题目。
探索中,学生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很多差异,于是爱表现、好参与、自我意识强,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实践者的特点,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其自我学习意识。
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
同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找到疑点,带着疑问听课,又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听课效果。
这一步训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重点、难点,安排好预习计划。
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宜过多,不要过于深入课文内容的细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畏惧情绪,产生相反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纪要,了解情况,掌握探求的中心议题。
二、相互探求“相互探求”是在课上让学生对自我探求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读议、争辩,以发展学生思维,解决一部分问题。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初中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教育学科,内容丰富、多样,韵味深长而悠远,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渗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语文是教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首要条件,掌握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使用各种题海战术,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其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将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1.制定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
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
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
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一般可采用“设疑激趣”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综合技能。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输出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该在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能力表达方面找到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近几年应试教育的压力比较大,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上,而疏于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方面,对于语文课时和课业的安排也不够充分。
这也导致教师在比较短的课时里除了授课不能很好的兼顾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课业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的针对性安排,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放在重点。
学校和教师的这种应试态度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限制了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的长远发展。
(二)学生自身对提高表达能力的认识不足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教师和学校所采取的态度,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表达能力的不重视。
再加上我国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学生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技能,但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学生缺乏深入认识,所以对于语言表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师有限的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一)鼓励学生的口语表达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仅包括书面表达也包含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为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做好关键的铺垫。
浅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篇一《浅析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践行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又独具个性特征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内涵策略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被提出之后,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教育的学校一线,都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
素质教育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不管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反馈的信息却不令人乐观,对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目前较多的仍停留在“口号”之上,理论上缺乏系统的剖析和解读,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较高的指导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整个环节,也未能很好的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重视对中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培养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对中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理解语言,积累材料,形成语文素质,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领悟生活所在,习文悟道,提高审美情趣等等,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贯穿各种教学方法,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学生个性,为语文教育寻找素质的出路,为素质教育找到合理的内容。
(一)品行素质的提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要重点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精选6篇)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精选6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篇1【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都有其特殊的教学重任。
但是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语文老师仍旧采用传统型的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单调,教学方式上缺乏良好的引导和趣味化的表达。
本文就具体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建议分析,探究如何强化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语文既代表着遣词造句等语法类、语言组织类的能力,又代表着我国几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学好语文,将会培育孩子丰富的文化认知能力和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份教育的重任,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乐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来培育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20xx年提出的教育概念,它主要指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内在文化素养。
针对这一教学要求,相关学校在进行课改的时候发现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划来综合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学生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所以他们对于字典的需求远远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字典既是他们认识新字的工具,又是遣词造句的标准典范。
因此,老师就需要立足于小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仔细地分析小学生们的自学模式和自学习慣,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学的识字语言教学特点,给予学生们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充分培育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因为本课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文章里关于景色描写的句子非常多,生字词也较多,那么老师就应该抓住行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那些描写非常巧妙、传神的句子,让他们充分地朗读和背诵,然后进行临摹描写,培育他们的语言素养。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论文]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bef26df5335a8102d22098.png)
浅谈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抓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正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日久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口语训练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抓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写字素养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初中生积累一定的字词来充实自己,包括积累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它的丰富内涵,不仅不违背“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正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所应开展的活动之一。
因此,我认为,要开展好这项活动,教师就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教科书上的生字新词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多积累,多做练习,不断巩固。
第一,强化全体学生认真写字的意识,列举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
第二,积极营造用心写字的氛围。
在教室专门准备一块展示板,“认认真真写字踏踏实实做人”,定期更换学生的书法作品。
第三,每个月举行一次写字比赛,不仅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更表扬进步大的同学。
第四,要求学生把积累字词的工作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字词,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字词知识。
鼓励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练笔,每天交一页正规的书法练笔,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美文摘抄。
二、抓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从应试角度来看,每一份语文试卷,阅读都占有半壁江山。
因此,摆在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实际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摘要:目前,在新的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人文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界的关注热点。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要紧随教育发展的方向,主动思考,积极行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积极健康,综合素质高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必修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身价值,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为日后的高中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为素养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现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教育上的人性化和人道化主张,人为素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教育大纲上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促进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为素养的形成。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校要以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关键,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为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追求的必然选择[1]。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工具性和人为性的统一。
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能力,学会人际交往。
还要不断重视对学生的人身完善和追求,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地人生观等培养。
从根本上来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完善,也在很多层面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影响,必须强化学生人为素养的培养,教育也要向全面化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的优秀人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倍受父母长辈的溺宠,很少与大自然与社会接触,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显得十分地无奈,问其牛耳在上,还是牛角在上?不知。
问其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一片茫然。
生存能力极差。
由于对自然、对社会了解极为有限,学习起本应极为熟悉的语文却感到吃力,写起作文来更是漏洞百出,笑话迭起。
甚至连就在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常识都不了解。
造成如此结果除了父母长辈们的溺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中考指挥棒的盲目导向,应试教育的机械灌输。
学生学习语文纯粹是为了应试,至于课文中丰富的自然知识或无暇顾及或嗤之以鼻。
认为与考题无关,以后再说吧!就连老师教学也忽略了这些内容,长此以往当然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书本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常识呢?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二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告诉我: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字、词、句、段,篇的指导练习,而且还要把书本中及生活中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知识教给学生。
这才是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最佳方法。
一、知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课本中有许多生活常识,这些字里行间的生活常识也正是作家们丰富阅历的结晶。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书本上丰富生活常识传授给学生呢?让学生对生活产生兴趣,对语文产生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也要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诠释课本,教与学生。
但这些生活常识在教学中常常会被教师忽略。
例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同志的信任》中写道“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上角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
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这一段话,按老规矩,教学中把几个表示鲁迅看信过程中的动词做个交代就可以了。
素质教育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措施论文

素质教育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受到了挑战,如何有效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学生一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更为关键。
教师必须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一切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交流情感,激发思维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会融洽民主。
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敏锐,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
比如: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大家,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到教师的亲切,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节课。
故此,每节课我都竭力把信任和鼓励的情感表现出来,渗透到教学中,在课堂提问中我总是用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维、分析和概括,用动作提示学生们回忆旧知识,接受新内容,或用信任、期待的目光引发孩子们的思维。
这样不仅消除了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障碍,而且使课堂气氛和谐起来。
教师评价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成功之中,这样就会使每个学生有了自信,从教师的称赞中产生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收到良好的成绩。
二、培养兴趣,主动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
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考虑论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考虑论文一、创造性地把德育教育和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识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才能。
在语文教材中,聚集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假如语文老师自身的美学修养较硬,那么可以很好地带着学生一起去认识不同的美,比方说,《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品德美的佳作;《春》那么是倡导的自然之美等。
不仅如此,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构造美,音乐美等详细的美。
根据老师的讲评,逐渐进步学生自身的鉴赏美的才能,然后再用它来创造美,描绘美。
老师也可以用文章内容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来陶冶学生们的情趣。
此外,语文老师也可以把言传身教结合在一起,充分借助身边的一切资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们也都可以不自觉地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
把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课教学当中,也会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的感性,有兴趣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赋予语文教学生命的活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更加的充实,更加饱满。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人格不断得以完善。
把审美教育和语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会使得语文课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运用课文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书育人主要是为人师者最根本的道德准那么,德育在整个素质教育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既具有根底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教诲性。
要想教好这门学科,老师需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特点,把教学生理解使用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进展思想品德教育统一结合起来,并且再使之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要只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式的灌输,应该是一种建立在文章情感以及老师自身语言形象根底之上的情感浸透。
当学生一旦被浓重的情感所感染了,自然而然也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情绪共鸣,这个时候他们也就会被情感所折服所教育了。
学生一旦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精神信仰的力量,也可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的教育也会真正地使得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生效,而且也真正地可以做到“育人”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语文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材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这不仅简意赅地阐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和方向。
语文的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及其工具性功能。
可见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呢?
首先要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而不是其他课。
语文教学要以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提高听、说、读、写各种能力。
坚持“因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整体性教学原则。
并结合语文因素的分析进行与具体语文内容相关的政治思想教育,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进行审美陶冶。
变语文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
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向社会,贴近生活,扩展语文教育空间。
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
在实践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搞清楚“教学”这个命题。
首先要认识到教学是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双向交流,互为主客体的。
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合力,以实
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有效地体现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活力。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传授最基本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要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催化剂,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力,致力于促进、改善学生的学。
把教师的外驱力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以期实现叶圣陶先生的“凡为教,目的在于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这是取得教学最佳效果的根本保证。
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应当根据语文形式和语文内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原则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领会语文形式表达了怎样的内容,鉴赏这种表现形式的优劣所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听和看得来,而要身经百炼,在自身反复的语言实践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课,特别是初中语文课,是一种技能课、能力训练课。
因此,应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培养把知识迁移为能力,使学生从我学会变为我会学。
语文教学又是一项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搞一视同仁,不能只是先生引进门、修行在各人;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
而异,因才施教,分类推进。
教师要善于在课文(教材)与学生心灵之间搭桥,才不会以教代学脱离学生实际,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分类提高。
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应结合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来进行。
要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科教兴国这一战略目标服务。
结合教材辅以历史、地理、国情教育等,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培养对党对人民和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的政治思想素质。
这也就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人的素质是个有系统的整体,主要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在语文教育中这些素质都要体现出自觉和不自觉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教师应注意整体把握,互相协调,促进其和谐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材的智育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体育,不能只强调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以损害学生身体素质为代价来换取语文科成绩的片面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渗透德育、美育,来激发学生的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毅力,进而提高语文科的学习效率,促进智育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认识成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心理承受力的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使自己既是个专才,又是个通才。
不满足于自己是“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成为“一条流动的河”。
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科学的素质教育理论、方
法与手段。
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